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8月09日 23:23
心力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爱上啤酒的。盛夏傍晚,音乐节的演出台架在空旷的广场或者野外中央,一大群人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四周,期待摇滚歌手挥发的多余荷尔蒙可以撕裂这死气沉沉的燥热。音乐节往往会和啤酒联系在一起,人人手上拎着啤酒,不时有一些文艺腔的女生,身材高挑,光着脚,手里拿着淡啤酒,她们把罐子抱在身前,就像地铁里的上班族手中拿着报纸一样,从穿背心、大拖鞋的人群中挤过。谁都要找个痛饮的借口吧。虽然啤酒爱好者的界定是个大话题,但是这样的天气和氛围里,葡萄酒太做作,威士忌倒是很酒脱,只要你酒量够。总之,没有什么比一瓶冰镇过的啤酒综合考评更高——人们迷恋啤酒入口的节奏感,那些在喉头跳跃的微苦的气泡,紧接着酒气发散而上,游走刺激着舌根、鼻子、耳朵,直到最后背脊蹿上的凉意缓缓蔓延开来。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啤酒只是一种工具吧,为了喝而喝?”第一次见到美国人Andrew Brown,他还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Bartender,现在他从事比利时啤酒在中国的代理和推广工作。他担心自己说得太直接、刻薄,“我知道中国现在有一些很懂行的啤酒爱好者,他们通常是一个封闭的交流圈。在这之外,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啤酒好喝而喝的,不是吗?青岛、喜力、百威,在他们眼里区别不大,也谈不上什么品牌忠诚度。”
他的观点倒是和资深啤酒爱好者,大作家华盛顿·欧文的观点一致,“喝啤酒的人一定要思考啤酒。”《华尔街日报》前记者肯·威尔斯还曾经写过一本名为《美国啤酒文化旅》的专著,在他看来,啤酒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寻常的万灵药——啤酒是体育和观众不可分割的伴侣、通向兴奋的大门、上班族的镇静剂和大学生活的发酵剂。
“并不是只有德国人才热衷于喝啤酒,其实在欧洲,捷克、比利时、爱尔兰、丹麦的人均啤酒消耗量都比德国更大。我们熟悉的世界级大品牌喜力,就是来自低地小国荷兰。另一个巨头嘉士伯则是来自更小的丹麦。比利时则像个微型的啤酒天堂。”An-drew说。
Andrew笼统总结各个啤酒产地的不同特点,德国啤酒种类多,在配餐上开发全面,比利时啤酒味道比较浓烈,英国啤酒酸味突出,西班牙啤酒口感相对清淡,捷克啤酒最正宗,以北美为例的新世界(6.10,0.00,0.00%)啤酒非常易于饮用,适合初入门者。
“大多数最好的比利时啤酒是直接灌装的,未经过巴斯德高温消毒和过滤。所以他们仍然是‘活的’,而非死啤酒。”Andrew很遗憾的是,大品牌的宣传方向以及现代卫生“常识”里对酵素、微生物的抵制,很多人无法接受未经消毒的啤酒。“如同好的葡萄酒一样,有了活的酵母,酒体在瓶内还会不断的变化,越来越醇和。这就意味着直接灌装啤酒在多年以后仍然保持鲜美,而经过巴氏消毒的啤酒可能已经不堪饮用了。”
事实上,以前的人可没有那么讲究,啤酒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最常见的饮料了,由于当时水的纯度很少能得到保证,而啤酒在酿造阶段中有煮沸的过程,反而含酒精饮料成为水的有效替代品,另外,当时在欧洲北部和东部地区很难或不可能进行葡萄的种植,所以啤酒就成为那些地区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日常的饮品。在啤酒的黄金时代,以英国为例,年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275-300升,每顿饭都有啤酒。
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饮品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啤酒营销的某些狭隘市场定位,把啤酒与流行文化、狂欢、体育、粗野随意、不健康过度绑定,啤酒也因此失去了一部分客户群,一些市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葡萄酒市场份额的扩大,啤酒的空间被相应地压缩了。
一项联合了沃顿商学院等知名院校的啤酒形象改变计划慢慢地在实施,该营销活动强调啤酒的社会性及艺术性——很少人知道,华盛顿、杰弗逊和富兰克林都是啤酒酿制高手,这是名人效应,而葡萄酒行业从来都把这一点看成必备步骤,他们还谈论着葡萄酒的酿造过程、酿酒的艺术性、使用的天然成分以及多样的风格。这些都是啤酒行业缺失的形象。
美乐啤酒公司(Miller Brewing)在早前的一个广告计划被作为正面案例,他们推出美乐淡啤时,原本旨在吸引女性消费者。但是他们不可能在女性身上孤注一掷,因为女性的饮酒量不多,所以他们把广告改为“美妙口味不可言传”,这样的话,一个胖子就可以每晚喝啤酒而不会感觉自己是个粗鄙的人了。
