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中车大连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研制的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日前完成时速120公里的运行试验,打破了该类型磁浮车运行时速100公里的世界纪录。目前,北京、天津、武汉、成都、广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都已开始谋划建设磁浮项目。国产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车投入商业运营后,有望覆盖时速160公里以下的城市中等运量客运需求,实现从城市到城郊的快捷联通。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方式中,地铁可满足市区大运量需求,但造价高、噪音大,站点间距大时车速显得略低;轻轨运量中等,高架线路造价约为地铁三分之一,但同样不适应大站间距,同时振动噪音较大;有轨电车造价低,虽然可与汽车共享道路,但运量小噪音大,亦不适应大站间距运营。
相比之下,中低速磁浮交通属于中等运量交通制式,具有振动噪音小、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优势,其运行速度更快、过弯道和坡道能力更强。这些是目前其他单一制式轨道交通无法同时实现的,也是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最突出的特点。
2020将有五条商运线路
中车大连总工程师曲天威表示,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核心技术不仅实现完全国产化,且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最小平面曲线半径50米,最大坡道千分之一百。运行中能显著缓解车轨耦合振动,提升系统竞争力。
上海浦东正在运营的高速磁浮车适合城际长距离运行,而中低速磁浮车更适宜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国内中低速磁浮快线已有正在运营的长沙磁浮快线,以及计划年底开通的北京S1线共两条,分别由中车株机和中车唐山制造。由于上述两线路仍采用源于日本的第一代磁浮技术,设计时速仅为100公里左右。
本月初,由内地磁浮领域顶级专家、西南交通大学钱清泉院士、连级三教授,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乐嘉陵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李耀华副所长、大连交通大学任瑞铭副校长等11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认为,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车辆综合技术先进,悬浮架技术国际领先,一致同意通过技术评审。据中国工程院《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显示,中国发展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到2020年,我国有望建成5条以上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路。
中低速磁浮列车
磁浮列车利用电磁铁吸引铁磁材料的原理,以电磁力支撑列车浮于轨道上方,通过直线电机产生的移动电磁场和电磁力推动列车前行。中低速磁浮列车一般时速不超过120公里。目前掌握中低速磁浮技术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和韩国。长沙磁浮线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中低速磁浮线(全长约18.7公里)。另有正在建设的北京S1线,以及在湖南株洲、上海临港、河北唐山的三条试验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