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1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戏说诗词之二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8.2.2004 22:15:59 | 只看该作者
戏说诗词(二) 诗词概说(上)<br>今天这一说讨论一下诗词的进化体裁,韵律结构。估计有些朋友有点儿不耐烦了,说你倒说点儿实在的东西啊,光发议论哪行?甚是!前面有些议论是不能不发,今天咱就少讲点儿古,把原来提纲里后面一说的整体结构提上来。<br><br>诗歌的演变这个话题,估计大家都比我知道的多,而且几乎所有诗词概论方面的书都会照例在开头老生常谈几句,咱就不罗嗦了。值得提一句的无非是,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每一步的进化都体现了汉语语言本身的进化。从严格的律诗发展到词,字和格律都宽松了,到元曲时更大量加入了口语俗词,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在这儿戏说,因为到了现在,在字词韵律方面我们可以有更大的发挥余地。<br><br>一般讲旧体诗词,大多指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以及词,元曲明显是词的延续和变体,但已经自立门户,像是张三丰另立了武当,就不算了。稍微广义一点儿的“诗词”应该还包括古风乐府之类,但那些没有太多的格律要求,我们就不讨论了。绝句和律诗的各种体裁大家也都了解,顶多对长律(或称排律)不是甚熟,那只不过是律诗长了个大肚子,除了要求这肚子左右对称,没什么新鲜,流传下来的精品也不<br>多,因为没什么人写嘛。<br>还有一些个别的诗体,多是一时一地个别人所作,除了混文凭,一般没人研究。值得提一下的是前面有位朋友贴的杜甫&lt;饮中八仙歌&gt;,那是一种特别的体裁,叫“柏梁体”。起源于当初汉武帝筑柏梁台,大宴群臣,要求每个大臣写一句诗凑成一首,由于大家是同时写,所以应该算是一种集句而非联句的形式,虽然集的并非名人名作。自然在平仄的格律上就不能有要求,也无对仗或是句数上的限制。但却必须每句都押韵,算是一个特点。看到过几首柏梁体,也就是这首八仙歌比较有名。我个人很喜欢它,倒不是因为这种诗体,而是其中提到的加上作者本人个个是响当当、硬梆梆的掌门盟主之类,算是文林的华山盛会。随口提一下杜甫,除了忧国忧民之外,最喜欢他在诗词上的所谓“探索”。这个人专好挑战格律,尝试过各种诗体,写过大堆的“拗体诗”,(我们后面讲这个问题),算是我们“非格律派”的祖师。<br>至于词,每个词的谱都不一样,就没有什么体的问题了。<br>一般以我这样的半吊子,知道这些诗词常识也就差不多了,科班的人去受苦吧,咱就不奉陪了。<br><br>从下面开始,我们要开始真正讨论怎么垒窝了。先说体裁的选择。我们在练习写作的时候,要用什么体裁呢?诗还是词?绝句还是律诗?那个牌子的词?要看你想表达的主题和当时的心境,以及个人对不同体裁的感觉。以诗和词来比较,我个人的感觉是诗更端庄凝重,绝句也好,律诗也好,往那儿一放,四平八稳。从形象来看先就是气度恢宏,法象庄严。当初小弟在大学读建筑学,老师就讲,对称的最大特<br>点就是端庄凝重。用来表达严肃沉重的主题比较适宜。而词,句式灵活变幻之美是诗所不能涵盖的。词初创时期的文人认为词流于轻佻,凝重不足,谓之街头小巷曲,浪子民妇吟,算是不务正业。后来经过诸多大家的使用推广,才有了宋这个词之盛世。** <br><br>到我们现在,虽然各人还会对诗、词有不同的感觉,但在表达主题上应该是没什么限制了。若单就诗而言,选五言或七言,绝句或律诗,基本上取决于内容的多少。内容完整又要精炼。没有太多的问题。<br><br>但词要特别讲一下,不然会出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词牌?因为不同的词牌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这种对感情色彩表达贴切的要求在词里几乎上升到了格律的地步。具体来讨论一下。当初首创某个词牌的人,在创、填这首词的时候必定处于某种情绪之下,或悲或喜,或忧或愁。他们又大都是通音律的人,在字数的选择和音调(表现为平仄)的调整上自然会考虑怎么能更贴切地表达当时的心境,所以有了长短句式、平仄声调的不同。(简单提一下,平仄在声调的表达上,平声轻快流畅,仄声庄重凝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那是音韵学研究的东西,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在选用词牌时要特别注意,否则行家一眼就看出咱闹了笑话。&lt;雨霖玲&gt;这首词,是当初老李避难在西蜀行宫听见雨打檐下玲,触景生情,怀念杨胖子时所创。自然表达生离死别的感情为宜。要是坛子里那位朋友有什么喜事,咱可千万别碰这首词。顶多填首&lt;调笑令&gt;就够不庄重的了。象破阵子,出塞曲一类,多是表达战争场景,军旅生涯,铁汉豪情。如今这年头,也就能填一首给小布什听听。又如青玉案,连豪放到了全身挂满刀枪剑戟的辛老也只能“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不敢“沙场秋点兵”了。李白首创&lt;菩萨蛮&gt;之后(据说),别人也就多用<br>它来表示各种思乡思人之情。例子就不多举了。总之,词创出来之后,再用它填词的人大多会考虑当初的意境,而且词本身的声韵也适合表达那种感觉,就这么延袭下来了。但是有好多词后人填时为了某种需要,对它们进行了“变体”手术,所以很多词牌有不同的变体,那就可以拓宽使用范围了。昨天我们提到&lt;摊破浣溪沙&gt;&lt;减字木兰花&gt;,那个变化太大,算新创词,不算变体。还有很多词,本身感情色彩不是太明显,类似万金油,比较灵活。东坡居士的水调歌头和毛老人家的就不太一样。<br><br>还有一点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比如辛弃疾,好象比较喜欢鹧鸪天,满江红。老人家则似乎偏爱沁园春和水调歌头。小弟常窃思,咱和老人家什么都天差地远,好歹算是喜欢同样的词牌。沁园春这首词比较好,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它又叫&lt;寿星明&gt;,估计四月十八日可以送一首给April18。多数词牌都有别名,不同的名字有时也暗示了它的使用环境。大致就是这个意思,选用词牌时一定要注意。小弟的经验是找个词谱,选常见的词牌每个背上两首例词,两首选那感情跨度比较大的,就知道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变通,而且背诵后也了解了该词的结构声律。咱笨,就用笨办法。初学的朋友不妨试试。<br>不知高人们都用什么方法记词谱,在此诚心请教。<br><br>体裁选好了,咱们休息一下。再说说题材和结构。<br><br>**关于诗、词的比较,可以用两个例子来体会。一个是前面贴过的王之焕&lt;凉州词&gt;,据说纪大烟袋编纂四库全书时漏写了一个“间”字,被乾隆发现后辩称是自己的词而作。可见古文无标点的好处。另外就是那首清明,也被多次改过。列在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念一下,感受诗词在音律节奏上的不同。