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头气动防热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热环境预测,突出的是端头和窗口等局部严重加热部位的热环境和热增量预测;二,材料与结构设计,重点是严重加热部位,如端头高性能防热材料的研制、应用以及合理的材料匹配设计和热脆性材料热应力破坏问题等;三,防热设计效果预测和地面考核与评估试验;四,烧蚀外形变化对气动力特性,特别是飞行稳定性影响的预测与评估。
这些都是世界性难题,当时只有美苏解决了洲际弹头的再入问题。自东五开始研制,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确定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案。为了加快研制步伐,上级决定集中组织全国各有关工业部门、科学院、高校空气动力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一场攻克洲际导弹再入防热和飞行稳定性的大会战。
1975年9月10日,国防科委专门召开了“弹头气动防热”会议(代号“910”会议)。钱学森到会做了动员,他将这次协同攻关比喻为“淮海战役”。根据以往导弹飞行试验出现的问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攻关的重点,洲际导弹首先要解决端头防热材料和端头、窗口防热可靠性的地面试验验证。会战决定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两个关键技术分解成若干专题,按空气动力学特点,分三大手段(理论计算、气动实验、飞行试验),项目下再设专题、课题,又照顾到气动计算、试验结果各家差异可能较大的特点,每个题目起码有两个以上单位同时承担,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及时检查、协调、总结和交流,然后再逐项综合集成,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组织专家评定。
会议结束后不久的1975年9月18日,国防科委为纪念“九一八”国耻44周年举行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乘车一起登临长城。张爱萍主任指挥,大家满怀豪情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研制一种耐高温、耐烧蚀、耐高压、耐冲刷的端头材料成为东五弹头防热研制中的最大关键。为确保研制成功,除原有七机部系统外,在上海机电二局系统又开辟了第二战场,两家同时进行研制设计,并各有侧重。七机部重点研究、考察石墨端头防热方案。七机部701所派出小分队同上海有关单位组成联合烧蚀试验组,重点研究碳-碳复合材料端头方案和考察天线窗防热方案的可靠性。北京方面的试验很快得到结果:由于热应力破坏问题,石墨端头防热方案被否定。这样就更加重了上海试验组的任务。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1972年开始进行了改善陶瓷材料脆性的研究,研制出一种碳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石英材料),由碳纤维浸渍石英粉浆经过缠绕铺设和烘干烧结再经机械加工而成。该材料具有强度高、抗热震、能承受机械冲击、热导小的特点。由于最初只是作为一项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并不知道这种特殊材料有什么用处。恰好此时,他们得知航天部们正在寻找一种耐烧蚀和热应力的端头材料,于是推荐碳-石英材料参加试验。1975年11月,国防科委同意将碳-石英材料作为端头备用方案。
1975年11月和1976年5月,上海方面的联合试验组进行了两批试验。其中端头材料筛选试验共取用了7种材料,做了8次试验。试验以比较成熟的模压高硅氧为基础,利用球锥缩比模型对各种端头材料进行了烧蚀、隔热、热结构和热匹配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原定的考察材料除高硅氧外,还有两种石墨和三种碳基复合材料,试验中途补充了碳-石英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碳-石英材料的烧蚀性能仅次于某种碳-碳复合材料,隔热性能仅次于高硅氧,远优于其他材料。而那种烧蚀性能最好的碳-碳材料其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当时还在试验室做试件研制,根本不可能提供弹头应用。因此,选择实际可用的材料只有碳-石英材料,而且它的成型工艺比较简单,生产周期很短,同时大尺寸试件的性能基本可以保持与小试件相同。于是碳-石英材料脱颖而出,意外地成为首选端头防热材料。1976年10月,进行了全尺寸碳-石英端头烧蚀热结构地面综合性试验,试验时间100秒。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满足飞行试验的热应力要求。1977年2月,国防科委决定采用碳-石英端头进行低弹道飞行试验。
