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琅钺 于 24.1.2012 21:09 编辑
2 r! m/ r6 g( \) u- Q0 c% ?5 C2 |3 T( q) P. i/ V
编者按: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祖国在召唤,人民在召唤!”------- 一九七四年,年仅十八的金弢,于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为响应祖国人民的召唤,打起背包,告别父母,离弃城市,来到浙江,桐庐、儒桥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为时三年,直至文革结束,77年考入北外。 《叶儿救儒》是作者为纪念不曾忘却的知青生活,为怀念朝夕相处的山村社员,为纪念当年与之生息与共的“儒桥村”而作……! z" h5 g; y* n5 c
9 D- R6 F* U/ m8 ]
4 r4 v7 i9 }+ j# C
4 R3 e6 q6 z5 ?% C7 N% @" I 8 G( H- M; ^# p- F9 ^" A
本文作者金弢先生于浙江省桐庐儒桥村 % N9 `; P8 H X( `: Q9 ? b
8 n8 a2 B% c* N2 X7 [! K1 B
系列小说 《人间家事》—— 叶儿救儒 作者: 金弢) M4 a5 A4 }4 e1 _3 y; M1 d/ L
' v L3 t7 q# L3 d7 ]1 Q4 K
/ G \9 E* u5 C& \+ X 叶儿幼小丧父,与娘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度日惟艰。 但叶儿天资聪颖,长得浓眉大眼,直鼻方口,两耳垂肩,村里人都说他生有一副天子相。为母闻之虽觉听得顺耳,但心想这只是村里人说说好听话而已。
8 `$ e+ g8 p$ t1 h4 r- C# ~6 c
9 Y' w! B- {! y0 B$ ?. Z 一日,叶儿放学回家告诉母亲,说他今天回家路过村庙门口,泥塑菩萨站了起来。为母骂儿子胡说八道,看花了眼。次日,儿子回家又跟母亲说:我不是骗你,是真的,今天菩萨又站了起来,你不信,就跟我去看。1 c; u5 A" }1 I! l7 ]
r9 N: l2 L5 K7 k$ @ 母亲将信将疑,一把抓起做女工的剪子,随儿子而去。快到村庙时,母亲喝住儿子:你先别过来,在那里等着,我叫你你再过来。/ T1 K- q& ]& c: C9 }' _0 @& a; h
# K1 ?5 {/ _! w) I
母亲转身进了村庙,把剪子搁在菩萨盘坐的泥腿上,然后退出庙门招呼儿子过来。没想到儿子刚走到庙门口,搁在菩萨腿上的剪子霍然落地。母亲一下子明白了儿子果真是天子命。他生有一双慧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村里人的话没错。 母亲顿时感激涕零,一把揪过儿子,卟嗵一起跪在菩萨面前,口中不停地喊道:菩萨有眼,大慈大悲,大德大福!1 b2 N) k9 @( q7 L. [' _9 H" ^, C( f+ X
/ a' _3 @$ m- w
回家后,母亲心想,这定是他爸前世的造化。一边给儿子做饭,一边想着:自丈夫走后,村里张家、李家、三叔、五婶的时有接济。儿子将来有了出息,得办酒请客,好好报答人家。想到此,她不禁喃喃自语:到时张家一桌,李家一桌……6 s4 [4 l6 ?1 d- Z# ]
; Y% E# Y% H$ | 灶师菩萨,也就是灶王爷,生来眼花耳聋,听成了张家一刀,李家一刀,把话传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之,心想此人将来当了皇帝,必定百姓遭殃,便下令雷公菩萨,为民除害,拿雷劈死叶儿。; |2 p, j* H9 K4 `" F( L4 Y4 [5 ]3 N
1 q+ n; w2 r2 f# s- @
一天下午,叶儿正帮着母亲在院子里收拾柴禾。无端好好的天气一转眼变得乌云翻腾,雷声轰鸣,暴雨倾盆。为母赶紧拉着叶儿进屋躲雨。雷越劈越凶,闪电越打越急。母亲到堂门口一张望,不好!今朝的雷电是直冲我家而来。她猛地想起了要当皇帝的儿子,莫非是谁走漏了风声,招惹了天神?
