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22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我最欣赏的一贴 西北军2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9.12.2003 10:28:52 | 只看该作者
这支军队训练严格,吃苦耐劳,——冯部的教练大师张自忠在训练中常<br>常带兵不穿鞋袜雪地行军,因为口头禅“我扒了你的皮”而得一外号“张扒<br>皮”,因此战斗力很强。同时能够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扰民事件较少,曾<br>经有过士兵偷吃老百姓西瓜被方振武枪毙的极端事件。冯部还能够为地方开<br>办工厂、学校,种树开荒,修桥补路,一时声威大振。<br><br>  这样一来,连周围马鸿逵等地方武装,也对冯表示臣服,西北军的力量<br>更为壮大。单独提到马鸿逵,是因为他派来联络的参谋长气宇轩昂,让西北<br>军众将颇为钦仰,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刘志丹。<br><br>  到了1926年9月,兵练的差不多了,还跑了一趟苏联,冯玉祥突然<br>想起一件事儿来,他记起来半年以前,杨虎城处来过一个求救的使者,说让<br>吴佩孚手下的镇嵩军给包围在西安了,那时候老冯刚从北京败退,自己的坟<br>头还哭不过来,哪有心思管他啊。现在冷不丁想起来,老杨怎么样了?不会<br>骨头都能敲鼓了吧?<br><br>                六<br><br>  杨虎城的骨头真的快能敲鼓了——饿的。<br><br>  说起来老杨可不是等闲人物,此人乳名杨九娃,大名杨彪。少年的时候<br>是一刀客——陕西话就是土匪的意思,关西道的土匪威风素著,《双旗镇刀<br>客》看过没有?啧啧,那可是挺能打的。这次国民军起事,杨虎城也在西北<br>遥相呼应,他的老根据地在哪儿?延安。难怪杨后来“赤化”,敢情也是喝<br>延河水的啊。<br><br>  这时北洋军在关中的部队数量不多,1925年7月,杨率部南下,一<br>路势如破竹,将直系部队驱逐至秦岭以南,就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br>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开始同共产党人合作,南汉宸、魏野畴等陆续进入他的<br>幕中。——此举,也种下了二十几年后杨被杀的种子。——为什么张学良没<br>有被杀,原因很多,为什么杨虎城被杀?因为他递交过给共产党的入党申请<br>书,真的要当共产党。吉鸿昌被杀是同样道理。<br><br>  好景不长,1926年1月,一支十万多人的大军突然杀入了渭水平原<br>。这就是归属直系的“流氓军”刘镇华部,这支部队原来是土匪(十万人的<br>土匪?!够拽的啊),一直在豫陕两省活动,号称镇嵩军,早就窥伺八水长<br>安的神器,乘着国民军在北京失势,趁火打劫来了。杨虎城部下只有几千人<br>,招架不住,迫不得已撤进了西安城。好在他的进步思想比较深入人心,陕<br>西督办李虎臣和西安的老百姓都拥护他——刘的所部全无纪律,净是王老五<br>蔡老六这一类胡子山大王,一路上烧杀抢掠,势如蝗虫。陕西人也实在怕了<br>这帮流氓军的暴虐。<br><br>  于是双方就在城上城下对峙起来。杨虎城善于用兵,国民军哀兵必胜,<br>守的滴水不漏,攻城战刘镇华不是杨虎城正规军的对手,强攻爆破挖地道,<br>一连八个月一筹莫展。可是城里种不出粮食,到老冯想起他来的时候,西安<br>城里,已经饿死五万多人了。杨虎城急得要在鼓楼上吊。