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空群侠传——美国海军舰载攻击机家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10.2009 18:5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wz8228 于 21.10.2009 20:02 编辑

      根据美国国防部DOD4120.15指令《军用航空器、火箭和导弹命名标准》规定,美制攻击机均以“A”(英语Attack的字头)命名。从二战末期的A-1开始,“老山姆”前前后后发展装备了8款A字头舰载攻击机。本文将为您拨开历史的过眼云烟,细数这些冒着地面防空火力冲锋陷阵的美国海军版“拼命三郎”。


                                                                           玄冥二老

     在美军海军A字头攻击机的大家族里,最先出场的是道格拉斯公司旗下的A-1“天袭者(Skyraider)”和来自北美公司的A-2“野人”(Savage)。由于采用是老式的螺旋桨动力,它俩在撅着喷气式屁股满天飞的自家弟兄面前有些略嫌土气,但这也正是这“二老”的魅力之源。

     “老大”A-1的命运可谓苦尽甘来。话说中途岛战役后,美国海军决定开发SBD攻击机的替代机型,相中了道格拉斯的XBT2D1,想用它来好好痛扁日本鬼子。然而,计划没赶上变化快,等到其正式量产机型于1946年11月出厂之际,扶桑四岛已经臣服,原订单大幅缩水。战后偏又赶上喷气式战机异军突起,螺旋桨动力的XBT2D1倍受冷落。好在其性能可靠且机体大,尚有改进余地而免于下马。1947年,由该机变脸而来的AD“天袭者”(Skyraider)系列攻击机终于上舰服役,于1950年参加了朝鲜战争,战场表现不俗,“天袭者”系列因此一路走红。

      在1962年美国统一海空军飞机编号前,“天袭者”系列的各种机型组成了一个小家族,旧有编号包括AD1、AD2、AD3、AD4、AD5、AD6、AD7等七种之多,随后均以“A-1”统一前缀,编号相应改为A-1A、A-1B、A-1C、A-1D、A-1E、A-1H、A-1J。

      20世纪60年代美军插手印度支那半岛战事后,为对付丛林中的越共,急需一种低空性能好、有装甲保护、载弹量大且航程远的对地攻击机,防弹装甲与攻击武力“双强”的A-1攻击机再获新生。它长达10小时之久的滞空时间、树梢高度的低空扫射攻击和近似垂直的85°俯冲而下的投弹攻击角度,竟让喷气式攻击机“小弟”难望项背。而其较高的作战生还率更是难能可贵:往往是被地面炮火打成弹痕累累后,依然能安全返航。因此,在整个越战中,美军至少先后投入1000架以上“天袭者”攻击机。

      自1946年至70年代中期为止,A-1攻击机以螺旋桨机种横跨在美国海、空、陆战队三军,其后还发展出A-1E预警机、A-1F电子战型、A-IG夜间攻击型等,浮生近30载。各种型号前后共生产3392架,除美国外还大量出售给盟国,英国、法国、瑞典、南越都装备有该机,尽管知名度不是很高,产量却比后来的A-4和A-6总和还多。


       同“老大”A1的高产量相比,“老二”A2多少有些羞涩——满打满算也没超过150架!但它也有自己的“玄冥神掌”——二战后美国第一款舰载核攻击机!1945年,美军B-29重型轰炸机以两颗原子弹轰炸日本,使太平洋战争提前结束,更让美国海军感受颇深。1946年4月,美国海军批准了北美飞机公司的XAJ1三发动机混合动力大型舰载核攻击机发展计划。同年6月,美国又在太平洋环礁区秘密进行“十字路行动”小型核爆试验,以确认舰载机挂载投掷核武器作战的可行性。XAJ1旋即被美国海军选为重型攻击机,编号AJ1,绰号“野人”。从其作战使命和机型特点来看,倒也“机”如其名:它使用特殊的混合动力装置,左右翼下均装有三叶式螺旋桨推进器,后段机身却又有一具单发J33-A-19涡轮喷气式引擎,进化得显然不够彻底,说好听的叫承先启后,说不好听的简直是不伦不类。

