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118|回复: 1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3.2010 13:56: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1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    据古文记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到处是茫茫一片的洪水,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了鲧去完成这个任务。由于他用的是“堙”、“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住,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解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决然地告别妻子,来到治水的工地。    大禹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很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    “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整个地域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浩浩荡荡地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由于辛勤工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他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制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相传黄河上游的龙门山上的禹门口(今陕西韩城与西河津之间),为大禹所凿。龙门山口,口宽80步,河水由此而下,奔腾咆啸,声如巨雷。集中在龙门水下的大鲤鱼为急流所迫,随之而下,向下不断跳跃,即民间流传的吉祥之兆——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公里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相传是大禹勘察水情、并在河边的柏树上拴马歇脚的地方。后人在此处河边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纪念。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下,人们还修建了大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夏朝。我国的历史从此时起,进入了阶级社会,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
2#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6:35 | 只看该作者
2 商汤灭夏

奴隶制社会在中国历史的道路上踏下的又一个脚印
    商汤灭夏是夏朝向商朝过渡之间商族的成汤灭夏朝的历史事件。
    夏朝奴隶制国家距今约4000多年,是世界上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夏朝从禹开始,
到桀灭亡,传14世,17王,有400多年的历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是夏人统治的
中心。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
至山东河济之间。据人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奴隶劳动之上的。奴隶不仅从事家内杂役,而且成批
地被奴隶主赶到农田里去种地和放牧。少康流亡有虞氏部落的时候,还“有田一成,有
众一旅”,一成田是方圆10里的土地,一旅众是500个奴隶。奴隶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支
柱。可是,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可以随意把他们关进监狱,施
以重刑,甚至把那些不愿为他们作战的人,当做祭祀品杀死。
    夏朝奴隶主贵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夏启整天沉湎在饮酒、打猎和歌舞中。传说
启创作了名叫《九韶》的乐舞,这可能是一个大型的音乐舞蹈曲子。启的儿子太康更荒
淫无度,到洛水北岸打猎游玩接连几个月,把王位都丢掉了。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朝开始走下坡
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逢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
行劝告,要他节省用度,不然就危险了。夏桀不但不听,反而把关龙逢杀了。夏桀以为
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样。
    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
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对他更加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
会。
    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
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
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黄河下游是一个洪水经常为患的地区,所以从契到汤,经过了14代,8次迁徙。商
部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据说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
为运输工具。商部落传到成汤当王的时候,已经很强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很
大进展,经济力量逐步超过了夏朝。成汤采取积极措施准备灭夏。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
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他出兵攻灭了葛、韦、顾、昆
吾等夏朝属国。成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
    商在汤之前,一直臣服于夏。后来成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停止对夏朝纳贡。夏桀大
怒,召集诸侯在有仍(今山东济宁)地方会盟,准备进攻成汤。可是,夏桀的指挥棒不
灵了,有缗氏带头起来反对他,各诸侯谁也不听他的指挥。成汤和伊尹见灭夏的时机已
经成熟,即起兵向夏朝进攻。
    成汤的军队和夏桀的军队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大战。
    夏桀的军队众叛亲离,被打得大敌。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死
于亭山。夏朝灭亡。
    成汤灭夏之后,向四方扩展了统治区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
    商灭夏后,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统治者,势力发展很快。
    尤其是前期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标志这一
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历时600余年后商朝灭亡,
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7:16 | 只看该作者
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

中国分封分建的滥觞
    周灭商以后,周从一个西部小邦变成了一个大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
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周初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就是
把周王的子弟、亲戚、功臣以及古代先王圣贤的后代,分配到一定的地区,分别授给他
们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建立封国。这些封国就是诸侯,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
