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来投票 去美国留学你选什么学校
[打印本页]
作者:
游离后沉醉
时间:
13.12.2010 05:44
标题:
来投票 去美国留学你选什么学校
对于无数留学生而言,去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在美国也有着不计其数的高校,让众多留学生左右为难,下面我们盘点一下美国最顶尖的几所高校,让大家投一下票。当然,一只鸡的好坏由它所下的蛋决定,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五所高校所诞生的几个相对有代表性的人物,看看谁最具实力,下面就由美国前五名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他们的母校拉票。
NO1哈佛之比尔盖茨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哈佛,但是不知道比尔盖茨的人恐怕不多。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哈佛商学院。而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当初所选的专业居然是计算机,而更令人咋舌的是盖茨念完大一就退学了,看来哈佛造就人才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他的“弃子”居然创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微软帝国。
NO2 普林斯顿大学之文特沃斯·米勒
作为在美国创下收视率奇迹的电视剧《越狱》,在很短的时间内也为国人所家喻户晓。该剧的成功,男主角特沃斯·米勒功不可没,帅气的造型,睿智的眼神为其赢得了无数中国粉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越狱高人居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材生。留学生们可能不在乎普林斯顿大学曾出过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第28任总统)与詹姆斯·麦迪逊 (美国第34任总统)这样的政治人物,但是却绝对有人在乎这个学校是否有个毕业生叫米勒,对于米勒的无数中国粉丝而言,去偶像所在的学校念书恐怕也是平生一大心愿吧。
NO3 耶鲁大学之小布什
在2007英国泰晤士专上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耶鲁大学在总平均排名与剑桥、牛津大学并列世界第二。美国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在2006把耶鲁大学在全美最难进的大学里排第二。作为上一届的美国总统小布什正毕业于此,据说,小布什在高中时不学无术,能进耶鲁也全归功于他的老爹老布什,又据悉,小布什在大学时成绩还是一样的烂,每天忙着跟同学套近乎,大学毕业时记住了一千多个同学的名字,这也是他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重要原因,耶鲁的三流毕业生也能把不可一世的萨达姆搞掂,对于这所大学,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NO4 哥伦比亚大学之李开复
作为曾出过8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校,哥伦比亚大学不可谓不牛,甚至牛到出了包括奥巴马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在这里介绍一位毕业于此的中国人——李开复:这位海龟中的佼佼者。也许哈佛耶鲁曾以出过多少位商业巨子与政坛明星而自豪,但是这都不是中国留学生最关心的,他们更期待的是如何能做到李开复那样,那么,哥伦比亚大学,能否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热土?
NO5 斯坦福大学之费翔
那首激情四射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与那首苍凉的《故乡的云》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而费翔也在一夜之间成为无数人的偶像,据悉,很多海归都是在听了费翔的《故乡的云》之后开始回国创业的。斯坦福大学,不独能出杨致远、李泽巨这样的商业奇才,以及鸠山由纪夫与麻生太郎这样的日本首相,也能培养出费翔这样万人追捧的歌唱家,兼容并蓄的斯坦福大学的竞争力的确不能小觑。
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都行动起来,给自己心仪的学校多多给力,究竟这场终究 PK谁能成为大满贯的赢家呢。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游戏,因为有你的加入,将会因此变得更精彩。另外,在此我们也隆重向大家介绍能够祝您过关斩将一路杀进顶级牛校的杀手锏,那便是——AP课程的集大成者,安生外国语培训学校。
据权威专家分析,在美国顶尖高校中,最为注重的是学生对AP课程的掌握程度,AP课程全称为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即大学先修课程,是为那些优秀的美国高中学生在完成普通高中教学任务后,提前学习美国大学专业课程的一种课程。
当众多留学生为苦苦进入美国顶尖高校而头疼不已的时候,一些人却通过着重提高AP课程掌握程度的方法而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安生是美国授权的国内AP培训学校,安生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针对行地开设 SATI/SATII、TOEFL、美国AP课程、英联邦国家预科、意大利语预科、西班牙语预科、雅思等课程,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受到广大学子的一致认可。
学校开办多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名学生成功踏出国门,进入理想大学。成功率高达99%。其中不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学生。希望安生能为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找到这条通往顶尖高校的终南捷径。
大家多多参与,评选出最具号召力的顶尖高校,也希望每位学子都能如愿以偿的实现自己的留学梦,你,究竟是想做比尔盖茨还是布什的校友呢?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