<br><br>  说起来老冯和老杨还是颇有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老粗出身,却喜欢舞<br>文弄墨,说到水平,杨虎城亲近文人,勤于学习,要稍胜一筹,读现存他的<br>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踏上浪头干一场<br>”,虽然粗豪,还是颇有韵味,比起老冯的“拼命作枪炮,将招大危险”,<br>要好得多(冯后来潜心读书,他的自传颇值得一读,算是脱胎换骨)。两个<br>人都娶了另类的老婆,冯玉祥的李德全小姐是“上帝派我来管束你的”,杨<br>虎城的太太更不得了,谢葆真是正牌子的共产党。两个人都作了上将,老冯<br>兵多,做的是一级上将,老杨资格老,是二级上将。两条好汉颇有点儿惺惺<br>相惜的感觉,既然想起来了,当然要去帮个忙,顺便也把西安装进自己的口<br>袋。9月,冯玉祥决定南下关中,率军解西安之围。<br><br>  吴佩孚不是垮台了吗?河南,驻防着骁勇善战的国民军第二军,吴怎么<br>能从那里派人攻击西安呢?<br><br>                七<br><br>  问题出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身上。<br><br>  胡景翼留过日,追随过孙中山,后投冯玉祥。这个人,和井岳秀相似,<br>也是个武术爱好者——西北军将领好像特别喜欢武术,1923年当了师长<br>还曾经和三皇炮锤拳传人李景清比武较量,更难得的是胡文武双全,书法俊<br>秀,流传至今。<br><br>  他和冯玉祥有点儿过节,1916年的时候曾经发难活捉冯玉祥的表弟<br>陆承武,逐陆建章出关。但这只是因为胡是革命党,而陆是保袁党,因此并<br>不是揭不过去的梁子。等到大战陈树藩,胡是靖国军中陈树藩最为忌惮的对<br>手,陈曾经气急败坏的亲自给胡景翼打电话,说:“你不要把对付陆建章的<br>手段对付我,你是认错人了。陆建章年过五十,腰缠千万。六年前我是一个<br>穷学生,现在仍是一个穷军人,谁反对我,我就和谁拚命。”话是挺狠,可<br>还是打不过胡景翼。胡军一直打过渭水,兵临城下。<br><br>  可惜的是豪爽的胡景翼中了老朋友姜宏谋的诈降计,单骑入渭南谈判的<br>时候被姜扣了下来,狠狠的丢了一回面子。——他以为自己是郭子仪?!要<br>说西北军中多这样讲义气的莽汉,上面提到的井勿幕,也是这个时候被人骗<br>去开会掉了脑袋。胡景翼算是幸运,后来还有机会和冯玉祥一起在北京领导<br>国民军。难怪后来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而杨虎城不去,这种事西<br>北军见得太多了啊!<br><br>  如此风云际会,胡景翼本来应该好好的为西北军开拓一个局面,以他的<br>素来表现,也确有此能力。不幸的是天妒英才,武功高强的胡将军却忽染疔<br>疮,开始也没当回事,不料越来越重,医治无效,竟然在1926年猝然病<br>逝。太史慈死时的扼腕长叹犹在耳边,胡景翼在弥留之际,可是同样的无奈<br>?——萨认识的一个老大夫说有些武功练了未必强身健体,倒是把全身的经<br>脉搞通了容易来暴病,从胡景翼的例子看未必没有道理。<br><br>  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国民军第二军的解体。好好的一支精兵葬送在了红枪<br>会的手里。<br><br>                八<br><br>  正如前面讲到,第二军有头脑,能打仗的将领并不少。<br><br>  高桂滋,他的公馆是西安事变中双方折冲纵横的风暴中心,还关过老蒋<br>。