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92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孤求败剑学考证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6.2003 11:11:03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br><br>独孤求败这个人物,恐怕是金庸笔下最出名的未出场人物了。这个人物<br>的出名之处,一来在于他那极富个性的名字(据某估计,多半是他成名<br>后自己改的);二来是他那传说中无敌于天下以致于求一败而不可得的<br>剑术,和因此而造就出来的两位隔世传人男主角----杨过和令狐冲。<br><br>不过,也许是因为他的两个隔世传人过于“脓包”的缘故罢,至少在所<br>有男主角中,他们的武功算不得最出类拔翠的,因此有人认为独孤求败<br>的武功也不过如此。<br><br>由此,某决定对独孤求败的剑学之道做一番考证,以博诸位一桀,或者<br>换一种说法:供批判用。<br><br>既然是考证,就难免要引经据典。而关于独孤求败最为详尽且被认为是<br>可靠的“文献记载”的就莫过于他自己在“剑冢”上的题字了。<br><br>根据该“文献记载”,我们知道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br>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br>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别名之以:利<br>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br><br>首先来考察一下“利剑级”。<br><br>“独孤九剑”显然是属于这个级别的武功,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铁<br>重剑是根本无法施展“独孤九剑”的。而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br>无名利剑又有如下评语:“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br>雄争锋。”<br><br>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弱冠前”即二十岁以前。很难想象一个二十<br>岁不到的年轻人能自创出“独孤九剑”这样的剑术,即便将这一创作的<br>时间推迟到“软剑级”阶段,即三十岁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据某认<br>为,剑术的创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点类似于围棋的定式,是经<br>过无数前辈高手推敲琢磨后才逐渐完善的一种体系结构。而看过《笑傲<br>江湖》的人都该知道,“独孤九剑”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完善的武学体系<br>结构,其中包括了总诀、破剑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极具完备性的武<br>学理论。作为个人,要创造这样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需要极其丰富的<br>经验和阅历,不管怎么说,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是几乎不可能拥<br>有这么高的经验和见识积累的。武学奇才如张三丰也须到百岁之后才能<br>自创太极剑和太极拳(这是一个以柔克刚的武学体系,相当完备,而且<br>发前人所未想,不愧为一代大宗师),相比之下杨过三十多岁时自创的<br>“黯然销魂掌”则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体系可言。<br><br>由此不难断言,“独孤九剑”最有可能是独孤氏的家传武学,正如慕容<br>氏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阳指”和“六脉神剑”<br>一样,而且就剑法的名称来分析,也是家传武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独<br>孤求败非常幸运地出生在这个武学世家,因此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学<br>会了这套家传绝学,得以仗之“与河朔群雄争锋”。<br><br>然而,独孤求败毕竟有其过人之处,他在二十岁左右时,便跨入了他剑<br>术造诣的第二个境界“软剑级”。<br><br>关于这柄软剑,独孤求败的题字颇耐人寻味:“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br>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br><br>从表面上看,将“误伤义士”归咎于软剑的“不祥”,并将其“弃之深<br>谷”,似乎实在有失高手的水准。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仍不难发觉其合<br>理性。<br><br>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独孤求败弃利剑而就软剑的原因。<br><br>众所周知,“独孤九剑”是一种很容易达到“无招”境界的剑法,但达<br>到“无招”的境界后又会如何呢?令狐冲在未学“独孤九剑”前就曾问<br>过风清扬一个颇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果对敌的双方都达到了“无招”境<br>界会产生怎样的情况?风清扬显然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为了不致被<br>后辈小儿问倒而显得很没面子,就以一句“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br>得很了”敷衍搪塞过去了(这位太师叔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emo&:p--><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ounge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ounge_smile.gif'><!--endemo-->),就因<br>为这句话令狐冲日后可吃了大苦头,与东方不败的一战几乎送掉小命。<br><br>独孤求败当时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非常自然地,他也会想到一个<br>直截了当的答案:“无招相较,快者胜。”(令狐冲在与东方不败一战<br>中之所以大吃苦头,正是因为对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独孤求<br>败为什么选择软剑了,软剑的优点正在于其轻盈快捷,可以获得比对手<br>更快的速度。<br><br>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剑过于快了往往就难以收发自如,起初独孤求败<br>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剑法已渐入魔道(很有可能还因为江湖中人称<br>他为“剑魔”而沾沾自喜),直至发生了那桩“误伤义士”的“恶性事<br>故”。<br><br>关于如何会“误伤义士”,书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其产生的结<br>果(即令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定义为“不详”之物而“弃之深谷”,<br>并由此开创了“重剑级”的新境界)来看,该是与“软剑级”剑术无法<br>收发于心有关。由此看来,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弃之深谷”的行动,<br>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对“软剑级”这段武学弯路的摒弃,和另起炉灶<br>的决心,颇有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的味道。而将“误伤义士”直书于<br>剑冢之上,又足见其坦当磊落之意,非常人所能及也。<br><br>(题外话:独孤求败很有可能就在这段时期,将“独孤九剑”传与了那<br>位“义士”的后人,以致于这套剑法日后能传到风清扬手上,而杨过所<br>见到的剑冢却没有任何关于剑谱的记载。)<br><br>放弃“软剑级”这一剑学歧途之后,独孤求败以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br>终于悟出了“以拙胜巧,以重压轻”的剑学至理,从而对其祖传剑法作<br>出了第一次实质性的突破。<br><br>之所以称之为“实质性的突破”,是由于作为独孤家祖传剑法“独孤九<br>剑”最高境界的“无招”,在“重剑级”这一剑学新境界中已经成为了<br>一个基础。<br><br>《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br><br>“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著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br>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br>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br>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br>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br>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br><br>从这一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br>御”事实上正是“无招”境界的自然体现。以杨过这般轻狂跳脱的性格<br>(据笔者认为,杨过的性格极不适合练“重剑级”的剑法,获此奇遇者<br>若是换作少年时的郭靖的话,其所领悟的武学真谛将远多于杨过),在<br>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由神雕督促着练剑,尚能在数日之中就<br>达到了“无招”的境界。