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如何面对痛苦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清月现
时间:
11.6.2005 12:45
<br />在没有解脱之前,痛苦是轮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远离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这个道理,遇到了痛苦,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确地对待它,即使面临了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时就可以做到随遇而安。<br /><br /> <br />佛陀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强调认识苦谛。<br /><br />有关对苦的认识,佛经中一般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种层次。第一是苦苦,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众所皆有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br /><br />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众生都能明<br /><br />显感觉到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之苦。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br /><br />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美食华衣等,最初带来满足荣耀感,随着时间的推移,<br /><br />却很可能引发痛苦。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只要我们<br /><br />还处在迷惑的状态中,这些都不是清净的,而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br /><br />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它属于细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br /><br />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至于我们生命本身的运作,在刹<br /><br />那刹那地变化,极不稳固,导致了痛苦的形成。这种苦是通过分析生命的细微变<br /><br />化过程而确立的。因此,它属于极微之苦。在认知了行苦的本质与道理之时,就<br /><br />可以说掌握了苦谛的实质。<br /><br /> <br />日常生活,人们有多种面对和消除痛苦的方法。社会上普通人所使用的<br /><br />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防御寒<br /><br />冷就要增添衣服,去除病苦就要服下药物,消除贫困就要去赚钱……由此,人们<br /><br />消除每种痛苦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这些都不完善,亦不完全可靠。这些都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时起了点作用,可是稍微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地疼痛起来……诸如此类情况,仅仅是权宜之计,是不能消除痛苦根源的。<br /><br /> <br />当人们内心生起粗大烦恼时,就会采取一些不明智的手段来暂时缓解自己的<br /><br />心绪。这些手段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很多人会把困境的因素轻率地归结于别人,<br /><br />进而用暴力的手段报复他人、陷害他人,企图以此手段暂时地压制自己内心的痛<br /><br />苦;一些人会用酗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一些人把自己家的东西都砸了,<br /><br />希望通过这种发泄的方式来化解痛苦;一些人则摧残自己的身体,在比较严重的<br /><br />情况下,甚至自杀,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痛苦了……<br /><br /> <br /><br />根据佛教的观点,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根本不是消除痛苦的方法,就像砍<br /><br />树不把根铲除一样,它还会生长出枝叶。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br /><br />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排除它们,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br /><br />的。<br /><br /> <br /><br />我们应该懂得,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内心不自在才聚集而成。因此,<br /><br />我们应该从这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人不是机器,可以借用别的力量来<br /><br />控制操纵,并使其本性彻底地得到根本改变--但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想凭借外<br /><br />部世界的某种手段,去强行消除人们内心深处的种种问题,当然是相当困难的。<br /><br />因为痛苦主要是由心聚集而成,所以应该依靠心来使自己安祥和平静,应该依靠<br /><br />产生痛苦的心识本身来消除痛苦,而不能依靠粗暴的行为来消除痛苦,解铃还需<br /><br />系铃人。例如可以用修无常、禅定、如梦如幻等内在的温和的方法,将痛苦彻底<br /><br />消除。这种观点与人们的意愿与主张是相适宜的。从根本上而言,也是有别于其<br /><br />他方法的。<br /><br /> <br /><br />用这些方法来消除烦恼的根源--我执心,内心的痛苦就会自然缓解。再进<br /><br />一步将痛苦转为道用--加以利用,亦可提高慈悲心和修行层次。用自他相换的修<br /><br />法,就可以替代他人的痛苦……等等,佛法中有着许多类似的利用痛苦作为增上<br /><br />修行的方法。这些,都是以最终消除人们内心中的“执爱自心”为目的。我们普<br /><br />通人,考虑问题往往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而佛教的观点则恰恰与此相反,<br /><br />它们二者不仅在消除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其看法<br /><br />更是大相径庭。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执爱自心”不但不会给人们带来幸<br /><br />福安乐,相反它是痛苦的根源。<br /><br /> <br /><br />只有克服和抛弃了“执爱自心”,用“执爱他心”去代替它,这样才能获得<br /><br />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所以,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弃造成痛苦的“执爱自心”,这<br /><br />才是非常重要的。<br /><br /> <br /><br />我们要知道正确地对待痛苦与不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若不去控<br /><br />制它,它就会反过来控制我们。因此,不论遭遇多么大的痛苦与不幸,我们都要<br /><br />敢于正视它。<br /><br /> <br /><br />这里最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缠绕我们的痛苦及其根源执着心解<br /><br />脱出来。如果对痛苦的执着心越强,对待痛苦的忍耐力就越弱,如此下去,最后<br /><br />连忍耐一点点痛苦的能力也失去了。或者说仅有的一点忍耐能力也全部变成了烦<br /><br />恼。他们要么是抱怨社会,要么就是抱怨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抱怨自己,最终,<br /><br />自身受到伤害,从而走向毁灭。<br /><br /> <br /><br />比如我们在平时接触到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场合,一和<br /><br />别人接触时,总是心情烦躁不安,不愉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br /><br />主要是过分执着自己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自我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混乱。