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67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督教与佛教有何不同(2)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9.2.2005 09:41:39 | 只看该作者
寄信人: nianhua (经年历世,开得莲华万亿由旬) <br>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Wed Feb  9 13:30:04 2005) <br> <br>在佛家来看,无论是基督教的耶稣和上帝,还是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和真主,都是一类众 <br>生,其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所谓是“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 <br>萨就现什么身”。 <br> <br>众生当以基督教徒身得度,佛菩萨就现耶稣或牧师身而为说法,众生当以伊斯兰教徒身得 <br>度,佛菩萨就现穆罕默德身而为说法。 <br> <br>真是“观音菩萨妙难酬,清静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 <br>长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    <br> <br> <br>1.基督教:相信宇宙间有上帝,只此一位至大至高的主宰。  <br>佛教:相信缘起论,故原始佛教不信有神,但后来却相信三界中的无数鬼神。  <br> <br>---佛法讲“信”,第一个是相信自己,相信“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相信至大至 <br>高的主宰是真实的自己,三界之鬼神只是具不同身相的众生而已。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没 <br>有了如来智慧德相,作不了主宰,“唯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佛法的修学以破妄 <br>想执着为手段,以达到自我主宰为目的。 <br> <br>2.基督教:相信上帝创造万物。  <br>佛教:相信诸法﹝现象﹞因缘生。但不能解释第一因。  <br> <br>---佛法演说宇宙起源,认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 <br>念无明生三细,三细为缘长六粗”。什么是“心”?心,就是自性,就是真性,就是本性 <br>,是一切,而又什么都不是。 <br> <br>3.基督教:相信圣经真理,世人都有罪,由始祖亚当传来。  <br>佛教:相信人有无明,故有老死等结果。但无明从何因缘生?  <br> <br>---无明即是从如来藏性,依真起妄而生。 <br> <br>4.基督教:相信只有天堂与地狱。人的灵魂在这两地,不会再有变动。  <br>佛教:相信六道轮回,众生﹝包括虫蚁等﹞与鬼神还要变来变去,但由谁负责此变化?  <br> <br>---六道轮回的学说是在佛教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于世,佛法不仅肯定六道轮回的存在, <br>而且肯定十法界,一真法界的存在。六道即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br>地狱道。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哪一道受身,都有重要的第一因素,在天道受身的第一因 <br>素是五戒十善与四禅八定;得人身的第一因素是五戒十善;在阿修罗道受身的第一因素是 <br>五戒十善但有争强好胜之心;在畜生道受身的第一因素是愚痴之心;在饿鬼道受身的第一 <br>因素是悭贪之心;在地狱道受身的第一因素是嗔恚嫉妒之心。众生在这一生中所累积起来 <br>的各种业因(包括五戒十善与四禅八定,争强好胜之心,愚痴之心,悭贪之心,嗔恚嫉妒 <br>之心等等)总和起来,最后哪一个业因起主导作用,就在哪一道受身。所谓是“如人负债 <br>,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所以众生在六道里舍身受身或者说变来变去,完全 <br>是自作自受。 <br> <br>5.基督教:相信上帝自有永有。  <br>佛教:相信天道中的鬼神仍要堕落。 <br> <br>---教学以出离六道轮回为目的,因为在六道轮回里,众生自己作不了主宰,比如在天 <br>道的福报享尽后,还要受业因的支配,或得人身,或堕地狱,或做饿鬼,或变畜生。所以 <br>佛法的修学以念力来控制业力,从而来主宰自己的去向。众生一旦脱离六道,或证阿罗汉 <br>果,或证菩萨位,或证佛果,永不退转,是谓“位不退”。如果还有在六道受身,那是倒 <br>驾慈航,乘愿再来,比如释迦世尊在我们地球的示现成佛,即是如此。  <br> <br>6.基督教:相信信徒肉身死后灵魂仍有知觉,过天上属灵佳美生活。  <br>佛教:相信是信徒最终理想之处,静寂、无相、无觉、是空是无。  <br> <br>---什么是“涅槃”? <br> <br>(摘自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br>举个比喻来说:有钱人玩古董,古董是什么?是石头、破砖烂瓦?其中有 <br>何物值得你爱,使你执著?这个杯子有什么东西使你快乐?没有。但是一千年的 <br>杯子,你却对它有无穷的乐趣,爱不释手,那时因为你贪爱它。如果你观察到这 <br>也不过是个千年的杯子罢了,现在这个杯子也是杯,我为什么要执著千年的杯子 <br>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没事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贪爱是从哪儿生 <br>起,才能把贪的烦恼放下。其他的种种烦恼妄想执着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觉悟、掌握咱 <br>们的心念,爱、取不生,那么一切终归与寂静,烦恼不生起,内心一团平静,寂 <br>灭的境界,称为涅槃。 <br> <br>所以涅槃是离一切妄想执着。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语言当中,凡夫执著语言,依据种种 <br>名称,分别种种事物,是我们坠入种种语言、事物当中。因为涅槃是离开妄想, <br>不在语言范围里面,所以涅槃不可以用语言来阐释。《法华经》上说:“诸法寂 <br>灭相,不可义言宣。”既是此意。 <br> <br>    虽然没有证悟涅槃的人,但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依赖语言来了解它,结果佛 <br>陀慈悲,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告诉我们,有所谓证悟涅槃的圣者,他们是: <br> <br>    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得觉者。 <br>    菩萨--证悟到无生法忍、无住涅槃的圣者。 <br>    辟支佛--证悟涅槃的圣者。 <br> <br>    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 <br>罗汉进入涅槃,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槃,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槃。 <br>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 <br>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槃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 <br>散离了,他进入涅槃,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槃;既是说一个人的生死因 <br>缘已经没有了,我们说他进入涅槃,但是并没有“人”进入涅槃。 <br> <br>    我们学佛者,或时在座各位总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诸佛、菩萨、阿罗汉死 <br>后何去何从?佛陀去了哪里?现在在何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来救度我们?佛 <br>陀说这些疑问是迷者的无明妄想,对事物如实知见的证悟者来说,在他们的智慧 <br>中并没有此烦恼。凡夫有无明妄想,认为有“我”,有“我”就有“他”,那他 <br>是谁?他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要找佛陀去了哪里?如果没有“我”,没有“他”, <br>有谁去了哪里?所以我们不可以说证悟涅槃的佛、菩萨,他们现在在哪里?根本 <br>没有这回事。打一个比喻:比如我把一朵花放在眼镜上,叫做“眼镜花”。因为 <br>我们凡夫把在湖里的水叫做“湖水”;在海里的水叫做“海水”;在河里的水叫 <br>做“河水”,所以这朵花在我的眼镜上,我把他叫做“眼镜花”。我把花从眼镜 <br>上拿下,你就认为“眼镜花”不见了。但是当我们认真、理智的想一想,并没有 <br>这回事,只不过我们凡夫执著名称里面有一实体,就有东西来,就有东西去,眼 <br>镜花亦复如是。如果你认为有眼镜花,那就是执著眼镜花这个名称,而生起妄想。 <br>因为这些妄想,所以我们就生起佛陀入涅槃后去了哪里的疑问,证悟涅槃者离一 <br>切妄想,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br> <br>    我们凡夫没有办法知道涅槃的境界,唯有智者内证,不可以凡夫的戏论来了 <br>解。佛陀把凡夫的妄想称为戏论,我们不可以此来分别、了解涅槃,以及证悟涅 <br>槃者何去何从。生死来去是众生无明的妄想,这是我们凡夫迷惑之所见,把一切 <br>看成是实在。比如刚才我讲的眼镜花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我们执著种种妄想而 <br>迷惑,见到有生、有死、有众生、有我,认为实在有而生起执著,就看到生、灭。 <br>实际上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涅槃并不是生、灭幻相以外,还有个不生不灭 <br>的境界。既是说:我们往往误会在生、灭中没有涅槃,而在生、灭以外可以得到 <br>涅槃,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妄想执著有生、灭,而看到生、灭之相,实际上在 <br>生灭当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三法印的第三个法印是涅槃寂静,它是指万法 <br>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但是凡夫不知不觉,大慈大悲的佛陀却为愚昧、执著的我们 <br>开示诠释。 <br> <br>所以舍离一切妄想执着分别,即证悟涅槃寂静,无知亦无欲,不生也不灭。般若无知,无 <br>所不知。 <br> <br> <br>7.基督教:救主耶稣是道成肉身 <br>佛教:释迦牟尼生为人,是印度﹝今尼泊尔﹞一小国的王子。  <br> <br>8.基督教:耶稣本身即是道。  <br>佛教:释迦本身不是道,只是求道者之一,是一名修道的苦行僧。  <br> <br>---释迦世尊示现王子身,示现八相成道,种种示现只为一桩事情,帮助众生觉悟。 <br> <br>“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br> <br>以下经文讲解摘自---净空法师讲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德遵普贤 <br>第二) <br> <br>  <br>舍兜率。 <br> <br>  <br> <br>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从兜率天‘降生’。没有示现成佛时是菩萨的身分,称作补处菩 <br>萨,就是‘后补佛’。像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在住兜率天。从前 <br>迦叶佛时(迦叶佛是贤劫第三尊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他的补处菩萨(后补佛) <br>,也住在兜率天。凡是补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就像从前帝王时代,太子一定住在东宫, <br>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补佛就住在兜率天。天有二十八层,为什么一定要住在兜率天 <br>?住在别的天不可以吗?从前太子居住的地方,一定要住在皇宫的东面,住在南面行不行 <br>?住在西面行不行? <br> <br>  <br> <br>世出世间法都有表法的意思。东方是太阳刚刚出现的地方,代表升起。西边则是太阳落山 <br>,表示太子还没继位就快完了,这不可以的。所以一定要住东方,不能住西方。后补佛住 <br>在兜率天也是表法的意思,兜率是梵语,中文意思是‘知足’,也是‘喜足’,欢喜知足 <br>。这意思好!唯有知足才能成就一切德学,知足就没有贪心,于世出世间法,永断贪爱。 <br>因此,他一定要住在兜率天。