4 a/ C6 w2 \" {/ s* K- F4 l) G0 D3 N# s, Q
此时,雷劈一阵急过一阵。完了,这样下去,我儿今日必死无疑!恐慌中,她突然想起村里有人说过:雷公要劈死人时,唯有一种办法可以救命,就是死死咬住门槛。% y. F4 r1 z, z
母亲拽过儿子,让他死命咬紧门槛。
. K+ P* c; R/ Z% u* b7 C7 h, y4 R! V* U: B
雷公狂怒,轰隆声一阵压过一阵,闪电越逼越近,已经劈到了堂前。突然一声巨响,雷劈落地,正打在叶儿身上。
! f9 V) y3 m' n; [/ m+ e+ ~1 z8 _& N母亲狂呼一声,猛扑过去,把自己罩在儿子身上......: }8 r) X7 b1 l6 e6 K p6 u' r2 I
1 Y- r, K2 z+ ]# m
母亲紧紧搂住儿子,痛不欲生。然而,叶儿却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他没死,他活了下来,是千人踩,万人踏的门槛救了他的命。不过,他的天子身架却已被打成了要饭的骨头。
1 ?+ t+ K! f: U$ G
2 ]0 n7 D$ ]/ G1 ]3 t 叶儿没有了天子的命,成了一介顽童,但雷劈时,他因死死咬住了门槛,所以他的圣旨口并没有被雷公打掉。他虽仕途无望,成不了大器,但他的圣旨口依然灵验,说什么是什么。. Z( g. I' c2 @5 M& M; S( y: t" u: Y( W
9 F2 J- z' a' Q) Q- b 村里人平时都怕他,躲着他,生怕他口无遮掩,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妨着了他们。尤其是遇上家里置办大事,谁都唯恐他的出现。
- a7 L$ l7 Y! C" K4 e7 C4 e% B
3 D2 ^: B! r& o0 P4 i! G 不日,三房家要筑茅坑。农村人造茅坑跟造房建粮仓一样均属大事,这影响到日后肥足土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运亨通,要求个吉利。
) ]- x) k# ~' D: @( ^+ j' n Z& u/ \+ a- F9 T! A5 V
叶儿不再是天子了,所以言谈举止也不矜持重,而是随想随说,信口开河。三房,就是那三伯家,眼下大兴土木,不免群童围观,叶儿也跻身其中。
' \8 _( {3 _ J3 S7 `3 j/ }2 ~6 m7 T
0 B; `4 B: a% T 三伯一见叶儿,立马大声冲他喊:滚开,你这个说话不靠谱的臭嘴!你今天敢来胡说八道,当心连你要饭的骨头都保不了。叶儿耸耸肩道:放心吧,三伯,今次你造茅坑,我连屁都不放一个!" c# I' t# a" k. P7 C
果不出叶儿所言,三房家的茅坑完毕,日后有谁憋急了上去,不但不解决问题,甚至连气都不出。; S" `2 P$ m+ \3 g6 O
1 r7 I" V+ Y' I7 _5 Q: X 母亲见叶儿终日闲游,无心向学,大为失望。
4 d( a. }+ ~, Z! H% h/ i" n' L9 U% b0 I" Z% `! p4 A
一日,几位儒生乞食进村,到叶儿家歇脚,要碗水喝,见叶儿长得一表人材,心里喜欢,乐意收为学生。为母心想,儿子在村里时常出言不慎,多有得罪他人,还不如让他随此儒生们而去,兴许换个环境让别人来教,他反倒能学好。于是答应了儒生,让叶儿随他们而去。# p( A: z6 r s4 y4 r" w; ^+ Y
/ o7 k0 J2 \: N' F% F1 N 叶儿走后三年,一日母亲病重危殆,自知历日不多,临终留下遗言:吾子叶儿听准:你生就天子命,是你父亲的造化;天神误会了你,是为母作的孽。我今生别无他求,只望你有个出头之日,以报天下众人的救命之恩。说毕撒手人寰。7 e/ I! W: n; Q* R4 Z3 i
' |5 j& E1 U4 q3 g( r& V' s
时过廿年,叶儿成了儒家得意门生,某日率群儒游历四方,传授儒学,来到桐庐,择道回村,走访故里。不巧正赶上山洪暴发。快速飞涨的分水河,切断了儒生们的活路,不识水性的众儒,危在旦夕。叶儿想起母亲临终前的遗嘱,暗地思忖,既然是千人踩,万人踏的门槛救了我的命,要知恩图报!
