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世界史大厦 [打印本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24.2.2010 14:21
标题: 世界史大厦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1 编辑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为人类的史前时代。它始于人
类的出现,终于国家的产生。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
人类可能出现在距今300 万年或400 万年之前。而国家产生的时间则各地不
一,有的地方甚至直到今天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
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十分低下,劳动产品只能满足最迫
切的生活需求。由于不能创造出剩余产品,因此不可能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人们必需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才能维持集体的生存,这就决定了生产资料
的公有制。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提高了,产品有了剩余,于是私有财产,
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也就随之而来,以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原始社会
也就逐步解体。国家的诞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终结。
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
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古生
物学和古气候学使人们得以了解原始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其对古人类产生的影
响。古人类学和考古学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原始人类体质形态和物质文化发展
的证据,并且为当时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面貌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而
民族学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原始社会某一阶段的社会生活、家庭形态、婚姻
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生产发展的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前人的成果,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原始社会史的
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发现和各国学者所进行
的研究,丰富了原始社会史的材料,使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水平,但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难点。
作者: Lukaslu    时间: 24.2.2010 14:23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1 编辑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人类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它的历史和自然界
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能在60 亿年之
前,到距今46 亿年前形成了地壳。从那时开始,地球的历史可分为五个代,
即:太古代(约46 亿年前至25 亿年前)、元古代(约25 亿年前至6 亿年前)、
古生代(约6 亿年前至2.25 亿年前)、中生代(约2.25 亿年前至7000 万年
前)、新生代(7000 万年前至今)。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
干世。
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中。到元古代的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
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的生物。到古生代,出现了生活在水
里的最早的脊椎动物,这些原始的脊椎动物后来发展成鱼类。鱼类分化为许
多分支,其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个分支又演化为爬行
动物。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特别繁盛,其一部分演化为各种各样的恐龙。最早
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中生代也已出现了。
人类起源于新生代。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分为古新世、
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第三纪是
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在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到了渐新
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
化而来的。
从动物进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属于动物界。现
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
人属,智人种。
在现存的动物中,体质构造与人类最接近的是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
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
育的过程都和人类相似。它们还有和人类相似的血型,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
没有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
一般认为长臂猿与人的关系较远,黑猩猩和大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接近。
不过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人类的祖先是
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从猿到人的过渡 1859 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 年他又出版
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1876
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他在这篇论文中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
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他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
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
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最后终
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
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在
这一著名的论文中提出了三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攀树的
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攀树的猿群是生活在树
上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
则是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猿类从猴类分出,是在第三纪的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
猿,其化石在1911 年发现于埃及的法雍,生存年代为3500—3000 万年前。
1966—1967 年在法雍又发现了另一种古猿的化石,有一个完整的颅骨,命名
为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 万年前。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
是森林古猿,1856 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
其生存年代大约距今2300—1000 万年前,地质年代属第三纪的中新世,一部
分跨入上新世。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都是林栖动物,是成群生活在
树上的攀树的猿群,它们用四足行走而能臂悬行动。在攀援时前肢和后肢已
经有了不同的用途,为手脚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的体质
形态和人类比较接近,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
渡期间的生物。
腊玛古猿的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 万年之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 年美
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的,这是一块右上颌骨碎片,刘
易斯认为它具有人类的特征,是人类的祖先。他的意见遭到当时人类学界一
些权威学者的反对。到本世纪60 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路
达巴尼亚、希腊的庇尔戈斯、土耳其的山迪尔、巴基斯坦的波特瓦尔高原以
及我国云南的禄丰等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于是腊玛古猿问题重新引起学术
界的重视。腊玛古猿的特点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
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臼齿釉质厚。这些特点
与人类相似,因此本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许多学者认为腊玛古猿是从猿到
人过渡期间的早期代表。但是70 年代有人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提出人和猿
的分化距今不过400—500 万年,因而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也有人认为
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我国一些学者对禄丰发现的材料进行了细致的研
究,认为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在形态上表现出是同一个种的雌雄差别,
其学名应修订为禄丰古猿禄丰种,从其形态看,可能是南方古猿和非洲古猿
的祖先,而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腊玛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目前对腊玛古
猿的系统地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
期间的生物。最早于1924 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后来在东非和南
非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不少南方古猿化石。在亚洲,有一些被认为是属
于南方古猿的化石,由于材料太少,很多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门齿和犬齿比猿小
得多,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
骨盆比猿类宽,表明能直立行走;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长和高,平均脑容量
接近500 毫升,虽然比人类小得多,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可能已有语言的能
力。
已发现的南方古猿至少可分为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
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 年美国
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一个膝关节的股骨
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化石,与猿类相比有明显进步。1974 年约翰逊等又发
现了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全身骨骼保存达40%,是一个20 岁左右的女性,
被称为“露西女士”,约翰逊把这些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
南方古猿如何进化为人类,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1)
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到200—300 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
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 万年前灭绝。
(2)也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来演化成为纤细种,纤细种中的一
支演化为人类,另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还有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
(3)认为阿法种不是一个新的种,而应归入南方古猿纤细种。(4)认为阿
法种已经是最早的人属,他们和南方古猿并存。和腊玛古猿一样,南方古猿
的问题有待于更多化石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来解决。
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如果从腊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1000 多万年。
如果从南方古猿的出现算起,也有二三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终于学会了制造工
具。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
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飞跃,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
渡时期的结束。从此,人类的发展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最早的人属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发展。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
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另一种分法是把
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的人与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区别开来,单独列为一
个阶段,称为最早的人属(或最早的人类),其后的阶段则和前一种分期法
相若,分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两者相较,后者比较妥善。
最早的人属成员,一般是指直立人之前的人类,首先是“能人”。能人
化石最早是1960 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的,1964 年定名为
“能人”,其脑容量为680 毫升,比南方古猿大,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
在发现能人的层位还发现一些由熔岩砾石制成的大型工具,主要是砍砸器,
数量很多。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工具,多用石英制成。在奥杜瓦伊还发现用石
块堆成的圆圈,类似窝棚的地基,可能是能人住所的遗迹。能人生活的年代
距今约180 万年前。
1972 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
多块碎片,经复原后按登记号码称为“KNM-ER1470 号头骨”,定年为290 万
年前。脑容量约为775 毫升。由于这个头骨没有突出而相连的眉脊,所以它
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
从1974 年开始,英国人类学家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
现了一些人类化石,主要是一个5 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及一些成年人的
上下颌碎片及牙齿。1978 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了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
类足印,其年代测定为380 万年至360 万年前之间。足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
体,小的脚印长度为18.5 厘米,大的为21.5 厘米。脚印有凸起的足弓,圆
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位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莱托
利尔地层的化石可能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直立人 在中国,习惯上把直立人称为猿人。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70 万
年或150 万年前至30 或20 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早期至中期。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1890 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
特里尼尔附近发现的,是一个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及一枚牙齿。1892
年又在同一地方发现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杜布瓦认为头骨和大腿骨
属于同一个个体,定名为直立猿人。这一发现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
为这是畸形人的骨骼,也有人认为是现代人的骨骼。到1929 年中国周口店发
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这一争论才告结束。在北京
猿人的遗址发现了约40 来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还发现了用火遗迹以及几万
件石器,说明北京猿人是人而不是猿。
直立人的化石分布在欧、亚、非三洲。除上述两处外,在非洲有肯尼亚
的KNM-ER3733 号人、KNM-ER992 号人、KNM-ER3228 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
峡谷的OH9 号人、OH28 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欧洲有德
国的海德堡人、比尔钦斯勒本人、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人等。我国发现的直
立人已有十多处,除北京人之外,还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等。
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从
800 毫升到1200 毫升左右,脑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最大特点,一些
人类学家认为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直立人身高平均为160 厘米,比
南方古猿的平均身高140 厘米增加很多,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说明
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过去曾称为古人,生活于距今25 万年至4 万年前,
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
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因此过去曾
把这一阶段的人类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其脑容量达1300—1750 毫升,但
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
颏部不明显等等。一般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来的。
早期智人的化石比直立人要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已发现的早期智
人化石产地达70 多处。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
斯孔布人,前者定年在20—30 万年前,后者定年在25 万年前。有些学者认
为他们是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的中间环节,但是也有人指出他们的形态比一
般尼人更为进步,可能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因此把他们称为“进步的尼安
德特人”,或“前尼安德特人”。而把其他尼安德特人称为“典型的尼安德
特人”,并且认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是人类发展系统中的一个灭绝的旁支。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曾称为新人。从解剖结构上
说,它包括现代人类,但从古人类学的角度说,晚期智人是指距今四五万年
前至1 万年前的化石人类。
晚期智人的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颏明显,其体质特征与
现代人类已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
在大洋洲和澳洲也有发现。
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已发现很多,重要的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库姆尔
佩尔人、捷克的普雷德莫斯特人等,其中1868 年发现的克罗马农人是最早被
发现的晚期智人。这些化石的体质形态都很像现代的欧洲人。
在非洲,南非的弗洛里斯巴人、边界洞人、克莱西斯河口人以及东非坦
桑尼亚的加洛巴人、埃塞俄比亚的奥莫人,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在中国发现的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脸部较宽,鼻子
不高,可以看出是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些具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化石,说明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
形成了。人类学者把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
和尼格罗人种。
人种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
结果,在长时间自然条件的影响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身体的某些部
分产生了对于自然的一定的适应性,某些历史因素对人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
影响。人种的差异,表现在身体外在形态的特征上,如肤色、发型、眼型、
鼻型、身材的比例等等。这些外表的差异并不影响人类的基本解剖生理特点
和智力的发展,因此不能认为不同的人种有优劣之分。
作者: Lukaslu    时间: 24.2.2010 14:24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2 编辑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旧石器时代 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考古学者把使用石器的
时代称为“石器时代”。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
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在地质上属更新世,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
骨器和角器。它又可分为中、早、晚三期。早期自最早的石器出现至二三十
万年之前,中期自二三十万年前至约四五万年前,晚期自约四五万年前至
15000 年前。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致相当于最早的人属和直立人的阶段。目前所知最早
的石器是1977 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年代距今250—270
万年前,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这更早的石器,但旧石器时代很可能在300
万年前或更早就已开始。
最初的石器只是砾石打制的砍砸器,制作方法十分简单,仅在砾石的一
端打出几个锋利的缺口。此外也有一些粗糙的无定形的石片。这种石器在非
洲的埃塞俄比亚、奥杜瓦伊、肯尼亚和南非都有发现。
到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的技术较以前进步。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
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手斧。舍利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的舍利而得
名。手斧已经有明显的形状,样子呈扁桃形或椭圆形,一端尖锐,一端钝厚,
使用时用手握住钝厚的一端。无定形的石器也仍被使用,可能是作为切割工
具。继舍利文化之后出现了阿舍利文化,也因最早的发现地而得名,阿舍利
文化与舍利文化没有很大差别,只是手斧变得较小,制作更为精致,口刃更
为锐利。手斧是一种多用途的工具,它既可用来切削东西,也可用来挖掘块
根或打击野兽,所以有人称之为“万能工具”。在中国,这一时期的石器以
单面打击为主,多为砍砸器和石片。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能用火。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
的切萨瓦尼亚,有40 块烧过的粘土小碎块,可能是篝火的遗迹,其年代约为
