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为武汉新潜艇配的文字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10.2010 03: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新华社为武汉新潜艇配的文字说明(不依赖空气推进潜艇服役)
恰逢新潜艇下水~~人民,新华,解放军报开始宣传潜艇动力专家~马伟明院士

马伟明故事集  
2010年10月09日 15:58:4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为潜艇打造“中国心脏”

常规动力潜艇需要频繁浮出水面充电。为了提高潜艇水下续航能力,增强隐蔽性和机动作战性能,西方发达国家研制了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

为了给中国的潜艇“争口气”,马伟明、刘德志、胡安等同仁决心开辟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他们成功地提出了新的发供电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方法和抑制技术,研制出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优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的新型供电系统。

中国潜艇用上自己的动力系统,不仅冲破了技术“封锁线”,还在与国外强手较量中走在了前面。

从设计到试验、修改,再设计、再试验、再修改。熬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后,马伟明终于完成了小型模拟电机的设计与试验。接下来,又按1:1的比例将小型模拟机放大为装备样机进行试验。经过国家级鉴定,各项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设备水平,同意装备部队。

现在,巡航在祖国万里海疆的中国新型潜艇,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研制的“中国心”。
2#
 楼主| 发表于 10.10.2010 03:51:17 | 只看该作者
马伟明故事集

神奇的发电机

2002年12月,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中国率先研制出能同时发交流和直流两种电的双绕组发电机!

电机领域专家给予评价是:该项研究成果是世界首屈一指,填补了一项国际高科技空白。

由于意义重大,该项研究成果入选当年由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以《神奇的发电机》为名,向全国观众隆重推出长达一小时的特别节目。

数年后,神奇的发电机,被应用于我军某新型潜艇,为潜艇水下长时间航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个故事。

  我国引进的C国某大型装备的发电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马伟明指派刘德志教授参与事故鉴定。结论很快就出来了,故障的直接原因,是发电机端部设计不合理,制造质量也不合格。

  马伟明预见到,一场国际官司在所难免:“这是‘通天’的涉外事件,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找出足够的证据来。”

  他组织人员按1:1的比例做出原设备关键设计模型,日以继夜展开了一系列试验研究。正应验了老祖宗的一句警语:“凡事预则立。”就在马伟明的故障论证研究接近尾声时,从北京传来指令:以马伟明为首席专家,参与中方代表团与C国代表团的谈判事宜。

  C国派出的谈判代表团是高规格的,10个人中,8个是具有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头衔的资深电机专家。他们一到故障现场,不问青红皂白,便断定是中方使用单位违反操作规程,高傲得近乎蛮横!

  马伟明逐条予以反驳,针对C国首席专家的矢口否认,马伟明镇定自若:“那么,请您提供装备的结构设计图,我们一起来分析。”

  C国总工程师从皮包里掏出一张图纸放在了其首席专家面前。刘德志为证实其试验结论,走过去看了看,抄下两组数据。

  C国首席专家马上折起图纸,不无嘲讽地挖苦道:“哈哈,今天可让你们学到了不少东西。”

  马伟明不愠不火,变戏法似地从身旁拿起一张大挂图,在谈判桌上铺展开来,面带微笑:“先生,我们这张图比你们的至少要大10倍。请问,与你们的设计有何差异吗?”

  这是马伟明在学校做研究时,吩咐一名青年教员画出的一张C国发电机绕组设计图。直到此刻,刘德志才明白了马伟明的良苦用心。

  C国的专家全部站了起来,围着图纸认真观看。令他们目瞪口呆的是,这张图纸与他们的设计图毫无二致!

  马伟明站起身来,用手指着图纸的一角:“请问,你们的端部设计经过力学计算吗?”

  C国首席专家肯定地回答:“计算过。”

  “那么,请把你们的计算结果拿出来。”马伟明要求道。

  “不,不,这个计算结果不能告诉你们。”C国首席专家故弄玄虚,再次以教训的口吻戏谑道:“这属于另一个技术合同范畴,没经协议拿到报酬之前,我们是不会公开计算结果的。”

  马伟明已是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忍住了:“你们算没算无关紧要。我们计算的结果是,你们的发电机端部受力过大,而设计强度又不够,一旦电流过大,就可能造成短路并导致烧毁电机。”

  C国首席专家的脸涨红了。突然,他将手臂一挥:“马博士,既然你已找出故障原因,还要我们来干什么?顺便说一句,你的理论太离奇了,对不起,我们听不懂!”言罢,便准备拂袖而去。

  一股热血直冲马伟明的头顶。他直视对方,一字一板地将满腔的愤怒送出嘴唇:“先生,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翻译望着马伟明久久不敢开口。

  “照直译!”马伟明厉声喝道:“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欣闻此言,马伟明的恩师张盖凡老先生热血沸腾,激情难抑:“当年我们和外国专家打交道,不知看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窝囊气。那时,我们技不如人,受制于人,为了学点东西,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我的学生敢对外国权威专家说‘你不懂,我教你’,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说明中国新一代科技人才已经在世界高科技舞台上挺起腰杆!”
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遇到了麻烦