待时节因缘成熟,也就是众生得度的机缘成熟时,即从兜率 <br>天下降,‘舍兜率’,降生到人间来。 <br> <br>  <br> <br>降王宫。 <br> <br>  <br> <br>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二相‘投胎’;第三相‘出生’。这一句经文就包括这两相:要来投胎 <br>;要在这个地方出生。佛出现在世间,一定是降生在王宫里,这是大福德自然的感应。以 <br>这种身分出家,教化众生具多方便,因为世间人所求的无非富贵。那一个人不求富贵?追 <br>求富贵,迷惑颠倒!佛示现这样的身分,他生来就具足了富贵,‘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br>,世间人所追求的,他都圆满得到。他能舍弃富贵,就是示现告诉人,富贵不是人生最重 <br>要的事情,不是人生第一大事,何必苦苦追求?何况追求未必能得到,得到了也不能解决 <br>问题,可是世间人迷惑颠倒,不知道醒悟。所以,菩萨示现成佛一定是取王子的身分,决 <br>定不能示现在一个贫穷人家。因为那会令人疑惑,说他在外面传教,搞许多信徒,还不是 <br>为了造成势力,还不是搞名闻利养-有种种讥讽误会。 <br> <br>  <br> <br>弃位出家。 <br> <br>  <br> <br>这是第四相‘出家’。可以继承王位,然而他不要王位,把人间的富贵都舍弃,出家了! <br>这就是告诉我们,出家才是第一殊胜,绝对不是世间富贵能相比的。一切放下,一切都舍 <br>弃,真正得大自在,真正得究竟圆满的幸福,这是真实的幸福。世间人没有福,福底下就 <br>有气,‘福气’,你好福气,可有气受的!你的‘福’愈大,受的‘气’愈多,有副作用 <br>。出家有福,底下没有气,福底下有慧,有智慧,‘福慧具足’。世间人有福气,没有智 <br>慧,所以没有出家的好。这是‘弃位出家’的意义,可见所有一切示现都是为了教化众生 <br>,觉悟众生,给众生很大的启示。 <br> <br>  <br> <br>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br> <br>  <br> <br>我们晓得,每一尊佛出现在世间,他们早就是法身大士,是来示现的。他不是普通人,可 <br>是为了教化众生,如果从天上降下来,教化众生就困难。人家一看,你是天神,我们怎能 <br>跟你相比!所以他必须也投胎,也出生,示现跟我们一样,然后告诉我们,‘我修行能成 <br>就,你也能成佛’。我们想想很有道理,你是父母所生,我也是父母所生,你能成就,我 <br>为什么不能成就?把我们修学证果的勇气就提升起来。 <br> <br>  <br> <br>因此,他示现出家,还要去修苦行,还要去学道,去求学。实在讲,他是古佛,大菩萨再 <br>来,还要从头学起吗?他在装模作样,不但跟善知识学,还要跟外道学,而且学得真是非 <br>常用功、非常认真。学这法门得不到结果,学那个法门也得不到结果,所有外道都没有结 <br>果,都不是究竟法。这些示现,启示我们必须‘随顺世间’。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回到菩 <br>提树下,将一切放下,什么都不想,这时夜睹明星,才豁然大悟!这是教我们必须把世出 <br>世间一切的学问,包括所有的宗教、哲学都放下,能这样修学,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就能现 <br>前,这是佛教给我们觉悟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开悟,才能见性?要修禅定。学得再多也没 <br>用处,释迦牟尼佛还算不错,都能舍掉,都能放下,回头来修定,这才成就了。我们现在 <br>多少人去学,学了许多,一生都放不下,这个麻烦大,永远不能开悟。若不能得定,所学 <br>的都是邪知邪见。 <br> <br>  <br> <br>释迦牟尼佛在没有讲经说法之前所示现的,就是教导从凡夫地,怎样修行、证果、成佛, <br>表演给我们看。凡夫愚痴,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这才说法,为我们讲解。如果能从示 <br>现中真正看懂了,看明白了,何必还要他说法?不必说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经 <br>说法,绝对不是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是从兜率天下降就开始,八相成道‘第一相’就 <br>开始了。这是我们要明白,要在这里觉悟的。他是“作斯示现,顺世间故”。顺世间才可 <br>以教化世间。 <br> <br>  <br>“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 <br>间”。 <br> <br>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br> <br>  <br> <br>这是第五相‘降魔’。学佛为什么不开悟;念佛为什么不能得一心;参禅为什么不能见性 <br>?现在不要说见性,连禅定也得不到,原因就是有魔障。魔是什么?《八大人觉经》讲得 <br>很清楚,魔分四类: <br> <br>  <br> <br>第一、五阴魔。五阴就是我们的身心。四大是肉身,受、想、行、识是妄心,不是真心。 <br>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是魔境。几个人晓得自己的身心就是魔障,对于身心还关怀爱惜得 <br>不得了,天天想办法保养,妄想长生不老。必须觉悟! <br> <br>  <br> <br>第二、烦恼魔。烦恼是贪、嗔、痴、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见思烦恼即是魔 <br>,所以魔不在外面,都在我们自身。谁是魔王?贪、嗔、痴就是魔王。天天跟魔王混在一 <br>起,永远不能脱离魔掌。我们的生命都在魔王掌握之中,没有办法超越。 <br> <br>  <br> <br>第三、死魔。真正认真修行,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无可奈何!修行不能成就,这 <br>是大障碍。四种魔中,前三种是属于本身的。 <br> <br>  <br> <br>第四、天魔。是指外在的障道环境。 <br> <br>  <br> <br>释迦牟尼佛在示现‘降魔’的时候,经上讲,天人示现出来诱惑他。我们看经,真的以为 <br>是欲界天或是色界天之中的魔王。当然不会没有,到你真正想出三界的时候,这些天魔会 <br>来诱惑你。现在不用天魔,世间人天天想花样诱惑你,还用得著天魔吗?六根接触六尘境 <br>界,那一样不在诱惑你!看一眼,还想再看一看,就被诱惑了。耳听音乐,还想多听一下 <br>,又被它诱惑了。‘魔’到处都是,周围环境都是魔,你还想成就,太难了!所以学佛不 <br>管学那个法门,最后都不能成就。 <br> <br>  <br> <br>实在说,内在的烦恼,不能克服。