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政府关于难民安置房选址问题的争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左党、绿党联盟将改变这一现状。政党联盟计划实行“Modularen Unterkünfte für Flüchtlinge”取代单独为难民建营,直译为“为难民提供的模块化住所”,以便其更快融入德国社会。MUFs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避免人们议论难民优先于其他无家可归者。
此外,地方政府还希望用多个小型难民营替代大型难民营。新的MUFs将以公寓的形式建造,左党参议员Elke Breitenbach称:“如果可能的话,新的难民营应向所有无家可归的人开放。”
实际上,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实行这项计划。在Augustenburger的广场中央,已建成一幢14层高楼,可供难民和学生们一起居住。当地政府建议分6处解决1000人的住宿。在Kreuzberg的Friedrichshain共有13处被列入讨论,这些地方将解决三分之一难民的住宿问题。负责社会议题的参议员也支持了这个方案。与此同时,左党的一些政治家希望议会能确定这个方案不再改变,让这1000个住宿计划得以实现。
让学生入住MUFs的一个阻碍是“难民法”。“难民法”保证了能更快地在商业地带获得建筑批准,建造难民营。如果当MUFs能实现,非难民人群首次可以入住这些地方。
地方政府想建小型难民房
目前在柏林的难民安置处有超过2000闲置位置。但是仍有1.9万人居住在不适宜长时间居住的宿舍或临时安置地。
现在,柏林已经建了供500人使用的建筑。难民营常会建在郊区,因为相比城市而言,更容易在郊区获得建筑许可,但这频繁遭到附近居民的反对。此外,柏林一些地区已经建起了供少量人使用的居住场所。如在Marzahn-Hellersdorf的建筑可供59人居住,在Spandau的可供68人居住,在Lichtberg的可供72人居住。目前柏林难民营的平均人数为131人。为了降低人群分布不均的现状,政府有意在每个区新增1000个位置,而这1000个位置至少要分布到两个居住点。在柏林难民较少的区域,地区政府希望建一些小型的安置点,并向难民以外的人群开放使用。
图源:morgenpost.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