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灾救人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按部就班最终一个都不会少,受害者总会得到救助,好人总会得到奖赏,坏人总会受到惩罚,问题总会在反思中得到揭示和解决。" m; b; \# O9 {
; b5 g+ A5 Q0 P 5月12日,不知有多少人彻夜难眠,害怕一早醒来看到的伤亡数据,揪着心点击着媒体报出的最新死亡人数。救灾者与死神争分夺秒,早进灾区1秒就可能多救活一条生命。5 L" d/ k! e$ Z) m7 b
7 {8 \% |1 ^; ~ 有些人在网络上讨论着“国旗应不应该降”,“为什么未能预测到此次强震”,“地震暴露的危机意识匮乏”,“为何24小时内无法赶到震中救援”等问题———这些反思或许都很有必要,但我以为,问题有轻重缓急,当下的汶川强震灾情如火,救灾情况非常危急、紧迫和严峻,不知有多少人还被埋在废墟中,正挣扎在钢筋混凝土的死亡边缘等待着救援,这种火烧眉毛的紧急状态下,也许不是反思的时候。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救灾更重要,公众和舆论不妨暂且放下一些检讨、反思和指责,把资源、智慧和精力集中到实际救灾中去,众志成城站到一起,凝聚一切力量抗击灾难。1 H8 i: |$ k( N8 Y
. n8 z5 }) M* b' v+ t0 z
并不是只有那些身在四川、冲在抗灾第一线的人才能参与救灾,不是只有像医生那样挽救被埋废墟中的人的生命才叫救灾,我们这些坐在电脑前、远离灾区、不能直接救死扶伤的人同样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救灾中去。
/ O5 D d& K' a( {$ e; _& u: `& x* J+ Q
我们可以向灾区百姓捐钱捐物,这是远离灾区者最实际的救灾。数万余群众遭遇强震后无家可归,遍体鳞伤加上震后暴雨,他们急需帐篷、食品、药品、血液和卫星通信设备,需要面包和水,需要重建家园,需要别人的帮助以渡过这段难关———我们有责任响应号召伸出援手,尽自己的一份心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n! D: \5 ?) E. s! j# ]
0 V2 q3 v9 n3 n1 c5 q) o
保持平静和理性的态度也是对救灾的帮助。恐慌某种程度上比地震还可怕,如果谣言纷纷恐慌四起,那不仅严重影响救灾更会引发更大的灾难———作为负责任的公民,我们首先自己不要恐慌,在学习防震抗震知识中科学地对待地震,更不要制造恐慌,不要制造谣言和传播小道消息。我们还可以互相帮助联系灾区的亲人,由于地震震断了灾区的通讯设施,多个城市的电话中断,手机、座机均无法接通,人们之间联系非常困难,可以互相利用网络优势帮助网友联系灾区亲人或帮助灾区人向家人报平安。 a# Q5 W: ^9 _6 _' q2 s4 Q
+ |# ^% f0 Z" L 当然了,我只是说暂时停止一些并不那么急切的反思和检讨,而不是不要反思了———大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灾情如火人命关天,今天我们守望相助,我们凝聚一切力量携手救灾。但是,当随着时光流逝灾情得到控制的时候,明天我们不能忘记了反思和检讨问题。
, M6 K2 w2 j' N" C
$ u/ \- P+ N$ D 在我看来,在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中,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救灾重点,救灾时大家就集中力量救灾,反思时就要反思,问责时就归问责。抗灾救人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按部就班最终一个都不会少,受害者总会得到救助,好人总会得到奖赏,坏人总会受到惩罚,问题总会在反思中得到揭示和解决。今天我们凝聚一切力量携手抗灾,把救灾放到压倒一切的优先位置,但明天不能忘了反思,明天的反思不能被抗灾热情淹没,不能被悲情抗争遮蔽,不能在救灾庆功中被遗忘。那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在灾难中学到什么,同样的悲剧会重复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