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里巴巴欺诈门 马云一石三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2.2011 08: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一场突如其来的、轰轰烈烈的高管离职事件,让阿里巴巴吸引了世界级的关注。阿里巴巴清理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一事让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也让马云“痛苦、纠结、愤怒”。
  在B2B业务面临巨大压力之时、在有关诚信、刮骨疗毒等众多溢美之辞抛向阿里巴巴之际,马云又一次完成了高管更替,据称在加拿大留学的前阿里巴巴COO李琪将复出。
  资深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对两高管辞职时机的选择颇为不解:“外界很难确切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超大规模的公关秀
  马云做事历来出人意表,尽管过去已有着种种惊人之举,但2月21日,马云还是让所有人再吃一惊。
  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清理了约0.8%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由淘宝网CEO陆兆禧接任。
  按照公司对外的统一口径,此次卫哲等高管辞职,源于2326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并有上百名阿里巴巴的直销人员牵涉其中。
  “中国供应商”是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中国的外贸厂家,给阿里巴巴每年缴纳2.98万元,即可登录阿里巴巴网站查看外商的采购信息,同时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以供海外进口商浏览、选择,从而促成外贸订单的达成。
  阿里巴巴B2B公司发现从2009年底开始,平台客户的欺诈投诉有上升趋势,而从今年一月中旬由阿里巴巴发起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高业绩,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有组织地进行诈骗。
  随后,阿里巴巴非执行董事蔡崇信透露,公司在评估了那些遭到欺诈用户的索赔风险后,已拿出170万美元对2249名来自全球的受害者进行赔偿,但阿里巴巴认为每宗诈骗个案涉及受骗买家的付款金额平均少于1200美元。
  当天,马云在一封给员工和客户的邮件中痛斥了这种行为,称“对这种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在这封邮件中,马云还“坦承”:“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马云这封“抄送全国人民”邮件迅速被公之于众,也为这次高管离职事件基本定了调,关键词就是诚信、价值观。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高级公关总监陶然在微博里写道:“都知道阿里巴巴最讲价值观,但很多人都以为嘴上说说或弄成文化墙给别人看。这次0.8%欺诈账户的事,比例很小,可能有的公司就瞒下了,我们毫不避讳,自己把胸膛扒开把伤口给人看,CEO都因此辞职了。这下知道价值观是动真格了吧。成功的人和公司,一共同的特质就是坚持有梦想,话很简单做到不容易。”
  业界诸多人士的评论也大多围绕“诚信和价值观”这两个词,如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表示,“深感阿里巴巴才真正敢于承担个人责任,阿里巴巴的成功绝非偶然。如此重大人事变动,设想下,如果换我坐在马云椅子上,说不准会缺乏魄力而破坏公司规则。”中泽嘉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也表示,“我认为不必去计较真相如何,为这个理由发出这个信号就是一个有影响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应该做的事,应该为之叫好,鼓励!”
  在这样一片议论声中,一位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了不解:“阿里巴巴涉嫌欺诈客户的事情,被阿里公关搞成这样,明显变成好事了嘛。”
  “马云的公关战是世界级的,”去年10月,阿里巴巴与雅虎发生控股权之争时,前阿里巴巴高管曾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说。在这场马云以邮件形式现身的、超大规模的“公关秀”中,其世界级水平再次得以验证。
  但业界也有不同声音,洪波认为,阿里巴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调整的先例,阿里巴巴官方公布的问题不足以让高层辞职,而且这些问题也不是现在才有。洪波对两位高管辞职时机的选择颇为不解,并表示:“外界很难确切地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洪波说,“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不到1%的不诚信商家比例而卫哲就需要引咎辞职,而且卫哲赌上了未来的职业声誉,未免小题大做。”一位业内人士也有如此看法。
  2月22日,星期二,下午,位于杭州滨江区的阿里巴巴新总部,无疑正处于全球关注的风暴中心。但从表面上看,阿里巴巴CEO卫哲等高管的辞职事件,并未给公司带来太大的震动,一切还是有条不紊。
  一队员工正手搭手进行团队培训,公司的咖啡屋、书店里,一些员工正在聊天、看书。由一位知识产权方面的政府官员带领的一个记者团,正在阿里巴巴园区参观、采访,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副总裁俞思瑛、阿里巴巴法务部总监刘克等高管作陪。
  不过在非办公室场合,阿里巴巴员工对此事多有议论:有人说已经有几天没有看到卫哲的车停在办公室楼下了;有人说某位高管在离职当天,还依依不舍。
  最大的震动,在互联网上,叫好、怀疑、指责,各种声音充斥其中,并蔓延到阿里巴巴中文网的商人论坛上。一位网民在此发帖显示不满:“本人住在澳门,之前就是在阿里巴巴买东西被骗了2000元人民币的,当时已经报了案交给澳门司法处理,到现在一直没回音。赔偿在哪里?如果是真的有赔偿,那我要求阿里巴巴赔偿我们每个买家的损失!因为这是你们员工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造成我们的损失! ”
2#
 楼主| 发表于 24.2.2011 08:20:36 | 只看该作者
马云的一石三鸟

