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653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武器图展 (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1.2008 13: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手枪
从James Bond的PPK开始吧。
PP/PPK_7.65mm手枪
口径: 7.65mm ,
初速:290m/s(280m/s),
有效射程:50m
枪口动能:196J(186J),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单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8发(7发),
全枪长:170mm(150mm),
枪管长:90mm(85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680g(570g),
准星:片状,
照门:缺口式
配用弹种:7.65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时代进步了,007已经开始用沃尔特P99了,对比一下


Hk公司P2000



P2000 SK紧凑型手枪


在04年拉斯维加斯枪展期间,在北拉斯维加斯警察局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演示的P2000 SK


USP 通用自动装填手枪


USP的半透明塑料弹匣


USP前方有两条导轨,用于安装UTL(Universal Tactical Light——通用战术灯)。


USP


加装IPSC比赛用附件的USP40,包括枪口制退器和反射式瞄准镜


大家熟悉的cs里,警察的手枪USP45


USP45



MK23 美国特种作战突击队手枪
Mk23是HK公司根据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简称USSOCOM)的要求而研制的进攻型手枪。


三角洲突击队员试验第一阶段HK OHWS


虽然MK23是专为美军特种部队制造的,但特种部队使用MK23的图片却很少很少.


USP Tactical


这个挪威特种部队士兵的9mm USP战术型装上了一个B&T消声器


USP Elite 比赛手枪


USP Expert专家型比赛手枪


P7M13


生产序列号为“001”,这是1982年第一支出厂的P7M13


德国特警队SEK在公开汽车上进行反恐怖演习


著名的伯莱塔92FS

周润发在很多电影里使用该型枪


使用M9手枪的美国海军人员



负责基地保安的海军陆战队SRT(特种反应队)在进行CQB训练(USMC.mil)


保安人员实用射击比赛上的M9射手


伊拉克战争中使用M9手枪的美军士兵,但对该枪反映不好




伯莱塔93R型是以伯莱塔92型为基础,在1975年开始设计的,相当于是采用了单动击发装置和重型套筒的全自动92型,但其全自动模式只能进行3发点射,而“R”就是意大利文“Raffica”(点射)的意思。伯莱塔93R的设计思想与1970年代活跃的恐怖活动有关,设计目的是为特种部队或要员护卫提供一种如手枪般紧凑,但火力强像冲锋枪一样强的小型全自动武器。



AUTO 9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伯莱塔93R的改装型,但注意,现实中是没有生产过这种型号的,这把AUTO9其实是科幻电影《ROBOCOP》中的机器警察墨菲使用的武器,是用伯莱塔93R改装的道具枪。道具师用一把真的伯莱塔93R改成只能发射空包弹的道具枪,然后加长了枪管,并在枪管的延长段外面包上一个有科幻感的外壳,看起来像一个比赛手枪用的配重块,不过如果真是一个配重块,那这么大的一块也实在是太重了。由于这个“配重块”的物体挡住了前握把的位置,因此就干脆把前握把也取消了。


另外,电影中这把道具枪被命名为AUTO9并不是因为它是发射9mm弹的全自动手枪,而是因为背景设定中这把枪的全称是“OCP专利的第9种自动手枪”(9th automaticpistol OCP haspatented),对电影有印象的观众应该会记得,OCP是电影背景中的一家科技集团,正反两面的机器人都是OCP的产品。


93R


著名的M1911a1,现在它的改型又被美军特种部队和LAPD SWAT选用。


M1911a1


M1911a1


SIG P210


SIG P210


SIG Sauer P220


SIG Sauer P220


9mm口径的SIG-Sauer P220在1975年装备瑞士军队,军方编号为M75。


SIG Sauer P225

SIG Sauer P225


SIG Sauer P226


SIG Sauer P226
SIG-SauerP226是在1980年代初期为参与美国JSSAP主持的XM9手枪竞争计划而设计的,优胜者会成为美军新的制式辅助武器。在那次竞争中意大利伯莱塔92F取胜,除了伯莱塔92F外,只有SIG-SauerP226被评为“技术上可接受”。这样的评语是因为当时测试的标准非常严格,结果没有一把枪能够通过所有的测试,所以最好的两种也只能评为“技术上可接受”。伯莱塔取胜的原因是价格上的优势(据说P226性能表现最好),而此后几年P226很不走运,几次参加西方军队的武器招标,每次都是名列前茅,但每次总有伯莱塔手枪跟它一起,而且伯莱塔手枪总是凭借更为便宜的价格把SIG-Sauer手枪挤出合同之外,从美国到欧洲,SIG-Sauer P266给伯莱达手枪当了一路伴娘。

尽管P226从没有被任何军队正式采用,但却是一种发优异的辅助武器,因此被许多特种部队广泛地采用,包括英国的第22特别空勤团,美国的海军海豹突击队,还有许多军/警特种部队采用P226,也被许多地方的警察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在美国。P226系列中各种型号总共生产了近600,000把。美国海军把P226定名为Mk24 MOD0而大量订购,海军陆战队的特种部队也使用Mk24。


荷兰的反恐怖部队BBE就采用了P226


使用P226的英国SAS,腿侧枪套内的P226使用了20发长弹匣。


美国海军陆战队RRS快速反应特遗队(Rapid Response Detachment)的队员,腿侧枪套内的是Mk24。


Seal队员


SWAT使用p226训练


SIG-SauerP228在1988年投放市场,实际上是采用双排弹匣的P226小型化。P228与P226一起取得大量的警用手枪的订单。1992年4月,P228正式被美军采用,并命名为M11型紧凑型手枪,与M9一起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主要供宪兵和其他要求缩小尺寸手枪的人员使用,因为M9的握把实在太大了。



P226和P228都只有9mm口径,不能象P220那样更换不同口径的枪管。为了让采用双排弹匣的SIG-SAUER系列手枪有多种不同的口径选择以满足市场的需要,SIG公司在1990年开始研制P229手枪,并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这个系列里,P229是第一支不在德国SAUER公司生产的手枪。
P229与P228的尺寸相同,但可以通过更换枪管发射三种手枪弹,.40S&W弹,9mm手枪弹和SIG公司专门研制的.357SIG手枪弹。发射.40S&W弹可以讲是潮流所趋,特别是在执法部门当中,已经大量使用发射.40S&W弹的手枪了。而.357SIG则是新开发的一种警用手枪弹。


SIG Sauer P229


带附件导轨的纯双动型


SIG Sauer P230
SIG-SauerP230是1977年为警察研制的一种袖珍手枪,最初的目的是打算参加德国的警察手枪招标,但结果被采用的却是P225。P230同样可以发射几种口径的枪弹,但与P220并不是同一系列,结构性能都大不相同,日本警视厅就是采用这一支便于隐藏的手枪。


P232是P230的改进,主要的差别是握把的设计,其他方面没有分别。


SIG Sauer P239
P239是P229的进一步小型化,是这个手枪系列中尺寸最小的,适合警察便衣人员或其他需要隐蔽携枪的保卫人员使用。由于握把更小,可以只使用单排弹匣。除弹匣和尺寸重量外,其他方面与P229相同。



SIG Sauer P239


SIG Sauer P245
P245是P220系列中最新的型号,目的是满足市场对发射.45ACP弹的自动手枪的需求。P245尺寸相当紧凑,比HK USP45紧凑型还小,便于隐藏携带。



SIG Sauer P250
P250大概是在2001年左右开始研制,是按照德国新制订的警用手枪指标设计的一种纯双动半自动手枪。P250的第一次面世是在IWA-2004上,当时只有9mm口径型,而且是紧凑型。根据SIG的宣传小册子说在2004年愉会有更多的型号推出,包括比较大的全尺寸型,以及大口径型。P250的双动扳机行程非常短,只有大约3mm,扳机扣力约9磅,白点式的战斗瞄准具,有整体式的皮卡丁尼导轨。


[ 本帖最后由 gsmofgsm 于 13.1.2008 13:17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maxpayne 于 25.1.2008 19:52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13.1.2008 13:17:48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太长,显示不了,只好分两段了。

SIG Pro
SIGPro系列手枪是一种模块化式的手枪,是SIG-Sauer系列产品中首次尝试大量使用塑料聚合物的手枪,以往的P220系列手枪都是采用金属底把,而SIGPro则采用工程塑料底把。所谓的模块化是指两点,一是握把模块可以方便更换成不同尺寸的模块;二是模块化的击发机构也可以随意更换,不但方便维修,而且可以让使用者可以在双动/单动(DA/SA)和纯双动(DAO)功能中任意选择。SIGPro被一些国家的执法机构采用,美国DEA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客户。SIGPro最初只有在1998年中期推出.40S&W口径的SP2340,可更换枪管发射.357SIG口径手枪弹,一年后推出9×19mm口径的SP2009,在2003年Sauer为法国执法机构设计了在SP2009基础上改进的新型号SP2022。