陕西剿匪的时候比张杨还早的和红军签订了和平条约,红军在这个条约中<br>称高为朋友,而称井岳秀部为“卖国贼军队”,并要求在攻击井的时候高要<br>保持中立,同为西北军将领,如此区别对待,高大概也啼笑皆非吧。高犯了<br>一个错误,就是对当时在他手下工作的杜聿明不予重视,导致杜一怒而回南<br>京,不过这对杜未必是坏事,否则,昆仑关大战,打死中村正雄的,就可能<br>是另外一位指挥官了吧。后来的红二十四军,也是高的部下中发展出来的。<br><br>  邓宝珊,西北军中的一块吸铁石,和事佬,最善于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br>候玩辕门射戟的把戏,五原誓师后,西北军势力在甘肃急剧膨胀,和当地力<br>量发生激烈冲突,猛将吉鸿昌和马仲英拼大刀片,打的两败俱伤,总算赶走<br>了这个娃娃司令,但地方上对西北军也是顾虑重重。冯玉祥就派出邓宝珊,<br>轻袍缓带,恩威并施,很快稳定了后方的局面。提起新一军来大家都想到孙<br>立人的“天下第一军”,可这个番号最初是属于邓宝珊的,他当了军长,看<br>到当地百姓穷苦,不愿扩充实力,一个军只设两个旅,被人笑话为“新半军<br>”,体谅民情,一至于此。但是邓并非不能打仗,1946年榆林城下死守<br>大战,整整一个第一野战军徒呼奈何,令胡宗南嫡系的钟松之流难望其项背<br>。<br><br>  弓富魁,原来指挥国民军第六军,实际是个草头王,空头军长,也投靠<br>了国民二军。此人后来不太有名,但冯玉祥对他印象极深,他外号“一大一<br>小”,每到领饷,发粮这种时候,他的兵就多的不得了,满山遍野,每到打<br>仗的时候,他的阵地上老是没几个人,正面野战一触即溃,但是假如派去偷<br>营劫寨,断人粮道这种有油水的活儿,却总能完成任务。冯对他瞧着别扭又<br>去之可惜,算是中国内战的特殊产物。这弓富魁故事颇多,此人的部队都是<br>惯匪之乌合之众,打仗的本事一般,偷鸡摸狗的技能超群。后来冯玉祥五原<br>誓师、七路援陕时,弓福魁为第二路军总指挥,经榆林入宁夏,却不说他援<br>陕为什么向西走,他也实在胆大包天,竟然在石咀山袭击石友三的第五路军<br>一部,这倒不是弓福魁有叛乱之心,而是太眼馋石友三部队的钢枪和军装。<br>石友三自己就是霸王,怎能容的别人窥伺?马上调集人马围将过来,弓福魁<br>的大队即刻土遁,纷纷重抄旧业,落草为寇去也,留下弓福魁这个光杆司令<br>等着石友三发落。冯玉祥还算仁义,没砍他的脑袋,给他个国民革命军总参<br>赞的虚衔,但这第二路军自此也就废了。后来弓福魁每每与人谈及此事,都<br>会无限后悔地猛击桌案,口中大叫:“啊呀!”宣侠父对此人有一个很有趣<br>的评价:“有许多土匪军队,大做着革命的买卖,只不过弓福魁是其中的不<br>幸者罢了”。不过这人后来还参加过抗日同盟军,被抓捕后在法庭上仗着武<br>功高强居然铐打法官——还好当时国民政府只对共产党十分忌讳,对他还认<br>为是条好汉,未加过分的处置。此人1938年病逝陕西。<br><br>  问题是第二军的核心天生就是胡景翼,他的死让部下顿失重心。说他的<br>死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死一样造成一个强大集团的崩溃未免太抬举老胡,但是<br>他死后第二军的确成了一盘散沙。继任胡景翼的是岳维峻。<br><br>  说起来,岳维峻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等闲人物,他当初是胡景翼靖国军里<br>面的一个纵队司令,胡景翼被陈树藩诱捕后,大家推举岳代替指挥。不久,<br>有胡的信送来,要部队投降,结果被岳看出破绽——胡是书法大家,在信中<br>用粗细笔划区分,写出了完全相反的命令,岳当即下令痛击,把来接收的陈<br>军旅长击毙阵前。他在河南代替胡后报纸上一度称为“豫岳直吴”,和吴佩<br>孚并列。