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aiyuanEditor 于 30.6.2019 19:21 编辑
上海将于7月1日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的消息一经推出,便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垃圾分类在中国似乎还是一个新的概念,而在德国却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在垃圾处理的领域,德国就真的有这么先进,中国就真的这么落后吗?
德国并非模范
据近日《德国之声》报道,德国是垃圾制造大国。垃圾无法避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分类、回收再利用。但是这项工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以德国塑料垃圾的分类回收为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其实远远没有那么高。
根据联邦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BUND)和附属于绿党的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Heinrich-Böll-Stiftung)于本月初所公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以回收处理后的塑料产品为计算基础,德国每年重新利用的旧塑料只占回收总量的15.6%。
图源:rubikon
该报告显示,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低的一大原因是,在欧洲新塑料价格低廉、对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分拣处理费用高昂,从经济角度讲不划算。另一个原因就更简单了:嫌麻烦。即使德国实行了所谓的“押金制”,即在买饮料的时候,通常会为饮料瓶多支付0.25欧的押金费用。喝完饮料后把空瓶子投入专门的回收机器,便会退还这0.25欧的押金。
但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欧洲每年未退费的瓶子押金依然高达1.8亿,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依然有7.2亿个瓶子没有被回收。看来,即便0.25欧的押金诱惑在前,也架不住德国人嫌麻烦的心。
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这些塑料垃圾的一大部分便被装船运往海外。但在原先的垃圾接收国中国和马来西亚相继计划取消或减少垃圾的接收量的情况下,德国作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塑料垃圾出口国,必须面对如何处理垃圾塑料这一巨大难题。
严苛的罚款
那么为什么德国一直是以垃圾分类的模范而闻名于世呢?那就要从德国严苛的罚款制度说起:乱丢垃圾的人会面临罚款等方式的处罚。鉴于德国垃圾分类的复杂程度,有时候德国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扔进哪类垃圾桶。可即便是无意中扔错了垃圾,也极有可能收到高额罚单。而环卫公司对复杂的垃圾分类系统有时也耐心全无,甚至出现过有个别环卫公司为了省事,将分类回收的垃圾最终统一纳入残余垃圾处理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如果收到罚款的催款警告却不予回应的话,通常会被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到时要偿还的数额不但大幅增加,而且会在个人信用记录上被记上一笔,为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面对这样严厉的惩罚制度,德国人也只有乖乖照办的份。
上海即将开始垃圾分类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经常会成为各种新政的试验田。据悉,近日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上海即将实施垃圾分类。上海市副秘书长黄融介绍称,在全面推动社会动员方面,全市中小学生将垃圾分类作为“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知识也已经纳入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此全市将举办宣传活动1.4万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万份,完成入户宣传680余万户。
同时游客在上海扔错垃圾也要被罚,7月1日起上海公共场所设置的垃圾桶,一般情况下将只有干垃圾和可回收两种分类。小伙伴们注意了,如果逛吃时再把吃剩的食物随意扔进街边垃圾桶,最高可能被罚款200元!
而在早前的6月25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也已经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提出,国家应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这意味着,或许未来将有一份全国性的垃圾分类法案出台。
由来已久
其实,我国的垃圾分类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当年7月12日的《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垃圾要分类收集》的文章,在中国率先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而广大中国老百姓对垃圾分类也秉持着朴素的实用主义。相信大家都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挨家挨户吆喝着收废品的大爷,捡破烂儿的流浪汉。他们走街串巷收集着旧家电、旧家具、旧纸箱、塑料瓶,并把它们最终汇集到废品站。而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上去又脏又乱的产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据某项调查显示,全球废品回收业每年营业额高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挪威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回收业的从业人数是仅次于农业的行业。而中国,正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回收废品市场。据调查显示,中国现在近一半的铜,超过一半的纸和40%的铝都来自可循环再用的废品。包括现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都是一种环保的理念。
而因为中国在废品回收领域出色的表现,也让德国产生了危机感。之前,德国垃圾处理公司收集的废纸常常供不应求,可以获得较高利润。但近年来,中国变成了最大的可回收废品市场,这导致全球市场对德国废纸的需求下降,价格走低。为此他们不得不提高垃圾处理费用,将上涨的费用将投入到增加车辆、员工等领域,以便迎接“中国人加强收集废纸”所带来的挑战。
向洋垃圾说No
为了改善环境并保护人民健康,在2017年7月18日,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于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减少进口外国垃圾。这项决定让全球回收工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这项改变所引发的直接后果是十分惊人的,已经导致2018年综合纸类垃圾价格从每吨75美元大跌至仅仅数美元。中美的垃圾贸易萎缩了38%,减少35亿美元。
中国有自己的回收系统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回收利用当地垃圾。中国不再需要国外的垃圾。据新华社报道,至2019年底前将进一步禁止8类垃圾进口,或将数量减至最低,其中包括电器、船只汽车废铁和木废材。而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中国禁止”洋垃圾”后前往东南亚国家设厂,并向中国进口回收塑料。许多回收厂是由中国公司经营。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洋垃圾转移阵地到了东南亚国家。
虽然在大家固有的印象中,垃圾是危害我们健康的“毒品”,更是破坏我们地球母亲的“不良少年”,但其实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粗暴地将垃圾从一个地方运往另一个地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们也有重新利用的可能,大家再给垃圾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文献来源:
“垃圾分类典范?德国塑料垃圾回收率不足二成”,德国之声,am 08.06.2019
“中国禁止“洋垃圾” 欧美塑料垃圾哪去了?”,德国之声,am 14.04.2019
“在德国,你可能正在错过1.8个亿”,留德DIY社区,am 21.06.2019
“垃圾分类逼疯了上海人,下一个就是北京”,**新闻,am 26.06.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