品类众多的小体量精酿啤酒、小厂牌出品的高品质啤酒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被认为是这波浪潮中的亮点所在。Andrew认为与红酒和烈酒相比,啤酒的酿制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创业者众多。“往简单了说,你在自家厨房就可酿制啤酒。”如果这种趋势以国家为单位,不得不提比利时和英国,比利时这个小国家拥有的酿酒厂数量和啤酒种类令人惊异。而且众多啤酒馆里供应的啤酒品种可以多达百种(安特卫普的Kulminator的酒单上列出了超过400种啤酒)。很多头一次接触比利时啤酒的人都会被繁多的选择搞的不知所措。难怪比利时酿酒业联盟称自己的国家是“啤酒天堂”。“他们创造起那些口味独特、风格各异的啤酒时,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仿佛不需刻意,只是信手拈来。比如将多种小麦原料酿制调合就成了有着‘香槟啤酒’美称的、泛着细致气泡的 Gueuze 啤酒。又或者他们在啤酒里加入各种各样的水果,就成了女士们为之深爱的 Kriek 啤酒。”Andrew说,“比起德国和捷克,比利时人估计算不得世界上最爱啤酒的人,但他们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探索精神的饮客。我听说英国人平均每年只喝一种啤酒,而比利时人每个时期会尝试7种不同的啤酒。”
英国人的困执和守旧使他们无比迷恋、品尝这些非量产或是传统酿制方法的滋味,他们成立了CAMRA(Campaign for Real Ale)组织——Ale和Lager是相对的两种啤酒发酵方法,后者被认为口味更加新鲜、清爽和干冽,归功于捷克人和德国人的喜爱,它征服了世界并且现在占全球啤酒消费总量的95%,我们喝的青岛、燕京、哈啤、雪花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好在如果你懂啤酒,总能喝到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新崛起的啤酒城市英国谢菲尔德。当你乘坐火车到达谢菲尔德车站时,估计就再也不愿出去了。位于1站台的Sheffield Tap酒吧长长的吧台上摆放着10木桶手拉式麦芽啤酒,8桶桶装啤酒,4桶窖藏啤酒和1桶苹果酒。这家酒吧翻新了1967年就停业了的铁路旧店面。老板Jamie Hawksworth承认他低估了北方城市的人们对工艺啤酒的喜爱程度。他说,“我们以为每星期可以卖10桶,但是开业的头两周就卖了110桶。”这类酒吧成为小啤酒厂快速发展景象的一部分。
《走进酒吧的人》一书的作者Pete Brown说:“谢菲尔德有深厚的工业底蕴和手工劳动的传统,这些因素滋养了当地人的饮酒文化。工业垮了,但啤酒文化没有。”
美国人也看到了精制啤酒的市场前景,精酿小啤业甚至在国会也有利益代言人。美国国会众议院在2007年专门成立有一个小啤酒酿造商党团基层组织,“美国两党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有分歧,唯独在我们这个组织,大家的共同利益最多,谁不想喝到美味的精酿小啤呢?”这个党团的联合主席说。
TIPS:酒单
ShockTopBelgianWhite
比利时
像其他大部分Anheuser-Busch公司产品一样,品质好,但是很难拥有到。这种啤酒对于想尝试比百威淡啤更与众不同的其他饮料的人来说是明智的首选。也适合初次接触酒的人。在品尝时,与新鲜水果搭配佐餐,如柠檬、橙子等,味道更佳。
BudweiserBudvar
捷克
捷克南方的啤酒之都Budweis强调啤酒的麦芽和清淡,这座城市位于Moldau河畔,由1200年的修道院发展而来。Bud-weiserBurgerbrau啤酒坊成立于1795年,他们在1853年生产了当地的第一款Lager啤酒。它和现在声势浩大的美国百威不太一样,据说美国人没有拿到Budweis-er真正配方。相比于这款,美国的百威其实就是水。
DeDolleBrouwers
比利时
这间叫做疯狂酿酒师的啤酒沙龙生产几种独特的啤酒。Oerbier(欧乐红啤酒)比较受欢迎而且在市面上容易找到,另外几中深色的麦芽啤酒也不会令人失望,风格各异,略带酸味。
艾丁格黑啤
德国
中国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德国啤酒,巴伐利亚小麦啤酒,根据1516年德国啤酒纯酿法酿制,口味非常德国。艾丁格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德国啤酒,在德国当地也享有“小麦王”的称号。入口平顺不苦涩,小麦香味很浓厚。
hoegaarden
比利时
福佳小麦啤酒始于中世纪1445年,僧人们在闲暇时间开始酿制葡萄酒和啤酒,据说第一瓶啤酒是酸的。如今已是世界著名的比利时啤酒品牌。hoegaarden是小麦啤酒的发源地。福佳白啤酒的味道酸甜,有一股香菜味和淡淡的橙子味。
Trappist(特拉普啤酒)和修道院啤酒
比利时
以前,每个修道院酒酿造自己的啤酒来满足教士的需求,或者供访客品尝。今天这类啤酒只在少数修道院内酿造,只有在特拉普派教士直接监督下酿制的啤酒才能叫做“Trappist”。目前仅存六家这样的酒厂(荷兰的LaTrappe酒厂于上世纪早期停产,所以现在特拉普啤酒仅在比利时生产)。他们分别是 Achel、Chimay、Orval、Rochefort和Westvleteren。
Faxe 丹麦
Faxe啤酒采用谷物发芽所产生的麦芽加热研磨形成麦芽汁,加入酒花、酵母在铜或不锈钢容器内混合发酵、过滤,该过程中采用80米左右的深层地下水酿造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