<br /><br />正如章巴甲热曾说,“执着心很大的人们终日被痛苦、欲望所困绕,明了心情宽<br /><br />松的人才不会与大乐分离”。卡?巴格西也曾说:“若未驾御自心念,则做何事<br /><br />皆不适,智者知晓心念事,相遇逆缘亦转安。”<br /><br /> <br />对于痛苦的踪迹过于敏感,这不仅不能消除和克服原有的痛苦,反而会因为<br /><br />自己执着错觉的缘故,又增添新的痛苦。人们都想离苦得乐,为什么还要去寻找<br /><br />第二个痛苦呢?!<br /><br /> <br /><br />一些人会想:用嘴说说容易,但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非常不幸的事情时,就<br /><br />会手忙脚乱,所以,产生痛苦是必然的。的确,除了内心已经获得了自在的人以<br /><br />外,一般人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时,痛苦确实无法避免,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br /><br />是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感受痛苦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br /><br /> <br /><br />例如,各方面的处境相同的两个人,虽然他们遇到了完全相同的不幸,可是,<br /><br />他们两人在心理上具备承受和抑制不幸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br /><br />所有的结果最终会根据他们各自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为什<br /><br />么这么说呢?一个人没有面对痛苦的勇气和经验,思想就不可能开通;相反,另<br /><br />一个人具有面对痛苦的勇气和经验,思想就会很开通,这就是他们二者的区别。<br /><br />如果痛苦不在于人们的内心而完全依赖于外界,是一种独立存在,那么当相同的<br /><br />痛苦和不幸出现时,他们为什么没有出现相同的压力与痛苦呢?因此痛苦的大小<br /><br />取决于对心的所持态度和方法。关于这一点,早有例子进行过说明。<br /><br /> <br /><br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个人为了考验佛陀,他来到佛陀跟前。那个人胡言<br /><br />乱语讲了半天,最后佛陀问他:“如果施主给的东西他人不接受,那么它该是谁<br /><br />的财产呢?”这个人心想:那当然还是属于施主的。于是他就说道:“应该是施<br /><br />主的财产!”佛陀说:“说得对,你所说的粗言秽语,我一点也没有接受,当然<br /><br />还是属于你的。”<br /><br /> <br /><br />释迦牟尼佛实在太伟大了,他那深邃宽广的心胸在法界中没有一点动摇,考<br /><br />验他的人一点也没有伤害到佛陀。反而充分展示了佛陀无与伦比的智慧、慈悲和<br /><br />力量。因此,我们也应该向佛陀学习,努力设法使痛苦不要加害于我们。基于此,<br /><br />我们就应该生起正见。如果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观察,那么对事物的本<br /><br />质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体悟。<br /><br /> <br /><br />一般来讲,凡夫在看待事物时,往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并认为那就是世<br /><br />界的本来面目。因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时也是这样--这种狭隘思维<br /><br />方式只会给自己带来内心的不安,不会有任何益处。所以即使是伤害过自己的人,<br /><br />也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他,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新习惯,对自己对别人都会有<br /><br />很大的利益。<br /><br /> <br /><br />不论是什么人,前世的业力、现世的生活环境、人生的经历和人的个性等都<br /><br />迥然不同。因此这个世界的性质就必然是多元的。每个人都依循自己的方式去生<br /><br />活,我们不能强求人人都适合自己的意愿。假如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大大地<br /><br />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当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就有勇气面对和承受;再进一步<br /><br />说,滚滚红尘中每个凡夫人的生命都被烦恼所控制,有时做一些无知的事情当然<br /><br />是再所难免的。但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它们,应该懂得这不是人的<br /><br />错,而是他的内心烦恼造成的错误。只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思想才不会狭隘,<br /><br />我们的思路才会变得开阔。<br /> <br />
作者:
酷爱厨房
时间:
11.6.2005 20:07
是原创吗?<br />心绪很乱!有朋友劝我念金刚经 <!--emo&:ph34r:--><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ph34r.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ph34r.gif' /><!--endemo-->
作者:
大银猫
时间:
11.6.2005 20:53
还是面对痛苦吧
作者:
水清月现
时间:
13.6.2005 11:42
<!--QuoteBegin-酷爱厨房+11.06.2005, 20:07 --><div class='quotetop'>QUOTE(酷爱厨房 @ 11.06.2005, 20:07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是原创吗?<br />心绪很乱!有朋友劝我念金刚经 <!--emo&:ph34r:--><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ph34r.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ph34r.gif' /><!--endemo--><br />[right][snapback]612708[/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 这是丹增嘉措活佛著,非我的原创。 <!--emo&:$--><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embaressed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mbaressed_smile.gif' /><!--endemo--> <br /> 《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是不错的选择。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作者:
江南野草
时间:
16.7.2005 21:12
境由心造,走出心魔,才能重生。
作者:
goblin_i
时间:
17.7.2005 08:07
心情烦闷的时候,念一下佛教的一些著作,心情会平静很多~~
作者:
行者无疆
时间:
17.7.2005 21:40
最近正为学业而烦恼、痛苦,甚至有一种煎熬的感觉。于是反观自心,发现“我执深重”是根本原因。于是想把自己的心和这件事分开,事情还是这样,可感觉心似乎能盘旋于痛苦之外,再来解决这件事情时,感觉心不被烦恼所搅,有一种旁观者清的感觉,处理起原来的问题也格外有力。<br /><br />顶礼丹增嘉措任波切<br />
作者:
hutuhutu
时间:
18.7.2005 12:40
只有克服和抛弃了“执爱自心”,用“执爱他心”去代替它,这样才能获得<br /><br />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所以,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弃造成痛苦的“执爱自心”,这<br /><br />才是非常重要的。<br /><br />碰到这种问题就最头大了,用“执爱他心”去代替“执爱自心”,那目的到底是在“爱他”,还是为了解脱自己的痛苦才去“爱他”,因为后边也说“这样才能获得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这不是在“爱自”吗?<br />在这个版上发了不只一个问,就是没人理,郁闷!