  “马云做给大众PR,做给老外消气,做给3•15示好。”在探究马云这场公关秀背后的真正原因时,一位前阿里巴巴的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说道。

  “去年迫于业绩压力,下面销售员作假,高管假装看不见,最后被国外客户投诉事发。”但这个投诉投到了哪里,又是哪些部门的压力让马云“那么高傲的人肯认错,这么高调公关还要赔款”,这些细节尚不清楚。

  在超级公关秀背后,可能还隐藏着马云的一石三鸟。其一,便是人事更迭。

  卫哲离开了阿里巴巴,并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姿态离开,外界对卫哲大多表示同情。据知情人士称,“当初与马云早有君子协定,卫哲已经完成了使命,并且带着4000万阿里股票离开,很值的。”无论是替马云背债,还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阿里巴巴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据知情人士称, 2007年去加拿大学习的前阿里巴巴COO李琪将复出。

  李琪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公司,先后担任技术副总裁和销售副总裁。2003-2004年,李琪担任高级副总裁兼阿里巴巴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2005年1月1日,李琪担任阿里巴巴公司首席运营官一职。2007年底离职,脱产学习。

  在马云治下,阿里巴巴历来人事更迭频繁。在2007年底的阿里八高管集体离职事件中,李旭辉当时也“被学习”了,但2008年中期复出。这一次复出的李琪,据悉当初卫哲来之后,两人起冲突,马为了压元老,把李琪赶去加拿大学习。

  “我觉得真正值得重视的是马云高明的阶段性用人观。”前阿里软件高管王冠雄如此说。他认为,卫哲2006年11月从百安居加入阿里巴巴,当时连王石都称马云不拘一格的用人让自己很有启发。2007年阿里巴巴B2B上市后,B2B元老轮岗学习,卫哲完成了带领上市、高层换血和完成财报的职业经理人使命。

  其二,马云借此机调整B2B业务。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增长乏力已是众所周知,从股价看,自从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以来,阿里巴巴的市值最多时缩水超过2/3,目前虽然有所反弹,但缩水幅度仍接近一半。这里不仅有来自B2C业务的挑战,如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当当、凡客诚品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自身面临的困境。

  阿里巴巴B2B的模式是电子商务1.0模式,是信息平台模式,典型的销售导向型,挣的仅是中介的那点银子。不可否认,阿里巴巴最成功之处在于其规模效应。而未来全程电子商务2.0,其一大特征就是真实商业关系的高度虚拟化,链式协作的模式将成为幕后的主要商业关系。

  但阿里巴巴的1.0属性太强大了,真正要实现向2.0的跃升,要改变的地方很多。马云很清楚,也一直试图转型。阿里巴巴的问题是,船大难调头。2009年,阿里巴巴吸纳原阿里软件的人和技术推出了阿里云,并围绕着“大淘宝”战略,提供专属的云计算和SaaS服务,但并不成功。去年,马云收购SaaS提供商Vendio,准备从马云所畅想的meet@Alibaba向work@Alibaba来个“惊险一跃”,但前景仍不明朗。与此同时,阿里巴巴B2B业务面临着业绩挑战,于是发生了高管放任“中国供应商欺诈”一事。