142 万年前。欧洲最早的用火遗迹是法国马赛附近的埃斯卡尔洞穴,在这里
发现了75 万年前的木炭和灰烬。中国的北京猿人已知用火,洞穴中留下了大
量用火的遗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这时石器形状更为规整和多样,
制作的技术也有进步,发明了利用石砧打制石器的方法。在欧洲,典型的石
器是穆斯特文化的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而在中国的丁村文化则以大型的砍
砸器为主。骨器的使用还比较少。
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形
状更加精确美观,用狭长的石叶制作的工具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石叶是在
石片上进行琢削和压削等第二次加工制成的,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各式各
样的工具和武器,如切割器、刮削器、端刮器、雕刻器、石矛、石刀等等。
磨制石器的方法也在这时出现,但磨制部位仅仅在锋刃。骨角器如鱼叉、鱼
钩、骨针等已大量使用。还出现了投矛器。特别重要的是复合工具和复合武
器的广泛传播,这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
采集和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他们
的基本食物是最容易得到的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后来也
猎取大动物。在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克拉克当遗址中曾经发现一段紫杉木
的木矛,德国莱林根阿修尔文化层中也曾发现一根用石器削制的紫杉木矛。
由于木制工具不易保存,这样的实物显得特别珍贵。它说明早在直立人时代,
原始人类就已经用木矛进行狩猎了。
有的人类学者调查了现代采集狩猎部落的生活情况,认为旧石器时代的
远古人类也像这些部落一样,用围猎的方法来猎取大动物。这种方法是用石
头、木矛、火把、喊叫来惊吓野兽,使它们不断奔跑,得不到喘息的机会,
最后力竭倒下。或者把野兽赶向悬崖,让它们摔死,用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猎
取到成群的大动物。在欧洲旧石器时代一些大崖壁下的遗址中曾经发现成百
成千的大动物遗骨,这显然是当时的狩猎者围猎的结果。
利用陷阱来捕捉野兽的办法大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这在法国方
哥默的洞穴壁画中得到了证实。
狩猎是原始人最大的肉食来源,它使人们得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大脑和体质的发展。但是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
有重要的位置,因为狩猎的成功带有偶然的因素,而采集则可提供相对稳定
的食物来源。考古学者根据石器类型的分化,推测旧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了性
别的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妇女则从事采集。
对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来说,火的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火不
但可以用来猎取大动物,变生食为熟食,还可以用来照明,用来取暖,使人
类能够到寒冷的地区生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最早使用的火是天
然火,人工取火的发明始于何时还没有定论。
在旧石器时代的一些洞穴里曾发现很厚的灰烬堆积,说明当时的采集狩
猎者把洞穴作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岩厦也是天然的遮蔽所。在旧石器时代中
期,除了洞穴之外,还发现棚屋的遗迹。比较有名的如法国尼斯附近30 万年
前的德拉·阿马特居住遗址,这一遗址有几个长约8—15 米,宽约4—6 米的
椭圆形棚屋,棚顶由一些直径约7 厘米的树干搭成,基部还有一圈石块加固,
棚屋里面有柱子作为支撑,中央还有火塘。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季节性的
营地。类似的居住遗址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有发现,基辅附近的梅日里奇遗
址发现了15000 年前的五间房屋,由猛犸的长牙和肋骨搭成人字形的屋架,
然后盖上猛犸皮,屋内也有火塘。顿河边上的柯斯钦基房屋遗址也是很有名
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还发现有骨针,说明人们已能缝制衣服以御寒。
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
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美洲和澳大利亚已经有人居住
了。
19 世纪中叶,有人根据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和传说,认为美洲最早的居
民是从亚洲东北部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东北部的。现在绝大多数人类学家和
考古学家同意这一意见,但对人类进入美洲的具体时间还有不同的看法。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发现的圣地亚戈人,定年在2
万年前。1961 年加拿大埃尔勃特省的塔布尔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定年在4 万
年前。而北美威斯康星冰期大约在4 万至35000 年前和25000 年前至14000
年前出现,当时的海平面比今天低100 米,白令海峡存在着干燥的陆桥。亚
洲大陆古代的猎人为了追捕猛犸那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可能在4 万年前跨过
陆桥来到北美,然后从阿拉斯加越过加拿大,徙居到北美平原。也有一些学
者怀疑塔布尔头骨化石定年的可靠性,认为人类来到北美是在25000 年前至
1 万年前这段时间,但是也不排除比这更早的可能性。
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新南威尔士西部干涸的蒙戈湖中,有一
男一女两具骨骼,定年在32000 年前。和蒙戈湖化石人类年代相近的有凯洛
人,为一男性头骨,定年在3 万年前。在澳大利亚其他一些地方发现了年代
较晚的人类化石。
对澳大利亚最早人类的来源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他们是爪哇直立
猿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凯洛头骨与中国柳江人相似。现在较多的人认为人
类移居到澳大利亚至少是在5 万年前,甚至可以提早到7 万年前。比较可能
的途径是从中国的华南地区经东南亚逐渐迁入的,那时海平面比现在要低,
澳大利亚、新几内亚连接成片。但从东南亚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仍旧需要
渡过海洋,所以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者。
氏族制度的形成 关于最早的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说
明,只能通过间接的材料进行推测。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或原始人
群)就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形式。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是从猿到
人的过渡群体,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应是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中,
婚姻按班辈划分,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互为夫妻,而亲
子之间的婚姻则被禁止。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公社。其存在的
时间大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
血缘家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是19 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根据夏威夷人的
亲属称谓提出的设想,在考古材料中尚得不到实际的例证,所以有的学者不
同意摩尔根的推论。
真正有考古材料作为证据的原始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社会。在旧石器
时代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发现有占地几十或几百平方米的居住遗址,这些遗址
和民族学资料中母系氏族的集体住所,特别是易洛魁人的长屋十分相似。由
此可以推想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存在着易洛魁人那样的氏族组织。这种组织必
定是母系的。第一,旧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很低,又实行群婚,人们只
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血亲的系统只能按母系计算。第二,旧石器时代晚
期的遗址中发现许多妇女小雕像,说明女性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中占有特
别重要的地位。第三,在民族学的资料中,绝大多数父系氏族保留着母系氏
族的遗迹,但在母系氏族中却从未发现过父系氏族的遗迹,这说明母系氏族
的产生必然早于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是一个坚固的血族集团,是在人类生产获得初步发展能维持较
定型群体生活并产生族内近亲通婚禁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成员不可能在氏
族内部找到通婚的对象,他们必须和另一个氏族的成员通婚,因此母系氏族
出现的时候,族外的群婚也产生了。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使各个原始集团之间
发生一定的联系。互通婚姻的氏族组成了早期的部落。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3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2 编辑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约15000 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
器时代过渡。这一过渡时期称为中石器时代。从这时起,人类的经济活动又
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中石器时代,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第四纪最后一
次冰期(北欧为魏舍尔冰期,阿尔卑斯山区为伏尔姆冰期,北美大陆为威斯
康星冰期)的结束,冰河开始溶化、冰川后撤、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
冰原地区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在非洲,全球冰期时的多雨气候转为干旱气
候。植被和动物群也发生变化。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为
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生活的中小动物和鸟类增多。这时,不仅人类狩猎
的对象发生变化,而且经济活动的内容扩大,江河湖海地区,渔猎经济有了
发展。
经济活动的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石器制作技术提高,普遍出现
细小石器,如石箭头、石刀、雕刻器等。这些细小石器通常镶嵌在复合工具
上使用。在渔叉、投掷尖矛、标枪等复合工具广泛使用的基础上,人类发明
了可供远射的弓箭。弓箭是携带方便、命中率较高的远射程武器。它的制造,
促进了狩猎的发展,这是原始社会技术显著进步的一个标志。德国北部汉堡
附近的斯坦尔莫,发现人类最早使用弓箭的证据,时代约为公元前8500 年。
中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南部以法国、西班牙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公
元前9000—8000 年),居民使用带双尖的石叶,带倒刺的鱼叉。北部以马格
尔莫斯文化(公元前6000 年)为代表,其分布范围是从波罗的海向西跨西北
欧到英国。居民以渔猎采集为生,制造的细石器以斜钝边尖状器最为常见,
单列排刺的骨制鱼叉是典型的渔猎工具。在非洲、北美都出现过以细小石器
和弓箭为特征的中石器文化。如南非的威尔顿文化和斯密斯菲尔德文化,中
非的奇托利文化,北美北极地区的“细石叶传统”文化。我国的中石器文化,
以黄河流域的遗存比较重要。中石器时代在各地出现和持续时间不一,中石
器时代文化的特征在不同地区表现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
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
革命。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
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
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
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 年到公元前3500 年。有些氏族和部落在新石器时
代仍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即西亚、东亚(包括南亚)、
中南美洲。
西亚的扎格罗斯山区、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东地中海沿岸的约旦、巴勒
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
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对伊朗西部阿里·库什、盖·达勒、伊拉克的耶莫、
土耳其的恰约尼、巴勒斯坦的耶利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公元前8000
年代末,这些地区的居民已从事原始农业并驯养动物。
东亚的早期农业发源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中国黄河中上游、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6
本帖最后由 Lukaslu 于 2.3.2010 12:27 编辑

长江中下游很早就种植粟和水稻。公元前5300 多年的河北磁山遗址中有粟的
堆积。公元前4900 年,浙江河姆渡的居民已种植水稻。古印度约于公元前
4500 年开始栽培水稻。公元前7000 年,泰国北部已种植豆类、胡芦、黄瓜
等作物,至迟于公元前3500 年已学会种稻。
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
的原产地。
现代的许多主要栽培作物,如大麦、小麦、稻、粟、玉米、马铃薯、甘
蔗、豆类、甘兰、向日葵等,在新石器时代已为不同地区的居民种植。早期
农业极为原始,最早的农具仅仅是一根一端削尖的木棒。人们用木棒、开叉
的树枝、极简陋的石犁、木锄来开垦,然后播种。也用砍倒树木、焚烧树林
的办法来扩大耕地。早期农耕阶段,采集、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一定地
位,人们在农耕的同时,还辅之以采集狩猎活动。
畜牧业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畜牧业。早在中石器时代或更早些
时候,人们已开始驯养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某些小动物。狗
和绵羊是最早被人驯养的动物。伊拉克的帕勒高拉洞穴遗址内发现公元前1
万年家养狗的骨骼。土耳其的恰约尼、英国的斯塔卡遗址都存在人类早期驯
化狗的证据。根据伊拉克的萨威·克米·沙尼达遗址及附近沙尼达洞穴遗址
的考古发掘材料,早在公元前9000—8500 年,这一地区的居民已开始驯养绵
羊和山羊,但这时驯养的绵羊在骨骼形态上与野生羊无多大区别。把野生动
物驯化为家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真正的畜牧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它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
定居的出现而产生。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实践中把
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伊朗西部阿里·库什等遗址的动物骨骼表明,
公元前7000 年前后,西亚已饲养绵羊和山羊。与此同时,西亚和欧洲的希腊
等地还开始饲养猪。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是最早饲养猪的地点。西亚和希腊
也是最早饲养牛的地区。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希腊的尼阿·尼科美弟亚、
阿吉萨等地都发现早期家养牛的骨骼。距今7000 年,我国河姆渡的居民已饲
养猪、狗等家畜。人们饲养马要晚得多,乌克兰草原是最早养马的地区,时
代约为公元前4000 年。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和羊驼。
农业革命的影响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农业、
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
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
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和
畜牧业的发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
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
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农业畜牧业的全部生产活动要求人类更多地
认识、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经济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
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
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
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
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在狩猎采集经济机
关是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7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3 编辑

第四节 文明的产生

金属的冶炼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知使用金属。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金、铜等以纯粹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在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发现用
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扩孔锥、别针,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铜器,年代
为公元前7500 年。后来人类学会冶炼铜(又叫红铜),但纯铜质地柔软,制
成的工具不及石器坚硬,所以金石并用,石器在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
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
人类在冶炼铜的实践中,逐渐学会冶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由于青铜的
熔点较纯铜低,硬度比纯铜高,易于锻制。在相当长时间里,青铜成为制造
各种工具、器皿和武器的重要材料。所以真正的金属器时代是从冶炼和使用
青铜器开始的。公元前3000 年,两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出现青铜器,至公元
前3000 年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已普遍使用青铜器。
人类很早就认识铁这种金属。大约公元前4000 年代,在埃及和两河流域
出现镶在金子上的陨铁珠子,后来,人们也偶然提炼磁铁矿,但这种铁数量
少,而且只能做装饰品。很长时间里,对于人类来说铁是一种稀少的贵金属。
世界上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位于两河流域北部的米坦尼王国,时间为公
元前1400 多年。公元前1370 年,米坦尼王国被赫梯王国征服后,赫梯垄断
冶铁术并禁止任何铁器出口达近两个世纪之久。后来冶铁术才传入两河流域
和埃及。欧洲铁器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 年代初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开始的。非
洲南部和撒哈拉地区,直至公元前1 世纪才进入铁器时代。中国商代中、晚
期人们已对铁有所认识,商代藁城台西遗址和平台刘家河商墓中,发现过刃
部用陨铁锻制的铜钺。掌握冶铁技术并使用铁器是在春秋中晚期以后。
从金石并用时代开始,原始社会进入解体阶段。由于各地历史和生态环
境等具体条件不同,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形成的时间和情况也很不一
致。两河流域、埃及、中南美洲在金石并用时代氏族制度已解体并出现国家。
中国、印度、希腊爱琴海地区在青铜时代进入阶级社会,而罗马和世界大部
分地区则到铁器时代才进入文明社会。
社会大分工 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增
长。农业方面从锄耕变为犁耕,从使用木犁或石犁到使用金属犁,人类改造
自然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在适宜经营农业的地区产生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
要经济活动的部落,在适宜进行畜牧业的地方出现以放牧饲养畜群为主要经
济活动的游牧部落。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
——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①
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生产出超过维持
本集团人口所必需的食物总量。在氏族部落内部开始有了剩余产品和积累。
由于经济已分为两个不同的部门,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农业和畜牧业部
落间出现经常性的交换,以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取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
品,如畜牧部落用牲畜、肉类、兽皮换取农业部落的谷物和农副产品。以前
由于产品过少,并且不存在社会的大分工,所以交换是偶然发生的,且带有
氏族间馈赠的性质。这时则因社会大分工后的需要以及存在可供交换的剩余
产品,从而使交换成为部落间不可缺少的经常性活动。最初的交换形式是以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56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8
物易物,往往通过氏族的首长来进行。久而久之,执行交换任务的氏族代表
往往把经营的氏族财富,攫为己有。在游牧部落中最先出现私有财产。
社会大分工和交换的需要,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转入定居生
活后,逐渐学会了纺织、制砖、制陶、建屋等手工业活动。但手工业生产是
与农业相结合的,没有形成独立的部门。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和定居生
活的稳定,手工业生产日趋复杂,出现制陶、纺织、酿酒、榨油等活动,尤
其是金属器的出现,冶炼、加工、制造金属工具需要专门的技巧和设备。“如
此多样的活动,已经不能由同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
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①
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母系氏族开始转变
为父系氏族。生产力的增长是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基础。在采集狩猎经
济中,唯一的社会分工是性别的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女子从事采集。女子
的生产劳动对生活较有保障,因而她们的地位也高,在氏族中受到高度的尊
敬。自从社会大分工以后,无论是在农业生产还是在放牧管理牲畜的生产中,
都需要较强的劳动力,男子的劳动逐渐占了主导地位。妇女转为主要从事家
务劳动。男女性别间出现了新的分工。“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
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
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②。原来以母系为中心的母权制氏族转变为以父系为中
心的父权制氏族。
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是通过新的婚姻和家族形式而实现的。母系
氏族全盛时期,对偶婚下的从妇居,到这时已与男子所开始拥有的经济和社
会地位不可调和。私有制的萌芽和个人财富的日益增加,促使男子要求改变
旧的传统,打破原有的婚姻秩序,把他的妻子带到家中居住,以便自己的亲
生子女能继承自己的财产。这样,对偶婚的“从妇居”转变为“从夫居”。
家事的发展要求夫妻间有持久的结合,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过渡为一夫一妻
婚。由此,家族也发生深刻变化,母系家族彻底变为父系家族,家属及亲属
由从母系计算改为从父系计算法,氏族也由母系转为父系。恩格斯指出:“母
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③。从此,妇女成为父
权制家族中料理家事的不自由的劳动力。
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是十分复杂、时间很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母权制的不少残余在长时间内被保存着。
父系氏族公社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民主性质,它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
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社会经济细胞。它往往包括三四
代的男系亲属,集体耕种属于氏族的土地,在大家族内共同消费。
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
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人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
消费,才能维持生存。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
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长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
