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南怀瑾先生谈论教育与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10.2013 02: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ibai 于 12.10.2013 03:56 编辑


[tr][td]中华亲爱家

南怀瑾先生是浙江温州人,1949年之后一直居住在香港。他学识渊博,思维敏锐,著述众多。他的许多著述,不但使我们了解到许多为我们所不曾听到的古代社会人与事;而且为我们判断这个时代面临的诸种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标尺。

南怀瑾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同时,他也关注当今这个时代国内国际的学术动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许多问题都有着精辟的见解。

他说:“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作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老师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力量、财富力量以外,还要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这段话揭示出一点,中国古代教育,不是以灌输知识为重点,而是以传授做人道理、培养人的人格品格修养为重点。告诉我们,那种教育,才是健康的。言外之意,现代教育重知识不重人格品格修养,是教育的误区。

他说:“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中国古代教育重视背诵,孩子在少年阶段,必须背诵许多古代诗歌名篇,必须背诵四书五经的许多篇章。这种背诵,显然是有意义的。他们的文学素养,不知不觉间,得到提高。许多做人道理,他们牢记在心。

他说:“中国文化分三道,师道、君道、臣道。师道超然独立于帝王和父母之上,这是做老师的尊严。上古历史有三公,当了皇帝还要请老师讲课。唐宋以后,做皇帝也要进修,每个月要请一个老师来讲课,老师是大臣学士或者翰林院的大学士,请来的这些学者叫经筵侍讲,直到清朝还保留这个制度。师道超越了做领袖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这三道本来合一的。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老师不需要拜皇帝,师道很了不起”。南怀瑾这段话,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一直有尊敬老师的传统,这是一种美德,有利于传续文化,有利于形成知书重礼的社会风气。

他说:“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贬低中国文化,是错误的。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唐宋两代的诗词与散文、魏晋诗歌、宋明理学,都各有其光辉与灿烂。懂得古文,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南怀瑾先生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和能力。

他说:“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教育是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这里,南怀瑾先生把“化民成俗”解释为“移风易俗”,我是不赞同的。因为过去一百年的情况,表明移风易俗的提法,往往导致人们对原有风俗习惯一股脑儿地否定,并加进许多只符合官老爷口味、内容极其空洞贫乏的内容,结果必然破坏了传统文化,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但把教育的目的说成了化民成俗、变化气质,却是很有眼光的。当今教育不再关心社会习俗、不再关心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时,显然是弃本逐末了。

他说:“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他这段话,揭示出三个问题:一,这个时代教育没用。所谓无用,就是孩子没有学到做人的道理,没有消除他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困惑,而仅仅学到一些知识和技巧,仅仅学到一些生计取巧之术。二,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虽然,他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得到了文凭,但他们的身体健康,却遭到重大损害,他们在青少年阶段,感受不到人生的愉快。这实在是得不偿失。三,教育、文化,地位重要。教育、文化好了,国家才会好。把经济、政治看得比教育、文化更重要,是错误的。把洗脑、愚民的东西,当做教育、文化,则是强盗和流氓的行为,会毁掉整个国家。

他说:“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段话,既是对从东方到西方的世界各国,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物质至上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精神文明比物质文明重要,如果一个时代不重视精神文明,如果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关心人生价值和意义,虽然物质文明繁荣,也是不能给人类以幸福的。

我不认为南怀瑾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好。恰恰相反,我认为他著述中的许多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但他有他的了不起之处。他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扎实的古代文化功底。他的了不起之处,在于那种把文化与道德看得比经济和政治重要、把精神财富的价值看得比物质财富的价值重要、把培养孩子的人格看得比培养孩子的知识重要的真知灼见。他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始终坚信,中华传统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将来,都有其伟大价值,任何贬低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都很不应该。

在我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无论是政治家、人文领域的学者,还是普通教师,读一些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丰富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地判别这个时代面临的诸种社会问题。[/td][/t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4.2025 22: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