  卫哲完成了上市、财报等使命,却无法带领阿里巴巴再次跃升,下一步,李琪回归,阿里巴巴B2B业务如何发展,拭目以待。目前,由于淘宝网CEO陆兆禧接任,有一种观点认为阿里巴巴可能与淘宝结合,但知情人士认为,“淘宝和B2B根本不可能合并,资本结构和股东都不允许,淘宝太值钱了。”

  在中国电子商务2.0时代,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压力很大。

  其三,去年10月,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控股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有人说“马云会否出局”。这次马云高调公关秀,让卫哲等高管果断离职,不排除意在向雅虎宣示其绝对控制权。马云一直希望能回购雅虎公司持有的股票,但被雅虎公司断然拒绝。

  分析人士认为,在失去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之后,面对女强人雅虎CEO巴茨,马云需要在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中建立起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真正的影响力。

  高管离职,实乃主动出击,引发全民关注,马云其实是一石三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4.2.2011 08:20:52 | 只看该作者
阿里巴巴员工参与欺诈

  事实上,阿里巴巴遇到的问题不只是转型、调整,马云还需要解决自己员工的诚信问题。在时代周报的调查中发现,在这次“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一事中,有阿里巴巴员工参与欺诈。

  阿里巴巴开展“中国供应商”业务已有多年。2002年,本报记者在浙江一家出口型服装企业工作时,正值阿里巴巴开展“中国供应商”业务的起步阶段,曾接触到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多年过去,如今阿里巴巴的销售团队,已经有上万人之多。

  “中国五金城”浙江永康,是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业务做得最好的地方。永康某保温杯公司的外贸负责人王翔(化名)曾经在永康多家出口型企业工作。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业务真正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是从永康开始的。

  据他介绍,永康目前已经有上万家出口型企业,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他们都特别重视在网络上开拓业务,其中80%以上,都加入了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业务。因为业务庞大,阿里巴巴专门在永康成立了销售中心,其团队包括业务开发组和维护组,人员各有上百名。

  “中国供应商”的收费主要分类,新客户加入“出口通”,每年收费2.98万元(今年1月1日之前是1.98万元);老客户可以加入每年收费5万元的更高级别的服务。如果要加入搜索排名,则要另外收费,比如搜索排名第一的,每年要另收10万元。

  王翔早就注意到了阿里巴巴销售人员为了追求业绩,默许甚至怂恿永康一些小企业和个人在阿里巴巴上发布虚假消息的情况。

  “中国供应商这个平台已做得很烂、没什么意思,大的、小的、个人的公司,都混在一起。永康这边,那些做得好的公司基本都退出阿里巴巴了。这几年,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更喜欢开展个人业务,给一些外贸业务员出谋划策,在阿里巴巴上发布虚假信息,比如说自己是多么大的一家集团公司,一些外商看到信以为真,就会发订金过来,这些人收了订金,却不发货。阿里巴巴那些做得好的销售员,很多都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们的提成很高。”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到永康一位施姓销售人员,但其表示,包括永康在内的整个金华范围,目前还没有一家“中国供应商”牵涉欺诈,他也没有同事受此次事件的影响。他拒绝透露阿里巴巴销售人员的提成情况,称这是公司最大的机密,“在阿里巴巴,你只要肯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时代周报记者向阿里巴巴法务部总监刘克求证有关近百名直销人员牵涉其中的详情,刘克表示:阿里巴巴一直在做排查,配合公、检、法机关调查取证,报告还在整理中,现在不方便透露。目前,阿里巴巴有个应急小组在负责这项工作,阿里巴巴作为公众公司,会尽快对外有个交代。

  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副总裁俞思瑛告诉本报记者,调查工作由香港的独立董事进行,她还不了解目前进展的详情。阿里巴巴公关总监陶然则表示,有关此事件的信息,以2月21日对外发布的为准,公司方面目前不接受采访。

  卫哲等高管离职,让阿里巴巴的股价应声下跌,但摩根士丹利将阿里巴巴股票评级仅从“增持”下调为“持股观望”,更有分析机构称应“逢低买进”,业界对阿里巴巴的未来仍看好。

  如雅虎CEO巴茨所言:他(马云)是这个时代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企业家。被称为“阿里教的教主”的马云,善以策略取胜,面对中国电子商务2.0时代的压力,阿里巴巴将如何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2.1.2025 14: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