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双胞胎女孩们的不幸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从失踪,到确定姐姐遇难,再到发现姐妹的尸体,无数网友们也从担心,到现在的难过和同情。
父亲疏忽,弄丢孩子、母亲大意,孩子受伤……一直以来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可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真的有父母能保证自己时刻警惕,不发生任何疏忽?
不可否认,这件事情上母亲固然是有过错的。在设施不完备的地方玩水、游泳,本就应该更加注意,防止意外发生。而很多家长,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往往容易忽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母亲沉迷Facebook,2岁男孩最终溺亡
31岁的母亲专注于手机,而没有注意到自己2岁的儿子,导致孩子在花园的池塘里溺亡。最终,该女子因监管不力,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法院调查发现,在孩子死去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正在Facebook上传照片。这样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批评。
在接受审判时,法官甚至说出了相当“刻薄”的话:你的孩子,因为你的疏忽而失去了生命,你要带着内心的愧疚活一辈子。如果你还会要孩子,那么那个孩子不应该在你身边长大。
溺水挣扎4分钟,母亲监护不力被判刑
不久前,芬兰一名5岁的小男孩在游泳馆溺水。他在水中挣扎了足足4分钟,直到失去意识漂在水中,而他的母亲此时正在其他地方蒸桑拿。
所幸,男孩最终被其他人救起,才避免了一场惨剧。
最终这位44岁的母亲,由于监管不力,被判有罪,缓刑4个月。
德国两小孩浴缸身亡,父亲被判刑两年
49岁的父亲将自己4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留在浴缸后先离开。不幸的是,一只通了电的剃须刀掉进了浴缸,导致了两个孩子死亡。
最后,法院宣判父亲过失杀人成立,判刑两年,缓期执行。
家长是否尽到义务
目前在中国,除了香港以外,并没有将疏忽照顾儿童,视为违法。更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父母是否尽到家长的义务。
而在德国,法律规定,家长对未成年人有监管和照顾的义务,细节上如何执行,得按照孩子的年龄、身体、性格和心智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德国人认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有身体上的,比如在孩子年幼时因为疏于看护而摔伤划伤,还有精神和心理层面上的伤害,比如让年幼的孩子一个人长时间呆在家里,就算不出伤亡事故,但因为孩子年纪小,心智未发育成熟,独自一人在家,可能会害怕而长时间地哭泣,会给孩子终生留下胆小、没有安全感、没有信任感的精神隐患。这种情况一旦被邻居举报,家长有可能被剥夺监护权,严重的还可能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德国民法中规定,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利益,不合格或者不称职的父母有可能被剥夺护养权,一种是父母方面不存在过失,但是现存的状况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单身母亲罹患抑郁症,自顾不暇,力不从心;另一种是父母自身有严重的过失,必须被剥夺护养权。
其他方面,德国法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有着明文规定,比如父母不允许打孩子,不得关孩子的禁闭,违者会被罚款或者判刑。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家长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比如孩子乘坐汽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椅,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一旦被抓住,会被罚款40欧元。儿童骑自行车上街必须戴安全帽,必须在自行车后座的地方插长杆的小旗,以便清清楚楚地被街上的司机和行人看见,必须有父母陪同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