<br><br>诗:<br>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r>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r><br>词:<br>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br>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r><br>诗:<br>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词:<br>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r>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r><br>戏说诗词(二) 诗词概说(下)<br>关于题材其实没什么太多讨论的,无物不可以入诗。写诗的时机也一样,无时不可以写。这是用脑子的事,物质条件要求不高,想就行了。这方面各位都是高人,列出题目来是想讨教诸位高手这方面的经验。小弟自个儿有时倒是于那五谷轮回之所才思如涌,写出些臭诗自不足为怪:-)<br><br>我觉得写诗如同照相,本质上是一种记录。看见了美景,照下来随时看看,赏心悦目。而突然有了某种感慨,看见了什么东西,触动了情绪,就有了把它记录下来的欲望。所谓咏物言志,寄景抒情。将来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人生,也有了回忆的依据。我自己写诗的体会是,常常是看见某种东西,或在某种气氛下,突然有了第一句。有时候这一句又恰恰适合萦绕于怀的一种感觉,就静下心来把它发展成完整的<br>一首。比如说特别喜欢一种夏日午后的情景。四周静静的但又不是死寂,有点儿蝉鸣什么的。弄把椅子坐在树荫下,觉得小资得很。这种时候常常写点东西。心要静。大悲大喜都不行。不是说“长歌当哭,是要在痛定之后的”吗?确实深以为然。另外诗词里讲究“诗眼”,可以是一句诗里的某个字,或者是一首诗里的某句话。常常是突然想起一句名句来,却不记得全诗,一方面是咱“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是诗眼,所以广为流传。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等。所以有时候突然想到的第一句往往是诗眼,虽然咱的眼不如名家的又大又亮,凑合着也是个眼。又由于诗词的平仄韵律限制,往往整首诗词的格式和韵脚也就因这句而定下来了。我前面的&lt;钓鱼书所见&gt;第二首,比较典型。总是在水边钓鱼,看到很美的景色,一直以来想写一首水景,常常盯着美丽的风景画苦思冥想不得要领。那天水边上一站,真正的风景实在是画所不如,小风一吹,冒出了一句单眼皮儿小“诗眼”:“风扶酒意,水叩诗心”。比较得意这句,对仗工整,意境韵律也过得去,算是完成了一个几年的念头。<br><br>主题选定之后在具体选择用字或用词时,要特别注意过去很多东西都是有特定意义的,这个话题想留到后面修辞时再讨论。<br>上面是小弟个人一点体会,不值方家一哂。算是拿出来交流一下。我倒是想知道眼看大作就要超放翁赶乾隆的那五兄,这方面的经验是怎样的。<br><br>最后讨论一下一首诗词的整体结构,这也是格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谈到格律,上来先想到的多是平仄和韵。一些诗词书上也讲点儿结构,但远不如对平仄和韵的重视。比较过一些书,还是感觉王力的&lt;诗词格律&gt;对结构讲得多些。其实结构对任何文体都是最重要的。新诗我一窍不通,不敢置喙,请这里的高人来讲。但我觉得对于旧体诗词来说,结构才是意境的基础。平仄等只是韵律的修饰。平仄再工整,词藻再华丽,东一鳞西一爪的结构不完整,也很难出意境。对于旧体诗词而言,不幸得很,结构就是常因八股文而被嘲笑的起、承、转、合。我却觉得这四个字乃是真言,确保了结构的完整。举个例子。<br><br>春日忆李白<br>[唐]杜甫<br><br>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br>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br>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br>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br><br>杜甫的这首春日忆李白标准清楚地展现了起、承、转、合四大结构要素:首联(也叫起联,律诗中第一、二句)先起,提出人物李白和他的诗品诗才,颈联(三、四句,亦称额联)是承,承接上句,用工整的对仗具体描述他的诗如何的好。第五、六句(腹联)开始转(再承下去就罗嗦了,有吹捧之嫌),这个转不是非要意思上的转,好象我前面夸你了,转过来该骂你了,给个枣打一巴掌。而是因为前面都是在讲李白,没“我”什么事,现在要转到“我”和李白了。原来是相隔远了点儿,一个渭北,一个江东。最后一联(尾联)是合,总结这首诗的主题,原来是想喝酒了,找个朋友陪陪,顺便戏说一下诗词。<br>我前面贴的湖滨小景里的七律,结构大致如此。只不过前两句是写景。诗词咱是没法和李杜比了,交友上倒是不能让古人专美于前。不过要想笑语到天明,恐怕得是个男哥们儿,不是咱重男轻女或惧内------回回钓鱼到半夜都是女哥们儿嚷着要回去:-) 开个玩笑。说心里话,这个交友也是写作诗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br><br>最后声明一下,写的东西自然有学来的知识,也有自己的想法,但语言表达都是咱<br>自个儿的。难免有闭门造车之过,但绝无抄袭剽窃之心。诗坛圣洁之地,咱不能干<br>那种事来侮斯文不是?<br><br>戏说诗词(三) 诗词格律-----平仄(上)<br>前两次乱七八糟说了许多,大都是些议论和简介,讨论一下就行了。不过有两件事是很重要的,还是再罗嗦一下。一是词牌的选择,一定要恰当,不然一眼就会看出毛病。初学填词时大多参照例词,一般还问题不大。我的经验是有时候先想出了一句觉得不错的词,然后去找词牌时,容易只顾格律而忘了词本身的意境。再就是诗词的整体结构,一定要完整有序,才能有表达意境的基础。整体结构定了,再选字词时注意这些字词的和谐统一,与主题要保持一致。这说起来罗嗦,其实练两次就成本能了。结构顺序上刚开始时不妨死板点儿,比如写景,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保持顺序,不跳就行了。得心应手之后就无所谓了。不多说了。<br><br>躲是肯定躲不过去了,平仄这块骨头迟早是得啃,今天咱就来啃骨头。先说两句宽心话。熟谙平仄的朋友就不用细看这一说了,大致瞧瞧给咱指正一下就行。对不太了解平仄,又实在懒得去背的朋友,复古在这儿保证,只要跟着咱讨论完这一说,大概其不用再费劲巴拉地去背那些平起仄起的。要是觉得内容长了点儿,慢慢看,顶多二三十分钟吧,还是比背强。而且这些内容是看过就算,不用记什么。最后咱保证用最简单的三句话把平仄总结了,不让您费劲。<br><br>以前我看的诗词格律的书,多是先讲平仄,再把什么平起仄起二十八式往那儿一堆,得了,背去吧您呐!也不解释道理。咱也不是背不下来,可费那劲干吗?最近看了一些网上的,还真见到些新东西,发现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小tip已经有人写出来了,不错。可觉得多数还没讲到根本上。今天在这儿试试,看能不能用个趣味讨论法,不那么枯燥。<br><br>简单说一下平仄。平仄就是指字的声调。在旧体诗词里,平包括阴平和阳平,分别对应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的一声和二声。仄包括“上去入”三种声调,“上”(这里读三声,“赏”音)对应三声,“去”对应四声。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了,分别演变归类到其他几声里了。平仄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前面提过,平声轻快流畅,一句诗词里,平声多了感觉上轻松愉悦。仄声庄重凝涩,用多了感觉上忧伤凄惨。