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8日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我国总人口为12.9533亿 2001年3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朱之鑫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6月30日的数据);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9月30日的数据);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台湾当局公布的2000年12月的数据)。 朱之鑫介绍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有如下变化: 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与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比80年代末下降了4个千分点。这一结果证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平稳度过了建国以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开始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 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这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十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增长了45%;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下降了4%。90年代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速度之快是建国以来少有的。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十年来我国落实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所取得的成果。 三、老龄化进程加快。这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89%,比1990年人口普查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1.39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四、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这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普查的8.04%上升为8.41%,表明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汉族。 五、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34837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 六、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63.91%。同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这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这次人口普查是从1998年年初开始的,已经完成了准备和登记复查两个阶段的工作,数据处理和资料开发利用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全部工作到2002年年底结束。 |
1979年3月28日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作为一名核工程师,美国总统卡特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慌张,他派核管理委员会的一名官员代表他去了哈里斯堡。但随着美国媒体和国际媒体连日来将三里岛事件作为头条新闻报道,一些著名的美国媒体人开始用“恐怖”这样的字眼描述该事件,还称“情况会更加糟糕”,4月1日,卡特亲自视察三里岛核电站。就在这次视察后不久,美国的各路专家得出一致结论:氢气爆炸基本上不可能,危机基本解除了。大家虚惊一场。 6天以后,堆心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气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了。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 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政府不得不重新检查发展核动力计划。 |
1939年3月28日 西班牙内战结束 1939年3月28日 佛朗哥的军队穿过街垒,控制了马德里,40多万共和军在一些城市相继投降,从此,长达32个月的西班牙内战结束。 1936年1月15日,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西班牙人民阵线成立;同年2月16日,在议会选举中,西班牙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而1936年7月,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党徒发动武装叛乱。德国和意大利分别派大批军队进驻西班牙,支援叛军。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并从苏、美、法等国获得物资支持。由于一些原支持联合政府的国家保持中立,后来承认佛朗哥政权,导致联合政府危机四伏。最后,佛朗哥政权在希特勒等人支持下,控制了西班牙,其内战由此结束。在内战中有50多万人丧生。 |
1931年3月28日 国民党向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1931年3月28日,国民党南昌行营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部署就绪。3月28日下达总攻击令,限各部4月1日开始分路向苏区攻击前进。 其部署为:以第十九路军主力置于兴国地区,向龙冈、宁都方向进攻;以第五路军第二十八、四十三、四十七。五十四、七十七师置于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一带,向东固、沙溪方向进攻;以第二十六路军主力置于乐安、宜黄地区,向大金竹、洛口方向进攻;以第六路军主力置于南丰和福建建宁一带,向广昌方向进攻。另以驻闽新编第四旅、新编第二师卢兴邦旅、第四十九师和驻粤第六十二师在赣闽、赣粤边实施堵击。总兵力18个师又3个旅约2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