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3日 中国工程院产生首批院士 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于1994年6月3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是全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实行院士制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根据确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按照规定程序,经过提名、讨论、遴选和审议,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已经产生,并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96人)有(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德文、丁衡高、马福邦、王癣王涛(女)、王越、王大珩、王永志、王光远、王明庥、王淀佐、王德民、韦钰(女)、文伏波、石元春、卢良刷师昌绪、朱光亚、朱高峰、刘天泉、刘永坦、刘先林、刘更另、刘鸿亮、关桥、阮雪榆、严东生、苏君红、李大东、李同保、李国豪、李恒德、李鸿志、李德仁、杨奇逊、吴中伟、吴有生、何继善、何德全、邹竞(女)、闵桂荣、闵恩泽、汪成为、汪酉生、沈志云、宋舰张维、张光斗、张直中、张宗祜、张锦秋(女)、陆元九、陈力为、陈俊亮、范维唐、林华、罗沛霖、季国标、金国藩、金怡濂、周镜、周廉、周干峙、周仲义、郑哲敏、赵仁恺、胡启恒(女)、胡海涛、段镇基、侯祥麟、姚福生、顾诵芬、钱易(女)、钱七虎、钱学森、钱皋韵、倪光南、徐更光、徐承恩、殷瑞钰、郭孔辉、黄旭华、黄培云、戚元靖、常印佛、章基嘉、梁应辰、屠善澄、彭士禄、蒋新松、傅熹年、谢友柏、谢礼立、路甬祥、管德、潘家铮。 在6月3日至8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的新情况,修订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颁发1993年度陈嘉庚奖。 |
1990年6月3日 “15国集团”首脑会议闭幕 发展中国家“15国集团”第一届首脑会议呼吁发达国家采取行动,减少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改进国际货币系统及其职能,稳定外汇利率和开放其国内市场。 这次首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3天,于6月3日下午闭幕。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发出了上述呼吁。 与会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深表关切。他们指出,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去寻求一项“创造性地、全面地和灵活地解决外债问题的方案”,以扭转“财富的倒流”,因为目前这种倒流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为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国民收入所做的努力。 公报说,有效地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必须由债权国、债务国和金融机构等共同负担义务和责任。公报说,“15国集团”政府首脑的私人代表将继续会晤,以制定一项解决外债问题的方案。 公报还对发达国家为其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品提供补贴表示关切。他们要求发达国家减少这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作法。 这次首脑会议对15个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制定了3项方案,即设立“南方投资、贸易和技术数据交换中心”;组织南方国家“商业和投资论坛”;以及加强南方国家在提高科技水平、增加粮食生产和控制人口等方面的合作。 会议决定,“15国集团”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下次会议将于1991年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 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这次会议取得“圆满结果”,它必将为南南合作增添新的活力。 “15国集团”是不结盟国家首脑1989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时决定成立的,其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墨西哥、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秘鲁、塞内加尔、委内瑞拉、南斯拉夫和津巴布韦。 |
1953年6月3日 中国佛教协会成立 1953年5月30日到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国佛教界的120位著名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 代表们经过反复酝酿协商,确定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佛教徒,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参加爱护祖国及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联系各地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会议选举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虚云、查干葛根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圆瑛为会长,喜饶嘉措、公德林、晋美吉村、能海、赵朴初、噶喇藏、祜巴、阿旺嘉措为副会长。 现任佛教协会会长是赵朴初(2000年5月21日逝世)。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悉达多·乔达摩的敬称,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东汉时汉明帝曾派人去西域访求佛法,并在洛阳创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公元4世纪,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流传。