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61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刀剑与尊严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2.4.2007 13:17:16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转把老狗旧文, 刀剑与尊严. 海峡网翘辫子找不到了, 幸而林某还保有副本. <br />没有具名的, 全系老狗的帖子. <br /><br /><br />老狗 No. 1 发表於: 2001-06-29 05:20 (1948 字) 原创 <br /><br />人类的第一样工具,也就是第一样武器. <br />那或许是一块石头,那或许是一根树干. <br />但是到了真正能够掌握制造工具的技术时,人类才真正在文明的道路上跨出第一步,是这一步使人类超越了其他所有的动物,是这一步使得&quot;人&quot;的轮廓得以在地球的生物舞台上浮现. <br />直接沿袭这个时期的工艺,至今仍有极少数人保存着,那就是石刃的制作. <br /><br />火山喷发的时候,因为高温,有些矽质被融熔成&quot;火山玻璃&quot;,又称&quot;曜石&quot;. <br />以适当的角度敲击曜石,可以成片状破裂,从而可以加工成为相当锐利的石刃或石斧. <br />用野兽的筋与胶质,可以将石刃装在木柄上,成为石矛,或许,中国的戈就是这样来的. <br /><br />从石器到金属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转捩点. <br />因为原料取得与加工技术等种种原因,人类的金属时代均以青铜为开端. <br />而古代的中国人所掌握的青铜加工技术,曾经是世界的最尖峰. <br />包括了取料,冶炼,合金,制模,浇铸,研磨,表面处理,细加工,样样都执世界之牛耳. <br />即使现代的科技能够在许多部分超越古人,其实还有许多技术与工艺,仍然是未知的谜,仍然使现代人瞠乎其後. <br />世界上的相关学者,都知道青铜器的最高峰在中国. <br />因为这有无数的考古实证可以证实,因为青铜器的氧化层能够对器体形成保护,因此许多青铜器得以完整保存数千年. <br />中国人的青铜兵器,直至今日,仍然可以光洁锐利如新. <br /><br />从青铜器到铁器,也是另一个转捩点. <br /><br />中国人制作铁器的技术,也执当时世界之牛耳. <br />但是没多少人知道,尤其是外国人. <br />中国人的钢铁兵器,即使曾经雄视整个世界,如今却连遗物也难找到. <br />日本人是知道这点的,但是别期望日本人会为中国人说话. <br />西方人基本上则完全不承认此点,因为缺乏实物可以说服他们. <br /><br />在冷兵器的时代,在钢铁兵器的时代,全世界最优秀的钢铁兵器有个特徵,那就是表面上隐约可以看到的花纹. <br />西方人将这种花纹叫做damascus,本来的意思是&quot;繁复的花纹&quot;,而着名的古都&quot;大马士革&quot;,就是因为主要贸易两种瑰丽的货物而因此得名,一个是丝绸,一个是钢铁. <br /><br />钢铁如何会有花纹呢? <br />冷兵器时期的钢铁,除了极少数的例外,通常是指碳钢. <br />碳钢有一个特色,它具有一种互相矛盾的特质,那就是:硬则脆,韧则软,要伤人的刃必须锐利,要锐利,刃口就必须硬,但硬则脆,脆则一磕就崩,如果增加韧度,则又会变软,无法保持硬度,刃口动辄翻卷,根本无法伤人. <br />所以,古代的尖端科技和尖端武器,就是要解决这个两难之局. <br />既要够硬,又要够韧. <br /><br />很像是现代中国人的处境,不是么?&#33; <br /><br />西方人目前所知道的是:有三个地方制作的兵器是有花纹的. <br />一个是东亚的日本. <br />一个是印度到波斯一带. <br />一个是北欧的维京. <br /><br />要解决硬与韧的问题,古代的天才们是这样解决的: <br />加了较多碳的钢铁质硬而脆,加了较少碳的钢铁质软而韧. <br />在不损害两种钢材特性的情形下,将两种钢材锻打接合,然後反覆折叠,既不能让炉火过热而令两种钢材融熔以致失去特质,也不能接合不牢产生裂缝.