(确切地说,杨过终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学理念<br>上达到“无招”的境界,但却在使用玄铁剑时自然而然地把“无招”应<br>用到实践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重剑级”剑法的奇妙之处。<br><br>“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这段充满了自信与<br>豪气的题字,说明在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br>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br><br>然而学无止境,独孤求败开始寻求对自我的超越。“四十岁後,不滞於<br>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br><br>关于如何用木剑胜过重剑,曾经引发了杨过如下的思考:“玄铁剑重近<br>七十斤,这柄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br>以快打慢;一是内力充沛,恃强克弱。”<br><br>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br>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br>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br>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br>“木剑胜重剑”了。<br><br>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br>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br>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br>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br>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br><br>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br>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br>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br>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br>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br>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br><br>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br>“以柔可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br>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br>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br>“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br><br>神雕跟随独孤求败日久,虽知其练功之法,怎奈口不能言,只能将杨过<br>拉到海边,让他自行领悟。可惜的是杨过悟性太差,只知一味靠蛮力与<br>海浪拼斗,虽将内力练强了不少,但于武学修养上,却是一点长进也没<br>有,无怪他始终没能达到“木剑级”的境界。<br><br>最后,独孤求败提到“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这所谓的<br>“无剑胜有剑之境”不难理解,当是指“无形剑气”而言的了。<br><br>剑术练到这种程度,与前面提到的几个级别相比,作个不太确切的比喻<br>可算是洋枪大炮相对于冷兵器之间的区别了。而且独孤求败的“无形剑<br>气”与段誉的“六脉神剑”又有所不同。其一,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br>是自创的,与段誉学自图谱的“六脉神剑”相比,其难易程度自不可同<br>日而语;其二,“六脉神剑”尚有剑招,而独孤求败的“无形剑气”则<br>显然是无招的,其高下又有分别。<br><br>由此可见,独孤求败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养。如<br>果说,《天龙八部》中那位无名老僧是金作中内力修为最为高深的人,<br>那么若论武学修养之最,则非独孤求败莫属。杨过和令狐冲不过学了其<br>九牛一毛,就足以独步武林,足见所谓“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br>不亦悲夫!”云云,绝非瞎吹牛皮之语。<br><br><br>
2#
发表于 1.6.2003 12:58:42 | 只看该作者
ai这个角色~<br>有股顶天立地的味道<br>剑法差点也无所谓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3#
发表于 1.6.2003 13:57: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也满足了我对独孤求拜的好奇心 <!--emo&:d--><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eeth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eeth_smile.gif'><!--endemo-->
4#
发表于 1.6.2003 15:53: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有心得,不知是否看过陈墨(中国武侠文学学会理事,著有金庸小说研究系列共7部)所写的《金庸小说人论》,二者对独孤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emo&(y)--><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endemo--> 突然有一个很奇怪的联想,您该不会就是那位陈先生吧? <!--emo&:d--><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eeth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eeth_smile.gif'><!--endemo--> (一身冷汗)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我可是崇拜死了!
5#
发表于 1.6.2003 16:05:03 | 只看该作者
独孤所说的第五重境界是“无剑”,有些象是古代哲人所说的&#39;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道无名”的境界,是一种真正的随心所欲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是一种哲学上的极境,我们只能意会难以言传。&quot;无”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固然不是“有”,但也不是“没有”,而是“无生有,有生万物”。可见“无”的意思是“至道”“至理”“极境”的意思,又是&quot;源”“原”“元”的意思。<br>反正东方智慧,真正是“无”的境界,同样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6#
发表于 1.6.2003 22:48:27 | 只看该作者
  <!--emo&b^--><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bbs/html/emoticons/beer_yum.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beer_yum.gif'><!--endemo-->  <!--emo&(F)--><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bbs/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endemo-->  
7#
 楼主| 发表于 2.6.2003 09:25: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突然有一个很奇怪的联想,您该不会就是那位陈先生吧?  (一身冷汗)    ,我可是崇拜死了!<br><br>你的联想很丰富哦。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endemo--> <br>我哪会是那位陈先生啊。再说上面的帖子也不过是转载。<br>呵呵。 <!--emo&--><img src='https://www.kaiyuan.info/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endemo-->
8#
 楼主| 发表于 2.6.2003 09:31:46 | 只看该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br>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 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r>
9#
 楼主| 发表于 2.6.2003 09:33:32 | 只看该作者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br>
10#
 楼主| 发表于 2.6.2003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上士闻道,劝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br>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br>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声希,大象无形。夫惟道,善贷且成。<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10.2024 05: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