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攫为己有。游牧部落
中的畜群最早变为私有财产,产生私有经济。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59 页。
② 同上第158 页。
③ 同上第52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8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原先以物
换物时,人们没有价值的观念,没有要求被交换的物品在价值上应相等。随
着生产的发展和日趋专门化,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多,交换不仅仅局限于双方,
有时还涉及第三、第四方,为了使交换的各方都能获得需要的物品,出现了
等价交换物。最初的等价交换物,是在某一地区内大家公认的牲畜或某种物
品,如金属、贝壳、盐等。后来有了货币。接着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
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商品生产和商人的活动加速了私有制的发
展。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
自己的劳动,人们要求吸收新的劳动力。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
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起初,奴隶只是生产劳动中的助手,是集体的财产,待
遇和主人也不是相差很大。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人的劳动力价值的提高,
奴隶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上升,主人对奴隶的剥削和奴役也愈益加重,奴隶
被成批赶到田野和工场去劳动。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
分。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使氏族内出现财产分化,产生了富人和穷人的差
别。有的家族利用传统的优越地位,占有较好的土地,或较多的牲畜、奴隶,
成为氏族内的“名门”、“望族”。这些富有家族往往掌握氏族、部落内部
的权力,形成氏族贵族。这样,在氏族社会中,不仅存在自由人和奴隶的差
别,还出现富人和穷人的区别。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生产趋向个体化。以前需要大家族集体力量耕种
的土地,这时可由少数人耕种并获得所需的生活资料。个体生产的可能性和
私有财产制的发展,以及私有观念的加强,使大家族发生分裂。以一夫一妻
制为基础,由夫妻及其子女所组成的个体家庭,从大家族中独立出来。个体
家庭的出现,瓦解了作为父系氏族基本社会经济细胞的家长制大家族。某些
个体家庭迁居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杂居,形成以地域关系结合
起来的农村公社。农村公社破坏了氏族的血缘关系,同时又保留着公有制的
残余,比如土地、森林、牧场等是公有的,定期分配给家庭使用,它是生产
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阶段的社会组织。
国家的产生 在氏族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军事民
主制。军事民主制保留了氏族制度的某些因素,同时存在着军事首长的个人
权力。
由于私有财产和奴隶劳动的存在,使战争频繁发生。过去氏族和部落间
仅为血亲复仇或疆域争执而战。这时则以掠夺他人财富、奴隶为战争目的。
这样,领导部落对外进行战争的军事首领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
强,但这种权力还没有达到国家统治的程度。
由各氏族部落的酋长所组成的议事会仍起着作用,但它的成员逐渐变为
由氏族贵族担任并世袭承继,议事会也变为氏族部落内有势力的人操纵的权
力机构。
原来由全氏族成年男女参加的氏族议事会,已转变为只有全体武装男子
参加的人民大会。在军事民主制的初期和全盛时期它还起着一定的作用,如
对议事会的议案作出决定。随着军事首长个人权力的扩大,人民大会的作用
愈益减弱。
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发展,使得为掠取财富、奴隶的战争频繁发生,战争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9
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分化。掠夺战争带来的财富首先落到首长、贵族等氏
族上层分子手里,担任社会公职的人物逐渐从氏族中独立出来,由社会的公
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并结成一个统治阶级。氏族内出现奴隶主和奴隶、富
人和穷人的尖锐对立和矛盾,原先经济利益一致、地位平等的氏族成员分裂、
分化为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斗争。面对社会分裂
为阶级以及阶级斗争的出现,除舆论外没有任何强制手段的氏族制度已无能
为力。氏族制度已经过时,它被阶级之间的冲突所炸毁。为了调节阶级之间
的利益冲突,使社会生存下去,必须建立一个强制机关,这就是国家。
以军事首领、氏族贵族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夺取了全部
权力。军事首领成了一国之王。“整个氏族制度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
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
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
治和压迫机关了。”①
国家是从氏族组织的废墟上产生的,但它和氏族有着根本的不同:国家
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国家设有
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关,如军队、警察、宪兵、法庭、监狱等等,而氏族完全
没有这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61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9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13.3.2010 23:43 编辑

第五节 史前文化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不仅创造了物质文化,也创造了精神文化。文化
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
经济生产的发展,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在原始时代,社会的上层
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性更为明显和直接,加之完全形成的人出现后直到
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体质形态、生理机能还在不断进化发展,所以人们的
精神活动领域相应也比较狭窄。
宗教的萌芽 宗教是最古老的意识形态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无
论对自身还是对自然界的认识都很幼稚,慢慢在意识中形成了一种观念,相
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支配着自
然界和人类的命运,原始人对它表示敬畏和崇拜,这可能是最早的宗教。
根据现在所知的考古材料,宗教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萌芽的。这一
时期,出现了埋葬死人的风俗。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的岩棚遗址、洞
穴遗址内,如法国的圣沙贝尔、莫斯特、拉·费拉西、巴勒斯坦的厄斯·斯
虎尔、乌兹别克的切舍克·塔什,发现了最古的墓葬。他们把一些动物、小
饰物、工具与死者一起埋葬。法国拉沙佩勒—欧赛恩茨遗址的埋葬中,在一
具尼安德特人骨骼的胸膛上放置着野牛的腿骨,周围放着许多兽骨和燧石工
具。莫斯特遗址内埋葬的一个尼安德特人,头部枕在一堆燧石片上,手边放
着手斧,周围是野牛骨。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人已产生一种虚
幻的灵魂观念和朦胧的信仰,认为人死后他的灵魂似乎还活着,还需要食物、
工具和其他物品。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
原始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对许多自然物(河流、山岳、日、月)和自然力
(风雨、雷电)既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看作具有
生命、意志及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各原始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往往因周围
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
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它也是最古老的宗教形态之一。图腾
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一词源于
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这种古老的宗教是旧
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氏族中,氏
族全体成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来源是植物和动
物。原始人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因而把某种在经济上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
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或认为氏族
一切成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而对它表示崇拜,氏族也往往以它命名,
这种宗教崇拜就是图腾崇拜。
巫术是一种原始的宗教现象。原始人不能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客观规律
及其因果关系,幻想出自然界对于人存在着一种不可见的影响,而人也可以
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相应的方式影响自然界和人,这样就产生了巫术。巫术
种类很多,最普遍的形式是比拟和模仿。如要天下雨,就用口含水,喷向四
方,作出霖雨的象征。旧石器时代晚期法国尼奥洞穴遗址的壁画画着中矛负
伤的野兽,诺克斯洞穴内的野牛壁画,在野牛侧面画着刺入躯体的矛头。这
些壁画都作于洞穴深部、不易观赏的岩壁上,是原始人为施行摹拟巫术所作。
各种巫术活动后来演变为各种宗教仪式。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29
此外,原始人还有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巨石崇拜、动物崇拜、性器官
崇拜等等宗教观念。
氏族社会末期,被崇拜的神越来越多,宗教观念也愈益复杂。氏族内部
分化出专司宗教事务的僧侣和僧侣集团,他们中有些人在氏族制度向阶级社
会的过渡中成为新兴奴隶主阶级在宗教上的代言人。
史前艺术 艺术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也是现实生活的反
映。人类在长期的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语言、感官能力,手达到
高度的完善,有了审美意识和按照自己的预想把某一件物体的形象复制出来
的能力,同时产生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要求。艺术正是从这种要求中产生出
来的。艺术大约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约5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已用赤鹿
的趾骨、狐狸的犬齿和牛肩胛骨串成垂饰,用手在石板上涂抹红色条纹和点
纹。这些可能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
大量的艺术作品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
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是原始艺术的重要形式。
原始绘画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最常见的题材是日常狩猎的各种
野兽。这些绘画不仅刻划出动物的静止状态,也表现出动物的动态,神态逼
真,反映出作者对动物的形态和习性十分熟悉。绘画风格也经历由简到繁的
过程,从较早的单色画发展为具有明暗色调的单色画和彩画。法国拉斯科洞
穴的壁画尺幅巨大,线条粗健,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法国的方哥默、尼奥、
诺克斯、佩什·梅勒、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等都是重要的原始壁画遗址。撒
哈拉沙漠中部的岩画,是非洲最古老的绘画,所绘题材多为象和水牛。中国
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绘画,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已显示高度的造型
和绘画艺术成就。
雕刻也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世界各大洲都发现原始人的雕刻作品,
有的刻在岩壁上,有的雕刻在石头、骨头或兽骨上。按表现手法可分两类。
一类是用雕刻器,在石板、工具、饰物上刻画线条状符号或图案,有深线刻、
浅线刻、轮廓线刻等不同类型。法国拉·费拉西遗址和勒斯·厄伊泽埃地区
一些遗址内画在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是已知最早的这类艺术作品,属欧洲
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期,时代约为距今3 万年。澳大利亚孔纳达洞穴
遗址内的雕刻是一些呈平行和三角形的深浅不同的槽,时代为距今18000 年
前。另一类雕刻艺术包括浮雕、立雕和透雕,尤以石头或象牙刻成的妇女小
雕像最为著名。雕像突出女性特征,有特别肥大的乳房、臀部和腹部。妇女
偶像的出现,反映女子在当时社会的特殊地位①。太平洋玻里尼西亚群岛中复
活节岛的石雕巨人像,共有600 余个,高一般为3—6 米,背部刻有表示文身
的记号,石像的神态既庄严又神秘,具有宗教性质,属当地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的装饰大体可分三类:一类是涂饰,在身体上涂颜料和花纹;第
二类是固定的装饰,如文身、割痕、耳鼻唇饰;第三类是活动的装饰,如佩
戴的手镯、项链等。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懂得装饰自己,18000 年前中
国的山顶洞人妇女已制作穿孔的石珠、兽牙,然后用植物纤维串起来佩戴。
音乐、舞蹈也起源于原始时代。最初的歌唱只是同一呼声或言辞的重复,
后来才有了旋律,器乐比声乐出现得要晚。舞蹈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
作用,原始舞蹈往往以艺术形式再现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生产。狩猎、出征前
① 有的学者认为,突出女性性特征的雕像,表现出一种性崇拜,是原始人对自身繁衍的祈望。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30
常常跳舞以鼓励士气。原始舞蹈常具有巫术的意义,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常
伴以舞蹈。
科学知识的萌芽 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原始人用思维、语言及其他在集
体生活中交流思想的方法,积累起经验,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产生抽象概
念,对自然界的某些因果联系有了初步的了解,逐渐扩大知识领域。原始人
的知识完全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制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文明时代的科
学知识正是从这里开始萌芽的。
原始人已经具有初步的地理知识,他们的生活条件迫使他们去熟悉自己
的生活地区以及周围的自然界。他们能够记住所到过的每一个地点,并给每
一条小溪、山丘、悬崖以一定的名称。
原始语言具有具体性的特点,它有着相当丰富的表示具体事物的称谓,
然而缺乏反映综合概念的词汇。民族学的材料证明,近代许多原始部落的语
言中,可以有表示当地生长的许多种树木特称的词,却没有“树木”这样一
个概括的名词。原始语言的另一特征是每句话所包含的词数很少。随着人们
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大和思维的发展,连贯言词的各种形式的句法才发展起
来。
原始人的数学知识比较落后,最初并没有抽象计数的观念,只知“多”
和“少”,以后慢慢学会用具体物件作为计数工具,最后形成抽象的数的概
念,一般说,计数和数字概念尚处于萌芽状态。
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它扩大了语言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作用,促进了人类的文明。文字的产生经历过一个长时
期的发展过程。文字产生以前的许多万年中,语言始终是原始人的主要交际
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内容的增多,不留痕迹的语言已不能满足社会
需要,于是需要把语言记录下来,将信息传达给生活在不同空间与时期的人
们,这样慢慢产生了记录语言和含义的符号和文字。
为了把信息传到远方,并且达到记忆的目的,原始人常用刻痕和结绳的
办法。在中非发现带有一组组刻痕的骨块,每组具有3—21 个不等的刻痕,
时代为公元前6500 年。世界各地都曾找到刻划有点、线的骨块,时代为2—
3 万年前。虽然我们还不了解这些刻痕的意义,但它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
晚期,原始人可能已尝试贮存某些信息,帮助记忆。民族学的资料中有许多
刻木、刻竹、刻箭记事的例子。结绳也是一种特殊的传达信息和帮助记忆的
符号。古代中国、日本、波斯、埃及、墨西哥、秘鲁都曾盛行结绳记事。其
中古代秘鲁印加印第安人的结绳记事最为发达。他们使用一种打结的绳,叫
做“魁普”,意思就是“结子”。绳子和结子的数目、大小、颜色,以及结
与结之间的距离都有一定的含义。
无论是结绳还是刻痕记事,一般只能表达数量,而无法反映事物的特点
和性质,后来原始人发明了图画文字,用图画来表现思想,记载事实。图画
文字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常常以一整套图画刻画在树皮、石、骨或皮革
上,来表现某种完整的事件或思想。北美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西伯利亚
北部一些部族、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都擅长图画文字。图画文字
一般只能反映所要叙述的内容,而不反映语言的形式,也难以表现抽象和复
杂的概念,它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是文字产生的第一阶段。图画文字进一
步发展,产生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定意
义的文字,有一定的读音,它已是真正的文字。文字发展的很关键的一步是
作者: Lukaslu    时间: 2.3.2010 12:30
符号不仅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代表一定的发音。象形文字后来又演进为表
意文字,在表意文字中,形象逐渐为定形化的符号所代替,并且与一定的读
音相联系。
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 年代末,在西亚的塞姆语区,创造者是苏
美尔人。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0
第二章 最初的文明(上)
(公元前4000 年代后期至2000 年代前期)
第一节 早期埃及
一、埃及文明的发生
自然环境和居民 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
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
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
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
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 月至11 月定期泛
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
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
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
罗河的赠礼。”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
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
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
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
埃及西部的干旱地区,从前大概是水草丰美而适于居住的。19 世纪时,
一位名叫布拉肯霍尔恩的德国科学家曾根据埃及西部沙漠中存在大量古代的
砾石而推测,那里以前可能有一条大河,那些砾石乃是一条古河道。近年来
的航空摄影发现,在埃及西南部确有一条古河道的痕迹。人们推测这可能是
尼罗河的古河道。可是在冰期以后,这个地区因气候变得干燥而逐渐沙漠化,
于是人们逐渐移到现在的尼罗河边来定居。
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由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和讲塞姆语的来自西亚
的人种融合而成的,其语言属于哈姆-塞姆语系。至于他们何时开始融合,则
至今尚无定论,不过这种融合显然开始得很早而经历了很长一个历史过程。
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
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黑
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也
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文明的发生 埃及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它经历了自己的旧石器时代
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边缘的梅里姆达文化、中部
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萨-巴达里文化等)都是农牧业混合型的文化。虽然埃及
的农业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有争论,但公元前6000—5000 年代,其农业文化已
相当发达,并已使用铜器,这为其文明的较早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其后的埃及前王朝Ⅰ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Ⅰ时期(又称阿姆拉特时期,
约公元前4000—3500 年),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属于这
个时期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其自己的
统一符号,这大概是其私有权的记号。在这个时期之末,涅伽达地方1610
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
作为其标志)。在属于涅伽达文化I时期与涅伽达文化Ⅱ时期之交的一个墓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1
中(涅伽达1540 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
鹰神的形象(这也是王权的标志之一)。这说明王权也已萌芽。在狄奥斯波
里·帕尔弗,还发现一段城墙的模型,这表明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长,甚
至战争的存在。
到前王朝Ⅱ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又称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
—3100 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时的墓葬情况
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
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画墓,用
砖坯砌成,在墓墙上有绘画,其内容是有关战争(水陆战)的场面,可能反
映了墓主人(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国王)生前的某些活动。从格伯林发现的一
块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也反映了阶级分化的情况。这块纺织品上画了一些
船,一些人在划桨,还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显系贵族。在蝎王权标头上,
国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以鹰为其标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
大得多。这时留下来的象牙板上有被捆着双手的战俘的形象,这些战俘将沦
为奴隶。在蝎王权标头上,还有奴隶劳动的情景。此权标头上的旗帜上吊着
的田凫,学者们认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号。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文
字,不过还很原始。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
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家为斯帕特,其象
形文字符号为,表示一块灌溉渠道交织的土地。在当时的埃及,这样的
小国家有若干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
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
来,成为一个要塞。反映这个时期存在战争的雕刻和绘画不少,除了上面提
到的画墓中的水陆战图外,还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
调色板等。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
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
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
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了前王朝末期两个国王蝎王和卡王的文物。关于蝎
王,在北方今开罗附近的图拉也发现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结合蝎王权标头上
的图刻内容,学者们推测,他可能对北方进行过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这个
地区,这是最早的有关埃及统一的证据。
附:前王朝埃及考古文化表
年代(公元前) 上埃及下埃及
4000 阿姆拉特(涅伽达文化Ⅰ) 奥马里A (?)
3500 早期格尔塞(涅伽达文化Ⅱ) 奥马里B (?)
