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马光坚决不相信李建成的"私通绯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9.2009 20:5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历史是按照胜利者的利益编撰的,这在唐朝初年历史的撰写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渊退位,自己登上皇帝宝座。贞观史臣秉承太宗心意,建成被刻意丑化成一个“荒色嗜酒、畋猎无度”的庸劣无能之辈,以此衬托太宗的英明神武,证明李世民以暴力夺取帝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历史上的建成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李建成性格直率、宽简、仁厚,很有才能。在太原起兵之前,李渊派他到河东秘密联系天下英豪,为起兵做准备。李建成倾财施赈,广揽人才,显示出了出色的组织才能。史称“太子及王(世民),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偿云倦”(《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由于李建成以礼相待,倾身相交,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很多人都慕名来到河东加入到李建成的队伍中,尤其是河东人士竞相参与起兵。正因为李建成的出色活动,临近起兵之时,李渊一面叮嘱李世民要等候李建成率军前来;一面秘密派遣使节前往蒲州,催促建成速来太原会合。当李建成赶到太原参加起兵时,李渊异常高兴,马上让他担负统领军队的重任。很显然,从李渊密谋反隋到太原起兵,李建成一直是协谋者和组织者之一,是李渊的得力助手,为成功起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业十三年(617)六月,李渊决定攻取西河(今山西汾阳),命建成、世民率军前往。为了迅速攻占西河,李建成进行了认真准备:一是制订军法,整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李建成担心将士不能奋力攻城,就制定了严峻的军法,其中规定“果菜以上,非买不食”,如有人违背,请以军法处置,这使李氏父子的军队得到了沿途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二是进行周密的战略部署,李建成兵临西河,亲自察看地形,做好进攻准备,史称“风尘警急,身即前行,……大郎、二郎不甲,亲往喻之”(《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三是与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激起将士们同仇敌忾的勇气,李建成“一同义士,等其甘苦,齐其休息”(《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使将士深受鼓舞,军心大振。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将士奋勇争先,一举攻克西河。建成、世民率军凯旋回到太原,往返不过九天,西河遂定。李渊非常高兴,称赞说:“如此用兵,即便横行天下也是可能的。”因此战大捷,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统军;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统军。
十月,李渊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根据安排,建成所部负责从东、南两面攻城,世民所部负责从西、北两面攻城。十一月初九,军头雷永吉等从景风门附近登城,突入城内。景风门是皇城东门,属于李建成部的进攻范围。显然,在攻占长安时,李建成的军队取得了破城的首功。因此,说在指挥作战方面李建成并不亚于李世民,并非空穴来风。
武德元年(618)正月,李渊以唐王的身份命“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总兵七万,徇地东都”(《旧唐书•高祖本纪》)。另有记载说:“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余万人救东都。”(《资治通鉴》卷一八五)两书的记载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说明建成与世民在军事上的地位相当,在某些时候,甚至建成还略高于世民。这足以证明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李建成的军事建树相当可观。假若李建成连吃败仗或者屡攻不克,在当时那种紧张的状况下,是不可能接连被重用的。
在镇压刘黑闼起义的过程中,李建成的才能也得到不同程度地展现。智破刘黑闼,这是唐朝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此役之后,大唐才最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任务。
刘黑闼本是窦建德的部将。唐灭窦建德后,对降将并没有实行安抚政策,这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武德四年(621)七月,刘黑闼起兵,很快就恢复了窦建德原有的地盘。李渊先后派李世民、李元吉征讨,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由于实行“悬民处死”的高压政策,民心不稳,反抗的暗流还在涌动。武德五年(622)六月,刘黑闼再次起兵,声势很大,复夺故地。李建成接受魏征、王珪的建议,请令征讨。
