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意志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 (3)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4.11.2002 12:04:4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第三部:雪地国王虎踞德意志<br><br>--顾剑<br><br>德国境内的三十年战争进行到1630年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利伯爵击败了波希米亚叛乱者和帕拉亭选帝侯,第二阶段提利和华伦施泰因合力击败了丹麦国王。这样,欧洲大陆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新教势力能跟皇帝一争高下,似乎皇权统一德意志的日子也不远了。这时,欧洲各个新教国家都把目光投向北方的瑞典,年轻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扮演德意志新教救世主的时机已经成熟。<br><br>1。年轻的国王<br><br>古斯塔夫的祖父是瑞典瓦萨王朝的创始者古斯塔夫一世。在瓦萨王朝之前,北欧的三个国家,瑞典、丹麦、挪威,是一个统一的联合王国。老古斯塔夫时代,三个国家分开,瑞典开始瓦萨王朝。老古斯塔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相继即位国王,分别是长子埃里克14世(1560-1568年在位),次子约翰三世(1568-1592年在位),和四子查理九世(1604-1611年在位)。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古斯塔夫-阿道夫,就是查理的儿子。这中间还有一番周折。老古斯塔夫一世信仰新教,瑞典也是一个新教国家。但是他的长子和次子却倾向于天主教。长子埃里克表面上还是新教徒,没有改宗,但是次子约翰在位时就改信旧教了。约翰死后,马上即位的并不是他的弟弟查理,而是他的儿子西格蒙德当了12年国王。西格蒙德也信旧教,而且有把瑞典改成旧教国家的意思,这让瑞典的臣民们非常担心。正好12年后1604年西格蒙德又当选了波兰国王,因此瑞典的贵族和议会强迫西格蒙德退位,专心去当波兰国王。西格蒙德的继任瑞典国王就是王叔查理,也就是老古斯塔夫的四子和古斯塔夫-阿道夫的父亲。西格蒙德的王位被叔叔夺去,自然心有不甘,时时不忘复辟,所以在查理和他的儿子古斯塔夫-阿道夫在位期间,波兰一直是瑞典的死敌。<br><br>查理的王太子,古斯塔夫-阿道夫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这一方面得益于皇家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我认为也得益于血统。瓦萨家族的历代瑞典国王大多是智商很高但是享寿不永的人物,而且几乎个个都爱冒险,尤其以古斯塔夫和后世的查理十二世为甚,在这个家族的血统中,就有智力早熟和疯狂的基因。<br><br>在教育方面,古斯塔夫从小精通拉丁文和德文,也懂一点希腊文和英文,终其一生,他竟然会运用8种语言。他对神学(那个时代的哲学),政治,军事事务的理解力高人一等,11岁就能够参加国务会议,和大臣们头头是道地议论国政。古斯塔夫还爱好历史和文学,据说他创作的诗歌到今天还被瑞典人传唱。作为一个王太子,古斯塔夫自然有极浓重的贵族气质,但是他没有被骄纵,而是受到很全面的军事训练,而且极端渴望荣耀。这一点,跟两千年前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非常神似。1611年古斯塔夫17岁的时候,在国王的允许下参与了瑞典与丹麦的战争,曾经攻占要塞伯格霍姆(Borgholm),然后亲率五百骑兵伪装成丹麦军 孤军深入, 奇袭攻占克里斯汀堡。<br><br>1611年,17岁的古斯塔夫即位成为瑞典国王,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朝廷,他的首相和挚友奥克森斯滕(Oxenstiern)当时也不过28岁。但是年轻的国王从父亲手中接下来的与丹麦的战争,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古斯塔夫在与丹麦的战争中曾经显露出一些优秀的军事家素质,例如即位前奇袭克里斯汀堡。