3300 晚期格尔塞(涅伽达文化Ⅱ) 晚期格尔塞(马阿迪)
3100 早王朝早王朝
按:学者们对前王朝时期埃及各文化的年代有不同看法,此表根据霍夫
曼《法老前的埃及》一书绘制。见该书第16 页。
早王朝时期 据曼涅托(生活于公元前4—3 世纪之交的一个埃及祭
司)记载,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此后,埃及经历了31 个王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1
朝(到希腊人征服以前)。近代的埃及学家又将古代埃及历史划分为若干时
期,每个时期又包括了曼涅托的若干王朝。其中早王朝时期包括第1—2 王
朝,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2686 年。
据曼涅托记载,美尼斯不仅是第一王朝的建立者,而且是埃及国家的建
立者和统一者。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地区。
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要塞城市
——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腊人对该城的称呼),其守护神是普塔
赫神(世界创造者、艺术和手工业的保护神)。现代考古学未发现有关美尼
斯存在的任何物证。因此,现代埃及学家常把有文物证据的纳尔迈或阿哈与
美尼斯视为一人,也有的学者怀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实性。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希拉康波里、阿卑多斯等地进行的发
掘,本世纪30—50 年代初在开罗附近尼罗河西岸的萨卡拉进行的发掘,为研
究早王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埃及的统一和
君主专制的建立是逐步完成的。
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反映了纳尔迈国王
对北方三角洲进行过胜利的战争,带回了大批战俘和其他虏获物(包括牛、
羊等)。如在纳尔迈权标头上刻着他从北方俘获了12 万人、40 万头大牲畜
和142 万头小牲畜。还有一个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反映了纳尔迈对利比亚进
行过胜利的战争。在纳尔迈调色板的正面,这位国王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
白冠,在调色板背面,他又戴着象征下埃及王权的红冠,也表示了他对南部
和北部的统治权力。但是,纳尔迈实际上并未完成对北方的征服而完全统一
整个国家。
在纳尔迈以后的第一王朝其余诸王留下的文物中,有一些是与他们进行
过统一战争有关的。例如,阿哈国王的一件文物上刻着俘虏的场面,并有“得
到上下埃及”的铭文;阿哈还在三角洲地方建立了一个为舍易斯诺姆所崇拜
的涅特女神的神庙。又如,第一王朝第五个国王登统治时期的雕刻中,国王
登的头上同时戴着象征上下埃及王权的白冠和红冠,还第一次采用了象征上
下埃及王权的双重王衔,他大概是想以此表明他已是上下埃及之王。
但是,直到第二王朝末期,一位名叫哈谢海姆的国王雕像的基座上,还
刻着他杀死“北方的敌人47209 人”和“48205 人”的字样,表明了对北方
战争的巨大规模和残酷性。大概他通过这些战争,才最后征服了北方,统一
了全国。因此,他的继承者哈谢海姆威(有学者认为这两个国王是一个人)
才采用了“荷鲁斯和塞特”双重王衔,他的较完整的名字后都附加有“在其
中的两个神和睦相处”,这显然意味着埃及传说中的两个部分(以塞特为代
表的上埃及和以荷鲁斯为代表的下埃及)的统一。
统一是当时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统一使尼罗
河成为加强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也有利于在更大的规模上利用尼罗河、发
展灌溉农业,从而大大促进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帕勒摩石碑》中对尼
罗河水每年涨水情况的记载就是一个证据。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原来小国寡民的国家机器过于薄
弱,已远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在早王朝时期,埃及新设置了许
多国家机关。这些新设立的国家机关明显地是以国王为中心的,这表明了王
权的逐步加强。君主专制在逐渐形成:王位世袭制出现了,王权神化明显加
强了,国王聚敛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在国王阿哈的墓中,发现有一个王室地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1
产模型可以为证),组成了王室经济。现代学者一般把第一王朝及其以后的
埃及国王称为法老(不过,有的学者认为,严格地说,可能要到新王国时期
埃及的国王才称为法老),即把他们视为专制君主。
早王朝时期出现的马斯塔巴式王墓和贵族墓,明显地反映了君权的扩大
以及国家财富的日益集中于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手中。前王朝时期王墓发
展的最后形式是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的画墓,这两个地方发现的画墓都只有
一个墓室,而且没有地上建筑;但第一王朝时的王墓和贵族墓——马斯塔巴,
则不仅在地下有许多个墓室,而且还有地上建筑(其形状如同现代阿拉伯人
院子中名叫马斯塔巴的长凳,故名)。马斯塔巴墓中众多的墓室,不仅用以
放置国王的尸体,还放置陪葬者的尸体:国王的妻妾、近臣、奴仆,有的多
达一二百人。此外,还有用以放置食物、用具、衣服等物的墓室。古代埃及
人认为,可以通过魔法使这些东西继续为死者享用。第一王朝一个名叫海马
卡的墓占地达1500 多平方米,其规模超过了许多国王的墓。尤其值得注意的
是,第一王朝的国王大多有两个墓(一个在阿卑多斯,一个在萨卡拉)。至
于何者是真墓,何者是纪念性的假墓,还有不同意见。
二、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古王国时期包括第3—6 王朝,时间约为
公元前2686—2181 年,建都于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此时期,而且最
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期,所以,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古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统一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水利灌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
的修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代在埃及种植的所有主要作物(如
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等),在古王国时期都已种植。在农具方
面,奴隶主的经济中使用了由两头牛牵引的重犁,这比用简单的木犁耕地要
先进得多。从贵族墓中的画里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总的来说还很原始,但因
尼罗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淤泥十分肥沃,粮食产量仍可供养古王国时期庞大
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广大的手工业者。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古王国时期埃及的手
工业门类已经不少:建筑、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造
船、制陶、酿酒、纺织、艺术手工业等等都很发达。近年来在第五王朝国王
乌舍尔卡弗的金字塔入口处发掘出的数百尊青铜雕像表明,古王国时期的手
工业水平很高,可能这时埃及已进入青铜时代。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物(神
庙)不仅说明了这时建筑业的高超水平,而且说明了采矿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从西奈地方留下的古王国时期一些国王的名字可以看出,至少在这时,埃及
人已到西奈开采铜矿。
以饲养猪、羊、牛、驴为主的畜牧业,在古王国时期的经济中占有一定
的地位。特别是在水草丰美的三角洲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
古王国时期的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个贵族墓中所画的一幅
市场上以物易物的情景可以为证。这时留下的一分买卖房屋的契约也是这种
情况的例证。手工业者的工资都以实物支付,如油、面包、蔬菜、衣物等,
偶尔也付给铜,但不是作为货币,而是如同其他实物一样,这在许多贵族墓
中的铭文里皆有提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家或国王常常派出商队
到国外去。这种对外贸易往往是同对外掠夺相结合的。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在古王国时期的经济中,王室经济、神庙经济、官僚贵族奴隶主的经济
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占了支配地位。它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
拥有极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他们的经济中,既包括了农业,也包括了手工
业、畜牧业、渔业、园艺业等部分,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他们很
少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物品,同市场绝少联系。
古王国时期的土地占有情况大致如下:国家(包括诺姆)占有的土地、
国王占有的土地、神庙占有的土地、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等。关于小生产者
或农村公社的情况,没有直接资料说明。生活于第3—4 王朝之交的大官梅腾
墓铭文讲到他从“尼苏提乌”(“国王的人们”)那里,用酬金获得200 斯
塔特耕地(1 斯塔特等于2375 平方米),人们推测这些尼苏提乌或许是小生
产者或公社成员,但因缺乏更多资料,还不能说出什么肯定的意见。
国家(包括诺姆)占有的土地,其收入应是用于行政开支,至于官吏薪
金和军队的给养是给予土地,还是发给实物(当时还无货币),尚不得而知。
国王的土地用于供养王室家族。神庙土地则既用之于祭祀,也用作祭司的报
酬。官僚贵族的土地大致来源于继承、购买、赏赐和新开垦的土地等,其收
入基本用于自身消费(除用之于日常的衣食住行外,大量的财富被用之于修
建坟墓和祭祀)。资料表明,国家、国王、神庙、官僚贵族等占有大量的土
地。《帕勒摩石碑》上记载国王(可能是代表国家)一次就赠给神庙1700
多斯塔特耕地;大官梅腾至少拥有260 斯塔特耕地;诺马尔赫伊比除自己原
来占有的大量土地外,国王还赐给他203 斯塔特土地。各类奴隶主占有的土
地不一定集中在一处,而是散在各地。为了经营地产、监督和管理劳动者,
他们使用了大批的书吏、管家等。
各类奴隶主除了剥削奴隶外,还剥削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其他劳动者,在
古王国时期,主要是剥削一种名叫麦尔特的劳动者。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其
他方面的原因,大批劳动者失去土地,或者到奴隶主的土地上去劳动,以领
取口粮和衣物等,或租种奴隶主的土地,交租纳税。贵族墓中有农民因交不
起租税而被捆绑吊打的情景,可见劳动者的处景十分悲惨。古王国时期的农
民还要服劳役和兵役,其负担必定是很沉重的。
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 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君主专制开始确立,这
从许多方面可以看出来。
国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
国王之下有一宰相(现代埃及学家借用阿拉伯语称之为维西尔),主持日常
政务,主管行政、司法、经济和宗教事务,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决策权并
不在维西尔手中,而是在国王手中。军权也不在维西尔手中。维西尔是由国
王任命的,其他高级官吏也是如此。这些官吏都对国王负责,并对国王的宠
惠感恩戴德。
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不仅直接占有了大量的土
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财富,而且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灌溉系统和对外贸易,
一切战利品也都归国王。《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国王
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并把土地赠给贵族的情况。国王们甚至可动用
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自己、给自己的亲属修建金字塔。朕即国家,在经济方
面的表现就是将全国财政置于国王的控制之下。
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来说是强大的军队,这是君
主专制统治的主要物质力量。这支军队既用之于对内镇压和统治,也用之于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对外征战。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战时国王常常御驾亲征,有时虽派人率军
远征,也要经常向国王报告情况,或向国王请示。军队大概由常备军和临时
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备军。战时临时征召部
队,在《大臣乌尼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古代埃及没有法典之类的法律文献传世,虽然
在一些资料中提到有法律纸卷、法律皮卷之类,但现代的人们从未见过。在
古代埃及,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国王可颁布相当于法律的敕令,涉及古王国
末期神庙经济的若干敕令保留了下来。古代埃及有两种法庭:世俗法庭和神
庙法庭。世俗法庭由维西尔担任最高法官,一般的重大案件由他审理。但国
王可插手司法审判,他可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大臣乌
尼传》中就说到国王任命乌尼为法官审理内宫的秘密案件。神庙法庭一般只
处理一些不很重要的民事纠纷。
国王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地方上的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
(州),其行政长官为诺马尔赫(州长)。州长既有世袭的,也有由国王任
命的。世袭的州长可能也要在形式上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有的人可担任两个
诺姆的诺马尔赫。诺马尔赫管理地方行政、统率地方上的军队、维持地方治
安、代收国家赋税、管理在该诺姆中的王室经济和国家地产、管理地方神庙
事务、维持地方上的灌溉系统等。古王国时期的诺马尔赫多半是地方上的旧
贵族,他们在本诺姆中的势力和影响都很大。古王国初期,王权还能控制住
他们;到古王国末期,君主专制大为削弱,王权要在很多方面依靠他们,从
他们中选拔高级官吏,有的地方贵族甚至与国王联姻,担任了维西尔等高级
官职。因此,有的诺马尔赫表现了极大的分离主义倾向,他们甚至靠削弱王
室经济以自肥。在诺姆与中央政府之间,在第5 王朝末设有上埃及官邸,大
臣乌尼就担任过上埃及官邸的长官。有的研究者认为,下埃及官邸的设立较
晚,可能要到第11 王朝时期,但在《大臣乌尼传》中提到过上下埃及各首长、
上下埃及的僧侣首长的官职,似乎表明在古王国时也已设立了下埃及官邸。
上埃及长官显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从乌尼的情况看,其权限包括:代国家征
税,战时统率地方上临时征召的军队等等。可能也起代国王监视地方诺马尔
赫的作用。
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不仅表现在国王个人直接控
制国家的主要权力,还表现在王室家族控制朝政,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
员。第4 王朝时,维西尔一职多为王子担任,即使到第5—6 王朝时,也有王
子担任维西尔的。在萨卡拉地方的第5—6 王朝时的6 个王子墓中,就有一位
担任过维西尔;有两人担任过王室事务监督和军队司令官的职务。在古王国
末期,王权削弱,地方贵族势力抬头,有的地方贵族担任了维西尔,如第6
王朝时一个名叫扎乌的维西尔,原来就是个地方贵族。不过扎乌之所以能担
任维西尔之职,可能与他的两个姐妹成了王后有关。
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在古代埃及,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
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仆。臣民见了国王只能吻他脚前的尘土,一位驸马被允
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第5—6 王朝时的一些官吏(如乌尼等人)
的铭文中反映的对国王奴颜婢膝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当时君臣关系的性质。
不过,梅腾墓铭文中反映的第3—4 王朝之交的官吏与国王的关系似乎并非如
此,第5—6 王朝时的亨库和伊比等人的铭文似乎表明地方贵族与国王的关系
也并非如此。可能,象乌尼这样的人,是国王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因此,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他们对国王的态度同地方贵族有很大的区别。
王权被进一步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
统治。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第4 王朝哈
佛拉国王的一个雕像,就是由荷鲁斯展开双翅保护着他的头。那时的国王还
有一个荷鲁斯名(王衔名)。但是,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逐渐
发展起来,并在第5 王朝占了上风。据魏斯特卡尔纸草说,第5 王朝头三个
国王都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后代。从第3 王朝时起,国王的名字
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的是太阳照耀的区域,也是表示
国王受到太阳神的保护。古王国时期,许多国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
为了得到神权势力的支持,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
动力。神化王权既是王权本身的要求,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王权的神
化也意味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神化。因此,它也为奴隶主阶级所容忍。为此,
古代埃及奴隶主豢养了整整一个祭司集团。
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
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 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
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
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
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
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就成了现在仍可见到的乔赛尔的层级
金字塔,它高61.2 米,底边东西长123.3 米,南北长107.4 米。在金字塔的
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庙,整个建筑群则用围墙围了起来。
第4 王朝第一个国王斯涅弗鲁时,建造了三个金字塔。他的第一座金字
塔在麦杜门,原为一个层级金字塔。后来将各层阶梯填平,成为一个角锥体
的金字塔;其后,他又命人在达淑尔为其建造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但
由于设计上的误差,建到一半时发现角度太大,不得不改变角度,从而成了
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称弯曲形金字塔。对此,斯涅弗鲁当然不满意,于是他
又命人在达淑尔建造了另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可以说,斯涅弗鲁时期
是从层级金字塔向真正角锥体金字塔转变的时期。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 王朝的胡夫国王(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奥普斯)时修
建的,其建筑师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地址被选在孟斐斯附近的尼罗河西岸
的基泽。该金字塔高146.5 米,每边边长约为230 米。据说该金字塔用了约
230 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重约2.5 吨。墓室原建在塔底,后又在
塔内的中部建了墓室。此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面离地面13 米处,呈三角形,
从而使塔身的重量均匀地散开,不致将通道口压垮。
据希罗多德说,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 年的时间,头10 年是修筑
运石头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后20 年用于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
万人。
在胡夫的金字塔旁,还有该王朝的哈佛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夫林)和
孟卡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麦凯林努斯)两个国王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
前不远处有该国王的一个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0 米左右,长50 米
左右,用一整块石头雕成,据说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认
为,狮子是进入天国门户的守护者。
