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和老师之所以不敢和孩子谈“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样的观念: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就会越早。张玫玫也提到,很多人在青少年性教育的问题上,始终抱着“遇到问题再教育,不事先提醒,避免过早唤醒性意识”的态度。一部分家长认为,如果没有性教育,孩子可能还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学校一搞性教育,他们反倒对这些感兴趣了。
在当今中国,“性”依然是一个需要避讳的刺激字眼。社会上一个颇为流行的论调是,如果青少年在“性”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就意味着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每年全国共有近200万妇女进行人工流产,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未成年少女。这些孩子,不是学校里的“坏学生”,也并非问题儿童。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面前是乖孩子。
提出“性教育是义务教育”观点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强调说,所有的义务教育都是超前的,没有一个人直到造原子弹的时候才学数理化,所以也不应该有任何一个人,直到青春期才开始接受性教育。
“学校和家长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青少年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报刊和光盘等等。”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部医学心理学教授胡佩诚说,“但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不齐”。
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张枫认为,在青少年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出事情”,是防范式的教育。这样一来,青春期性教育被等同于贞洁教育。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区。“要知道,任何性教育都不可能禁欲,更不可能挡在两个人中间。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胡珍说。
我们的性教育除了生理知识就是一系列“不许”
“性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会学生做决定而不是替学生做决定,教导他们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晏涵文教授说。据这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性教育研究的专家介绍,他们授课的原则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禁欲或延后性行为;教导安全的性行为;万一怀孕了怎么办。
在西方发达国家,性教育被ㄎ晃?烁窠逃?4有⊙У礁咧校?扛鲅??家?邮艽笤?20个学时的性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性知识,与性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分辨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责任(性道德)。其中各项内容都要从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三方面进行讨论,不仅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同时让他们讨论自己的观念与态度,并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
反观我国,目前学校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性知识(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性道德,而很少涉及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我们在学校里能学到的,基本上都是生理知识,认识一下各个性器官。除此之外就是一系列的"不许"。”大三学生小毛说,“就这个,老师还显得特别不好意思,其实这些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
“对我来说,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是最困难的。”一名从事大学生性教育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上对性的认识本身就很多元,有的人坚持传统的伦理道德,杜绝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反对传统禁锢。很难说哪一种观念是主流,没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态度,很难办。”
对于这个让很多人感到棘手的“不同价值观如何纳入教材”的问题,晏涵文介绍了台湾的经验:性教育的内容不止是性知识,还包括与性有关的各种价值观,甚至是在社会上存在争议的价值观。保守与开放并存,把不同价值观客观地告诉学生。“但有个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那就是婚姻幸福,不得艾滋病。”(记者方奕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