至于为什么,这是感觉,没什么道理好讲:-)) 王力的书上有四句口诀,描述四声的不同感觉:<br><br>平声平道莫高昂,上声高呼猛烈强。<br>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br><br>够贴切的,入声已经收藏没了。大家看过前面的帖子,都知道入声字比较特别,我们在下一说里和韵一起讨论。<br><br>大家都知道,诗词在古代是“吟唱”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朗读了,因为过去的音律大多失传了,搁现在也没什么意义了。但不管吟唱还是朗读,平仄使得诗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从而区别于白话成为“韵文”。所以平仄运用到诗词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从结构和意境的角度说,平仄完完全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记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总结平仄的运用时不拘泥于教条。<br>那么,平仄是怎么运用到诗词里呢?第一步,复古在这儿写了七个“平”字,您眯上眼,象读诗一样读一下:<br><br>(1) 平平平平平平平<br><br>什么感觉?大声了象是开枪,比左轮还多一发;小声了象念经,反正没有读诗的感觉。那么再读下面七个字:<br><br>(2) 平平仄仄平平仄<br><br>是不是有点起伏的感觉了?好,有这感觉就什么都有了。这第一步,说明一句话里一定要有平仄的变化。<br><br>第二步,把(2)的句子连写两遍,麻烦您再读一下:<br><br>(3)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br><br>好象又是念经的感觉 了不是?说明这对着的两句,平仄完全一样也不行,又没有变化起伏了。所以下面读起来就顺了:<br><br>(4)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r><br>不仅读着顺了,如果您再进一步,还能感觉到这两句一出一收,完成了一个声调上的循环。不过感觉不清楚也不要紧,慢慢来。如果以前“读”过很多诗词可能会好些。<br><br>所以这第二步,说明律诗里相对的两句(1、2句,3、4句,5、6句,7、8句)平仄要相反。这就是律诗里的术语“对”,如果写成(3)的形式,就叫“失对”。我们以七言律诗为例,是因为其它的形式都可以说是七言律诗的一部份,规律完全一样。<br><br>好,那么第三步讲“粘”这个术语。什么叫“粘”?就是连着的两句话(2、3句,4、5句,6、7句)平仄要一样。否则叫“失粘”。“失对”和“失粘”是律诗不大容忍的两个基本错误。我们再读一下,来感觉“粘”。这回把(4)连读两遍:<br><br>(5)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r>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r><br>不知有没有重复的感觉?<br>再读正确的:<br><br><!--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r>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r><br>如果您能感觉出(5)的读法显得单调重复而<!--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顺口,恭喜!基本上平仄的感觉全齐了。这就是最复杂的了。往下我们要把它简化。<br><br>总结一下规律,1) 就一句话而言,不管几个字,平仄要有变化。2) 两句话为一对时,平仄要有变化,不能重复。3) 连续四句或多句话时,每两句为一对,连着的两对不能重复。至于怎么变化,我们休息一下再讲。<br><br>到此为止,只要您看了,理解了就行,没什么好记的,还是那句话,最后总结三句陈述,您就明白了。<br><br>戏说诗词(三) 诗词格律-----平仄(下)<br>贴完了(上),看来还能让大伙接受。咱也稍有了信心。有朋友说了,还是麻烦啊,总是要记这平平仄仄的。您说的极是!就是不能记。不然怎么能把它拉下神坛啊?前面那是说说道理,咱不记。那咱记六个字,一句话行不?听咱慢慢道来。<br>先说六个字。哪六个字?<br><br>平仄平,仄平仄。<br><br>就这么简单。全齐了。<br>大家都知道,西洋拼音文字是以一个单词为停顿的,就是说语气的停顿发生在单词与单词之间。而咱汉语是单音节的字,停顿就不能一字一顿,那节奏上是怎么样的呢?基本上两字一顿,特殊情况下有一字顿(术语称“一字豆”)或三字顿。举个把例子说明。几乎所有的诗词句子,都是有一字或两字的词组组成的。比如:<br><br>两个--黄鹂--鸣翠柳(或--鸣--翠柳)<br>无边--落木--萧萧--下(或--萧萧下)<br>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向东流)<br><br>不用再举了,您可以闭着眼随便指首诗,几乎百分之百的都得这么安排节奏,道理?没有,就是节奏的美感。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就是在这种节奏里出来的。前面我们讲了,平仄的变化作用于我们的脑部神经,使我们“感受”到变化的美。那么是哪个字产生的作用?是一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因为那里有个停顿。一停顿,这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感觉就留在我们脑袋里了,所以整句诗我们并不感受每个字的平仄而只是那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由于绝大多数的小节奏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所以我们只感受这双数位的字(第2、4、6个字)的节奏。在(上)的最后我们总结了三点,第一点是一句话里要有平仄的变化,怎么变?就是每到双数字变一下。不然您试试不是双数字变的:平平平仄仄仄平,或平平平平仄仄仄,都别扭。这就是小弟极为推崇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基础。讲到这儿,古板兄老大一块砖砸过来,“我就知道你又要推销这句话!”是啊,这句话咱有理论依据啊。这是初学写作而能够达到95.8%符合格律要求的途径。好家伙,初学作诗就95.8%符合格律,那还不行啊?那个名家没有出律的诗?怎么算出来95.8%的?咱待会儿解释。<br><br>好,既然这一句话的平仄变化决定了,那么七言诗的平仄结构就只有两种,哪来那么多式?一句七言的诗,第2、4、6字的结构只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不信您随便去找任何七言律诗的句子,就这两种。任何格律书可以说这个字可平可仄,那个字可平可仄,可它不会说这第2、4、6字可平可仄的。说明一下,五言只是把七言去俩字,不用单讲。而每句诗词的最后一个字是死的,想变你也不能变,咱也不用讲,所以就讲这2、4、6。这一句一定下来,根据我们前面总结的第二条对句要相“对”,第三条邻句要相“粘”,那整首诗不就全定下来了吗?有什么好记的?<br><br>这就是六个字,一句话。符合了它,您的诗词平仄结构上就没有问题了。不信,您试试:随便想个七字的话,安排好第2、4、6个字的平仄,甭管平仄平或是仄平仄,然后去对照那些表明了可平可仄的诗谱,几乎无一例外可以符合某个句式。到这儿就行了吗?行了。除了我们后面要讲的对仗和修辞,平仄上您没问题了。