在这些金字塔四周,还仆伏着许多贵族的马斯塔巴,这象征性地反映了
君主专制对其臣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有两种说法。
传统认为,这种坟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从前王朝的画
墓,到早王朝的马斯塔巴,到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锥体的金
字塔。英国学者爱德华兹在其《金字塔》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他认
为,金字塔的修建,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
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1954 年在胡夫
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而角锥体的
金字塔则象征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金字塔的四条棱线就形似太阳的光
芒。他认为,斯涅弗鲁时期是这两种不同的宗教观念的转换时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80 座,起自第3 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新王国
时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岩墓的形式)。它们分布于孟斐
斯附近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
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削弱了君主专制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
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第5 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义后建立
起来的,无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势力来维护其统治。
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
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
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
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第6 王朝国王培比二世的长期统治(据说他六
岁登基为王,活了一百多岁)后,古王国的统一局面终于不能维持,君主专
制也不复存在。第7 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混乱局面。据曼涅托残篇23 所记,
第7 王朝的70 个王只统治了70 天(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同时并立,
而非互相承袭的);而据其残篇24,则为5 个国王统治了75 天。残篇记载
的混乱和分歧反映了当时实际局面的混乱。从第7 王朝起,埃及实已小国林
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
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
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
局势更为混乱。
由于统一局面的不复存在,战乱频仍,灌溉系统遭到破坏,许多良田变
成芦苇丛生的沼泽地。正如《聂菲尔涅胡预言》中所描述的:“土地缩小,
(但是)它的行政人员却很多,土地荒凉不毛,(但)税却很重,只有很少
的谷物,但量斗却很大,而且量时总是满得上了尖。”
沉重的剥削,不断的战乱,经济的破坏,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
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聂菲尔涅胡预言》说:“大地象陶钧一样翻转了起
来。”“没有武器的人(现在)变成占有武器者。人们(恭敬地)向以前鞠
躬行礼的人鞠躬行礼。”“那最下面的人到了顶上,他的变动就象我的腹背
的转动一样大。人们住在坟场上,穷人发了财⋯⋯穷人吃着供祭的面包,仆
役们在欢乐。希利奥波里州,这个众神的出生之地将不存在于世上。”《祭
司安虎同自己心灵的谈话》中也说:“我沉思着大地上所发生的事情,变化
发生了。与往年不同了。一年比一年困难了。国内叛乱了。国家蒙受创痛。
到处在忧伤。许多州和城市陷于悲痛之中。”这些话表明,这时可能发生过
大规模的人民起义。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从《聂菲尔涅胡预言》以及《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中还可看出,这时
埃及曾遭到外族入侵,这就是来自西亚的贝督英人游牧部落的入侵。
小国林立,政局混乱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位于中部埃及的
赫拉克列奥波里逐渐地强大起来,统一了北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的广大地
区,建立了第9—10 王朝。该王朝努力开发法雍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因而
称雄于一时,大有由它重新统一埃及之势。但是,赫拉克列奥波里内有人民
起义、贵族叛乱;外有贝督英人入侵,尤其有兴起于南方的底比斯的争霸。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赫拉克列奥波里的第10 王朝国王阿赫托伊给他的儿子
美利卡拉留下一分政治遗嘱,即著名的《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在这个教
训中,阿赫托伊阐述了新国王应采取的国内外政策,包括对贵族、平民、军
队、人民起义和贵族反叛的政策,对贝督英人和底比斯的政策,尤其对如何
加强王权作了较多的论述。
随着古王国的瓦解,君主专制不复存在,君权神授的理论破产,再也不
能令人信服。第一中间期的现实也表明,君权并非神授,而是谁有实力谁就
可以称王称霸。因此,上述《教训》虽然也还在鼓吹君权神授的理论,但更
值得注意的却是它强调王权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国王对臣民尽义务
的思想。在《教训》中,王权的伟大不是被理解为豪华的仪式或国王的超人
的力量,而是被理解为为臣民服务。它还特别强调王权加强同贵族的关系的
必要性,说明贵族仍是王权依靠的主要阶级基础;同时《教训》也注意到正
在兴起的平民阶层——涅杰斯(小人)的作用。《教训》强调要加强军队,
给他们以土地和其他财产,从物质上厚待军队。
但是,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未能重新统一埃及。在它的南方,底比斯依
靠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联合了它周围的地区,对赫拉克列奥波里统治下的
各诺姆采取了刚柔并举的政策。经过长期斗争,底比斯打败了站在赫拉克列
奥波里王朝一边的喜乌特诺姆,争取了强有力的赫尔摩波里诺姆,夺取了提
尼斯,使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受到严重打击。底比斯建立了第11 王朝。在该
王朝中叶,底比斯终于战胜了赫拉克列奥波里的第10 王朝,重新统一了埃
及。埃及开始了中王国时期。
三、中王国时期和第二中间期
中王国时期王权和地方势力的关系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1786
年)包括第11—12 王朝,首都底比斯,主要崇拜的神祇为阿蒙神。
在第11 王朝中期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时期,底比斯完全战胜了赫拉克列奥
波里王朝,完成了重新统一埃及的重任。第19 王朝时期的一个王表中把他同
第一王朝的建立者美尼斯、第18 王朝的建立者雅赫摩斯并列为各个统一时代
的开创者。
孟图霍特普二世重新统一埃及后,曾力图加强对中央和地方政权的控
制:三个底比斯人相继被指定为维西尔;一个王族成员受命担任了新设立的
下埃及地方长官的职务;同底比斯有着不可调和矛盾的喜乌特诺马尔赫,由
孟图霍特普二世委任的一个王族成员取而代之。但是,对其他的地方贵族,
他却奈何不得。因为,底比斯虽然领导了统一埃及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但
是,在很长的时期里王权还相当软弱,而贵族(包括地方贵族和神庙贵族)
的势力却十分强大。靠鲸吞古王国时代的王室地产而发展起来的贵族势力,
在第一中间期里更肆无忌惮地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政机
关、自己的纪年、自己的军队,世袭自己的职位、夸耀自己在其诺姆中的丰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2
功伟绩以及对人民的恩惠。无论是赫拉克列奥波里,还是底比斯,为了争取
霸权,都不得不依靠各地的贵族。因此,这些贵族虽然依附于其中的一方,
但都表现了强烈的独立性。例如,在赫拉克列奥波里统治下的赫尔摩波里和
喜乌特就是如此。后来,赫尔摩波里投奔了底比斯,对底比斯重新统一埃及
无疑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底比斯不能不让赫尔摩波里的诺马尔赫享有某些
特权。对其他诺姆的诺马尔赫,底比斯当时都还要倚重他们,这就使第一中
间期以来已经坐大的地方贵族在底比斯重新统一埃及后仍然尾大不掉,王权
对他们还不能为所欲为。
中王国初年,贵族之所以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分裂主义倾向,除了
他们自己有强大的实力外,还因王权本身的相对衰弱。而且古王国时的君权
神授理论已经破产,新的王权理论尚未确立,因此贵族势力敢于拥兵自重,
甚至截留中央税收和王室岁入,侵占相邻诺姆的疆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12 王朝的建立者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上台后,对以诺马尔赫为代表的地
方贵族势力采取严厉的政策:他阻止了各诺姆之间连绵不断的争夺地盘的战
争和破坏边界的行动,重新划定了一些诺姆之间的边界;他亲自巡行各地,
整顿秩序和赋税,使属于中央的税收得以上缴国库;他派克赫努姆荷特普一
世去担任羚羊诺姆的诺马尔赫,并将该诺姆与相邻诺姆的边界作了清楚的划
分;他限制了一些诺马尔赫的世袭权力,等等。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打击贵族势力和加强王权的政策,被第12 王朝的其他
国王所承袭。到辛努塞尔特三世时,这一政策收到很大成效,地方贵族的势
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此后再也不能独树一帜与王权抗争,君主专制再次强
化起来。
第12 王朝时期恢复强大的王权,是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一个新的中小
奴隶主阶层“强有力的涅杰斯”逐渐强大起来并成为王权的重要支柱分不开
的。
随着王权的再度强化,国家实力逐渐增强,从第12 王朝时起,埃及又开
始了对外的战争,主要是对南方的努比亚地区,同时也对西亚进行远征。如
第12 王朝的头一位国王阿美涅姆赫特一世在给自己的儿子辛努塞尔特一世
的教训中就说:“我占领了瓦瓦特(按:努比亚地区),我俘虏了马卓依的
人民。”在第一瀑布与第二瀑布之间发现的一个铭文中也讲到在他统治的第
29 年占领瓦瓦特的战争。他的继承者尤其是辛努塞尔特三世,曾频繁地对努
比亚作战。据铭文记载,他进行了四次努比亚战争,最后确定了中王国时期
的南部边界。他在第二瀑布地方建了几座要塞(要塞遗址至今犹存),以巩
固其占领成果。战争的目的除了扩大领土之外,就是掠夺黄金和矿产等。
社会经济状况 国家的重新统一,社会环境的较为稳定,以及同外部世
界联系的扩大,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中王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古代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国家,而农业的发展又与灌溉
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王国时期,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尤其是从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时就已开始治理的法雍地区,在中王国时期得
到更进一步的治理。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排灌渠道,使大片沼泽地区变成
了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在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的舍门赫和库麦赫发现了
尼罗河水涨水高度的记录,这表明在中王国时期对尼罗河水观察范围的扩
大。农具也有所改进,主要是犁的改良。古王国时期的直把犁为装有横木把
手的犁所取代。中王国时期,有关饥荒的报道明显减少,这是农业经济得到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3
发展的结果。
在手工业方面,青铜器的使用更为广泛。在纺织业中,使用了卧式织布
机。这在中王国时期的墓中壁画上有所反映。这时还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手工
业部门,即玻璃制造业,其玻璃制品存留至今。加强了对西奈铜矿的开采,
甚至在以往停止开采的酷暑季节,也督促矿工前往,这可能反映了对铜矿需
求的增长。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在法雍附近新兴起来的
一个工商业城市卡呼恩(可能应读作拉呼恩)可以为证。从这里发掘出不少
商业文书,对研究这个时期的商品货币关系及城市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从
《一个能言善辩的农夫》提供的资料可知,早在第一中间期里,尼罗河流域
同其西部绿洲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已发展起来。
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王国时期的埃及同外部世界的经济交往也
扩大了。当时埃及是地中海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埃及同叙利亚和巴
勒斯坦地区的交往十分活跃。在耶路撒冷西北一个名叫盖塞尔的古代城市的
废墟中,发现了属于埃及的砂岩和花岗岩的雕像,以及从埃及运来的各种象
牙制品和其他制品。这个城市中还有属于埃及风格的建筑物和神庙,这大概
是来这里经商的埃及人建造的。在腓尼基的毕不勒,发现有属于中王国时期
的埃及器皿、狮身人面像等制品。在著名的《辛努海特的故事》中,讲到了
埃及同叙利亚之间活跃的商业联系。在埃及的贝尼哈桑的墓画中,画有37
个亚细亚人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来到埃及的情景。他们可能是要同埃及建立
商业联系,受到了当地的诺马尔赫的友好接待。
中王国时期的埃及已同巴比伦尼亚建立了商业联系。1935 年,在埃及的
一个神庙废墟中发现了四个箱子,其中的物品大多为具有典型的巴比伦尼亚
风格的印章和护身符。
同地中海上克里特岛的商业关系可能早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发生,到中王
国时期更为扩大。在卡呼恩发现了来自克里特的典型的卡马瑞斯式陶器的残
片;在克里特也发现有属于埃及风格的石瓶制品。
同东南方的蓬特(今索马里)也在这时建立了商业联系。第11 王朝时一
个名叫赫努的官吏的铭文说,埃及曾装备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商业远征队去远
征蓬特。在《船舶遇难记》中,叙述了一个水手在乘船去西奈途中的故事。
由于遇到大风,船被吹到了相反的方向,到了蓬特,船也撞坏了,150 名水
手大多遇难,只有这一个水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从蓬特带回大量珍贵物
品:香料、肉桂、檀香木等。
在努比亚,埃及人在第二瀑布附近建立要塞,阻止尼格罗人及其牲畜越
过边境进入埃及放牧,却允许商人到埃及来经商。为了统治和开发努比亚地
区,发展商业贸易,第12 王朝的国王在这一地区开凿了不止一条运河。它们
战时可用以运兵,平时也可用以通商。
中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私有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
此相适应,这时出现了一个中小奴隶主阶层——“强有力的涅杰斯”,并且,
涅杰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王国的政治舞台。
涅杰斯,原意为“小人”,非贵族门第的人,与贵族和大人物相对立。
他们原属于下层自由民,大概起源于古王国末期。在第一中间期,涅杰斯形
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重要来源,从而为企图成为霸
主的各诺姆,其中也包括赫拉克列奥波里和底比斯的统治者所倚重。正如喜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3
乌特诺姆的诺马尔赫梯弗比所说:“我不反对涅杰斯”,因为涅杰斯给他带
来赠礼。《给美利卡拉王的教训》中也指出,要调整贵族与小人涅杰斯的关
系,其目的是要从涅杰斯方面得到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
涅杰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分化的产物。而社会经济和社会分
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涅杰斯阶层的分化。早在第一中间期,就已出现
了所谓的“强有力的涅杰斯”。到中王国时期,这种分化仍在继续。一部分
强有力的涅杰斯占有土地,由别的农民替他们耕种,向他们交租。第12 王朝
时期喜乌特诺姆的一个贵族赫普泽菲在同祭司签订的契约中,就讲到由别的
农民耕种涅杰斯的土地,向涅杰斯交租。有的涅杰斯已参与政权,成了高级
官吏。如第11 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一世时期,一个名叫伊提的涅杰斯,担任了
底比斯的财政大臣。在他的铭文中说,他是靠自己的手腕发展起来的,在困
难的年代里,他养活了整个格伯陵,他有大群的牛羊,大批土地和财产,在
政治上支持王权。还有的涅杰斯可能成了高级军官。如一个名叫虎舍贝克的
军官,曾两次获得国王赏赐的奴隶:一次60 人,一次100 人。但是,也有一
些涅杰斯贫穷了,变成了贫穷的涅杰斯,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过活。
涅杰斯的成长是中王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涅杰斯在政治上
的发展与王权的加强息息相关。涅杰斯是中王国时期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
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了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埃及商品货
币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低,涅杰斯这个阶层的力量还是十分软弱的。
中王国的衰落 中王国时期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不断进行的对外战
争,促进了阶级分化的发展。这种分化不仅表现在涅杰斯的兴起及涅杰斯本
身的进一步分化,而且从资料中我们看到:一方面是这时的一些奴隶主手中
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奴役和剥削本国人民和外族奴隶;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居
民的破产、贫穷,甚至变成奴隶。在布鲁克林第35.1446 号纸草中,记载了
一个奴隶主所拥有的95 个奴隶的名单(因纸草损坏,现仅存80 多个名字),
其中有33 个埃及人,其余为外族奴隶。这些奴隶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家仆、
厨师、教师、花匠、酿酒工、皮鞋工、纺织工、仓库看门人、理发师、讲故
事者等等。在该纸草的另一面,还记载了一个监狱中关押的犯人及逃犯的家
属,他们被罚为奴隶,强制劳动。从《杜阿乌夫之子赫琪给其子拍比的教训》
中,我们看到了普通的埃及劳动者的艰难处境和悲惨生活;因此,稍有一线
希望,他们便想跳出这一牢笼,去当书吏等。从有关开采西奈铜矿的铭文可
以知道,从埃及招去采矿的矿工处境也是很悲惨的,那里环境恶劣,工头极
为粗暴。因此,中王国时期劳动人民同统治者的矛盾十分尖锐。
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除了王权与地方贵族的矛盾之外,在王
室、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很激烈。《辛努海特的故事》中叙述的第
12 王朝初年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死后,宫廷内部矛盾激化,辛努海特怕招来杀
身之祸而从军营中逃往叙利亚一事就是一个例子。
所有这些矛盾导致了中王国的衰落。第13 王朝时,埃及重又陷入分裂状
态,于是开始了第二中间期(包括第13—17 王朝:第13 王朝在南方,第14
王朝在三角洲的西北部,第15—16 王朝为喜克索斯人建立,第17 王朝则是
在第13 王朝之后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的)。
政局的混乱,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了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起义的
情况曲折地反映在《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或译《伊普味陈辞》)中。
起义发生的时间可能在中王国末期,而更可能是在第二中间期里。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3
反映这次起义的《伊普味陈辞》这篇资料的作者,显然是站在敌视起义
者的立场上的,这篇陈辞充满了对起义者的谩骂和攻击。但从中仍可看出一
些起义的情况。
参加起义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下层劳动人民:“贫民已变成财
富的所有者,而不能为他自己制作便鞋的人现在是财宝的占有者。”“所有
的女奴隶随便讲话。”
起义的规模很大,使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财产的人变
成了财产的所有者,而富人变成了穷人;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卑
贱者受到尊敬,而原来的高贵者被打翻在地;仆人,侍候人的人变成了主人。
王权被推翻,神的地位受到挑战,国家机关,包括最神圣的司法机关也被打
开,文件被抢走⋯⋯社会经历了极大的震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王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强有力的
涅杰斯”,在这次起义中成了被打击的对象,他们哀叹着:“多么可怕啊!
