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2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光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12.2011 12:47: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6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1964年国家启动“6403”(是640工程中项目3.)高能钕玻璃激光系统,建成了具有工程规模的大口径(120毫米)振荡—放大型激光系统,最大输出能量达32万焦耳;改善光束质量后达3万焦耳。成功地进行了打靶实验,室内10米处击穿80毫米铝靶,室外2公里距离击穿0.2毫米铝耙,并系统地研究了强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和材料破坏机理。最后从技术上判定热效应是根本性技术障碍,于1976年下马。这一项目使我国激光技术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1986年夏天,张爱萍将军为激光12号实验装置亲笔题词“神光”。于是,该装置正式命名为神光-Ⅰ。
1993年,国家“863”计划确立了惯性约束聚变主题,进一步推动了国家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和高功率激光技术的发展。1994年,神光-Ⅰ退役。神光-Ⅰ连续运行8年,在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和X射线激光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成果。1994年5月18日,神光Ⅱ装置立项,工程正式启动,规模比神光-Ⅰ装置扩大4倍。
1995年,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在“863计划”中立项,我国科研人员开始研制跨世纪的巨型激光驱动器——“神光-Ⅲ”装置,计划建成十万焦耳级的激光装置。

我国激光核聚变大事记

1964年,王淦昌提出了研究激光聚变的倡议。
1965年,上海光机所开始用高功率钕玻璃激光产生激光聚变的研究。
1973年5月,上海光机所建成两台功率达到万兆瓦级的高功率钕玻璃行波放大激光系统。
1974年,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毫微秒10万兆瓦级6路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激光输出功率提高了10倍。
1980年,王淦昌提出建造脉冲功率为1万亿瓦固体激光装置的建议,称为激光12号实验装置。
1987年6月27日,神光I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1994年,神光I退役,神光I连续运行8年。
1994年5月18日,神光Ⅱ装置立项,工程正式启动。
2001年8月,神光Ⅱ装置建成,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2007年2月4日,中物院神光Ⅲ激光装置实验室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
2#
发表于 8.12.2011 23: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2024 20: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