但是岳不善带兵,贪污成性,他当官之后很快腐化,和国共两党派<br>来的工作人员格格不入。因此他在军中威望不高,制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只<br>好放纵他们横征暴敛以买好。原来胡景翼的第二军纪律严明,颇有战斗力,<br>到了他手中不到一年就闹的军纪败坏,政务糜烂。河南人民无法忍受,纷纷<br>起义驱逐第二军驻军,其中最有规模的组织居然是“刀枪不入”的红枪会。<br><br>  河南的这种地方势力根深蒂固,一般的外来户即便兵强马壮也要让他们<br>三分,否则虽然一时得手往往后面要被翻盘。不要说国民军第二军,后来的<br>国民党也制不住,抗战的时候豫西别廷芳司令干脆就是一独立王国,自有王<br>法——据说汽车有汽车道,牛车有牛车道,走错了汽车扎胎,老牛砍蹄。和<br>国民党嫡系也敢叫板,打得堂堂的汤恩伯化装成伙夫才逃出生天。岳维峻弹<br>压不住,全省一片混乱,吴佩孚乘机派军队介入,岳出战被活捉,各部纷纷<br>溃散。<br><br>  据说河南红枪会当时在边界设卡,捉拿第二军的逃兵,方法十分简单,<br>在地上画一圆圈,让其说这是什么,如果说“圈圈”,便可以放行,第二军<br>兵源陕西,一说便是“区区”,立刻锄头红缨枪齐下,打死无论,因为大舌<br>头被误杀的大概也不少。<br><br>  国民第二军各部就此各奔前程,大部分并入了冯玉祥的系统。<br><br>  值得说一句的是岳维峻的结局。吴佩孚是个英雄相惜的人物,杀俘虏这<br>种事他干不出来,所以岳并没有受什么委屈,还到山西住了一段,他后来回<br>到部队,收拢第二军还忠于他的残部,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三十四师<br>师长,也算待遇不错。倒霉的是他偏偏热心的去剿共,还身先士卒——有人<br>好像总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结果再次兵败被俘——这人当俘虏比较上瘾,军<br>事博物馆里还保留着红军的漫画,名字就叫“活捉岳维峻”,画上岳师长衣<br>着整齐,威风凛凛,跟散步似的在前面走,后边是红军小战士拿绳儿牵着,<br>欢呼雀跃。<br><br>  有意思的是俘虏他的,正是当年共产党派到西北军中的代表,他的老部<br>下徐向前。当年岳没把人家当回事,只让徐在军官团里当一小小的参谋,现<br>在报应出来了。徐对他还算客气,留他在苏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红军急需<br>的纱布绷带什么的就通过岳家的亲朋好友源源不断的运进来。好景不长,过<br>了半年张国焘来了,这小子是一左撇子加只会左转弯的主儿,一看俘虏里还<br>有这么一个大军阀,一声令下二拇指一钩,岳维峻就找胡景翼报告去了。—<br>—这不是共产党比吴佩孚没风度,而是张国焘变态,他是两边都杀,苏区的<br>布尔什维克也让他杀的血流成河,这岳维峻能和曾中生等一代名将死在一起<br>,也算他死的不亏。<br><br>  说起来也是堂堂一个省委书记级别的,落的和胡长青一个下场,哎,同<br>志们呐,腐败害死人啊。<br><br>  岳维峻的死,宣告了国民军第二军系统最后消亡。<br><br>                九<br><br>  其实,河南的种种变化,吴佩孚早就看在眼里。<br><br>  虽然北京政变冯玉祥的背后一击把他搞得窘迫不堪,吴大帅并没有气馁<br>。看看他听到冯玉祥叛变的表现就能够理解他的勇气。当时直奉大战正酣,<br>副官送来一电,大帅看完,满面红光,刷刷撕成几片,道:好,援军今晚就<br>到,各路准备总攻!会一散就带上八百卫队穿山越岭,南遁了——电报告诉<br>他冯玉祥已经叛变,正在向他的指挥部猛扑过来。