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是否将调整其盯住汇率机制的争论,已经演变为对于“何时”以及“如何”调整的狂热预期。自2008年7月以来,中国一直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6.83元附近,以帮助本国出口商在全球贸易大幅下挫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正稳步复苏——同时美国政界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中美两国官员都一直在为调整汇率政策做准备。
就“何时”调整而言,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访问北京,以及他决定推迟向国会提交是否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报告,提升了人们的预期。
谈到“如何”调整,中国2005年的举措被视为一种可能的模式。当时在汇改的第一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2.1%,随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允许在指定区间内交易。
对于其它货币,这将意味着什么?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指出,2005年汇改第一天出现了许多其它的变动。在7月20日至21日之间,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2.5%,日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均走高。然而,一周之后,大多数货币都回吐了涨幅。
在对华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这些效应一直存在,这有其道理。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估计,2005年7月之后的6个月,新加坡元、韩元、新台币和日元与人民币的联动性最强。
短期而言,明显的赢家将是正确把握时机的外汇交易员。更长期而言,有望获得外汇收益的将是以中国为最大出口市场的亚洲经济体:台湾、菲律宾、韩国和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