外面最大的诱惑,‘财、色、名、利’,谁有能力远离 <br>此四大魔王?这四大魔王只要沾上一个就完了,念佛便不能往生。所以,同修们要提高警 <br>觉,要真正的觉悟。如果真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大魔王是决定不能亲近的,要远 <br>离。要“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定力降伏‘内魔’,定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 <br>慧力降伏‘怨’,也就是外在的‘天魔’。‘怨’是怨家。外面诱惑你的都是怨家,财、 <br>色、名、利四大魔王,都是怨家。此处我不讲一般经上常说的‘十恶怨家’,我把十恶归 <br>纳在魔里面。财、色、名、利是怨家,要小心、要谨慎。内有魔,外有怨,你怎么能成就 <br>?必须有定力、慧力。 <br> <br>  <br> <br>我们今天念佛是修定,念经也是修定,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修学的时间愈长愈好, <br>因为不念佛,不念经,心里就打妄想,只要一打妄想,决定被外境诱惑,就障碍道业,就 <br>不能成就。所以,降魔的秘诀就是定、慧。定、慧前面还有‘戒’。以戒、定、慧三无漏 <br>学,降伏贪、嗔、痴、慢、疑。 <br> <br>  <br> <br>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br> <br>  <br> <br>这是第六相‘成道’。降魔之后,才能成就;降伏不了魔,决定不能成就。特别是发心学 <br>教的同修,初学五年的重点就是‘降魔’,所以初学五年修清净心,修戒、定、慧,或者 <br>念佛,或者读经。读一部经也好,读《净土五经》也好。读经的目的是修戒、定、慧,不 <br>是求解。所以,初学前五年不在求解,重在成就戒、定、慧,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是‘无 <br>知’,功夫须用在此。往后再求广学多闻,十年有成之后弘法利生,这是一条正路。最殊 <br>胜的行法是普贤菩萨所修的,可分为两个段落:一是修行的根本;二是修行的相状。 <br> <br>  <br> <br>行本是发菩提心,实在讲,‘行本’与‘行相’合起来就是‘四弘誓愿’。修行根本就是 <br>要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心’发了以后,必须从断烦恼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 <br>’。断烦恼就是此处讲的‘降伏魔怨’。所以,没有定慧力,怎么能降伏魔怨。学佛从那 <br>里下手?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有了入手之处,要先断烦恼,烦恼断了以后 <br>再去学法门。烦恼不断,学一切法门,就如清凉大师所言,都是‘增长邪见’;烦恼不断 <br>,也不学法门,则‘增长无明’。学,错了;不学,还是错了。由此可知,断烦恼是多么 <br>重要,修行人决定不能疏忽。我们这一代的修行人不能成就,原因就在烦恼没断。大家拚 <br>命在研究经教,盲修瞎练,把根本忘掉,疏忽了,这怎么能成就。我们今天把原因找出来 <br>,再把它消除掉,菩提道上便没有障碍,一帆风顺,这样才能成就。 <br> <br>  <br> <br>许多学佛同修身体不好,病根在那里?魔怨!烦恼、妄想是病根,能把妄想执著拔除,身 <br>心自然健康。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也清净了,境随心转。虽然有‘共 <br>业’,共业里有‘别业’。即使我们跟佛住在一起,像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众生住秽土 <br>,释迦牟尼佛则住净土。我们跟佛拉著手,好像没有两样,他住净土,我们却住秽土,不 <br>一样!境随心转,随各人自己心转,这是事实真相,确实是如此。因此,我们想身心健康 <br>,不能不‘降伏魔怨’。降伏魔怨,身心就健康了,一切毛病都是魔怨在作祟。 <br> <br>  <br> <br>“得微妙法”。经论中讲‘实相’,是指宇宙人生的真相,极其精微深奥的道理。微妙法 <br>是佛与大菩萨们才见得到的。为什么他们能见到,我们见不到?实在讲,这一切法都摆在 <br>我们面前,到底是谁障碍了我们?是魔怨障碍了我们。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 <br>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微妙法确实在眼前,我 <br>们若能把妄想断掉,把执著舍掉,微妙法(诸法实相)就见到了。‘得微妙法’是八地以 <br>上的境界,具足甚深定慧才能看见事实真相。 <br> <br>  <br> <br>诸位一定要明了,人生确实是一场梦,不是真的。‘人生如梦’,这是事实,一点都不假 <br>。佛在经上常常比喻‘梦幻泡影’,不要以为是事实,不要当真。这里原本没有得失,‘ <br>万法无常’,要真正觉悟。真正悟了,你才能把一切都舍了,财、色、名、食、睡,五欲 <br>六尘都能放下。梦幻泡影!没有一样是真的,一切法都不真实,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是 <br>真的。能把一切假的舍弃,真的做到了,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了,这一生没有 <br>白过。无始劫以来在六道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疲劳,可怜可悯,没法子出头,这 <br>一生遇到了真实法。即使遇到佛法,不遇到念佛法门还是没用,只能种一点善根而已,不 <br>能解决问题。遇到念佛法门,你能真正理解,真正信受奉行,那是古德讲的‘无量劫来希 <br>有难逢之一日’!你遇到了,好像买奖券中了头奖,好不容易!你真正能把握这一生,这 <br>就是‘最后身’,以后永远不再搞生死轮回。要真正觉悟,真正觉悟一定要‘降伏魔怨’ <br>。所以八相成道里,实在讲,关键就在这一句,最重要的就在‘降魔’。魔怨一点都不能 <br>沾惹。 <br> <br>  <br> <br>‘微妙法’就是这部《无量寿经》、这句‘阿弥陀佛’。得到这微妙法,这一生决定成就 <br>正觉,往生不退成佛,一生成就。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也是如此。蕅益大师在《要解》里 <br>明白为我们说出,释迦如来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我读了《要解》才恍然大悟,再仔细看 <br>看经文,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我们过去天天念《阿弥陀经》,都疏忽了,都没有注意到 <br>这件事。