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7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督徒的榜样--德蕾莎修女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7.9.2006 13:44:41 | 只看该作者
生命见证:基督徒的榜样--德蕾莎修女 <br /><br />--------------------------------------------------------------------------------<br /> <br /> <br />  1940年代的印度,大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地统治已告结束,印度教徒与回教徒爆发内战,血腥冲突不断,加尔各答的紧张情势升高。加尔各答遍地充斥着穷困、废疾和孤独者的绝望哀嚎;但就在这哀鸿遍野的景象中,出现了一位屹立不摇的修女,她受到神的感召,决心帮助这群受苦受难的众生,她就是--德雷莎修女。<br /><br />  靠着几位满怀报负与热情的朋友及年轻修女的支持下,德雷莎修女成功的创立了仁爱修会,但考验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其中一件中伤她最深的事情,就是一位英国记者对她的不实指控。<br /><br />  但那次的事件并未击垮德雷莎修女,他仍然努力不懈地一步步完成上帝的使命,如此义行终于让她在1979年获得国际间的认可,当年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往后的岁月她仍持续奔走各国,为的就是宣扬神爱世人的理念。<br /><br />  德蕾莎修女简介:<br /><br />  五十年前,德蕾莎修女三十七岁,已经是加尔各答一所天主教贵族学校的校长,但她决定放下努力了前半生的成就,舍弃已经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去服务「穷人中的穷人」,与街头上满身是病、浑身脏臭、衣不蔽体的流浪者生活在一起,和他们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br /><br />  只因为,她强烈感受到基督对她说:「我饥饿、我裸身、我无家可归」,来自内在深沉的召唤,召唤她走上加尔各答老旧、脏乱的大街小巷,走近穷人中的穷人,侍奉他们,如同侍奉基督。她的信仰和她的怜悯,让她毫不迟疑地放弃一切,以笑脸响应上帝的召唤。<br /><br />  她总说:「在每一个人身上看见耶稣」,对于这句话,凡夫俗子如我,能够体会到的是,我们当以敬虔、奉献、舍身的爱,看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服侍每一个人。而当我们以不为自己成就什么的无私、不忍有人受苦的怜悯、不分别贫富贵贱的谦卑,去医治世上的贫穷、自私、冷漠、剥削...时,就能够吸引人心甘情愿放下一切种族、语言、贫富、国界...的隔阂,诚心地用一颗单纯的心,一份简单的行动去付出爱。<br /><br />  活着就是爱:德蕾莎修女<br /><br />  在德蕾莎修女房间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刻着这样一些话:<br /><br />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br />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br />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br />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br />  ★诚实与坦率使你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诚实与坦率;<br />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br />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br />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可能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还是要将最好的东西付出!<br /><br />  德蕾莎的一生,都在带领仁爱修女会一起服侍世人。她并没有达官显要在背后作为支持,修女会也没有获得社会名流的积极赞助,她只是单纯地依靠她那份几乎是无限的、但却是坚韧的爱。<br /><br />  外表毫不起眼<br />  生活朴素无华<br />  生命却迸发出闪烁光芒<br />  她的生命演绎了她的信仰<br />  ——热爱人类生命<br />  ——满足人的需要<br />  ——唤醒人性尊严<br /><br />  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br /><br />  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br /><br />  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有不少富豪,对穷苦人慷慨解囊,有不少慈善家,开办了不少孤儿院养老院……然而,她不是富豪,因为她没有留给自己一分钱,甚至她不去挣钱,不去募款;她也不是一般的慈善家,因为她的目的,不是仅仅为穷人和鳏寡孤独者提供衣食住处,不是仅仅为病人和遭灾遭难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是要在这一切之中,这一切之外,给这些人带去爱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尊严、感到自己被人爱!<br /><br />  为此,她愿意向这些人下跪;她立志要服侍穷人,所以先变成了穷人;她放弃了安适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五十年如一日;她的追随者们为了让服侍的对象觉得有尊严,也仿效她的榜样,过着穷人的生活,以便成为穷人的朋友。<br /><br />  这种远远超过一般慈善事业的宗旨,体现在她的这句话中: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所以,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br /><br />  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的德蕾莎(亦译德肋撒或特雷莎修女)。她也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德蕾莎嬷嬷。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br /><br />  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br /><br />  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向克己的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诺贝尔委员会当然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把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予了她领导的仁爱修会。