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搬动了我的乳酪?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1.8.2006 16:41:35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谁搬动了我的乳酪?<br />──对人类自我追寻的反思<br /> <br /><br />         文/临 风  图/梁碧如<br /><br /><br />  早晨,我还是一个全国性节目的主持人,穿着讲究的服装。当天晚上,我就被关在精神病院里。<br /><br />  人的追逐<br /><br />  中国古代常用“逐臭之夫"来形容醉心于名利的人士。这类人不讲究原则,唯利是图,钻营拍马,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这种生活态度是那些洁身自爱,注重名节的士君子所不耻的。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br /><br />  最近一本风行中外的畅销书《谁搬动了我的乳酪?》(注一)非常简单地刻画了这个时代的人生哲学。这本寓言性的小书借用四个角色(两只老鼠,两个小人物)来启迪我们如何在变中求存。这四个角色生活在迷宫中(就像美国矽谷办公室的小方间),他们要在其中不断地寻找新的乳酪,以维持生存。乳酪所代表的可以是金钱,是快乐,是商业,也可以是个人的事业。<br /><br />  在表面上,这本书的基本信息是:变化是生活中唯一的常数,如果人不求变,他就会被淘汰。但是从更深一层来看,对乳酪的追寻塑造了人们的自我形像。为了得到它,人们应当学习老鼠般凭直觉生活,抛弃智能(intellect),抛弃思考,抛弃自尊。只要能找到乳酪,一切就完满了。难怪这本书成为商场上的宠儿,因为它正传达了这一代的心声。<br /><br />  席拉的故事<br /><br />  席拉(Shila Walsh)是一个歌唱家,也是一个作家。她以前是“七百俱乐部"(注二)的节目共同主持人。她最近谈到自己的新生时说:<br /><br />  我的人生于1992年触礁。在一个早晨,我还是一个全国性节目的主持人,穿着讲究的服装。当天晚上,我就被关在精神病院里。然而,这是上帝对我最仁慈的做法。<br /><br />  在精神病院的第一天,精神病医生问她说:<br /><br />  “你是谁?"<br /><br />  “我是七百俱乐部的共同主持人。"<br /><br />  “我不是问这个。" <br /><br />  “哦,我是一个作家,一个歌唱家。"<br /><br />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到底是谁?"<br /><br />  她只好说:“我毫无概念。"<br /><br />  他回答说:“这就对了,这就是你为什么进来这里的原因。"<br /><br />  她继续讲到自己多年来的挣扎:“我用他人对我的评价来衡量我自己。这种生活态度缓慢地腐蚀着我的心灵。"<br /><br />  在她进医院之前,同事们都劝她不要这样做,否则她会自断前程,没有人会任用一个从精神病院出来的人。但是她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因此在所不惜。<br /><br />  在这个人生的低谷,她除去了一切的面具,一切外在的压力,赤裸裸地面对了自己的真实,也面对了上帝的慈爱,这段经历就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详见注三)。<br /><br />  席拉的失落是今天许多醉心事业者的通病。更有人因匆忙地在寻找着乳酪,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落。<br /><br />  人的失落<br /><br />  《谁搬动了我的乳酪?》所标榜的,是尽情追逐名利的高等动物。同这等人谈失落或许是可笑的,因为自我并不是他们寻找的对象。<br /><br />  在一个注重表现的社会,似乎人的尊严、自由度,和价值都随着他的成就而提高。人们也从别人的肯定中寻找到自己。在英雄崇拜的社会里,是赢家通吃。人们从所积蓄的财富,所拥有的权位,和所收集的玩具中肯定了自我的价值。然而,这种的人生观到底是肯定了人的尊严呢,还是贬抑了他的尊严?我们应当冷静地去思考。从席拉的故事来看,这种人是失落的。<br /><br />  海明威是一个充满了男子气概的大文豪,这位男人中的男人竟然在61岁时饮弹自杀。名利双收的海明威为什么会如此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要知道,他的英雄气概和冒险行为就是他生存的意义。当他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尽情地活着时,就生不如死。对他而言,退休是一个肮脏的字眼,一个从多采多姿的生活中退下的人,是失去了他灵魂的中心。自杀就成为他唯一还能掌握的权力。海明威带着实存的真诚和执着,但他对人生的认识却是悲剧性的,他并没有为我们找到答案。<br /><br />  自我的追寻<br /><br />  孟子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是从人类共通的道德心来定义人和人格。廿世纪伟大的心理分析学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名着《自我的追寻》(注四)中阐明:“人信赖自己的理性,以它作为建立正确的道德规范的标准;同时教导人们,对善与恶的明辨需依靠自己,而不需依靠天启和教会的力量。"