SIG   SP2340


SP2340


SP2009


SP2022
在2003年底,Sauer公司公布了一种名为SP2022的新手枪,这是一种在SP2009基础上改进的SIGPro新型号。SP2022是专门为法国政府生产的,Sauer将为法国的执法机构(包括警察和国家宪兵)提供270,000把SP2022,全面取代目前法国执法机构使用的多种不同型号的手枪,包括110,000把PAMAS-G1。顺带一提,在法国人的招标中,只有HKP2000和SIGPro合资格取胜,但Sauer的标价较低(每把枪?280)。取名SP2022据说是因为法国人打算使用这种枪至少20年,而且合同是在2002年宣布(在2003年签订)。尽管此枪与SIG公司已经再没有关系,但在套筒上仍然有SIGSAUER的字样,鬼才知道它的正确名称应该怎样叫,也许就叫SIG-Sauer SIG Pro SP2022。

SIGPro有两种不同的弹匣底座,而法国国家宪兵两种都订购了,当穿着单薄衣服时,使用较短的一种。法国人还为所有的SP2022都各配两个枪套,一个是隐蔽式的,另一个是外露的枪套,有防抢夺功能。SP2022还在握把底部增加了一个绳环,用于系枪纲,这是法国政府的合同要求。还有一个小细节。SP2022把待击解脱杆上的锐利边缘磨掉了。

SP2022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在底把上植入了一块感应芯片,把手枪的序号和所用警察的姓名、单位、性别和惯用手(左手或右右)等资料都记录起来。

SP2022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底把上整合了一小段皮卡汀尼导轨,用于安装通用的战术附件,而不是SIGPro的标准附件,这段导轨很容易把SP2022与SP2009区分开来。另外,SP2022上的板机比SP2009的薄,主要是为了缩短板机距离。SIGPro系列手枪的缺点是板机的质量比P220系列手枪的差,虽然SP2022专门减轻了扳机扣力,但仍然不如P220系列的平滑。不过要注意的是,法国警察平均每年只打大约一百发弹来练习射击,平时使用手枪的机会也不大。


Glock系列


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 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 Glock)创立于1963年,座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

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的定义是至少底把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冲锋手枪。但事实是,GLOCK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无法相比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而从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自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

GLOCK的整个底把包括握把都是由工程塑料整体注塑成型的,只是在与套筒接触的滑槽部位才用钢增强;扳机和弹匣也是塑料的。这样不但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与其他零件的结合精度也大大提高。由于握把部位与弹匣槽是一体的,因此尽管它使用大容量的双排弹匣,握把尺寸并不太大。另外,塑料枪身还有保养及使用上的好处。潮湿的气候对于塑料枪身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的,保养起来也比金属制品的枪身简单得多。另外,外界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也小,不论在酷寒或酷热的环境下,赤手不戴手套來握枪也不容易烫伤或冻伤。

GLOCK手枪在制造上采用先进的工艺,零部件允许的公差非常小。据说GLOCK手枪刚开始引进美国时,在某个枪展上曾做过一次公开测试:有人将20把GLOCK17进行完全分解后的零件摆出來,由一个观众任意挑选零件重新組合成一把枪,然后用这把枪射击了2万发子弹,中间沒有出现任何问题。

对于GLOCK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部件最令人质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坚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总觉得塑料不如金属耐用。事实上,GLOCK所用的强化塑料有非常好的强度和耐磨能力。使用GLOCK的军警单位对于它的耐用性很满意,民间的用户也很少抱怨GLOCK的塑料部件。

以下是GLOCK手枪的六项破坏性试验:

1 将枪冻在冰块中60天,化冰之后进行100发射击。

2 将枪埋于各种灰土中,包括沙土,干、湿泥土。然后进行500发射击测试。

3 将枪埋入稀泥之中,然后用手甩掉表面的泥,进行100发测试。

4 将装好子弹的枪沉入一米深的水中一个小时,之后立即进行100发测试。

5 化学除油测试,用清洗剂将枪内所有润滑油去除干净,然后进行100发测试。

6 用大型越野车轮子从各种角度碾过地上的手枪。之后把装好子弹的枪,用汽车轮胎压一个小时。再进行100发射击。

以上六种测试共1000发子弹,没有出现一次故障。

不过GLOCK手枪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也造成过麻烦,在GLOCK刚推出市面时,大众传媒以讹传讹,认为金属探测器或X光透视仪等仪器不能检查出这种“塑料枪”,恐怖分子会利用它来避过机场的安全检查。事实上,GLOCK的套筒、枪管和弹簧仍然是金属制品。但为了对付并不专业的大众传媒,避免因公众疑虑而对销售产生障碍,在后来生产的枪身塑料中都加上了一种X射线无法穿透的染料,以便于“接受”安全检查。

而GLOCK手枪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扳机式保险装置也在世界各地的手枪开发中流行起来。手枪是一种自卫武器,因此GLOCK手枪的设计思想就是让使用者将子弹推上膛就立即可以使用,不必在射击前再打开保险,这一特性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拨枪自卫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个保险虽然方便却也很安全,在测试中,一把上了膛的GLOCK手枪从50英尺高度掉落在水泥地上,手枪安然无恙沒有意外击发。另外,GLOCK手枪的扳机力不轻(5.5磅),扳机行程较长,如果不是故意扣动扳机的话,很难击发的。而在对于提供给执法机构的GLOCK手枪,还换上了扳机力更大(11磅)的击发组件,以减少警用枪走火的可能性。

当GLOCK手枪第一次进入美国警用武器市场时,偏爱左轮手枪的德克萨斯州警察并不喜欢一支采用工程塑料、没有敞露式击锤而且是自动装填枪弹的手枪,所以一些警察局几乎是以强迫的方式装备格洛克手枪的,但当用上了GLOCK手枪之后,这些警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新手枪。据说在美国,格洛克手枪占据了近50%的警用自动手枪市场(不过这只是枪商的单方面宣传,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这一说法),像纽约市警察局早已全面采用GLOCK手枪,美国海关也订购了大批的GLOCK17和GLOCK19,甚至在阿拉斯加这样的严寒地区也有执法部门使用GLOCK手枪,而洛杉矶市警察局不采用GLOCK手枪的理由则只是“没有外露的保险不符合有关规定”。

从GLOCK17开始,格洛克公司开发出不同口径、不同尺寸的一系列手枪,使格洛克手枪能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销。从GLOCK17开始,扳机保险装置成为GLOCK系列手枪的一成不变的特征。


个人感觉Glock已超越了M92,更多地出现在影视剧中。


出现在影视剧中


GLOCK 17
GLOCK17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型号,由于9mm Para口径是北约成员国的军用手枪标准口径,而在其他非北约国家中也是应用很广的军用手枪口径,所以GLOCK17的应用范围最广、产量最大。

GLOCK手枪系列中的第一支型号为什么编号是“17”呢?到目前听过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广为流传的,因为这支手枪的弹匣容量是17发,而当时流行的双排手枪弹匣是15发(这个流行的定义其实是以流行的意大利伯莱达92F为基准的),所以就决定编号为17了。对于弹匣容量是17发,我认为只是一个巧合:GLOCK17的弹匣长度和其他15发容量的弹匣长度差不多,但GLOCK17所采用的众多新技术中的其中一项名为“扁钢丝绕制弹簧”,这种弹簧的剖面是扁的而不是传统的圆形,所以在保持相同弹力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弹簧压缩时的长度,所以当双排弹匣里的弹簧压缩时便可以多容纳两发弹。

第二种解释是我比较相信的说法,因为GLOCK公司的人对外界宣称:他们以公司的门牌号码“17号”来命名新枪,以庆祝和纪念新枪的诞生。

第三种解释是因为这是GLOCK公司生产的第17种产品,但没人能列出以前的16种产品,但2004年《轻兵器》杂志采访参加2004年北京警用装备展的GLOCK公司销售人员,他们所持的也是这种说法。


由于一此用户喜欢在GLOCK手枪的枪管上方开孔,以抑制枪口的跳动,增强连续射击时的稳定,所以GLOCK公司也推出专门有抑制枪口跳动结构的型号,这些型号的名称都是在原有型号数字后加上字母“C”。GLOCK17C就是带枪口跳动抑制装置的GLOCK17。


枪管上开孔的手枪不是Glock17C,而是美国一家名为ARO-TEK的公司改装的。


GLOCK17L是用于IPSC或IDPA比赛的GLOCK17,结构一样,只是枪管加长,枪口有抑制跳动的开孔。但由于GLOCK手枪的精度相对较差,因此销量并不怎样。


在1983年,当格斯通·格洛克设计最初的GLOCK17时,他就想到要面对一个比奥地利军队更宽广的市场。结果,他为靶枪射手设计了GLOCK17L(基本上是加长套筒的17型),而全自动的18型是为警察和军队市场的需求的。GLOCK18的销售大多数是特警部队,例如意大利机场警察就使用它们。


这种GLOCK18的枪托比较有趣,在枪托内还可以收藏两个备用弹匣


延长枪管的GLOCK18型号


GLOCK19是GLOCK17的缩小型,尺寸、重量都更小,便于隐蔽携带。标准弹匣容量为15发,但也可以使用GLOCK17的各种弹匣。


现在GLOCK19生产有顶端开孔的“C”型。


GLOCK20是专门针对美国警用和民用市场设计的,1990年首次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SHOTSHOW上展出。GLOCK20发射原本为FBI研制的10mmAUTO手枪弹,由于枪弹直径和长度都比较大,因此整个底把都加粗加长。由于枪弹威力增大,因此在扳机钩上方加了一个横向销钉,防止射击时闭锁块移动。在其他发射大威力手枪弹的GLOCK手枪型号中都有类似的设计。