<br><br>如果有朋友要进一步,说不对,前面古板兄说你这样会犯“孤平”和“三平调”的错误。好,那咱就来个诗词的数学分析法,看看情形怎样。先简单讲一下,“孤平”和“三平调”是怎么回事。所谓孤平,就是一句诗里,除了最后一个字(韵脚)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由于平声字太少,整句话会太凝重拗涩,失去流畅的美感。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一三五不论”,把第三个字改成“仄”,就变成了<br>“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结尾一个平声韵,只有第四个字一个平声。就是“孤平”。诗词里叫“拗”。为什么叫“拗”?因为它读起来拗口,出律了。那怎么办?古人会去救。不是第三个字变仄声了吗?您第五个字如果是平声,那有俩平声字,就救了它了。这就是术语“拗救”。由于是在同一句里发生的救,又称“本句救”。又或者您跟这句“拗口”的诗相对应的那句诗词,按“对”的原理,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您把第三个字该成“平”,也算救了它,这叫“对句救”。您以为古人傻啊?<br><br>讨论完了“孤平”和“拗救”,我们来看看,假如我们坚持了“二四六分明”,有多大可能会“出律”。第一,“孤平”只指平声字结尾而言,仄声字结尾的句子没有“孤平”这一说,所以一首里咱最多有一半的可能出错。而这一半以平声字结尾的四句里,2、4、6三个字中只有一个平声的又剩了一半(如果2、4、6三个字有两个平声,当然不可能犯孤平),这就成25%的可能了。然后,这么多平声的字,就算咱不注意,它偏巧是个仄声字的几率有多少,一半一半吧?这您出错的可能性就剩12.5%了。好,不巧,真是个仄声字。那这句话里的第五个字和对句里的第三个字同时都是仄声字,以致于没人救得了它的几率又是多少?只有三分之一吧?好,您犯错的可能只有4.2%了吧?这就是我们95.8%符合格律的算法。就这4.2%,我们说是为了保持意<br>境,不就行了吗?所以,您以为“孤平”好犯啊?不成心去犯,恐怕您还犯不着呢!<br><br>“三平调”则是指最后三个字全是平声。这样的小节奏读起来没有分量,轻飘一些。所以最后三个字里总要有个仄声字。那么有多少可能会发生“三平调”呢?仄声字结尾的不用说了,只剩下一半,一半里第六个字是仄声的也不用说了,还剩四分之一。这四分之一里偏巧第五个字是平声的不又剩了一半?那您写完一首诗,还不得读几遍,改一改的,稍微留心一下最后三个字不就行了?您瞧瞧,我还得求求您,犯个错误吧,好让我抓您个短儿!<br><br>道理讲完了,有个窍门,其实不用特别去注意,多用些文言,人家那都是千锤百炼过的,平仄全安排好了。随便举个例子,春风秋雨您说不行,2、4是平仄,您这儿要用仄平,那您倒过来说秋雨春风不就行了吗?雕梁画栋,高瞻远瞩等等等等绝大多数的词全是定好的,由着您折腾,根本不用去费心。您读了那么多诗词,感觉早在那儿了。只要有意识多用些文言词汇,连“二四六分明”都不用那么上心。您说<br>这平仄严苛吗?古人不比我们聪明多少,严苛了他们早就受不了了,还等今儿个?我早就知道“孤平”和“三平调”,可写诗词时从没理过它,现在整理旧作,百多首诗词里也就一两个孤平,三五个“三平调”,这就可以啦,咱理它干啥?<br><br>最后简单提一下词,每个词都有它自个的谱,可一句话里“二四六”分明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词里有时候有一字豆之类的东西,比如看---万山红遍,望---长城内外等。这时候的2、4、6得除掉第一个字以后来数。您背好了例词,照着它的平仄来,第2、4、6个字注意点儿,齐了!<br><br>平仄就算讲完了,您没什么再担心的了吧?剩下的对仗和修辞,那是小菜一碟,咱们下回再聊。<br><br>戏说诗词(四) 诗词格律-----对仗<br>昨儿啃了块硬骨头,今儿咱歇歇,喝碗汤,谈谈对仗(也叫对偶,不再说明)。<br><br>依着格律,绝句是不要求对仗的,当然也可以对仗,比如杜甫,常爱绝句对仗。范成大也有此好。词里也有些要求对仗的地方,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一般词谱上会注明“此处要对仗”,格律上没什么特殊的,所以今天我们还是以律诗来讨论,明白了道理,在哪儿运用都是一样的。<br><br>先作点声明。毫无疑问,对仗在律诗中是一个严格的要求。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音韵的和谐,加强诗词的韵味。对于意境和结构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较之平仄,对仗更重要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凌驾于意境之上。更多的是给文人一个显示才华的机会。也就无怪乎后来竟致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对联。所以我们初学作律诗的人,对仗要遵守,也是增加诗词味道的一个手段。但不应该为了对仗而损了意境。心里有了这一点,对仗时就可以放松一些。那些严格到把名词都分成什么天文地理花草鱼虫的人,窃以为是显示才华到了卖弄的地步,于今实不可取。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多好的意境,还有人说碧草和黄鹂,春色和好音对得不工,那就叫吹毛求疵,没人儿答理他。<br><br>进入正题。前面谈律诗结构时,我们简单讲了一下。律诗的结构,习惯上以联来论,相对的两句为一联,而一联常常在音韵感觉和结构意义上完成一个小的循环。比如:<br><br>春日忆李白<br>[唐]杜甫<br><br>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br>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br>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br>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br><br>第一二句为第一联,通常称“首联”或“起联”,很好理解。三四句为第二联,常称“颌联”。五六句为“腹联”或“颈联”,最后两句是尾巴,自然叫“尾联”。很简单,了解就行。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当然你可以对,以表达一种气势和韵味,比如前面有朋友贴过的那首古今第一七律,以其四联繁复工整的对仗流传至今。而颌联和腹联是一定要求对仗的。这是一眼就看出来的东西。不象平仄,有时候冷不丁没醒过味儿来,许能糊弄过去。读律诗的人都盯着对仗呢。不过只要你对仗的意思在那儿了,表示你知道要对仗,一般也不会太严苛,毕竟要看意境嘛。多看些律诗,注意它的二三两联,很快就能入手,因为对仗可算是格律中对初学者最友好的。<br><br>常见的对仗就是工工整整,词性相对。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就行了。比如上诗的颌联,清新对俊逸,形容词对形容词。庾和鲍都是姓,开府和参军都是官名。再比如“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半湖落日半壶酒,一树微风一束灯”。这些只是词性相对,景物相象,两句话之间没有意义上的相反或承接。好比“两个黄鹂鸣翠柳”,你白鹭上不上青天跟我没关系,我只管鸣我的,景色词性虽对得工整,意义上是互不干涉的。这种对仗是占绝大多数的。<br><br>另一种也较常见的而且被文人重视的叫“流水对”。就是说两句话不仅词性对仗工整,意义上也有关联,好象流水一样自然承接。