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支持。<br /><br />  从印度伟大女儿奖到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卡内基奖到史怀泽奖,全世界至少有八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都向她颁发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她的态度从以下两例可见一斑: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和于救助穷人的事业。<br /><br />  德蕾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农家,本名阿格尼丝。她的家乡位于现在脱离南联盟独立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那一带至今还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她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br /><br />  17岁时,她发了初愿,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随后到印度大吉岭受训,27岁时发终身愿成为修女。结业后在加尔各答修会办的圣马利亚女校教授地理和历史。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又多又脏,在世界大城市中是出了名的,以至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恶梦之城,德蕾莎所住的修院就位于其中最贫穷最肮脏的地区。<br /><br />  在这位在女子学校和修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欧洲女子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薰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不但是不应逃避的,而且是不能漠视的;不但是不能漠视的,而且是必须帮助的;不但是必须帮助的,而且是值得去爱的!<br /><br />  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退出了劳莱德修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无偿地服侍受苦人的修会,即仁爱传教会。她身无分文,只有两名志同道合的修女作帮手,先是到一个美国医护修女会学习医疗护理,然后向加尔各答市政府申请到一间旧神庙中的两个房间,收治被遗弃的危重病人,给予细心的护理,让孤苦的濒死者在修女们的爱抚中得到临终的关怀,最后还按死者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办理后事。<br /><br />  这是仁爱传教会创办的第一个机构,被称为纯洁之心。随后,她又设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为他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的境况,这种已可治愈的疾病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痛远胜于身体的病痛。德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汉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br /><br />  当艾滋病开始被人们视为新瘟疫,一般人对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德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护理。在所有这些事情中,德蕾莎不仅仅表现了罕见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本真的爱心。她细心地从腐烂的伤口捡出蛆虫、亲切的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所有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们。<br /><br />  靠着这种爱心,也仅仅靠着这种爱心,她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类似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他们。<br /><br />  在这些事情中,德蕾莎和她的追随者的爱心已达到自我牺牲的程度,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越是人们的自私自爱之心阻挡人们前往的地方,他们越是要去:大城市里的贫民窟,荒凉贫瘠的高寒山区,饥荒和瘟设流行的穷国,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震区和战区……<br /><br />  为了这些,有时她甚至得冒险犯难去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碍,例如,为了帮助海湾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她曾同一位神父两位修女前往巴格达;为了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地区帮助受害者,她曾到当时禁止宗教团体办慈善事业的苏联去提出建立工作站的愿望,并终于在两年后得到批准……<br /><br />  德蕾莎也曾经上法庭打官司。1984年,她同一个名叫赞助德蕾莎修女基金会的组织对簿公堂,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她反对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募捐筹款;她希望人们不要关注她而只关注她要去帮助的那些人。确实,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及其资产,都来自她个人的奉献和人们自愿捐献。<br /><br />  她要求手下的人只为受苦的人们服务,绝不要操心金钱的问题,因为,要让人感到被爱,需要的只是充满爱心的行动,其余的事听凭主的安排。她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必注重成果数字。凡是有益于穷人和被弃者们的爱的行动,不管怎样微小,在耶稣看来都是重要的。<br /><br />  1969年,被这种精神感动的人们成立了德蕾莎嬷嬷合作者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现有会员数十万人。这个组织不要求会员缴会费,也不筹集资金,只是通过祈祷、克己和为穷苦人服务来支持仁爱传教会的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无组织的组织。