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留学生活全真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9.8.2013 21:16
标题: 留学生活全真
  吃得痛苦

  国内接了几批稿子,我说我写不了。不是要求要幽默,再幽默,一定要逗国人开心;就是要求对比文化差异,说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候的可乐的事情;写不了,连肚子都填不饱,我哪能笑得出来;这会子不但让我笑,而且要我把手伸到人家胳肢窝底下去挠着人家也笑;不会写。有着功夫猫电脑前面编这个,不地好好去做点什么吃,民以食为天!

  别以为到了欧洲就到了美食世界,什么法国菜,意大利菜,两大帝国伺候着。随便一出门就被德国的烤香肠给绊着。您悠着点,别溅您一身芥末酱。

  刚来的时候,吃得真叫简单。进了超市才知道,这里真的是德国,认识的调料非常有限,盐、胡椒、油,是当时能买得到的全部调料。什么酱油啊,醋啊,味精啊,这些在国内本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到这里就得到亚洲店里去请回来了;直接把人民币价格前面的¥直接换成EUR,您还别嫌贵,否则您就到德国人的超市里去转转,准保让您知道什么叫有银子没处买去。

  刚下飞机的时候,真是觉得什么都贵,您还别不信,一见超过一马克的东西,就不敢伸手。记得当时抱了一棵卷心菜,到柜台一秤,居然要2个多EUR,现在大约要20人民币,于是赶紧把卷心菜好生送回原处了。第一次进超市,居然没有敢买青菜,一根黄瓜4人民币的价格,真让刚下飞机的我大跌眼镜。现在黄瓜也比4人民币高的价格也常常有,但这不是对这样的价格麻木了吗?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当挣钱挣到一定多的时候,钱不过就是一种符号了。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把钱当一把符号啊?虽然这个幻想还没实现,但是买黄瓜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做到泰然自若了。

  当然了,事情的本质还并不在于你买得起什么?还在于你会做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问题是巧妇在哪里?

  中国北方的男人,会做饭的实话不多。而我则属于不会做饭的千百万中的一个。在家有姐姐、妈妈,做饭时间从来不被允许进厨房,顶多剥点葱蒜就算是帮厨了,练就的一身洗碗功夫,到了德国无处施展;目前肚子告急却不知道吃点什么。还有电饭煲,电饭煲啊电饭煲,懒人还真是离不了。淘米,把土豆切成块,买回来的火腿肠切成块,全部扔进电饭煲,加水,盐,油,胡椒。

  味道还不错,毕竟是第一次做饭,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再说,手边材料有限,能填饱肚子是重点,不要对自己报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善待自己,爱惜生命的说。蒸出来米饭的味道有点像大跃进时期的瓜菜代,当然,我肯定比当时的味道好多了,毕竟我放了油和火腿肠呢。下飞机之后,就没吃过东西,虽然饭食算不上色香味俱全,但是和着对国内食物的无限想象,吃起来还算是津津有味。

  由此奉劝国内诸君,学点做饭吧!做个新时代的好男人绝对是为人为己,功在千秋的事情。万一要是发现了自己的厨艺潜力,不小心考了个二级厨师证什么的,回头到了德国还可以在中餐馆一展身手不是?俗话说得好,技不压身,多一门本事就是多一条活路。

  待到留学生活稍有起色,就开始动了吃荤的歪脑筋。无奈水平有限,怕暴殄天物,只好请人来做。现在开始羡慕人家会做饭的了,买一只鸡,自己吃一只鸡,可怜我掏钱买一只鸡,只能吃多一半。还得欠人家人情。

  初来乍到,请个女孩子到家里来做饭实在是不好张口,只好请了个南方男同学来家里做饭。这才发现,南北差异绝对不只是南方男生会说:“我来烧两个小菜吃吃(cici)。”光带来的调料就让我晕,这小子居然知道从国内带什么花椒,大料之类的东西,而我还以为黄油面包是可以吃四年的。

  烧鸡还需要去血水,看起来还真够麻烦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米饭用电饭煲烧好,然后看着这位南方哥哥瘦弱的身影在灶台前忙前忙后。原来男人带围裙也可以这么性感!

