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姜能使人延年益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12.2007 01: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汁饮见于《问斋医案》之三消篇。蒋氏所列的医案中,直接嘱咐患者常服九汁饮的有三例,如下:
    案例一:经以消渴乃膏粱之疾。形逸心劳,君火暴甚,肥甘助热,肾水重伤。内水不足,欲得外水相救,故消渴引饮。如溪涧涸于炎晖,釜水耗于烈火。谨防疽发于背,治之以兰。佩兰叶、天花粉、川黄连、北沙参、白知母、川贝母,常服《医话》九汁饮解渴。九汁饮:秋梨汁、鲜藕汁、甘蔗汁、芦根汁、西瓜汁、淡竹沥、生姜汁、生地汁、银花汁,九汁和匀,重汤温服,代茶解渴。
    案例二:五行之内,火独能消,燔火为炭,焚石为灰,煅锡为粉,煮海为盐。消为火症明矣。上消属肺,烦渴饮饮,舌赤,喉干,脉数,火烁金伤,清肃不行,法当清上。生石膏、白知母、天花粉、大麦冬、佩兰叶,《医话》九汁饮解渴。
    案例三:消瘅渴饮,舌赤唇焦,火烁金伤,清肃不降,防痈窃发。生石膏、白知母、生甘草、粳米,常服《医话》九汁饮,代茶解渴。烫伤若发生烫伤,可将生姜捣烂取汁,用药棉蘸上姜汁擦患处,起疱者消炎除疱,破损者能促进结痂。
    生姜能使人延年益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认识到了生姜延年益寿的作用。孔子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生姜,但不多吃,每顿饭后只吃数片生姜。在那个饱尝战祸,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能活到了73岁,这不能不与他常年食用生姜有关。
    据记载,宋朝的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曾到净慈寺拜见寺内的住持。这位年逾80的住持鹤发童颜,精神矍烁。苏东坡问住持用什么方法得以延年益寿。住持告诉他:“老衲把带皮的嫩姜切成片,每天用温开水送服。现在已经食用40多年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可以取适量的鲜姜片放入200—3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待5—10分钟之后,再向其中加入少许的蜂蜜,搅拌后即可饮用。实践证明,长期饮用生姜蜂蜜水,可使一些老年人的脸部和手背部等处的老年斑缩小或消失,并可使人长寿。
    那么,生姜为什么能使人延年益寿呢?
    老年人面部常布满“老年斑”,这是人体内部产生的“体锈”在体表的表现。而“体锈”的产生是由于体内氧自由基过度活跃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能产生一种具有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它可以抑制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褐质色素的生成,从而起到延缓人的衰老和防止老年斑出现的作用。因此,民间有“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的说法。
    生姜
     【物种名称】 姜
    【又 名】 生姜、干姜、姜皮
    【拉丁学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英文名称】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科属分类】 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编印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生姜: 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本品为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 辛、微温
    成分 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功用 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药用和食用:
    【制法】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 4~18cm,厚 1~3cm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备注】
    (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2)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4)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5)生姜和姜片用于烹饪,可以去腥膻,增加食品的鲜味。 
    宜忌 阴虚内热者忌服。
    生姜----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姜的营养成分和葱蒜相似,同样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生姜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曾有一位手术中发现全身淋巴系统已有癌细胞转移、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发生条件反射性呕吐,每个化疗周期、体重都要减轻2~3千克,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经过采用临床营养支持、调理患者饮食,每天上午接受化疗前不强制病人进食,而让他口含一片薄姜,利用鲜姜止呕和温中散寒的作用。下午四时,趁化疗药物的毒性高潮期已过,分多次、少量进餐,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能和营养补充。在历时一年的治疗中,患者体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十公斤。免疫功能的增强,使得患者的生命又延续了五年之久。在这里生姜的作用功不可没。  
    应当注意的是腐烂的生姜中含有毒物质黄樟素、其对肝脏有剧毒,所以一旦发现生姜腐烂就一定不能食用。
    【历代本草著作对生姜的论述】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
    《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药性论》: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
    《开宝本草》: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图经》:以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
    《本草衍义》:治暴逆气。嚼三两皂子大,下咽定,屡服屡定。初得寒热,痰嗽,烧一块,含咬之终日间,嗽自愈。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今日点,来日愈。但小儿甚惧,不须疑,已试良验。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
    《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细用。
    《心》云:能制半夏、厚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呕家之圣药也。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药能行阳而散气。
    《珍》云:益脾胃,散风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孙真人云:为呕家之圣药。
    或问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论之可也。若有病则不然。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
    《本草》云: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
    《本草衍义补遗》:辛温,俱轻,阳也。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之圣药。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药能行阳而散气故也。又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谓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则不然,若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
    洁古云:生姜,性温,味辛、甘,气味俱厚,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制厚朴、半夏毒一,发散风邪二,温中去湿三,益脾胃药之佐四。东垣云:生姜为呕家之圣药。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物能行阳而散气。又云:生姜消痰下气,益脾胃,散风寒。主伤寒头痛,鼻塞,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又云:生姜与大枣同用,调和脾胃;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瘴气。食久,积热患目。痔人,痈疮皆不宜多食。
    姜皮消浮肿腹胀痞满,去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12.2024 18:0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