在1990年与GLOCK20同时在拉斯维加斯SHOTSHOW上露面的还有发射.45ACP手枪弹的GLOCK21,虽然握把厚,但由于底把是由工程塑料整体制成的,握把上不需要侧片,因此握围仍然控制在合理的尺寸内。在没有广泛采用工程塑料技术以前,同样是.45口径的手枪要达到13发这样的弹匣容量是不容易的。由于这种口径的手枪主要针对美国市场,在1994年颁布防止突击武器法后,GLOCK公司推出了10发容量的GLOCK21弹匣。


GLOCK22发射.40S&W手枪弹,由于在美国,对10mmAUTO弹的兴趣已经冷落,而.40S&W弹则开始在美国警界风行,因此GLOCK22被许多警察所采用。许多警察都认为,GLOCK22操作起来和左轮手枪一样简单,但重量更轻、火力更强,其尺寸与GLOCK17大致相当。


GLOCK23是GLOCK22的缩小型,相当于GLOCK19的.40S&W口径型。


现在GLOCK23生产有顶端开孔的“C”型。



GLOCK24实际上是GLOCK22的比赛型号,相当于GLOCK17L的.40口径型。GLOCK24在1994年的拉斯维加斯SHOTSHOW上首次展出。除了枪管加长外,还有抑制枪口跳动的装置。当GLOCK24开始生产后,GLOCK17L就停止生产,因为9mmPara弹并不是美国IPSC或IDPA比赛上的主流弹种。


GLOCK24也生产有“C”型,但原来的GLOCK24就在顶部开孔,所以在外形上看不出GLOCK24C和GLOCK24的区别,除了套筒上所刻的型号外没有什么不同。


GLOCK25是为满足个人手枪用户推崇.380ACP口径的自卫手枪而开发的,由于其主要市场不在美国,而在欧洲,因此没有生产10发容量的弹匣。


GLOCK26是GLOCK系列中的袖珍型号,在1996年推出市场。同类的型号还有不同口径的27型、28型和33型,在GLOCK手枪中的尺寸和重量都是最小的。GLOCK26发射的是9mm Para弹,由于握把短小,因此设计了12发容量的弹匣,但也为美国的民间市场设计了10发容量的弹匣。


和GLOCK26一样是袖珍手枪,在1996年同时推出市场,不过GLOCK27是发射.40S&W枪弹。


GLOCK28是在1997年推出的,是.380口径的袖珍型,尺寸与26型、27型、33型一样。


GLOCK29是10mm口径的GLOCK20的缩小型,在1997年研制。
GLOCK30是.45口径的GLOCK21的缩小型,在1997年研制,其尺寸和GLOCK29一样。


GLOCK31是发射.357SIG弹,可见SIG公司开发的这种新弹药也算是成功的,由于近年来很流行在自动手枪底把前方带导轨,用于安装激光瞄准器或战术灯,GLOCK31是GLOCK手枪系列中第一支设计有这种导轨的手枪。


GLOCK31也生产有枪管顶端开孔的“C”型。


GLOCK 32
GLOCK31的小型化,相当于发射.357SIG弹的GLOCK19。


GLOCK 33
同样是.357SIG口径的袖珍型的GLOCK31,但没有安装战术灯的导轨


GLOCK34发射9mm Para弹,长度介于GLOCK17和GLOCK17L之间,在底把前端有导轨。设计GLOCK34是主要用于实用射击比赛,所以扳机扣力较小,此外还有可调整的照门,放大的空仓挂机柄,延长的弹匣卡笋


GLOCK35类似于GLOCK34,也是减轻扳机扣力和带导轨的比赛型,发射.40S&W弹。


GLOCK 36
GLOCK系列手枪中发射.45ACP弹的袖珍型号,在1999年推出。虽然口径大,但却是GLOCK手枪中宽度最小的型号,为此还采用了单排弹匣,因此弹匣容量只有6发。GLOCK36很适合作为警察使用的后备枪(BACK GUN)。


GLOCK37最早在IWA2003展会上露面,其最特别之处,在于所采用了GLOCK公司研制的.45ACP缩短型的手枪弹,这种手枪弹被命名为.45GAP(即“格洛克公司自动手枪”的缩写)。研制这种枪和弹的原因主要在于GLOCK系列手枪都比较轻,因此发射全威力的.45ACP弹时后坐力比较大,射手不容易控制。于是GLOCK公司就研制了缩小型的.45ACP弹。但对于这种手枪是否有前途,还得看其他牌子的手枪会不会支持这种全新口径的弹药,所以GLOCK公司的这个新创造是有一定冒险性质的。
除了采用新口径外,GLOCK公司还在37型手枪上作了一些新的改进。例如一直以来GLOCK手枪都被批评没有膛内有弹指示功能的,在GLOCK37的拉壳钩上就增加了这个功能。另外GLOCK手枪的进弹引导面的设计也不好,导致子弹底部外露太多,如果用上装药过多的弹,就很可能导致后座过快,后坐过快就可能在膛压不够低时弹壳的不结实部分就露出来,然后导致炸膛。因此GLOCK37不但改进了进弹引导面的设计,缩短了外露的部分,而且专门设计的.45GAP弹也加厚了弹壳的底部,从而降低了炸膛的事故发生率。


Five-seveN®
FN公司开发了命名为Five-seveN®的手枪,首尾两个字母表示开发厂家,而带上这个商业标记的名称很难为其取一个合适的中文译名,只可勉强称为“五七式”手枪,从这个宣传意味重的特别名称就说明FN公司为推广SS190弹确是不遗余力的。
Five-seveN®手枪是一种半自动手枪,枪机延迟式后坐,非刚性闭锁,平移式击针击发。Five-seveN®扩展了工程塑料在手枪上的应用,以往的手枪只在套筒座、弹匣及其他非主要受力部件上使用工程塑料,而套筒的运动速度很高,需要承受猛烈撞击,因此都是采用优质钢材。Five-seveN®手枪通过精心设计,首次在手枪套筒上成功采用钢——塑料复合结构,支架用钢板冲压成形,击针室用机械加工,用固定销固定在支架上,外面覆上高强度工程塑料,然后表面再经过磷化处理。因此,既减轻重量又保证了强度要求。


最新的皮卡汀尼导轨型


提起大威力的半自动手枪沙漠之鹰(Desert Eagle),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的产品,但实际上它是明尼亚波尼斯市的马格南研究公司(Magnum Research Inc.)研制的。
1979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Eagle)。这三个人是J. Lindig、J. Skildam和H. Z.Skildam,而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为什么是IMI?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总之,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不过直到1985年,.357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正式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 Cor-Bon口径。

1992年,由于美国政府对进口****进行限制,因此销往美国的沙漠之鹰就由IMI生产零部件,运往美国后由马格南公司进行组装和最后的加工。于是IMI将未经处理的半成品运往美国,由马格南研究公司进行镀铬、镀镍、镀金及抛光等表面处理,并对枪管及其他组件进行精加工后重新组装,这样就以“Made in USA”的形式继续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沙漠之鹰彪悍的外形,不是任何人都能控制的发射力量,这是任何小巧玲珑的战斗手枪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特点使它受到好莱坞的注意,在1984年由MickeyRourke主演的一部动作片《龙年》(The Year oftheDragon)中,沙漠之鹰第一次在电影中登场,从此以后,沙漠之鹰在近500部电影、电视中亮相,这里的统计还不包括美国以外的影视作品,当剧本中提到“有强大威慑力的手枪”时,几乎都是选择沙漠之鹰作为道具。国内的电影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阿诺德·斯瓦辛格的电影《最后的动作英雄》(TheLast Action Hero)里面那个一边驾驶敞蓬车一边单手用沙漠之鹰将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


由于受电影和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尤其是CS)的影响,沙漠之鹰在国内似乎有很高的威望,但据国外的枪迷说,尽管国外也有些人受电影的影响而去购买,但沙漠之鹰实在太大、太重,而且很容易出故障(发射时手腕不稳可能导致抛壳失败),又挑子弹(购买时随枪附有一张名录告诉你应该用什么牌子的子弹),因此很多人又马上卖掉,在枪店中有许多二手的,600美元左右。

实际上,沙漠之鹰并不是合适的自卫或战斗手枪。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沙漠之鹰深受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的喜爱,以至几乎每个猛男(还包括像尼基塔那样的猛女)在打.50AE沙漠之鹰时连眼都不眨,由此产生的误导是使人认为马格南口径手枪是很普通的玩意儿。但是,电影和游戏都不是合适的参考资料。


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沙漠之鹰用作自卫是不适合的,而对于特种部队来说,他们也不愿意用手枪做进攻型武器。那么沙漠之鹰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也不是。前面已经提到过两遍了,沙漠之鹰的设计初衷就是用来打靶和打猎的,作为靶枪或狩猎手枪,沙漠之鹰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打猎,百米以上的有效射程,接近长枪的威力,其他手枪都做不到这点,何况猎手一般也不会等野猪跑到面前才开枪,所以上述那些不适合战斗或自卫的缺点对于打猎来说并没有负面的影响。目前,沙漠之鹰也确是被定义为狩猎手枪在市面上销售的。

加长枪管并加装瞄准镜后,用来打猎就更合适了。


QSZ92自动手枪系统
92式9mm手枪系统从1992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批准立项开始研制,1998年设计定型,1999年12月20日,92式9mm手枪及其弹药作为驻澳门部队装备正式公诸如众


92式9mm手枪的出口型,与国内型的握把标志有区别


派驻海地维和的武警部队装备了92式9mm手枪


92式5.8mm手枪的研制目的是为军队指挥员及特种部队等战斗人员提供的自卫或军用战斗手枪,主要用于杀伤50m距离内的有生目标,手枪弹在50m内法向击穿232头盔钢板后,还能击穿50mm厚松木板。杀伤效果优于9mm Para弹,弹头侵入人体形成的空腔效应是Para弹的2.5倍。


《轻兵器》网站的92式5.8mm手枪照片


92式5.8mm手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3.1.2008 13:23:0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真的是太长了,图又超多,累得我的手的酸疼酸疼的。

真的是咬牙坚持才完成的!!  