<br /><br />  德蕾莎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在另一位以慈爱之心感动千百万人的妇女,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德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群众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德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br /><br />  要学习耶稣的爱,最好和最明确的途径是家庭<br /><br />  神按他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人类。<br />  天父创造儿童是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爱与被爱。<br />  从最初<br />  从有生命的时刻<br />  从怀孕的时刻<br />  天父的生命就存在——也就是活着的神的生命。<br />  因此毁灭生命是非常错误的——也就是毁灭父神的形象。<br />  无论你为:<br />  你的孩子<br />  你的丈夫<br />  你的妻子<br />  在家庭里所做的任何事情你都在为主耶稣而做。<br /><br />  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大部分都是破碎家庭引起的。有很多父母忙于工作,从不在家。<br />  小孩放学回家,家中没有人--<br />  接待他们<br />  关心他们<br />  在他们悲哀失落时鼓励他们<br />  在他们快乐开怀时分享他们的喜乐。<br />  小孩期望家里有人--<br />  接纳他们<br />  爱护他们<br />  赞许他们<br />  以他们为荣。<br /><br />  假若他们得不到这一切,便会跑到街上,那里会有许多人准备吸纳他们,而孩子可能会迷失。当孩子因家庭而失落,许多怨恨和破坏就会出现。<br /><br />  我们要像马利亚和约瑟一样,前往找寻我们的孩子。当寻找耶稣迷了路,他们不会坐着等待,是不歇地找寻,直至找到耶稣为止。<br /><br />  我们必须把孩子带回来,让孩子知道我们需要他。<br />  没有孩子,我们就没有希望。<br />  爱源自家庭。<br />  假如我们没法去爱与我们朝夕相对的人,<br />  我们又怎能去爱那与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呢?<br />  爱表现于为他人设想--<br />  善待他人<br />  与别人分享喜悦<br />  与别人分享值得高兴的事......<br />  是透过日常细微的事表现出来的。<br />  小孩子容易爱人<br />  心内没有爱的屏障。<br />  这正是耶稣所指,<br />  “除非你的心像孩子一般......”<br /><br />  有一次,一位女士来到我跟前,她心里有极大的忧伤。她告诉我她女儿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她女儿把心中的怨愤都发泄在她身上。她甚至不想看见母亲。<br /><br />  因此我告诉她:“现在你试想一想你女儿童年时所珍惜的一些小玩意。也许是一些花朵或特别喜好的食品。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而切莫指望回报。”<br /><br />  她依我的话去做,把她女儿喜爱的花朵放在桌子上,或留给她一块漂亮的花布;她并没有期望女儿的回报。<br /><br />  几天后,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来我这里,我爱你,我需要你。”<br />  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br /><br />  这母亲所做的事,唤起她女儿童年时的欢乐,使她联想起她的家庭生活。她必定曾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重新领会母亲对她的爱是何等令人欢乐愉快。<br /><br />  父母必定要让孩子听神的事情,好让孩子能够问有关神的事。<br /><br />  有一次,我教一个人祈祷,他回家后跟孩子一同祈祷。<br /><br />  他再次见我时说:“德蕾莎修女,你没法想象你的祷文使我的家庭产生如何重大的变化。孩子们都想知道神是谁;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德蕾莎修女会这样说。”<br /><br />  孩子都在渴慕神。<br />  这正是父母需要和孩子一同祈祷的原因。<br /><br />  假若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就懂得--<br />  如何祈祷<br />  相亲相爱<br />  分担愁苦<br />  分享快乐。<br />  儿童不断在观察......不断观察......<br />  他们就是这样成长的。<br />  透过观察他们父母所行的事,<br />  孩子会知道生活会有显著的不同。<br />  家人若能一起祈祷,家庭将更有凝聚力。家人会相亲相爱。就花五分钟一起祈祷吧。<br /><br />  可用主祷文开始,就是这样简单!<br />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祈祷--<br />  “我们的天父,我爱你<br />  我们的天父,对不起<br />  我们的天父,我相信你<br />  我们的天父,我依靠你。<br />  请帮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如同<br />  你爱我们一样。”<br />  当我们在互相祷告中教导对方,我们便得到力量。<br />  天父透过家庭中各成员——丈夫、妻子、孩子<br />  ——来展现他的爱。<br /><br />  有一次,我在街上找到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然后把她带回施舒柏瓦(Shishu Bhavin),我给她洗了一个澡,并给她衣服及好的食物。当晚,这孩子跑掉了。<br /><br />  我把她寻回,但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逃跑了。<br /><br />  她这样逃跑三次后,我派一位修女跟着她,看她往哪里去。修女在一株树下找到她,她和她的母亲、姊妹坐在一起。那里有些食物;她的母亲正用她在街上捡来的食物做饭。<br /><br />  她们在那里做饭<br />  她们在那里吃饭<br />  她们在那里睡觉<br />  那里就是她们的家。<br /><br />  直到那时,我们才明白她逃跑的原因。她的母亲爱她,而她又非常爱她的母亲。她们在对方的眼中都是美的。<br /><br />  那女孩说:“我的家!”——那里就是她的家。