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26日,张越总领事开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慕尼黑总领事。近日,张越总领事接受《开元网》采访。
张越总领事简历:
1985 - 2002
先后在外交部国际司、常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河北省徐水县人民政府工作。
2002 - 2018
先后任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参赞、外交部国际司参赞、驻印度使馆使衔参赞、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驻利比里亚共和国大使、外交部国际司大使。
2019 - 至今
担任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
张越总领事接受开元网总裁周鸿图采访
巴州印象:“传统进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开元网:张总领事, 感谢您能接受《开元网》采访。您就任驻慕尼黑总领事已经一个多月,请问您对领区巴伐利亚州总体印象如何?
张总领事:我很高兴来到巴州出任中国驻慕尼黑第八任总领事。作为德国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大州,巴伐利亚州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经在维也纳工作,奥地利和巴州的风土人情十分相似,我还曾多次到过巴州。上任以来,我已经走访了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迪特福特、加米施-帕滕基兴等地,切身感受到了巴州“传统和进步”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现状。巴州一方面自然风光旖旎,传统民俗保留完整,另一方面高技术企业云集,经济实力强劲。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我也感受到领区各界对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充满期待。
中国和巴州关系:“双边友好”资源互补,互利共赢
开元网:近年来,中国和巴州关系日益紧密。巴州在山东、广东和四川省先后建立办事处。您怎么看中国和巴州关系,对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有何期待?
张总领事:巴州同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自前州长施特劳斯1975年访华以来,巴州一直是中德合作的“先行者”和“模范生”。巴州经济、教育、文化资源丰富,依托和山东、广东、四川等省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州内众多友好城市关系,同中方在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巴州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七大游客来源国;巴州对华贸易约占德国对华贸易的17%,投资约占三分之一;纽伦堡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
这些都为中国和巴州关系未来更好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巴州新一届政府全面施政的开局之年。中国和巴州双方未来的交流合作应着眼于提质增效升级,保持政治、经贸关系稳定向前的同时,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用好用足巴州基础研究扎实、创新型企业众多,以及中国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等互补优势,实现更大的互利共赢。
华侨各界:“国内国外”尊重融入,不忘祖国
开元网:上任以来,您已经密集参加了一系列巴州侨界活动,与侨界代表进行了大量沟通,您怎么看待总领馆与侨界的关系?
张总领事:我上任以来,通过国侨办慰侨演出、侨界恳谈会等活动结识了不少侨胞朋友。印象最深的是,我们领区侨团非常团结,关系十分融洽。我对今后的领侨工作充满了信心。在此也要感谢前任几位总领事,他们为总领馆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想强调的是,总领馆的大门永远为大家敞开。我们将继续按照“外交为民”的宗旨,进一步落实国内“放管服”要求,不断提供优质的领事服务,倾听大家的关切与呼声,为侨胞朋友在此安居乐业创造条件。大家发展好了,我们就放心了。
借此机会,我还想给侨胞朋友提几点希望:一是立足本地,鼓励大家融入当地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展现炎黄子孙的良好形象;二是不忘祖国,国内日新月异,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回去看看,也为祖(籍)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三是当好使者,你们都是中国的名片,要为促进中巴、中德民间交流多作贡献。
高等教育:“资源互通”牵线搭桥,服务人才
开元网:巴州是德国高等教育高地,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来巴州留学,请问总领馆能为留学人员提供哪些支持?
张总领事:巴州高校和研究机构林立,目前双方有8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5000余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巴州深造。总领馆会通过“领保进校园”等活动向他们宣传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的理念,并以多种形式及时为他们提供国内人才需求信息,为他们回国工作牵线搭桥、创造条件。总而言之,总领馆愿为留学人员在巴州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中企融入:“多方合作”利用优势,互惠互利
开元网:近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来,在巴州建立研发中心、工厂以及办事处。您曾在欧、亚、非三大洲工作,工作经历涵盖双多边领域。这样丰富的工作经历,是否会对您在慕尼黑的工作有所助益?尤其是在经贸领域的工作经验,是否会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中资企业融入巴州?
张总领事: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巴州投资兴业,在最近出席的几次活动中,我和部分中资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他们与巴州加强合作的愿望强烈。巴州知名企业多、科研实力强、创新氛围浓,在汽车、新能源、高端制造、新材料等行业优势突出,相信中资企业在此能够充分吸收养分,不断成长壮大。我会和同事们一道努力为领区内的中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共同推进中国和巴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