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德国绿卡政策三年面面观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行    时间: 20.4.2004 12:32
<span style='color:gray'>2000年7月31日,获得第一张电脑专家绿卡的是印度尼西亚人维伊亚。不过,他并非移民,而是留学德国的大学生 </span> <br>  <br>   <br><span style='color:red'>德国联邦政府的绿卡政策曾吸引了14600名印度和东欧的电脑专家来到德国工作,但他们中有许多人失业了,现在不得不打道回府、返回故国。</span> <br><br><br>在汉莎航空公司的柜台前,站着印度电脑专家乌芒。他本来应该坐在电脑前做设计程序的工作,领取德国工资。但是他现在正把现金递给营业员,换取一张返回印度的单程机票。<br><br>乌芒是千万名来到德国的外国电脑专家中的一员。三年前,德国政府为了弥补德国电脑人才的缺乏,制定了吸收外国电脑专家来德国工作的绿卡政策。两年前,乌芒从遥远的印度来到德国,在施培瑟特市一家小型软件公司工作。一年半以后,公司没有订单,也没法付给乌芒工资。现在这家公司里,只剩下管理破产企业的人员在工作。<br><br>当地的外国人事务管理局给乌芒半年时间重新找工作。“今天,找一个新工作谈何容易”,26岁的乌芒失望地说。他找不到工作,按照德国法律,最后只能收拾行李,返回印度。<br><br><b>希望过后的失望</b><br><br>三年前,电脑专家看起来前程似锦。德国电脑行业估计需要七万名电脑专家。乐观者甚至预言,十万至二十万都不为多。但是政府最后实行的绿卡政策只限定为两万人。开始时,情况很令人兴奋,平均每月有一千人来到德国,按规定,他们可以在德国工作五年。<br><br>然而,政府设定的招聘人数最后并没有达到,到今天为止,劳动局只发出了14600张绿卡,而且这些绿卡持有人还常常失业。纽伦堡劳动市场和职业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慕尼黑持绿卡的电脑专家中有7%的人就曾经有过一次失业的记录。虽然这方面没有全国统计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招募电脑人才的运动过后,在与德国本国专家争夺工作位置的竞争中,这些外国电脑专家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br><br><b>诸多难题影响绿卡政策的落实</b><br><br>外国专家的不利条件主要是他们大多不会德语。今年二月,33岁的印度人奥亚姆服务的公司破产后,他就失业了。尽管他到处求职,但收到的都是否定的答复,因为他不会德语。奥亚姆完全理解企业的要求,这些企业都要求他能够与德国客户用德语交谈。学习德语要时间,奥亚姆虽然能在商店里用德语问酸黄瓜在哪里,但是要用德语与客户谈晶片和工具,就不那么简单了。<br><br>外国电脑人才处于不利地位并非都因为有语言障碍,高工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他们坚持要高工资,而是政策规定,要想获得绿卡,在西部年薪必须达到39600欧元,东部至少32700欧元,在经济兴旺时期,定下工资标准是为了防止劳动力的倾销,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各企业都把工资标准定得很低,外国人达不到规定的工资标准,就不能获得工作许可,也就没有绿卡。<br><br>30岁的罗马尼亚人颇巴在纽伦堡一家电脑公司为药房和医生编写程序,他既没有语言问题,工资也不低,工作环境很好,与同事的关系也不错,他不满意的是德国绿卡与其它国家并不等同的事实。他说:“在加拿大工作五年以后就可以成为加拿大公民,但是在德国工作五年后,孩子的德语说得比母语好,老婆终于找到了工作,可是这时就得打铺盖走人,到另一个地方从头开始。”<br><br>使用外国人才取决于经济景气状况,许多高科技企业对外国专家不再那么感兴趣。反之,许多外国专家也不去争取绿卡。纽伦堡大学劳动市场专家施纳贝尔说,德国不是电脑专家向往的乐园。<br><br><b>难产的新移民法</b><br><br>即使德国经济转好,对专家的需求重新上升,德国也不会成为科技移民的天堂,因为德国的法律往往使外国科技人员望而止步。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德国需要一部新的移民法,让德国缺乏的人才进入德国,不管是核物理学家,还是护士。<br><br>现在,在制定新移民法的问题上,阵线出现了新的变化。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和绿党与在野的自由民主党一起,为引进外国电脑人才和机械制造工程师而大声呼吁,而一向与社会民主党结盟的德国工会在这个问题上却倒向保守派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他们担心,德国人的工作岗位被外国移民夺去。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议会党团发言人科舍克说:“如果把投入绿卡计划的金钱投入到大学教育的话,我们今天也许已有足够的电脑人才了。”由于新移民法迟迟不能通过,联邦政府已决定将绿卡计划先暂时延长到今年年底。<br>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