这种人观,可以说是与孟夫子前后辉映了。佛洛姆并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够发挥最大的创造力。这点与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可以说也是异曲同工的。<br /><br />  佛洛姆深受佛洛依德的影响,但他能指出佛氏相对道德的错误,深属难得。可是,这种从人本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共通的道德观和人的价值,还是理性主义的思想架构。历史证明,这种对人类过份乐观的看法,尤其在多文化的薰陶下,是行不通的。但是这种人观却是当今许多知识份子的想法。<br /><br />  后现代人所面临的是焦虑,是变化的无常。他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真理,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求外界的肯定。后现代人也是残缺的,是有创伤的。人与己疏离(空心人),人与人疏离(破碎的关系),人甚至与现实疏离,让自我消失于普罗文化的洪流中。他以为能从大众划一的喜好和流行的节奏里,再寻回自我。后现代人没有崇高的理想,听不见心灵的呐喊。他也不要真理的指导,他要的是医治,是乳酪,因为乳酪就是现实,就是真理。这种生活态度或许是佛洛姆当初所未曾料想到的。<br /><br />  我是谁?(之一)<br /><br />  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主角,冉·阿让(Jean Valjean)是一个假释在外的罪犯。他本是个桀骜不驯的汉子,因为受到神父爱心的感召,心灵受到震撼,于是洗心革面,后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阿让代表着上帝无条件的恩典,和卑微的人类,因感恩所激发出来的伟大心灵。雨果书中另一位主角是警察,沙威(Javert),他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再逮捕阿让。沙威代表着公理、法律,但却是一种无情的自义。<br /><br />  沙威终于逮捕到了一个酷似阿让的人。这件事在阿让内心产生极大的挣扎,面临了一个真理的时刻:他仍然是以前的阿让吗?还是一个新的阿让?百老汇舞台剧的编剧者,根据雨果的原着,谱出了阿让内心的煎熬。这首优美的歌,名叫“我是谁?":<br /><br />  “他以为那个倒楣鬼是我<br /><br />  他一看就肯定了!<br /><br />  他抓到的这个陌生人<br /><br />  可能就是我的机遇!<br /><br />  我凭什么要拯救他?<br /><br />  我何苦去纠正这个错误?<br /><br />  可知我是历经长路漫漫<br /><br />  又承受了如许的煎熬?<br /><br />  若是我吭声,我就完了。<br /><br />  若是我静默,我就该死!<br /><br />  我是几百个工人的老板。<br /><br />  他们都仰赖着我。<br /><br />  我能抛弃他们么?<br /><br />  他们怎能存活<br /><br />  如果我失去了自由?<br /><br />  若是我吭声,我就完了。<br /><br />  若是我静默,我就该死!<br /><br />  我是谁?<br /><br />  我能任令这人受到奴役<br /><br />  假装我没有感受到他的焦虑<br /><br />  这个无辜者不幸有了我的面孔<br /><br />  他代替我受到审判<br /><br />  我是谁?<br /><br />  我还能继续隐藏吗?<br /><br />  假装我不是从前的那个我?<br /><br />  难道我的名字即将永远<br /><br />  不过是个逃避的托词?<br /><br />  我该作假吗?<br /><br />  我怎能面对我的同胞?<br /><br />  我又怎能面对我自己?<br /><br />  我知道我的灵魂属于上帝<br /><br />  我老早就作了这个抉择<br /><br />  在绝望中,他给了我希望<br /><br />  他给了我向前走的力量。<br /><br />  (阿让站在法庭前)<br /><br />  我是谁?我是谁?<br /><br />  我是冉·阿让!<br /><br />  (他脱下上衣,显出胸膛上刻的囚号。)<br /><br />  好罢,沙威,你瞧着<br /><br />  那位无辜者并不比你更有罪!<br /><br />  我是谁?<br /><br />  24601!"<br /><br />  当面临利害、荣辱、成败交关的抉择时,阿让赤裸裸地面对了他新的自我。他的抉择显明了,这个新我是勇敢的,是尊贵的,是富有同情心的。我们可以说,这个新我就是他潜能最大的发挥,也是叫那自义的沙威无地自容的。<br /><br />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 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哥林多后书》5:17)<br /><br />  阿让的故事说明,人之所以不能面对自己,往往是因为他不能冲破生存中的恐惧。靠着他所信的基督,阿让冲破了。<br /><br />  我是谁?(之二)<br /><br />  邦霍华是耶稣基督在廿世纪一位伟大的见证人。