国民军摸到了屁股上还能<br>如此从容,可谓统帅风度不让三国陆逊。吴乘坐铁甲列车连夜南撤,他可不<br>认为自己是走麦城,他知道北京这好地方必定是一山难容二虎,何况是一群<br>呢。大帅镇定自若的退到了鸡公山。<br><br>  这鸡公山风光秀丽,山林幽静,正好修养一段时间,吴大帅在这里闭门<br>读书,还写了一块匾额“小桃源”——鸡公山对日本人来说是个有名的伤心<br>地,十二年后第七军在这里端了日军医院和后勤部队,轮奸虐杀日本女兵和<br>慰安妇数百名,把“小桃源”变成了修罗场。现在的吴大帅对此当然一无所<br>知,他只是看书,做诗,顺便坐山观虎斗。<br><br>  转眼间直鲁联军就乱打成一团,奉系旧将张宗昌向吴大帅输款投诚——<br>因为都是山东人,“山东人不打山东人”。吴下山重整旧部,一路上势如破<br>竹,直抵长辛店。这时候大帅显示了他的为人——郭松龄叛变,张作霖父子<br>举止失措,奉系几乎解体,吴取之已经易如反掌,但吴联想到冯的背叛,将<br>心比心,下令停止对奉张作战,且把他预先派到东北绥芬河抄张家老巢的部<br>队也撤了回来,这一下子奉系顿时化敌为友,打冯玉祥的时候,两家跟亲兄<br>弟似的。<br><br>  看到河南有机可乘,吴突杀回马枪,他的先锋官是民国名将靳云鹗,早<br>说大帅善于将将,他是很少亲自出马的。象前面说的,国民军第二军在河南<br>本来就趋于崩溃,基本没有抵抗,只有个蒋世济在信阳死守。<br><br>  这人也是西北军中一个怪物,如果从影响来说,不应该写他,但是他的<br>情况太个别,不写可惜。他的部队人数不多,训练也不好,可是军心十分稳<br>定,原因是此公在阵前大抽鸦片烟。蒋世济是大烟鬼中特殊品种,人家越抽<br>越瘦,他却越抽越胖,长一身烟膘,完全违反医学常识,而且让部下也抽。<br>前方炮火连天,他却在战壕里和弟兄们镇定自若的互点烟枪,抽的不亦乐乎<br>,还有一套奇怪的理论,比如“兔子不抽大烟,因为它三片嘴,衔不拢烟枪<br>;王八和鳖不抽大烟,因为它侧不过肩膀。”这话通过冯玉祥一个朋友传给<br>冯,让冯觉得新鲜又啼笑皆非。这家伙的镇定也算出色,当兵的真服,死守<br>信阳三十多天,直系的军队几易主帅愣是打不进去,最后还是全省都归了吴<br>佩孚,才解甲出降。吴特别嘱咐让蒋到他的住处来好好犒赏“这条好汉”—<br>—犒赏的,当然也是大烟了。<br><br>  这大概就是双枪兵的来历,后来双枪兵的徒子徒孙还有贵州的王家烈和<br>四川的孙圃,前者学的不象,让老毛老蒋合伙端掉,不去提他,这后者在武<br>汉战役的时候和日军交手出了邪的,刚交火几分钟就全体跳出战壕猛冲,着<br>实让以为中国兵只会死守的日军开了眼界,措手不及的日本兵当然不明白孙<br>圃也是迫不得已——再耗下去弟兄们烟瘾犯了就麻烦啦!<br><br>  所谓得陇望蜀,吴佩孚也不例外,拿下河南就想吃羊肉泡馍了。大帅还<br>是不自己出马,他想起了这位当过几天陕西省长的刘镇华来,结果就是西安<br>的大围城。<br><br>  冯玉祥对刘镇华的老底儿非常清楚,知道此人没有斤两,但是刘的五弟<br>刘茂恩善于用兵,不同寻常,既决定出兵,以少对多,指挥官的选择就颇为<br>重要,冯指定的前敌总指挥,是原属国民军第二军的邓宝珊。他的两员副将<br>,是孙良诚和吉鸿昌。<br><br>  这个配置,可谓极有心计。<br><br>  邓宝珊作总指挥,可以一举三得,第一,邓是国民二军的,这样任命可<br>以表现对于胡景翼的老弟兄决无歧视,——国民三军的徐永昌投了阎锡山,<br>冯可不愿意二军走这条路;第二,第二军的部队为了自己的总指挥,在解围<br>战中,必出死力;第三,邓宝珊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也确实胜任这个职务<br>。