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1.3.2008 20:24: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协作
运10飞机研制得到上海市和全国各有关厂、所、院、校共300多个单位的协作支援。协作包括材料、系统/成品、标准件、部/附件、设备、工装等,涉及设计、研制、测试和试验等各个方面。
1972年8月运10飞机总体方案会审会后,开始大量协作。9月,三机部通过有关省、市国防工办下达86项新成品任务给29个工厂、公司。同时,市工交组在上海地区安排材料、成品、部/附件、设备、课题等任务,参与协作研制的达232个厂、所、院、校。其中市机电一局系统86个单位,市仪表局系统50个单位,上海市冶金工业局(以下简称市冶金局)系统14个单位,上海市化学工业局(以下简称市化工局)系统21个单位,上海市轻工业局(以下简称市轻工局)系统16个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以下简称市纺织局)系统6个单位,上海市手工业局系统25个单位,高等院校3个单位,其他系统11个单位。1973年11月,第四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四机部)有关工厂承担辅机研制17项,其中4项系上海地区的工厂承担。运10飞机的新金属材料研制,主要由冶金部有关工厂承担。为加强航空专业厂的对口协作,三机部明确西安飞机制造厂为上飞厂的对口协作厂,并于1974年9月发文明确其他对口协作单位。系统成品的装机测试和个别成品的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协作,一直延续到运10飞机的试飞过程中。
一、金属材料
“728会议”确定研制金属新材料19项,报请冶金部安排。由于运10飞机所需大壁板、大型材、大锻件超规格,致使一些老材料也需研制,因而需研制的有大锻件77项、预拉伸板8项、超标准厚度蒙皮板11项、变截面铝板9项以及铝镁合金挤压型材235项。至1979年,19项新材料先后研制成功,其中已用于运10飞机7项。
符号说明:S—试制,L—铝,C—超强度,D—锻造,T—钛,G—钢,Z—铸造。
运10飞机起落架的选材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大锻件模锻至少需5万吨级以上水压机,而当时国内只有2~3万吨级模锻水压机;二是选用国产30CrMnSiNi2A材料,其淬透性、缺口敏感性及疲劳性能均差。如按美国标准研制新材料,时间又来不及。经设计组科技人员研究,将整体起落架改为焊接件。同时参照苏联ГOCT和国内标准,选用并制定30CrMnSiNi2A+Mo的技术标准,采用电弧炉冶炼十真空脱气的冶炼方法,铸出5吨铸锭,突破了苏联和国内选用的3吨铸锭,锻压比大于6,获得优质性能。1979年6月13日由市航办组织通过预鉴定。
冷轧不锈钢薄板SG8的研制,太原钢铁公司按协议于1975年生产出1Cr18Ni9半冷作薄板,但延伸性能偏低,不能使用。1976年1月起,该公司经过技术攻关,于1978年底完成另一种不锈钢的研制任务。1979年由市航办主持科研定型会议,鉴定认为:各项性能均达到技术要求,主要性能达到AISI301标准,低周疲劳性能超过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
运10飞机机翼上、下壁板采用LC4和LY12中厚板,其最大尺寸长10米、宽1.7米、厚19毫米,为减少机加变形需供应预拉伸板。当时西南铝加工厂1500吨型材拉伸机最大拉伸宽度仅800毫米,经上海提供1600毫米的改装夹钳后,于1975年6月试制成功。至1977年,西南铝加工厂共提供27种规格95吨预拉伸板。LC4大锻件,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航空用锻件,西南铝加工厂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任务,及时提供运10飞机使用。
二、非金属材料
“728会议”确定研制非金属材料62项。其中航空材料所承担6项,石油化学工业部系统承担3项,冶金部系统承担1项,上海市承担52项。已用于运10飞机45项,均作了鉴定或预鉴定。其中XM-28密封胶用于运10飞机气密舱、整体油箱、水箱及电气等密封。后又陆续用于运7、运8、歼7、歼8、直8、直9以及空军修理的飞机上,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二等奖。SF-11定向有机玻璃国内首次用于运10飞机后,又用于运7等机种。SF-41乙丙橡胶是SF-25液压油配套用密封圈用胶,1975年由航空材料所研制成功,分别在三机部红卫机械厂、北京西郊机场、民航局修理厂进行地面台架试车。1975年10月起在波音、三叉戟飞机液压系统中装机试车,证明综合性能优良,可在-60~135℃长期工作,150~180℃短期工作。1979年9月民航总局发文,国产SF-41乙丙橡胶密封圈可以替代英、美橡胶密封圈装机使用。研制的二类材料有23项,包括密封材料、涂料、油脂、导线等。研制的三类材料有压敏胶、纺织材料、橡胶型材等。
