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爱与勇气从何而来? [打印本页]

作者: lilimarry    时间: 28.1.2012 05:20
标题: 爱与勇气从何而来?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永远的创伤、永远的痛。可如何来看待它,随着时世推移,国力强弱,以及人心变化,都会有所不同。而用电影来表现这一事件,更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陆川的《南京南京!》正视了民族的苦难,民族的弱点的话,那么,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的重心已经不是苦难,而是借着这场苦难来展示中国女人的美丽和中国军人的勇敢。这当然未尝不可,可接下来,我们要问:张艺谋达到目的了吗?他还原历史真实了吗?他打动和说服观众了吗?

应该说,张艺谋很聪明,他仅仅用秦淮河这一地理名词,就足以调动起人们的风花雪月想象。这个地方不但产生过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卞玉京、寇白门等风华绝代的名妓,而且她们中也的确出现过节气风骨令人击节赞叹的人物。且不说古代文人与此地的因缘聚会了,就是纯纯如也的现代名家俞平伯与朱自清也各自为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见秦淮河的影响力了。

一开始,这些女人与其他妓女并无二致,她们即使逃难也透出了几分不讲理与霸道,不管同意不同意,就扔箱翻墙进入教堂了。她们不止是简单地栖身教堂,同时也把秦淮河的放浪生活习气带了进来。这些都颇令清纯的教会女学生反感。但随着情况的发展,这些迎风卖笑的女人也逐渐起了变化。首先是在争夺如厕之门时,女学生被日寇子弹击中,让她们心生内疚;接着是女学生们在日军追赶时,直奔楼上,没有暴露抢先一步躲藏在地窖中的她们,让她们逃过一劫,这也令她们颇为感激。当然,李教官冒死救埔生也给她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不能只顾自己,还要救助他人。这一切都是在为她们最后舍身救学生做铺垫。最后一步是女学生们不甘受辱,想集体跳楼自尽,情急之下,这些女人一个个满口答应说:“明天我们代替你们去日军司令部。”这才让女学生们心回意转。可这毕竟是缓兵之计,当不得真的,她们中的一员后来也说出了这一心里话。可最后是什么原因促使她们敢于前往,赴死如饴呢?是中国人的情义观。红菱说:“自古以来,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如今这种说法要改一改了,我们要做一件有情有义的事情来。”

那么,这样一种理由是否成立呢?我看够呛。在一般情况下,人都是恋生恶死,甚至贪生怕死的,即使这些女学生们对自己有过救命之恩,可她们那是在闪念之间,顺便为之,即女学生们若此时奔向地窖,肯定不能自保,结果只能是让大家同归于尽,所以,她们选择不牵累妓女们是合情合理的。而后来妓女们所遇到的情况则不然,此事与她们本不相干,而她们却要在冷静的思考中做出替人冒死的决定,这需要极大的勇敢与毅力,非一般人所能够达到。我认为最后那个想退出的妓女小蚊子才表现了人性的真实:“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影片中用假神父约翰米勒给她的小布猫平息了她的恐惧,我看这也是很缺乏解释力的。影片中另外一些情节设计也很勉强,如豆蔻和香兰为了要让埔生最后听她们弹一曲琵琶而冒死回天香楼去取琵琶弦,结果遭遇日本人,被他们蹂躏至死。这都是导演为了要渲染她们的有情有义而编造出来的。一看就觉得很假。在这种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如此鲁莽冲动。

其实,影片在这种民族受难、生灵涂炭的时刻,所着力表现的是秦淮艳女的美丽与妖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逃难途中,她们也是浓妆艳抹,衣着光鲜;在教堂圣地,也纵情欢笑。导演用很大篇幅描写了米勒与玉墨之间的调情,用相当长的镜头来特写玉墨极富性感地扭动着的臀部,最后还用浓墨重彩表现了米勒与玉墨的激情戏。这当然还只是电影很一般的手段,张艺谋的高明在于:他在渲染情色时仍然诉诸中国人的文化想象——琵琶伴奏的《秦淮景》。这本来是香兰与豆蔻要弹给埔生听的,最后成为了这些女人的集体亮相,不,成为了历代风尘女子的大众宣言:“我有一段情呀,唱拨勒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只秦淮景呀,细细呀到来唱拨勒诸公听呀。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这一莺声婉转的歌唱不仅颠覆了江南民歌《无锡景》的意境,也把中国人的情色想象推向了高潮。后来,米勒为这一场景做了一个注解:“日本人只能算是业余的,这些女人,她们才是专业的。” The Japanese?They are amateurs,amateurs.Thesewomen,They are professionals.不知道这里的专业与业余是指哪方面?也不知道这种自信是从何而来?是自我安慰还是自吹自擂?是自我欺骗还是在推卸责任?