<br />  她的母亲是她的家<br />  一颗纯洁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br />  在饥饿的人中<br />  在赤身露体的人中<br />  在无家可归的人中<br />  在寂寞的人中<br />  在没有人要的人中<br />  在没有人爱的人中<br />  在麻疯病病当中<br />  在酗酒的人中<br />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br />  ——德蕾莎修女之默祷<br /><br />  【联合国秘书长也做不了的事】<br /><br />  1982年,以色列和死对头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发生激烈战斗,德蕾莎修女来到战地指挥官跟前问:“为什么你们要互相屠杀呢?村庄里一些妇女和儿童被围困着无法出来。”<br />  战地指挥官回答说:“对方不停火,我想停也停不下来啊。”<br />  于是,修女说:“那让我领她们出来吧,她从容地走进双方的交战区,面对这位举世闻名的修女,双方暂时停火,直到她带领出37名儿童,战斗才再次爆发。”<br />  联合国秘书长听闻此事,叹了口气,说:“这事连我也做不到啊”<br /><br />  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br /><br />  德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中了她,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br />  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友爱<br />  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宽恕<br />  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br />  在有忧苦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喜乐<br />  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光明<br />  不求他人的安慰,但求能安慰他人<br />  不求他人的谅解,但求能谅解他人<br />  不求他人的宽恕,但求能宽恕他人<br />  不求他人的付出,但求能为他人而付出!!<br /><br />                                                           <br />文章来源:福音影院<br />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9.9.2006 11:42:20 | 只看该作者
余杰:假如王斌余遇到德兰修女<br />——读《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br /><br />作者:余杰<br /><br /><br />--------------------------------------------------------------------------------<br /><br />华姿女士的《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是第一本中国作家写的德兰(又译特蕾莎)修女传,也是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关于德兰修女的传记。华姿女士是一位有信仰的作家,所以她才能深刻地理解德兰修女的信仰,以及在信仰的光照下所成就的仁爱修女会的伟大事业。在这本传记中,我注意到了一个以前并知晓的史料:一九八五年和一九九三年,德兰修女曾两次访问中国。然而,当时国内的媒体几乎没有任何报导,我特意上网搜索一番,也没有发现一篇相关报导。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德兰修女从未来过中国,甚至发出这样的置疑:德兰修女为什么不来中国呢?为什么会忽略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呢?<br />中国对德兰修女是如此地冷淡:这位在爱中行走的圣徒在世界各国包括一些伊斯兰国家都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和赞美,惟独中国例外。在一九九七年德兰修女逝世的时候,仁爱修女会和修士会已遍布世界一百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修女修士七千多人,义工则来自一百多个国家、达数十万人。台湾和香港亦有其分支机构,而中国大陆仍是一处发人深省空白。显然,中国大陆未能建立仁爱修女会不是德兰修女的错——问题出在其他地方。<br /><br />那么,中国是否需要像仁爱修女会?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正如德兰修女所指出的那样,虽然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但这并不够,她还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灵的食物,那就是爱。那么,中国人缺少爱吗?我们只需要作这样一个假设,答案便昭然若揭:假如王斌余遇到德兰修女,他还会疯狂杀人并最终被判处死刑吗?五条活生生的人命还会这样白白逝去吗?<br /><br />王斌余事件是近期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农民工王斌余因父亲腿被砸断急需用钱,找老板多次讨要工钱未果。此后他找劳动部门和法院,都无济于事。最终,走投无路的王斌余又折回包工头家讨薪,被骂成“像条狗”。极度绝望和愤怒之下,他连杀四人,重伤一人,然后到公安局投案自首。最近,王斌余被法院判处死刑。<br /><br />王斌余为何要杀人呢?表面上是为讨要工钱,实际上是长期被侮辱、被冷漠、被遗弃,生活在没有爱和怜悯的环境里,最终导致心理失衡。王斌余在城里打工十年,“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却拿得最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讨薪杀人后,他无奈地说:“我觉得看守所是个好地方,比工地好。”得知被判死刑后,他追问道:“我只是想老老实实打工做事挣钱,为何就那么难?……如果有钱的人欺侮我们,我们没钱的人只能以生命来捍卫权利!”<br /><br />被王斌余杀害的并非的包工头,而是前来劝架的邻居苏文才一家。苏家原是六口人,现只留下了苏文才老伴和案发时出生不到百天的婴儿——丈夫、儿子、女儿、女婿在瞬间就永远失去了生命。该案中的一组数字,足以说明王斌余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如火山岩浆一般长期酝酿,一旦爆发则不可收拾:王斌余致被害人苏志刚刀伤七处、致苏文才刀伤十五处、致苏香兰刀伤十处、致吴华刀伤十处,加上对重伤者汤晓琴的五处刀伤,加起来共有四十七刀!他在杀倒四人后又返身挨个补刀,足见其恶性十足。检察官的说法是:刀刀致命。<br /><br />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法学家陆学艺,看到有关王斌余案的报导后彻夜难眠。他感叹说,孙志刚之死拷问了我们社会的良知,并导致了一部恶法(城市收容制度)的废除;王斌余案则以一种极端扭曲的方式,折射出现行农民工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陆学艺说:“农民工是什么?是工人,不让当城市居民;是农民,又主要在城里工作。”农民工是合法权利不断受侵犯的边缘人,其经济利益经常受到伤害,其人格尊严长期遭受践踏。在这个意义上,王斌余的杀人似乎具有了一种追求“正义”的合理性。