式,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封疆范围、土地的数量。并把该地区的人民一起赐
给受封者,同时还给受封者官属、奴隶、礼器和仪仗等。诸侯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建立
政权机构,设置军队和监狱,但规模大小和地位都有一定的限制。诸侯对周王承担一定
的义务,如定期朝见,缴纳贡赋,征调军队随周王出征,王室重大祭祀活动,诸侯要前
往助祭等等。
    周朝初期,经过了周武王和周公两次大的分封。武王灭商后,就开始分封,武王所
封有下列国家:封神农的后代于焦,黄帝的后代于祝,尧的后代于蓟,舜的后代于陈,
大禹的后代于杞,师尚父于齐,周公于鲁,召公奭于燕,叔鲜于管、叔度于蔡,同时封
商纣的儿子武庚于殷。这些人都是先贤圣人的后代或是周的功臣、子弟以及殷商的后代。
    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乱后,便将他们所管辖的殷遗民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了
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封于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则分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封于殷商
故墟,国号卫。武王死后,唐地发生叛乱,成王诛灭唐以后,封他的兄弟叔虞于唐。以
后周王也进行过分封,但都规模不大。
    经过周初的两次分封,形成了以王畿为中心,众多诸侯拱卫周王室的局面。王畿是
周王室统治的中心地区,武王时已经计划将周的王都建于洛水与伊水之间的地区,但没
有来得及兴建就去世了。周公东征以后,就按武王的计划修建了洛邑(河南洛阳市东),
把那些殷顽民迁移到这里,加以监视。
    又在附近建王城(洛阳市内),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这样,
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谓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西边的关中平原,
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地方,称宗周。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
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称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余里,王畿的政治经济和
军事力量都有显著的增强,成为控制全国的基地。周朝在王畿(甸服)之外有侯服、宾
服、要服、荒服,侯服就是指诸侯国所分布的地区,侯服之外,就是一些关系比较疏远
的旧国或其他少数民族部落。
    荀子说,周初分封了71国,其中姬姓53国。据《左传》记载,先后受封的文王后代
有16国。管(河南郑州)、蔡(河南上蔡)、郕(山东汶上北)、霍(山西霍县)、鲁、
卫、毛(河南宜阳县境)、聃(地不详)、郜(山东城武县东南)、雍(河南沁阳东
北)、曹(山东定陶)、滕(山东滕县)、毕、原、酆、郇(山西猗氏县西)。属于武
王诸子的四国,邗、晋、应(河南宝丰县西南)、韩(山西芮城县西)。属于周公后代
的六国,凡(河南辉县西南)、蒋(河南淮滨期思集东北)、邢、茅(山东金乡境)、
胙(河南延津)、祭(郑州北)。
    在众多的诸侯中,尤以东方的齐、鲁,北方的晋、燕,中原的卫国最重要。
    鲁,是周公旦的封国。其疆域,北到泰山之下,东过龟蒙,南边包括凫、峄诸山。
附近的若干小国都是它的附庸。这里原是少皥部的故地,居住着奄、商部落。武王灭商
后,就把这一地区分封给周公,周公由于辅佐成王,一直未能到封地去。武王死后,这
里的淮夷、徐戌同时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这里的叛乱,稳定了局势,便立即让他的儿
子伯禽到封地去,让他镇守这一地区,并要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也就要巩固和
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周王朝强有力的屏辅。同时分给他殷民六族,即条氏、徐氏、尚
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六个殷商部族以及大量礼器和仪仗。鲁国成为周王朝在东方
的重要诸侯,领导当地的淮夷部落臣服于周王室。
    齐,是师尚父的封地。师尚父即姜尚,他是周武王的大功臣,为周王朝的兴起立下
了不小的功劳。周武王将它封在营丘(山东临淄北),国号齐。这里是薄姑之民的故地,
也是一股巨大的抗周势力。武王让他在这里镇抚薄姑之民,其封疆东至海滨,西至黄河,
南至穆陵(山东沂水县北)、北至于无棣(山东无棣)。它也是周王室控制东夷的重要
力量,同时周王还授予他征伐违抗王室的侯伯的权力。
    卫,是康叔的封地。康叔是武王的同母弟,成王的叔父。
    这里是殷都旧地,在周公平定了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乱之后,就把康叔封到这里。
它的疆域以朝歌(河南汲县北)为中心,武父(河南河北交界处)以南,圃田(河南中
牟西)以北的地区。康叔被封时还得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
饥氏、终葵氏七个殷商部族,以及许多宝器仪仗。由于卫国是殷人的故地,所以周公十
分重视,特别作《康诰》、《梓诰》、《酒诰》叮咛康叔,让他兼用商周的制度。康叔
遵照周公的教导,很快就消除了殷遗民的对立情绪,收到了民大悦的效果。在众多的封
国中,卫国地处中原,又接近王畿,其疆域也最大,是屏卫周王室的重要封国。成王亲
政以后,任用康叔担任周王室的司寇,执掌刑罚大权,卫侯又掌握着指挥成周八师的大
权。
    晋,是成王弟叔虞的封地。辖区在今天的山西境内,自古以来就居住着群狄部落,
他们经常内侵,商朝时就经常在这里用兵。武王死后,这里的唐国乘机叛乱。为了加强
对群狄的防御,成王将他的弟弟叔虞封于唐(山西翼城),国号唐,到叔虞的儿子时,
改国号为晋。这里曾是夏朝故地,叔虞还得到了夏遗民怀姓九族,所以晋国实行夏政并
兼顾戎狄的习惯。
    燕,是召公奭的封地。它是周王朝在东北方的屏藩,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起
着控制燕山南北和辽西一带的戎狄部落的作用,影响达到白山、黑水之间的地区。
    此外,在南方,在淮水上游还有蒋、息(河南息县)等同姓国,在唐、白河流域有
申、吕等姜姓国,在淮水、汉水之间有汉阳诸姬,其中随(湖北随县)国为最大。在长
江下游地区,在文王以前,就有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在太湖沿岸建立了吴国。
1954年在江苏丹徒地区发现了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宜侯矢簋的铭文记载了宜侯矢
被封的情况,这个宜国是否就是吴国还不能确定,但是铭文记载的情况说明宜国也是周
王朝在南方的重要封国,是周王朝在长江下游的重要据点。
    周王朝实行的分封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广大的区域实行有效统治的最好的办法。
大量分封诸侯,对巩固和稳定周王室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灭商以后,在周王朝
影响的范围内,还有众多的旧国存在,在边远地区,也有大量少数民族部落,周王朝的
封国与这些旧国和少数民族杂处,有效地扩大了周王朝的政治影响,对传播先进的周文
化,加速这些地区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历史上民族统一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
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封国的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诸侯发展壮大起来,向四周扩
展,成为雄踞一方的大邦,到春秋时期,形成了诸侯割据列国争霸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7:44 | 只看该作者
4 诸侯争霸
中国强权政治的开端
    诸侯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
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
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
几个阶段。
    (1)齐桓公称霸。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所谓“称霸”,就是因势
力强大,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
东临朐),北至于无棣(今山东无棣)。”负山面海,有鱼盐之利。但在齐襄公(前