    AJ1在1948年7月升空后,很快就订造量产12架,又因同年爆发的“柏林危机”,立时追加31架,以备当时紧张局势之不测。AJ1型舰载攻击机于1950年8月底在美国海军“珊瑚海”号航母上起降成功,初步完成了将核武器扩及至海上机动作战的任务,后续改进型AJ2也顺利投产。但好景不长,新型喷气式舰载机陆续开发成功,“野人”只能封刀挂剑、退隐江湖,仅少数留役海军,共计量产143架左右,1962年时被授以A-2的统一新编号。

                                                                              重剑无锋

      导致A-2退出武林的是美国海军攻击机家族中的巨无霸——A-3“空中武士”(Sky warrior),整个20世纪50年代,任何一架攻击机的重量都无法与它相比肩。这款源自美国航空怪杰海因曼之手的舰载重型攻击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7吨之多,比二次世界大战中的B-24重型轰炸机还重。为了在航母上起飞,专门在其主机翼上设有前缘缝翼和开缝襟翼,以提高低速飞行时的升力。即便如此,它在航母上起飞时还要带12个助推火箭才能起飞。巨大起飞重量加上机内装置的精密轰炸导航系统,使A-3可选择各种高度投掷核武器,虽然被归入攻击机,但实际上已经具备核轰炸的性能,堪称是“攻击机中的轰炸机”。


      A-3的原型机A-3D于1952年10月试飞成功,11个月后生产型下线开始服役。其修长的机身结构由前、中、后三段组合,尾侧配有独特的长片状大型制动板装置,经由操作精巧的油压自动调节,即使是在密集编队飞行时,也能保持适当飞行速度。机翼采用36°后掠角上单翼,翼下吊挂两台发动机的布局,为了使庞大的机身在航母上停放,外翼和垂尾均可折叠。

      A-3攻击机是关国海军第一代喷气式舰载攻击机,它的出现,使混合动力的A-2北美“野人”黯然失色。在美海军北极星导弹核潜艇服役以前,A-3“空中武士”一直充当着美国海军核打击能力的主力角色。受益于重型机身的设计,后来又发展出电子战、侦察、空中加油等多项改型。美国空军还在其原型机基础上发展出B-66战术轰炸机——纵观其一生,怎一个“重字”了得?就像神雕大侠杨过的玄铁重剑一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百战神刀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海军公开招标一种可兼战术核攻击的新型主力舰载攻击机。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提议将各项指标减半,发展一种飞行性能好的单座单发轻型喷气式攻击机。1952年6月该提议为海军方面所采纳,于是诞生了一代名机——A-4“天鹰”(Skyhawk)。同A-3的“重剑无锋”相反,A-4在设计上以精巧见长。它采用切尖三角下单翼气动布局,其垂尾和平尾也同样采用了三角形造形,这使得A-4不需折叠即可登舰。其机身采用半硬体式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后机身可拆卸以便于维修发动机。简单的结构布局,使得该机许多维修工作仅需一个中队的标准人力和工具即可。

    设计精巧、造价低廉、维护简单、出勤率高,构成了A4“天鹰”的集约优点。除装备美国海军以外,它还陆续出口到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其生产时间长达20多年,有多达17种不同机型,生产总数达2960架,创造了美国喷气式舰载攻击机的产量王牌。

    在战场上,“天鹰”攻击机表现出了优良的战斗性能。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A-4“天鹰”式攻击机便成为美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它能携带高爆炸弹、集束炸弹、无制导火箭、导弹等多种武器对地攻击,在越战期间的出动架次超过美军任何一种飞机。1966年时,其飞行次数占到美国海军全部轰炸攻击任务的60%;执行任务时损失率极低,即使受到严重损伤也能安全返回基地。曾有A-4被4发37毫米炮弹重创后、仍能飞行370公里安全返回,连负责维修的地勤人员都不得不称赞它的高生存能力。甚至在攻击机所不擅长的空战领域,“天鹰”依然战绩不俗,在越战中曾经击落米格-17。