我怎么办呢?”
《陈辞》的作者对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愤怒而无可奈何。同发生在第一中
间期里的第一次贫民奴隶大起义一样,这次起义的具体时间、原因、过程和
结局如何均不得而知。不过,起义显然是被镇压下去了。
喜克索斯人入侵 在第二中间期里,埃及还遭到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统
治。喜克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15、16 两个王朝,统治过大半个埃及。
有关喜克索斯人入侵和统治埃及的资料非常贫乏。主要资料有:保存在
约瑟夫著作中的曼涅托残篇第42;喜克索斯人自己留下的一些蜣螂石刻、陶
器、以及为数不多的雕像和石碑;本世纪发现的几份资料等。根据这些资料,
现在还很难恢复这一事件的全貌。因此,有关喜克索斯人入侵的问题仍有不
少争论。
喜克索斯人的组成部分比较复杂,其主要部分可能是属于塞姆人的游牧
部落,同时也掺杂进其他一些人种成分,如胡里特人,甚至印欧语系的人。
其出发点可能是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在比较接近埃及的地区,而不可能是从
远离埃及的地方来的,因为在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的时期,没有发现叙利亚
巴勒斯坦地区有文化中断的现象。其向埃及入侵的原因,最可能的是那一带
地区发生干旱,牧场受到影响,为了寻找新的牧场,这些游牧者便来到埃及
水草丰美的三角洲。开始是一小批、一小批,逐渐地越来越多。由于这时埃
及的统一已经瓦解,无力阻止这些入侵者,他们终于在三角洲站稳了脚跟,
形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并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现代埃及学家大多不同意曼
涅托所说的喜克索斯人采用了大规模武装入侵的方式,而认为是和平的渗
透。
喜克索斯人的首都在三角洲东部某地的阿瓦利斯,其行政机关的情况几
乎毫无资料。很可能他们承袭和利用了埃及原来的一套,如他们设立了下埃
及国王的司库和司库长官的官职。喜克索斯人的首领原来叫做“牧人王”(赫
卡·哈苏特),在埃及建立了他们的政权后,他们的国王也自称法老,并称
为“拉之子”。喜克索斯国王也象原来的埃及国王一样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
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表明他们企图尽可能要适合埃及人的习惯和吸收埃及
人的文化。据《萨勒纸草Ⅰ》说,喜克索斯人崇拜埃及的塞特神,而不许崇
拜埃及其他的神。但实际上,他们不仅崇拜塞特神,而且崇拜太阳神拉,他
们国王的名字中也有拉的名字(如乌舍拉、苏伦舍拉等)、更不用说他们的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3
国王还自称“拉之子”了。
喜克索斯人最初与第13、14 王朝对立,也可能曾迫使南方的第13、17
王朝向它称臣纳贡。他们还联合南方努比亚的库什王共同压制埃及。据《萨
勒纸草Ⅰ》记载,在喜克索斯国王阿波比统治时期,“全国都臣服于它,向
它纳贡”。该纸草还提到,阿波比派了一个使臣去底比斯,给统治南方的第
17 王朝国王捎去一个口信,要底比斯国王把位于底比斯城郊池塘中的河马杀
死,因为据说这些河马的吵嚷声使远在阿瓦利斯的喜克索斯国王难于安眠。
第17 王朝的国王对此未敢反抗,而是答应照办,说明他们对喜克索斯人处于
臣属状态。
喜克索斯人的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了埃及大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而
且还包括了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因此,喜克索斯人的统治在客观上对埃及和
西亚的交往起了沟通的作用。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4
第二节 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一、苏美尔文明的发生
自然环境和居民 亚洲西南部有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大河。这两条
河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群山之中,分别向东南方向流入波斯湾。两河
的上游地区为山地。“两河流域”是指中下游地区,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
今日的伊拉克共和国。两河流域又常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古希腊文,意
指两河之间的地方)。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之希特
—萨马腊为界,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
两部,尼普尔(今名努法尔)以北称阿卡德,以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处于干旱地带,农业灌溉需要利用河水。每年春季,上游山区
的溶雪流入两河,造成河水泛滥。两河流域北部多山,河岸高起,所以河水
泛滥只能淹及沿岸地带。南部则是一片冲积平原,两河相距较近。河水泛滥
时,大部分地区被水浸灌。可见,南部的灌溉条件比北部要好些,但也容易
受灾。因此,在人们掌握一定的防洪与排水技术前,南部平原地区并不适于
居住。考古资料表明,两河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在北部山地。新石
器时代农业文化,如哈逊纳文化、哈雷夫文化都位于北部丘陵地带。哈雷夫
文化结束之时(约公元前4300 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才逐渐开发
出来。
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何种人,现在尚不清楚。约公元前5000 年代后半
叶,两河流域南部已有人居住。这些居民在考古学上称为“欧贝德人”(得
名于欧贝德遗址)。“欧贝德人”的起源至今不明。不久,苏美尔语人部落
来到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也没有最后解决。苏美尔
人逐渐融合“欧贝德人”,成为南部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约公元前3000
年代初,一支语言属于塞姆语系的游牧部落来到巴比伦尼亚北部,称为阿卡
德人。后来,操塞姆语的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先后来到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周围还居住着其他部落:北部的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库提
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东南的埃兰人等等。两河流域经常受到这些四周
部落的入侵。两河流域的历史包含着多种民族互相影响和互相承袭的历史。
向文明的过渡 约公元前4300 年,继哈雷夫文化之后,两河流域南部
的苏美尔人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开始了氏族社会解体和向文明过渡的过程。
在考古学上,这是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乌鲁克文化期和捷姆迭特·那色
文化期。
埃利都·欧贝德时期(约公元前4300—3500 年),苏美尔人掌握了初步
的人工灌溉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畜牧业和渔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仍起重要
作用。劳动工具大部分为石器和骨器。但已开始出现铜器,如渔叉等等。居
民的住房为用泥土和芦苇筑成的小屋。在埃利都遗址,发现一些建筑在高大
土台基上的泥砖神庙。如遗址第8 层的一座神庙,面积约252 平方米。泥砖
神庙与芦苇小屋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氏族社会内部的分化。在埃利都
遗址的墓地,出土了一座男性雕像,左手执一根泥制棍棒。这座男像代表了
氏族部落的军事首领,其手中的棍棒则是后世王权和权标的起源。这说明,
苏美尔人已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乌鲁克时期(约公元前3500—3100 年),人工灌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社会分化更为加剧。乌鲁克遗址出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4
土了一座石膏瓶,其上的浮雕清楚地表现出两个对立的阶级,一方是奉献产
品的裸体群众,另一方是祭司或氏族贵族。神庙规模越来越大。如乌鲁克遗
址的“镶锥宫”,其庭院的墙壁用红、白、黑三色的镶嵌锥体加以修饰。庭
院的北端有两个阶梯通往建筑在高大台基上的柱厅。柱厅的圆柱直径为2.62
米。这座结构复杂的大神庙显然是为氏族贵族服务的。人们的居住地也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分工复杂和阶级分化,一些居民迁往较
大的村落,形成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合为城市或小镇。例
如,乌鲁克城是由埃安那、乌鲁克和库拉布三个居民中心聚集而成的。据一
种估计,约公元前3200 年,两河流域南部有农村112 个,小镇10 个,小城
1 个。这种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表明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
开始让位于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这一时期出现了文字。基什附近
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 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
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至乌鲁克文化末期,大约有2000 个文字
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这些事实表明,苏美尔人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
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约公元前3100—2800 年),文字进一步发展,产
生了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原始文字时期”。文字
运用更为广泛。在经济文书中,男奴称尼塔库尔,意为外邦的男人。女奴称
姆鲁斯·库尔,意为外邦的女人。这说明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还有几类
人在经济文书中也经常提到,例如,恩(最高祭司、统治者)、恩·萨尔(最
高女祭司)、格尔·萨布(商人首领)、图格·迪(首席法官)、帕·苏尔
(指挥官)等等。显而易见,这些人是高居于平民之上的氏族贵族或官吏。
在两河流域南部,这时期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奴隶制城邦,主要有埃利都、
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等。捷
姆迭特·那色文化期之后,两河流域南部进入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
2800—2371 年)。
二、苏美尔城邦
社会经济状况 苏美尔各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
形成的。早期城邦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例如,乌尔城邦面积不过90 平方
公里,人口约6000 人。每一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神庙地位最高。
在苏美尔各城邦经济生活中,神庙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城邦的经济中心。
神庙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逐渐形成的。考古学者在伊拉克北部一
个与欧贝德文化有联系的神庙遗址发现了大量印章,证明神庙在氏族部落经
济生活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乌鲁克出土的一份神庙文书(属捷姆迭特·那色
文化期)记载每日供给50 人的口粮数量。这说明神庙已经拥有较多的土地。
神庙土地是氏族部落的共同财产。国家形成后,这类土地转变为城邦国有经
济,土地数量大大增加。据一种估计,早王期后期,拉伽什城邦的神庙占有
全国土地的1/4 至1/3。神庙土地分为三类:(1)祭田,由奴隶和丧失公民
权依附于神庙的自由民耕种,收入供神庙消费。(2)口粮田,分给神庙管理
人员(包括高级祭司,一般管理人员)、手工业者和神庙依附者作为职田或
服役份地。(3)出租地,出租给个人(主要是份地不足的神庙人员),地租
用谷物或银子支付。这三类土地都严禁出卖。
神庙经济内部分工细密,有农业、畜牧业和捕鱼业等等。神庙还控制了
城邦的手工业和商业。神庙也使用奴隶劳动,有的奴隶属神庙所有,有的属
神庙管理人员所有。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5
神庙人员在城邦人口中占很大比重。据估计,拉伽什城邦第二大神庙巴
乌神庙曾有奴隶和依附民约1200 人。早王朝中期,苏鲁帕克城邦居民总数约
15000—20000 人,其中半数与神庙有经济联系。
神庙经济控制在以城邦首领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手中。他们占有大量的土
地。据一份文献,某一努邦达(神庙主要监督)占地约48 公顷,一个管理草
料的官员的份地约32 公顷,普通劳动者的份地小的只有0.34 公顷。而最下
层的奴隶,只能领到一点起码的生活资料。更有甚者,以城邦首领为首的奴
隶主贵族还占有大量的神庙祭田,或将个人份地与祭田掺杂在一起,由神庙
依附者和奴隶耕种。至早王朝后期,城邦首领逐渐把神庙土地转变为王室经
济。
苏美尔城邦的农村公社也占有许多土地。农村公社规模一般较小,彼此
之间往来不甚密切。因此,农村公社在城邦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及神庙重要。
农村公社的土地已分配给各个家族。保有份地的公社成员就是城邦公民。他
们对国家负有义务,必须向国家纳税,服兵役。农村公社的土地是可以买卖
的。早王朝中、后期许多经济文献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兼并普通公民土地的情
况。例如,一件文书记载拉伽什王恩赫加尔(约公元前27 世纪)购买了150
布耳(合952.5 公顷)的土地。据苏鲁帕克城邦的一件土地买卖文书,某一
公民出售2 甘(约合0.7 公顷)的土地。土地出售数额不同,表明土地买卖
已较为普遍。公社成员失去土地,也就失去公民身份。他们大多数沦为神庙
或世俗贵族的依附者,有的则沦为奴隶,甚至出现家长将整个家族(或家庭)
交给债权人抵债的情况。可见,苏美尔城邦内部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平民
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政治制度 从氏族制演变而来的苏美尔城邦,在其形成之初,还存在着
氏族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残余。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
议和人民大会。它们分别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首领、氏族长老会议和
民众会议演变而来的。当然,城邦的政治机构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机构有本
质的不同,它们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统治工具。
城邦首领有“恩”、“恩西”和“卢伽尔”(或王)三种称号。大概“卢
伽尔”是较为强大的城邦首领或城邦霸主的称号。此外,这三种称号并无多
大区别。城邦首领兼有宗教和世俗双重职能。在宗教方面,他们是城邦主神
最高祭司,居住在主神神庙内,主持城邦的祭祀活动,掌握神庙经济和神庙
的修建。作为世俗统治者,他们主管城邦水利工程的修筑,平时参加政权管
理,战时统帅军队。
贵族会议(阿巴·乌鲁)和公民大会(古鲁什·乌鲁)在苏美尔语中又
有一个共同名称“温肯”,其义为“人民组织”,即城邦会议。由于有关早
期城邦会议的资料不足,学术界多从苏美尔神话和史诗中寻找线索加以研
究。据《创世纪》等神话,众神大会(相当于公民大会)有权选举王,决定
城邦战和大事。但是操纵众神大会的则是以众神之父恩利尔和天神安为首的
“决定命运的七神”(相当于贵族会议)。神话中反映的情况,从考古发现
中能够取得旁证。乌鲁克遗址有一座面积约600 平方米的大庭院。庭院中有
土砖垒起的平台。平台上立有柱子,原是有顶盖的。有的学者据苏美尔文献
推断,这座庭院是公民大会会场。贵族会议在小平台开会,城邦公民在稍远
的地方出席会议。这座建筑物的结构方式反映了贵族会议高居于公民大会之
上的地位。就一般情况而言,公民大会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已起不了重要的作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5
用,它已沦为城邦首领和贵族会议操纵的工具。
在城邦贵族会议中,祭司贵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苏美尔城邦史的很长
一段时间里,神庙不仅是城邦的经济中心,而且还是政治中心。它实际上起
着国家行政机关的作用。国家官吏多由祭司或神庙人员充任。城邦主神的最
高祭司担任城邦统治者和贵族会议首领,但其地位并不显赫,在权力上受到
高级祭司和世俗贵族的很大限制。按苏美尔人的传统观念,王位是一个“巴
拉”,即一个任期有限的官职。早期的文献资料表明,城邦首领世袭制还没
有完全确立。在神庙经济管理方面,城邦首领的权力也是有限的,乌尔、苏
鲁帕克的早期经济文献反映出神庙经济实际上掌握在散伽(主持祭典的大祭
司)等高级祭司手中。城邦首领在重大事情上,还需征求城邦会议的意见。
例如,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记载,乌鲁克城邦在面临基什入侵时,城
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主张抵抗,遭到贵族会议的反对。但是他的主张在得到公
民大会的支持后实现了。可见,城邦首领往往利用公民大会来与贵族会议争
夺更大的统治权。这种斗争在苏美尔城邦是十分激烈的。例如在乌鲁克城邦,
吉尔伽美什前三代的王恩美尔卡尔曾脱离神庙,迁到新的居地(仍叫乌鲁
克),宣称:“我的权杖,王权威力的象征,乌鲁克的保护伞,它驱散了一
切恐惧”。这是城邦首领企图摆脱束缚,成为掌握城邦大权的君主的声明。
但是,其后城邦首领的权力仍受到制约。据《吉尔伽美什史诗》所记,乌鲁
克的贵族对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
满。他们乞求天上的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乌鲁克的贵族最后击败了吉尔伽
美什,将他处以短期流放。上述事实说明,城邦首领还未能摆脱贵族会议的
控制。
早王朝后期,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城邦内部阶级斗争愈益尖锐。以神庙