影片中以李教官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也大大长了中国男人的志气。他们在即将逃出死亡城之际,为了保护一群遭到日军追杀的女学生,选择了血战到底。他们用战友的身体作为掩护,终于用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炸毁了一辆坦克。这还不算,最绝的是:李教官凭借一人之力救惨遭蹂躏的女学生于水火,把数十日本兵引进自己的手榴弹神阵,让他们损失大半,最后,用一捆手榴弹与残敌同归于尽。这种战斗场面的确很过瘾,很解气。可是,得意之余,我们要问:这可能吗?这有历史的真实性吗?我们知道:当年南京城城门所发生的真实一幕是守城门的军队与要逃跑的军队自相残杀,而且这部影片的旁白也承认“中国军队失去了抵抗能力”。诸多历史书也告诉我们,抗日战争中伤亡的比例是中国军人远远大于日本兵,更不用提许多当事人的真实描述:就是拼刺刀,三个中国人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兵。如果中国军人都像李教官那样一以当十,日本鬼子还敢来侵略中国吗?如果中国女人都像这些秦淮艳女一样视死如归,日本鬼子还敢欺负中国女人吗?

说白了,这部影片是一部分人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自恋:中国军人天下无敌,中国女人无人能抗。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就一直要调动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大国梦、强国梦,就千方百计要满足中国人的自豪感、自大欲,而《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他用种种技巧与手段松动瓦解了中国人正常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而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偷梁换柱。美化情色,淡化苦难;强化自我,矮化他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让中国人越来越不切实际,越来越不知羞耻。

影片中最为滑稽的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神圣的教堂,其中却没有真正的神圣;所有的人物都与神的看顾多少相关,却没有神的真正临在。教堂本来应该是神父带领众信徒向神献上敬拜赞美的地方,可是影片故意让神父提前死去了,只留下遗像一张,而后来被众人当作神父的却是一个身为入殓师的浪荡子弟。这个人物设计破绽百出,如果米勒原来只是一个混混,那他九死一生只为了挣那笔本来就没有多少希望的入殓费,就是根本不符合逻辑的。当然,影片安排了米勒从贪财贪色之辈到奋不顾身保护人的华丽转身,但促使他完成这一转身的并非是真正神圣的力量,而是另外的因素:一是日军的暴行激发了他的良知,二是玉墨的美艳惹动了他的爱情。我们当然并不怀疑后二者也具有相当的力量,但若没有来自神圣的支持,人是很难坚持很难走远的。而作为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我们没有看到更多来自耶稣基督的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信实、温柔、节制,却看到了偏狭自负、柔弱无助;我们根本看不出来她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好像信仰只是她们的一种外在身份,而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应该说,真正的信仰,会在苦难中发出光芒,会给人带来力量与安慰,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别人的帮助。影片中多少表现出一点信仰精神的是神父的跟班兼养子陈乔治,他有保护女学生们的心,最后也是他自告奋勇男扮女装填补了最后一个名额。不过,他的形象还是太柔弱了。还有一点就是对神父遗像的处理。米勒初次见到神父遗像时,不敢面对神父的目光,于是他把遗像翻了过去;在他挺身而出起来保护女学生们之后,陈乔治把神父遗像正了过来,他也就这样认可了。这表示他接受了神的引领与临时神父这样的身份。当然,这点也还是比较弱的。影片中还出现了米勒在危难时刻祷告的镜头,这是比较正面表现信仰的,但又通过女学生书娟之口说:“这是她看到的最感人的祷告场面,胜过她所背诵的诸多祷告词。”这又未免抬高这个半路出家的美国人的信仰而贬低中国信徒的虔诚了。没有真神,何来真爱?没有真神,何来真勇?所以,无论是妓女的慷慨就义,军人的神勇果敢,还是入殓师的临危转变,都缺乏真正的解释力,都显得那么虚假与牵强。

从现今大量披露出来的历史资料来看,不是随便一个什么美国人就保护了南京难民,也不是十几个风尘女子救了教会女生,而是24个传教士与信徒建立了南京安全区,保护了25万南京难民。其中之一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代理院长美国人明妮魏特林,她冒着生命危险把400多名女学生从学校转移到了安全区。正是这些人所保留下来的摄像、摄影、日记等珍贵资料,成为了侵华日军的确凿罪证,让那些罪魁祸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张艺谋等在《金陵十三钗》放映之前执意要抬高票价,即使遭到院线抵制也毫不动摇,这多少透露出他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意目的吧!

我们并不反对影片制作人收回投资,但同样认为他们有责任用影像来还原历史,反思历史,警示后人,而不是用所谓的勇敢、甚至情色来歪曲历史,消费历史,娱乐大众。

作者: 苏笑笑    时间: 23.8.2012 07:03
说与做不一样啊
作者: 幽静    时间: 22.9.2012 02:06
焦国标的包装水平太高,掩饰真相能力太强。他打着“民主不爱国”的旗号,利用“网络言论犀利”的专业特长,扩大自己的网络知名度,不仅欺骗了平民大众,也忽悠了所谓的“民主人士”。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