    墙内开花,墙外亦红。外销的A-4也成了历次局部战争空中战术攻击机的“百战神刀”。1973年赎罪日战争,以叙双方在北线相持不下,兵力吃紧的以色列只能以区区两个装甲旅来对付大量集结的叙利亚军队。危急时刻,以色列空军出动数百架“天鹰”低空飞掠叙军上空,航炮、炸弹、火箭弹狂扫猛炸,及时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空地火力支援,为最后胜利创造有利条件。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阿根廷空军以A-4击沉英舰“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创造了用老飞机和旧炸弹击沉现代化军舰的经典战例。除此以外,A-4还曾被美国“蓝天使”飞行表演队和新加坡“黑骑士”飞行表演队用作表演机,着实在天空走秀了一把。

    A-4“才鹰”最时间,20世纪末,引以为傲的是它的服役仍有第三世界国家在使用和改进这柄50年代锻就的“沙场老刀”。直到当世纪头几年里,在新加坡空军的行列里,还可以看到“天鹰”矫健的身影。

                                                                     短命二郎

    如果依照拳击赛重量级排名的话,美国A字头攻击机家族中紧排在A-3后面的第二重,当数北美航空公司出品的双座双发个天候超音速舰载重型攻击机A-5“民团团员”(Vigilante)。或许是为了报复当年北关野人被道格拉斯公司的A-3取代的一箭之仇,A-5在体重上奋起直追,其最大起飞重量近32吨,虽然没赶上A-3,但也成了美国海军最大最重的超音速舰载机,主要任务仍然是扔核弹。

      超音速的A-5不单单以重闻名,在出厂上还采取了很多煞费苦心的精巧设计:身体超重的它不但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据说其使用的新技术几乎可以写满一卷手纸),而且外形细长,采用后掠式上单翼、全动式水平尾翼和前三点起落架,有非常好的空气动力学外胜发动机舱结构大量应用钛金属,表面覆盖金箔以反射辐射热,巨大的油箱保证远程作战和快速脱离开加力飞行时使用;核武器并非挂载在机翼或机身下,而是存放在两台发动机之间的内置式弹舱内,在超低空投放核武器时,核弹不是直接向下落,而是以惯性向前飞行一段距离,以延长下坠时间,保证低空高速的A-5完成核攻击后顺利脱离。从1961年开始,A-5“民团团员”开始交付部队使用,最大载弹量达5.2吨,可以在满载排水量7.9万吨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上起降,实际上是一种舰载核轰炸机。



     孰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沉重又设计精巧的A-5装备海军不久后,就在使用中闹了无数洋相:首先是低空性能难尽人意,虽然A-5着陆速度低,但机身太重,飞机硬着陆时往往会在甲板上跳一下,鼻轮撞在拦阻索上,经常会蹦出橡胶碎块飞进发动机里。所有飞行员都不得不承认,要想驾驶好“民团团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紧跟着那些精巧设计也纷纷出来捣乱,号称先进的多功能数字分析仪计算机系统极不稳定,其无故障间隔时间仅为15分钟,成了地勤人员的噩梦!精心设计的内置式核武器弹舱也是典型的中看不中吃,其在设计中除携带核弹外,还被用于携带一个副油箱,投弹时把核弹和副油箱一起抛出去。理论上这是不错的想法,但问题是副油箱和导轨等零件经常随着飞机尾部的气流向上走,甚至飘回来在飞机身上“敲打”。这个致命的缺陷导致内置式弹舱从来就没有被使用过。问题是A-5的设计用途太过专一,除了内置式弹舱别无其他载弹方式,这意味着“民团团员”无法适应常规局部战争的需要。加之整个A-5项目耗资高达两亿美金,战机单价也上升到1000万美元左右,在五角大楼眼里还不如用“北极星”导弹带核弹来的痛快。从1964年起,刚刚服役3年的A-5就开始退役。尽管它后来一直到1971年才停产,包括原型机一共生产了156架,但角色定位已变为战术侦察机。倘若想用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位不幸的“短命二郎”,莫过于——堕落!