虽然之前一个战机的帖子BZ们没给分,

这个请多给点吧~~

拜托拜托,真的很不容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3.1.2008 14:3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5.1.2008 19:2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5.1.2008 19:3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5.1.2008 20:01:39 | 只看该作者
(二)冲锋枪和步枪

UMP40

UMP40发射.40S&W弹。HK公司宣布开发出UMP40的同时也宣布MP5/10和MP5/40停产。UMP40在外形上和UMP45相差无几。



克里夫兰东部的一个联合执法机构——Surburban反罪案网络的SWAT队员,他们手上的就是UMP40



2002年10月4日,美国的塔利班士兵约翰·沃克·林德(John Walker Lindh)被送到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的法庭受审,沿途有警察保护押送他的汽车。



UMP9

这是UMP的最新型号,发射9×19mm Para弹。图中箭头所示主安装皮卡汀尼导轨的安装点。有传闻指,UMP9的开布预示了HK公司将停止生产MP5系列,但没有得到证实。



Mp5a5和UMP9



单兵自卫武器(Personal Defence Weapon,简称PDW)的概念,最初是在1986年美国战备协会举办的年会上提出的,期后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在《美国轻武器总规划》中正式提出开发PDW的设想,其目的是取代手枪、冲锋枪和短突击步枪。根据该规划的要求,PDW的装备对象是驾驶员、操作员、司令部人员、装甲兵、工兵、无线电员、飞行员、后勤人员或维护保养人员等。这些人员虽然不是一线步兵,却占军队总人数一半以上,他们很少有时间来提高个人射击技术,而他们所装备的自卫武器——手枪和冲锋枪大多数发射9mm Para手枪弹,不能有效对付穿着防弹衣的敌人。因此,对PDW的要求要重量轻,易于携带,容易瞄准和操作,能有效对付防弹衣。在1989年4月16日,北约组织发布的AC225文件中明确表示需要在北约各国军队中装备这种武器。

而在1986年,FN公司就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发PDW系统,当时FN公司的设计人员意识到手枪和冲锋枪如果不经严格训练,命中精度很低,而折叠枪托的短突击步枪仍是偏大偏重,自动射击时的后坐力也不好控制,因此必须研制一种全新的武器。新枪被命名为P90,在1987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的样枪射击表演,1988年,FN公司生产了4支样枪,每支枪均发射了15,000发枪弹,主要零件无破损现象。到1992年P90正式投产,FN 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单兵自卫武器。



在大约生产了300支P90后,FN公司为推广P90枪弹,对SS90弹作了一些修改变为SS190弹,枪管膛线缠距也相应地由178mm改为228mm。发射SS190的现型P90与投产初期的P90在外观上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消焰器的长度和形状。





由于美国特种部队表现出对P90的兴趣,FN公司开发出P90 LV(Visible Laser)。P90 LV在握把前方的安全挡块上安装了一个激光瞄准器,由于激光发射器外形隐蔽,P90 LV在外观上和P90差别不大,实际上除了激光瞄准器外没有其他的区别。

在这张图上还可以看到有激光瞄具左侧有一个警告标志,告诫使用者注意激光对眼睛的伤害



P90 TR

P90 TR又称为平顶型P90,是FN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新产品,TR即三导轨(Triple Rail)的意思。它取消了环型瞄具公司的光学瞄具,代之以一段RIS导轨,再加上两侧各有一段RIS导轨,共有3条导轨。用户可以在导轨上选择安装不同的瞄准具。





P90 战术型

P90 TACTICAL型是P90 TR的最新改型,外观上明显的特征是延长了顶部的导轨和新的消焰器。另一个改进是在导轨座下增加了一个后备的简易机械瞄具。



内置式后备机械瞄具



P90 战术型



采用P90TR的美国白宫特工1



采用P90TR的美国白宫特工2



希腊反恐怖特种部队



荷兰的BBE装备了P90TR



P90的开发完全是根据《美国轻武器总规划》中提出的设想而开发的,早在1987年年初,FN公司就开始与PDW武器的潜在客户联系,以试探PDW武器的市场前景,而1989年北约的AC225文件更增强了FN公司开发P90的信心。时至今日,科威特、阿曼和沙特阿拉伯装备了P90,美国特种部队也对P90表现出浓厚兴趣,将来可能用P90来换装M9、M11(SIG P228)等手枪和MP5冲锋枪。但原来预期中的最大客户——北约各国的非一线战斗部队却迟迟未装备P90。特种部队专用枪,这并不是开发PDW武器的初衷。



P90的价格比普通的冲锋枪贵,但如果接到大宗订单,P90的单价是可以降低下来的。在初期,FN公司一直竭力宣传P90如何适合司机、后勤人员等非法一线战斗人员P90始终未能大规模装备北约部队,最主要原因可能是P90发射的5.7×28mm弹未能普及,大多数国家都在观望其今后的发展。FN公司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P90的枪弹,首先他们把SS90弹改为SS190,然后研制发射SS190弹的半自动手枪,以显示SS190弹完全有通用性成为新的北约制式弹。同时,为鼓舞其他公司研制发射SS190弹的武器,FN公司愿意低价转让成套的技术资料。FN公司也向北美的执法机构推销这种新武器,但只有个别特种部队少量订购了P90用作实战评估,在执法部门中,SS190弹很难取代低速的手枪弹。

洛杉矶警察局的SWAT在训练中使用P90,从枪口消焰器的长度和形状判断是发射SS90弹的早期型号



在1997年4月22日,秘鲁反恐怖突击队冲入日本大使馆邸解救被劫持的人质,从新闻片断中有两个镜头出现有手持P90的突击队员,但无法判断是否同一个人。这支P90(或者是两支)可能是秘鲁购买的,也可能是美国顾问提供给他们,顺便用来进行实战评估的。



到目前为止,公开的P90的照片大多数都是FN公司的宣传照片,FN P90依然前景暗淡。HK公司2000年推出的PDW使P90出现了第一个竞争者,但事实上,HK PDW发射的也是新弹,也就是说,HK公司也要面对FN公司同样的问题。



谢谢支持,下面介绍中国的1979年式冲锋枪

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79式冲锋枪”,是在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最高生产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一闱剐档难兄浦芷谖?-7年,主要研制人员为4~10人,而79式冲锋枪的研制时间长达15年之久,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多达几十人。

79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8月。起初,原军械部属下的一家研究所接受任务研制一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的冲锋枪,简称“丛林冲锋枪”。当时研制条件极端艰苦,没有试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制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初步方案样枪是在一个民用机械加工厂进行试制的,装配成枪后根本就没打响。

1966年5月,“文革”开始,研制工作受到很大干扰,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停止了“丛林冲锋枪”的研制。1967年根据要求恢复研究,而到1969年又再次下马。期间科研人员频繁调动,科研工作几乎是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1970年3月,解放军总参二部要求研制一种适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便于携行的武器。此项目交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简称“208所”)研制,在4月份重新组织人员继续上马研制“丛林冲锋枪”,此时改名为“7.62毫米轻型冲锋枪”,由刘质桐担任项目组长。

1971年12月~1972年1月,新型冲锋枪的样枪第一次在国家靶场试验,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改进后在1974年第二次进国家靶场,但仍未顺利通过试验。到1975年9月,第三次进入靶场试验,武器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项目组在工厂试制了100支冲锋枪,先后到济南、沈阳、兰州、昆明等地进行部队试用,并分别进行高温、泥沙使用试验,得到部队认可。

由于第三次国家靶场试验仍遗留一些问题,在部队试用后,1978年4~5月,新型冲锋枪第四次前往国家靶场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这一次终于顺利通过。1979年9月25日,这支冲锋枪被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主设计师刘质桐在接受《轻兵器》的访问时曾提到,在研制阶段的79式冲锋枪曾经历过两次政变。