697—前686年)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尖锐。齐襄公死,其弟桓
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势日益强盛。公尤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
率军北伐山戎,保卫了燕国。前622年,狄人侵邢(河北邢台),齐桓公又救邢,并把
邢人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另筑新城以安置之。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卫,杀卫
懿公。齐桓公救卫,将卫的剩余人口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使卫存在下来。齐桓公
的救患扶危的行动,得到一些诸侯的拥护,威信大增。
    这时,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不断北侵,兼并了许多小国,又连年伐郑,威胁中原。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宋、陈、卫、郑、许、曹之师伐楚,与楚军对峙于陉(今
河南偃师),双方互不相让。后齐、楚订立盟约,都撤回军队。齐桓公这次出兵虽未与
楚作战,但却打击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国的威胁。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
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从此齐恒公成为霸主。得以挟
天子以令诸侯。前643年,齐桓公死,齐国逐渐衰弱。
    (2)晋文公称霸。晋国原是汾水下游的一个小国,到春秋前期,逐渐强大。《韩
非子·难三》曰:“(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就是兼并了许多小国和戎、
狄部落,疆域已扩大到整个汾水流域。献公晚年,因废嫡立庶,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斗
争,公子重耳在国外流浪了19年。献公死后,重耳回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的协助下,
采取了一些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主要有“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用足
财,”以及“赋职任功”,“举善援能”等。经过这番整顿,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
发展,国家富强起来。
    这时楚国又一再向北侵犯,鲁、郑、陈、蔡等国先后归附于楚。公元前632年,楚
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锋芒,在未开战之前,主动退
军“三舍”。至城濮(今河南濮阳西南),晋文公会晋、宋、齐、秦军,大破楚军。这
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与会的有鲁、
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天子派代表参加会盟。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
也。”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3)楚庄王称霸。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
北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并逐渐强大,兼并
了附近许多小国。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孙叔敖为宰相,整饬内政,兴修水利,
国势更加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
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围郑,晋
救郑。次年,晋、楚军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市东),晋军大败。前594年,楚又围宋,
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
《韩非子·有度》曰:“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死,楚势渐弱。
    (4)吴、越争霸。吴、越都是长江下游的国家,吴都于吴(今江苏苏州),越都
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晋曾联吴以制楚,吴的国力也日益强
大。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楚亡臣伍员率军伐楚,楚军大败,吴军直入郢都。这时
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国又乘虚攻吴的都城,吴被迫撤兵。阖闾死,子夫差继位,于前
494年伐越,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太湖中山),围越王勾践于会稽。勾践求和,请
为属国。前487年,吴筑邗城(今江苏扬州)于江北,又开邗沟,联结江、淮,通粮运
兵,大败齐兵于艾陵(今山东泰安)。前482年,又与晋、鲁的国君及周天子的代表会
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因当时越王勾践已进攻吴国,夫差让霸主与晋定公而回师吴
国。公元前473年,越再伐吴,夫差战败自杀,吴亡。
    勾践灭吴后,成为江、淮下游最强大的国家。他率师北上,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
(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
    诸侯争霸使得整个国家兵连祸接,没有宁日,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奴隶带来更加
深重的灾难。这使得日后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日益高涨,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8:07 | 只看该作者
5 三家分晋
“公室”与“私家”的争斗
    三家分晋是春秋后期公室与私家之间展开的激烈斗争的结果。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
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领有自己的封邑,
拥有基本上是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他们通过贵族宗族组织来统治自己的封邑。
这样,在诸侯国内部就有了“公室”和“私家”之别。公室指诸侯国君,私家指卿、大
夫之家。在西周时期和春秋早期,卿、大夫的封邑没有得到发展。
    在春秋时期,西周以来的社会政治秩序遭到破坏,在诸侯国势力扩张的同时,诸侯
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统治的封邑,在诸侯国内也形成了一个
个割据独立的小国,并且也在互相兼并。有些势力强大的卿、大夫,还操纵了诸侯国的
政治,诸侯国的政权由公室向私家转移。这些卿、大夫比较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新兴的进步势力;以国君为代表的公室则主张维护旧的制度,是一批顽固的守旧贵族。
    早在春秋初期,晋公族内部嫡系与旁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晋献公曾大批屠杀
公族内的群公子。献公死后,他自己的儿子之间又发生争夺君位的斗争,直到晋文公即
位才结束。晋公室的力量被削弱了。到春秋中叶,旧公族只剩下栾氏、羊舌氏和祁氏等
几家,而晋国的卿大夫之家即私家的力量却逐渐壮大起来,不断与晋国的公族展开斗争。
    晋厉公时,把私家看成最大的威胁。公元前574年,他举兵杀了三部(郤至、郤犨、
郤锜),结果很不得人心。次年,厉公被杀。晋朝中期以后,晋国的卿位一直由19个卿
大夫之家所占据,居卿位的同时又是统率军队的将领。这十几个卿大夫家族在晋国政治、
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到春秋晚期,他们互相吞并的结果,只剩下
韩氏、赵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最大的卿大夫家族,就是所谓的六卿。
    六卿与晋国旧贵族之间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斗争。公元前550年,以范氏为首的新兴
势力联合起来攻打当权的大夫栾盈,栾盈逃到楚国,不久又逃到齐国,齐国将他偷偷送
回到他在晋国的私邑曲沃。栾盈以曲沃为据点,发兵进攻晋国的绛都。新兴势力迅速占
领固宫(晋襄公庙),在战斗中,奴隶斐豹提出以解放自身作为效忠的条件,新兴势力