  稍顷,一桌包括红烧鸡在内的饭食端了上来。我从冰箱里取出来两罐啤酒和这位拯我于饿毙边缘的同学边吃边聊。平生第一次理解了同性恋的心理,面对如此优秀的男性,动心的肯定不应该只有女人吧。

  味道绝对是香,只是这位仁兄口味太轻,菜里面好似没有放盐,我也不敢说,只是大口吃菜。出国之前,朋友请吃烤鸭都会被骂:“又吃烤鸭,这个星期吃三顿了,也他妈的没有点新鲜点的!”

  如今想烤鸭想得我冲动得直流口水,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躺在**常常想,如果等我回中国了,我一定吃烤鸭吃到恶心为止,我一次回去就吃恶心几个菜,然后回德国就不会想了。

  胡思乱想中,这位瘦削的哥哥又在对我的肉鸡发起攻击了,无容多想,一寸山河一寸血,誓死捍卫鸡肉是每一个革命战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己会做饭真好。”我一边吃得满嘴流油一边说着。趁对方说话的时候,我又从锅里捞了一块鸡到自己碗里。

  “剩下的鸡汤,你还可以用来卤鸡蛋吃,把鸡蛋煮好了剥皮放进去加点盐就好了。”同学看我吃成这样,心痛地说。

  “嗯,嗯,知道了。”我又吞了一口米饭。

  当年那些事情,现在也就是茶余饭后开玩笑的笑料,现在不但会做饭,而且比有些刚刚来德国的女生做得还略胜一筹(很不谦虚地说)。家里的调料也已经是一应俱全,回到北京的家里,倒是不适应家里匮乏的调料了。想炒个鱼香肉丝家里都没佐料。后来被爸妈痛斥说是神经病,门口小铺里八块一盘,谁还自己炒啊?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住得憋屈

  国内又一个同学准备慷慨赴死,来德国留学。虽然几经劝阻,还是决定顶风作案。来吧,来吧,你要来我有什么办法?临出国之前几个星期,给我发了个Mail,让我帮他在德国找个住处,不能太贵,不能离学校太远,家具要齐全,邻居还都得和气。

  我直接回了封Mail:“去你大爷的,有本事自己过来找,找到了就是你丫的。”别说我说话不客气,以为我在德国发了还是怎么着?弄间房子跟玩似的?拜托,Heidelberg可是大学城,好几万学生都眼巴巴地想租房呢,你以为好房子会自己往你眼皮底下跳不成,你以为租房中心会象哈巴狗一样求您把房子租下来啊?这梦我做好久了,可惜没圆过。

  想当年。。。。。

  一下飞机,我就被连人带行李一起扔到了一家中餐馆楼上,昏黄的灯光里,我被带进了一间有冰箱、有烤炉、有床但是没有桌子的屋子里。整个屋子的装潢宛然一间完美的厨房,可是我怎么住在厨房里?不容多想,困倦、疲劳、时差、兴奋、悲哀、胡思乱想、踌躇满志直接把我撂倒在了**。夜里三点,梦到自己在沙漠里行走,艳阳高照,满地都是骷髅,渴得就差杀骆驼了,可就是看不到绿洲。起来一看,原来是暖气开太大了,屋里好像烤咸鱼的烤盘。研究了一下暖气的构造,居然还有温控开关,赶紧把开关从5拧到了2,打开窗户透透气。

  第二天,被房东正式接见,房东是一家中餐馆的老板和老板娘,老板人看着非常憨厚,老板娘笑得有点假惺惺。一见面就跟我说,房子要450马克一个月,不信就去找鬼佬租房子试试看(晕,鬼佬这个词,让我感觉在三十年代的夜上海)。我旁边的邻居都是中餐馆的工人,这层楼是他们租下来给工人住的。而且我只能在那里住一个月,一个月以后,我只能自谋生路了。