在网路上潮水般的评价中,居然有九成以上的线民认为王斌余杀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甚至有人将其赞誉为“抗暴英雄”。借此事件释放出来的“民意”,已然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br /><br />许多学者在讨论王斌余事件时,将关注点集中在是否执行死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以及“城乡分治”模式的变革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不妨作这样一种假设:假如德兰修女在中国,假如有一个像德兰修女这样的人与王斌余推心置腹地谈一谈,他是否会放弃杀人的计划呢?王斌余选择杀人是因为绝望,而绝望是因为他感到自己被这个社会所遗弃。德兰姆姆一语中的地指出:“人类所经历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正是这种不治之伤,使得王斌余铤而走险去杀人,在他剥夺他人生命的同时,也就给自己的生命划上了句号。如果此前一刻钟,王斌余与德兰修女相遇,在德兰修女那里得到了爱、同情和尊重,他必然会换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他的血气、怨毒和暴戾也会烟消云散。一个生命可以感召另一个生命,一个生命中丰丰满满的良善可以唤起另一个生命中被压制和被遮蔽的良善。那么,王斌余一定会成为“另一个人”,一个知道自己的宝贵、也知道别人的宝贵的人。<br /><br />制度的改变和更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像德兰修女那样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用爱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则可以立即开始着手进行。德兰修女从不说什么高言大义,而是从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开始做起。华姿在《德兰修女传》中引用了耶稣的一句教导,耶稣说:“你们为我兄弟中最微笑的那一个做的,就是为我做的。”由此出发,华姿追问道:谁是那饥渴的?流落异乡的?赤身裸体的?害病的?坐牢的?谁又是他兄弟中最微小的一个呢?除了穷人中的穷人,除了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还会是谁呢?对于德兰姆姆来说,“贫穷”一词的定义比我们寻常理解的更为宽广——在她看来,贫穷还意味着: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我想,王斌余的难题,千千万万个潜在的“王斌余”的难题,最终的解决方案也许不是那些聪明的政治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所草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是德兰修女那种最笨拙、最简单、最直接也最艰难的方式:那就是爱,直到受伤。<br /><br />德兰修女在没有人要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在躺在垃圾堆里的乞丐中,看到了耶稣的容貌。医治他们的身体和灵魂,爱是最好的药物。尽管有人置疑这位瘦小的修女的选择很幼稚,甚至有人指责她只关注贫困而不解决造成贫困的根源、不去号召穷人揭竿而起反抗富人,但德兰修女一九七七年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却平静地指出:“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人也饱受痛苦。……人活着,除了口粮外,也渴求人的爱、仁慈和体恤。今天,就是因为缺乏相爱、仁慈和体恤的心,人们的内心极度痛苦。耶稣一再教导我们:‘你们要彼此相爱,就像我爱你们一样。’他为爱我们,甘愿受苦,死在十字架上。……今天我不能给你们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付出,我只要求你们一件事,看看你们身边,如果在你身边看见贫苦的人,就从身边开始,付出微笑、付出时间给他们。”德兰姆姆不是革命家,如果硬要将“革命”这个词语同她联系起来,那么她的回答是:“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在这个意义上,德兰姆姆彰显了她与马克思之间最大的不同:梦想“改造世界”的马克思未能拯救任何一个人的灵魂,而德兰姆姆却让数十万处于“非人”状态的乞丐、濒临死亡的人、麻风病人、弃婴……重新成为上帝按照自己形象创造的人、有尊严也有爱的能力的人。谁真正改变了世界呢?<br /><br />王斌余不是我们时代的英雄,其情可悯,其行可恶——他只是一个“悲惨世界”里被扭曲、被遗弃的灵魂。他需要“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更需要爱和关心。中国没有印度那种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也没有昔日南非因肤色不同而产生的种族隔离制度,传统中国在人才的跨阶层流动、人口的地域性迁移、民族的融合、宗教的多元化等方面均相对宽松,但晚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占总人口七成以上农民成为“劣等公民”,其现实情形比之种姓制度和种族隔离尤为严重。虽然官方公布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升至世界第六,但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仍然承认,“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还有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还有两千多万需要政府给予最低保障补贴的人口。”王斌余和他的数以亿计的同伴们,仍未摆脱被侮辱和被遗弃的命运。因此,今天的中国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像鲁迅那样站在远处对阿Q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知识份子,而是像德兰修女那样“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捆绑的人同捆绑”的爱的使者。知识份子们改变不了“悲惨世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罪与罚》的主人公、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怀着比王斌余崇高得多的目的杀人劫财,却让这个“悲惨世界”更加悲惨;而《白痴》的主人公梅什金公爵以自己的牺牲和受难换来他人的幸福,这个被人人耻笑的“白痴”却成为世界的一道亮光。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德兰修女也是以一种近乎“白痴”的方式实践了耶稣赋予人类的最高律法——爱人如己。德兰修女的仁爱修女会未能出现在中国,这是德兰修女生前的一大遗憾,更是中国的一大遗憾。<br /><br />“假如王斌余遇到德兰修女”,这当然是一个美妙的假设。但愿在下一个“王斌余”出现之前,这个假设不再是令人遗憾的假设,而是让人欣慰的事实。那么,这个令人遗憾的假设怎样才能变成令人欣慰的事实呢?