经历隋末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社会环境,盼望国家安定。李建成汲取以往的教训,在对刘黑闼保持强大军事攻势的前提下,接受魏征“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以坐视离散”(《资治通鉴》卷一九○)的建议,改变以往的高压政策,实行宽大安抚政策以争取人心。史称:“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为了扩大影响,李建成还放掉被俘获之人并让他们相互转告说:“脱下你们的铠甲回乡吧,你们被俘获的妻儿,都已释放。”这一措施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结果刘黑闼部队不战自溃。武德六年(623)正月,刘黑闼的部下、饶州刺史葛德威擒获刘黑闼并投降了李建成。就在同一月,刘黑闼被斩杀于洺州(今河北广平)。李建成对刘黑闼,既有军事镇压,也有政治上的分化瓦解,这种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段能够取得成功,与李建成超群的政治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
建成被立为皇太子后,基本丧失了直接建立军功的机会,故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主要是由李世民领兵进行的,但这些胜利是同李建成抵御突厥、稳定后方、支援前线分不开的。武德三年(620)七月,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李建成镇蒲州防御突厥;四年(621)三月,李世民与窦建德征战,李建成北伐稽胡;八月李世民征伐刘黑闼,李建成安抚北境。以后又在武德五年、六年、七年多次防御突厥,对唐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建成在武德年间的主要活动,是佐理高祖处理军国大政,参与决策,决断军国政务。高祖“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又遣礼部尚书李纲、民部尚书郑善果俱为宫官,与参谋议”(《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参与国政期间,李建成招揽了许多谋臣猛将出谋献策、参赞政务,很多人成为贞观名臣,为“贞观之治”作出了贡献。李建成的谋臣魏征在贞观年间以“谏诤之臣”而闻名,李建成对他“甚礼之”;武将中的冯立在贞观年间“甚有惠政”,被李建成视为心腹、“讬以心膂”;名臣韦挺“太子遇之甚厚”。另外还有郑善果、李纲等,都受到李建成的优待。
李建成的为人如何也值得认真考虑,这从他与魏征的关系中可以得到明证。魏征归唐后,被建成任为太子洗马。一直到玄武门之变,他都是建成的重要幕僚。魏征从政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进谏,贞观年间,他先后进谏两百多事。正是因为此,太宗李世民把他当作一面镜子。这样的人,在建成身边多年,应当也有多次进谏。但史书记载,他对建成的进谏仅有两次,一次是他和王珪共同建议建成请求出师,到河北去镇压刘黑闼起义;另一次是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矛盾激化时,他建议太子早日动手除去秦王,并还因此在日后受到李世民的责备。
从进谏的内容看,两则都是政治、军事问题,丝毫未涉及建成的为人。如果建成确实“荒色嗜酒”,或是“寝狎亡赖,猜间朝廷”,以魏征的性格和为人,他绝不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从另一方面说,这些“亡赖”之徒也不可能不与魏征这样的刚烈正直大臣发生冲突。但这些内容,都未见于史册记载。假若真有这些事实,贞观史臣求之不得的这些内容,必会大书特书,远不至于含糊其辞、模糊记载完事。其实,对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连史学家也不敢相信。司马光就说:“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嫔,奉承献媚、贿赂、馈赠,无所不用,以求得皇上的宠爱。也有人说他们与张婕妤、尹德妃私通,宫禁幽深神秘,此事无从证实。”既然是无从证实的传闻,无疑是缺乏有力的证据。如此一来,史书中有关李建成为人方面的记载,既失之笼统,也难经得起推敲。
对李建成的贬责,主要来自两唐书。究其根源,无非是因李建成在政治权力的角逐中失利,才遭到唐代史臣的贬斥。唐太宗既被后世奉为帝王楷模,两唐书等官史必然要因循唐代史臣的观点,对建成的历史活动,或埋没不载,或曲载其事,以彰显、夸大李世民的历史功绩。正是在层层的授意与默许之下,一个为开唐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被刻意歪曲、涂抹成一个残暴、荒淫、无能的庸碌之辈。在这里,历史还真成了“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这不能不是一种悲哀。但好在被刻意打扮的历史总能在严密包裹真相的缝隙中不经意漏下些许光影,让后人透过这些许的光明来艰难地探寻历史的真相。
2#
 楼主| 发表于 28.9.2009 20: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9.9.2009 17:48:49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就是历史,只是我们后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能被误导,有偏差.
可是这对历史又有多少意义呢? 逝者已逝,荣辱兴衰化为尘土...
时间如流水般一刻不缓的逝去,后人们被蒙蔽,不识庐山真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0.2009 08:5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14: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