於是这两种不同特性的钢以层层的薄片形式成为一体,成为既硬且韧的尖端科技材料,专门用来制造最精良的武器. <br /><br />因为钢材成分不同硬度不同,所以适当地磨过之後,表面上可以看出折叠形成的花纹. <br />有的如瀑布流水,有的如瘿木结节,有的如指纹,有的如繁星. <br />这些花纹钢,除了一种,都是折叠出来的. <br />那例外的一种西方人叫做watersteel. <br />在印度的原产地,则称为wootz. <br />它跟折叠出的花纹钢不同,是属於低温的坩锅铸造钢. <br />它上面的花纹,是打碎钢体中的碳结晶所产生的. <br />在中国,它叫做&quot;镔铁&quot;,中国也曾掌握这种技术. <br /><br />在所有的钢铁兵器中,最迷人的大概是这种watersteel,然而技术最为精致高深,能将材料与工艺发挥至淋漓尽致的,全世界公认是日本. <br />尤其日本将刀视为神器圣物,制刀的技术不但完整保留了下来,这几百年来所有的流派名匠,师承嫡系,通通记录得十分仔细. <br />不管是日本武士道最盛行的幕府时期,或是最为吃瘪的锁国被破时期,日本刀从来都是日本人的骄傲. <br /><br />世界但知有日本刀,不知有中国刀. <br />然而在日本,最古老最神圣的古代兵器,静静地躺在日本皇家正仓院的收藏之中. <br />那是日本刀的根源. <br />日本刀千百年来其实一直都在追寻那样的境界. <br />那等於是日本刀的圣经,那里,也等於是日本刀匠的圣地. <br />在过去的封建时期,只有极少数最顶尖最受恩宠的刀匠,一生或许能够有幸看到几次. <br />即使在现代,日本全国最顶尖的刀剑研磨师,奉命研磨其中一把两把,前後花上几年时间,也是文化界极其重要的大事,叁与者无不视为毕生的荣耀. <br />那却不是日本刀. <br />那正是中国南北朝到唐代的刀剑. <br />日本人称之&quot;唐样&quot;,却不肯称之&quot;唐造&quot;. <br />其来源只写&quot;大陆&quot;,却不肯写出&quot;中国&quot;. <br /><br />在世界的文明史中,只有一个民族能够从青铜器的高峰直接迈到钢铁器的高峰. <br />只有中国人,早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就已经掌握所有钢铁科技的尖端技术.<br /><br /><br /><br />No. 6 发表於: 2001-07-01 01:11 (1564 字) 原创 <br /><br />中国古代的钢铁技术有两个高峰,一个直接衔接了青铜器的最高峰,也就是东周到秦这段时间,另一个则是南北朝到唐. <br />而从第一个高峰到第二个高峰之间,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文化能与匹敌. <br /><br />第一个高峰的象徵物,是剑,第二个高峰的象徵物,则是刀. <br /><br />无论是剑或刀,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r />尤其是剑. <br />古时候,制剑的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也是最神秘的魔术,着名的铸剑师具有如同国师一般的地位,可以驱使国君为他兴筑炼铁的高炉,可以牺牲活人为他的作品献出生命. <br />铸出的名剑,成为国君的珍藏,价值连城,最珍贵的宝石珠玉,都用来作它的陪衬,甚至,就有如今日的导弹一样,它的数量也充分代表了国力. <br />名剑也是文人歌咏赞颂的对象.即使文人对制造它的技术一无所知,仍然以优美的词藻夸张地描述的它的美丽,它的精神,还有它的神力. <br />然而这也使得中国人在之後一直迷迷糊糊,不知道哪些描述是真哪些是假, <br />而历代的迷信,更使它蒙上层层的面纱. <br /><br />而中国人,在第一个高峰与第二个高峰之间,即使也曾经有过国力不如人的时候,即使也曾经有过忍辱负重的时候,却未曾真正失掉过自己的尊严. <br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段历史不免带有侵略的意味,但作为後人的我们,仍然必须感谢先人为了生存发展所做的努力,正是这些先人,使汉文化得以延续数千年而没有灭绝过. <br />这种尊严,是用刀与剑换来的. <br />是英雄以刀剑换来的. <br />即使过了千百年,即使後人早已忘记这些英雄的勇武事迹,那份骄傲却依然存在,既是我们的资产,也是我们的包袱. <br />说是资产,是因为它可以是我们持续奋斗时所需的勇气,也是我们民族韧性的基础. <br />说是包袱,是因为我们的惰性与健忘,忘了先人勇气之外的智慧,但知所骄,不知所警. <br /><br />有干将与欧冶子的善於铸剑,还需要薛烛的眼力. <br />名剑固然可贵,然而世人更看重的是挂剑的季札. <br /><br />汉朝年轻的大将霍去病率领骑兵横扫匈奴,当他死了以後,哀痛的汉武帝命令他的军队肃立在道路两旁为他送葬,数十万玄甲军从都城一路排到霍去病的墓前,大军静寂无声. <br />那样的静寂无声,显现出一种尊严. <br />汉朝年轻的大将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同样率领军队跟匈奴作战,他只有五千人,在塞外遇到匈奴大军,以五千之众,力敌十数万强敌,在友军不肯出援的状况下数度接战,歼敌数万,最终不免以无力再战而降. <br />那样的无力再战,却也是一种尊严. <br /><br />从东汉开始,环首铁刀就成为日本人学习模仿的目标,三十炼也好,一百炼也罢,日本人可以说是亦步亦趋. <br />这一千年以来,日本人对&quot;唐样大刀&quot;基本上只作了两处更动:一个是刃形变弯,以利挥砍,一个是装具可以拆卸,以利保存名刃. <br />就连&quot;剑道&quot;,都是承袭自中国的&quot;劈刀术&quot;. <br />古人炼刀炼剑,有百般讲究,其实以现在的科技水准来看,十之八九都是有科学根据的,而这些技巧,日本人可以说学了个八九成,并且比中国人还讲究. <br />讲究季节,是为了环境的稳定. <br />讲究原矿,是为了成分的精确. <br />讲究工法,是为了钢材的均匀. <br />讲究水质,是为了淬火的效果. <br />讲究研磨,是为了最终的锋锐. <br /><br />日本正仓院中所收藏的唐样大刀,曾经见证过中国人的辉煌,曾经代表了中国人的尊严. <br />唐代的武将,曾经使半个世界为之艳羡. <br />他们雄强的体魄,非凡的武艺,穿着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也最美丽的明光甲,衬着精心织绣的丝绸,腰间配着最锋锐华丽的大刀,还有世界上最强劲的弓弩,最优良的战马,所到之处,金甲耀日,令人不敢逼视. <br />盛唐的风华,正是日本人的标竿. <br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本的刀匠仍然坚守着传统,由政府分配每人每年一点&quot;玉钢&quot;的矿砂,从冶炼到锤锻,从烧刃到研磨,世界但知日本刀匠的技艺超凡,却不知每一个细节都是沿自中国. <br /><br />日本人学自中国的八九成,中国人自己剩下来不到一成,只有几个有心人勉力维系. <br />而日本人没学到的一两成,中国人自己也没能保留下来,五六百年前就彻底失传了. <br /><br />如今的中国人,早已不知刀剑,既不知道他们昔日的辉煌,也不在乎他们如今的朽烂. <br />一心要建立尊严的中国人,其实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尊严问题.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2.4.2007 13:18:22 | 只看该作者
ㄚ头 No. 8 发表於: 2001-07-01 13:43 (523 字) 原创 <br /><br />首先~~ <br />ㄚ头要说: 这&quot;刀剑与尊严&quot;写得好. <br />老狗的大肚子里墨水多多, 让ㄚ头增长了不少见闻. <br />故来打打气, 望老狗再接再厉. <br /><br />中国的老祖宗们真是了得&#33; <br />悲哀的是, 这些中国的骄傲, 许多得在异乡才能找着. <br />每回ㄚ头到日本, 感觉是又爱又妒又恨&#33; <br /><br /><br />接下来~~ <br />要提一下这个刀匠的圣地 ─ &quot;正仓院&quot;. <br /><br />一年前ㄚ头经一位得道高僧指点 <br />背上个破包袱, 内装几口乾粮, 单身远赴日本, 遍游京都, 寻&quot;正仓院&quot;去也. <br />为的就是瞻仰那几把中国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贝. <br /><br />转了一趟回来, 连影儿也没瞧见. <br /><br />为免悲剧在自助游的网友们身上重演, 特地在此为老狗做一点小补充. <br />所谓日本皇家宝物收藏地, 大夥儿可别直觉地以为是在古城京都. <br />&quot;正仓院&quot;乃位於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内, 是日本的故宫. <br />在京都找, 你找到死也找不到. <br />就算学ㄚ头拿着&quot;正仓院&quot;三个斗大的汉字像个呆子一样地到处问人, 也一样问不出啥名堂来. <br /><br />要亲眼见唐大刀, 一年之中只有两三个星期的时间. <br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 一部分正仓院的无价之宝会陈列於奈良博物馆. <br />确实的展览时间每年不一. <br />错过了, 请明年再来. <br /><br />正仓院何止藏上几把唐大刀. <br />那深宫大院里头儿, 尽是盛唐风华啊&#33; <br /><br /><br /><br />老狗 No. 10 发表於: 2001-07-03 05:06 (1703 字) 原创 <br /><br />关於兵器,中国人自己的误解不少. <br />关於尊严,中国人总是在乎得厉害. <br />然而没有了解,谈何尊重?没有尊重,何必在乎? <br /><br />虽然唐代一向被视作中国的颠峰时期,可是史书上头的许多记载却能让後人冷汗直流. <br />张巡死守睢阳,孤军孤城对抗安禄山的倾巢之师,虽然不免失败收场,毕竟得到忠勇之名. <br />大家比较常听到的,是围城日久,粮食吃完了,军士只能吃老鼠,老鼠吃完了,军士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吃起张巡的妻妾来. <br />比较少人注意的是,史书上还写到:当时城中人口本来有好几万人,军队没食物时,就把城里的百姓煮来吃,从最孱弱的开始宰,吃到城破之日,人口已经剩下不多了. <br />最震撼的,是史书上说:这些老百姓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活命的可能,因此从头到尾,这好几万人既不反抗,也不逃跑,就等着哪天轮到自己被吃. <br />为什么呢?史书上倒没有明讲. <br />其实,城外的叛军一样吃人,百姓,就是军队的牲口,天地虽大,却是没有活命之处. <br />所以史书上的&quot;十室九空&quot;,&quot;野无人烟&quot;,背後都有一大段没有写出来的故事. <br />要了解中国,岂能仅用贵胄的观点?&#33; <br /><br />虽然元朝算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可是中国人对这个朝代了解得还真是少得可怜. <br />除了原先属於中国版图的地区,除了汉族的几个文人有一些名气,其他就一知半解了. <br />事实上,要了解元朝,就必须把视野从中亚一直拉到东欧. <br />元代色目人组成的军队,就是中亚地区的各个游牧民族所组成的,他们的种族,文化,服饰,兵器都完全不相同,在前苏联考古学者挖掘出的许多中亚草原墓葬中,可以推知他们当时的种种. <br />这些高加索人种的战士,算不算元朝人?应该算的. <br />然而算不算中国人呢? <br />中亚各民族的流传的历史中,包括了元朝军队许多事迹,从中可以知道他们如何施行心理威慑,如何离间敌人,如何勇猛,如何狡诈,如何坚忍,如何施恩,如何背信,大汗一怒,又如何残忍屠城,不但不留人命,大汗的口谕甚且是:屠尽城中所有生物. <br />要了解元朝,岂能仅用中国的观点?&#33; <br /><br />今日,大家只知宋代重文轻武,积弱不振,却无从辨别这样的说法是否公允客观. <br />其实:宋代的战争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残酷惨烈的,其景况,或许只有第一次大战的壕沟战可以相比. <br />今日,大家只知道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却不知道中国堂堂上国是否对之束手无策. <br />其实:在戚继光以三样法宝&quot;藤牌军,狼牙筅,鸳鸯阵&quot;充分克制倭寇之时,也同时呼吁重视中国武备优势的逐渐丧失. <br /><br />世界上兵器最称精良的国家或民族,其实往往也是最文明的国家或民族. <br />中国的兵器开始由世界第一逐渐被人赶上的同时,差不多也就是视野开始停滞的时候. <br />是视野的停滞使中国逐渐落居人後. <br />是视野的停滞使中国逐渐失去尊严. <br />当中国的大门在数百年後被人以武力推开之时,原本傲视全世界的精良武器,突然变成笑掉他人大牙的废物,原本认为是&quot;世界之中国&quot;的神州,突然变成地球上某一个野蛮的角落,原本从来没有想过的尊严问题,突然在列强不断地赏耳光之下变得重要起来. <br /><br />前些年,在北京的古董店中,时常可以看到十九世纪的西洋军刀,基本上都不是保存得很完整. <br />老狗问过店主,有些较灵通的,说这些都是北京城里几个&quot;海&quot;捞出来的. <br />有些老人依稀记得幼时听过的陈年旧事,说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不少中国人趁乱也杀了一些打家劫舍的外国军人,为免後患,不敢留下战利品,所以都一股脑往湖里扔,这些军刀,或许就是那些活该倒楣的白人的随身武器. <br />老狗还看到其中有一些是德国制的,刃身上还打有着名的&quot;索林根&quot;军械厂的字样. <br /><br />也有一些老人告诉老狗,说起当年大炼钢,家家户户有如要炼制十二金人一般,拼命把钢铁制品往上送,不但可以换点钱,还可以换个爱国的好名声. <br />多少中国历代传下来的古刀古剑,就这样从人家家里拿出来,一把作价一块钱,丢进了锅炉,将千锤百炼的精钢,化成一堆凡铁. <br /><br />五百年前,自我封锁的那种骄傲仍然使中国人有一种莫名的傲气. <br />两百年来,列强侵略的那种怨怼仍然使中国人有一种莫名的自卑. <br />傲气加上自卑,成为如今大多数中国人的基本性格. <br />因为自卑,於是以蔑视取代自省,瞧不起过去的优点与缺点. <br />因为傲气,於是以狂妄取代理智,看不清现在的主观与客观. <br /><br />曾经是名匠精心的杰作,如今放任它在角落腐朽. <br />曾经是勇将护国的重器,如今只当古书上的故事. <br />以目前来说,全世界最瞧不起传统兵器的,中国人绝对是遥遥领先. <br />最离奇的是:如此瞧不起自己过去的中国人,要如何能够重拾尊严?<br /><br /><br /><br />No. 32 发表於: 2002-01-14 19:46 (317 字) 原创 <br /><br />pignut兄: <br /><br />要比较不同的刀, 有现实上的困难, 因为, 找不出一个共同的客观标准. <br /><br />刀的好坏, 跟如何使用, 何时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br />日本太刀因为是在马上使用, 单手持握, 所以一般刃身较轻, 与双手用的打刀不同, 真要跟打刀硬碰硬, 甚且还要输给打刀. <br />然而, 这硬碰硬的比较法也不大对头. <br />因为好刀的标准不在於硬度最高, 也不在於硬度最强, 而在於材料, 技术, 用法三者之间的完美配合, 使得机能发挥到极限. <br /><br />用日本刀, 可以一劈之下切断人体. <br />用阿拉伯刀, 可以藉着马匹的冲力轻易割下敌人的脑袋. <br />用中国刀, 则因为中国刀用法与形制的复杂, 而有不同的表现, 但绝对不逊色. <br /><br />所以, 对中国刀的主要误解, 仍然来自於中国人自己的无知, 是中国人的自我轻视, 使得挽回民族自尊的路途困难重重.<br /><br /><br /><br /><br /><br />No. 39 发表於: 2002-01-18 04:11 (563 字) 原创 <br /><br />pignut兄: <br /><br />很抱歉, 老兄的上文老狗有许多异见. <br /><br />首先, 老兄所谓的&quot;衰落&quot;, 事实上主要出自於两个因素, 一个是明代中叶以後的&quot;自我封锁&quot;, 一个是清代面对外国火器後的失去自信. <br />在此之前, 从未有&quot;衰落&quot;之事, 只有今人的&quot;误解&quot;. <br /><br />其次, 说&quot;重文轻武&quot;应该算是後人的解读, 而且解读错误. <br />就以最称重文轻武的宋朝来说吧, 其实宋朝又如何重文轻武了? 北宋的重装骑兵, 跟西北民族分庭抗礼, 则南奔之局, 岂能指对? <br /><br />再其次, 老兄说: &gt;&gt; 承认刀剑不如人似乎并不会和缺乏民族自尊直接联系 <br />问题是: 并未不如人啊&#33; 何以非要说不如人? <br />为何老狗要说跟缺乏民族自尊直接相关? 