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般地等待上帝派遣又一个德兰修女到中国来,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开始做起呢?但愿每一个《德兰修女传》的读者,都能怀着一颗感恩与忏悔的心阅读这本“仁爱一生”的故事,并且开始尝试着像德兰修女那样生活。是的,那样很难。但是,再难,也值得我们去试一试。不是吗?<br /><br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圣诞前夜<br /><br /><br />──《观察》首发<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9.9.2006 11:55:15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融入了多少爱<br />特蕾莎修女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演说辞<br /><br />           (1979年12月11日)<br /><br />我们聚集在这里为和平奖感谢上帝,我想,此时我们用圣方济的一章祷文(原文:上帝,开凿一条和平之道吧,那里有仇恨,我可以带去爱;那里有伤害,我可以带去宽恕;那里有纷扰,我可以带去和谐;那里有谬误,我可以带去真理;那里有怀疑,我可以带去信心;那里有绝望,我可以带去希望;那里有黑暗,我可以带去光明;那里有悲伤,我可以带去欢乐。上帝,请同意我不多求安慰,而多给予安慰;不多求人的了解,而多了解人;不多求人爱,而多爱人。因为借着忘却自已,我们就能发现自已;借着宽恕别人,我们就被宽恕;经由死亡,我们醒来就获得永生。)来祈祷,将会是很美好的。这个祈祷总是令我十分惊奇,我们每天在圣餐之后做这个祈祷,因为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适宜的。我们把这段祷文做了一点修改,使它更加适合我们,我总是想,圣方济于四五百年前写下这段祷文的时候,他们一定与我们今天一样遇到了相同的难题。我想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拿到这份祷文,让我们一起来祈祷吧。<br /><br />感谢上帝赐给我们机会,让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接受这个和平的礼物,它提醒我们生来是要过和平的生活的,耶稣降世,就为了把这个喜讯带给穷人。基督道成肉身,除了没有原罪外,他和我们简直没有两样,他明确地宣布,他给众人带来了一个喜讯。这个喜讯就是给所有善良的人以和平,这正是我们大家所期盼的――心灵得到安歇,上帝是如此热爱我们这个世界,他不惜将自已的儿子都贡献出来――这是一种给予。当然,这种给予对他是种伤害。因为他太爱这个世界了,所以他献出了自已的儿子,把他交给少女玛丽亚,那么,她又是如何对待基督的呢?<br /><br />当玛丽亚受孕后,她急忙告诉别人这个喜讯。当她走进她的青史家时,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在她的腹中欢快地跳动。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就是基督,他是每一个为我们带来和平讯息的使者。玛丽亚的表兄知道这就是“和平王子”,他知道耶稣降生就是要把好消息带给你和我、但是这似乎还不够,化身为人的他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显示了他的伟大的爱,他是为你,为我,为那些麻疯病人,为那些在饥饿中垂死的人,为衣不蔽体躺卧在加尔各答、非洲、纽约、伦敦和奥斯陆的穷人而献身的,他执意要我们互相关爱,就像他爱我们每一个人那样。福音书里讲得非常清楚:“像我爱你们那样去爱,像我爱你们一样,像圣父爱我一样。我爱你们。”圣父因为深爱他,才把他给予我们,我们相互关爱,就应该努力给予对方。如果我们说:“我爱上帝。但是我不爱我的邻居”,这是远远不够的。圣约翰说,如果你说你爱上帝但不爱你的邻居,你就是一个说谎者。如果连经常相见、接触,和你生活在一起的邻居,你都不爱的话,你又怎么会爱一个看不见的上帝呢?所以,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认识到真正的爱意味着一定要受到损害。耶稣爱我们,他为此受苦。为了确保我们记住他的伟大的爱,他将自已变成生活的面包,以满足我们对他的爱的饥渴。我们渴求上帝的爱,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要体验这种爱。我们是按他的形象被造出来的,我们被造出来就是为了爱别人和被别人爱,于是他就降世为人,使我们可以像他爱我们那样去爱别人。他把自已造成一个饥饿的人、一个衣不蔽体的人、一个无家可归者、一个病人、一个囚徒、一个孤寂者、一个不被人要的人。他说:“是你们帮我做了这一切。”他渴求我们的爱,与穷人渴求我们的爱是一样的。你们和我都必须找到这种饥渴,也许这种饥渴恰好就在我们自已的家里。<br /><br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访问过的一家养老院。那里的老人都有儿女,他们的儿女把他们送给养老院以后很可能已经忘记他们了。在那里,我看到他们的生活用品一样也不缺,还有不少精美的物件,但是这些老年人的眼睛一直紧盯着大门看。我看不到任何一个脸上挂着笑容。我询问那里的修女: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些衣食不愁的人为什么总是望着大门?为什么他们没有一个人在笑?我已经太习惯于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甚至垂死的人脸上也会挂着微笑。她说:几乎每天,他们都在期盼着,希望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来看望他们。他们伤透了心,因为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瞧,这就是爱应该到达的地方。这种贫困――忽略了爱――就出现在我们的家中。也许就在我们自已的家庭中,已经有成员生病,感到孤独、焦虑,这对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过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我们,是否会包容那需要关爱的家庭成员呢?如果你是这家里的母亲,你是否会包容自已的孩子呢?<br /><br />我很吃惊,西方国家有许多男孩和女孩沉迷于毒品。我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答案就是:因为他们的家庭中没有人包容他们。父母总是太忙而没有时间管他们。一些年轻的父母过分忙于事务,以致孩子在街头游荡,沾染上了坏习气。我们今天的破坏者是堕胎,因为它是一种直接的战争,一种直接的杀害――由母亲亲自进行的直接的谋杀。我们读《圣经》时,上帝在那里清晰地讲道:“即使母亲遗弃了她的孩子――我也不会遗弃你们――我已经把你们刻在我的掌心。”我们被上帝刻在他的掌心,我们与他贴得很近,那个未出生的孩子也被刻在他的手中。这句话的开头谈到“即便是一个母亲遗弃”一个不可能遗弃的东西,但是,即使她遗弃了,“我也不会遗弃你们”。这最让我感动。今天,最大的和平破坏者就是堕胎。我们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的父母需要我们。如果他们那样对待我们的话,我们便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我们需要自已的孩子,我们爱他们。