邓当年帮助冯打河南督军赵赒,曾经给冯深刻印象——他的部队打仗很勇<br>敢,但是不脱靖国军的民军习气,双方激战正酣,一声开饭,立刻放下枪,<br>一窝蜂的回来吃饭,战壕里连个哨兵也没有,吃完了回去抄起枪来继续猛冲<br>猛打。河南的北洋军被这一手闹的头大,不明虚实,哪敢进逼?<br><br>  孙良诚和吉鸿昌,是一对儿长期搭档的熊虎之将。孙在甘肃帮助刘郁芬<br>作战的时候堪称孤胆英雄,是西北军北伐中的头号猛将。他还是当时中国最<br>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这个知道的人就少了,孙曾经领衔西北军足球队在<br>南京和大学生足球队交手,互有胜负,其出色的脚法,到解放后李凤荣等足<br>球前辈还有提及,当然,他们和孙比,又是后辈了。吉鸿昌,人称“吉大胆<br>”,自己作了一只饭碗,撰刻“做官即不许发财”,掷地有声,后来因为领<br>导抗日同盟军失败,被国民党当局枪杀于北平陆军监狱,是西北军中两位最<br>著名的共产党人之一<br><br>  ——另一位是张自忠的副手,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这两个人搭档,<br>对敌众我寡,但我强敌弱的这次作战来说,实在是最合适的选择。<br><br>  还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就是援军中的政治部交给谁负责,当然最好是深<br>孚众望的刘伯坚出马,但是冯玉祥对刘伯坚太喜爱了,这人胆大如斗,身先<br>士卒,假如到前线出了问题怎么办?老冯实在舍不得。正好共产党又派了人<br>来,看这个人文质彬彬的应该不会上去跟人拼刺刀,而且还是个矮子,就算<br>是到了前线,挨枪子的目标也小些。就是他了,老冯决定了,派这个叫邓希<br>贤的到邓宝珊那里负责政治部——老冯这个决定,差点儿断送了共产党的第<br>三代领导层,邓希贤,后来的名字,就叫做邓小平。<br><br>  这一仗,是西北军值得骄傲的一战,刘镇华部加上新招的部队,达到十<br>三万人,而西安城里城外的西北军,加在一起不过三、四万,竟然打的“镇<br>嵩军”大败亏输,狼狈逃出潼关,11月,西安解围。刘镇华走投无路,最<br>后只好自缚请降,投入冯玉祥门下,成了西北军的第八军。<br><br>  到这里,西北军已经站稳了关中,冯玉祥面向河南,出兵潼关——这一<br>次,不再是军阀混战了,西北军,已经改变了名称,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响亮<br>的名字:国民革命军,这一次的出征,被写入了史册,融入中国近现代史上<br>重要的一个情节——北伐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西北军,达到了它辉煌的顶<br>峰,也走向了他的衰落。<br><br>
2#
发表于 29.1.2004 18:54:30 | 只看该作者
  <!--emo&(y)--><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再顶
3#
发表于 29.1.2004 23:45:31 | 只看该作者
4#
匿名  发表于 30.1.2004 18:14:12
up up  <!--emo&(y)--><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5#
发表于 31.1.2004 22:29:4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025 13:1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