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讲的一件事,两个阶段。光有前句我们不知道穿完巫峡跑哪儿了,光看后句又不知从哪儿来的襄阳。另外前面浪子兄贴的&lt;讨武(明上空下)檄&gt;里有句话,虽非律诗中,但流水对的意义很好:“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不知这样是不是能体会出一些意义上的承接关系?再举几个例子,<br><br>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r>莫道美人皆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据说是蔡锷赠小凤仙)<br>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br>鸡舍方歌三声早,农家已做五更寒。<br><br>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更为特殊,因为它上下句的意思是相反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体会一下这种流水对,很有意思。不过完全不用深究。有时候写诗时你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写出这样的句子,因为意义上承接,很自然就想到了。<br><br>对仗没太多可讲的,练习两次就全明白了。而且除了2、3两联要求对仗,别的没要求。所以我觉得这是格律里最友好的。<br><br>下面再就平仄上补充一点常识。这完全是了解就行,不用费心去记。如果练习过一些诗词写作了,也就理解了。所以这是个参考。<br><br>1) 昨天谈到“拗”,说那句诗里本来用平字的写成了仄,就拗口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二四六分明”时有人的第六个字也不讲究。常常是该仄的把它写成平声字。就是说2、4、6三个字本该是仄、平、仄,他写成仄、平、平。这是因为往往七言诗的最后三个字合成为一个小节奏,那么照我们的解释,最<br>后留在印象当中的就是第七个字而非第六个。所以六就可以不那么分明。由于干这种事的人多了,律诗干脆就接受了这种平仄关系,不算它是“拗”了。所以又让我们松了一道绑。不过我的意见是除非迫不得己,一般六还是以分明为好。还有,一首诗如果“拗”字不止一个,那整首诗就叫“拗体诗”。可您也知道,犯拗是极不容易的事,更别说不止一处了,所以除了杜甫有意这么作外,其它的例子还是很少的。<br><br>2) 词有专门的词谱,一般照填就可以了。但通常不会随身总带着词谱的,所以我前面建议背几首例词,照例谱填就行了。当然不用一个字一个字照填。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来改动。几乎是不会出谱的。<br><br>但词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不同于诗。那就是词不一定以两句为一个小节奏。我们知道诗是一定的,有上句,有下句,两句为一联。词有时是三句为一个段落。比如我前面贴的&lt;湖滨小景&gt;第二首是水调歌头,留了个漏洞在那里。上阕的第三小段:“手挽连枝有趣,轻舟现隐无声,乐此一清平”。如果是诗,两句相对,2、4、6字平仄不同,音感上一发一收,完整和谐。但这儿是三句为一小段,前两句一发一收,第三句在音感上就多余了。所以这前两句应该一样,第三句来收。尤其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第六个字)不能是平声,收的感觉太明显。弄得第三句“乐此一清平”显得多余。所以后来改成“手挽连枝有趣,现隐轻舟无迹,乐此一清平”。感觉上就好多了。这算是进一步的音韵感觉,了解一下就行。而且你用例词来填,只要保证2、<br>4、6字不动它,铁定合谱。<br><br>今天讨论了对仗,回头再讨论一下韵,基本上格律大家就没问题了。各显神通,指日可待!<br><br>戏说诗词(五) 诗词格律-----押韵<br>上一说讨论了对仗,没什么困难的东西。就多说一段,把押韵也讨论一下。<br><br>其实押韵完全是不用费心的。有朋友说了,平仄也不难,对仗也不难,押韵又不用费心,那照你这么说,诗词有什么困难的啊?正是!一点也没有。所以我们才能把诗词拉下神坛。平仄对仗我们讨论过了,今天来看看为什么说押韵也不用费心。<br><br>看过格律书的朋友都知道,一谈到押韵,一定是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的先给您来这么个多少部多少字的,不那么枯燥的也无非是“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为什么呀?因为古人没有科学、标准的注音方法,无法用一种规律来总结“韵”,只好一个一个字地把它列出来,或者编点儿口诀让大家背。如今我们放着先进、科学的现代汉语拼音,再去背韵部就未免有点儿食古不化了。<br><br>我们先来看看韵是干什么的。早在“格律”二字出现之前,诗经和乐府就都有押韵这一说了,可见韵首先不是从格律的要求来的,只能说格律强化了对韵的要求。那韵是为了什么呢?大家都明明白白,就是为了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文”的美感。同韵母的字作几句话的结束,读起来有声音上的关联延续。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的,所以完全出乎自然地把韵运用到诗歌里,使之区别于口语,读起来有味儿,听起来入耳。就是现在的新诗和歌词,押韵也是常见的手法。所以,和平仄一样,押韵也是为了诗词的吟唱和朗读而诞生的,与意境关系不大。<br><br>既然有了这个原则,我们还要死守古韵部吗?当然不要。随着语言的进化,很多字的读音已经变了,你非用那个字,它的读音反而在整首诗中与其它韵字格格不入了。又或者现在两个字完全同韵母,同声调,完全符合韵在诗词中的作用,你却非说它在韵书上不是一个韵部的,那不是可笑吗?好比“东”和“冬”,今天你要是说它俩读音一模一样,用在同一首诗里重复了,影响到了音韵的美感,这个咱可以研究。可你要非说它俩就不是一个韵部的,你讲个道理出来?!所以很高兴有时候看到书上开始推广用汉语拼音来讲韵。以我们这种汉语拼音的基础,讲韵实在只是一句话的事啊。只要是同声调,同韵母的字,我们就可以称它是同韵,在诗词里可以通押。有时候为了意境的需要邻韵的字用来通押也不是死罪,而且古人早就这么作了。<br><br>古人的韵书里,有些字比如“东”和“冬”不同韵也有他的道理。古人没有录音机,所以我们今天不知道那时候他们怎么来读这两个字。可我敢大胆推测,他们那时候这两个字的读音差别很大,所以不同韵。而大师柳宗元把“绝、灭、雪”这样今天读来声调和韵都不相同的字在&lt;江雪&gt;里押成同韵,自然因为那时候它们就是同韵的。而所有的学者都承认,从古至今,韵书都不知道被改版重编了多少次了。古人都知道韵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倒不如他们了?<br><br>所以,我很坚决干脆地在这儿说一句,那些韵书完全不用看,连参考的价值都没有。除非你是做这个学问的,故纸堆就是家,那您只管去研究,我们不奉陪。<br><br>那么我们今天押什么韵呢?汉语拼音总共就这么几个韵母:<br><br>a、o、e、i、u、u(上加两点)<br>an、en、in、un<br>ang、eng、ing、ong、ou、iu<br><br>其实呢,in是i-en合成的,ing是i-eng合成的,un是u-en合成的,iu是i-ou合成的,都是可以通押的。所以就这么简单:<br><br>a、o、e、i、u、u(上加两点)<br>例字:a:家花沙。o:窝倭蜗(这个韵比较少) e:娥舌河。i:西机旗<br>u:湖书督。