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hifanzhou 回复日期:2006-12-26 12:46:13 <br /> 看了那么多朋友的评论,只是想说些个人体会,有些罗嗦,还往原谅。我大概来美国一年了,周日也经常去教堂转转,有时也参加周五晚上的fellowship. 一半是朋友热情相邀,一半是要练一下自己那破烂不堪的英语。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教堂里那些友好的人。<br /> 这是美国中南部的一个小镇,按照我国的地图(1:400万)分类,属于那种有圈没点的地方;在飞机上看,是绿色草原中一片小灰色的区域;在google earth上找来看,是几个街区和几条道路。走在街上,见不到几个人,特别是现在,学校放假了,小镇似乎也空了。<br /> 据说美国中南部是宗教势力很强大的地方,这是刚来时一个很热情朋友说的。我对“势力强大”几个字很敏感,直挠头皮,暗自猜测教会会是怎样的威风。不好意思多问,多半缘由是我结巴,怕说半天,用了很多重复的字,一个句子还没凑成。开车在小镇上转悠,也能看多很多各式各样的教堂。每到一个小村子,也能看到很多房顶上高高的十字架,那也是教堂。<br /> 刚开始,每逢周末,总有好多人热情约我去教堂,都婉言谢绝了。后来实在不好意思再拒绝,就去了。那是一个“国际教堂”,很小,里外两个厅,外面的是大家见面聊天的。里面的是牧师讲道、唱歌用的。外厅的一个墙壁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插了许多小旗子,标明来者都是那些国家的。我也找到自己家乡,插了一面小旗子。还有一个厨房和几间我从未进去过的房子。每个人都很热情,过来问我叫什么,从哪里来。我也操着结结巴巴的英语一一回答,出了一身汗,估计也满脸通红。以致有人对我说,今天太热了。打了一圈招呼下来,我发现真是“很国际化”,有巴西的,墨西哥的,韩国的,西班牙的,印尼的,马来西亚的,见识了,呵呵。当然最多的是美国人。<br /> 牧师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学习圣经,我的回答当然是愿意,客随主便。这样就开始了第一次"Bible study"。我是学生物的,在整个概念体系里面,当然没有上帝的位置。牧师的知识很渊博,讲起经来也很有道理。事实上,我发现如果抽去“这些都是神赐予我们的”这句“最终解释”,整个推理过程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我不喜欢说话,英语又差,当然不会和他争论,不过很喜欢听他讲道理。<br /> 后来慢慢熟悉了这个小教堂,它不仅仅有周末的礼拜,还有周五的家庭聚会。在这个家庭聚会上,可以吃到各个国家的人做的菜,还有很长的时间用游戏的方式学习新单词。会有人主动过来和你说话,这对很重要的练习英语的机会。因为我们国内课本上学到的英语和他们用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另外这个教会每个学期都有针对外国人的免费英语学习班,它还教你熟悉他们的文化,并提供渠道了解他们。特别是一些不定期的活动。比如刚过去的感恩节,和他们一起去看艺术品展,其实是挨个参观那些我从未注意过的小店。我才发现,这个小镇上有那么多艺术家,他们都是那么普通的人。牧师本人也有几幅绝妙的风景画在展览。<br /> 对这些人我也心存感激。如果没有他们,我会除了办公室和宿舍,哪里都不去。是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对我们这些外国人,一无所求。但他们仍然愿意拿出时间来,搭建沟通的桥梁事实上,使你有机会了解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文化。这种沟通对你真正了解他们,或者说相互了解,真的是无比重要。这些在国内是从没遇到过的。学者们总是喜欢讲大道理,制度的,历史的,文化的,信仰的,一大堆,冷冰冰的,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故意从一个自己需要的角度,或者对自己有利的一个框架中来解读这些事实。特别是对基督教,这种有针对性地解读很多。你不能说这些没有道理,但是不完整。那些宏大叙事,与我何干?当我苦闷的时候,当我失去信心的时候,当我想知道别人是怎样快乐生活的时候,这些滔滔不绝的道理,那些居高临下的教诲能给我力量吗?能给我安慰吗?而这些教堂,这些常去教堂的人们,以及那些天真地孩子们,却可以做到。可能很多来教堂的人就像我,或许不相信真的是“主”创造了世界。但是,这个地方是保留着多年美好回忆的地方,给人安慰,给人鼓励,给人信心,给人坚强。就像我老家的麦草垛和水井,而不是支部会议室。这些地方总让你得到快乐,就像现在的我。<br /> <br /><a href='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292722&stritem=no01&idwriter=0&key=0&flag=1' target='_blank'>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0&key=0&flag=1</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