当即烧掉了斐豹沦为官奴的丹书(卖身契)。斐豹杀死了栾氏的力士督戎。
    范氏为了战胜栾氏,发布命令说:自文公以来,有功于国家而子孙没有得到官职者,
可以做官和受赏。这样激励了士气,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结果,大败栾氏,栾盈及其党
羽全部被诛。此后,新兴势力继续与旧贵族斗争,栾氏、郤氏、胥氏、原氏、狐氏、续
氏、庆氏、伯氏等旧贵族继续受到打击,被降为奴隶和平民。晋的公族被消灭,晋国的
政治完全被卿大夫之家所把持。新兴势力又灭掉了祁氏、羊舌氏,把祁氏领地分为7县,
羊舌氏领地分为3县,任命韩、赵、魏等族的子弟和有才能的人去做县大夫。公室与私
家的斗争,是旧贵族与新兴势力的斗争,旧贵族被消灭对晋国社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在与旧贵族斗争的同时,新兴势力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当时新兴势力都实行
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革新措施,但实行的程度和方式各家都有比较大的差别。在亩
制上,六卿都突破了“百步为亩”的旧规,而范氏、中行氏的亩制没有韩、赵、魏的亩
制大,范氏、中行氏的亩制为1亩160步,智氏为180步,而韩、赵、魏为200步。由于当
时劳动者耕种地亩面积有一定的标准,亩制大就是实耕面积大,亩制小实耕面积小,扩
大亩制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范氏、中行氏在亩制改革上很不彻底,而且保留了较多的奴
隶制痕迹,对依附农民剥削很重,在政治上也独断专行,所以在与赵氏等的斗争中处于
不利地位。赵简子注意争取民众,如他派尹铎到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去作地方官,
尹铎到任后,就遵照赵简子的指示,调整和减少农民负担,后来晋阳便成为赵氏可靠的
根据地。赵简子还采取奖励军功,以功释放奴隶的措施。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
与郑国等联合起来,与韩、赵、魏发生战斗,赵简子在誓师时发布命令,许诺在战斗中
立军功的人,上大夫赏赐给县,下大夫赏赐给郡,士赏田10万亩,庶人及工商业者可以
上升为士,奴隶可以被释放。所以军队士气很高,终于大获全胜。赵简子还注意选拔人
才,鼓励臣下指出自己的过错。赵简子争取了人心,而范氏、中行氏则失去了人心,这
是赵氏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赵联合韩、魏与范氏、中行氏交战,每次都取得胜利。公
元前490年,范氏、中行氏失败后,逃出了晋国。赵简子把邯郸据为己有,其他地方为
晋公室所有。公元前485年,智、韩、赵、魏四家联合起来要瓜分原先属于范氏、中行
氏的土地,晋出公不肯,四家就赶跑了晋出公,智伯另立晋哀公,自己控制了政权,又
占领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智、韩、赵、魏四家成为晋国最强大的势力。
    当时四家的当权者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毋卹、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智伯最为强
大,晋国的政事都是智伯说了算。
    他想独吞晋国,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便采取削弱其他几家的办法。他以奉晋君之命,
准备攻打越国为名,要每家拿出100里的土地和户口来给晋室,其实是要归他自己,韩
康子和魏桓子都如数交出了土地和户口,而赵襄子则拒绝了智伯的要求。于是智伯就联
合韩、魏两家一起出兵攻打赵氏,并答应灭了赵家后,把赵家的所有土地和户口由三家
来平分。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氏的军队为右路,魏氏的军队为左路,三队人
马直奔赵家。赵襄子知道寡不敌众,就跑到晋阳去,以晋阳为根据地与三家对抗。晋阳
是赵氏原有的领地,又经过尹铎等人的治理经营,民心归附,对赵襄子很有利。
    智、魏、韩三家的兵马,把晋阳围住,而赵氏的军队士气旺盛,坚守城池,使敌方
难以攻下,双方相持了近两年时间。到了第三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引晋水淹晋阳
城,几天后,城墙差几尺就要全部被淹了。城里高悬锅子烧饭;粮食没有了,就交换孩
子来吃。臣僚们也出现了离心倾向,礼节怠慢,形势很危急。赵襄子就派相国张孟乘黑
夜出城,分化三家的联盟。张孟对韩康子与魏桓子说:唇亡齿寒,赵亡之后,灭亡的命
运就要轮到你们了。韩、魏参战本来是不情愿的,又见智伯专横跋扈,也担心智伯灭赵
后将矛头对准自己。为了自身利益,所以决定背叛智伯,与赵襄子联合。一天晚上,韩、
赵、魏三家用水反攻智伯,淹没了智伯的军营,智伯驾小船逃跑,被赵襄子抓住杀掉。
于是赵襄子灭掉了智氏一族,韩、赵、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户口,各自建立了独
立的政权。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这时晋国完全衰弱,畏惧权臣,反向韩、
赵、魏三家行朝拜礼。韩、赵、魏于是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把绛城和曲沃两地留给
晋幽公。
    此后,韩、赵、魏就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赵、魏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韩哀侯、赵
敬侯、魏武侯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把晋当时的国君静公废为百姓,
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8:35 | 只看该作者
6 百家争鸣
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也不会五彩缤纷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
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
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
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
“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
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他
在40岁以前,主要活动是教书。42岁那年,带着车子数十乘、侍从弟子数百人游说齐、
魏等国。晚年回家著书立说,今存《孟子》7篇就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体现。孟子宣扬
“仁义”提倡“仁政”,主张“法先王”。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就是说实行
“仁政”首先要恢复周代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他认为古代比当代好,要人们“遵先王之
制,守先王之法,行先王之道”。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
时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著《荀子》一书,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他对孟子等的陈
旧学说有过激烈的批判。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
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
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提出“兼
爱”的理论,使“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对卑贱的人也要给予
平等的地位。这种抹煞阶级界限的抽象的人类之爱,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是幻想。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墨子“兼
爱”、“非攻”、“尚贤”、“尚同”的说学,虽然主流是进步的,反映新兴地主阶级
的政治要求,但存在软弱改良的一面。如他把政治革新的希望寄托在“圣君”身上;提
出“明鬼”学说,相信鬼神,鼓吹鬼神的作用,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性。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
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湖南长
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是研究道家思想的珍贵资料。在