蕅益大师是再来人,一下子点醒我们。佛示现在人间,目的是要教化一切众生。 <br>很聪明、根很利的人,一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好,他就觉悟,这是上根利智。中、下根性 <br>的人看不出来,必须详加解释,那就要‘转法轮’,于是示现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 <br>讲经三百余会,这是佛示现在世间的事业。如来家业就是教化众生。 <br> <br>  <br> <br>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br> <br>  <br> <br>以下一段经文,都是八相成道里的第七相‘转法轮’。因为佛出现在世间是以‘弘法利生 <br>’为目的,所以八相成道一段就说得特别详细。首先把佛说法的宗旨显示出来,就是“常 <br>以法音,觉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这是佛陀教学的宗旨 <br>,也就是教学的目的。这是转法轮相里的‘总相’;后面经文是‘别相’。 <br> <br>  <br> <br>“天人归仰,请转法轮”。佛示现在世间,是办‘教育’,教化众生,是属‘师道’。师 <br>道必须要‘尊师重道’,教育才能够得到效果。如果没有尊师重道的观念,再好的老师, <br>学生也得不到利益;必须由学生真正向老师求学。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我们世间的肉眼 <br>凡夫不知道,不晓得尊敬他,看他也不过是个王子出家了,跑到树林下去修苦行。一般人 <br>还以轻视的眼光看他,以为他精神不正常,有福不晓得享,消极,逃避责任。谁认识他? <br>教化众生不容易,世间人没有认识他,诸佛菩萨知道,所以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 <br>那些诸佛菩萨来示现作普通的人,到菩提树下去参拜他,向他请教,这才带动大家认识释 <br>迦牟尼佛,拜他作老师。因此,要有一帮内行的人来带头。‘天人归仰’,天人是谁?佛 <br>在经上讲,是四禅天上的五不还天、净居天人,有许多修行证果的大德在那里,最低限度 <br>也是小乘三果圣人。世尊示现成佛,净居天人就从四禅天下来,变化成人身来请释迦牟尼 <br>佛说法。 <br> <br>  <br> <br>‘天人归仰’。归是皈依;仰是敬仰。‘请转法轮’。陆陆续续从鹿野苑的五比丘,乃至 <br>于以后大迦叶、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原来都是修外道的,遇到释迦牟尼佛以后,把 <br>自己的学生们都带过来。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这批人全都是佛菩萨来示现的。先示现外 <br>道的首领、徒众,之后他们皈依。外道也都皈依佛,水涨船高,把佛的身分地位抬起来, <br>使一般大众个个都敬仰。这些人不是普通人,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 <br> <br>  <br> <br>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都晓得六祖惠能大师,而印宗法师就没有人知道。印宗可能也是古佛 <br>示现,他在岭南讲经说法,是第一大法师。他为六祖剃度,又反过来拜六祖为师,一下子 <br>就把惠能捧上去了。人家一听说印公都拜惠能作老师,那还得了!一日之间地位就上升了 <br>,岭南一带没有一个不尊敬的。如果没有印宗,六祖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要得到大 <br>众信仰,至少也得十年。 <br> <br>  <br> <br>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这一批人都先示现作外道,一个个都当外道的首领,以后都来 <br>皈依,都跟著佛学习,这个影响力量就很大。所以,他们都是来唱戏的,扮给世人看的。 <br>我们必须将台前台后都要看清楚,才知道诸佛菩萨度众生,善巧方便,苦口婆心,真正是 <br>大慈大悲。唱戏,一个人唱不了的,要有一个戏班才行。释迦牟尼佛来示现,也是全班人 <br>马来的,一个个密切合作,这才能教化众生。 <br> <br>  <br> <br>佛灭度到今天,僧团为什么不能度化众生?四众不是再来示现,不是一条心,各怀鬼胎, <br>一个个都搞自己的名闻利养,怎么能教化众生?僧团一定要修‘六和敬’,整个僧团的唯 <br>一使命就是‘弘法利生’。台上讲经说法的是弘法利生,厨房里烧饭的、扫地的都是弘法 <br>利生,没有两样,少一个都不行。像一只钟表,看时间虽是看指针,不晓得后面有多少零 <br>件,少一个,指针就不灵。整个僧团是一体,释迦牟尼佛当年那么大的僧团是一体。不要 <br>以为佛是老师,底下都是他的弟子,那是台上;台后都是诸佛,都是平等的,没有两样, <br>甚至很多成佛都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这就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我们明白之后一定 <br>要学习、要效法,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br> <br>  <br> <br>道场同修,有的勤劳工作,不喜欢念书,经书看不下去,也有不少同修学讲经,决定不能 <br>嫉妒他们。我说得很明白,也说到究竟处,要把学讲经的这些人,看作是自己的儿女,要 <br>用父母之心去关爱他们,栽培他们,成就他们。反之,学讲经的人,对于常住工作打杂的 <br>同修,要看作父母,要尊敬他们,都是一家人。学讲经的人千万不要贡高我慢,瞧不起那 <br>些打杂的;打杂的人看到讲经的人,心怀嫉妒,僧团就整体被破坏了。成就是全体的功德 <br>,绝对不能只顾个人的利益,要知道团体的利益,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破坏僧团 <br>,就把一切众生真实利益破坏了。这种罪过极深极重,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抵不过,所以 <br>修行要‘明理’。一个僧团,不管你在那一个工作岗位,知道我们是一个整体,不管在前 <br>在后,人家看得见看不见,功德是同等的。决不是台前讲经的功德大,台后就没有功德, <br>没有这个道理。没有幕后的支援,他也讲不成功。现代新名词称为‘团队精神’,意义相 <br>似,但是没有佛法里要求的这么严格。佛法里确确实实是一家,所以要求得分外严格。这 <br>是‘请转法轮’必须具备的条件。 <br> <br>  <br> <br>‘转法轮’就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用法轮来比喻。