由于79式冲锋枪是为空降兵等特业分队研制的,所以,研制中与空军部队有协作关系。1971年,空军部队曾向单位索要当时还被称为“丛林冲锋枪”的设计图纸和两支样枪,之后,将图纸还回。当项目组拿回图纸时,发现图纸上带有圆规孔,且图纸被磨毛,显然已被抄袭。事后得知,图纸与样枪到了林彪反党集团手中。9月13日,林彪出逃时机毁人亡,事后在清查时发现上海藏有私造7.62毫米冲锋枪上百支,就是仿制“丛林冲锋枪”的。冲锋枪研制的项目组因此而受到牵连,幸好研究所保存了调取图纸的全部手续,完全符合组织程序,才免于被审查。

另一次是在1976年。当年2月,国防工办邀请有关人土召开会议,定下一个耐人琢磨的基调:上海方面以208所冲锋枪图纸为基础,对其进行改动并试制。后来我们才知道,上海方面试制出的冲锋枪实际上落入了王洪文反党集团手中,粉碎“四人帮”后,这些枪交由208所。上海试制的冲锋枪,主要机构沿袭厂79式冲锋枪,但对机匣盖进行了改动,增加了散热孔,弹匣仓和拉机柄也做了改动,不过,这些改动不太适用,而且武器射击精度也较差。

谢谢支持,下面介绍中国的1979年式冲锋枪

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79式冲锋枪”,是在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最高生产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一般枪械的研制周期为5-7年,主要研制人员为4~10人,而79式冲锋枪的研制时间长达15年之久,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多达几十人。

79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8月。起初,原军械部属下的一家研究所接受任务研制一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的冲锋枪,简称“丛林冲锋枪”。当时研制条件极端艰苦,没有试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制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初步方案样枪是在一个民用机械加工厂进行试制的,装配成枪后根本就没打响。

1966年5月,“文革”开始,研制工作受到很大干扰,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停止了“丛林冲锋枪”的研制。1967年根据要求恢复研究,而到1969年又再次下马。期间科研人员频繁调动,科研工作几乎是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1970年3月,解放军总参二部要求研制一种适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便于携行的武器。此项目交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简称“208所”)研制,在4月份重新组织人员继续上马研制“丛林冲锋枪”,此时改名为“7.62毫米轻型冲锋枪”,由刘质桐担任项目组长。

1971年12月~1972年1月,新型冲锋枪的样枪第一次在国家靶场试验,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改进后在1974年第二次进国家靶场,但仍未顺利通过试验。到1975年9月,第三次进入靶场试验,武器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项目组在工厂试制了100支冲锋枪,先后到济南、沈阳、兰州、昆明等地进行部队试用,并分别进行高温、泥沙使用试验,得到部队认可。

由于第三次国家靶场试验仍遗留一些问题,在部队试用后,1978年4~5月,新型冲锋枪第四次前往国家靶场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这一次终于顺利通过。1979年9月25日,这支冲锋枪被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主设计师刘质桐在接受《轻兵器》的访问时曾提到,在研制阶段的79式冲锋枪曾经历过两次政变。

由于79式冲锋枪是为空降兵等特业分队研制的,所以,研制中与空军部队有协作关系。1971年,空军部队曾向单位索要当时还被称为“丛林冲锋枪”的设计图纸和两支样枪,之后,将图纸还回。当项目组拿回图纸时,发现图纸上带有圆规孔,且图纸被磨毛,显然已被抄袭。事后得知,图纸与样枪到了林彪反党集团手中。9月13日,林彪出逃时机毁人亡,事后在清查时发现上海藏有私造7.62毫米冲锋枪上百支,就是仿制“丛林冲锋枪”的。冲锋枪研制的项目组因此而受到牵连,幸好研究所保存了调取图纸的全部手续,完全符合组织程序,才免于被审查。

另一次是在1976年。当年2月,国防工办邀请有关人土召开会议,定下一个耐人琢磨的基调:上海方面以208所冲锋枪图纸为基础,对其进行改动并试制。后来我们才知道,上海方面试制出的冲锋枪实际上落入了王洪文反党集团手中,粉碎“四人帮”后,这些枪交由208所。上海试制的冲锋枪,主要机构沿袭厂79式冲锋枪,但对机匣盖进行了改动,增加了散热孔,弹匣仓和拉机柄也做了改动,不过,这些改动不太适用,而且武器射击精度也较差。



79式冲锋枪装备部队后,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中有这样一个战例:在我境内有一哨所被越军占领。我军某侦察分队3名侦察员奉命将其拔掉并抓一“舌头”。3名侦察员配备79式冲锋枪和匕首执行任务。一天深夜,他们突然闯入哨所,一名侦察员将室内4名越敌击毙,一名侦察员在室外作弧形扫射,击毙4名越敌并打断一名越敌的双腿,另一名侦察员上前用匕首直逼被打断腿的越敌,将其拖走,抓住了“舌头”。他们用了40秒钟完成任务,我方无一人伤亡。

另一个战例中,我军某侦察分队奉命在我边境某地潜伏,越敌特工队同时也窜至该处埋伏,两军相距约20m,互相均未发现。经过三昼夜的潜伏,我军奉命转移,敌军也得令撤走。几乎在同一时刻,双方都发现了对方。双方指挥人员同时下令射击,但我方的枪稍快一步,敌方顷刻全部毙命。我军在战后总结经验时说:“此次遭遇战的胜利,一是指挥员指挥果断,二是79式冲锋枪平战转换性能好,出枪快,它起了决定胜负的主要作用。”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老山前线的一张照片



79式冲锋枪的性能可靠,由于采用闭膛待击和导气式自动原理,因此射击精度比较高,而且重量也比较轻巧,由于射速很快,短时间内就能用弹雨覆盖目标区,是一种优秀的近战武器。另外79式冲锋枪的扳机力很轻,据说有经验的射手可以在连发状态下轻松地打出单发或2发的点射,据说有些巡警或特警队员利用这个优点,把79式冲锋枪用作近距离的精确射击武器。79式冲锋枪的缺点是弹匣容量只有20发,不利于持续火力。

广州特警



随着近年来各地治安机构纷纷成立特警部队,现在79式冲锋枪正成为国内特警的主要武器,并出现了许多改装套件使其更加适应这个新的角色。刚开始时,这些所谓的改装仅仅是在枪管上挂装SUER-FIRE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后来开始出现用MP5护木改装的战术灯护木,现在还出现了采用M1913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

2000年底广州市的特警队公开表演时使用的冲锋枪,似乎是最早出现在传媒上配用SUER-FIRE的79式冲锋枪



另一种改装套件,还可以加上前握把。



2004年6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展出了新的一种79式冲锋枪战术护木,由于采用皮卡汀尼导轨导轨,因此可以自由的组合附件,展品中的附件除了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外,还有EoTech公司的全息瞄准镜。显然这种昂贵的附件已经被广州市天河公安分局所采用



BIZON冲锋枪

1993年,伊孜玛什公司的两位工程师——AK设计者的儿子维克多·卡拉斯尼柯夫(Victor Kalashnikov)和SVD设计者的儿子阿列克赛·德拉贡诺夫(Alexey Dragunov),共同设计出一种新颖的冲锋枪,名为BIZON(俄文为БИЗОН,与英文单词Bison同义,中文意思为“野牛”,有时也被译为“蜂牛”)。

BIZON冲锋枪最大的特色是采用64发容量的合成材料制筒形螺旋式弹匣,虽然美国卡利科公司早已生产出类似原理的螺旋式弹筒,但卡利科的弹匣位于枪的后上方,使重心偏后,而且瞄准基线高。而BIZON的弹匣位于前下方,本身可充当护木,不但重心位置适当,而且在持续射击后还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另外,卡利科的螺旋弹匣可靠性和耐用性都不高,因此没有部队或执法机构采用,目前仍然在民用市场上挣扎,而BIZON的弹匣据说可靠性很高,故障率比卡利科低,目前已经被俄罗斯的许多特种部队所采用。



装有消声器和PK01反射式瞄准镜的BZION



Spetsnaz的队员在射击BZION冲锋枪



PP-2000冲锋枪

这是在欧洲萨托里2004军备展(eurosatory 2004)上初次公开的9mm口径PP-2000冲锋枪,外形非常新奇有趣。由图拉的KBP仪器设计局研制,虽然PP-2000的第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不过其设计专利是在2001年申请并在2003年批准的。PP-2000适合作为非军事人员的个人防卫武器或特种部队和特警队的室内近战武器,目前暂时还没有被任何部队采用,但一些执法机构和军事部门都对此枪表现出兴趣。



PP-2000的结构非常简单,零部件非常少,以简化维护作业和降低造价,全枪外形紧凑,机匣与握把和板机护圈由高强度塑料做成一个整体的部件,板机护圈的前部可以兼作前握把,其外形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国产的QBZ95突击步枪。PP-2000采用冲锋枪常见的自由式枪机,但为了提高射击精度而采用闭锁待击方式。枪机是包络式,枪机的前部分暴露机匣外,并兼作上膛推柄,这样的装填方式类似于PP-90M1,只不过PP-2000操作起来更方便,而且枪口露出的位置较多,也不影响附加消声器等枪口装置(虽然暂时没有看到有配套消声器的相关报道)。PP-2000的口径与西方国家流行的派拉贝鲁姆弹通用,但主要是发射俄罗斯生产的7N31穿甲弹,显然是一种既照顾出口又考虑国内特种部队订单的武器。有两种容量的弹匣,一种是20发,另一种是40发,供弹弹匣插在握把内,而在枪尾还有一个弹匣插口,把40发弹匣插上去后就变成枪托。保险/快慢机柄位于机匣左侧,在握把上方。