《老子》一书中,提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柔弱胜刚强”这些朴素的辩证
法观点,是非常可贵的。由于老子站在没落奴隶主的立场上,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
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反动的、倒退的主张,反映了奴隶主阶级对前途丧失信心的
思想倾向。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周是宋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
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
庄周对老子唯心主义的“道”解释得更加神秘。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
“道”是无限的东西,它生出天地万物,连鬼神也是“道”生出来的。只有“真人”才
能得“道”。他认为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庄周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演化
成相对论,这是道家思想的大倒退。他认为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人活着
也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是一场大梦,不如死了痛快,死了才是“大觉”。这种厌世思想
表明奴隶主失掉政权后的绝望。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
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
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秦始皇读了《孤愤》、《五蠹》这些文章,曾感叹地说: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从旁介绍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不久,
韩非来到秦国。李斯妒其贤能,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韩非。然而,韩非的学说却成为
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
理论。他认为“法”是根本,就是说,新兴地主阶级的政策、法令是社会的准则,要大
张旗鼓地宣传,使之深入人心。“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包括按照人的才能来派
定官职,对群臣暗中考察。“势”是指君王的地位和权力。韩非认为只有这三者结合起
来,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就是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制。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很多,但
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
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7 七国称雄
七国并存称雄,曾一度争奇斗艳
    七国称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并存及互相兼并的一段历史。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广大奴隶和
平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
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他们侵伐
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
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
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
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
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
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
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
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
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
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
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
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
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
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
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
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
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
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
止强国进行兼并。
    “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
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
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
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
(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
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
    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
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
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
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
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
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
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
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
齐的国都临淄,连下70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
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
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
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
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
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
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
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
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8
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
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
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
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9:28 | 只看该作者