弹头再入烧蚀前后对比(美国民兵1导弹用的MK-5)
弹头热防护除了端头防热,还包括大面积防热和局部防热。其中大面积热防护材料的热防护面积约占整个弹头防热面积的 80%。大面积防热层材料除要求具有优良的防热功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隐身、抗激光破坏等能力。东五弹头的大面积防热层采用高硅氧/酚醛和碳/酚醛材料。在材料加工制造工艺方面,考虑到再入热环境的实际情况,如果仍然采用过去的重叠缠绕和常压固化工艺制造防热层,已不能满足严酷的热环境要求。在七机部一院703所、211厂、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上海电机厂和西北橡胶厂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用于头部防热层材料研制的大型液压釜,生产出了比常压固化性能更好的液压固化防热层。703所开展了防热性能好的高硅氧/酚醛树脂倾斜缠绕工艺的研究,成功地制成了高硅氧/酚醛倾斜缠绕防热层。这种防热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高速气流冲刷和耐烧蚀的性能,材料烧蚀后的表面均匀光滑,彻底避免了重叠缠绕防热层可能出现的机械剥蚀和局部揭层现象。
局部防热主要是要解决天线窗的防热问题。天线窗结构是将透波窗口材料安装在导弹大面积防热层上,其烧蚀破坏主要是两种材料烧蚀性能不同,由不同步烧蚀产生的台阶严重加热及安装缝隙易烧穿造成的。1976年11月~12月,进行了天线窗结构100秒综合考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窗口严重烧蚀量的可能值和极限值都小于窗口设计的允许烧蚀量。
根据洲际地地导弹弹头再入模拟试验的需要,国防科委于1975年8月决定建设相应的弹着区,于1976年5月建成。在长达140公里的再入弹道两侧,配备了可移动式测量设备以及技术勤务保障设备,并在理论落点附近设置了无人遥测接收站,以获得弹头飞出黑障区至落地段的工作参数。
1977年7月,上海方面完成了试验用洲际弹头的研制。在审查了各方面的工作后,上级决定洲际弹头可以进行飞行试验。1977年9月14日,洲际弹头使用风暴一号II状态火箭进行了以考验弹头防热为主要目的速度关机低弹道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淮海战役”取得初步胜利。钱学森亲临落区现场观看了弹头再入的场景。
回到北京后,钱学森在介绍试验情况时说:我国洲际导弹的技术关键问题都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可以开始准备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国防科委《关于1980年前战略导弹核武器和人造卫星及其运载工具研制安排的请示》,指出洲际导弹全程试验、潜艇发射潜地导弹以及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为1980年至1984年的3项重点任务,简称“三抓”任务。其中当务之急是搞出“东五”洲际核导弹,要在1980年前定型,向太平洋水域发射,进行全程飞行试验,并交付部队试用战斗弹。
1978年4月16日,第二发风暴一号II状态火箭低弹道遥测弹再次取得飞行试验成功。风暴一号II状态弹头端头体及局部防热结构的烧蚀和匹配试验后来获国防科委1978-1979年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碳纤维补强石英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获1981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测试中的东五弹头各舱段
测试中的东五弹头。核装置舱段(上部锥体的下半段)只占弹头的一小部分