‘轮’代表圆满法;‘转’就是 <br>推动、推行、普及的意思。一切法里,轮是最圆满的,一切教学法里,佛法最圆满,故用 <br>它来代表‘圆满法’。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世间所有一切器具中,找不到一样能代表动 <br>、静一体;动、静同时;空、有同时的。‘轮’可以表这些。圆心不动,圆周在动,动静 <br>是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才圆满;圆心是空的,圆周是有的,空有不二。在其他法 <br>里找不到这样圆满的象征意义。佛所说的一切法,是第一圆满,就像‘圆’一样,所以用 <br>轮来代表。佛菩萨说法,称为转法轮。诸位要记住,‘转’是推动、推广、辗转流通的意 <br>思;‘轮’的作用就是普及到十方三世。 <br> <br>  <br> <br>“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常’是永远不断。佛说法不断,不说法的时候也不断,像前 <br>面讲的种种示现都是说法。聪明、智慧高的人,一看到佛的动作就开悟了,不需佛说法。 <br>所以,说与不说都是转法轮,从来没有间断过。因为佛说的法不仅是语业,身业、意业, <br>三业都说法。 <br> <br>  <br> <br>‘觉诸世间’。诸世间是指十法界,不仅仅是六道,六道之外的声闻、缘觉、菩萨,甚至 <br>于佛界也包括在其中。佛有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圆教佛说法,其他的三种 <br>佛也都来听,来接受教化。 <br> <br>9.基督教:耶稣未婚,约三十岁左右出来传道救人。  <br>佛教:释迦曾婚,约二十九岁时突然弃家出走,赴森林苦修。  <br> <br>所以在家出家与否,与学不学佛法无关,在家照常也可以学习佛法,出了家的,也未必就 <br>是在真正学佛。 <br> <br>10.基督教:圣经要人从心底悔改,接受耶稣十架救恩。  <br>佛教:佛教要人抑制身心苦修以求解脱轮回进入涅槃﹝空、无﹞。  <br> <br>佛法讲修行。什么是“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做法。把 <br>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就叫修行。佛法不是教人抑制身心,而是因为众生身体上的种种错 <br>误造作,心灵上种种错误的想法障碍了对世界事实真相的认识,所以佛法是教人改正这些 <br>身心上的错误,勿再迷惑不觉。 <br> <br>11.基督教:耶稣曾以言教及神迹奇事救人。  <br>佛教:释迦无能力行神迹奇事,只以言教劝人努力自修。  <br> <br>佛法不依神通道力度众生,而是以言教开启众生智慧为根本,只有众生自己觉悟了,自性 <br>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才能开显,才能真正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 <br>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含摄六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br>。 <br> <br>12.基督教:耶稣被钉十架而死,但三天后复活升天,证明祂是神。  <br>佛教:释迦老死,成为地上的教主。 <br> <br> <br> <br>13.基督教:圣经是在耶稣升天后即由弟子们写成。  <br>佛教:佛经在释迦死后经四五百年口传才正式成文。 <br> <br> <br>佛经的结集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真理。当时没 <br>有文字,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忆传承。 <br> <br>世尊灭度后,僧团中有不守戒律者,摩诃迦叶诸大弟子深以为忧,为防止此等垢渎佛法的 <br>事情继续发生,遂有集众编纂佛语,流传后世之议。 <br> <br>于是在佛灭后数月,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的毕钵罗窟内,由摩诃迦叶会集上座比丘五百人 <br>,结集三藏圣教。其时由佛弟子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由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 <br>,由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诵出论藏。复经大众同意,大众有五百比丘,必须每一个同学都承 <br>认,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不是的。一个人有怀疑,说阿难或者富楼那你这句话我听的好像 <br>不是这样讲的,那就得删掉,一个人反对都不可以,必须全体一致,都点头、都通过,才 <br>可以记录下来。结集经典态度这样的严格谨慎,就是要取信于大众,取信于后世。 <br>这样前后历时七月,完成第一次结集。 <br> <br>由于这次结集在毕波罗窟内,后人称此为窟内结集,或上座部结集。窟内结集仅五百上座 <br>比丘参加,尚有未参加斯选的佛弟子众,亦别为集会,以婆师婆为上首,结集五藏。五藏 <br>者,有经藏、律藏、论藏、杂藏、咒禁藏,因其结集在毕波罗窟外。后人称此为窟外结集 <br>或大众部结集。 <br> <br>佛灭之后百年,有比丘苦于戒律太严,倡议重订者,长者耶舍乃邀请大比丘七百人,于毗 <br>舍离城重勘律文,结果上座保守派胜利,否决从宽之议,仍恪遵释尊遗制。后人称此为七 <br>百结集,或第二次结集。 <br> <br>佛灭之后二百三十余年,阿育王笃信佛法,对僧众供养极为优厚,外道徒众有穷于衣食者 <br>,乃作比丘形,混入僧团,改篡佛典,扰乱佛义,佛徒被诱入邪见者甚众,这时阿育王亲 <br>迎目犍连帝须尊者为上首,选出精通三藏之比丘个人,集于波咤利佛城整集正法,淘汰魔 <br>  僧,此为第三次结集。 <br> <br>佛灭后四百年,印度犍驮罗国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法,极力弘布,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 <br>经题,说者多有相异之处,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渗入教典 <br>,现当重新结集,以定其义。”王接受尊者的建议,乃招大德尊者五百人于迦湿弥罗城, <br>从事三藏注释,历时十二年:造经律论三藏注解各十万颂。此即有名之《大毗婆娑论》。 <br>此为第四次结集。 <br> <br> <br> <br>14.基督教:圣经把神与人分别清楚,神是神,人是人;人悔改后能以纯洁的心灵敬拜神 <br>,为神所喜悦。  <br>佛教:佛教说众生皆能成佛,但佛是「觉者」,即悟道者之意;佛性 (Buddhatva) 只是 <br>指人的心,所谓成佛不是具有神性。  <br> <br> <br> <br>15.基督教:圣经要人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因上帝是灵,人眼不能见,所以禁止人为 <br>祂雕刻偶像。  <br>佛教:佛教一面竭力否定有神、自称无神论。但另一面却又大拜各种佛、菩萨及鬼神 等 <br>偶像。 <br> <br>  <br> <br>16.基督教:圣经体谅那些从未曾听过耶稣之名的人,他们必不按律法灭亡;他们的是非 <br>之心同作见证﹝罗 2:12-15﹞。因此我们认为孔子孟子虽未曾信耶稣,但上帝会公平审判 <br>,我们不必为他们的灵魂担忧。  <br>佛教:佛教坚持必须信佛教才可能入涅槃,永远超脱轮回之苦。故孔子孟子即使在「天道 <br>」之中,等福报满后仍会堕落到其它牲畜,地狱等处去。  <br> <br> <br> <br>17.基督教:圣经把人与牲畜分别清楚,人不会变牲畜,牲畜不会变人。人是根据上帝形 <br>像样式而造的。因此人高过万物,是世界的主人翁。  <br>佛教:佛教把人与牲畜混为一体,院中猪狗可能是前生父母所变,家中亲人又可能是前生 <br>动物或鬼魂变成,前来索债或还债。  <br> <br>18.基督教:人得救是本乎相信、接纳耶稣的救恩,而非凭自己的修行。在上帝绝对的公 <br>义圣洁面前,任何人也不配自称为义,惟有白白领受救恩。  <br>佛教:佛教一面强调要自修悟道﹝自力解救﹞,另一面却又须大声讼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 <br>号,希望死后往生西方净土,这是「他力解救」。到底「自力」还是「他力 」? 「涅槃 <br>」﹝无﹞还是「净土」﹝有﹞? 僧伽也意见分歧。  <br> <br>  <br> <br>-- <br>佛教,佛陀教育之简称,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而非宗教,非哲学,乃今世所必须; <br> <br>大乘教学在彻底破除迷信,启发真知,使众生能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恶,利,害, <br> <br>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人生宇宙观, <br>圆满达到解决众生一切苦难,获得真实永恒幸福的教育目标,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br> <br>  发信人: Isaiah (宝树*老忧王室泣铜驼), 信区: Wisdom<br><br>这也只是你们佛教徒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br>【 在 nianhua (经年历世,开得莲华万亿由旬) 的大作中提到: 】<br>: 在佛家来看,无论是基督教的耶稣和上帝,还是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和真主,都是一类众<br>: 生,其如来智慧德相本自具足,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所谓是“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br>: 萨就现什么身”。<br>: 众生当以基督教徒身得度,佛菩萨就现耶稣或牧师身而为说法,众生当以伊斯兰教徒身得<br>: 度,佛菩萨就现穆罕默德身而为说法。<br><br>  
2#
发表于 9.2.2005 13:42:46 | 只看该作者
作这种比较毫无意义  作为渺小的人哪个可以学通两种宗教 笑话了 <br>十三世达赖喇嘛曾说 不要说道教或基督。天主教  我们对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 <br><br>佛教:相信是信徒最终理想之处,静寂、无相、无觉、是空是无<br>这句话 断章取义的理解就会堕入顽空境地  以为世上一切都是假的 其实 <br>空即是不空 这不是简单从文字上可说的  <br><br>
3#
 楼主| 发表于 9.2.2005 15:01:29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日月白+09.02.2005, 13:42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日月白 @ 09.02.2005, 13:42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作这种比较毫无意义  作为渺小的人哪个可以学通两种宗教 笑话了 <br>十三世达赖喇嘛曾说 不要说道教或基督。天主教  我们对他们没有深入的了解 <br><br>佛教:相信是信徒最终理想之处,静寂、无相、无觉、是空是无<br>这句话 断章取义的理解就会堕入顽空境地  以为世上一切都是假的 其实 <br>空即是不空 这不是简单从文字上可说的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emo&^_^--><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happy.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happy.gif' /><!--endemo--> 终于开张了)<br><br>基督教论道理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只有一本经)。 <br>佛教。。。 不过不可能所有人都连点道道都讲不出吧。<br><br>虚空在 圣经 中也占一定篇幅。<br><br>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br>1:3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br>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br>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br>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br>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何处。  <br>1:8  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br>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br><br>不过 圣经 中确实有更高明的救赎方法。 可以慢慢看来。
4#