即位以后,丹麦攻占港口重镇卡尔马,古斯塔夫不去救援,却大胆径直反攻入丹麦国境,希望吸引丹军回援。丹军没有上钩,但是这个机动起码制止了丹军向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进军。<br><br>总的来说,瑞典和丹麦的战争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边境战争,年轻的古斯塔夫经验未免不足,而丹麦军队训练有素,瑞军还远不是后来三十年战争时期的那支铁军。这场战争的结果,丹麦占领了瑞典港口卡尔马,和边境要塞埃尔夫斯堡。埃尔夫斯堡后来由瑞典用现金赎回,战争失败的后果并不严重。但是年轻的国王刚一即位,就吃了败仗,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吉利的兆头。所幸很快,古斯塔夫就在另外两场对外战争中证明了自己优秀的军事天分。<br><br>1615年,21岁的古斯塔夫向俄国宣战,在不长的时间内,瑞典一举夺取了俄国整个波罗的海周边的领土,从此俄罗斯成为一个内陆国家,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沙皇彼得大帝建立彼得堡并击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才又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br>与俄国的战争告捷之后,瑞典有一段为时五年的和平时期。古斯塔夫抓紧这段时间整顿瑞典军队,不但练兵,而且推行许多军事制度改革。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是使他被称为“现代军事之父”的最主要原因,将在下一节作个比较具体的介绍。这段时间,古斯塔夫本人还花了很多时间去欧洲腹地各国旅行。据说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古斯塔夫和一位贵族女子相识,并育有一私生子,1616年生,后来在古斯塔夫的最后一场会战,吕岑战役的战场上被封为骑士。<br><br>1621年,尚武的古斯塔夫终於再一次走上战场。这次的对手,是他的表兄,前任瑞典国王现任波兰国王西格蒙德。古斯塔夫率2万4千人溯德维纳河入侵波兰的利沃尼亚,大军围攻要塞港口里加(现在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那个时代的战争,围城战是一种很重要的作战形式,因为攻城的手段有限,而要塞堡垒又是军队集结和补给的中心,所以往往出现一支大军经年累月围攻一座堡垒的现象,而攻克一座著名要塞,是一项很高的军事荣誉。古斯塔夫这一次围攻里加,在野战中击退一万波兰援军之后,四周之内破城。这场战役中,古斯塔夫的四员大将都已经在他身边了,他们是霍恩(Horn)、巴纳尔(Baner)、兰格尔(Wangel)、和托尔斯滕森(Torstenson)。这四员大将,加上后来在古斯塔夫旗下作战的一位德国人,魏玛公爵伯恩哈德(Bernhard),是古斯塔夫的心腹大将,后来都获得瑞典元帅军衔,并且在三十年战争后期古斯塔夫阵亡以后,相继担任在德国的瑞典军团总司令。<br><br>这次两国冲突虽然停战,但是西格蒙德对瑞典的王位仍然不死心,波兰一直是瑞典的敌手。1625年,波兰战争重新开战,古斯塔夫又率2万军队入侵波兰,击败两位波兰元帅萨皮哈和戈西科夫斯基的2万6千骑兵,接着1626年1月16日沃尔霍夫战役,古斯塔夫取得平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的胜利。<br><br>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亲自率3万人和表弟古斯塔夫交锋。波军围攻Mewe城,古斯塔夫带三千士兵往援,准备向城里送给养,被波兰军截获信使得知古斯塔夫的计划,调动大军想迎头截击消灭国王的弱旅。古斯塔夫却玩了一个类似于诸葛亮空城计的把戏,一面并不急于撤退,虚张声势假装兵力雄厚,一面暗地里派出一支疑兵向另一个方向进军引开波兰军注意力,结果不但全身而退,而且成功地透过包围为城里的守军送进给养。<br><br>这场战争迁延了几年,古斯塔夫屡次占到上风,但是波兰有欧洲其他旧教国家的支援,每一次都能恢复元气。对关键的要塞港口城市但泽,瑞典军久攻不下。最后一次会战中,后来担任华伦施泰因的副将的阿尼姆也加入波兰一方,率领近一万帝国军队和波兰军会合,但是仍被古斯塔夫的瑞典军战胜,损兵4千。最终在法国首相黎塞留的调停下,瑞典和波兰达成停战协议。