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本帖中的图片,它可以分为三部分:上,实物照片;中,字体源流;下,简要解说。
字体源流中,大家对左边的楷体应该最熟,对右边的则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有木有?右边的字可不是我乱涂乱画出来的,而是从海量古文字中按以下原则筛选出来的:要跟实物外形接近,同时又要跟楷书接近。
既然提到字源,那再补充点纯学术资料哈:
字体风格之源流节点有:陶文;大篆,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汉字从小篆到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的转捩点。由于小篆笔划繁复,书写不方便,一些下级官员(隶)于是将笔划简化(如将「艸」头简化为「艹」,「靁」字简化为「雷」),将弧笔改为直笔,将同一偏旁用在不同位置时改为不同形状(如「心」用在旁:情;用在下:恭)等。(来源:维基百科)
世纪学习倾向于将文字源流分为两段:前半部分可统称为篆书,后半部分以楷书为代表,隶书则是承上启下的分割点。
前面分享的三个字(日月火)皆系能发出或反射光和热量的事物,于概念分类表中可归入「能量」栏。
当然,指代「能量」的字不止三个,这里暂选出这三个作为样例,然后以此为基础我们先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框架。
接下来就是「物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