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的是,來自這些西方地區的比丘曾到印度或錫蘭朝聖,因為在錫蘭的編年史《大史》〈XXX:39章〉中,有提到一個叫「阿拉山抓」(Alasandra)的地方,有些學者認為這指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一位俄國的探險家在拉達克的希密寺據載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發現。他說有這麼一份手稿,上面記載著耶穌在印度的新德(Sindh)地區的生活梗概,據說耶穌在該地留學了六年,而在二十九歲時返回以色列。這是由尼可拉斯˙諾托維齊(Nicolas Notovich)所著的「La Vie Inconnue de Jesus Christ」( Paris 1894)一書中所記載的資料。這本書雖然目前已成向隅,但它的英譯本在印度卻是頗為知名。(這份資料的手稿尚未被尋獲,而拉達克的高僧庫修巴庫拉對此事亦不知情,所以這項證據尚可質疑。)有好幾個地方,佛典中所用的比喻和耶穌所用的很近似。有可能這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耶穌可能採用了遠東的資料來闡述他的意思。有幾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在他處已詳加討論,因而只予簡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