作者:
游侠
时间:
18.7.2005 13:55
爱自,爱他,都不能太执着。<br />金刚经说: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br /><br />同样不能执着于“获得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br />心经说:以无所得故,。。。<br /><br />心的解脱,若着意追求,同样是痛苦。只有慢慢地修身,净心,觉悟,。。。<br /><br /><br /><br /><br />
作者:
hutuhutu
时间:
20.7.2005 11:09
<!--QuoteBegin-游侠+18.07.2005, 14:55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18.07.2005, 14:55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爱自,爱他,都不能太执着。<br />金刚经说: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br /><br />同样不能执着于“获得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br />心经说:以无所得故,。。。<br /><br />心的解脱,若着意追求,同样是痛苦。只有慢慢地修身,净心,觉悟,。。。<br />[right][snapback]69445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那么路边的灯,山间的河,云里的雨是不是就比人们幸运的多?他们似乎没在求什么,却总是给与帮助,那是不是真正的极乐呢?
作者:
游侠
时间:
20.7.2005 12:29
我想,不能说谁比谁幸运。你如何知道灯,河,雨没有痛苦呢?你如何知道他们没在求什么?灯也许想长明,河也许想倒流,雨也许想为云。若顺于自然,他们就没有痛苦,否则,存在就可能是痛苦。<br /><br />我认为,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并不取决于“爱自”,“爱他”。并不是“爱他”就能极乐。不过,“爱他”,当克服“我执”,克服“我执”,是佛道最重要的。<br /><br />我觉得,简单地强调“执爱他心”,至少不合我从心经,金刚经,中论,等佛典所理解到的道理。这点,还望大家指教。<br /><br /><br /><br />
作者:
hutuhutu
时间:
21.7.2005 22:06
<!--QuoteBegin-游侠+20.07.2005, 13:29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20.07.2005, 13:29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我想,不能说谁比谁幸运。你如何知道灯,河,雨没有痛苦呢?你如何知道他们没在求什么?灯也许想长明,河也许想倒流,雨也许想为云。若顺于自然,他们就没有痛苦,否则,存在就可能是痛苦。<br /><br />我认为,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并不取决于“爱自”,“爱他”。并不是“爱他”就能极乐。不过,“爱他”,当克服“我执”,克服“我执”,是佛道最重要的。<br /><br />我觉得,简单地强调“执爱他心”,至少不合我从心经,金刚经,中论,等佛典所理解到的道理。这点,还望大家指教。<br />[right][snapback]698173[/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谢谢你的回答,很有道理。我还有问题:佛学讲轮回,只是我不懂什么是轮回,是不是说通过修行就能摆脱轮回?否则即使现在能克服“我执”,来世还要再克服一次,总是要经历一番痛苦,似乎上天也没什么好生之德。
作者:
游侠
时间:
22.7.2005 10:00
<!--QuoteBegin-hutuhutu+21.07.2005, 23:06 --><div class='quotetop'>QUOTE(hutuhutu @ 21.07.2005, 23:06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谢谢你的回答,很有道理。我还有问题:佛学讲轮回,只是我不懂什么是轮回,是不是说通过修行就能摆脱轮回?否则即使现在能克服“我执”,来世还要再克服一次,总是要经历一番痛苦,似乎上天也没什么好生之德。<br />[right][snapback]701174[/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轮回,简单地讲,就是人(众生)死后生命不是消失,而是会托生。下世可以是天人,人,鬼,畜,等等所有你认为有生命的“众生”。<br /><br />轮回说不是佛的发明,是印度古宗教(婆罗门等)原有的。如何轮回,当然有不同说法。<br /><br />佛为所有众生指出了摆脱轮回的道路。修佛,可以逐步改善你的状况,最终(也许是万劫后)摆脱轮回。<br /><br />以往(前世,乃至前千万世)积德,有德报,以往作恶,有恶报。<br />上天是公正的。<br />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作者:
游侠
时间:
22.7.2005 10:04
我说的不一定正确,只是我对佛学的理解。大家交流。不用客气。
作者:
雪儿77
时间:
22.7.2005 19:59
不去想,忍一下就好了,有时候忍十分种,希望就在转机
作者:
hutuhutu
时间:
22.7.2005 20:49