东五弹头是我国第一种有控弹头。早期的弹头都是无控弹头,只能靠本身的静稳定气动外形设计来保证落地前定向再入。随着武器射程的增大、再入环境条件的恶劣,尤其是反导武器出现以后,无控弹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直接影响到武器的性能和生存能力。因此,必需对弹头加以控制。1965年东五立项后,一院一部四室成立了弹头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组。1968年,开始“01”批弹头姿控系统研制。1970年,在“705”会战中进行了模样、初样、试样的各项大型地面试验,但未能参加飞行试验。为了适应导弹技术的发展,加强弹头的全面研制工作,1971年2月在一部四室基础上正式组建弹头研究设计所(一院十四所)。到1974年完成了“02”批弹头的姿控系统方案修改和初样设计。1975年7月,上级决定由一院十四所与上海机电二局有关厂所,在“01”批和“02”批初样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联合设计,共同研制。经过近两年的协调和补充完善工作,对技术方案和技术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和评审。“三抓”任务下达后,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了8项大型地面综合试验和靶场合练,进行了3发高弹道、2发全程飞行试验、全武器系统地下井综合调试合练等任务,研制出我国的第一种洲际导弹有控弹头。
用于控制弹头姿态的发动机要求质量轻、工作可靠、能多次启动。该发动机(YF-80)由一院11所研制,采用单组元推进剂(无水肼),推进剂与金属催化剂接触后分解为热气体,产生推力。肼分解催化剂由大连化物所研制。到1980年进行了单机高空性能、整机实物模拟等多种试验,并成功地参加了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但无水肼的冰点较高,因而在弹头上不得不增加加热和保温装置,加重了弹头重量。80年代初,又研制出单组元推进剂单推-3,降低了肼的冰点,同时又保持了肼的高比冲值。
东五弹头姿态控制示意图
东五弹头为了突破强敌的反导系统,专门进行了突防装置的设计。早在1965年开始的640工程中就包括再入物理现象和目标识别研究(640-5)。1970年在北京组建了环境特性研究所(二院207所)及跟踪测量试验场,负责对东风型号的各种弹头、舱段和突防装置(诱饵、干扰丝条等)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测量研究。
用于目标特性测量的110大型单脉冲精密跟踪测量雷达由四机部十院14所和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等单位共同研制。该雷达采用卡塞格伦天线、双波段五喇叭馈源,天线抛物面口径25米,天线系统重400吨,天线罩球面直径44米、高36.5米,由1500余块六角形蜂窝式玻璃钢模块镶嵌而成;发射机选用四机部十院12所研制的高1.5米、重100千克、峰值功率为2.5兆瓦的巨型多腔速调管;此外还采用了多极化、脉冲压缩、数字压缩、数字测距、脉冲多普勒测速和多目标高速磁记录与重放等新技术。1971年,雷达开始进场安装调试,经过气球、飞机、卫星和导弹等一系列校飞,精度和作用距离均超过设计指标。1977年10月,用东三导弹进行了校飞试验,首次获得了弹头散射截面积实测数据。同年,110雷达系统正式投入使用。1979年1月和7月,110雷达在两次东五高弹道飞行试验中进行了再入目标特性测量,其中在7月的试验中释放了诱饵装置。在580任务两发东五全程飞行试验中,110雷达分别获得316秒和396秒的跟踪测量数据,最远跟踪距离达3000公里。
110雷达
东五弹头的核战斗部研制由二机部九院负责。东五战斗要求质量轻、当量大,具有抗核爆中子流突防能力。1969年9月29日,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为了进一步小型化,提高比威力,决定在初级中采用助爆设计,用氘氚化锂作为助爆材料。1974年9月,404厂开始筹建固体含氚核部件生产线,于1975年底建成。核部件的研制工作是与生产线的筹建同步进行的。1975年12月,404厂试制出第一套固体含氚核部件。随后进一步解决了加工中的技术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1976年3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制任务。后来又对氘氚化锂核部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并解决了材料的肿胀问题,满足了核武器的长期贮存要求。
1976年9月26日,我国首次含有固体助爆初级的热核试验取得成功。同年11月17日,东五弹头核装置全当量试验取得成功,这也是我国爆炸当量最大的一次核试验。
1978年4月16日,在FB-1低弹道飞行试验中进行了两弹结合试验(506-1.2),考核了核战斗部引爆控制系统性能。1978年10月5日的东五02批速度关机低弹道飞行试验中再次成功考核了引控系统。1979年4月5日,成功进行了东五02批两弹结合测中子飞行试验(506-3.4)。
1983年12月,东五核弹头引控系统定型。1986年7月,东五核弹头定型。
1976年11月17日的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