上层祭司和贵族会议为统治核心的政治体制已不能满足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强化国家机构,建立权力比较集中的君主政体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时
期王权日益扩大。考古学家在基什、埃利都等地发现大规模的王宫遗址。基
什的王宫(A),面积约6000 平方米。埃利都的王宫是两座面积均为2925
平方米的建筑物,有双重围墙,外墙和内墙之间的通道为1.2 米。根据基什、
埃利都的王宫建筑推断,城邦统治者大概已经脱离神庙,建立了个人统治。
拉伽什的材料则比较清楚地说明君主政体在该邦已经形成。拉伽什乌尔南什
王朝(约公元前26 世纪中叶—24 世纪上半叶)父子兄弟六传,统治了100
余年。国王手下有一个世俗的官僚机构。见于铭文的官吏有苏卡尔(国王的
助手)、萨格苏尔(大概是地方首脑)、持杯者、书吏等等。这些官员在国
家事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早王朝后期,君主政体在苏美尔各邦先后形成。
城邦争霸战争和内部阶级斗争 苏美尔各邦之间为争夺土地、奴隶和
霸权展开长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基什、乌鲁克等邦先后称
霸。基什王麦西里姆(约公元前27 世纪末叶)为霸主时,曾调停拉伽什与乌
玛之间的边界冲突。后来,拉伽什强大起来。拉伽什王乌尔南什(约公元前
26 世纪中叶)的铭文说:“地尔姆(即波斯湾的巴林)的船从外国带给他作
为贡物的木材”。这说明他已经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他还控制了乌尔。
乌尔南什之孙安纳吐姆在位时,征服了许多城邦。他的头衔为“纳姆·卢伽
尔”,即苏美尔诸邦之霸主。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两大军事同
盟。南方同盟(拉伽什除外)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
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5
反映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城邦争霸战争过程中,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长期的战争,
使大批公民破产失地。据估计,拉伽什王恩铁美那(约公元前25 世纪下半叶)
在位时,拉伽什只有3600 公民。同时王权在战争中不断扩大,国王和以祭司
为代表的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在拉伽什城邦,乌尔南什王朝末王恩南
纳杜门执政仅四年,被高级祭司恩涅塔尔吉(约公元前24 世纪上半叶)推翻。
但是,恩涅塔尔吉和其子卢伽尔安达(约公元前2384—2378 年)上台后,显
然背叛了祭司贵族的利益,而成为专横的君主。据《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
记载,卢伽尔安达侵吞神庙财产,向高级祭司散伽征收贡税,加强对神庙劳
动者的监督和剥削。广大平民也遭受王室官员的横征暴敛。卢伽尔安达的暴
行加剧了拉伽什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在这种形势下,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
那(约公元前2378—2371 年)推翻了卢伽尔安达,上台执政。
乌鲁卡基那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是废除卢伽尔安达时
期的“弊政”。乌鲁卡基那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城邦内部的矛盾,以加强
城邦政权对奴隶实行专政的职能。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但大多
是以不触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为前提的。例如,他禁止贵族用贱
价强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等,实际还是容许兼并。平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并
没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乌鲁卡基那废除向祭司征收的重税,制定给予祭司
的口粮和开支的新定额,特别是把神庙地产归还神庙,从而增强了祭司贵族
的力量,削弱了王权。这就说明,改革具有向以祭司为首的贵族妥协并维护
其利益的一面。当然,乌鲁卡基那采取的某些措施(如减轻平民负担,兴修
水利等等)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
乌鲁卡基那执政仅八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就率军入侵拉格什,残酷
蹂躏了这个城市。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彻底失败。卢伽尔扎吉西又战胜了其他
一些城邦,大有统一苏美尔之势。但是就在他的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371—
2347 年),北方的阿卡德兴起,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
三、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的统一 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2191 年)的创立者
是萨尔贡(或读作沙鲁金,约公元前2371—2316 年)。萨尔贡出身微贱,自
称“母卑,父不知所在”。他出生后,被母亲弃于幼发拉底河边,由一园丁
收养。后来,萨尔贡到基什王乌尔扎巴巴(约公元前25 世纪下半叶)的宫廷
作园丁,兼任“献杯者”等职,成为乌尔扎巴巴的近臣。当基什被乌玛王卢
伽尔扎吉西击败一蹶不振时,萨尔贡乘机夺取政权。大概由于基什旧贵族的
势力比较强大,萨尔贡夺权后仍用基什国号,称“基什王”。待地位巩固后,
他便自建新都阿卡德城(该城遗址至今尚未发现)。
萨尔贡先后出征34 次,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用套狗的绳圈把他拖到尼普
尔城的恩利尔神庙前,当作牺牲烧以祭神。接着萨尔贡挥兵南下,降服乌尔,
攻取乌鲁克,征伐拉格什,“洗剑于波斯湾”。昔日的苏美尔城市几乎尽遭
摧毁,苏美尔旧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在东方,萨尔贡远征埃兰,略取
苏撒等城市。在北方,萨尔贡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还曾进
兵到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以及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地带。萨尔贡自
称“天下四方之王”。他的铭文说:“恩利尔把[从]上海(即北方的地中
海)到下海(即南方的波斯湾)地区给了他”。萨尔贡虽然征服了广大地区,
但他直接统治的地方大概只限于两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5
东边的埃兰等只是其属国,仍保持半独立的状态。黎巴嫩山脉一带则仅是征
服所及的边远地区。
政治和经济状况 萨尔贡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铭文说:“他使全国只
有一张嘴”。萨尔贡的中央政府机构拥有众多的官员。萨尔贡组建了两河流
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人数达5400 人。地方行政长官多为阿卡德贵族。为
缓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萨尔贡也任命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
官吏。例如,拉伽什的乌鲁卡基那晚年曾任当地总督。但是在阿卡德时代,
中央集权制还未最后形成,国家机构并不完善,地方旧贵族的势力仍很顽强。
阿卡德统一时期,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由于灌溉网的扩大和完善,
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交通的发展使对外贸易范围
不断扩大,远达印度河流域。
奴隶制也有发展。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大量的战俘沦为奴隶。例如萨尔
贡之子里木什(约公元前2315—2307 年)的铭文记载,他从乌尔等地俘虏了
5460 人,从卡扎卢俘虏了5864 人,从阿达布等地俘虏了14576 人,等等。
当时的土地买卖文书中,提到地价不仅可用银、大麦和其他实物,也可用奴
隶支付。这说明奴隶的使用比较普遍。农村公社进一步分化。里木什之兄玛
尼什吐苏(阿卡德第三王,约公元前2306—2292 年)的一个方尖碑上的铭文
记载,他在四个地方购买了八项土地,除一项数目残缺外,其余总计合3158
公顷。可见,土地兼并是严重的。许多平民失地破产,有的甚至沦为债奴。
阿卡德王国内部奴隶与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被
征服者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萨尔贡晚年曾一度被起义者包围在阿卡德城。
里木什在位时,国内又爆发大规模起义。尼普尔的一件铭文记载,里木什曾
杀死数千起义群众。
纳拉姆·辛(约公元前2291—2255 年)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
度扩张。他自称“四方之王”,“普天下之王”。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
王国逐渐衰落。其继位者沙尔·卡利·沙里(约公元前2254—2230 年)死于
宫廷政变。约公元前2191 年,来自东北面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
域,灭亡了阿卡德王国。
四、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立和王权的加强 库提人在两河流域南部没有建立
统一的国家,对苏美尔地区的统治也比较薄弱。苏美尔各邦逐渐复兴。约公
元前2120 年,乌鲁克王乌图赫加尔(约公元前2120—2114 年)赶走了库提
人。不久,乌尔王乌尔纳木(约公元前2113—2096 年)战胜乌图赫伽尔,统
一南部两河流域,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2006 年,乌尔第一、
二王朝存在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增强。乌尔纳木颁布了现今所知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现仅存一些残篇),以法律
的形式确立自己在南部两河流域的最高统治。这部法典的“序言”说:“恩
利尔从众人中选择了他(即乌尔纳木)”。至乌尔纳木之子舒尔吉(约公元
前2095—2048 年)时,国王开始被视为神。舒尔吉称为“神舒尔吉”。舒尔
吉之子阿马尔·辛(约公元前2047—2039 年)则称为“给全国民众以生命之
神”。国王独揽军政大权,官吏被视为“国王的奴隶”。在中央集权制度下,
原先的城邦成为地方行政单位。恩西为地方官员,由国王任免,其职责主要
与神庙事务有关。他们从神庙领取俸禄,向国家缴纳贡赋。可见,地方旧贵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5
族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
社会经济状况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的经济有了新的发
展。青铜器普遍使用。水利网进一步扩大和改善。乌尔纳木在位时,曾修建
许多河渠。农业上出现带播种器的犁。商业贸易也有所发展,商品种类很多,
白银已成为商品价值公认的尺度。
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国王直接控制全国3/5 以上的土地,建立奴隶制
大经济。王室的农场、牧场和手工业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劳动者是奴隶
和依附于王室经济的自由民。王室经济拥有众多的管理人员。例如,乌玛地
区王室经济中仅监督依附民的监工就有70 余人。王室经济管理严密。国家规
定管理人员要定期上呈有关劳动者的口粮分配情况和死亡情况。王室经济中
的依附民和奴隶的地位相差不大,他们只能领取一点维持生活的口粮。据一
件文书,一个女奴劳动队,一个月内死了57 人,可见,王室经济对劳动者的
剥削是十分残酷的。
私有奴隶制也有发展。当时买卖奴隶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般牧人、手工
匠、商人和士兵都有奴隶。有的商人可能以买卖奴隶谋利。例如一份文书记
载:“商人乌尔·奴斯库从奴隶主人乌尔·额处以银11 舍克勒(合92.4 克)
买了一个名叫⋯⋯鲁姆的男奴来。”私人奴隶比王室经济的奴隶处境要稍好
些。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能赎身和出席法庭作证。但是国家严格保护奴隶主
对奴隶的占有权。《乌尔纳木法典》第14 条规定:“倘若[⋯⋯]有男奴[或
女奴从主人家逃跑]并越出城界,(他)人将他(或她)带回,则该奴隶的
主人应付给替他带回者银2 舍克勒。”法典第23 条规定:“倘若有人的女奴
把自己与其女主人相比,对她出言不逊,则应以1 夸脱盐擦洗其嘴。”可见,
国家对奴隶反抗行为的制裁是十分严厉的。
奴隶制的发展加剧了自由民内部的分化。乌尔第三王朝时,大多数自由
民处境日益恶化。《乌尔纳木法典》第29 条对出租土地作了具体规定,这说
明当时无地少地的自由民是很多的。他们中有的人不得不租种富人的土地维
持生活。有的则在农忙季节到王室农场当雇工,仅领取比奴隶多1 至2 倍的
口粮。据估计,苏美尔和阿卡德十个城市的王室和寺庙经济大约需要21000
个雇工。还有的人甚至被迫自卖为奴。例如一份文书记载:“乌尔杜苦伽,
其妻安扎布及其子女宁达达·尼努拉尼、乌尔苏马赫,以三分之二明那又三
舍克勒(即43 舍克勒,合361.2 克)银子[的价格]甘愿出卖他们自己。”
当时这种自卖为奴的人是比较多的。
乌尔第三王朝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逃亡现象很普遍。自由民大
量破产影响国家兵源。国王伊比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029—2006 年),东
南面的埃兰人和西面的阿摩利人不断侵袭。最后,伊比辛被埃兰人所俘,乌
尔第三王朝覆灭。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南部两河流域又陷入诸邦分立的局面。
五、古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尼亚的统一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兰人不久退回东方山地。
入侵的阿摩利人却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阿摩利人说的是塞姆语,与阿卡德
人语言相近。他们初到时,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但很快接受了苏美尔·阿
卡德文化,进入阶级社会。这时期,在两河流域兴起了一些阿摩利人的国家,
如苏美尔地区的拉尔萨,阿卡德地区的伊新,伊新以北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
里,底格里斯河中游迪亚拉河流域的埃什嫩那,等等。这些国家为争夺两河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6
流域的统治权展开长期混战,最后统一两河流域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
伦王国又称巴比伦第一王朝)。
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扼西亚贸易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巴
比伦城市出现较早,但作为一个城邦大约是在公元前1894 年由阿摩利人苏穆
阿布姆建立的。立国之初,巴比伦只是一个依附邻国的小邦。到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1750 年)时,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汉谟拉比登
上王位后,即着手进行统一两河流域的战争。这时外部的形势对汉谟拉比的
统一活动是十分有利的。马里、埃什嫩那受控于强盛起来的亚述,拉尔萨一
度被埃兰人征服,伊新也衰弱了。汉谟拉比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一个时期
集中力量打击一个主要敌人。他首先与拉尔萨结盟,灭亡伊新。接着他又与
马里联盟,帮助马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在马里支持下征服拉尔萨。拉尔萨灭
亡后,汉谟拉比挥兵直逼马里城下,迫使马里臣服。不久,汉谟拉比残酷镇
压马里的叛乱,将马里城夷为平地。汉谟拉比在位时,除亚述和埃什嫩那未
被最后征服外,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 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了中央集
权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极力宣扬王权神授,他说:“安努(即天神)与恩利
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
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
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汉谟拉比还自称“众神之王”,专制王权和神权趋
于统一。
汉谟拉比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他不仅设立中央政府机构,还派总督管
理较大的地区,城市和较小的地区则派行政长官管理。从汉谟拉比给手下官
员的许多书信中,反映出他直接控制着国家一切重要事务。例如,他曾下诏,
命令拉尔萨地区总督辛·伊丁那姆将三名宫廷门吏押解到王宫。在另一篇诏
令中,他指示辛·伊丁那姆调查一件行贿案,如果情况属实,将赃款、赃物、
受贿者及知情人证押送到王宫。有一篇诏令提到,汉谟拉比命令辛·伊丁那
姆将八名未到任者解送到巴比伦城。此八人中,一名是队长,一名宫廷侍者,
一名占卜者。这些事实说明,汉谟拉比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
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可以任意逮捕政府官员。
汉谟拉比组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他分给士兵份地,规定
士兵服役义务。他严禁军官侵吞士兵财物,违者要被处以死刑。汉谟拉比从
经济方面保证士兵的地位,使国家有一支随时可征召的军队。他直接掌管军
队的调动。例如,他命令拉尔萨地区总督辛·伊丁那姆把手下一支240 人的
军队并入另一个人统领的部队,而且不许有任何耽延。对于不服从命令的官
员,汉谟拉比给予严厉制裁。他在给某官员的一篇诏令中说:“去年,我派
一些拉克布弓箭手到你那里,已经过了八个月,你还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果你不尽快使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你将得不到宽恕”。以上事实表
明,汉谟拉比独揽了军事大权。
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方面的控制。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