<!--QuoteBegin-游侠+22.07.2005, 11:00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22.07.2005, 11:0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轮回,简单地讲,就是人(众生)死后生命不是消失,而是会托生。下世可以是天人,人,鬼,畜,等等所有你认为有生命的“众生”。<br /><br />轮回说不是佛的发明,是印度古宗教(婆罗门等)原有的。如何轮回,当然有不同说法。<br /><br />佛为所有众生指出了摆脱轮回的道路。修佛,可以逐步改善你的状况,最终(也许是万劫后)摆脱轮回。<br /><br />以往(前世,乃至前千万世)积德,有德报,以往作恶,有恶报。<br />上天是公正的。<br />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br />[right][snapback]702013[/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其实我不大理解的是最后一句话,上天?那也就是说佛学也跟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相信有一种力量在操纵着整个宇宙了?以前有人告诉我,说佛教是不相信神的,主张我就是佛。那佛祖时候就是从这个“上天”中得到启示,更了解轮回,也从中得到摆脱轮回的方法。但是佛学并不主张从这个“上天”直接要求解脱,却还是要经过“万劫”。这总让我觉得沮丧。另外,佛学里是怎么定义善和恶的,是不是由“上天”来定?(惭愧,佛经太多,懒得去一本本翻)
作者:
游侠
时间:
24.7.2005 14:55
<!--QuoteBegin-hutuhutu+22.07.2005, 21:49 --><div class='quotetop'>QUOTE(hutuhutu @ 22.07.2005, 21:49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其实我不大理解的是最后一句话,上天?那也就是说佛学也跟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相信有一种力量在操纵着整个宇宙了?以前有人告诉我,说佛教是不相信神的,主张我就是佛。那佛祖时候就是从这个“上天”中得到启示,更了解轮回,也从中得到摆脱轮回的方法。但是佛学并不主张从这个“上天”直接要求解脱,却还是要经过“万劫”。这总让我觉得沮丧。另外,佛学里是怎么定义善和恶的,是不是由“上天”来定?(惭愧,佛经太多,懒得去一本本翻)<br />[right][snapback]703315[/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佛学其实没有类似基督教的“上天”这个概念。佛学中的天人和神同属众生。我以为,如果说“上天”,那其实就是自然,是宇宙的整体。与自然为一体,就是得道。这和老庄所说的“道”其实是相通的。<br /><br />善与不善,不是某人或某个神来定的。佛教当然有一些形式化的戒律用以规范佛徒的行为。但是,那既不盖全,也不绝对。于众生有益则为善。<br /><br />轮回之说,信也罢,不信也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身,认识自己。<br /><br />Hermann Hesse 的 Siddhartha 中有几句佛陀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br />“...Es ist an Meinungen nichts gelegen, sie mögen schön oder<br />häßlich, klug oder töricht sein, jeder kann ihnen anhängen oder sie<br />verwerfen. Die Lehre aber, die du von mir gehört hast, ist nicht eine<br />Meinung, und ihr Ziel ist nicht, die Welt für Wißbegierige zu erklären.<br />Ihr Ziel ist ein anderes; ihr Ziel ist Erlösung vom Leiden. ..."<br />(观点无关紧要,它们可以是美妙或丑恶,聪明或愚蠢的,人人都可以拥护或抛弃它们。可你从我这儿听到的教义不是一个观点。它的目的也不是向好学者解释世界。它的目的是另一个。它的目的是痛苦的解脱。)<br /><br />佛陀因人施教,佛教有众多法门,也就是众多修行的方法。因此,佛经虽多,了解其基本道理,选择一个合适的修行方法就行,实在不必考究太多。<br />
作者:
hutuhutu
时间:
29.7.2005 13:23
<!--QuoteBegin-游侠+24.07.2005, 15:55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24.07.2005, 15:55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佛学其实没有类似基督教的“上天”这个概念。佛学中的天人和神同属众生。我以为,如果说“上天”,那其实就是自然,是宇宙的整体。与自然为一体,就是得道。这和老庄所说的“道”其实是相通的。<br /><br />善与不善,不是某人或某个神来定的。佛教当然有一些形式化的戒律用以规范佛徒的行为。但是,那既不盖全,也不绝对。于众生有益则为善。<br /><br />轮回之说,信也罢,不信也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身,认识自己。<br /><br />Hermann Hesse 的 Siddhartha 中有几句佛陀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br />“...Es ist an Meinungen nichts gelegen, sie mögen schön oder<br />häßlich, klug oder töricht sein, jeder kann ihnen anhängen oder sie<br />verwerfen. Die Lehre aber, die du von mir gehört hast, ist nicht eine<br />Meinung, und ihr Ziel ist nicht, die Welt für Wißbegierige zu erklären.