  谁知道当时房价几何,现在只要我不睡车站、不睡公园长椅就阿弥陀佛了。中午工人休息,大厨跑到我这里来聊天,告诉我这间屋子是这套房子的厨房,从来就没人住过,问我怎么住到这里来了?天晓得?!国内中介说包找房子,结果就找到了这里!怎么着都是间房子,而且面积不小,厨具齐全。

  好景不长,转日,当我还在做烤咸鱼的梦时,暖气系统突然爆裂,负责这层楼的热水器决定自尽。家里没有热水、没有暖气,屋子里立刻从烤箱变成了冰箱,梦境也从沙漠移到了北极。睡觉的时候不得不把所有能盖在身上的全盖在身上,寒冬腊月,屋里和外面一样冷。

  等暖气差不多修好了,我也该搬家了。搬家是每个出国留学的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尤其是打包,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住了一个月,什么东西都没添置,原封把这些东西塞进包里,包就是不肯闭嘴。也不知道妈是怎么把那么多零碎安排进去的!只好用若干个塑料袋提着这些零碎搬家,情景不亚于民工潮。

  话说终于通过语言学校找到了一处function(5){return NumArr[5]}个人的WG,全新的家具,干净的地板,拿到钥匙去看房子的时候,我的嘴都合不上了。我终于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而且,这边的房租还比中餐馆楼上便宜。什么要不然就去找鬼佬问问,我看最坏的不是鬼佬,而是他们!

  简单了解了一下这里的成员构成,一个巴西人,一个德国人,一个意大利人(女),一个伊拉克人,一个中国人(本人)。一个国际化的大家庭,正是练习德语的最佳场所,还有德国本地人全程陪同!

  事与愿违。各个邻居的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显露了出来。

  首先从我开始自我批评吧,我做饭油烟大,而且时间长,做饭时间就看我一个人占用厨房了,让邻居们心里很不爽;巴西人手脚不干净,我们的公共基金(WG里用来买共同使用的洗涤用品)经常不翼而飞;德国人是典型的醉鬼,每日2点才从酒馆里喝回来,而且从来不打扫公共卫生;意大利女生喜欢大声放音乐,每天不到1点不睡觉;伊拉克人上厕所不用手纸,而用水冲,经常弄得厕所里污水横流。

  当大家的卫生习惯都不是很好的时候,就显不出来我脏了,这里我居然还成了卫生标兵。虽然我常常打扫厨房和厕所,但由于其他人不打扫,所以公共卫生情况总是令人担忧。如果能这么维持下去也成了,我这么想到。但是好景还是不长,房东来了一封信,说如果我们继续不打扫卫生的话,就派清洁公司来打扫,而这笔打扫的费用,当然不是房东承担了。提到钱,就点了我的死穴,但是让我一个人承担整个家庭的公共卫生,我是绝对不干!

  这次我动手发动群众,把伊朗人从睡梦中拖了起来,巴西人也别去跑步了,意大利妹妹,也该运动一下了,德国人不在家,明天回来倒垃圾吧。大家齐动手,把整个厨房翻天覆地地打扫了一下。干净地没法做饭了。 :(

  直至今日,还有人经常问我,住WG好吗?我只能说看人了,要是碰到这些卫生习惯不太好的,或者卫生习惯异常好的,都很让人头疼。

  从语言学校进入大学,语言学校的房子也住不成了,继续搬家,这次为了省钱,和哥三个一起把家搬到了大山里。这回好了,价钱便宜,地方大!

  当然问题还是有一些的,就是买东西不方便,交通不方便。随便办点什么事情都得步行三十分钟以上,不过就当是锻炼了。出去取个包裹什么的,都得全身运动服,跑步鞋;登着房东家的破自行车满山遍野的溜达,感觉还真是不错,当然,爽的时候只限下坡。

  **节放假,要积蓄大量食物在家里,没想到这个时候海德堡普降小雪,我们家山里则大雪没膝。我和我两个哥们在山里一脚深一脚浅地向超市走去,雪水从棉衣外面往里面渗,汗水从棉衣里面往外面渗。等到超市的时候,裤腿已经结冰了,进了超市,冰重新化成水,我们就好像在春天融化的雪人。

  当时还在城里找了个早晨六点钟开始的劳什子的活计,每天四点就得起床赶公共汽车。误了一班车就直接迟到到八点了。住不下去了,搬!