& z! g9 K. `' h
$ D9 k7 n' V5 C0 A, {3 S 想毕,叶儿俯下身去,拱起背,口中念念有词,把自己变成一座孔桥,让奔腾的山洪流经自己的腹下,众儒生从叶儿背上踩过,因此而得救。! W$ d7 U' ^1 h2 N
" ]) {6 Z6 }5 l5 r6 X& j. F" S
五百年后。桐庐境内,富春江边的桐君山上有一座天神庙,庙里有位高僧本为儒门学子,半路出家修行在此,一日得获鼻祖孔丘之托梦,遣其出门寻访分水河畔,祭祀叶儿祖坟,探望其家眷后裔,以报当年叶儿救儒之恩。
* o* ^+ J' t$ g8 F# v
4 v: w- o. }! _. f/ N. R" @& V: r 高僧入村得悉,叶儿家并无祖坟留存,且后人又香火已断,惟独村头分水河上的那座石桥是叶儿依存的化身。为救儒生,以报答众人,他让自己变成了千人踏,万人过的石桥......
O( `3 f6 \$ H, G1 Y( G
$ b) C+ Z3 X* B3 y 高僧闻之,仰天长叹,求村民取出文房四宝,挥毫泼墨,写下“儒桥”二字。
$ `/ h, S+ k- d- I I i
+ C5 Z+ W5 W% v9 l 此后,山村以“儒桥”得名,成为“儒桥村”,传至今日。* v; L* v8 _2 z ]( F1 m) Y
. Y$ `) L; i1 q: G( f, z ……: l/ ?5 b4 f0 }, Y% X
6 n# {# t5 ?6 _8 `------------------------------------------------------------------------------------------------------------------------------------------------------------------------------------------------------------------------------) \9 }0 p5 F! B8 A
1 ^5 z3 m$ D2 v8 q: ?6 w/ c! z
* a. K; [9 j' p- j3 I0 U9 K& l' x作者序:8 f% L- I% X& F& N
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中美两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一对峙,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一 夜间便奠定了中国往后整整三十年多子女家庭的社会现象。当时国际各政治寡头均认定,朝鲜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为一致抗美,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老大哥苏联将提供军力——武器;而人力的补充,此任务则落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 家家提倡多生多育,人人争当爱国模范; 谁家拥有十个孩子,母亲则是“光荣妈妈”,全家可享受额外的肉票、糖票、鸡蛋票等等,并获得《光荣之家》的称号……
% P$ U* Q( F' p: z1 k, N7 t0 s7 {% Y6 Q8 O9 _
二叔军人出身,参加过抗美援朝,八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五人从军入伍。 《二叔分瓜》是一段历史的写照,是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一页难以被人忘怀的记载。
- y7 V$ O4 G2 i2 f) J' c5 M9 D& }
; B1 G6 P: P, @) F' ^
/ \, w3 P* r6 j; L- d& e系列小说 《人间家事》 -- 二叔分瓜 作者:金弢 + ?( S9 u4 K" X0 W% P3 S
- B/ G/ [& t! D0 A5 W $ T9 L* S" R- I' k/ z
隔壁二叔特能生孩子,一生生了八个;而且二叔特能生儿子,生了八个孩子全是儿子。八个儿子间隔都差不了一两岁,所以孩子间的吵闹打斗是家常便饭。特别是老七老八,仗着自己排行小,家里每次分吃东西时总是喜欢争吵。尤其是到了夏天,家里好不容易买了个西瓜,本来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每次都因分瓜不均,老七、老八闹得哭哭啼啼,弄得全家不欢而终。
6 P+ l$ j3 }0 _' P. D$ P ) W n: [& y% T