<br />Ihr Ziel ist ein anderes; ihr Ziel ist Erlösung vom Leiden. ..."<br />(观点无关紧要,它们可以是美妙或丑恶,聪明或愚蠢的,人人都可以拥护或抛弃它们。可你从我这儿听到的教义不是一个观点。它的目的也不是向好学者解释世界。它的目的是另一个。它的目的是痛苦的解脱。)<br /><br />佛陀因人施教,佛教有众多法门,也就是众多修行的方法。因此,佛经虽多,了解其基本道理,选择一个合适的修行方法就行,实在不必考究太多。<br />[right][snapback]706353[/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这样好像有点不对劲了,如果不确定轮回的说法,那就没有一个确定的世界观了。佛学里有不少因果报应的问题,还有修业的法门。如果不确定一个世界观,那如何理解因果的问题?而且苦难也无法理解了。更不要说怎么去修行。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去修行的话,那顶多也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就不怕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吗?而且我真不理解什么叫做对众生有益,因为是否有益也是跟世界观有很直接的关系。如果真的有轮回,那么大概只有帮助众生摆脱轮回才是有益的事情。其他的都只不过改变一下自己或者别人遭受苦难的方式而已。
作者:
游侠
时间:
3.8.2005 12:40
轮回是一个理论。你如果认为它能解释你的问题,那你就去信。我不认为需要一个确定的世界观。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真理是永恒的。如果轮回是真理,那么,你信不信他都在。不然,信者有,不信者无。<br /><br />善恶与否与世界观并没有太大关系。基督教和佛教都以伤人为恶,忍让为善。所谓有益,并不是某种理论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必当理论研究来深钻,乃至变成钻牛角尖,以为不解决理论问题干任何事都没有意义。佛教主张活在当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身。点滴做起。<br /><br />修行不必先信轮回。每个人修行的目的都不一样。想跳出轮回也好,想觉悟也好,想得到心中的安慰也好,只要一点点做起,最终也许都会是跳出轮回。
作者:
hutuhutu
时间:
4.8.2005 11:45
<!--QuoteBegin-游侠+03.08.2005, 13:40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03.08.2005, 13:4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轮回是一个理论。你如果认为它能解释你的问题,那你就去信。我不认为需要一个确定的世界观。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真理是永恒的。如果轮回是真理,那么,你信不信他都在。不然,信者有,不信者无。<br /><br />善恶与否与世界观并没有太大关系。基督教和佛教都以伤人为恶,忍让为善。所谓有益,并不是某种理论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不必当理论研究来深钻,乃至变成钻牛角尖,以为不解决理论问题干任何事都没有意义。佛教主张活在当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身。点滴做起。<br /><br />修行不必先信轮回。每个人修行的目的都不一样。想跳出轮回也好,想觉悟也好,想得到心中的安慰也好,只要一点点做起,最终也许都会是跳出轮回。<br />[right][snapback]720374[/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我还是难以接受世界观可以不确定。比如说轮回,如果它真的不存在,那么为之修行只是枉然,最多只是一种心理的安慰。人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使自己得到安慰。世界观是直接指导人生观的,如果连人生的方向都可以不确定的话,那人至少是对生命极不负责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是有人没有去真正归纳总结过,观念比较模糊。我认为楼上至少相信佛教的话是对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br />再如善和恶。必定与世界观有很大关系的。佛教也许真如楼上所说伤人为恶,忍让为善,但基督教据我所知是因信称义,好像是说因着信靠耶稣才能称义。从这两点可以看出:佛教是以行为判断善恶的,而基督教是看心态,通过信靠的心带出好的行为。而且如果深入思考,什么是伤人,什么是忍让,在不同的世界观下有很多解释。如果狭义的来说,街上碰到一个人,就是想出气打了一下这个无辜的人,那一般来说都会认为是恶行。但是如果执法者为了破案和制止犯罪的继续发生而攻击犯罪者,我很难接受这也是恶行。说到有益,如果不建立在某种理论上的话我不知道什么是有益。举个例子:大街上路过,看到路边有乞丐,是否去施舍呢?我想大多数人看到他一副可怜的样子,都会起怜悯心。但是如果太阳下山这个乞丐拿着讨来的钱回家,换一身清爽的衣服出入娱乐场所,那施舍的人不过在滋长他的懒惰心理而已。(以上的案例是我看到网上的报道后才写的)如果真有轮回,那路人与其施与金钱食物,到不如现身说法,帮助乞丐觉悟以脱离轮回,这样也许更有益吧?如果没有确定的世界观,人生有什么方向?为什么还要去修行?如果说修行可以让人脱离苦难,至少也是认为人生有太多的苦,那本身也是一种世界观啊。如果人生碰到了困难,为什么要修行?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麻醉自己。甚至可以通过结束生命来解决。当然如果怕死亡也不能逃避痛苦的话,本来就与世界观有关联了。<br />不理解修行的人如何想的,或者根本就不思考?
