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鲜战争历史的考察和反思<br><br><br><br>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的动机具有合理性,然而,由于对客观条件做出了盲目乐观<br>和脱离现实的估计,毛泽东为此所设定的消灭或驱逐美国军队的战略方针,特别<br>是没有抓住及时停战的有利时机,则是明显的严重的失误。因此,如果以是否实<br>现决策方针为标准,并对比所付出的代价和决策的客观目标,那么,朝鲜战争的<br>结果对于中美双方来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br><br>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就在十几年前,由于缺乏资<br>料,关于中国介入战争的研究还是一个令国际学术界感到头疼的问题。1然而,<br>从1987年起,中国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文献、研究著作及回忆录不断问世,特别<br>是1994年以来俄国档案解密增添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2为各国学者重新开启<br>了研究之门。于是,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和过程立即成为国际历史学界的热门课<br>题,有关的研究论著相继涌现。3在利用和分析档案文献和口述材料的基础上,4<br>本文试从决策学的角度对中国出兵朝鲜作战的决策问题展开分析,其结构有三个<br>层次,即战略决策的动机和目标,为达到目的而确定的战略方针,为实现战略方<br>针所付出的代价及实施战略决策的实际效果。<br>首先,根据决策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以及决策者的个人特性,分析决策动机是否<br>合理;其次,分析决策者设定的战略方针及其与决策动机和决策方实力之间的协<br>调性,以判断决策方针是否正确;最后,分析实现战略目标的合理限度,将决策<br>方针实现的程度及其所付出的代价与决策的客观目标进行比较,评判决策本身的<br>是非成败。势在必行∶毛泽东出兵决策动机的合理性<br><br>以往对于中国出兵动机的考察,历史学家已经做过很多推断和论述,其中比较有<br>说服力的观点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br>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东北的工业基地,免除反动势力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br>中国必须进行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5另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的举动主要<br>是出于革命的信念和意志,及其渴望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激情和责任感,并以此作<br>为继续革命的动力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手段。6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毛泽东<br>对出兵朝鲜的考虑的确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出于某一方面的考<br>虑,但也不是这两种因素的简单综合。面对当时中国所处的复杂环境和条件,毛<br>泽东的决策动机并非如有些国外学者认为的那样"是混乱不清的",7而是由多种<br>因素构成的,且随著朝鲜局势的变化而臻于成熟。<br><br>第一,由台湾问题引发出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br><br>由于错误地把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的行动视为共产党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总<br>体进攻的序幕,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政府对此做出了迅速而强烈<br>的反应。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对朝鲜战争的第一反应竟是派第七舰队进驻台<br>湾海峡。8也就是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三天,杜鲁门的声明首先把中国摆在<br>了美国的对立面。对此,毛泽东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人们应该注意到,对战争的<br>突然爆发,除了进行新闻报道以外,中国政府在最初几天并没有发表正式宣言或<br>声明。9而对于美国将在台湾海峡采取的武装行动,中国则立即提出了严正抗<br>议。27日毛泽东的讲话,28日周恩来的声明,29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及随<br>后的各民主党派的声明,全都把攻击的矛头集中在美国企图否认中国对台湾省实<br>行控制的问题上。甚至到7月15日在民间开展"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br>时候,中国针对美国的抗议活动都是把台湾问题摆在朝鲜问题之前。10<br><br>当毛泽东愤怒地指责美国撕毁了"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时,11的<br>确表明了他心中对美国的怨恨。自国共内战开始以来,美国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了<br>对中国内政不干预的立场,在中国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杜鲁门1月5日的讲<br>话甚至透露出美国将放弃台湾的信息。同样,中共虽然宣布了"一边倒"的方针,<br>且与苏联结成了政治同盟,但并没有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也没有存心针对美<br>国采取任何特殊的外交行动。即使仅从保持新政权稳定及其在国际环境中的主动<br>地位出发,毛泽东也需要保留与美国人周旋的外交余地。