SR-2冲锋枪

СР-2 Вереск冲锋枪其实是类似于HK公司的MP7一样的“个人防卫武器”。发射9×21mm Gurza系列(SP10、SP11、SP12和SP13)特种穿甲弹,用于对付穿防弹衣的目标。



欧洲萨托里2004军备展上展示的SR-2

工艺虽然看起来和欧美产品还是有差距,但性能不凡



PP-90折叠式冲锋枪

PP-90(俄文ПП-90)是对阿雷斯FMG冲锋枪一个不成功的仿制品,阿雷斯FMG(Folding Machine Gun)是美国阿雷斯防务公司(Ares Defense company)在1980年代中期生产的一种折叠式冲锋枪,PP-90是KBP设计局在1990年代初期以阿雷斯FMG为蓝本进行设计的,设计目的与阿雷斯FMG一样,都是为了让特工人员在一些场合下能够隐蔽地携带一种火力比手枪强大的自动武器,因此折叠起来相当紧凑,粗看起来像个金属盒子。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要3-4秒就能把枪展开并进入射击准备状态。

阿雷斯FMG的设计并不太成功,至少作为一件新奇的武器却没什么人买就能看得出来,而PP-90也是一样。这种设计并不可靠,而且用起来也不舒服,唯一的优点只是便于伪装携带。刚开始时俄罗斯一些警察和安全部队装备了这种冲锋枪,但糟糕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极差的操作性能,使这种枪现在只能存放在武器库的角落里铺满灰尘了,后来有一种改进型叫PP-90M,但也没有改变其悲惨命运。

PP-90完全是由钢板冲压而成,折叠的位置是在枪膛尾端。PP-90是自由式枪机工作原理,盒形弹匣供弹,弹匣插在不舒服的直形握把内,没有快慢机,只能进行全自动射击。当枪处于折叠状态时,外形尺寸为270×90×23mm。要射击时,先压下一个盒式活动连接销,松开两个铰接机构,就能展开武器。瞄准装置是折叠式的准星和照门。



动画



PP-93冲锋枪

PP-93(俄文ПП-93)冲锋枪大概在1993年研制,是PP-90折叠式冲锋枪的一种非折叠改进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可靠性和改进人体工程学设计。PP-93也是被多个俄罗斯的执法机构和安全机构所采用,而比起PP-90,装备PP-93的部队至少是愿意使用。据说PP-93在半自动射击时的精度也相当好的,而且PP-93的外形也非常紧凑,可以用专门的手枪套隐蔽地携带,也可以使用激光指示器和消声器等附件。



PP-93的动作机构与PP-90基本相同,也是自由式枪机,全枪由钢板冲压而成,弹匣插在握把内。在扳机护圈上方有滑动式保险/快慢机,因此PP-93能够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瞄准具是固定在机匣顶部的,形状低矮,枪托也是由钢板冲压而成,并向上翻折叠在机匣上方。装填拉柄的设计比较特别,是位于枪口下方的一个横置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可在机匣下方前后滑动,上膛时,用手指抓住圆柱的两端向后拉,松开后则自动复位。在射击过程中,这个圆柱体不会随枪机一起运动。这种设计不是方便快速的上膛方法,但可以使武器尺寸紧凑窄小,适合一些需要隐藏携带****的秘密任务。主要发射改进的高膛压PMM手枪弹,但也可以发射标准的PM手枪弹。



安装了消声器



PP-90M1冲锋枪

PP-90M1冲锋枪是KBP设计局最新研制的,尽管它的名称听起来很容易令人误解成它是PP-90折叠式冲锋枪的改进型,但实际上PP-90M1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武器。由于PP-90M1采用一种大容量的螺旋弹筒供弹,因此看起来与PP-19“野牛”冲锋枪相近。然而,PP-90M1最特别的地方是,它可以通过一个适配器而使用普通的盒形弹匣,这样比起螺旋弹筒的携弹能力会减少一半,但重量会比较轻,外形也相对比较小。

PP-90M1采用传统的自由式枪机工作原理,枪身主体由塑料制成,向上折叠的枪托由钢板冲压而成。保险/快慢机柄位于枪的左侧,在板机上方的位置。机械瞄准具很“紧凑”很低矮,因此不方便快速瞄准。螺旋弹筒由塑料制成,而盒形弹匣是用金属制成的。PP-90M1发射俄制的7N21或7N31型9×19mm穿甲弹而不是9×18mm PM手枪弹,这两种弹的膛压相当于9×19mm的+P+或+P++级手枪弹,但也可以发射任何军用或商业型的9×19mm北约标准弹。

PP-90M1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装填拉柄是“按钮”,位于枪口上方,要用一根手指来压(还不容易做得到)枪机,而且也不安全,在装上消声器后还会影响上膛动作,真是怪异的设计。另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分解的方法。如果要分解PP-90M1,先要把弹匣上方的分解旋钮旋出来,当旋出这个旋钮后,就能从枪的前方依次取出枪管、枪机和复进簧。虽然分解过程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但光是旋出分解旋钮就得花大约20-30秒。由于这个怪异的上膛系统,麻烦的分解和组合过程,使用困难的瞄准具,这些奇怪而失败的设计,除了好奇心外,没什么能让买家再多看一眼。因此PP-90M1目前还没有被获得采用。



OTs-02“柏树”冲锋枪

OTs-02 Kiparis(俄文КИПАРИС,意即“柏树”)冲锋枪是由图拉的中央运动和狩猎枪械设计局(TSKIB SOO)在1990年代初期为俄罗斯警察和MVD(内务部)研制的,目前也正被MVD和俄罗斯警察所采用,包括OMON和SOBR等特种部队。



OTs-02采用自由式枪机工作原理,机匣是由钢板冲印成形,弹匣在扳机护圈前插入。OTs-02用直形盒式弹匣供弹,20发或30发容量,钢制枪托可以折叠到机匣顶部。OTs-02与KEDR/KLIN的性能与很接近,总体结构也基本相同,也可以安装可卸式消声器和激光指示器,不过在外表形状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而且OTs-02的枪管稍长一点,尺寸也稍大一点。



OTs-02



OTs-22冲锋枪

OTs-22冲锋枪据说是专供出口的型号,因此发射西方通用的9×19mm派拉贝鲁姆弹,而不是俄罗斯本身的9×19mm穿甲弹,但据说俄罗斯一些情报部门的特种部队也有少量采用。枪身由钢板冲压而成,内部结构据说和美国的英格拉姆M10/M11差不多。



AEK-919K冲锋枪

AEK-919冲锋枪在1990年代中期由科若库基础机械设计局为俄罗斯军队和特警部队研制,最初的设计是以奥地利的斯太尔MPi-69冲锋枪为基础。在初期试验后对设计进行了改进,缩短全枪长度,把滑动式的保险机柄改为旋转式的快慢机/保险,在人体工程学也作了改善,由此产生的新型号被命名为AEK-919K“Kashtan”,目前可能被俄罗斯军队和执法机构的一些特种部队少量采用。

AEK-919K采用简单的自由式枪机工作原理,包络式枪机,开锁待击,弹匣容量有两种,20发或30发。机匣由钢板冲压而成,扳机护圈、握把和隔热屏均是由塑料制成的。拉机柄在机匣左上方,射击时并不随枪机移动。AEK-919K采用L形的翻转式照门,有50米和100米两种距离,机匣顶部可以方便地安装一些俄罗斯生产的消声器。枪管内采用多边形膛线,枪口部有螺纹,方便安装消声器。伸缩的枪托是由钢制成,托底板上有橡胶垫。

AEK-919K是非常紧凑的便携式冲锋枪,据说其射击精度也比较高,射击动作可靠而舒适,甚至可以单手操纵。不过快慢机的位置操纵起来并不太方便,在“保险”位置时,很难直接射击手的拇指选择到“射击”的位置上。



UZI submachine gun 【乌兹冲锋枪】

由以色列军官 Uziel Gal 在第一次以阿战争(1948年)后设计的冲锋枪。其基本设计灵感来自捷克的 Sa 23/Sa 26 冲锋枪,使用气体反冲式原理、开放式枪机设计。枪栓是个空管,包覆枪管运动,固定式的撞针位于枪栓后部的内表面。这种设计的优点是非常节省空间,整支枪的长度可以大大缩减。另外它的握把位于接近重心的位置,上弹方式和一般半自动手枪一样,从握把入25 发或 30 发弹匣。这种配置方式除了比较容易控制射击之外,在光线不良时更换弹匣也比较容易(即使在黑暗中,人类双手仍然会很容易地彼此趋近;尝试着闭上眼睛拍手就知道)。它在握把后端有个握把保险,以增加安全性。

