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蓮花與佛教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9.11.2006 00:25:5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莲花与佛教<br /><br />蓮花與佛教<br />作者:佛光山 <br /><br />  <br /><br />    <br /><br />蓮花,很多人都認識的植物,尤其蓮花的特性,讓它成為文人的寫作材料,或者以蓮花來作譬喻,像周敦頤的《愛蓮說》便提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真是將蓮花的神韻與特質於文字中表露無遺。 <br /><br />蓮花確實是很特別的植物,讀專科時有緣學習國畫,老師通常會先將植物的特性先介紹,主要讓我們在學習作畫的過程,能對植物有相當的認識,進而揣摩植物的神韻,讓作品不是呆板的書面圖畫,而是能將所畫的部分注入生命,因此讓我認識了很多植物的特性。畫蓮,也是讓我對蓮花更了解的機緣。 <br /><br />原來蓮花除了具有觀賞的作用外,蓮花茶則可清暑解熱,而花瓣則有防書蟲的作用;蓮蓬及蓮心可清心、止血及降肝火,通常拿來當藥用;蓮子除了是最佳甜品外,具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蓮葉可以包裹物品,甚至有人以此來做蓮葉飯;蓮梗則有順氣之用;蓮藕則是高營養價值的蔬菜,在餐桌上,最常看到的該是蓮藕湯或者滷蓮藕,它含維生素C、維生素B1、B2、蛋白質、胺基酸、醣類等,除可做蔬菜外,亦可加工成蓮藕粉,沖泡食用。 <br /><br />從認識蓮花、畫蓮、到自己的法名也與蓮有關,不禁讓我對蓮花有另一番的情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中很多方面也與蓮有關,比方:從釋迦牟尼佛的出生開始,每踏一步便有一朵蓮花出現的說法;甚至在寺院中,佛像的座台,通常都是以蓮為主;菩薩的法器,也有持蓮的;《大般若經》中,十方諸佛派遣菩薩到娑婆世界向釋尊問訊,都是手持金色蓮花供養佛陀;甚至在佛教的建築上,也可看到莊嚴的蓮華。 <br /><br />除了在硬體的建築上與蓮花有關外,佛教在用詞上,也有很多與蓮花相關的如:蓮花化生、花開蓮現、九品蓮花、心淨即蓮台、蓮花栽淨域等等;當有人能將佛法解說的讓人深信時,通常就會說此人「口吐蓮花」、「舌燦蓮花」;像大乘佛教中,有經中之王的《妙法蓮華經》,就是以蓮花來象徵佛法是湛深無上的真理,譬喻佛法如蓮花一樣的清淨。 <br /><br />蓮花具有香、淨、柔軟、可愛等四德,並且有吉祥、聖潔的象徵,見到蓮花除了如同見到佛教外,其深層的意義,則是希望啟發我們,在娑婆雖然有苦、有煩惱,但在此修行,如果能如同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則雖是娑婆,卻也能轉煩惱為菩提,變成滋養我們法身慧命的資糧,從而解脫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9.11.2006 10:47:54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color:gray'>关于莲花,和尚大师们讲解普门品时也有提及。这里节录一段贤顿和尚所讲:</span><br /><br />本经所以称‘妙法莲华’,是取‘当体莲华’与‘譬喻莲华’两种意义。当体莲华是取义于莲华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谓妙法,原本清净,不受污泥之染,如佛性在迷,尘不能染,莲花在泥,浊不能浸,故名清净妙华。<br /><br />譬喻莲华是取义于花与实同时俱有。大凡一种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莲华则不然,它未开之先就已有果实,以花果同时的莲花,而来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莲华既开实亦同时显现,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示开露。莲华既落果即圆满,喻幻妄既销,本有之真如实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无不圆满具足。<br /><br />以花果同时的莲华喻因果不二,九界众生以迷为因,佛界以悟为果。根据前面所说十界中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中具有众生界,众生界当中具有佛界,从因中有果,由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诚如莲华花果同时生出,故义于譬喻莲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9.11.2006 10:57:47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color:gray'>以下节录于宝静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span><br /><br />莲花不同凡花,借作比喻,以譬妙法。莲花内有莲子,外有莲花,子为果,花为因,花果一起,喻因果同时,不离本觉妙心。莲根藏泥水之中,而莲花则独立泥水之上。泥犹六道之著有,水犹二乘之著空;莲花之独立于泥水之上,即喻妙法超然空有之上,而显非空非有之中道义谛。莲根之不离乎泥水,即喻妙法双照即空即有,而显双照真俗之圆中妙谛,双遮双照,遮照不二。心包六道之有、二乘之空,故能广度六道三乘,此所以喻法之妙也。且莲花与莲子,两不相离,有花必莲,即证因果不二。释迦初成佛时,众生之成佛机缘未熟,不能直谈法华妙法,只好讲权门方便法,如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等经,先来善诱劝导。初讲三皈五戒,次说四谛十二因缘,三乘等法,然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是名为实施权,即为莲而有花。四十年后,时至机熟,乃在法华会上,方开权显实,三乘同归一佛乘,无粗不妙,即如华开莲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06:2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