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科隆大教堂
[打印本页]
作者:
bendan
时间:
31.5.2004 15:47
<br><br>第一次看德国地图,就会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那一片星罗棋布的城市所吸引——波恩、亚琛、波鸿、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这些名字听起来十分耳熟,但似乎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该是这样一个名字——科隆。作为德国第四大城市的科隆,既不是国家首都也不是州首府,但它却“大得惊人”。无论从历史、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还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知名度来说,科隆都比其他城市更有资格作为德国的代表——历史悠久同时带有浓厚的现代气息。<br><br>说到历史悠久,科隆的诞生又要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时代。大约在公元前37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公元50年,该城作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正式被命名为“科隆尼亚·克劳迪娅·阿拉·阿格里皮内西姆”。简称“科隆尼亚”。克劳迪娅皇后十分重视家乡的建设,从而使科隆成为罗马人青睐的“投资”建设的好地方。在当时,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最著名的城市,从现存的几处古城墙和罗马城门的遗迹上看,其“北方的罗马”之美名也更名副其实一些。到了中世纪,科隆的宗教地位日趋加强。以大教堂为主的一系列教堂建筑的兴建使它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绰号“北方的耶路撤冷”。此外,该市的贸易、手工业和艺术也得到了高度发展,其中尤以手工业行会的鼎盛引人注目。纺织业和冶金业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甚至选举了自己的市长与罗马帝国统治者分庭抗礼。现在的科隆市内还有许多地名沿袭了当时的称谓,如“铁匠街”和“钟表胡同”等。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中心的形成。科隆商人很会做生意,客户遍及欧洲各地。当时的人们还制造了适合在浅水内河港停泊的商船,为的就是来科隆采购一番。“天天赶集到科隆”,这是一句直到15世纪还挂在欧洲人嘴边的谚语,可见这座购物天堂在当时是何等风光。<br><br>1618-48年的“三十年战争”,直至后来1794年被法国占领,科隆日渐走向衰落。1815年,普鲁士又将其纳入版图,使得科隆获得了新生,19世纪40年代,共产主义导师马克思在此办《莱茵报》和《新莱茵报》播撒革命的种子,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使它陷入深渊。战后德国致力修复古城,并在此发展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业。除此而外,科隆大学、德国航空公司以及“德国之声”电台都是名扬四海的“科隆产物”。当然,最令科隆人自豪的还要算那座标志性的建筑—科隆大教堂。<br><br>提起哥特式教堂,法国人一定会说“巴黎圣母院才是正宗”。但拥有科隆大教堂的德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因为要从哥特式建筑的主旨上讲,科隆大教堂的尖尖的高高的屋顶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一些,其“哥特味”也更浓一些。其实,无论巴黎圣母院还是科隆大教堂,乃至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其风格样式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相比之下,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科隆大教堂,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才是科隆大教堂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br><br>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 科隆大教堂的整个建筑时间跨越了近五个世纪。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今日的人们已无缘看到那空中楼阁般的脚手架,但仅从它长达14米的中跨就可想见这个类似细长棱椎形的建筑物是如何拔地而起的了。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乃至各种后勤人员日夜不停地加紧工期。夏天,他们趁着天亮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冬天也要干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三顿饭都在“天上”吃,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br><br>打地基、修立柱、吊梁等相对容易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封顶了。人们首先在地上浇铸屋顶平台,然后再将其吊至近60米的高空——为了减少重量和节省石料,木匠们和泥瓦匠们合作制成了木石结合的屋顶。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担心“纤细”的立柱是否能代替承重墙将屋顶托住,并且依照节省和美观的原则,立柱上的许多石料被抽空,建成了玻璃隔屏。44米高的屋顶如果出现塌方,其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建教堂不是搭积木,聪明的设计师利用了罗马式大教堂建筑中的拱门设计,创造了有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帮助立柱共同支撑穹隆式吊顶——这也便是哥特式建筑的精髓之所在。在科隆大教堂里,每一根主柱周围都有拱墙相对应,通常是五拱,也有三拱和七拱。<br><br>尽管条件艰苦,工期紧张,但设计师们并没有丝毫马虎、在不具备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每一个细节部分,设计师们都反复研究,边试验边建造。甚至在没有统一的尺寸标准的情况下,那些不知名的伟大的建筑师们索性亲自去搭建模型和制造实物,为的是一次成功。在工程进展到了后期阶段,由于经费紧张再加上地区主教之间争权夺利,许多参与施工的人几乎就是靠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去完成本职工作的——他们笃信上帝,希望能造一座人间天堂请求上帝的赐福。1322年,地区主教海因里希·冯·维思伯格主持唱诗堂封顶仪式,科隆大教堂工程正式告一段落。<br><br>今天我们看到的双塔可不是中世纪的产物。现在高达157.38米的大教堂完成于1880年10月15日。这其间科隆大教堂曾经历过长达近600年的停工期。15世纪初,人们曾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并排修一座教堂(南堂),但58米高的建筑未盖成便倒塌了,只剩下一台架在立柱上的木制起重机孤零零地成为了科隆市的标志。<br><br>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极欲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下定决心在原教堂基础上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教堂。早在此前,包括大文豪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就提出重建大教堂的想法。到了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br><br>二战后期,大教堂受到了破坏。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现在的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推崇备至,而后者除了使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之外,还一手缔造了今日的新德国。<br><br>科隆大教堂内也是宝物多多。最著名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中世纪的黄金匣——三王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而三王龛则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三王龛”是因耶稣的故事而得名。传说耶稣降生时,有东方三博士前来朝圣,显示他是基督。第二次显灵是耶稣受洗时,圣灵鸽子落在他头上,标志着他是上帝之子。第三次是他参加一次婚宴把水变成酒,体现了他的“神力”。科隆大教堂还有许多关于“三圣节”故事的彩色玻璃和壁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br><br>走出科隆大教堂驻足于广场之上,回望教堂的双塔尖顶与远处电视发射塔遥相呼应,不禁感到了古老与现代的结合竟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夜幕降临,周围的建筑物被七彩霓灯映射得多姿多彩。<br>
作者:
bendan
时间:
31.5.2004 15:51
科隆教堂的相片
img469705_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31.5.2004 15:51 上传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