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6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专家语出惊人:印中坦克不在一个档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2.2011 05: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艾伦纽曼(德国MTU机械动力联合企业公司发动机整体部原设计工程师,2006年移居美国):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国家,并不是我的祖国,而是印度与中国。

    这两个国家,我都曾经在那里工作过。早期,我负责协助中国引进MTU公司的坦克系统柴油机动力。在那里时期,我与我的当时的中国同事。一起为中国引进生产线工作,而每日忙碌着。我并不是一个军事战略学家,但是,我是一名技术设计工程师。我知道也很清楚我的职责。中国人的发动机工厂,制造与生产模式,甚至他们的起居生活,都具有十分的严格地军事化色彩。我们在生产或者研制过程中,速度并不是很快。我们需要在几乎每一道关键部位时期停止下来,等待1名佩戴上校军衔的解放军监督人员的审核与验收他的话可以说"是最终的命令"。但是,他并非一名普通的军人,他与我一样,是一位坦克柴油动力系统专家。

    总体上,中国军工给我的印象是,客观,严谨,正规。这十分复合我们这些被欧洲其他国家称作:"呆板的德国佬"的德国人的工作习惯。这是我最大印象。另外,落后对于中国人来说仅仅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动词。因此,中国制造的首批MTU885A柴油机,经过双方检验试验,是完全合格的优良产品。

    但是,我们达到那里以后,我看到的几乎是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场面。印度人做事情,太过于张扬与表面化。他们没有中国人那种严谨的谦虚的工作习惯,他们习惯于赶超,而且没有任何实际的能力。他们委派的技术人员,实际上技术能力低下,这与中国人给我的印象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对比。

    印度人管理模式是照搬欧美形式,但是混乱与失误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他们没有严格地保障,管理体系。似乎根本没有人去关心零部件的研制。而且最大的不同是,印度人与我似乎难以沟通他们对我们的戒心比合作的心态要大很多。我们被安排在高档住宅区,这里根本不再场内。我们只是被命令低头去生产某个部件或者研制某个产品,而我们不知道他会用于"坦克"的那个部位。一些都是猜测。我的以往工作经验几乎,都在荒废。工作对于我来说,就像执行指令DB语言。

    但是,中国人是依托自己建造T54/T55的成功经验走出来的。他们的基础设备,远比印度要完善,体系更加接近我们,更加优越。技术人员的特点,是精明而且忍受力很强。接受与融会很好。他们可以随意塑造自己的战车。自由度很大。这与中国人性格与印度人性格是一定关系。

    中印两国在战车研制上,一个是迈着稳健,沉重的脚步,缓慢而又不失步伐的前进。另一个则是,盲目的胡乱的向前奔跑,结局自然很清楚。中国目前研制的99型战车,总体性能上,可以攀比欧洲战车。而印度的自主战车,却在今年终止了。这就是稳健与乱跑的根本区别!



2#
发表于 16.2.2011 11:3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esper_Lynd 于 16.2.2011 11:40 编辑

“印度人管理模式是照搬欧美形式”?唱唱跳跳的印度人要是能原样照搬欧美工业模式,就是世界第九大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6.2.2011 12: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9.12.2011 18: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9.12.2011 19: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9.12.2011 20:5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2024 20: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