| | | | | | | 1980年7月21日由三机部、市化工局、市航办组织通过预鉴定 | | | | 1980年7月21日由三机部、市化工局、市航办组织通过预鉴定 | | | | | | | | | | | | 1980年1月22~24日,由石油工业部组织通过鉴定 | | | | | | | | | | | | 1980年7月由三机部、市航办、市化工局组织通过预鉴定 | | | | | | | | |
三、系统和成品
根据运10飞机的系统、成品必须满足飞机性能和立足于国内的要求,新研制成品多达305项。后又确定进口成品58项。一次配套成品的研制就涉及全国15个省、市的136个厂、所。
1970年9月~1972年8月,设计组对伊尔-18、伊尔-62、三叉戟及波音707等飞机进行广泛调研、考察,提出各系统方案,并经总体方案会审会议审定。之后,经过调研,三机部于1973年11月召开“7311会议”,落实成品研制单位。1973~1975年,设计组和有关单位对飞机的系统、成品及附件进行大量试验、测试和飞行试验,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标准,提出研制成品的技术要求。1975年5月,三机部召开“755会议”,进行技术协调和调整部分研制任务。1976年3月,三机部在上海召开成品协调会,对系统联试、交货时间作了安排。1976~1981年,对各成品、分系统、系统做了大量试验、测试,包括16项系统/成品的试飞试验等。
1.特设系统
特设系统由仪表、无线电和电气系统组成。运10飞机具有近、远程导航和盲目着陆、全天候能力,并在国内飞机研制中首次采用交流主电源系统,因此特设系统新研制的成品达125项之多。
在成品研制中,783厂研制的交通管制应答机除用于运10飞机外,还用于其他机种;1975年由上飞厂研制成功的驾驶舱照明导光板,是国内最早研制用于飞机的导光板;为验证电子设备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运行,1978年9月在北京航空学院进行当时国内最大、最复杂的运10飞机导航系统总联试。
2.操纵液压系统
运10飞机副翼、升降舵采用调整片气动助力操纵,方向舵采用液压复合舵机和应急气动助力操纵。液压系统由2个独立的并互为转换应急使用的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液压油采用国产红油,压力210公斤/平方厘米。刹车采用先进的电子防滑刹车系统。由于系统复杂、技术要求高,新研制成品占成品数的80%。
研制中的关键问题,如活动面和调整片转动的静、动态计算得到北京航空学院的协助;活动面载荷谱的确定得到西北工业大学的协助;航空附件研究所承担了技术复杂的方向舵复合舵机的研制任务;飞机强度所在静力试验机上作了操纵系统强度、刚度和加载操作试验;秦岭公司承担了电子防滑刹车系统的研制任务;上海机床厂承担了零级精度的水平安定面操纵丝杆的加工任务,并完成了低温试验。
3.动力装置系统
动力装置系统由燃油、防火、起动、发动机操纵等系统组成。
起动系统采用自行设计的空气起动,取代国内一贯采用的电起动。1973年,在三机部红卫机械厂利用同类飞机成品附件做了起动系统模拟试验;1978年1月,在成都航空发动机厂利用同类飞机成品附件进行起动系统和同类发动机1:1的真实起动试验;198O年5、6月,在三机部三江机械厂做了起动系统低温联试。燃油系统,于1973~1975年在航空附件研究所进行系统成品的试验、测试,在上海杨树浦油库进行压力加油联合试验,在上飞厂进行软油箱基材织物和橡胶成分分析试验,在市纺织局测试中心进行基材织物强度对比试验,在黄山井冈山机械厂进行3次低温试验等。薄壁软油箱于1985年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4.高空设备系统
为适应运10飞机在1.1万米高空巡航,设有空调、氧气、防冰系统。空调系统采用埋伏式进气道冲压空气系统,可控流量最大达6400公斤/小时,采用电子气动调压和推力回收活门。防冰系统中增设防雨系统和除雨液是国内飞机上首次采用。氧气系统由三机部江淮仪表厂承制,除完成成品联试外,还完成了有关的生理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航空附件研究所 | | | | | |
四、结构件
运10飞机机翼大梁、长桁和水平尾翼大梁等60余项大的机械加工件,长5~10米,双曲面外形。由于尺寸大、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需用大型桁材靠模铣床加工。1974年9月,上飞厂订购的该设备尚未到货,因飞机研制进度要求,由三机部安排到西安飞机制造厂协作加工、成形。后由于大梁、长桁较长,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故决定加工后运到上飞厂成形。与此同时,运10飞机机翼上、下壁板20余项,最大尺寸长10米、宽1.7米,双曲面外形,需用大型数控铣床加工。上飞厂当时无此加工设备,由三机部安排在汉中协作加工、成形。均由708设计院派设计员跟产。后因运回上海途中受潮,全部晶界腐蚀报废,由上飞厂自制正弦平台,铣切加工、土法成形后交付使用。以上加工件分批交货,至1975年上半年全部交货完毕,满足第一架飞机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