8 商鞅变法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
措施。
    秦国在战国初期,贵族们垄断政权,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比较落后,国君权力较小,
国力很弱,国土常常受到别国的侵占。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
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贵族出身,因是卫国君的后裔,曾以“卫”为姓,
称作卫鞅。按当时习惯,国君的公子后裔,以“公孙”为氏,所以他又称为公孙鞅。商
鞅这个名字,是他在秦国被封为商君而得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
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
了新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
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临阵脱逃和投降
敌人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凡是进行私斗的,按照情节轻重判处刑罚。
    (2)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鼓励男耕女织,凡
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官奴
婢。
    (4)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
时进行户口编制,实行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中互相纠察告发
“奸人”,有坏人不告发的,什伍连坐。
    (5)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比如以“商鞅方升”做为当时的标准量器,
有利于税收和经济交往。
    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它必然会遭到守旧
势力的仇视和顽抗。因此,变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
    开始,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说什么“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
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驳说:“制度和法令应该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来制定,
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只要求其便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周武,
是没有效法古代而称王的;夏桀和殷纣是没有更改旧制而灭亡的。从此可知,反古未必
错,循礼未必对。”最后,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见。
    商鞅拟好新法,就要公布了。但是,怎样才能使人民相信呢?经过一番考虑,他让
手下的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竖立在国都的南门,悬赏有能把它搬到北门的,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不敢搬动。他却接着又悬赏说:“有能搬去的,赏给五十金。”有一个
人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五十金,以示信用。接着,公布了新法。
    这时候,在朝廷内部新旧两种势力斗争更激烈了。当时有人议论新法不便执行的多
至千数。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触犯新法。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破
坏变法。商鞅说:“太子犯法,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应该给老师处罚。”于是下令把他
俩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为了保证新法顺利实
行,商鞅还杀了贵族祝欢,把捕获的700多个违法乱纪的坏分子押到渭水边上镇压。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废除以井田制为基础
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
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
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惠文王继位。旧贵族马上对商鞅进行反攻倒算,公
子虔等强加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用“车裂”的酷刑处死了他。
    商鞅虽死,但秦惠王和他的后继者都继续实行了商鞅的新法,所以秦国的国势得以
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3:59:54 | 只看该作者
9 秦始皇统一中国
“扫平六合,统一中国”,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统率秦军灭掉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个强国齐,实行全国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
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
灵遭涂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民众希望统一。随着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经济交流的愿望和要求越
来越强烈,而当时各国间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给经济交
流带来极大不便。因此,经济的发展要求统一。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那么,
统一中国的历史重任为什么最后落到了秦国统治者的身上呢?因为秦国有客观上和主观
上几方面的有利条件。
    客观上讲,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
逐步向东扩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井继续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
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
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过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代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
已占据中国1C3的土地,拥有大片富庶地方,国富兵强。反观东方六国,君主皆庸,政
治腐败,经济发展迟慢,军事力量不强,而且六国君王多是苟安一时之辈,缺乏统一中
国的胸襟和气魄。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远大志向与气概的人物。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去,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
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不韦号称秦王仲父,嬴政许多事情受到吕不韦的限制。随着秦王
政年龄的一天天增长,他对吕不韦的专权也愈益不满,于是二者的争权也日益激烈。公
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嫪毐集团的政
变,接着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不韦无奈自杀。
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嬴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
必要的条件。
    秦王政大权独揽之后,就开始实施他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雄伟战略。他广泛搜罗
