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49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点] 法国西海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3.2010 16:56: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10.3.2010 11:27 编辑

前阵看见旅游线里多了个法国团,里边几个地儿胖子我一个没去过,网上搜了景色觉得不错,贴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圣米歇尔山,(Mont-Saint-Michel)是法国诺曼底附近,距海岸约1公里的岩石小岛,为法国旅游胜地,也是教徒的朝圣地,山顶建有著名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岩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圣马洛海湾涨潮迅猛,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有如万马奔腾般扑过来,将山边的流沙淹没,圣山顿时变成汪洋,蔚为奇观。但十九世纪人们建筑长堤连接圣米歇尔山后,水流受阻,潮水的起落在沙地留下大量淤泥和沉积物,久而久之地势变高,岛的形状改变,海潮奇观亦随之消失。







之后是Etretat,
Etretat是上诺曼底省(诺曼底省分为上下)的沿英吉利海峡的小镇,它和中国的桂林互为姐妹城市,大多是因为这两处的象鼻山的原因。Etretat的象鼻山是个象鼻山群,一共有3个。法国人形象的说成是一家子,公象,母象和小象。象鼻山都是地质现象,由于这种石质(我看着一层一层的,估计是砂岩),长期收到海浪运动的冲击,当冲击的频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共振加大,就会导致崖壁局部的脱落,如果恰好外部的崖壁得以保存就形成了象鼻山.





还有奥克角,(法语:Pointe du Hoc)是位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卡尔瓦多斯省沿海的一处悬崖,距离奥马哈海滩约6.4千米,高约3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战役期间,奥克角是美军攻击的一处重点。





奥马哈海滩(英语:Omaha Beach)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四个主要登陆地点之一的代号。这片位于法国北部海岸,并且直接面对着英吉利海峡的滩头全长有8公里,东起圣奥诺里讷-德佩尔泰,西至滨海维耶维尔才结束。此海滩对盟军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盟军能够控制这片海滩,那么海滩东部的英国登陆部队与海滩西部的美国登陆部队就能会师,这样的话可将整个诺曼底前线从零散的滩头阵地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战线。在盟军的作战计划中,负责进攻此海滩的是美国陆军,而美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则负责将登陆部队送上滩头。





路线链接



2#
发表于 9.3.2010 17: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9.3.2010 17:24:21 | 只看该作者
我去过我去过,真的很值得一去的地方,我们当时是自己去的,建议如果能跟团的话最好还是跟团否则那里的酒店真的很贵,我们那时候是没有去那里的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9.3.2010 17:47:01 | 只看该作者
!!!哇噻!!!好想去阿~可以在那里报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9.3.2010 17:49:36 | 只看该作者
!!!哇噻!!!好想去阿~可以在那里报名呢?
张小猫 发表于 9.3.2010 17:47



    帖子下面有链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9.3.2010 17:5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9.3.2010 17:51 编辑



应该是出片的好地方.....以后带上胶片JJ去转一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9.3.2010 17:5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9.3.2010 17:58 编辑



圣米歇尔山的远景照.转之百度百科

被誉为“西方名胜”的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坐落在巨大沙洲中部的岩石小岛上。高高耸立,依临潮水,岛的顶部是哥特式建筑本笃会修道院。透过高大城墙,可一览海湾全景。这座修道院建于11到16世纪,是非凡技艺之杰作,与周围独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9.3.2010 17:57:02 | 只看该作者
转一小故事.很有趣....



2亿欧元拯救“孤岛仙山”

  “孤岛”将“不孤”
  圣米歇尔山最有神秘感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朝现夕隐”现象,白天大海退潮时,水落石出,通往修道院所在的岛的路显现出来,可是到了黄昏就开始涨潮,天一黑,岛就变成了孤岛。如果白天忘了走就会被困在岛上。
  19世纪后人工长堤被修建,从此圣米歇尔山一个月只有两次,在满月和新月时才成为孤岛。
  几个世纪以来,迅猛的涨潮一直是圣米歇尔山的一道著名景观,观潮成了圣米歇尔山一大特色。每逢傍晚,受学良的影响,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来,刹那间将四周的流沙淹没,变成一片汪洋,只有一条1877年修建的堤道与大陆相连。到了退潮时才会和大陆连起来。每年春天和秋天,会有两次大潮出现,一次在3月21日左右,另一次是9月23日左右。每当此时,圣米歇尔山都会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每当潮水退去时,都会在沙地上留下大量沉积物。随着人们对农田的开垦,以及运河、堤坝、停车场等设施的建造,沉积现象不断加剧,原来的海滩由于路堤阻挡,无法在退潮时将泥沙冲走,逐渐变成了陆地。久而久之,山周围的地势渐渐变高,现在只有在天文大潮来临时,圣米歇尔山才会显现为海岛。闻名世界的“孤岛仙山”面临着“孤岛不孤”的严重威胁。
  据专家估测,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措施,圣米歇尔山将在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届时将不再有“孤岛”和“仙山”,留给人们的只是与大陆连成一片的平地,唯一可看的也许就只是矗立在平地之上的一座雄伟的修道院。

  两亿欧元的拯救
  面对可能出现的“孤岛不孤”的危机,法国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自1995年开始,恢复圣米歇尔山海岛风貌的工程就成了法国民众热议的一个话题。
  经过多方论证之后,2006年6月16日,时任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抵达圣米歇尔山,正式启动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改造工程。这一总投资达2亿欧元的大型工程由圣米歇尔山海湾混合工会承建,由欧盟、法国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单位共同出资,工期预计为6年,其间游客可以继续到圣米歇尔山观光。
  工程以在古埃斯农河上建造一座水坝开始。古埃斯农是流入圣米歇尔山海湾的一条河,水坝工期为30个月,将于2008年底竣工。涨潮时,它将把古埃斯农河灌满海水,落潮时把海水泄掉,从而产生一种抽水效应,便于清除沉积物。水坝距圣米歇尔山2公里,坝上将建造一座步行桥,桥上还要建一座亭子。立于亭中,可以欣赏整个海湾风景。
  根据索格雷阿实验室的模拟测试数据,水坝运行8年后,可以清除80%的沉积物,从而保持“孤岛仙山”的原貌。由于长堤公路阻碍了水流的自由流动,加剧了圣米歇尔山周围的泥沙沉积,改造工程还将新建一座近一公里长的高架桥,预计2008年初开工,2012年完工。届时长堤公路将被拆除,游客可以乘坐汽车,经由高架桥,直达圣米歇尔山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9.3.2010 21:5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3.2010 12:3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10.3.2010 12:37 编辑

转一些奥克角Pointe du Hoc的照片..
还是瞒有意思的地方.
傍晚或早上应该很适合拍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2025 21: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