二叔想,家里总是这么吵吵闹闹的,长此下去也不是回事儿,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办法,以整治整治老七、老八,还家人安宁。: y0 g' Q" ~2 d- x
) @/ L0 S- i% P
这天又是炎热的夏天。二叔想,这个月的伙食费还有点宽余,决定买个西瓜让大家分享。切瓜前二叔郑重宣布,尤其对着老七、老八说:今天分瓜,我尽量做到平均,如果有谁还敢无理取闹,不但没得多吃,只会少得。老七、老八似乎不信,又不服气地看看二叔,一幅跃跃欲试,誓不甘休的神态,两眼盯着二叔提刀开瓜。1 P6 Q% b; j8 |- \( L' s& R
/ U2 b/ q# y F9 C/ u: k
瓜解八块。家里分吃东西都由小的先挑,今天也不例外。二叔让老八先挑。老八一眼瞄准了一块自认为是最大的,一把捏在手中,正想开咬,二叔一声打住:先别急着吃,等大家分完了再说。 M/ d" [! \& _1 r
; |) {! J, U- K4 r2 `4 v$ h5 e8 {
接下来该是老七挑了。老七左顾右看,东挑西拣,觉得剩下的七块瓜大小一样,难以下手,唯独觉得老八挑走的那块明显的大。老七、老八哪知道这是他们家老子下的套。% w' A2 s( Q7 {; b( v3 ?( N7 Z( x5 T
. O' l' p" m3 L, \7 M
老七犹豫不决,下不了手,就闹着要老八手里的那一块。二叔说:分瓜老八先挑,这是家规,谁也不能破,包括你。现在老八挑完了,该轮到你了。如果你不挑,算自动弃权,那我就让哥哥们动手了。让你挑,你不挑,那剩下哪一快,哪一快就是你的了。到时你别后悔。+ h/ K& _/ m- N5 { P
$ g; z+ {' [& A+ c: m( ? 老七一听,生怕果真吃了大亏,认准了一块自觉是七块中最大的那块,一把抢在手中,转身凑近老八手里的那块一比,不由得龙颜大怒,这不明摆着差去一大截吗?!好似鸽蛋比上了鹅蛋,于是死活闹着不干。
3 L9 d, N; W6 B w) r8 A% w
- o$ ?6 h4 L+ {6 C% }# n 二叔冲着老七道:你挑完了,大热天的,别让哥哥们久等着,你跟老八的瓜都先别吃,我会另行处置。说完,哥哥们每人拿了一块,各自吃去了,相安无事。
, @ @( M7 v6 ^' z9 x, _ + |! B) X: N7 S" O0 \) l
这时,二叔让老七、老八都把瓜放回砧板上,对着他俩说:老七说老八的瓜比他的大,有这么回事儿吗?老七抢着说:没错,他的比我的大,而且还大出那么多。
; D* n; w9 m& a6 ?3 ]
6 |; @. p# j$ \ 二叔转过脸问老八:那你又怎么认为呢?老八本想谎称老七的那块大,又怕二叔说,既然你认为老七的那块大,那你就跟老七换一块,于是不作言语,只是默认。' O9 z! Q) M& U- m
3 a; K8 \: l- U }3 L" @ 二叔于是说:在切瓜之前我曾宣布,我尽力公平分瓜,而且我还蛮以为自己分得不差毫厘,没想到老七说你老八的瓜要大,而且还大的多。老八你说呢?( X7 p# ?- ?# c& d- Q3 K
/ L- U9 `; [! `* j7 t8 L 老八点头不语。二叔说,那好办,我来把两块分匀了。说时迟,那时快,二叔手起刀落,老八还没来得及惊呼,二叔已把切下的那块塞进了嘴里。
" L' `8 e+ [3 w5 s$ o, C e
: b. D' b& H0 A# Y$ P4 W, \ 现在分匀了吗?二叔问。老七一看,现在老八的那块比自己的小掉了一大截,赶紧拿起自己的那一快,说:就这样了,不分了。 m. v9 k+ c1 C/ i
+ |5 K0 ` ?6 R C+ \+ Q+ T! y! W8 o 此刻老八不干了,哭着指着老七说:他那块比我的大多了,我要他那块。
) D. |4 W0 _) i4 K6 p" W+ t二叔喊住老七:先别拿走,分匀了再说。/ P. c' f) d6 a2 q+ P
+ _% O+ {% m& ?" n1 `& X7 |
指着砧板上的两块瓜,二叔又说:我看现在大小差不多了吧?老八硬说老七的大,老七也不得不承认,但说这是他原来要定的瓜,老八不能拿他的瓜。3 R- | e4 P/ i
3 j+ R; H5 S5 v6 E) p/ K! x
二叔二话不说,手起刀落,从老七的瓜上切下一块放进嘴里。这下老八的那块又大出了一截。
: W, C% z2 J5 g
k) p L. ?9 c2 u8 C 二叔本想再问问,是否这次真的分匀了。没想到老七老八豁然识破了二叔的用意,同时拿起自己的瓜,异口同声地说:不分了。各自到一边吃瓜去了。# p2 c6 Y) q. T$ X: i# y
" ?8 F5 i& j4 a. n' N% m# R
从此以后,家里吃瓜,每每安然太平。
) F, a u/ A5 q& J2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