乌兹冲锋枪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生产,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各国欢迎,目前有9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治安单位使用乌兹冲锋枪。IMI 也发展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枪型,如:Mini UZI、Micro UZI、甚至 UZI Pistol。



“乌兹(UZI)”枪族



以色列军队将彻底淘汰“乌齐”冲锋枪,代之以装备有先进电子仪器的新式步枪。早在20年前“乌齐”冲锋枪就已淡出作战部队,但是在一些精英特种部队中一直沿用至今。

具有传奇色彩的“乌齐”冲锋枪由乌齐·盖尔在20世纪40年代末研制成功,当时以色列军队遭武器禁运,且资金紧张。“乌齐”首次亮相是在1954年以埃(及)的西奈半岛战争期间。半个世纪以来,以色列国防工业公司共生产了150万支“乌齐”冲锋枪,而且至今仍在生产。该型枪在拉美、美国及非洲有一定的市场。它既是警察及执法人员的利器,在犯罪分子中也很流行。

9毫米口径的“乌齐”冲锋枪突出的优点是体积小,性能稳定,主要不足是射击精度不高。其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50米,故此多用于近距离作战。该型步枪有多种改型:“乌齐”半自动卡宾枪、“乌齐”微型冲锋枪以及重量不足1.8千克的“乌齐”半自动手枪。

目前以军作战部队装备的是美制M-16步枪,其射击距离近1000米。自2004年1月起将列装自行生产的新型“托夫尔”突击步枪,其改型有:标准型、狙击型、以及供特种部队及空降兵使用的缩短型。总体而言,“托夫尔”步枪特点是体积小,可用于巷战。与“乌齐”不同的是,“托夫尔”装备有先进的电子瞄准具,可实时提供射击者视野内的目标信息。



AK-47

AK-47突击步枪,在我国曾被称为冲锋枪(仿制的1956年式突击步枪也曾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前苏军摩托化步兵部队、空军和海军的警卫、勤务人员使用木制或塑料制固定枪托型,伞兵、坦克乘员和特种分队使用折叠金属枪托型。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但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AK-47是装备范围相当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军外,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

AK-47突击步枪(第1型)



这就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了,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

AK-47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发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AK-47采用机械瞄准具,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AK-47的表尺射程为800m,有效射程为400m,但实际上300m以外都打不准了,连发精度更是低,按现代军队的要求已经是不能满足了,这是AK-47的一个缺点。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也是连发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会很容易震松瞄准具。

折叠枪托型的AK-47是为伞兵部队研制的,俄语称为AKC-47,西方称为AKS-47



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

这个型号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千克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千克的钢材。专门研究卡拉斯尼柯夫突击步枪的美国专家伊泽尔博士猜测,这种改变是由于苏联过于重视重工业,把冲模制作人才从轻武器生产部门调到了其他部门,以至于不得不把冲压机匣改为铣削机匣。此外就是把抛壳挺的位置改在机匣内壁的侧面,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



轻型AK-47(第3型)

这一型的AK-47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在1955年的《轻武器手册》上,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 (AK)”,即“7.62mm轻型卡拉斯尼柯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这种轻型AK-47突击步枪的刺刀也经过了改进,配备有可折叠的刺刀(1型刺刀),刺刀座位于导气孔下方。除固定木制枪托的型号外,又研制了折叠式金属枪托的型号,后来又研制了带夜视瞄准具的AKH(西方称AKN)型和带金属折叠枪托的AKC(西方称为AKS)型。由于第3型AK-47大量装备苏联军队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国生产的56式冲锋枪也是仿制此型,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采用冲压机匣的第1型。



这种折叠枪托的轻型AKS是为伞兵部队生产的,加上刺刀全长1076mm,带空弹匣时全重4568g



这是为AK-47研制的PBS-1消声器,步枪连消声器共重4711g,消声器本身重623g



这是带有NSP2型夜视瞄准具的AKH,夜视瞄准具本身重7484g,连电池重8185g。



以色列第13突击队的队员把美国M203榴弹发射器挂在AK-47的枪管下



Ak47和他的设计者卡拉施尼科夫



2003年9月,在吉布提训练当地军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射击AKS-47



2003年,美国第10山地师的一个顾问团在埃塞俄比亚训练当地政府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5.1.2008 20:04:07 | 只看该作者
AKM突击步枪

卡拉斯尼柯夫在1953年至1954年期间改进AK-47,最终定型为AKM,并在1959年开始被苏军装备。AKM最主要特点是用冲铆机匣代替AK-47第3型的铣削机匣,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新的冲压机匣也比AK-47第1型的冲压机匣和第3型的铣削机匣都要轻,改进后的AKM只有3.15kg重。AKM全称为Avtomat Kalashnikov Modernizirovannyi,即卡拉斯尼柯夫自动步枪改进型,这种武器已经成为至今为止生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AK枪。

AKM改进型(第2型)



这种就是最早被定型的AKM,在1959年获得苏军采用,主要有如下的改进:

步枪重量减轻,主要是大量采用冲压件,并把铆接改为焊接,如枪管节套和尾座是点焊在1mm厚的U形机匣上,机框-枪机导轨也是冲压件并点焊在机匣内壁上;弹匣改用轻合金,与原来的钢弹匣可以通用,后期还研制了一种玻璃纤维塑料压模成型的弹匣,也可以完全通用;枪托、护木和握把采用树脂合成材料。

枪机和枪机框表面经磷化处理,活塞筒前端有4个半圆形缺口,恰好与导气箍类似的缺口配合;机匣两侧各有一个很小的弹匣定位槽,机匣盖上有加强筋。

击锤装有一个由5个零件组成的击锤延迟体,位于扳机附近。

增加了表尺射程,表尺分划为200~1000m,一个分划为200m;柱形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的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用于夜间瞄准。

改用新型的多功能刺刀(2型刺刀)。

护木上有手指槽,便于射手在连发射击时控制武器。

对于AKM步枪扳机组上增加的“击锤延迟体”也被译为“减速器”,这是因为这个装置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误解为是用于降低AKM的射速,以提高射击精度。但事实上AKM的射速仍然保留在AK-47的600RPM,显然是另有用途。后来,美国的枪械专家对AK-47和AKM进行了无数发实弹射击试验,并使用高速照相机来分析工作件在射击时的运动情况,终于揭开了这个“减速器”的迷底。试验中发现,AK的枪机框在实现闭锁复进到位后,时常出现两到三次的轻微回跳,这种轻微回跳导致击发时击锤首先打在枪机框后部,然后才打到击针,使打击底火的力量减小。这对于需要一定击发强度的底火来说(AK系列采用浮动式击针,击针与底火事先已接触)会导致AK-47步枪很偶然地出现哑火现象。为了根本消除这种哑火可能性,就为AKM步枪设计了这套新的击发组件。这个“减速器”在击发时能使击锤延迟几毫秒向前运动,以保证枪机框在前方完全停住后再打击击针,这样足以消除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哑火的可能性。这也是有时候AK即使在使用一些已经生锈的底火,却仍然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原因之一。在试验记录上,AKM没有出现一次由于武器方面引起的哑火现象。

有意思的是,设计师们把AKM的表尺射程增大到1000米,这种射程与AK和M43弹的设计初衷是相反的,而且以AKM的精度,要准确命中1000米处的人体大小的目标确实需要点运气。

第3型的AKM与1959年型AKM的最大区别就是设计了一个斜切口形的枪口防跳器,螺接在枪口上,以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全枪长度增加至880mm。就像AK-47的情况那样,由于第3型的AKM被广泛苏军及其他东方阵营军队所装备,因此有些人误以为AKM一定有斜切防跳器的。

另外这种型号也设计了一种新的刺刀(3型刺刀),刀柄形状作了更改,并首次采用塑料制的刀柄和刀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AKM多数都是这种有防跳器的型号,后来基于这种型号出现了许多AKM的改型,其中AKMC型为折叠金属枪托型(英文为AKMS),折叠枪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两根撑杆制成的,折叠于机匣下方,是较为常见的AKMS型号;另一种是折叠于机匣右方,中间带加强护板。AKMH(英文为AKMN)型是带夜视瞄准具的型号,此外还有一种短枪管的AKMCY型(AKMSU)。在苏联军队装备AKM后,其他华约国家也开始装备。



护木下挂БГ25(英文为GP25)榴弹发射器的AKM



这是后来所生产的玻璃纤维塑料弹匣



带NSPU夜视瞄准具的AKMN,全重5755g



这是带有PBS-1消声器的AKM,连消声器全重4155g



AKMS改进型突击步枪



这种AKMS改进型是为空降兵研制的,也是在1959年服役,取消了枪口防跳器,稍为缩短长度并减轻重量。展开枪托全长880,折叠枪托为640,空枪重3.3kg。



AKMSU短突击步枪

AKMSU是短枪管型的AKMS,此枪产量极低,而且只少量地装备了特种部队,难觅其踪迹。而它的后辈AKS-74U却装备量巨大,既是特种部队的近战利器,也是非一线战斗部队成员的自卫武器。