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从敌营中来的人或曾讥评过自己的人,使秦国一时人才济济,
如重用韩国间谍郑国兴修郑国渠,使关中4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为
秦统一天下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他礼待军事理论家卫缭,并采纳其贿赂各国权臣以破坏六国合纵的建议,军事上受
益匪浅。又接受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法、术、势思想,加强他对政权的统驭能力。听从李
斯《谏逐客令》,保持吸收和使用外来客卿的传统,使秦王政身边形成一个智囊团,在
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秦王嬴政个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也是
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秦王政十七年即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秦王嬴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
争。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嬴政派大将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安王,至此,
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226年曾发动叛
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被灭亡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很为强劲的一个。先是有廉颇,
后有李牧、庞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前
22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进攻。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
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人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
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
入无人之境,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是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
    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王,继续抗秦,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年)兵败被灭。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威胁燕国。燕国太子丹曾为质于秦,一直想复仇,但因国
小势衰,力不敌秦,未能实现。当秦兵压境之际,燕国君臣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燕太
子丹决意派勇士荆轲携带燕国督元的地图和秦国逃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礼,去刺
杀秦王,以挽救燕国。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及宾客送其至易水之上。荆轲慷慨悲歌“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表达了为国牺牲义无反顾。至秦后,秦王在朝堂
接见荆轲,荆轲上朝觐见,献图,图内藏有匕首;
    展图,抓起匕首刺向秦王。嬴政环柱逃避,后在臣下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剑,将荆
轲砍倒,肢解其身。秦王大怒,增兵向燕国大举进攻,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
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
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魏国在秦的打击下,早已奄奄一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
王贲率兵包围魏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后城坏,魏王假请降,魏亡。
    魏国被灭后,秦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楚国,但因楚国地域广阔,实力不弱,故费了
一番周折。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楚国内部发生叛乱,楚将项燕将秦叛将昌文君拥
立为荆王,秦以镇压荆王为名,举兵攻楚。楚国当时虽败,但实力尚在。当秦破三晋之
后,就全力攻楚。秦将李信自恃年少壮勇,在秦王面前夸下海口:以20万兵力即可横扫
楚国。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答非60万不可。秦王以王翦怯弱而李信勇,于秦王政二
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兵众攻打楚国。李信轻敌惨败,秦军退出楚境。
嬴政遭此挫折,即亲赴王翦家,请其率兵出征,倾全国兵力——60万人,于秦王政二十
四年(公元前223年)大举伐楚。楚国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将项燕战死,楚军大败,楚
王负刍被俘。而后,秦军又向江南广大楚地及降服于楚的越地进攻。不久越君降秦,至
此,楚国全部覆灭。
    五国相继被灭,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齐国。它的相国后胜,长期受贿于秦,既不备
战,更不援助其他五国抗秦。齐王建昏庸,听信于相国。故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秦军一到,齐王建拱手请降,齐亡。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就灭了韩、赵、魏、燕、楚、
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历史结束了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秦王朝。战国历史至此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30.3.2010 14:00:21 | 只看该作者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王权是混乱状态下的进步因素”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
后,原封建割据的国家组织机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调
整、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为“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
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
便令臣下议帝号,诸大臣博士商议的结果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
贵。”因此上尊号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满意,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
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谥法,不准下一代皇帝给上一
代皇帝起谥号,自称为“始皇帝”,并安排好自己死后儿孙继位,“后世以计数”,称
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为显示皇帝的威尊和与众不同,从秦代开始规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为“制”,
令为“诏”,文字中不准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称“朕”,印章称“玺”,而一般民众
再不许使用“朕”、“玺”二字。此外,还制定了一套服饰制度。
    第二,加强中央政权组织。秦王朝的中央政权是秦国原来的中央政权的延续和扩大,
但官职的名称和权力有许多变化: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