黎塞留的目的,是让这位瑞典国王能够腾出手来,干预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三十年战争。<br><br>在古斯塔夫正式介入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之前,他一共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战争,总共八次大的会战,六次对波兰,两次对丹麦和俄国。在这几次战争中,古斯塔夫每次都近乎鲁莽地亲自带队冲锋陷阵,受过好几次伤,还有两次冲进敌方大部队险些被俘。1630年,当古斯塔夫把这些不太重要的王朝战争终於告一段落,准备举兵入侵德意志本土的时候,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新教一方彻底惨败,连丹麦国王都被占去了大陆领土,不得不退到海岛上。古斯塔夫以新教救主的面目出现,他那时36岁,国内政局稳定,个人的精力、智力、经验都处在巅峰时期,更重要的是,在近20年统治过程中,他已经建立起一支和欧洲各国完全不同的新型军队,这支军队,不仅为他赢得一系列会战的胜利,而且将为他赢得军事史上”现代军事之父“的地位。<br><br>2。古斯塔夫的军事制度改革<br><br>16、17世纪的欧洲,是西班牙军事体制最强盛的时期,西班牙步兵方阵把长矛和火枪结合起来,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各国或多或少都模仿西班牙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br><br>一般来说,是16世纪初的西班牙名将贡萨罗。科尔多瓦首先懂得了火枪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因为那个时期的火枪精确度差,射程短,发射速度低,因此火枪兵不能单独作战,只能在近距离进行密集齐射,同时还得借助于长矛兵的保护。在标准的西班牙步兵方阵中,每个方阵大约3千人左右,由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而成,长矛兵排成密集的三个横队,正面宽50-60人,纵深20列,在方阵的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枪兵。整个方阵是一个宽度150米,纵深100米左右的长方形。作战的时候,列队的火枪兵进行齐射以后,沿着排与排的空隙依次退到后排装子弹。如果要保证整个方阵的火力不间断,一个战斗编队至少要有10个横排才行。<br><br>在军事体制上,三十年战争中的德意志军队都是由各国的雇佣兵和强征当地老百姓组成。雇佣兵是皇军和诸侯军队的主力,他们作战技术娴熟,战斗力很高,但是对所服务的对象根本不感兴趣,可以随时投靠新的雇主。这些雇佣兵真正感兴趣的是抢劫强奸,军纪极为败坏,往往无论敌境友邦,所过为墟。另外,德意志各国军队中,还有不少是家园被毁无家可归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有生计,只好从军,但是不少还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因为全家老小留在家里根本没有活路。这样的军队,招募士兵补充兵员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随军妇孺太多,在三十年战争后期,德意志大地一片废墟的时代,曾经有一支3万人的军队,背后竟跟着12万随军家属的极端情形。因此如果统帅想要调动这种军队,以高速强行军实施机动,尤其是经过富庶的地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br><br>三十年战争中的瑞典军队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一支完全由征兵组成的军队,军纪极严,士兵也都有固定的军饷,一般很少抢劫平民的劣迹。在组织上,古斯塔夫参照荷兰奥兰治亲王莫里斯的方法,对西班牙式的方阵战术动了大手术。首先,火枪兵的弹药用纸质弹壳,事先精确量好装药并分好份,这样省去了发射程序中的一大步骤,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发射速度。<br><br>古斯塔夫还是现代给部队发统一军装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前,欧洲军队是没有统一军装的。