苏军伞兵



1988年,在阿富汗Bagram的两名苏联侦察兵



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士兵在练习使用GP25



现在的SPETsNAZ仍在使用配有PBS-1的AKM



SPETsNAZ仍在使用配有PBS-1的AKM



在车臣的AKM



俄罗斯特种部队



使用AKMS的原东德伞兵部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格鲁吉亚与格军一起进行城市地形作战训练



俄罗斯内务部特种部队仍在使用AKM



达吉斯坦士兵



在安哥拉守卫分发粮食点的士兵



反抗苏军入侵的阿富汗的女英雄



阿富汗战争时期,游击队村庄中里的小孩



俄罗斯SPETsNAZ



俄罗斯SPETsNAZ



AK-74小口径枪族

AK-74于70年代初装备苏联军队,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由于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许多国家都纷纷研制小口径步枪,小口径枪弹的综合性能高于7.62mm中间威力型弹,于是苏联也开始研制新型的小口径步枪弹及武器。1960年代,苏联两位子弹设计家维克多·萨巴尼科夫与利迪亚·布拉夫斯科亚研制了一种5.6×42mm口径的步枪弹,最后发展成现在被称为M74型的5.45×39mm步枪弹。同时卡拉斯尼柯夫也在1960年代开始对AKM进行改进,缩小口径以发射小口径步枪弹,研制了一些发射5.45mm弹的试验枪。

同时,在伊孜玛什公司的两位设计师也设计了两种在AKM基础上改进的突击步枪——AL-4和AL-7,这两种枪采用一种独特的后座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命中精度。但经过对比,苏军最终决定采用卡拉斯尼柯夫研制的突击步枪,因为这种新枪的零件中有53%延用薃KM的零件,从生产和换装训练的角度说这是最经济实惠的。新枪定型后的型号为AK-74,同时由于5.45×39mm步枪弹也是在1974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因此也被称为1974型步枪弹。整个AK-74枪族包括有突击步枪、短突击步枪和轻机枪。AK-74的使用已经接近30年,经受了阿富汗和车臣战争的实战考验。AK-74于东欧一些国家也装备有此枪并作了某些改进,阿联酋、约旦和叙利亚军队中也装备有AK-74。

这是最早一型的AK-74,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在1974年定型。AK-74是以AKM为基础,两者的原理、闭锁机构、供弹方式、击发发射机构等完全一样。但为了发射小口径的5.45mm M74弹,对机枪、枪机、导气箍等都作了相应的改进。其中枪管膛线缠距缩短,使弹头转速高,飞行稳定。另外枪机体的直径相应减小,使枪机框与枪的重量比上升到6∶1(AK-47为5∶1),这种比例变化的优点是使步枪自动机射击时更为可靠,但缺点是对拉壳组件强度要求更高,因此又对枪机、拉壳钩等强度要求高的零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此外,AK-74还对枪膛进行镀铬,另外就是增加了一个高效的枪口装置,这个枪口装置是AK-74与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区别。

新的枪口装置外表为圆柱形,完全是整体机加工出来的,长81mm,直径25.8mm,内部为双室结构;前室的两侧各铣有一个大的方形开口,开口的后断面切割出锯齿形槽;后室开有3个直径2.5mm的泄气孔,分布于上面和右侧面。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从膛口喷出的火药燃气在这个枪口装置中进行两次冲击、两次膨胀。气体在通过后室时,有部分气体从后室的3个泄气孔喷出,以达到制退和减震的综合作用;在通过前室时,大开口后端面的槽会使气体偏流25度,让足够多的气体反冲在开口的前端面,进一步降低后座力。另外向右上方喷出气体可以减轻枪口射击时的上跳,也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由于小口径弹药后座力低,加上这个枪口装置的效果,AK-74的连发散布精度大大提高了。不过这种制退器虽然制退效果明显,但却有另一个缺点,枪口焰会比较明显,尤其在黑暗中射击。



弹匣材料为模压成型的玻璃纤维塑料,重量轻,生产简单,成本低也低。这种弹匣强度高,坚固耐用,曲度减小,侧面无突筋和凹槽,外表平滑,但质量不小。最初的弹匣是橙色的,后来又生产了黑色和深棕色的弹匣。

AK-74的枪托为木制固定枪托,底板上有黑色橡胶垫,使抵肩射击时更稳定,而且有缓冲作用的效果,木托两侧加工有长约100mm、宽19mm的槽,以作为识别标志。AKS-74的枪托是骨架形折叠枪托,由钢板冲压点焊而成,向左折叠。AK-74的小握把用模塑制成,护木用层压木板制成。

AK-74的照门仍为缺口式,卡拉斯尼柯夫认为缺口式照门的优点是瞄准速度快,不过比较起西方流行的觇孔式照门射击精度还是差了点,而且枪机撞击机匣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射击精度仍然是低于西方枪械。但与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经是大大提高了。根据前东德的试验,在300米距离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为29%,而AK-74为40%。一个在阿富汗战争中获得红星勋章的俄罗斯老兵说,他经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离上使用AK-74,看来实用射击精度是显著增加了。

武器分解、擦拭的工具装在一个管形金属附品盒内,对AK-74和RPK-74,附品盒通常放在枪托内,但AKS-74、AKS-74U则只能单独放的。盒内装有一个刷子,一个带环杆,一个冲子,一个准星调整器/螺丝起子(同管形盒相配合)。除AKS-74U外,所有枪的枪管下方都挂有通条,AKS-74U的通条只能另外携带。

小口径的优势之一是在不增加士兵战斗携重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120发M43弹重4.35磅,而120发M74弹重仅2.79磅,在重量一点不变的情况下,士兵可额外多带67发弹。身背10磅重的弹药对M43弹是274发,而对M74弹是430发。

除了AK-74和AKS-74外,这一型还包括有在机匣左侧装有光学瞄准镜座的AK-74N(俄文AK-74H)和AKS-74N(AKC-74H)。



AKS-74空降部队型

护木改为塑料制,枪托展开长933mm,折叠长694mm,空枪重3.2kg,载弹全重3.5kg。



挂GP25榴弹发射器的AK-74,注意枪托底板上外加了一个橡胶缓冲垫,看来GP25后座力也不小。



装1PN51夜视瞄准镜的AK-74N



在1987年至1991年期间生产的AKS-74已经开始改用深棕色的玻璃纤维塑料护木,空枪重3325g。这种AK-74是最后一型的AK-74,被称为Plum AK-74。



AK-74M突击步枪

AK-74M是在1987年开始研制的,与AKM中的M一样,AK-74M是“现代化的AK-74”的意思,不过这种样新枪在苏联解体后才正式出现,1991年开始由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生产。AK-74M在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原来鲜艳的颜色部件都改为暗色,这是因为它用深棕色的玻璃纤维塑料代替原来的木料作为枪托、护木和握把的材料,AK-74M的折叠枪托内可以装附品盒,护木上增加了防滑纹。由于改用了塑料,因此枪重减轻至3,325g,此外塑料的热传导系数低,而且冲击强度和耐磨性都高于木质,最初的枪口制退器为前后两个敞开的气室,方便擦拭,但最后又改为与AK-74类似的设计。另外刺刀也改用了黑色的塑料刀柄,造型有所改变。新的刺刀重290g,刃长163mm,宽29mm。



早期生产的AK-74M的枪口制退器



这是后来所生产的AK-74M,枪口制退器又改为接近原本AK-74的设计



AK-74MN



AK-74突击步枪(第4型)

第4型的AK-74把护木、枪托和小握把改为工程塑料。空枪连弹匣全重3495g。不过只是一种试验型



改进型AK-74M/AKS-74M突击步枪

这一种试验性质的型号主要是改变了枪口制退器的设计,并加长了枪管长度,使枪口初速相应增加。其他方面与AK-74M相同。



在车臣战斗的AK-74



使用AK-74的俄罗斯内务部特种部队



英军摆弄AK74



。。。。。。是不是广告。。。



手持AK-74的“潘杰希尔雄狮”,反抗苏军入侵的圣战者组织领导人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



预告AK-100系列,待续。。。

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的继承者伊孜玛什公司也要考虑市场经济了,为了赚取外汇,伊孜玛什在几年前开始推出多种不同口径的AK-100系列突击步枪。AK-100系列都不是由卡拉斯尼柯夫设计的,但却是在AK-74M的基础上研制的,从结构原理到命名,都体现出这是挖掘AK步枪市场潜力的作品。考虑到出口市场的需要,AK-100系列都有两个统一的特征:枪托都是采用AK-74M的折叠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枪托,机匣左侧都有瞄准镜安装基座。

AK-74M和AK-100系列完全相同的部件



AK-101突击步枪

AK-101实际上是发射北约5.56mm标准口径弹的AK-74M



在弹匣上标有“5.56 NATO”作为识别标记。



试用



AK-102是AK-101的短突击步枪型,类似于以前的AKS-74U。



AK-103突击步枪

7.62mm M43口径的AK重出江湖,AK-103采用这种口径是考虑到在一些国家仍然很流行使用这种步枪弹。



AK-103K,这是一种枪管较短的型号,并非伊孜玛什公司的产品,而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改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6.10.2008 01: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6.10.2008 18:2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00: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