  被学生宿舍第二次拒绝之后,终于找到了我现在的家,地方不大,房子不新,家具很旧,房租也不便宜。

  还是入住了,当时打工的时候还有点闲钱,挣一点钱,就在家里添置点新东西。在海德堡市立剧院打扫了一个月卫生,添了一张书桌;做了一个月收银员,买了一张床,一个书架,铺了地毯,买了餐桌。这回家里算是差不多了。这叫家庭基本建设!同学都说我是瞎**,也叫作(zuo一声)。我说,过日子就得有个过日子的样子,现在我也是供房养家的人了!

  好景还是不长,房东大爷、大妈事情比较多,垃圾分类就不说了,每个星期都要擦楼梯,关门声音不能大,晚上9点以后不能有大动静,否则老太太要是犯了心脏病,不是好玩的。不能随便请哥们来喝酒;垃圾不能在家里攒太久。

  好景不长我也不走,我投资了,我得收回成本。娶个老婆之前,先锻炼一下,忍受家庭生活的桎梏也是极其必要的。我如是说。  

  行得纯朴

  假期回国,遇到知道我出国的人,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去德国啦?德国好玩吗?接着就是说,德国的车好啊,奔驰宝马都是德国车,你没有弄辆开开?

  我呸!你给我钱我就买。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了,要是和国内比起来,这里的好车是很便宜,至少便宜一半。要是在国内买得起奔驰宝马的人,到了德国当然好比到了天堂,可惜在国内我也买不起,在这里我也买不起。没钱,没钱买保险,没钱修车,没钱养车,没钱洗车,没钱加油,所以只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了。环保、健康。

  买不起奔驰宝马也得出行不是?德国对青年大学生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穷人们受益匪浅。

  首先是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可以买到一种叫学期票的车票,凭着这张车票,可以在一个不小的范围内乘汽车、火车的慢车、地铁、快速铁路甚至渡船。没进大学的时候,真羡慕别人有这样一张票,价格只有普通月票的两倍,但是可以在比月票更大的范围内乘车半年。2001年刚刚到德国的时候,一张月票的价格是60几马克,几乎是一个人过一个月的菜金了。为了省这点钱,所以干脆骑自行车去学校,德国的寒冬和雨季总是那么长,让骑车的人无处躲闪。终于,迎来了德国留学的春天,考过了DSH,我也入学了,拿到了我的学生票。

  德国被按照地域划分成不同的区,学生票在这一区里全程有效。我的大学所在的区,甚至可以坐车去法国,真有一种赚翻了的感觉。所以一拿到学生票,就把票所能及的那些稍微有点姿色的景点都转了个遍,这一区不算小啦。

  当然,再穷也得出门不是,有的时候是不得不出门,但是面对高昂的火车票价,大家都得按着自己的瘪钱袋考虑考虑,中国人全世界最精,便宜的办法都被中国人挖了出来,而且节俭之风,愈刮愈烈。

  一等留学生:常常必须四处走走,兜里的钱也不算少,但却不想把自己的钱全部捐献给德国铁路,所以好办法就是买一张Bahncard,这是一种折扣卡,凭这张卡各种车票都打对折(除了特惠的周末票和晚间火车)。这样就可以用买慢车票的钱买快车票了,实在是超值享受。但是,你不能太老,德国的优惠和年龄有关,26岁以下的,这张优惠卡只卖150马克左右;如果你26岁以上,这张卡就卖300多马克了。好景不长,随着2003年德国铁路的改革,推出了一种新的优惠卡,用起来不但不方便,而且除了铁路职员之外没有人弄得清楚到底怎么打折,而且折扣也到不了原来的百分之五十。

  二等留学生:二等留学生是那些必须常常走动的,但是走动范围不大,只是比自己所在的区稍微再远一点。这时候,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票再加上一张附加票。记者在卡尔鲁厄打工的时候就这样做过,简单,方便,而且超值。不用为了打工在别的城市租房,相比之下,几十块的附加票比几百欧元的房租更容易让贫困的心灵接受吧。

  三等留学生:穷跑。穷也得旅行,毕竟已经在欧洲了,不说走遍欧洲,至少得走遍德国吧?