不过瑞典在开战之初,还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古斯塔夫对军队进行正规化改革的第一步,是先赋予每个团一种统一的颜色。一个团的军装可以不统一,但是颜色必须划一。后来才发了统一军装。<br><br>瑞典步兵的基本战术单位是中队,408人组成,长矛兵216人,火枪手192人。他把中队的队形正面拉长,纵深减少为只有6列,在采用滑膛枪的队伍中,还可以让士兵更密集地排列,将纵深减少为只有3列。作战的时候,3列火枪手可以按照传统方式一排一排以连续的方式齐射,也可以三列统一进行一次齐射,所有的火力一齐发射的震撼力和杀伤效果是惊人的,这有点象海军战列舰上进行的侧舷齐射。虽然这样一来,保持不了火力的连续性,但是实践证明,在发起冲锋高潮前逼近敌人的几分钟内实施这样猛烈的火力压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br><br>古斯塔夫军事改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炮兵的改进。1629年他组建了第一个炮兵团,由27岁的托尔斯滕森指挥(后来成为元帅和瑞典军团总司令),下辖4个炮兵连,还有一个野战工兵连和一个特种爆破连。这样炮兵在瑞典军队中首次成为一个独立正规的专门兵种,其意义就象希特勒德国首次组建装甲师一样。古斯塔夫并不在意大炮的发射速度和口径,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炮兵的机动性,能够和步兵骑兵联合作战。他把瑞典火炮的口径统一为3磅、12磅、24磅三种,减轻炮身重量,以最轻便的3磅团属火炮为主,这样的炮可以由一匹马或者两三个人拉走,是理想的步兵伴随火炮。<br><br>我个人对这些军事改革的评价是,古斯塔夫所进行的改革,涉及各个兵种,兼有体制和技术的各个层面,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两项。一是炮兵的改良。火力口径再大的火炮,当时情况下如果没有机动力,跟不上作战的节奏,也无法发挥火力优势。在用炮的技巧上,古斯塔夫直接启发了后世的拿破仑。第二,就是联合兵种作战。瑞典人没有发明大炮和火枪,但是却通过合理搭配各个兵种,最大限度发挥了联合兵种的作战威力。这就象在二次大战之前,德国人并没有发明坦克和飞机,但是却首先编组联合兵种的装甲师,并提出闪电战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坦克的威力是一个道理。<br><br>3。入侵德意志<br><br>1630年,古斯塔夫仅率领1万3千瑞典军,在德国登陆,正式开启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在登陆之初,古斯塔夫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对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估计过高,在他给首相奥克森斯滕的信里,曾经提到过在德国招募新兵,组成10万大军,分5路南下横扫德意志的计划。但是很快,他发现形势远没有那么乐观。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都拒绝给他任何支持,甚至拒绝瑞军过境,一定程度上,萨克森选帝侯甚至把他看作是外国侵略者,因此以萨克森选侯为首,一些德意志诸侯想在旧教的皇帝和新教的入侵者瑞典国王之间,找寻一条“中间道路”。瑞典军队本身只有不到两万人,而面对的帝国军队,是十万之众的得胜之师。<br><br>但是在几个月之内,帝国的政治形势出现对瑞典有利的急剧转机:我们上文提到,帝国军队总司令华伦施泰因被迫辞职了。因为华伦施泰因所率领的帝国军队是由他私人招募并且指挥的。华伦施泰因带着这支大军所到之处连战连捷,个人威望如日中天,大多数领兵将领以华伦施泰因个人的马首是瞻,他这一去职,10万人马顿时散了一半。华伦施泰因的副将,阿尼姆伯爵,本身是个新教徒,也脱离帝国军队,转投新教的萨克森选帝侯担任萨克森军队司令,一心一意辅佐萨克森选侯走他的“第三条道路”。<br><br>但即使是这样,帝国和巴伐利亚军队的数量还是比瑞典多。1630年10月,提利伯爵接任帝国军队总司令,同时还兼任着巴伐利亚军队的司令。