u(上加两点):须鱼屈<br><br>an、(en/in/un)<br>例字:an:山坛栏。(en/in/un):文痕真心亲今樽昆浑。<br><br>ang、(eng/ing)、ong、(ou/iu)<br>例字:ang:江阳昂。 (eng/ing):横风声京清平<br>(ou/iu):欧鸥秋收头<br><br>只要你按这个押,你的韵就绝不会影响朗读时的声音美感。<br><br>行了,韵讨论完了。至于说,古人的韵押得好好的,怎么今天变了?我们知道就行了,读古诗时看到现在不押韵的字,我们知道古时候这字是押韵的,不会去挑它的毛病就是了。反正也没打算去挑。<br><br>但是韵的运用还是有几点要讲一下的。因为不能影响到诗词的声音美感。首先韵和平仄是结合的,一首律诗,要么都押平声的韵,要么都押仄声的韵,平仄是不能通押的。古诗词严格的连上去入三声都不能通押,虽然它们都是仄声字。现在就无所谓了。而且越来越少有人押仄声韵。这也是因为音感的缘故。如果诗词读得多了,可能会感觉到,两句话,第一句以仄声字收尾,第二句以平声字收尾,读起来一发一收的感觉更明显。而平声字不那么强烈,读后有余音未尽的感觉,象是水彩画里的“飞白”,含蓄淡雅,比较符合诗词的意境。<br><br>再就是两个完全一样读音的字最好不要押到同一首诗里,绝对不要押到紧挨着的两句。比如“东”和“冬”,那听起来还是会感觉到重复的。同一个字当然就更不要用在同一首诗里作韵了。<br><br>基本上就是这样,有些书里讲得太苛刻,我们完全不必理会。比如说,我两个字好好的,一个芳,一个香,他说这是一个意思,不行。我在前面MM站在柳树下那首诗里就通押了。不过一个是味道,一个指人,意义不同。就算意义同了,这是意境上的问题,与格律无关。又如他说“忧”和“愁”,意思相同,不能通押。姑且不说是不是意义真相同,就算相同,我“忧”一遍,再“愁”一遍,不行啊?我是真<br>“忧愁”啊!<br><br>最后简单讲一下入声字。这也完全是了解一下就行的东西。入声字是古时候的一种音调。虽然现在有些地方方言还保留着这种发音,普通话里是没有了。它的发声特点,前面讲过,是“入声短促急收藏”。有人说类似英文里的轻声,似发不发的,可能有一定道理。总之我们完全不用去理会。还是那句话,古人的毛病我们不挑,我们用这个韵你也管不着。保持那些地方口音的朋友对入声字理解多一些,不费劲,就很好。其他讲普通话的我看就算了。如果您精益求精,想了解入声字,几乎所有的格律书上都会列出来,想背也不难。但是在这儿提醒您,背时得找对了时间地点。当初小弟上瘾时,赶上数学课了,该背入声字。于是嘴里念念叨叨的跟那儿“职德国食色......”(王力书中打头的几个入声字)。结果不巧被数学老师听到了,还是个颇有文学功底的老师,说:“食色?食色,性也!你小小年纪不好好作题,想什么哪?”结果从第二天起,认识不认识的同学见到我都会说俩入声字“食色”。要是当时有拍砖这一说,估计小弟家房子早盖好了,还等今天月月付payment?<br><br>戏说诗词(六) 诗词的韵味-----修辞<br>昨天光顾着讲韵部了,忘了提一下押韵的韵脚(该押韵的字)了。当然大家都知道,不过作为讨论还是应该提一下的。<br><br>词的韵脚比较复杂。有些有转韵的,在一首词里用不同的韵母。也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在平仄之间转韵,也颇有情趣。总体来讲很难总结规律,只好照谱来。<br><br>诗比较有规律。不论律诗还是绝句,双数句是一定要押韵的。单数句中第一句可以押可以不押,其它的不押。而且凡是不押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相反。我们前面讲过,绝大多数的律诗都是押平声韵的,那么单数句的结尾字就<br>得是仄声字。第一句如果押,就是平声,不押就就要用仄声。有些书上说,单数句的结尾字不要用和韵脚相同韵母的字,因为那样会给人造成平仄通押的感觉。我个人倒没这个感觉。曾经特意写过平仄通押的,也没觉得特别影响音韵的美感,所以<br>就不特别重视了。而且考虑到词里有专门平仄通押的,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br><br>就补充这么一下。这样诗词的格律我们讨论完了。有的朋友说,我试过啊,我平仄虽不严,也符合了二四六分明。对仗虽不工,也有了那意思,韵也押了,怎么人家就说我这不象诗呢?这就是修辞的问题了。古诗词也好,旧体诗词也好,这几个字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对它有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就是韵味。我们既然学写诗词,就要在修辞上也要练习,争取个照猫画虎不是?修辞上的手法很多,可能罗嗦点儿,大家随便看看,也是个了解。练习个三五首,自然而然就有体会了。<br><br>但在讨论修辞之前,先讲个原则。古人云:“初学作诗,宁失之野(朴素),莫失之华丽”。就是说,宁可语言朴素,表达出纯朴的无产阶级感情,不要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要以修辞损意境。所以,我们讨论修辞,要以此为原则,保持意境;又不要<br>以此为借口,不讲一点修辞。<br><br>前面我们提过一句,为什么名家名作韵味浓呢?因为他们用了很多文言词汇,让人一看就觉得“古”味很浓。我们自然也可以照学,尽量使用比较文言的字,同时避免使用白话的字。比如说,作辅助词的“的,地,得”最好不要入诗。为什么呢?<br>因为古人一来恐怕不知道这些字的辅助用法,二来也可能为了韵文的精简。所以在古诗里绝少见到这几个字作辅助词的,除非有实际意义,比如“目的”、“地方,地点”和“得到”。古人习惯说“美酒”,“葡萄酒”,但他们没喝过啤酒啊,所<br>以啤酒我们就自己留着喝吧,别入诗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比如古人多用“与”而不用“和”;多用“如,似,若,类”而不说“象,像”。也不大用“但”来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只要”。古人又没“脚”,光长了“足”,所以他们也不说“脚”。<br>诸如此类的很多,留心一下就好。所以这修辞的第一点,是尽量多用文言词,避免白话词。前面还讲过选字时要注意选取能表达主题意境的词,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净是些枯、老、昏、古、瘦、断肠,整首曲和谐统一。<br><br>第二就是诗词的术语“用典”。古人喜欢在诗词里用典,一来表示学识广博,二来用典好的话,可以让人一下就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省去很多废话。辛弃疾和姜白石都是有名的用典好手(但老姜过于爱用,有时用很偏的典,常为人诟病)。比如老<br>辛,一首&lt;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gt;用典七八个。但是用典要用明白的,如果别人看不懂,不就白用了吗?当初看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咱不知道刘寄奴是何等好汉,以为是个叫寄奴的MM的闺房呢。从此见到斜阳草树,就找寻常巷陌,希望能见到一个MM(当然这是咱学识浅薄,不是人家用典偏)。另外前面有个朋友贴的“柴米油盐酱与茶”,也是用典。抽掉的“醋”被房太太吃了。还有我前面的歪诗,“家无狮吼心无累”的狮吼也算是用典吧。很多咏神舟飞船的,多提<br>到当年的奔月,也是用典。古时候翻来覆去就那么点儿事儿,所以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现在信息量太大,如果没有把握说这个事大家都知道,就最好不用它作典了。但无论如何,用典是古诗词里比较显著的修辞手法,又有其情趣,我们得提一下。