然而,美国对朝鲜战争<br>爆发的第一反应毁灭了毛泽东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夙愿,使解放台湾的计划功败<br>垂成。而在毛泽东看来,解放台湾是他前半生可以为中国做的最后一件大事。12<br>美国人的举动,不仅因为第七舰队的入侵在军事上阻碍了解放台湾的战役,更严<br>重的是"台湾地位未定论"意味著在法律上剥夺中国统一的合法性。毛泽东的确被<br>激怒了,他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和好斗精神再次被激发出来。在毛泽东看来,美国<br>对台湾的行动,就等于是对中国宣战。13固然,正如西方学者在分析中国出兵的<br>原因时指出的,美国人低估了他们向鸭绿江挺进时中国感受到威胁的程度,14但<br>美国政府更应该想到的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仇恨和接受挑战的决心早在杜鲁<br>门宣布对台新政策的时候就产生了。从这时起,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与美国人之<br>间的战争已经开始了。<br><br>尽管到7月初毛泽东还没有最后确定把自己的攻击力量放在台湾和朝鲜两个方向<br>中的哪一边,但是有三点十分肯定的∶第一,这两个方面的挑战或者威胁都是来<br>自美国;第二,毛泽东已经决心应战美国;第三,按照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打歼<br>灭战的一贯战略思想,他必须在台湾和朝鲜南北两个方向上做出选择。因此可以<br>得出的结论是,毛泽东后来决定在朝鲜战场与美国人一决高低的决策,最初起源<br>于在台湾问题上被美国激发出来的革命激情。后来刘少奇关于中国出兵对苏联大<br>使的一番谈话,表明了中国领导人决策中的革命因素∶"中国革命还没有结束。<br>为了完成革命,还需要几年。如果不得不同美国侵略者作战,那我们完成革命的<br>日期就临近了,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美国侵略者必败"。15打败美国,完成<br>革命,无论是对外与帝国主义抗衡还是对内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毛泽东此时的冲<br>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革命情结。<br><br>第二,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 <br>随著美国地面部队卷入朝鲜<br>战场,毛泽东的注意力也渐渐转向了北方。8月11日中央军委最后明确表示同意<br>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的意见,将解放台湾的战役推迟到1951年以后。到9月底,<br>毛泽东甚至亲自指示取消在国庆节庆祝活动中使用许诺限期解放台湾的口号。16<br>中国军事部署的调整,首先当然是出于对东北地区安全和兵力分配方面的考虑,<br>但并不仅仅如此,其中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国际主义的责任和义务。<br><br>早在1949年夏天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时,中苏两党就达成了一种共识,即在国<br>际革命运动中应有所分工。斯大林希望中国今后多担负一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br>附属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方面的帮助。"应当履行对东亚各国革命所承担的<br>责任"。17尽管当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在东南沿海准备解放台湾时,毛泽东不愿<br>看到在中国北方邻国发生一场可能导致美国干涉亚洲事务的战争,而且一再向金<br>日成表示只有在中国完成统一事业后才能向朝鲜提供军事援助,18但是当5月14<br>日毛泽东得知斯大林和金日成已经就采取军事手段解决朝鲜统一问题达成一致意<br>见时,作为亚洲地区革命事业的"负责人",毛泽东还是同意了在解放台湾之前先<br>解决朝鲜的统一问题,并表示愿意给朝鲜以各种援助。19现在朝鲜革命真的遇到<br>麻烦了,毛泽东自然要考虑如何履行自己的诺言和义务。7月初,周恩来对即将<br>前往朝鲜了解情况的柴成文表示,中国要尽力帮助和支持朝鲜人民。同时,中国<br>政府还答应将东北军区部队中的200名朝鲜籍干部集中后送回朝鲜,以便加强朝<br>鲜人民军的干部素质。20显然,中国领导人考虑到了自身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在<br>莫斯科表明要中国介入战争的意向后,这方面的因素更加突出了。<br><br>美国军队卷入战争后,斯大林立即想到应该把中国拉入战场。7月2日苏联大使便<br>与周恩来谈到中国对朝鲜战争应有所准备的问题,收到驻平壤使馆传来关于美国<br>空袭使一些朝鲜领导人开始对夺取最后胜利产生怀疑的消息后,斯大林更加焦<br>急。他马上致电北京∶"我们认为,立即集中9个中国师于中朝边境,以便在敌人<br>越过三八线时,志愿军进入北朝鲜作战是正确的。"斯大林还答应尽力为这些部<br>队提供空中掩护。几天以后,为了催促中国马上采取行动,斯大林又严厉地指示<br>罗申转告毛泽东,中国应尽快派代表到朝鲜。21<br><br>毛泽东未必没有想到斯大林是要中国为苏联火中取栗,但莫斯科施加的压力从社<br>会主义阵营分工的角度讲显然无可指责,这进一步促使中国在南北两个战场选择<br>的问题上迅速做出决断。7月7日和10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军委召开第一<br>次国防会议,做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拟抽调4个军、3个炮兵师和<br>3个空军团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限期在东北集结。8月5日,即联合国军<br>在釜山的防线已经稳定下来时,毛泽东指示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边防<br>军"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8月18日又电告高岗∶边<br>防军务必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此后,毛泽东考虑要在东北已集中4<br>个军的基础上,再增加8个军。