  马伟明刚踏进科研领地时,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

  17年前,靠着张盖凡教授的名望,海军有关部门给了区区3.5万元钱,同意他们从事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实际上谁也没有指望他们搞出什么名堂。

  其时,我国刚刚与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B公司谈判引进其多相发电机系统,该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应用装备的成败。

  此前,张盖凡先生带着几名年轻教员经过4年攻关,已取得了前期成果。但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必须选定一位堪当大任的“接班人”。出人意料,老先生挑中了刚刚硕士毕业的马伟明。

  马伟明低迷的“人气指数”,丝毫没有动摇张盖凡的决心。马伟明一到位,他直接让马伟明当了课题组组长,自己则退居二线,做起了顾问。

  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研究,就这样在马伟明的领衔下展开了,并很快发现了不容忽视的低频振荡问题。

  低频振荡问题引起了中方高层重视。张盖凡教授作为高级专家迅速参与对B公司的谈判。

  金秋时节。北京。中方与B公司的谈判正紧张地进行。中方出席者达十多人,而B公司仅派来了两名商务经理。此轮谈判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B公司迅速拿出消除低频振荡的技术对策。然而,在张盖凡先生有根有据地指出低频振荡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后果时,B公司的两名商务经理却连正眼也不瞧一下老先生,十分傲慢地翘着二郎腿,旁若无人地谈笑着。

  主持谈判的中方总工程师问翻译:“他们在议论什么?”

  “他俩在商量双休日是否去八达岭长城游览。”翻译小声回答。

  “经理先生!”总工程师向张先生作了一个暂停发言的手势后,对两名老外正色道:“请注意,现在是我们的一位资深教授在跟你们谈话!”

  “哦,教授?”其中一位老外洋洋自得地说:“您要知道,B公司是世界上生产多相电机最权威的厂家,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教授先生,我们的产品是国际一流专家教授参与研制的,设计绝不会有问题。”

  “我有必要提醒经理先生,”张老先生也不谦虚了:“低频功率振荡,是多相电机整流系统固有的一种物理现象。据我所知,贵公司并未就振荡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更没采取任何抑制措施!”

  “尊敬的教授,”对方不无嘲讽地反驳道:“我们公司的同类产品,已出口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从未发生过什么‘振荡’现象。教授先生并没有使用过我们的设备,怎么能凭空断定我们的设计有问题呢?”

  “我们有完整而详细的试验数据!”张老先生斩钉截铁地说:“这些数据,就是根据贵方将为我方制造的设备模拟仿真的结果!”

  作为商务经理,B公司的两位仁兄并不懂得什么“低频振荡”、“高频振荡”,但他们从骨子里就瞧不起眼前的这些中国人。谈判不欢而散,但一场好戏才刚刚开头。

  又是一度金秋。马伟明作为专家组成员,前往欧洲,验收B公司为我国生产的首套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设备。

  这一年,马伟明等人已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为了找到B公司设计上的病根,他们甚至对其出口西方各国的不同功率的系统也进行了逐一研究。结果发现,B公司出口西方各国的几种不同功率的系统,确实不存在“振荡”问题。由于我国提出的系统功率与B公司此前生产的系统不同,他们依葫芦画瓢,不料却打开了“振荡”的潘多拉魔盒。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马伟明据此立即建议有关部门同B公司交涉,在设备验收时增加一个必检项目:稳定性试验。

  B公司不知就里,痛快地满足了中方要求。然而,就在中方专家组出发前夕,B公司却发来传真,要求取消原设计中的一个部件——均衡电抗器。

  马伟明闻讯,连夜进行模拟试验,发现拆除这个部件后,对消除振荡,提高运行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但对系统的其他性能略有损害。

  马伟明心中明镜似的:B公司遇到麻烦了。

  这是马伟明第一次走出国门。此刻,他刚刚度过自己31岁的生日。来到B公司,在那套刚刚运下生产线的多相发电机整流系统装置旁,他一眼就发现了被拆除的均衡电抗器。

  马伟明当场发难:“我敢打赌,装上这个小玩艺儿,整套系统在工作电压范围内将遭遇振荡!”

  接下来的验收,马伟明一会儿要求做这个试验,一会儿要求做那个试验,尽往系统的软肋和穴位上捅刀子,着实让B公司的专家们出了几身冷汗。每个试验前后,他们总是不停地东改改,西调调。马伟明很清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千方百计锁住“振荡”这只并不驯服的大老虎。

  不过,令B公司总裁庆幸的是,在马伟明的不断提示之下,他们终于将难以消除的振荡现象,拦在了正常工作电压范围的篱笆之外。

  经此一战,B公司对张盖凡、马伟明师生二人敬畏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6.10.2010 15:3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2025 01:4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