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沿着席勒的足迹前行ZT [打印本页]
作者: 带走回忆 时间: 9.2.2011 17:14
标题: 沿着席勒的足迹前行ZT
在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富有革命精神的席勒也投身到这场人类史上的变革中。斯图加特、耶拿、魏玛这些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席勒的伟大,不仅体现在艺术上,也体现在他以天下为己任,把创作与民族统一、与国家和人类的命运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席勒的精神,也被称做"德国式的理想主义"。他那首通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而流芳百世的《欢乐颂》,堪称全人类共同的"进行曲"。
马尔巴赫位于斯图加特以北20公里的地方,因为席勒出生此地因而自称"席勒城"。它有一个中规中矩的方形老城,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古朴的中世纪风貌。老城倚傍内卡河,共有四个古城门。城中有五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其中一条是"尼古拉斯门大街",街道两旁多是木框架结构的房子。250年前,也就是1759年的11月10日,席勒就诞生在"尼古拉斯门大街"31号的楼里。
席勒的父亲是医生,当年只身前往马尔巴赫开伤科诊所,下榻一家客饯,不久就娶客饯老板、当地一位面包师的女儿为妻。后因家境败落,席勒的父亲从军,成为符腾堡公爵卡尔·欧根手下的一名少尉军医,此后还帮公爵管理了20多年的园林。席勒有五个姊妹,他排行老二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席勒四岁时,也就是1764年,他们便举家搬离马尔巴赫了。而马尔巴赫人呢,几乎忘记了席勒一家,直到席勒逝世后多年,他的崇拜者寻根探访,马尔巴赫人才意识到他们的小城原来是大文豪的出生地,并在席勒逝世20年后,也就是1835年自发成立了一个席勒协会,旨在维护和纪念本市这位最著名的子民。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做法。该协会集资,于1857年购买下席勒的出生故居,经过整修,两年后借席勒诞辰100周年之机,作为席勒纪念馆对外正式开放,延续至今。
席勒的遗稿都保存在魏玛,但他的大部分遗物则保存在马尔巴赫。他的出生故居除了起居室和他呱呱落地的卧室以外,楼上几层还陈列了席勒家的一些日常用品,很有意思。马尔巴赫档案馆馆长居林(Albrecht Gühring)介绍说:"这些东西都是原件,有几样很吸引人,比如席勒出生后在教堂接受洗礼的时候戴的小帽子、穿的小衣裙什么的,还有席勒家人用的鼻烟盒、钱袋等日常用具,都很好玩。"
如今的小城马尔巴赫,到处都和席勒有关:市政厅是席勒出生那年开始建的;席勒父亲当年下榻的客饯也就是席勒母亲出生的地方,今天那里还是一家布置得古色古香的餐馆;肉铺子里卖"席勒卷发",一种黑乎乎的血肠;而马尔巴赫最典型的旅游纪念品则是大街小巷无处不见的席勒石膏头像。
对爱好德国文学的人来说,马尔巴赫如同圣地。这里有1903年建立的席勒国家博物馆、1955年建立的德国文学档案馆和2006年建立的现代文学博物馆,三家彼此相邻,都坐落在老城边上的席勒山丘一带,其中德国文学档案馆和位于原东德地区的魏玛档案馆一起,是德语文学资料收藏最齐全的两个档案馆。这里收藏了从18世纪中到今天的大约一千两百来名德语作家、学者的遗物、手稿、印刷稿等,件数多达两千万件,储存在档案馆的地下室里合计8公里长的金属架上。这里的图书馆收藏了70多万册新旧书籍,是德语区文学收藏最多的图书馆,因而也是德国无以替代的文化国宝,每年吸引近5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学者、文学爱好者前来"朝拜"。
席勒一家离开马尔巴赫后,先是搬到小镇洛尔希住了两年,随后便搬到了路德维希堡,席勒一生中前后在路德维希堡逗留了6年6个月。他在这里上拉丁文学校,并生平第一次接触了戏剧。符腾堡公爵家族崇尚法国、意大利情调,在一片荒原上硬是建起这座城市,市中心的广场及周围街巷完全是意大利风格的,而这里最著名的则是其官邸宫殿及其设计精美、占地面积巨大的宫殿花园,两者素来享有施瓦本之凡尔赛的美称,也是德国保留下来的规模最大的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共有420来个房间,内部装饰极尽奢华。今天,这里除了王公贵族的房间、教堂供参观以外,还设有陶瓷博物馆和收藏有几百年历史服装的时装博物馆等。
宫殿内还有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剧院。路德维希堡的国家资产局局长朔德雷尔(Hans-Joachim Scholderer)介绍说:"这个宫殿剧院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剧院,舞台设备都是原来留下来的,还有很多过去的舞台布景也保留完好。"
1773年初,年龄刚过13周岁的席勒被霸道的公爵强制选入军校,日常生活被严格管制,完全军队化。学校设在斯图加特城外山上的公爵行宫"孤独宫"。这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宫殿今天依然健在,供游客参观。在旁边一栋建筑里,设有国际知名的"孤独宫学院",每年都发放奖学金,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等来此生活创作一段时间。
两年后,军校迁到了斯图加特城里。1776年席勒放弃法律转而学医,并修习了心理学、美学、人类和道德历史学,接触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这时他已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并开始悄悄创作他反对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斯图加特的导游梅戴克介绍说:"席勒要不是聪明地把《强盗》的故事背景放到另外一个邦国、而是放在符腾堡的话,他早就没命了。"
曼海姆当时属于普法尔茨,其选帝侯非常开明,四处招纳贤达,使曼海姆成为欧洲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曼海姆的中心城区布局方方正正,144个格子,犹如一面巨大的棋盘,格局保留至今,成为曼海姆独有的城市景观。当年上演《强盗》、后来还聘请席勒做职业编剧的国家剧院,今天依然是德语区最著名的剧院之一。1785年,席勒离开曼海姆,东行前往图林根,揭开他的人生和文学创作的新篇章。
[size=75%]
德国之声对外部地图资料概不负责。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