典有很多种,提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算用典,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前人的话,比如老辛的“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明显是用了老杜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但没人说他剽窃,而算用典。<br><br>数字入诗也是一个有效而简单的修辞手法。这个例子就太多了。比如“七八落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比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尤其是用在对仗里,又容易找字,又对得工整,值得大力推广。当然这数字不止限于12345,单/独/半/双/奇/偶/孤等等都可以算数字。古代时一些量词有时候也可以和数字相对,我觉得稍嫌勉强了些,就不提了。类似的还有连绵字。所谓连绵字,就是指那些字形接近或韵母相同的常见词汇。比如徘徊,逶迤,磅礴,落寞,孤独等等。用在诗词里很可以加强韵味,也是值得推荐的。比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叠字算是连绵字的一种,有如正方形之于长方形,自然也是很好的。比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br><br>第四,除了选词用字外,结构上也有很多修辞的手法。比如吴文英的“乘肩争看小腰身”,描写京城舞女,本意是“争看乘肩小腰身”,指舞女们一个叠一个的叫“乘肩”,不是看的人“争得”摞一块儿了。类似我们语法里讲的定语前置。我前<br>面贴的“垂枝戏露,蝉鸣幽静;青苔弄影,蝶舞欢欣”,算是谓语前置。<br><br>还有些文人的小游戏,比如“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有些书上说这是把白露和明月拆开了,用在诗头诗尾,有韵味。类似的还有“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是拆了饮酒和吟诗等。不管怎么总结,这种手法是值得学习的。很能增加诗味。<br><br>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讲一下,但又不知道怎么讲好。就是一个字(或者是同音字)在同一首诗词里的重复出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例外太多。几乎所有的格律书都会提到,尽量避免同一个字或完全同音的字在一首诗词里重复出现。<br>比如前一阵子看到一首词:<br><br>西子盈盈晚妆浓,薄雾浅霓虹。清波泛彩,轻舟入画,柳影重重。<br>堤边野宿微光漏,闲钓月流空。清风挽袖,痴情若梦,总却匆匆。<br><br>不考虑格律单看诗词,觉得四个“清”音的字清、轻、清、情连续出现,在语感上也确重复了些。<br><br>可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字的也大有诗在,比如“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纶丝一寸钩”这首诗,用了九个“一”字。我以前写过一首秋:“秋风秋雨秋梢头,曼饮秋辉秋月楼。欲揽映帘楼上客,徒钩照壁秋心愁”(这首诗在“海外原创”里贴过,是唯一的一次,为了和一首秋诗。看过的朋友别说我抄袭:-))用了很多“秋”字。 虽非好诗,倒也不觉得重复。所以很难讲一个字在一首诗词中的重复出现。勉强总结一个规律吧,应该这么说:假如你有意让它重复出现的,为了强调一种气氛,意境,<br>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有意的,那就行,因为这样多半这个字表示完全同样的意义,是强化语气。倘若是无意的,过后才发现重复了,那么多半重复的这个字之间联系不紧密,就尽量避免吧。这个是实践问题,碰到几次就体会了。<br><br>最后说几句题外的话,古时候有些字,我们今天读仄声了,但古诗里读平声,而且极为普遍。常见的如“扁(读偏音)”,看(刊,一声,我们现在还讲“看”守),醒(一声),忘(一声),占(一声)等等。了解这个是说我们读古诗词时知道这在当时读<br>平声,如果用那个谱的话,在关键字的位置要保持平声,别因为现在我们读仄声了,就认为这里该用仄声字。另外今天我们常用字里有两个是很特殊的,就是“一”和“不”。细心的朋友可能早就注意到,这两个字在四声字前读二声,在其它声的字前读四声。比如,一(4)江,一(4)行,一(4)小撮,却是一(2)动不动。“不”也一样。这样这两个字在诗词里的平仄就比较灵活。在“野火烧不尽”里,这个“不”字就算是平声的。还有就是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时,第一个三声字读二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好”,仔细体会,实际上读的是“泥好”。这些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我自己发现过这些规律,后来又看到一些诗词书上提到过,所以在这里提一下,提过就算。<br><br>至此,有关诗词格律修辞的所有问题,能提到的我们都提到了。大家也看到了,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无非是个练习的问题。明天最后一说再随便谈谈诗词鉴赏和唱和的事,希望能给大家提高点儿兴趣。没兴趣的朋友看过就算,耽误您时间了,抱歉!<br><br>讨论了一大堆,咱们就来看看有点儿什么效果没有。初练习多以写景入手为易。咱们就试试写景吧。什么景呢?古人写得最多的是水。大江东去,春水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尽长江滚滚来。咱们也试试水吧。我同学去年在九寨沟照了很多照片,挑几张给大家作个参考。当初我第一眼看到照片,虽非身临其境,也不是专业摄影水平,但还是觉得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提供几点线索:<br><br>1) 据说九寨沟的水是当今世上受污染最小的自然地上水,类似的都不多。<br>2) 九寨沟虽美,以前去的人并不多,因为路上老塌方,不好走。<br>3) 现在九寨沟通飞机了,可以朝发而暮还。<br>4)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很多地方铺上了一种板,人就不会直接踩在地上了。<br><br>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可以就第一眼的感受写出一句诗来,要考虑2、4、6的平仄和韵,然后就这句诗的感觉大家一起来把它发展成律诗。要有对仗和韵味。或者可以直接完成一首律诗,大家来修改。也可以填词。附了两个词谱在后面。既然已经花了些时间在这上,咱们总得有点收获不是?算不算诗词另说吧。<br>估计给两周时间够了吧?要是就写一句,可得合律啊!<br><br>词谱一:)五十首<br><a href='http://shici.myrice.com/gelu/scglt.htm' target='_blank'>http://shici.myrice.com/gelu/scglt.htm</a><br><br>词谱二:<br>清舒梦兰 白香词谱(100首)<br><a href='http://www.chinapoet.net/zhiliao/01-8.htm' target='_blank'>http://www.chinapoet.net/zhiliao/01-8.htm</a><br><br>戏说诗词(七) 诗词的趣味(结束篇)<br>诗曰:<br>满纸荒唐言,不淌辛酸泪。