作者:
游侠
时间:
4.8.2005 13:19
我认为,修行是一个过程。人的世界观也会随着修行而改变。所谓觉悟,那就是对自身和宇宙真正认知。所以,修行人觉悟之前的世界观相对来说必然是不够完整正确的。所以,修行不必先有一个确定的世界观。对于善恶的判断也是如此。认识的深刻,或者说正确性,也会随着修为的进步而发展。如若救助一个落水者,不是以当时的念头为准,而是先前要考虑清楚这人是死了好还是继续活着好的话,那么这明确的世界观就还是没有的好。若是要等弄清是否真有轮回后再决定是否修行,那么你可能永远不会修行,因为不通过修行,一般人是很难觉悟的。如果你已经觉悟了,那你也就知道应该如何做了,也必不会为世界观或修行与否费脑筋。<br /><br />另外,我说的修行,不一定是特指佛教密宗或其他某个教派的某个一定的修行法门。法门千千万万,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也包括儒家的修身养性,天主教忏悔默想,等等。<br /><br />修行不是麻痹,是提高自身。<br /><br />做一件事不要反复犹豫。修养认识是平时积累的。所以我说,从点滴做起。今天也许做得不完满,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做。<br /><br />也许有人说,学佛必须首先相信轮回。我认为,那样是迷信。学佛是个过程,可以存疑。到头来,也许你会觉悟,而觉悟之后,也许认识到,轮回之说不过是一架桥而已。当然,也许你觉悟到那是真理。只是,这之前,你不能完全认识。<br /><br />所以我说,信不信不是最重要的。
作者:
hutuhutu
时间:
7.8.2005 09:51
<!--QuoteBegin-游侠+04.08.2005, 14:19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04.08.2005, 14:19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我认为,修行是一个过程。人的世界观也会随着修行而改变。所谓觉悟,那就是对自身和宇宙真正认知。所以,修行人觉悟之前的世界观相对来说必然是不够完整正确的。所以,修行不必先有一个确定的世界观。对于善恶的判断也是如此。认识的深刻,或者说正确性,也会随着修为的进步而发展。如若救助一个落水者,不是以当时的念头为准,而是先前要考虑清楚这人是死了好还是继续活着好的话,那么这明确的世界观就还是没有的好。若是要等弄清是否真有轮回后再决定是否修行,那么你可能永远不会修行,因为不通过修行,一般人是很难觉悟的。如果你已经觉悟了,那你也就知道应该如何做了,也必不会为世界观或修行与否费脑筋。<br /><br />另外,我说的修行,不一定是特指佛教密宗或其他某个教派的某个一定的修行法门。法门千千万万,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也包括儒家的修身养性,天主教忏悔默想,等等。<br /><br />修行不是麻痹,是提高自身。<br /><br />做一件事不要反复犹豫。修养认识是平时积累的。所以我说,从点滴做起。今天也许做得不完满,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做。<br /><br />也许有人说,学佛必须首先相信轮回。我认为,那样是迷信。学佛是个过程,可以存疑。到头来,也许你会觉悟,而觉悟之后,也许认识到,轮回之说不过是一架桥而已。当然,也许你觉悟到那是真理。只是,这之前,你不能完全认识。<br /><br />所以我说,信不信不是最重要的。<br />[right][snapback]721442[/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谢谢回答。有点理解了。其实换句话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是不是也算一种修行呢?因为借者思考可以了解很多,这样看来,世人几乎人人都在修行吧。但是世界观真的不重要吗?就以楼上的例子说,看到一个落水者,实际情况是有人会去救,有人不会去救。在我看来,还是有世界观在左右。正是因为认为:那人活着也许会更好,所以才去救的。当然,并非一定要下水前打算盘算清厉害,只是一瞬间的潜意识,就足以体现世界观的重要性了。现实中,也真有人不愿意去思考,每天颓废度日,并不觉得需要改变。但更多的人还是在修行的。但是世界观是直接指引人的方向的,有人修行向佛,有人修行向上帝,有人只为享乐虚荣。也许也正因为方向方法和灵性的不一样,有人能觉悟,有人不能觉悟,要说殊途同归似乎不大现实。但是其实什么是觉悟,不觉悟的人能理解吗?释迦牟尼就真觉悟了吗?还是钻进了另一个牛角尖;神甫牧师觉悟了吗?还是一次次坚持着和教导着谎言。人生短短几十年,那么短的时间是否真的够人觉悟呢?这样信不信也许真不重要,人无法参透宇宙,无法了解第一因。如果人死如灯灭,也许及时行乐的人也不该受指责?
