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28岁的孙中山谈大国怎样崛起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3.12.2006 17:59:12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28岁的孙中山谈大国怎样崛起 <br /><br />  近来,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不绝于耳。简单地说,这样的讨论有些本末倒置。从长远来看,施行仁政,让国民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就会强盛了。大家都熟悉的《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鲁庄公10年,齐国征伐鲁国,庄公准备迎战。非肉食者曹刿去见庄公,问:“何以战?”也就是你凭什么来打赢战争呢?庄公列举了不少善举,曹刿皆不以为然。唯有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也就是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明察,但一定要合情合理地解决,得到了曹刿的认同。曹刿说:“可以一战。”也就是说,公正是强大的基础。当然,学者们学问高深,中学课本中的内容自然就不值得一顾了。 <br /><br />  有人说,这是书呆子的想法。且看暴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纳粹德国横扫欧洲……不过,这都是短期的胜利,孕育着更大的灾难。 <br /><br />  而关于国家强盛的最精辟的论述,出自孙中山先生。我在《关于中华民国初年历史的几点见解》中,提到了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的历史。由于仓促,没有查找原文。找到原文之后,更加感到孙中山的先见之明。他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br /><br />  那是1894年,孙中山年仅28岁。他不仅思维敏锐,而且礼貌周全。在赞颂了李鸿章的业绩之后,他这样说:“草野小民,生逢盛世,惟有逖听欢呼、闻风鼓舞而已,夫复何所指陈?然而犹有所言者,正欲于乘可为之时,以竭其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也。” <br /><br />  也就是说,我等草民,在盛世里面“闻风鼓舞”就行了,为什么要提出疑问呢?孙中山认为,应该在还做得到的时候,或者说还来得及的时候,以自己愚笨的千虑,弥补大人的万一之失。 <br /><br />  关于人尽其才的问题,孙中山进一步指出:“今使人于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长,则虽智者无以称其职,而巧者易以饰其非。如此用人,必致野有遗贤,朝多倖进。”其中的“虽智者无以称其职,而巧者易以饰其非”和“野有遗贤,朝多倖进”真是慧眼独具。 <br /><br />  他还说:“窃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盖谓此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以能举此四大纲而举国行之,而无一人阻之。夫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无行之之人。”也就是说,以中国人的智慧,如果采用西洋新法,不出20年,就可以居欧洲之上。日本学西方比中国晚,现在成效已大有可观了。 <br /><br />  孙中山指出:以中堂大人这样的才能,办事尚如此艰难。因此,他做出了这样的警告:“中国有此膏肓之病而不能除,则虽尧舜复生,禹皋佐治,无能为也,更何期其效于二十年哉?”就是说,根本问题不解决,就是尧舜再生也无能为力了。 <br /><br />  结果在第2年,也就是1895年,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我们时常提到“公车上书”,那是在失败之后的反思,固然是难能可贵;而孙中山在事先就预料到这样的因果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其明智不在诸葛亮以下。现在有人把孙中山贬得一无是处,这一点他们看到了吗?不听劝告,外战失败了,还增加了孙中山这样的敌人,李鸿章能算英明吗? <br /><br />  清朝的人才观念很特别,用人就是用奴才。不仅要可靠,而且要让主子顺心。可以说,没有人才这个概念。正因为如此,龚自珍才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朝阻碍人才的“格”实在太多了,有明的,也有暗的。也不能说没有能人,李鸿章就算一个。只是这样的人才局限是很大的,再加上体制的局限,李中堂能够做的,就是花费大把的银子,也就是现在的“斥资”,买来一个没有软件的现代化,同时让自己的家产丰盈而已。 <br /><br />  回到前面的话题。孙中山认为,人尽其才是强国的关键所在。而我们的学者一面讨论强国,一面固守如满清一样落伍的人才观。在他们看来,体制内的李鸿章才有资格被评价,另类一些的康有为就与人才无缘。至于在野的孙中山,就更无从说起了。就算说对了,也不过是被他蒙上了。这实际上是袁绍的人才观,是白衣秀士王伦的人才观。要强国,首先要改变这种狭隘的用人观念。 <br /><br />  还有,民主是人尽其才的必要条件,这一点有人就不懂了。再进一步说,关键的问题是国民的福祉。国民幸福了,是低调做福利国家,还是高调做强国,应该由国民来决定,并且根据情势做出调整。当然,这一点有人就更不懂了。 <br /><br />  <br /><br /><br /><br /><br /><br />  参考资料 上李鸿章书(孙文). 据《万国公报》月刊第六十九、七十册连载的广东香山来稿《上李傅相书》.金匀转,南柯社区 → 南柯学苑 → 【文化广角】. <br /><br />  附录 金匀的评论 <br /><br />  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28岁时写就此文。当时,甲午争端初起,海战尚未爆发,中国统治者尚未意识到中国将会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仍然处在对洋务运动的迷信之中。孙文,这个在李鸿章眼中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伙子”却清楚地看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认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虽然此篇对于如何才能“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并未上升到对根本政治制度变革的高度进行探讨,但是在当时中国,已难能可贵。<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22: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