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华伦施泰因,但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机动作战的高手,一生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很受士兵信赖。提利曾经亲手创建了巴伐利亚的军队,尤其是身边有一支全由瓦隆人(提利的家乡)组成的子弟兵,在帝国的雇佣军部队里是一支可靠的中坚力量,提利本人被这支子弟兵称为“提利老爹”(FatherTilly,也可能应该译作提利神父,因为提利本人是红衣主教)。提利的副将,是骑兵将军巴本海姆(Pappenheim)。此人脾气暴躁而勇猛绝伦,不过有点有勇无谋,正好和谨慎小心的提利形成对比。巴本海姆指挥着一支精锐的胸甲骑兵(轻骑兵的一种),全军黑衣黑甲,军容整肃令人生畏。<br><br>面对强大的对手和不合作的友邦,古斯塔夫很快调整战略,采取稳扎稳打,首先占领波罗的海海边的港口要塞什切青(Stettin) ,然后全力巩固海岸地区作为稳固的后方,然后再一步一步沿奥德河上溯,向德意志纵深深入。因此在瑞典军登陆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什么向德意志腹地进军的大动作,基本上是沿着奥德河流域慢慢前进,占领一个一个堡垒,从瑞典接受援军,也收编其他国籍的雇佣军来壮大力量。虽然这一年古斯塔夫的战略是小心谨慎的,但是他本人在战斗中还是一如既往地冒险,甚至在刚登陆不久有一次亲自带领一支骑兵小部队进行侦察的时候,闯入敌军骑兵大队当了俘虏,幸亏敌人不认识他就是国王,瑞典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又把他夺了回来。<br><br>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古斯塔夫的对手提利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满足于屯兵易北河流域,静观古斯塔夫在奥德河流域下游的进展,阻止瑞典向易北河和奥德河上游进一步扩张。曾经有评家主张古斯塔夫的战略还可以更积极一些,但是批评古斯塔夫在战争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开始太过谨慎的人,恐怕没有把瑞典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目标联系起来看。姑且撇开德意志新教诸侯的缺乏热情不说,古斯塔夫首先是瑞典国王,其次才是德意志新教的救主。他的政治大战略首先是为了瑞典的国家利益,而瑞典的国家利益,在於波罗的海周边。古斯塔夫先用一年半的时间巩固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攻占所有堡垒城市,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即使他在德国的作战失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仍然是瑞典的,作为瑞典本土已经有了实际收获,甚至要把瑞典、丹麦、挪威重新合并成一个统一的、以瑞典为首的联合国家,也未尝不可。德国的远征成功固然可以建立不世功名,即使不成,瑞典也已经立於不败之地。<br><br>在1630年圣诞前后,瑞典军和提利的帝国军在加兹(Garz)进行了一场小规模战役,结果瑞典击败皇军的前锋。另外1630年夏末,易北河中游的战略要地马格德堡市,新教徒市民举行起义,反抗帝国统治,准备迎接古斯塔夫大军。这是古斯塔夫向德国纵深进军的一个天赐良机。但是马格德堡处於易北河畔,是帝国军队的腹地,古斯塔夫鞭长莫及,无法立即给予支援。提利的大军立即向马格德堡集结,围困这座城市。整个1630-1631年冬天,马格德堡的市民都和帝国军作殊死的城市保卫战。<br><br>1631年战局开始时,古斯塔夫想出发驰援已经被提利大军重重围困了几个月的马格德堡,但是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仍然拒绝瑞典大军过境,尤其是萨克森选帝侯,拥兵4万之众,由华伦施泰因的前副手阿尼姆任司令,他们从中立倒向任何一方都是举足轻重的,古斯塔夫也不敢逼人太甚。况且就算强行过境,古斯塔夫也怕这两个选帝侯的军队哪一天突然变卦,断其归路,所以对马格德堡的形势只能干着急。他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率领一部分兵力向其他方向进军,企图把提利的主力从马格德堡城下引开。