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美国司法部起诉5名中国军官对美国企业实施网络窃密,再次上演了“贼喊捉贼”的闹剧。掌握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和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网络优势的美国,高调宣布组建网络战部队、掀起网络军备全球竞赛的美国,制造“震网”病毒、打响攻击民用关键基础设施第一枪的美国,将网络监控触角遍及全球、长期入侵华为等中国企业的美国,反而将自己伪装成了网络攻击的受害国,利用本国法律起诉万里之外另一主权国家的武装力量人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此中荒谬自不待言,联想到美国一贯以来秉持的霸权主义,似乎也没什么新鲜的。
但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将“贼喊捉贼”公然搬到世界台前,绝不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凭借的也不仅仅是强盗逻辑。笔者有幸受邀参加了近年来历次中美网络安全二轨对话,也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官员及美国企业界代表多有接触,就网络攻击等问题与美国人多次交流,恰好见识了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逻辑。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末,美国人可不似现在这般“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完全一幅沉稳低调的做派。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交《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看信息和电信领域的发展》后,美国一直拒绝在国际场合讨论网络安全,对国际合作表示冷淡。一直到2006年10月,联合国以169票对1票通过了俄罗斯的决议草案,唯一投反对票的国家仍是美国。前事不可忘,历史需要记住这1票,记住这个将网络安全“国际责任”挂在嘴边的超级大国曾经的面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美国人为自身利益拒绝了国际合作。很显然,他们一开始便重视网络空间的军事和经济价值,要将网络空间作为维持和增强其21世纪全球霸权的主要平台、手段和工具,正在准备大干一番,岂可自缚手脚,签署牢什子国际和平协议?网络部队也好,“棱镜计划”也罢,原本就在美国人的布局之内,但美国人既没有做好技术上的积累,也没有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只好选择“闷声发大财”去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美国人为自身利益掀起了制定国际规则的热潮。当美国人一切准备就绪时,就要以和平为名义限制别人了,一如美国在拥有核武器后对控核的热情。如果说,这种限制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发展网络攻击能力,倒是与和平沾边。但实际上,美国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炒作他国网络威胁论,制造对他国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打压他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阻挠他国网络管理政策,既为其保持信息优势、持续渗透入侵他国大开方便之门,为继续建设网络部队、监控他国制造口实,也是为了从根本上削弱他国在信息革命中的跨越式发展能力,实是釜底抽薪之计。
但这样做如何堵得住万众悠悠之口?为了配合美国的上述战略,智库们为其设计了一条“二分法”的“绝妙”理论,这就是美国此次“贼喊捉贼”的勇气来源。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赋予网络空间军事、情报属性,提出网络空间是军事和情报行动的天然平台,就像各国都在从事传统的军事和情报行动一样,宣布以军事和情报目的而实施的“攻击性”网络行为是合法的;同时,在军事、情报目标之外,将其他网络攻击行为归类于民事领域,特别是大打国家利益牌,把待炒作的网络攻击指认为工业间谍或商业窃密行为,将此类攻击宣布为不合法和不可接受。这既达到了恣意挥舞大棒的目的,又能把自己“摘”干净。
有了这个理论,美国人武装了头脑,后续行动便接踵而来。在中美对话中,美方代表向我方直陈,网络军控是个伪命题,美国人只接受类似于“核平衡”的“网络平衡”概念,因为网络空间军事化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内在发展需求。美国人加大对全球各主要目标的攻击和监控,但在回复外界指责时,即使是“震网”病毒攻击伊朗核基础设施、“棱镜”计划监控他国元首等这样确凿的事件,美国人也面不改色、大言不惭,将其轻描淡写为避免地区武装冲突、反恐的正义之举。甚至斯诺登爆出的美国人入侵华为服务器事件,也被其解读为寻找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