作者:
游侠
时间:
8.8.2005 09:48
我以为,修行是一种有意识的提高自身身心状况的行为。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对每一个人说,总是有些方法好点,有些可能根本不合适。佛家认为,其实其他各家都或多或少地也认为,修行最重要的是“静”和“净”。禅定是各家的“共法”。<br /><br />当然,带着思索的讨论,也可以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包括思索的。不过,有的法门着重思索(比如参话头),有的着重无为(人的内心在完全空净的情况下自然地思索)。<br /><br />广义来说,当然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修行。不过,我觉得,那样的说法又近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了。还是有点方法和意识的才算为好吧。<br /><br />我说世界观不重要,当然是相对的。我的意思是,不要把确定世界观作为行动的前提。世界观是慢慢形成的。有与生俱来的“前世”因缘,有父母教育,社会的影响,有个人主动的学习。所以,每个人都在已有的世界观基础上行动。这个世界观基本上都是不完满不确定的。<br /><br />觉悟本身是“不可言说”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你如果相信轮回,以及相信向佛行善能转生极乐世界,那么你就去修净土。如果你追求觉悟涅磐,想悟那个“道”,那你可以修禅。如此等等。。。<br /><br />释迦牟尼觉悟,就不再钻牛角尖。他对宇宙人生有了一个他满意的认识。你如果相信这点,那么你可以修佛。<br /><br />从佛道角度来说,一般的神甫牧师们是没有觉悟的。至于神甫牧师中是否有觉悟了的,我们不得而知。觉悟是自身的事。<br /><br />如果相信人死如灯灭,也许及时行乐的人也不该受指责。不过,即使人死如灯灭,及时行乐的人也不会生活得幸福。这点,我是深信的。
作者:
hutuhutu
时间:
8.8.2005 13:59
<!--QuoteBegin-游侠+08.08.2005, 10:48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08.08.2005, 10:48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我以为,修行是一种有意识的提高自身身心状况的行为。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对每一个人说,总是有些方法好点,有些可能根本不合适。佛家认为,其实其他各家都或多或少地也认为,修行最重要的是“静”和“净”。禅定是各家的“共法”。<br /><br />当然,带着思索的讨论,也可以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包括思索的。不过,有的法门着重思索(比如参话头),有的着重无为(人的内心在完全空净的情况下自然地思索)。<br /><br />广义来说,当然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修行。不过,我觉得,那样的说法又近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了。还是有点方法和意识的才算为好吧。<br /><br />我说世界观不重要,当然是相对的。我的意思是,不要把确定世界观作为行动的前提。世界观是慢慢形成的。有与生俱来的“前世”因缘,有父母教育,社会的影响,有个人主动的学习。所以,每个人都在已有的世界观基础上行动。这个世界观基本上都是不完满不确定的。<br /><br />觉悟本身是“不可言说”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你如果相信轮回,以及相信向佛行善能转生极乐世界,那么你就去修净土。如果你追求觉悟涅磐,想悟那个“道”,那你可以修禅。如此等等。。。<br /><br />释迦牟尼觉悟,就不再钻牛角尖。他对宇宙人生有了一个他满意的认识。你如果相信这点,那么你可以修佛。<br /><br />从佛道角度来说,一般的神甫牧师们是没有觉悟的。至于神甫牧师中是否有觉悟了的,我们不得而知。觉悟是自身的事。<br /><br />如果相信人死如灯灭,也许及时行乐的人也不该受指责。不过,即使人死如灯灭,及时行乐的人也不会生活得幸福。这点,我是深信的。<br />[right][snapback]724198[/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其实如果真如您所说的话,那这个世界真是悲哀,我只能这样认为了。相信什么就去修行什么,这并不比相信人死如灯灭就去及时行乐的高明,做法都是一样的。您也不能说所有及时行乐的人都不活的幸福,那最多也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信仰出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如果人足够骄傲,就可以说别人活的不对,是没有幸福的,然后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有人想去改变别人服从自己的信仰;或者看到一些人在某些方面似乎比自己过的好(当然我们都不能看清全部的),就一味的去追求,也有可能迷失了自己;当然也有介于中间的人。其实人这样活,无非都以为人可以主宰自己,但是人是否真能够主宰自己,人无法证明的。犹太教以及派生出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相信神才是主宰,人顺从了就可以获得永远的幸福,它们的信徒从这样的信仰出发,也活得快乐自在;佛教其实也相信有主宰宇宙的力量“上天”,前边帖子中被解释成自然,其实区别也就在于这个“上天”是无意识的,只是一个不变的规律,人可以利用这样的规律,而基督教他们相信的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既然相信这个“上天”是无意识的,规律也不可能用几十年就能明了,那就挑一个信仰并且去修行。也相当于把人生当作筹码做了一个最大的赌博。这其实也是我一直相信世界观主导的原因,因为佛教是一个不相信神的宗教,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当然人想要怎么样就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善恶对错其实也没有理论根基所讨论,因为每个人可能都从自己的信仰出发有不同的看法,至于“觉悟”,也是从佛教的信仰出发而产生的概念,难以琢磨。说释迦牟尼觉悟了吧,我还难以相信,相信的人就去跟从学习吧,不信的人就去学习修行别的,似乎都不可指责。我从来没有去读过佛经,太多了,圣经只有一本,也只读了一点点。但佛教信仰的修行做法,看来我是很认同了,有点太盲目了。如果我说的话有让信佛的人觉得不舒服,在这里我道歉!谢谢朋友们的指教。