但是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是怎么想的呢?许多人非常关心印度的儿童、非洲的儿童――那里有许多儿童死去,死于营养不良或饥饿……但是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孩子是因为母亲的意愿而死去的。这就是今天和平最大的破坏者。因为如果一个母亲能杀死她自已的孩子――那么剩下来的便是我杀你,你杀我。这两者都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世界各地,我都向你们呼吁:让我们把生命还给孩子,今年是保护儿童年,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呢?今年初我曾经讲过,我还在很多地方讲过:让我们在这一年里使每一个孩子,出生的和未出生的,都有人需要。今天已经到了年底,我们是否确实做到了,使孩子们都有人需要呢?我将告诉诸位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我们用收养来对抗堕胎,我们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条小生命,我们通过诊所、医院和警察局向人们传话:“请不要毁掉孩子,我们会收养这些孩子。”于是,一天24个小时,我们都会安排有人给那些未婚行孕的妇女发打电话,告诉她们:“请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会照顾你,我们将领走你的孩子,帮他找一个家。”托上帝的福,与我们联系的有许多无儿无女的家庭,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我们教我们的乞丐、麻疯病人、贫民窟的居民、街头流浪者,实行自然的计划生育。<br /><br />仅仅在加尔各答一个地方,6年内,我们就使那些可能多生孩子的家庭少生了61273个婴儿。这就是因为他们出于对彼此的爱,采取节制、自我控制的自然方法的原因。我们教他们既简单又好的体温测量法,我们那些穷人朋友马上就学会了。你知道他们后来对我说了什么吗?他们很明确地告诉我:“我们的家庭现在是健康的、和睦的。我们会在想要孩子的时候生一个。”那些街头流浪者和乞丐就是这么说的。我想如果我们那些被收容者都可以这样做,那么,你们和其他知道这些方式(这些方式不会摧残上帝创造的生命)的人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多呢?<br /><br />穷人是很伟大的,他们能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东西。某一天,他们中的一个找到我们,向我们致谢说:感谢你们这些誓守贞洁的人教我们计划生育,你们是最好的人。因为再没有比彼此关爱、自我约束更重要的事了。我想他的话是美丽的。也许这些人缺吃少穿,甚至居无定所,但是他们是伟大的人。穷人是很可爱的人。一天晚上,我们外出,从街上带回来四个人,其中有一个情况非常糟糕。我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我来照料这个濒危的。我为她尽我的爱心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我扶她躺到床上,她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微笑。她握住我的手,只说了一句话:“谢谢你。”随后就死了。<br /><br />我禁不住在她面前反省自已的良心,我问自已:“如果我处在她的位置,我会说什么呢?”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会尽力引起别人对我的一点关注,我会说:我很饿,我要死了,我很冷,我很痛,等等。但是,她给我的要多得多,她将满怀感激的爱给了我。她带着微笑死去了。还有一次,我们从阴沟里拾回来一个人,他的半个身体都被虫子吃掉了,我们把他带回救济所,他说:“我曾经在街上过着动物一样的生活,如今,我就要像天使一样死去,有人爱我,有人照顾我。”这真是太好了,那个男人能够这么说,足以看到他内心的伟大。他那样死去,没有责备任何人,没有诅咒任何人,不做任何攀比。他就像一个天使――这便是我们的人民的伟大之处。因此我们相信基督所说的:“我饥寒交迫、衣不蔽体、无家可归,没人想要我、没人爱我、没人照顾我――是你们帮我做了这一切。”<br /><br />我认为我们不是真正的社会工作者,也许在人们眼中,我们是在从事社会工作,但我们实际上是在世界的中心沉思默想的人。因为我们每天24小时都在触摸基督的身体,我们24小时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你和我都是这样。你也试图将基督带到自已的家中,因为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祈祷,也就团聚在一起。我认为,在我们的家庭里,不需要枪炮弹药来破坏或带来和平,我们只需要团结在一起,彼此相爱,将和平、欢乐、活力带回家里。这样,我们就能战胜世界上的一切邪恶。<br /><br />这世上有那么多的痛苦,这么多的怨恨,这么多的悲哀,我们就用祈祷,用我们的奉献,从家庭开始做起吧。爱从家庭开始,重要的不是我们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我们在行动过程中融入了多少爱。面对全能的上帝,我们做多少并不重要,因为他能力无穷,重要的是我们在行动中注入了多少爱,我们为受我们帮助的那个人做了多少,就是为基督做了多少贡献。<br /><br />前一段时间,在加尔各答我们很难弄到白糖。我不知道这消息怎么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了。一个四岁的印度男孩回家后对父母说:“我这三天不吃糖了,我要把我的糖送给特蕾莎嬷嬷的那些孩子们。”三天以后,他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我们这里。我以前从未见过他们,那个小男孩甚至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准,但是他非常明白他来做什么,他知道他想要别人分享他的爱。<br /><br />就这样,我获得你们大家如此多的爱。自我来这里后,我一直就被爱围绕着,被真诚理解的爱包围着。在这里,无论是来自非洲的人,还是来自印度的人,都仿佛是与你们有着特殊关系的。我感觉宾至如归,我现在就好像正在同修女姐妹们说话。我仿佛又回到了加尔各答,与我的修女姐妹们一起。这里的的确确让我有家的感觉。<br /><br />所以,我在这里要对你们讲,我想要你们在这里找到穷人,道德就在你自已的家中寻找,然后就在那里开始你的爱。让你成为你的家人们的好消息。去了解你的邻居――你知道他们是谁吗?我有一段很难忘的经历,是有关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印度家庭的。一位先生来到我们的住处说:“特蕾莎嬷嬷,有一户人家有八个孩子,已经断炊很久了,请帮帮他们。”于是我马上给这家人送去一些大米。我见到了这些孩子们――他们的眼睛闪着饥饿的光。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见过饥饿,我是经常看到的。那位母亲接过大米后,把它分成两分,然后就出门了。她回来后,我问她:“你去哪儿了?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她给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他们也在挨饿。”