<br>或云作者酸,酸有酸的味。<br><br>一周时间过得飞快,咱这戏说也说到头了。承蒙各位同好的鼓励和高人们的宽容忍耐,小弟总算做到了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感激不尽!<br><br>今天来聊聊吟诗填词的乐趣。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这么多名诗名词,可见古人们作完了诗词不是往兜里一揣,扔哪儿算哪儿了。而是要交流会友,那自然也就发展出了许多应酬唱和的雅事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大概对此不会陌生。咱们既然来这儿有交友的想法,自然不妨一试(事实上前面已经有朋友作过了),所以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唱和的方式。<br><br>前面有朋友看到好友作的诗,就用与原诗一模一样的韵脚,也赋诗一首。这种使用原来的韵字,连顺序都保持一样的作法,叫“步韵”或“次韵”。我想大家都知道毛老人家的&lt;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gt;,就是这种。但是有朋友说,嗯,他的韵不错,我想用。可是为了我的诗意,我不能完全照那个顺序。韵字我还用,调个顺序行吗?行,不过这叫“用韵”。又琢磨一下,还是不行。我可以用这个韵部,可是我不能保证用这几个韵字,那该叫什么?那叫“依韵”。又有朋友说了,这哥们儿不友好,用了这么个怪韵,找不到什么好的韵脚去和他,可是还是想就这件事去和他一和,怎么办?没事儿,只管作您的诗,我们管他叫“和诗”,不谈韵的事。以上这些合在一起,就是“唱和”。由于唱和时要么主题有限制,要么连韵都有限制,自然在<br>意境上就有了很多束缚,难以出好诗。所以基本上多是游戏之作。我倒是一直很佩服毛老人家,这个“阗”字,多难组词啊,柳亚子用了个“骈阗”,他老人家楞“步”出个“于阗”的地名,不易。<br><br>除了唱和以外,还有集句。有时候独坐无聊,翻看前人的名篇,突然发现,咦!这位先生的诗句和那位先生的有句诗还真配!凑一块儿真好。再翻翻,多凑几句,正好能凑个绝句或律诗。这就叫集句。由于律诗严格的格律,很容易找到些合适的诗句来凑,所以集句也成为爱好诗词者的一大雅兴。<br><br>再有就是“联句”。原本联句形式比较自由,几个朋友在一起,大家轮流赋几句,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完整的诗。后来发展了一段时间,这个形式逐渐严格起来,多是四个朋友,第一位先就一个主题出第一句,而且这句通常用韵,这样全诗的韵就定下来了。第二位作第二、三两句。第三位作第四、五句时,就有点儿困难,因为他的第四句必须和前一位的第三句对仗。同理第四位的第六句要和第五句对仗。这最后剩下的第八句就由第一位出题的朋友完成。当然如果作绝句,就简单了,一人一句就好了。由于对仗时未必能完全理解上一位的出句,有时不能对出意境来。有朋友说,那红楼梦里对得多好啊!可是别忘了,那是一个人写的。曹雪芹什么才华啊?<br><br><br>最后提一下“赋得”、“分韵”、“分题”。“赋得”是取他人诗词中的一句话为题,作一首诗。“分韵”则是有几个韵部,每人抽一个,抽到哪个就用哪个韵作首诗。“分题”则是抽题目。这些东西了解一下就好了,不必深究。常见的还是“唱和”、“集句”、“联句”。<br><br>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趣事。印象最深的是西游记里唐僧被一群老树精掳去赋诗唱和,因为那里描述了几种常见树的形象特征,很有意思,对树木的描述很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是第六十四回。另外第九回里有个“渔樵互答”也很有意思,两个人你一首西江月为证,他一首临江仙为证,弄了好几十首词。至于红楼梦里的唱和,我就不罗嗦了。<br><br>有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小弟在戏说时很少有“鉴赏”名诗的。这实在是小弟一大缺憾。因为不太懂,不敢乱说。“鉴赏”名诗词的意境和韵律是吟诗填词的重要基础,这恐怕不用我多讲。当初从老师那儿拿到王力的诗词格律,宛如梅超风拿到了九阴真经,恨不得第一天就吟首摧心裂肺诗,第二天就填个九阴白骨词,完全忽略了“鉴赏”一事。虽后来得一位先生指教,补了一补,总觉得是个缺失。所以大家这方面应花点时间。好在这里这方面的高人很多,大家有机会可以请教。<br><br>另外有些朋友总是不敢提笔,觉得既非科班,又无家学,写出东西来怕人笑话。这个大可不必。小弟当初被一位老先生笑话惨了,也混到如今。而且那老先生肯于援手,最终认可小弟的一些作品,总算是个进步吧。其实想来,说到科班,李白、杜甫、白居易,哪个是科班出身?什么学位?硕士、博士?壮士、烈士?说到家学,没见陆游、苏轼、辛弃疾有什么有名的后人啊?刚开始学习难免有个过程,高人这<br>么多,谦虚谨慎多求教,还怕不进步吗?不就好这口儿吗?前面好象晓寒和道长讨论写第一次作品的事,小弟就开个头,谈谈这个“处女作”。那时十多岁,去了趟连云港。头一次见到大海啊!不心潮澎湃也得装出来个心潮澎湃不是?得写点儿东西。诗?俗!咱填词。记得填了一首&lt;鹧鸪天&gt;,回来兴致勃勃地拿去请教那位老先生。老先生读完前两句的表情,小弟怕是永远也形容不出来,但也忘不了。自然那<br>两句词也记得:“赤足疾奔至海滩,放眼远望不见山”。其实还不错了,“足”和“至”两个字的古味还是有的。只是第二句除了韵,一仄到底,挺高兴的事弄得满是凄沧惆怅之感。所以没什么,多练习就是。<br><br>这周休假本打算去趟加州,因故没去成,倒是整理了这么多天的诗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沉迷于此的感觉,脑袋里的东西收拾了一下,收获也很大。所以很感激版主提供的宝地,做了那么多工作。小弟了解点儿诗词知识,但无疑肤浅之极,所以也很感激各位高人同好容忍我在这儿放肆了几天。或许我们太无知了(越写越有此感啊),弄了些东西都不伦不类。但小弟总觉得,不管它是什么,大家在一起,以真诚交友之心,虚心向学之念,弄点儿文墨,应该不会玷污了诗词的圣名吧?<br><br><br>就此止笔,再表感激!<br>
2#
发表于 28.2.2004 22:20:32 | 只看该作者
已收藏,回头好好研究.  <!--emo&:rolleyes:--><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rolleyes.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lleyes.gif' /><!--endemo-->  
3#
发表于 28.2.2004 22:28:41 | 只看该作者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embares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mbaressed_smile.gif' /><!--endemo-->  
4#
发表于 1.3.2004 01:07: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已收藏,回头好好研究<!--QuoteEnd--></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QuoteEEnd--><br>略同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9.2024 00:1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