作者:
游侠
时间:
8.8.2005 14:53
这个世界确实是很悲哀,但其悲哀之处人说不一,这也因每个人的因缘根基而不一,你也可以说是世界观的不同。你在追求一个完满的世界观,可惜没人能够给你一个完满的理论。或者说,书载言传的理论不为你信服。这也是你的悲哀。从这个悲哀中走出,我现在告诉你,可以通过修佛。当然,我既没有佛的觉悟,也没有佛的神通,不可能“点悟”你。世上可能也没人能做到。只有靠你自己,要么修佛,要么苦思冥想,要么再经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尘世磨练,也许你会找到你自己的路。<br /><br />佛不强迫任何人。佛在每个人的心中。信不信是每个人的因缘。菩萨度人,最终还是人自度。我在自度的同时,也希望与有缘人结缘。能够有这些讨论,我们也算是有缘吧。愿你很快找到你自己的路。<br /><br />同时强调一句:我不算佛教徒,也根本算不上有什么修为,我们不谈什么指教,我只是愿意与有缘人交流所学而已。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 />
作者:
hutuhutu
时间:
8.8.2005 21:28
<!--QuoteBegin-游侠+08.08.2005, 15:53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08.08.2005, 15:53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这个世界确实是很悲哀,但其悲哀之处人说不一,这也因每个人的因缘根基而不一,你也可以说是世界观的不同。你在追求一个完满的世界观,可惜没人能够给你一个完满的理论。或者说,书载言传的理论不为你信服。这也是你的悲哀。从这个悲哀中走出,我现在告诉你,可以通过修佛。当然,我既没有佛的觉悟,也没有佛的神通,不可能“点悟”你。世上可能也没人能做到。只有靠你自己,要么修佛,要么苦思冥想,要么再经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尘世磨练,也许你会找到你自己的路。<br /><br />佛不强迫任何人。佛在每个人的心中。信不信是每个人的因缘。菩萨度人,最终还是人自度。我在自度的同时,也希望与有缘人结缘。能够有这些讨论,我们也算是有缘吧。愿你很快找到你自己的路。<br /><br />同时强调一句:我不算佛教徒,也根本算不上有什么修为,我们不谈什么指教,我只是愿意与有缘人交流所学而已。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br />[right][snapback]724352[/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你这么祝愿我真的很高兴。悲哀是由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引起,我确实想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也知道以人的能力和知识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书载言传的理论成千上万,中国几千年流传的盘古开天劈地,佛教的轮回,还有年代更老的圣经说神创,年代都很久远,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简单的相信或者不相信。从前小的时候听老人讲古怪的神话,上学了被迫接受着无神论,现在终于自由了,能自己去思考,我当然愿意是思考,也不觉得没有简单的去相信是悲哀,因为我预料到这样的情况。人类的科学还远没达到能解释世界的时候,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都还只是理论,而且即使能被证实,也只是解释了宇宙某一小段时空的变化。但人有时候却想了解更多,我想这也是一种幸运。看看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伊斯兰教是从犹太教和基督教上发展来的,佛教是释迦牟尼从印度古宗教发展来的,好像婆罗门还是从伊朗等地方传到印度。我先去了解基督教,基督徒们跟我说神创造世界,也列举种种考古的结果证明圣经以及耶稣的复活,也听他们说起其他的宗教思想,当然包括佛教。有牧师说佛教的思想很消极,现在看来也是有道理的。于是我也去了解佛教的思想,但发现更难用逻辑去思考,佛教不信神,对善恶没有明确的定义,正如你所说的有益是实实在在的,我更无法理解;却相信因果的报应,相信轮回,为什么上天就一定是公平的呢?无法理解。有基督徒感叹佛教徒拜偶像不敬造物主,或许难以重生得救,您也说佛教认为基督徒是不觉悟的,我只能说人类真是奇妙。基督徒不强迫人信神,佛教徒也不强求人修佛,但其中的信徒却少有去了解别的信仰。但是人只要活着总要持一种信仰。到底挑哪个去接受呢?都接受似乎不可能,那样只能算都没接受,有一句话我倒是觉得有理:真理有排它性的。要不扔个硬币决定?这样的话自己想想都会笑。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幸好活得还不坏,人生本来就不苦,痛苦是人自找的。
作者:
游侠
时间:
9.8.2005 12:59
<!--emo&
--><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biggri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biggrin.gif' /><!--endemo--> <br />读书人的苦恼常常是由于刨根问底造成的。<br /><br />有兴趣的话,推荐看看南怀谨的《金刚经说什么》<br />以及Hermann Hesse的Siddartha (最好是看原著)<br /><br />网上都有的。<br /><br />其他,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慢慢讨论。你提的话头太多,很难一总讨论。也许还是分成小话题为好。建议你另开一帖,大家有空时慢慢谈。
作者:
mit1280
时间:
25.8.2005 22:15
境由心造﹐像由心生<br />凡是要往好處想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