22如此看来,这时中国已经有了出兵朝鲜的打算<br>和准备。然而,如果仅从守卫国土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当时北朝鲜在军事对峙<br>中尚无败迹,中国只需屯兵东北以备不测就可以了。而此时就考虑到出兵朝鲜的<br>问题,显然包含有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国际主义责任和义务的因素。毛泽东自然<br>会想到,一旦中国对朝鲜共产党政权的存亡袖手旁观,那么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br>中地位以及中共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形象,无疑将受到极大损伤。毛泽东<br>和周恩来在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此所做的解释表明,中国领导人已<br>经站在了亚洲革命领导者的岗位上。<br>23<br><br>分析毛泽东上述两种决策动机,更多的成份是出于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站在现<br>实基础上的考虑。<br><br>首先,新中国现实的政治状况、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是否能够保证其战胜世界上<br>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新政权立足未稳,刚刚开始的经济建设将遭受严重破坏,多<br>年战争造成的厌战情绪,中美军事实力的明显差距等等,多数中国领导人最初反<br>对介入战争的立场正是对这些现实问题的考虑;24<br><br>其次,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那么中国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参与这场可能把革命新<br>政权带进毁灭深渊的战争呢?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自身的安全和生存没有受到威<br>胁,那么非要为了某种信念拿国家存亡进行赌博,这种决策是否明智;最后,这<br>次出兵作战不像国共内战那样,可以由中共随意选择战场,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br>家如果没有提出要中国援助的请求,毛泽东也是无所作为的。25因此,仅仅出于<br>对美国行为的革命义愤和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责任感,还不足以促使毛泽东做出最<br>后决策,至少,他也难以说服中国的大多数领导人。<br><br>第三,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br><br>当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成功,特别是<br>在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北进的趋势日益明显的时候,现实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急<br>剧变化,一切因素都迫使毛泽东和中国其他领导人迅速做出参与战争的最后决策<br>∶如果中国不出兵,其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就将面临严重的威胁。<br><br>9月26日,朝鲜战场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斯大林派往朝鲜的军事代表自平壤报<br>告,美军登陆部队对正在南方作战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已构成包围之势,北朝鲜部<br>队几乎溃不成军。26 尽管金日成在发动战争前曾向苏联人夸口他不需要中国的<br>任何帮助,"因为他的一切要求在莫斯科已经得到满足",27但此时朝鲜不得不发<br>出求救信号了。9月28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向苏联要求空军支<br>援,同时给毛泽东写信,恳请中国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金日成已经想到斯大林<br>可能会拒绝出兵,但又不知莫斯科是否愿意中国插手朝鲜事务,于是,在说明当<br>朝鲜受到侵犯时"非常需要得到苏联方面直接的军事援助"后,金日成提出,"如<br>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br>立一支国际志愿部队,为我们的斗争提供军事援助"。28莫斯科当然不会在这种<br>时候公开介入朝鲜战争。<br>在给平壤的信中,斯大林一方面指示北朝鲜迅速组织三八线防御,一方面解释<br>说,至于"要求武装援助的问题,我们认为更可以接受的形式是组织人民志愿<br>军。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同中国同志商量"。29当天,斯大林以非常客气<br>但又不容商量的口气向中国提出了派兵援助朝鲜的要求。30接著,金日成的信使<br>也赶到了北京。战争发展到最危急的关头,援救朝鲜的责任终于落到了毛泽东的<br>身上。<br><br>实际上,中国领导人早就把美军越过三八线的行为作为判断这场战争是否对中国<br>安全构成威胁的标准了,周恩来7月2日与罗申谈话时已经提到中国出兵朝鲜的客<br>观条件就是美国越过三八线。31仁川登陆的第三天,中央军委就决定向朝鲜派出<br>军事先遣小组,勘察地形,做战场准备。毛泽东还带信给高岗说,"看来不出兵<br>是不行了,必须抓紧准备"。32 9月25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对印度驻华大使潘尼<br>迦说得非常明确∶"中国对美国突破三八线决不会置之不理"。随后周恩来又发表<br>演说,公开对美国政府提出严正警告。33但此时的白宫和五角大楼已经被胜利冲<br>昏了头脑,麦克阿瑟正在安排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北挺进,根本听不进中国的警<br>告。