那是因为如今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祖先用啥兵器, 而这&quot;不知道&quot;是长期自我否定的结果. <br />所以, 在&quot;不知道&quot;的情形下, 就自己认为&quot;当然不行&quot;了. <br />而这跟民族自尊是必定有关联的. <br /><br />再者, 老兄说: &gt;&gt;中国自古没有多少文人关心刀剑 <br />这也不合事实. <br />不过, 恕老狗偷懒, 就不列举了. <br /><br />其馀诸多关於战争与兵器的部分, 老狗也不想在这栏多谈, 因为刀剑之词, 老狗在这栏之中只拿来作为象徵, 并不想陷於枝节. <br />当然, 如果老兄有兴趣, 可以另栏再谈.<br /><br /><br /><br />No. 48 发表於: 2002-03-11 22:59 (875 字) 原创 <br /><br />keen兄: <br /><br />所谓三大名刀, 马来刀(一般以kris刀为代表)不应该列名其间, 不应该列名的理由是: 马来刀其实不够突出, 尚且不如中国刀和维京短剑. <br />会被列名的原因是: 这个&quot;三大名刀&quot;说法成形之时, 西方各国对中国刀缺乏认识, 至於维京短剑, 则当时未见出土研究, 西方知道维京短剑的优美精良, 是二十世纪中叶的事, 至於中国刀, 至今西方只有极少数行家承认其价值. <br /><br />老狗猜: 老兄的部分资料来源, 应该是民初的中国翻译书籍. <br /><br />关於乌兹钢(wootz), 堪称全世界最佳的刀刃钢, 产地自印度到北非一带都有, 而以印度德里一带所产最称精良, 印度名并非乌兹, 而是bulat或pulat. <br />此种钢的原材料为圆饼形钢锭, 中古时期与金等值, 成为丝路上重要的货物与高价货币, 以大马士革为集散地, 故而被称为&quot;大马士革&quot;, 而大马士革之名, 本来是&quot;细碎繁复的花纹&quot;的意思, 因此成为两种货物的别称, 一个是具有细碎繁复花纹的丝绸, 一个就是乌兹钢, 因为上有细碎繁复花纹之故也. <br /><br />另一个始终被忽略的产地, 就是中国. <br /><br />西元八世纪开始, 中国自大食传入此种钢材, 称为&quot;镔铁&quot;, 镔者, 缤纷之缤也, 而缤纷者, 细碎之样也. <br />到了宋元, 中国并已经有了生产能力, 政府设有&quot;镔铁局&quot;. <br /><br />此後, 随着冷兵器的没落, 镔铁一词成为绝传之秘, 并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br />只在武侠小说与传说中出现. <br /><br />而老兄所说的锻造过程, 应该说是先铸後锻, 铸的窍门在於结晶曲线, 锻的窍门在於定温控制. <br />它的花纹, 来自於格状的雪明碳结晶, 并非锻造而成, 而是在坩锅中铸造成的, 锻打, 是要打破结晶体, 以制成刃形和细碎的花纹. <br />至於土耳其的yatagan等刀, 则多以白钢为原料, 并非摺叠, 亦无花纹. <br /><br />至於你提到的後人实验, 那次成员有两名教授, 以及一名住在德州的刀匠. <br />那位叫做Al. Pendray的刀匠, 质朴健朗, 目前年约六十, 以打制现代的乌兹钢作品而知名, 然而比起古代作品, 似乎仍有不及. <br />近年据传俄罗斯有人也能生产乌兹钢锭. <br />坩锅里放叶子则是古法. <br /><br />在整个中国, 做过制作乌兹钢实验的, 有三个人, 会处理乌兹钢的, 有两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9.4.2007 03: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2.4.2007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细雨漫天,落地化为男儿苦泪,夕阳斜照,风尘不掩英雄残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5.2007 12:4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20: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