“他们”是谁呢?这是一个穆斯林家庭。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完全懂得(分享爱)。那天晚上,我没有给那个穆斯林家庭另外送米,因为我想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而那些孩子们也流露出快乐的神情,他们的与母亲一起分享快乐,因为她有爱心可以给予他人。你瞧,这就是爱的源头――家庭。我想要你们也这样去做――我为我在这里所得到的爱而心怀感激。在这里的经历是十分美妙的,我将于下周返回印度――我希望是15日――那时我要把你们的爱带回去。<br /><br /> 很很清楚,你们不是从富余物中拨出少量来给予,而是竭尽所能地给予,甚至不惜损害到自已。令我惊喜的是,穷人家忍饥挨饿的孩子们是如此地快乐,他们从自已的父母那里得到了许多爱、照料与呵护,而那些与他们一样的小孩子也需要得到这些关爱。因此让我们感谢上帝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相互认识,我们的相识把我们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我们能够携起手来,去帮助那些儿童,不仅仅是印度和非洲的儿童,而是全世界的儿童,因为我们的修女姐妹遍布世界各地。我准备用所获得的和平奖奖金,努力为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创建一个家(救济院)。因为我相信,爱的源头就在家里,如果我们能为穷人营造一个家,我想越来越多的爱就会传递开去。借着这种善解人意的爱,我们将能够带来和平,为穷人造福,首先是自已家中的穷人,然后是我们国家的以及全世界的。<br /><br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修女姐妹,我们所有的人生命就必须用祈祷来编织。它们必须用基督来编织,才能够去理解,去分享。因为今天的世界有这么的苦难,我感觉,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故事又在重演,我们在分享这种受难,分享人民的苦难。在世界各地,不仅仅是贫穷国家,实际上,西方国家的贫穷问题也同样难以得到解决。当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穷人,我给他一碗米饭或一片面包,就感觉满意了,因为我驱走了他的饥饿。但是对于一个无家可归,无人需要,不被人爱,惶恐不安的人――已经被社会所抛弃的人――来说,这样的贫困对他的伤害至深至大,我想要驱走这些贫困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有许多修女姐妹在西方国家为处于这种困境下的人们工作。所以请你们务必为我们祈祷,祈祷我们能为这些人带来喜讯。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便不可能成功,我们需要你们在这里,在你们自已的军家里也这样去做,你们必须逐渐去了解那些贫困者,也许我们这里的人们在物质上很充裕,什么也不缺,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已的家庭,我们便会发现,有时家人之间相互微笑也是很难的,但微笑正是爱的开端。<br /><br />因此,让我们经常以微笑相见。因为微笑是爱的开端。一旦我们相互关爱,我们就会想去做点什么。所以,请为我们的修女姐妹,为我,为我们的修士兄弟,以及世界各地的合作者们祈祷。祈祷我们能忠于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热爱他、侍奉他――他与贫困中的你同在。如果没有你们为我们祈祷,与我们分享你们的礼物、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所做的一切便不可能做到。然而,我并不希望看到你们不过是从自已的富余物中随便拨点来给予我,我希望你们能所有牺牲地给予。<br /><br />几天前,我从一个瘫痪二十年的人那里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这个人只有右手能动。他唯一的嗜好是抽烟。他对我说,“我一星期没有抽烟,我把省下的钱交给你们。”这对他来说一定是极大的牺牲,但是他是在怎样地分享自已的爱啊,这是多么壮丽啊!我用他的钱买了面包,送给那些饥饿的人,双方――作为给予者的他和接受者的穷人――都很快乐。这就是你们和我都能够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互相关爱是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为了基督,让我们相互关爱吧,让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相互关爱。让我们用完全的爱去爱他,爱上帝和我们相互关爱都是令人快乐的――让我们现在就给予吧――圣诞节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在心中保持爱基督的那种快乐,和所有与我们相识的人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因为基督总是与我们同在,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基督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他在那些我们遇到的穷人中间,基督就在我们给予他人的微笑里,就在他人带给我们的微笑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决不使一个孩子被遗弃;我们相互微笑,即使是在很难微笑的情况下。<br /><br />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久前,14位来自美国不同大学的教授加尔各答我们的救济院。他们谈到他们已经去过的“临终关怀院”。我们在加尔各答开设了一家为将死者服务的“临终关怀院”,仅从加尔各答的街上我们就收留了三万六千多个这样的人,在这个巨大的数目中,已经有一万八千人安祥地死去,他们已经回到了上帝的家。教授们来到我们的救济院,我们谈论起爱、同情,其中有一位教授问我:“特蕾莎嬷嬷,说点什么,请给我们留下些让人难忘的话。”我对他说:“相互微笑,多留点时间给你的家人。相互微笑。”随后,又有一位问我:“你结婚了吗?”我说:“是的。有时候,我发现对基督微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时候他要求太多了。”这的确是事实,那就是爱心来到了;当要求过多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快乐地给予他爱。正如我今天已经说过的,我已经说过如果我不因为别的什么事情而上天堂的话,我将会因为公众的事业而上天堂,因为它净化了我的心灵,奉献出我,使我真正得以安然地进入天堂。我认为,我们一定要生活得美好,这很重要,基督与我们同在,他爱我们。我们每个人只要记着:上帝爱我,我可以像他爱我那样去爱他人,爱并非表现在那些大事上,细微小事中也可以体现出伟大的爱。这样,挪威就可以成为一个爱巢。这是多么美好啊,这儿成为追求和平的中心,从这里(到全世界),待出生的婴儿欢叫着来到人间。如果你们把自已变成和平世界的火种,那么,诺贝尔和平奖就真正是挪威人民奉献的礼物。愿上帝保佑你们!<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1.2024 17:4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