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战国时秦国原有相、相国,统一全国后,称作丞相,李斯为第一位丞相,乃
百官之首。“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原称尉、国尉,统一全国后称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主五兵”,
乃武官之长。
    御史大夫:秦国原有御史,后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御史大夫掌监察,“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其位略次于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而实际之数并不止九个,大部分为秦原有,少
数是统一后新设的:
    奉常:掌宗庙礼仪,有丞。
    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保卫和传达,下属有大夫、郎中、谒者。
    卫尉:掌皇宫的警卫部队,有丞。
    太仆:掌皇室东马。
    廷尉:掌刑罚,全国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监。
    典客:主管秦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事务,有两丞。
    治粟内史:掌谷货,有两丞。
    少府:负责供应皇室用之山海池泽之税,有六丞。
    中尉:负责京师保卫,有两丞。
    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始皇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手中。为使大权
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军和监察大权,互不统属。如丞相总领朝
廷集议和上奏,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并收阅各地的“上计”。
    但统兵之权却属于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权复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计”。
太尉虽名为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只有带兵权,而无调兵权。由于三公互不统属,所以
最后决断只能归皇帝一人。
    第三,调整地方政权组织。统一后的地方政权组织,主要是推行郡、县、乡、亭四
级行政组织。
    刚统一时,秦分天下为36郡,以后,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总郡数最多曾
达46郡。郡置守、尉、监,守治民,尉典兵,监御史则负责监督百姓及官吏,职务类似
于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监御史明确分职,是与中央政权的“三公”明确分职
的原则相一致的。
    郡下为县,县的长官为县令(长),属官有丞。
    县以下以乡、亭为单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
啬夫、游徼。”乡三老、啬夫、游徼的职责大致与郡的守、尉、监相仿,“三老掌教化;
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乡以下为亭,亭为秦时重要的地方基层组织。亭有亭长、亭父、求盗各一人,任务
是平时练习五兵,接待往来官吏,兼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世
袭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规定了每一个官吏俸禄,自丞相至下层官吏
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这种制度自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历封建社
会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变。
    第四,以“五德终始说”为加强统治的思想武器。秦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为自己
的一统天下寻找正当的理论根据,采用“五德终始说”,宣扬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
根据“五德”说,“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
事统上法。”“衣服旄旋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
六尺为步,乘六马。”
    将六神秘化并与“五德”说联系起来,使它渗透到政治措施、典章制度和文字记述
中去,成为统治人民的重要思想工具。
    第五,颁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发布“使
黔首自实田”的律令,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国家呈
报,这就意味着秦王朝承认他们的私有权,并给予保护。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上农
除末”,打击非生产性活动,鼓励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政策。这一措施对保护封建
土地所有制、发展封建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第六,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秦统一前,货币很复杂,不但形状、大小、轻重
不同,而且计算单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钱、刀币、圆钱和郢爰四大系统。除郢爰流行
于楚国外,布钱流通于韩、赵、魏;刀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圆钱流通于秦、东周、
西周和魏、赵等国,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全国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
以方孔有廓圆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称为“半两”钱。这种,圆钱一直沿用了2000
多年。
    秦在统一全国前,度量衡方面的情况与货币也差不多,非常混乱。秦已于商鞅变法
时就对度量衡的标准作过统一规定。
    全国统一后,秦政府即以秦国的制度为基础,下令统一度量衡,并把诏书铭刻在官
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发至全国,作为标准器。
    战国时代处于长期的分裂割据时代,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东方六国文字难写、难
认,偏旁组合、上下左右也无一定规律,严重阻碍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
令对各国文字进行整理,规定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令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爱
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作为标准文字范本。文字的统一,使小篆和隶书成为全
国通行字体,对我国文化、政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七,修驰道堕壁垒。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各地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同时各国间
的道路宽窄也不一致,影响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公元前
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条由咸阳直向北伸的
“直道”,仅用2年多的时间即告完成。
    这些“驰道”、“直道”,再加上西南边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广
东、广西之间修筑的“新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后又统一道
路和车轨宽度,便利了交通往来。
    秦统一后采取的以上措施,对于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
统一、发展封建经济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03: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