<br><br>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中国的安全利益已经受到实际威胁,而且苏联和朝鲜也<br>明确请求中国出兵时,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10月2日,毛泽东电令邓<br>华"随时待命出动",并草拟了给斯大林的电报,表示中国同意出兵。34尽管从10<br>月1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讨论出兵问题到10月19日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br>关于中国军队赴朝作战的决策经历了数次反复,但毛泽东本人的决心从来没有改<br>变,甚至在斯大林拒绝提供空军支援中国地面部队入朝作战的不利条件下,毛泽<br>东还是竭力说服了大部分中央和军方领导人,毅然下令出兵。35在毛泽东看<br>来,"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br>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36这里的"东方"实际上主要是指<br>中国,彭德怀在10月5日下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让美国占领朝鲜中国无法安<br>心搞建设,不如打烂了再建设的一番慷慨陈词,无疑反映的是当日上午毛泽东与<br>他谈话的主导思想。37<br><br>就在10月13日斯大林已经决定在朝鲜实施全面撤退计划后几个小时,莫斯科收到<br>了毛泽东决定出兵的信息。38在援助朝鲜的问题上,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而毛<br>泽东要求苏联提供空军支援,如果说这是两个盟友之间的一场暗中较量,那么其<br>结果是斯大林占了上风。不过,毛泽东在军事上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br>下,仍然坚决主张派兵赴朝作战,除了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外,很可能还有对中国<br>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更深层的忧虑。在麦克阿瑟叫嚣要打过鸭绿江和美国飞机不<br>断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对战争是否会推进到中国境内的担心<br>是十分现实的。39毛泽东当然会想到,如果金日成按照苏联的计划在东北建立流<br>亡政府,并将其残余部队撤到东北休整,并因此而将战火引致中国境内,斯大林<br>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部队进入中国东<br>北,援助中国作战。40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br>中国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更不会忘<br>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中苏新条约规定苏联限<br>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是"虎口夺食"逼出来的。41很有可能,"东北<br>王"高岗与莫斯科的特殊关系也是毛泽东在考虑东北命运时的心腹之患。42因<br>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无<br>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br>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国门之外了。<br><br>也许,毛泽东关于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考虑还有更多的内容,比如台湾问题、日本<br>问题等等。斯大林在10月初劝说中国出兵时就谈到,其后果将迫使美国"向有苏<br>联盟国为其后盾的中国做出让步",朝鲜就不会成为美国或日本反对中国的军事<br>基地,美国最后不仅会"被迫放弃台湾",而且还将"拒绝与日本反动派单独缔结<br>和约,放弃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活动和使日本成为他们在远东的跳板的计划"。<br>43即使没有看到斯大林的这封电报,毛泽东自己也会想到这些保证中国安全和主<br>权的附带收获。<br><br>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br>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br>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br>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所以,尽管从总体上讲,中国是被迫<br>卷入这场它并不希望看到的战争的,但是当战局发展明显不利于整个社会主义阵<br>营,并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利益时,中国领导人最终下定了参与这场战争的决<br>心。如果说在对外战略决策中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的话,那么,毛泽东的这<br>些考虑,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他的党,乃至对他的整个民族和国家,无疑都<br>是适合的,最终都体现为对美国越过三八线决策被迫做出的合理反应。同时,对<br>中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决策做出合理性判断的必然结果是把美国越过三八线看作<br>是一次纯粹导致灾难的行动。44因为,只要联合国军实际上越过三八线,并逼近<br>鸭绿江,那么,无论是美国做出不会威胁中国的保证或提出建立缓冲区的建议,<br>还是以扩大轰炸甚至使用核武器进行威胁,都不足以阻止毛泽东对美军发动大规<br>模的进攻。45正如有些学者已经看到的,到这个时候,在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争<br>论中,已经没有哪一种提议中的对策能够阻止一场中美大战的爆发了。<br> <br>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