                                                                               风雷双剑

      美利坚民族是经济和技术双头脑发达的民族,飞机改型是其充实空中力量的拿手好戏。因此,对于A字头攻击机家族的兄弟们来说,改头换面干兼职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真正把兼职干成一番事业的,就得数格鲁曼公司的A-6。这位修炼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正式出道的“大侠”,刚开始干的可是正牌全天候远程舰载攻击机的活儿:起飞重量达27422公斤,海平面上飞行速度1036公里/时,作战半径1003公里,主要借助于全天候地形测绘雷达、前视红外仪和激光指示器,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携带“鱼叉”反舰导弹、“斯拉姆”远程空面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攻击武器,以低空高亚音速突防后,对敌方海上或陆地目标实施战略核攻击或战场常规打击。

       服役后,此君历经A-6A、A-6B、A-6C数度“洗髓易筋”,终于练就了标准型A-6E“入侵者”(Intruder),于越南战争中大打身手,仅1973年就参加了35000次战斗。由于性能出色,除装备海军航空母舰外,还配属海军陆战队使用,从1972年间到1997年退役前,每艘美国航母上都拥有1到2个10架左右A-6E的攻击机中队。

       如果说基本攻击型A-6E是攻势淋漓的“追风剑”,那么其后续改进型EA-6B电子战飞机则是声动九天的“震雷剑”。20世纪60年代,电子战开始日渐成为现代战争的新站场,从1963年开始,美国海军开始计划将A-6用于电子对抗护航,用于欺骗或压制敌方雷达系统,为此特意在机体基础上加长加固发展为EA-6B,使原先双座型的机身可以容纳四名机组成员,绰号也从早先咄咄逼人的“人侵者”,变成了稍具浪漫气息的“徘徊者”。



    EA-6B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因为绰号变化而有丝毫的含情脉脉,这把兼具软硬杀伤手段的“电子利剑”专门对敌方的招子痛下杀手,一贯以干扰和破坏敌方陆基、舰载和机载指挥控制通信以及与预警、目标捕获、监视有关的雷达为己任。其执行电子对抗软杀伤的核心设备是大名鼎鼎的AN/ALQ99战术干扰系统,同时还可以携带五个外挂电子干扰吊舱,每个吊舱内装有两个干扰收发机,平均每个干扰收发机可干扰七个波段中的一个。EA-6B的硬杀伤手段是报复心极强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这家伙的处世原则只有简单的一条:“谁瞄准、我打谁”,变态心理加上其对地面雷达出色的必杀绝技,足以让世界上大部分雷达“兄弟”谈而色变。

    EA-6B“徘徊者”服役后多次参战,根据不同的根据任务组合可以携带不同数量的电子干扰吊舱、副油箱或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披挂上阵,使对手变成战场瞎子。在1986年美国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电子战第二中队的EA-6B们就曾对海军和空军飞机给予大力支援。尽管A-6已于1997年全部退役,但EA-6B仍然在沙场上来回徘徊、领领亮剑。然而,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跨过千禧年的“徘很者”日渐老迈,即将为“超级大黄蜂”的电子版EA-18所代替。但是,当此君挂剑退隐时,世人不会忘记:昔日斯人那左手追风、右手震雷的双剑风采……

                                                                       飞狐外传

    大凡观看过美国大片《真实的说言》的人,都忘不了片中施瓦辛格驾驶战机狂扫恐怖分子的情节。而那架能够垂直起降的古怪战机,正是美国A字头攻击机家族中少有的外援高手——AV-8“鹞”。尽管它不是纯种的“美国制造”,但却是西方第一种投入现役使用、并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优良的性能和精湛的战技,使其久经沙场、斩获颇丰,曾经于1982年同阿根廷空军在马岛战争中浴血厮杀,投入老美门下后精研对地火力支援,算起来是既当空优又干攻击,“九天飞孤”之名当之无愧。