一开始提利果然留下副将巴本海姆的一部兵力监视马格德堡,亲率主力前来,但是过了几天,谨慎的提利又改变了主意,退回马格德堡继续他的围城战。此时,古斯塔夫的后方波罗的海沿岸已经稳固,见提利按兵不动,索性加大动作的力度,率全军突击占领了奥德河上游纵深腹地的屈斯特林(Custrin)和法兰克福两大要塞,一时全德震动。他的思路是“你不是不出来么,我尽占你战略要地,看你出不出来,就算你不出来,皇帝恐怕也不会答应”。这次,提利又是率军出发,半途折回马格德堡。1631年5月,马格德堡终於在古斯塔夫赶来解围之前,在帝国军队假意谈判的情况下,被攻陷。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作战和重大牺牲,进城的帝国士兵已经杀红了眼,破城之后即行屠城,而且一把火把马格德堡烧为平地,全城3万居民几乎无一幸免。这次暴行,即使是在当时德意志新旧教各国军队都纪律败坏,杀人放火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背景下,也是骇人听闻的。从战略上讲,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行为。客观地说,笔者本人倾向于认为,这不是出於提利的本意,因为马格德堡是易北河中游的战略要地,留住这个城市,可以给帝国军队提供可靠的补给基地,否则提利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劲,作几个月的围城战。一把火烧毁城市,他的大军再也没有粮食补给来源和立足的基地,本身也无法在此久留。以提利的战略头脑,不会计不及此。这把火,应该是乱兵自发放的。但是无论如何,提利的名字从此与马格德堡屠夫挂钩而被后世记住。<br><br>马格德堡陷落以后,提利大军因为补给不足,也无法在这个地区立足,转而进攻另一个与瑞典合作的德意志新教诸侯黑森-卡塞尔(Hesse-Kasser),古斯塔夫则干脆打消顾虑,用武力威胁勃兰登堡选帝侯屈服与他合作,然后攻击提利手下的巴本海姆,逼迫提利应战。在伯格施道(Burgstall)附近以骑兵消灭了提利军的前锋。提利集中全军兵力进攻古斯塔夫据守的维尔本(Werben)营地,结果在坚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总共死伤6千人。<br><br>此刻,提利伯爵在皇帝菲迪南二世的谕令逼迫之下,犯了最大的一个战略错误,他举兵进攻保持中立的萨克森选帝侯,把他的领地变为一片废墟。皇帝的本意,是要消灭这个新教选侯的势力,免得他以后帮助古斯塔夫,但是这么一来,就逼着萨克森和他的几万大军再也无法走第三条道路,不得不与古斯塔夫合兵作战,反而增强了古斯塔夫的力量。1631年9月17日,提利的帝国大军主力终於和古斯塔夫的瑞典、萨克森联军主力正面相撞,在莱比锡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场战役,美国西点军校的评论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的开端”。<br><br>4。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br><br>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双方的兵力,据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西奥多。道奇的记载,提利的帝国军队大约在3万2千至4万人之间,古斯塔夫的瑞典军队2万6千人,其中1万9千步兵和7千骑兵,萨克森军队在阿尼姆的指挥下,大约1万9千,古斯塔夫一方合计5万5千左右。<br><br>原本,提利并不想和古斯塔夫在战场上做决定性的会战。但是当古斯塔夫大军临近的时候,他派出副将巴本海姆率骑兵外出侦察,巴本海姆求战心切,派了信使通知提利说,他已经和瑞典军交火,而且在当时的形势下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请求提利立即率主力前来接应。因此,实际上是巴本海姆把提利拖进这场决战的。<br><br>瑞典军战线中央是古斯塔夫亲自坐镇,右翼巴纳尔元帅,左翼是霍恩元帅,炮兵部署在中央和右翼前方,炮兵司令托尔斯滕森。阿尼姆指挥的萨克森军展开在霍恩元帅的左边。所以,联军战线基本上是瑞典军在中央和右侧,萨克森军在左侧。瑞典军的步兵和骑兵是混编的。帝国军队战线中央是提利伯爵元帅亲自指挥的17个步兵大方阵,左右两翼摆开骑兵,其中左翼,正对着瑞典军右翼巴纳尔元帅的,是巴本海姆统领的5千精锐黑甲轻骑兵。