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航母呼之欲出,但就舰载机的选择上一直不甚明朗,论坛里面无外乎三种声音:Su-33,舰载版歼-11以及舰载版歼-10,但从单纯的上舰难度以及预期上舰效果来说我认为有一种更好的选择,就是引进法制阵风战斗机。
滑跃起飞可以说是无奈的选择,中国航母的最优选择还是弹射起飞,其优点不用多说众人皆知,能否用上弹射起飞关键还在于技术方面,如果要弹射Su-33或歼-11舰载版,弹射器至少应能满足将30吨的载荷加速到最小起飞速度,这就要求中国现阶段能造出技术指标不低于美制现役弹射器,就目前来说尚难以实现,就算中国能在航母建造周期能完成此规格弹射器的研发,对Su-33的上舰改造也远比歼-10、阵风来的复杂,光说加强起落架就比轻型战斗机难得多。
首先Su-33的前起落架过长,而且由于机身沉重会导致较大的惯性,那么要想承受住起飞时的过载起落架和后支撑杆就必须较原型机有较大幅度的加强,增重较原型机至少是200KG以上,由于弹射起飞相较于滑跃起飞对机体强度要求更苛刻,更重要的是一个军迷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Su-33的机体构造,Su-33的发动机并不是融合在机身内,而是吊挂在翼身融合体的下方,结构强度肯定较正常布局的飞机低很多,通过简单的加强能满足滑跃起飞的要求,但是弹射起飞的加速度不是滑跃起飞所能比的,如果要蛮干那必然使得机体重量大增,即使能弹射起飞其有效载荷和机动性必然大受影响,投入与上舰效果不成正比!
而如果是弹射歼-10或者是阵风,技术要求就要低得多,就阵风而言其最大起飞重量也就20吨出头,这样对弹射器的技术要求就会大大降低,以中国现在的材料工艺水平(弹射器结构简单,但对汽缸壁的材料要求比较苛刻),造出能弹射20吨的弹射器应该吧并不是特别困难,就算在航母建造周期内没有把握达到弹射器的上舰要求,通过两个10吨级弹射器的并联,也可以满足上舰要求。有了弹射器阵风拿来就能飞,歼-10加强起落架应该也没太大问题(参考A-7)。
上舰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上舰后的效果!
歼-10、阵风都系轻型战斗机,起飞重量相差也不大,由于国内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到上舰时歼-10的空战能力应该会与阵风持平甚至可能更好。
但是在评价舰载机好坏的一些重要指标上阵风会较歼-10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单发战斗机无法通过改进来弥补的(至少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具备这个能力)。
首先歼-10是单发,那么可靠性肯定会不如双发的阵风,受限于中国发动机研发水平,可靠性肯定还要打个折。
而且单发战斗机要想获得较大的推重比比双发战斗机对发动机的要求高很多,这样歼-10就必须换装高性能发动机,而这个可能在10年内难以实现,那么歼-10的挂载水平就很难提到阵风的高度(最大8吨),在对空作战中影响不大,但是在执行反舰和对地攻击时与阵风的差距就一目了然了。而且歼-10上舰后作战半径也肯定比阵风短,短多少还是视中国发动机技术水平而定,在中国空军拥有舰载加油机之前这个差距更为明显。
最后,最重要也是直接影响歼-10上舰可行性的问题就是复飞能力。舰载机第一次着舰失败后复飞二次着舰的情况并不少见,着舰后速度锐减,再复飞必须要求飞机有很好的加速性能否则就只能跳海,如果歼-10还是装备太行或是AL-31,上舰基本不可能。
阵风虽然理论上是中国航母舰载机(采用弹射起飞)的最好选择,但是实际可能性也是最小的。
首先是欧盟的武器禁运,但是我想相对于几十亿美元的大馅饼武器禁运应该也不过是像《92共识》一样的口头文件。
再者阵风太昂贵,动辄六、七千美元的单价对PLA来说还是奢侈品,但考虑到舰载机采购数量有限,而且以中国一贯精明的作风,如果引进阵风和可能连生产许可证一并引进,花钱买实物的同时也引进了技术,我想PLA应该还是承受得起的。
最后,最关键的就是引进的阵风在与西方对抗时很可能会是阿根廷的飞鱼(法国将源代码告诉了英国后阿根廷的杀手锏直接变成了无制导远程火箭)。而且中国各军种中都以俄系设备为主,引进后兼容性肯定要花大力气解决。
总之,能舶来 固然是好事但还是衷心希望成飞能快点搞出双发歼-10来,毕竟只有自己的东西才用得放心,用着有底气!!!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