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具有中国色彩的各种宗教流派大都是在这时形成的。 佛教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民间习俗,都有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信佛的人较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项长期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提出了改革佛教的主张,废除了佛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各地的寺庙相继组织了生产劳动。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 中国佛教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协会成立后,在团结各民族佛教徒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培养佛学人才,研究佛教历史和教理,保护和整理佛教文物、维修佛教名山和寺院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协会还注意加强和世界各国佛教徒的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 |
1944年6月3日 自由法国成立临时政府 1944年6月3日,法国的夏尔·戴高乐正在证实他在政治事务与军事事务上同样内行。在他的领导下在阿尔及尔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布,这个委员会为法国的临时新政府。这一举动正好发生在戴高乐被任命为法国总司令的两个月之后。 新政府计划,盟军一经将法国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就取代维希内阁。议会对这一计划也表示赞同。临时政府的形成使法国面临着令人烦恼的货币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国法郎?是维希政府印刷的货币还是盟军统帅发行的货币?戴高乐声明唯一合法的法国通用货币应该是已经他同意的。 临时政府的形成使法国面临着令人烦恼的货币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国法郎?是维希政府印刷的货币还是盟军统帅发行的货币?戴高乐声明唯一合法的法国通用货币应该是已经他同意的。在军事前线,戴高乐正努力争得对法国抵抗力量的统治。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希望同盟军进行商讨,讨论他和抵抗力量在即将到来的进攻法国的行动中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
1941年6月3日 冀中人民对军展开地道战和地雷战 1941年6月,随着反“蚕食”斗争的日趋尖锐、残酷,冀中蠡县一区的群众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把孤立的隐蔽洞改造成地道。冀中区党委及时推广了人民群众在对敌斗争中改造平原地形的这一创举,并在斗争中不断完善。许多地方形成房房相通,村村相联,进出方便,能藏、能防、能打、能机动的完整的战斗地道体系。地道战与地雷战和其他多种斗争形式相结合,成为坚持平原作战的有效办法。 6月,中共冀中区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总结反“蚕食”斗争的经验,研究对日斗争策略。会议期间举办地雷展览,介绍了第七军分区开展爆炸运动的经验,随后各根据地普遍推广,军民协力,自力更生制造炸药、地雷,形成群众性的爆炸运动,后通称地雷战,此战法成为消灭日军的重要方法之一。 |
1935年6月3日 豪华客轮诺曼底号创造横越大西洋速度纪录 1935年6月3日,豪华客轮“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出发,以每小时29.7海里的速度到达纽约,又一次创造了横越大西洋航行速度纪录。 载有1250名船员和1070名旅客的“诺曼底”号,轻而易举地打破了由德国客轮“不来梅”号创造的每小时28.92海里的纪录。“不来梅”的航程是从瑟堡到纽约。在横越大西洋航行的最后一段航程中“诺曼底”创造了更好的成绩,她的平均时速是31.5海里。 上一次创纪录的法国船是“图莱纳”号,它于1893年创下了纪录。这天,欢呼的人群站在曼哈顿外滩上欢迎“诺曼底”号。 |
1920年6月3日 中国万吨轮出口美国 1920年6月3日,中国出口万吨轮到美国。1918年,江南造船厂与美国签订了建造万吨远洋轮的合同,共建造四艘万吨轮。 第一艘“官府”号于6月3日下水,美国驻华公使夫妇专程出席下水典礼。第二艘“西勒所”号也于6月下水;另两艘分别于第二年3月、5月下水。 这是我国出口最早的万吨轮,船身长135米,船宽16.76米,深11.57米,满载吃水8.38米,排水量为114750吨,船速为13海里/时。 |
1919年6月3日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政治罢工 1919年6月3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政治罢工。从上海发起,纺织、机器、铁路、汽车、轮船、铁厂等50多个企业约7万工人罢工。其中沪宁、沪杭铁路工人总罢工,在全国影响极大。 济南、天津、南京、长沙、汉口、杭州等地工人也纷纷罢工。山东、河北、山西、湖北等省派代表赴京请愿,要求废除“二十一条”及对日的一切密约。全国掀起的反帝浪潮,严重威胁军阀政府的统治。 6日、7日,军阀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发布准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样职务的命令。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至此,“五四”运动已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六三”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崭新的战斗姿态及其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先锋作用和领导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