他是德国在二战前极负盛名的神学家,也是德国教会的良心和领袖(注五)。他在大战的前夕来到美国演讲,许多朋友劝他留下,认为回国凶多吉少,但他毅然决定回国。他表示,如果他不与德国的教会共患难,战后他就没有资格再教导他们。<br /><br />  后来他因牵入对希特勒的刺杀案而被捕。盟军解放德国前数天,希姆莱亲自下令将他吊死。<br /><br />  他在狱中安慰、鼓励那些受苦,和面临死亡的狱友,成为狱中一股安定的力量,赢得了狱卒和其它囚犯由衷的敬佩。在人前他虽然是巨人,但在上帝面前,他却像一个婴孩,充满了挣扎。死前不久,他曾经写了一首优美的诗抒怀,诗名:“我是谁?"(取自注五)<br /><br />  “我是谁?<br /><br />  我是谁?他们常对我说:<br /><br />  我站在狱室中<br /><br />  安详、欢欣、坚定,<br /><br />  像一个乡绅站在他的华厦里。<br /><br />  我是谁?他们常对我说:<br /><br />  我总是和我的看守者交谈<br /><br />  如此的自由、友善和清晰,<br /><br />  好像他们是由我来调度的。<br /><br />  我是谁?他们也对我说:<br /><br />  我虽承受了不幸的日子<br /><br />  但总是稳定、微笑、傲然,<br /><br />  好像是一位常胜的将军。<br /><br />  我真像他们所说的吗?<br /><br />  或者我是那位我所认识的人?<br /><br />  没有安息。期待又带病,好像一只笼中的鸟儿,<br /><br />  挣扎着呼吸,无法摆脱一只扼住我喉咙的手,<br /><br />  渴望着色彩、花朵和鸟鸣,<br /><br />  盼望着温馨的话语和友善的邻舍,<br /><br />  期待着将临的大事,局促不安,<br /><br />  念着远方朋友的安危,无力抖擞,<br /><br />  挂心而空洞地祈求着,思考着,算计着,<br /><br />  虚弱乏力,已经要跟这一切说再见了。<br /><br />  我是谁?是这个还是那个?<br /><br />  我今天是一种人,明天又变成另一种人?<br /><br />  我可是个两面人?是人前的伪君子,<br /><br />  是己前可厌的懦弱小虫?<br /><br />  或许我内心好像一个久战的军队,<br /><br />  在已胜利的沙场上却四散逃窜?<br /><br />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向我嘲笑,<br /><br />  无论我是谁,上帝哦,你知道,我是属于你的。"<br /><br />  这是耶稣基督忠心的仆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一个安顺的环境谈理想,谈自我是容易的。但是在困境里,这是生命的流露。<br /><br />  邦霍华有坚强的使命感,他有所不为(拒绝逃狱)。但是在上帝的面前,他却是赤露敞开的,是软弱的。他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也因为如此,他不会狂傲不羁,自命不凡。他对上帝有深刻的信心,也因为如此,他敢放手投入,因为上帝是他生命的目标,是他依靠的对象。<br /><br />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21)<br /><br />  结语<br /><br />  “谁搬动了我的乳酪?"代表的是后现代人的追寻。席拉代表的是后现代人的失落。海明威代表的是最真诚的实存思想。佛洛姆代表的是最诚恳的人道主义。阿让的抉择表露了新人的内涵。邦霍华的言行勾画出人生最高的品格。<br /><br />  我们发现,人若不与上帝沟通,他就无法认识真我。但愿我们也能够透过本文几个例子,得着启发,找到人生的意义,得到古人所谓能够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大道。□<br /><br />  注:<br /><br />  一、 &quot;谁搬动了我的乳酪?&quot;,&quot;Who Moved My Cheese? An Amazing Way to Deal with Change in Your Work and in Your Life,&quot; by Spencer Johnson & Kenneth H. Blanchard, Putnam Pub Group, September 1998.<br /><br />  二、 七百俱乐部,700 Club,是Pat Robertson的保守性基督教电视节目。<br /><br />  三、 &quot;Staying Alive,&quot; Leadership Magazine, Summer, 2002, pp. 50-54.<br /><br />  四、 &quot;Man for Himself,&quot; by Erich Fromm, 1947。中译本《自我的追寻》,孙石译,台湾长荣书局出版,1971年。<br /><br />  五、 请参看《海外校园》第16期,“恩典的代价",熊璩着。<br /><br /> <br /><br /><br /><br />--------------------------------------------------------------------------------<br />摘自《海外校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1.2024 19: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