两军对圆,帝国军队人数虽然较少,但是顺风背向日光,占有天时之便。提利本人骑一匹纯白色战马,由他的瓦隆亲兵簇拥着出现在战线中央,接受帝国全军发自内心的欢呼。一直到今天为止,他们的“提利老爹”从没有在任何重大战役中失败过,帝国士兵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绝不亚于瑞典将士对古斯塔夫的信心。<br><br>在清晨的薄雾中,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正式开始,最初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谁也不敢贸然发动全线进攻,主要以密集的炮火互相轰击,间以小规模的骑兵冲突,试探对方的薄弱环节。激烈的炮战打了两个半小时之久,提利只有26门大炮,瑞典的火炮稍多,关键是瑞典炮兵的素质优势充分发挥了作用,他们的射速和火力密度几乎是帝国炮兵的三倍,帝国阵线中几乎每打一发炮弹,都要遭受三发瑞典炮弹的回击。双方的步兵骑兵阵线都被打出许多缺口,但是士兵门都镇静地保持队列,默默忍受伤亡。<br><br>终於,帝国军队左翼的骁将巴本海姆按捺不住了,他在没有接到统帅命令的情况下,一马当先,擅自率领自己的胸甲骑兵向巴纳尔发起冲锋。但是帝国骑兵的手枪火力远远不是严阵以待的瑞典长枪火力的对手,第一次冲锋被击退,冲在最前面的巴本海姆本人也受伤。但是骁勇的巴本海姆也够硬气,一连发动了7次冲锋,7次都在巴纳尔的火力网中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一次,巴纳尔见时机成熟,索性发动一次反攻,把溃不成军的帝国骑兵驱出战场。至此,瑞典右翼,皇军左翼的形势对古斯塔夫极为有利。<br><br>有勇无谋的巴本海姆擅自发动第一次冲锋的时候,敏锐的古斯塔夫和提利伯爵同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举动的愚蠢。据说提利气得在马上大叫“我的荣誉和威名在今天都被你夺去了!”。但是提利为了支援巴本海姆的进攻,只好下令皇军全线发动进攻。就在这次进攻中,战役发生了一个对帝国极为有利的转机。原来就在帝国右翼骑兵对联军左翼萨克森军队发起冲击之后,衣甲鲜明的萨克森军竟然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银样蜡枪头,没有经过任何严肃的抵抗就一哄而散,溃不成军,败退下来的萨克森军队竟然还抢劫了瑞典军后方营盘的辎重。而营盘的留守部队,原本不是瑞典人,也是德意志各邦的雇佣兵,这时也就作鸟兽散。这样一来,开战不久,古斯塔夫一下子就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从兵力优势变成了劣势,更糟糕的是,他的左翼完全赤裸,帝国可以从左翼的空隙卷击瑞典全军。提利本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个机会,於是下令从战线中央调主力向突破口移动,准备一举击溃敌方战线。但是帝国军队没有预备队,提利必须把中央的方阵步兵集结起来投入突破口。<br><br>在这个危机时刻,瑞典军队在体制和士兵素质上的优越性完全体现出来了。古斯塔夫对危机的反映极快,马上命令霍恩元帅把左翼兵力向侧面旋转呈直角,面对突破的皇军,形成一道新的防线掩护中央,同时他本人亲率部分中央二线兵力驰援左翼。瑞典军完成整个部署只用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而帝国军队中央的步兵大方阵移动不便,等赶到突破口时,发现瑞典军已经封闭了突破口,战机已经丧失。<br><br>古斯塔夫在左翼稳定之后,回到中央,抓住战机下令右翼和中央向帝国军队发动反攻,立即击溃了皇军的抵抗。会战的结果,古斯塔夫赢得了一边倒的胜利,皇军死7千人,受伤被俘6千人,所有大炮和9面军旗被缴获,提利本人和巴本海姆都受伤。古斯塔夫这边,即使加上不中用的萨克森军的损失在内,也不过3千人。<br><br>笔者的总结是,在这次战役中,双方的左翼各自都被击溃,但是瑞典军队的机动性和纪律性更胜一筹,统帅古斯塔夫的应变能力也强,弥补了友军崩溃的后果。本来如果换了其他的军队,这场战役也就以失败告终了。可以说,这次会战,是瑞典军事体制的机动性和火力,对西班牙体制的重量和动能的胜利。<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1.2025 12:2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