  还好德国有一种叫周末票的优惠票,28欧元可以供五个人在星期六或者星期日坐德国境内的所有短程火车。好处就是便宜,几个人一起出去,花不了多少钱,可是问题也不少。要去远点的地方惨了,火车一坐就是一天。乘坐这种短程火车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不但要倒个三、四次车(甚至更多),而且坐车时间长达快车的一倍以上。

  当然也有又快又经济的办法了,就是搭车。在德国你不必举着大拇指在高速边上耗着,去专门的搭车中介中心转转就成。在那里,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很快到达目的地。开车去一个地方的价格等于ICE(国内的直快)一半的价格。如果车主找到了三个人和他平分汽油费,那你只需付快车票八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出行了,很值吧?缺点是你去那个地方的时候不一定有人去;有人开车去,人家也不一定愿意让你搭车;还有可能把你扔在高速边上让你自己进城;另外搭车出车祸的情况也有过,保险责任拎不清的状况可不好处理。

  最牛的节约方式,上海同胞创造的奇迹。中国人全世界最精明,而上海人又属于中国人里面最精明的一小撮,所以他们创造最节约的出行方式也不能说是不可想象吧?

  方式一:一上火车就问,崩管中国人外国人:“你们有周末票吗?”如果看那个有周末票的人没有四个同伴,就一屁股坐人家身边,蹭票旅行,零费用出行!当然,德国人也有这样干的,绝对算不上丢脸。

  方式二:用周末票旅行,到达目的地之后,就开始满地寻摸,拿着票问那些看时刻表的人:“您要周末票吗?”然后以周末票一半或者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损失。  

  1.壮汉的厨艺课

  A在附近城市的Volkshochschule找了一份教中国厨艺的工作,但是所有的调料,配料全都要教师自己购买和运输。我这个瘦小枯干的女同学居然做到了!事后,无论她跟谁说起来,眼睛都好像小兔似的:“那天我还生理期呢,背着一旅行包的调料,什么酱油啊、醋啊、味精、糖、香油、花椒什么的,好多都是玻璃瓶啊, 就这么到了超市。然后买了十二个人份的菜,十二棵生菜、十二个茄子、四十个鸡蛋、二十四个西红柿、两公斤豆芽,十二块豆腐,还有葱姜蒜什么的,加调料这些东西怎么也得有个四十公斤重。我就这么背着一个包,拉着一个包往车站走,走到车站,我自己都上不了火车,重啊。到了那边又下不去火车。没办法,当时就自己,还能怎么办?下了火车又连拖带扯地去了上课的地方,高高兴兴地上了六个小时课。上完课,还得把剩下的调料再背回来。回到这边的火车站,肚子疼得走不动路啊,好想打个的回家算了,但是一想,打车就是十欧元啊,又坐公共汽车回去了,要是有辆车就好了...”

  2.周末票的恶梦

  搬家到别的城市,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叫几个哥们用周末票坐车帮忙搬家。一个人平均分一个箱子,自己提最重的,不费什么大力气就搬了,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些朋友还可以顺道去别的城市玩玩。这种搬家方式,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我帮一个朋友从海德堡搬到柏林,这火车坐得叫一个爽啊!因为每过一、两个小时就得转一次车,所以三个人只能轮流值班。一个兄弟实在太累,在值班的时候睡着了,结果到了中转站我们没下车。醒来之后,以为自己一定到了波兰或者捷克。大冬天,在荒芜的小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等车回到了刚才错过的那个中转站,离开车时间只差两分钟了,哥几个就拖着四十几公斤的箱子推开人群从一个站台跑到另一个站台,乘务员就要举牌开车的一刹那,连混带爬上了车。大冬天的,直脱衣服落汗...

作者: dragonfly    时间: 29.11.2013 15:25
写出了我的心声!
作者: 砂土    时间: 4.7.2015 15:08
很有意思的文章!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