     “海鹞”的娘家是欧洲英伦三岛上的霍克飞机公司。早先英国对“海鹞”的原塑P.1127并不看重,完全是霍克公司自主出资研发。直到发现这种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有着前所未有的军事价值后,英国政府才于1961年签下了4架订单。国际上对这型可做垂直与短场起降的飞机兴趣也随之升高,西德美国相继加入共同进行发展研究。1963年2月,三国决定采购9架P.1127的军用型,并依照英国皇家空军的命名系统称其为“茶隼”(Kestrel)FGA.Mk1。英国皇家空军、西德空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美国陆军组成了联合测评中队,利用这9架“茶隼”FGA.Mk1做了一系列飞行测试。1965年底,联合侧试完成,除一架失事坠毁外,剩余8架“茶隼”被英美两国瓜分:英国留下2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鼎鼎大名的“鹞”式战斗机.美国则得到了其余6架,回国后改用XV-6A的编号,由空军、海军、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作侧试飞行。

    说来奇怪,最早参加“茶隼”侧试的美国陆海空三军后来均对这种飞机兴趣乏陈,以致初嫁美国的6架XV6A没有什么发展。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对“约翰牛”发展出的“鹞”式垂涎三尺,深感这只“飞天狐理”能满足前线航空火力支援部队的需要,于是便购买了一批英国“鹞”Mk50,重新编号为AV-8A,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察。这也是美国少有的来源于外国设计的现役军用飞机。

    美国海军陆战队刚开始使用AV-8A时,并没有使用垂直起降飞机的经验,竟然异想天开的把它和直升机联系了起来:规定学员必须先接受10.5小时的A-4攻击机飞行训练和45小时的CH-46直升机飞行训练,然后才能转飞AV-8A,其本意是要让学员熟悉垂直起降飞机的技巧。孰知垂直起降战机操纵和直升机的飞行经验根本不同,此举竟是弄巧成拙,以致AV-8A服役初期的失事率相当高。事后美国人赶忙补购8架双座的“鹞”Mk54教练型,总算摸清了这只“野狐”的脾性。

    经过使用后,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AV-8A总体上符合要求,但期望对其作进一步改进,修正一下像载重和航程不足这样致命的缺陷,这就引发了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的诞生。



      AV-SB由美国麦道公司与英国航宇公司联合研制,1983年开始服役。根据美军的具体需求进行了深入的改进,主要包括改进座舱盖,使用了视野良好的水滴形舱盖,更新了电子设备。同AV-8A相比,AV-8B在作战半径相同时,载弹量增多一倍;载弹量相同时,作战半径增加一倍,有效地弥补了前者作战能力不够强、载弹少、作战半径小的弱点。此外,由于大最应用复合材料并大力提高发动机性能,飞机推重比进一步获得改善,使得AV-8B的垂直短距起降能力更上一层楼。其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能力大体与F16相当,但起飞滑跑距离还不到F16的三分之一,可在365米长的场地起飞,适于前线使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当然,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AV-8B的初始造价达到了2370万美元,实在是“好货不便宜”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在美海军陆战队落户后,AV-8B取代了A-4“天鹰”,使得陆战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种空中近距支援机种。在海湾战争中,它先后执行了3380架次任务,飞行总时间共计4083飞行小时,一直保持着90%的出击成功率,击毁敌方大量目标。由于性能优越.老美不断对其进行设备升级:1996年装备F/A-18使用的APG-65攻击雷达,使得“飞孤”在恶劣气候和夜暗中的战斗力大获提高。2001年12月又开始加装“蓝盾”(LITENING)II目标瞄准吊舱,在增强了低空夜间作战能力的同时,还其备了发射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把“飞狐”的打击精度提高到了现役战斗机水平。

      2003年10月,美国波音公司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31海上攻击分队交付了最后一架AV-8B飞机。随着未来F-35的服役,Av-8B这只“飞天狐理”纵然再狡猾,届时也逃脱不了优胜劣汰的法则。美国A字头舰载攻击机群侠传,也将随着它的隐退,奏响昨日战史的绝唱——“江湖岁月数十年,直啸云霄战九天。夜雨潇湘功名处,梦里斜阳封刀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0.1.2025 08: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