发表于 9.2.2005 23:10:02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joseph+09.02.2005, 15:01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joseph @ 09.02.2005, 15:01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br>(<!--emo&^_^--><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happy.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happy.gif' /><!--endemo--> 终于开张了)<br><br>基督教论道理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只有一本经)。 <br><br><br><br><br>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这能说明什么? 一本经很容易读懂末? 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基督教派之间的争斗了
5#
 楼主| 发表于 10.2.2005 10:39:36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日月白+09.02.2005, 23:10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日月白 @ 09.02.2005, 23:10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QuoteBegin-joseph+09.02.2005, 15:01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joseph @ 09.02.2005, 15:01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br>(<!--emo&^_^--><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happy.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happy.gif' /><!--endemo--> 终于开张了)<br><br>基督教论道理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只有一本经)。 <br><br><br><br><br> <!--QuoteEnd--></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QuoteEEnd--><br>这能说明什么? 一本经很容易读懂末? 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基督教派之间的争斗了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大方向上都是基本统一的。<br>就是听上帝的话。<br>区别无非是一些细节理解上的差异。
6#
发表于 10.2.2005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br><br>楼主怎么就那么清楚个教会之间的情况呢 我同学入了不同的教派还互相有不同见解哦 <br><br>再说 罗马教皇还帮纳粹呢  <br>还有 当年英国那帮子对法国新教徒都干了什么 我房东家世代都出人才,新教主教,神父的,她说当年基督教(也可能是天主教,记不太清了)设计把新教头面信物都请去 然后通通杀之 至今新教无人无法复兴<br><br>共性倒好像是 他们都很狠啊 <br><br>我相信上帝确实存在过亦或仍然存在  可以造人的不只他一个 现在连某些医生都可以做的到  上帝肯定不是万能的 不然世界就不是这样的了 <br> <br>再说这个问题确实没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我又不是藏传黄教的讲究辩经 学了几天禅 不过禅是不可说的~~~  <br><br>
7#
发表于 10.2.2005 13:39:50 | 只看该作者
人惯用的手法是推卸责任!从亚当把吃禁果的责任推卸夏娃的身上开始,人就开始犯罪,推卸责任,世界的乱七八糟明明是人搞出来的,基督教派的分裂和争端也是人搞出来,却都扣到上帝的身上,罗马教皇也是人,但他一犯错误,就开始马上帝,上帝不容易啊!
8#
发表于 11.2.2005 11:51:0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你不要激动 谁骂上帝了 <br>你看清楚了吗 我说那些教派纷争只不过是说明我最先帖子中提到的 圣经虽只一本也不是谁都可以读懂 <br>上帝有什么可骂得 如你所说 他够不容易的了  整个世界都乱糟嘈的 各大洲轮着闹灾 还有那么多信徒要照顾 嘿嘿 ~~  
9#
 楼主| 发表于 11.2.2005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日月白+11.02.2005, 11:51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日月白 @ 11.02.2005, 11:51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个人观点你不要激动 谁骂上帝了 <br>你看清楚了吗 我说那些教派纷争只不过是说明我最先帖子中提到的 圣经虽只一本也不是谁都可以读懂 <br>上帝有什么可骂得 如你所说 他够不容易的了  整个世界都乱糟嘈的 各大洲轮着闹灾 还有那么多信徒要照顾 嘿嘿 ~~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读懂 圣经 和作人是两码事。<br>所谓 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br><br>马太福音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br>马太福音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br><br>教义总结起来就这两条。<br>现实是无人能完全作得到。 <br><br>教派纷争归根结底也是人的私欲在作怪。<br><br>就象中共和苏共之间的问题也是个人问题。<br>共产是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1.2024 10:5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