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汉谟拉比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他
在位第8、9、24、33 年的年名都是开凿河渠之年。第33 年的铭文说,他重
凿汉谟拉比运河,因而“供应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
新以不断而充足的水源”。汉谟拉比还亲自处理地方上呈送的经济案件。例
如,在给拉尔萨地区总督沙马什·哈西尔的诏令中,汉谟拉比指示:阿摩利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6
人头目艾丁·加米尔总督曾耕种柯巴吐姆城7 布耳(约合44.45 公顷)的土
地,后来这块土地交给了“纳贡人”(即以缴纳贡赋为条件从王室领取份地
的自由民);应将在幼格第姆沙运河旁属于宫廷的余地给予艾丁·加米尔,
作为补偿。在国家进行公共工程建筑时,汉谟拉比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例
如他曾下诏,命令拉尔萨地区总督辛·伊丁那姆将其派去的360 个劳动者,
“务使其中180 人与拉尔萨城的劳动者一起劳动,另180 人与哈布拉城劳动
者一起劳动”。汉谟拉比经常审查地方神庙帐目。例如,他在一篇诏令中,
命令辛·伊丁那姆让一些神庙的官吏迅速到巴比伦向他报告账目。他还规定:
如果商人赎回被俘的士兵,士兵无力支付赎金,由地方神庙支付。可见,汉
谟拉比控制了地方神庙经济。总之,在汉谟拉比时代,专制王权已经确立。
汉谟拉比法典 自乌尔第三王朝以来,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
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
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便吸取以前各邦
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法典大概在其
在位第30 年后刻石颁布。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高2.25 米,上部周长1.65
米,底部周长1.90 米。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
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镌刻的铭文。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
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则表示,汉
谟拉比遵奉神意,保护黎民,故创立公正的法典,以垂久远;后世有敢不遵
法典之王,必因违犯神意而受神罚。正文共282 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
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
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古
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等级制度 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着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穆
什根努、奴隶三个等级。阿维鲁是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维鲁等级中有大
奴隶主、中小奴隶主,占多数的则是受压迫的下层自由民。穆什根努是无公
民权的自由民,大概来源于破产失地的公民或原无公民权的自由民。与穆什
根努同一等级的还有“纳贡人”。纳贡人成份比较复杂。汉谟拉比之子萨姆
苏伊鲁纳(约公元前1749—1712 年)在一篇诏令中说,我“救[援]纳贡人。
[我已]豁免[⋯⋯]的、伊沙库的,(以及)[牧民]的拖欠⋯⋯”可见,
纳贡人至少包括伊沙库、牧民和另一种劳动者(因原文缺失,不知其职业名
称)。伊沙库主要是指以缴纳贡赋为条件从王室地产领取份地的佃耕农民。
他们的身份大概不能随意改变。例如,汉谟拉比给某官员的诏令说:“你不
得指派伊沙库农民阶级的成员作为里都士兵,因为按身份来说,他们都是伊
沙库农民”。古巴比伦王国的士兵称里都、巴衣鲁。他们与纳贡人的地位相
差不大,属于穆什根努等级。穆什根努等级中有的上升为奴隶主,多数则是
下层自由民。汉谟拉比法典对阿维鲁和穆什根努等级的法律地位有具体规
定。例如,伤害阿维鲁的眼睛或骨头,必需遭受同样损害的惩罚;伤害穆什
根努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赔偿一明那(合505 克)银子(第196—198 条)。
可见,穆什根努在法律地位上低于阿维鲁。
奴隶制度 古巴比伦时期,王室拥有大量的奴隶。一般富裕的阿维鲁和
穆什根努也都有奴隶。奴隶来源除战俘外,也有外地买来的。当时买卖奴隶
的现象很普遍。法典规定奴隶一般价格是20 舍克勒(含168 克)银子,但在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6
实际买卖中则因奴隶而异。男奴最高价可达90 舍克勒(合756 克)银子,最
低价6 或10 舍克勒(合50.4 克或84 克)银子;女奴最
高价84舍克勒(合705.6克)银子,最低价3 舍克勒(合31.7克)
5
6
银子。奴隶同牲畜一样被视为主人的财产。但在某些情况下,奴隶可通过婚
姻、收养,交纳赎金等方式获得解放。例如,法典规定,为主人生有子女的
女奴,主人死后,应予释放(第171 条)。据一份文书,尼普尔的一个女奴
以10 舍克勒(合84 克)银子向恩都(女祭司)赎取自由。当然,这种情况
是极少数的。而且奴隶制国家是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规定:拐
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第7、15、16、19 条);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第205、282
条)。这些条款表明国家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
土地制度 古巴比伦时期,王室拥有大量的土地,约占全国可耕地一半
以上。由于乌尔第三王朝那种王室直接经营的奴隶制大经济难以管理,而且
容易引起奴隶的反抗斗争,所以古巴比伦时期王室将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
交给对王室负有不同义务者经营。这些人可分为三类:(1)祭司、商人、手
工业者及公务人员。他们为王室服务,领取份地作为报酬。他们的份地可以
买卖。但买者必须接替卖者对王室的义务。这类人中的富者大多使用奴仆或
雇佣他人耕种土地。(2)士兵里都、巴衣鲁。他们领取份地作为服役报酬。
士兵的份地不能买卖。法典规定:如果士兵在服役中被俘,其子可接替父亲
服役并继承份地;如果其子年幼,则由其妻领回份地的1/3,抚养孩子。士
兵放弃份地,不再服役,三年之后不得领回原有份地(第28—30 条)。士兵
的份地与服兵役联系在一起。(3)纳贡人,纳贡人从王室地产领取份地,缴
纳的贡赋约占土地收入的1/3 至1/2。纳贡人的份地不得买卖,也不得由女
继承人继承(第36—39 条)。士兵,纳贡人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耕种土
地,基本上属于小生产者。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法典对属于阿维鲁个人土地的转
让、出租、抵押、买卖都作了具体规定(第42—66 条)。法典还规定,里都、
巴衣鲁和纳贡人的“田园房屋系由其自行买得,则彼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
以抵偿债务”(第39 条)。这说明穆什根努等级中不少人也拥有私有土地。
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
古里城地区的⋯⋯(原文缺)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
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
汉谟拉比亲自处理有关土地转让的纠纷,说明国家是极力保护土地私有权
的。
租赁制、雇佣制与自由民的分化 随着土地私有制发展,古巴比伦时
期租赁和雇佣关系普遍流行。租赁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租赁房屋、车、船、
牲畜等;一是租佃土地。从法典中可看出,大多数出租者是阿维鲁。法典对
租赁关系作了具体规定。例如,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 库鲁(合1010.4 公升)
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第244—246 条)。租佃
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1/3 至1/2(第46 条)。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
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第42—47 条)。可见,法典竭力维护
出租者的利益。私人租佃关系不同于纳贡人与王室的关系。前者以契约关系
为基础,后者则是以向王室缴纳贡赋为条件,王室可随意改变贡赋数量。私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6
人租佃关系无人身依附条件。但由于佃户大多是贫困的自由民,他们随时有
可能破产,由于交不出租而负债,最终沦为债务奴隶。
雇佣关系也是以契约为基础的。雇主按契约付给不同劳动者以不同的报
酬。例如,受雇放牧牛羊者,每年可得8 库鲁(合2020.8 公升)谷物(第
261 条)。雇佣耕者,每年应付给其8 库鲁谷物(第257 条)。雇佣手工业
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5—6 塞(合0.23 克—0.276 克)银子
(第273、274 条)。
古巴比伦时期,高利贷活动盛行。法典规定,借贷和还债时,需证人在
场(第95、96 条)。贷谷利率为33.3%,贷银利率为20%(第89 条)。
租赁、雇佣和高利贷活动的盛行必然加剧自由民内部分化,少数人上升
为奴隶主,多数人生活日益恶化。当时许多自由民因贫困破产沦为债务奴隶。
法典对债务奴役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达木卡(即大商人)以不足重量的秤
或不足量的量器贷出谷物或银子,以逾量的秤或逾量的量器收进,应丧失其
全部债权(第94 条);自由民以其妻或子女抵债,服役期限为三年,第四年
应恢复其自由(第117 条),等等。这大概是由于沦为债务奴隶的自由民多
半是巴比伦人,不是异族,应多少有所保护,再则因债务奴隶过多,影响了
税收来源,国家不得不采取这一类的措施。
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汉谟拉比建立的统一国家并不稳固,内部阶级
矛盾十分尖锐。至萨姆苏伊鲁纳统治时期,乌尔、乌鲁克、伊新等地都发生
了大规模暴动。奴隶逃亡的情况也很严重。下层自由民反债务奴役的斗争十
分激烈。萨姆苏伊鲁纳曾被迫宣布解负令,毁除军曹、穆什根努和巴衣鲁欠
债的泥板,以缓和阶级矛盾。东部山区的加喜特人这时也开始侵袭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在内外交困中日益衰弱,约公元前1595 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
人所灭。
六、苏美尔·巴比伦文化
文字 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
期之初的文物上,已出现图画文字。它们已非全属图画性质,还带有一些线
型符号。因此文字的起始大概早于该时期。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图画文
字发展成为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由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种新
的意思。例如,代表“口”的符号,可用来表示动词“说”;代表“眼”和
“水”的符号,则表示“哭”。表意文字逐渐发展为表音文字。一个符号表
示若干发音相同的字。例如,“箭”和“生命”发音为“提”,两者都用“箭”
的符号表示。由于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一字多义,使用不便,人们在文字符
号前加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例如,人名符号前加一个“ ”,便表示男
人之名。经过这些变化,苏美尔语文字体系基本完备。
苏美尔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刻在
泥版上的,落笔之后自然形成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
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
响。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坦尼人、
乌拉尔图人等都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腓尼基文字也含有
楔形文字的因素。
文学 苏美尔·巴比伦文学作品多是宗教神话和史诗。其中最有代表性
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在这首史诗中,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被描
绘为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骄傲暴戾,引起诸神不满。诸神创造巨人恩奇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7
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却成了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改恶从善,为
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他的英雄行为引起女神伊斯塔尔的爱慕,但他拒绝
伊斯塔尔的求爱,触怒诸神。诸神用夺取恩奇都生命的办法来打击他。吉尔
伽美什为朋友的死十分悲痛,决心去寻找长生不死之方。他历经千难万险,
得到永生的仙草。但在归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结果无功而返。这首史诗
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
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吉尔伽美什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经
历代人们传诵,至古巴比伦时期才编定成书。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
抄本。
苏美尔·巴比伦文学也有一些反映阶级矛盾,寓意深刻的作品。例如,
古巴比伦时期的作品《咏正直受难者的诗》,描写一位对神和国王十分虔诚
和敬畏的人。他总行好事,却得不到好报,不断遭受厄难,从而开始怀疑神
的公正。他说:“为什么到处都是邪恶的事物?”“在人看来是好事,而神
却认为是恶;人所认为是坏事,而对神来说则是善,谁能了解天上诸神的意
旨呢?”这首诗无疑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神和宗教的
传统信仰叛离的倾向。又如《主人与奴隶的对话》,描写主人与奴隶之间有
关十二个问题对答的情景。奴隶起初对主人提出的要求,只是顺从地回答:
“是的,我的主人”。后来,奴隶终于嘲笑主人:“谁能高得走上天,而谁
又能把大地填满呢?”主人威胁要杀死奴隶。奴隶则针锋相对:“我死了以
后,你也活不到三天”。这首作品生动地揭露了奴隶主阶级的贪婪本性,表
现了奴隶敢于反抗的勇敢精神。
科学知识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安排好农时,必须正确掌握四时规
律。苏美尔人很早就注意观察天象。当时天文学与占星术混在一起,由祭司
掌管。许多神庙内都设有观象台。苏美尔人根据月亮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
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1 年分为12 个月,6 个月每月30 天,另6
个月每月29 天,全年共354 天。这样每年比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
的时间)短11 天多时间,遂置闰月来补足。苏美尔人置闰月尚凭经验。例如,
乌尔第三王朝时,有一年曾置3 个闰月。这说明以前已有很长时间未置闰月。
古巴比伦时期,置闰月已有一定的规律。古巴比伦人已能将行星和恒星区分
开来,并且知道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运行轨道。他们观察出太阳在
恒星背景上的视运动轨道——黄道,依黄道上各星座代表的地段而划出太阳
在一年十二个月所处的位置,即黄道十二宫。古巴比伦时期的文献中还记载
了对流星、彗星等星变异象的观察。
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达到古代很高的水平。苏美尔人采用10
进位和60 进位记数法。他们运用六十进位计算时间和圆周,将圆周分为360
度,时间1 小时为60 分,1 分为60 秒。古巴比伦数学家已经知道四则运算,
能求出平方根、立方根,解出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几何学方面,他们知
道运用商高定理(勾2+股2=弦2),能计算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并且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计算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古巴比伦数学家还算出圆
周率为3。
建筑和雕刻 苏美尔·巴比伦的建筑和雕刻也达到古代很高的水平。塔
庙是苏美尔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建筑在层级高台上的神庙。苏美尔人习惯
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神庙。由于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高台。苏美尔城
市都有塔庙。它是城市中的重要建筑物。最著名的乌尔大塔庙,共四层。底
作者: Lukaslu    时间: 3.3.2010 16:07
层面积为61 米×45.7 米,以上各层面积逐渐缩小,有一宽大的梯道从底层
直通顶层。梯道中央有一亭阁与两边横的梯道相通。各层表面依次铺以黑色、
红色、青色和白色的砖块,分别代表阴间、人世、天堂和太阳。顶层上有一
座庄严肃穆的殿堂。塔庙的装饰也很精美,墙面的扶垛组成垂直的凹凸形直
线,门洞为拱形。苏美尔塔庙的这种装饰技术日后成为两河流域建筑的重要
特征。古巴比伦时期的建筑成就突出表现在王宫建筑方面。古巴比伦王国的
王宫历经战乱破坏,遗址又因地下水位较高无法发掘,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但同时期的马里王宫却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马里王宫面积达24000 平方米,
各种大厅和房间600 余间。厅、房的墙壁大多饰以彩色壁画,表现征战,狩
猎,献贡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的题材。王宫大院遍植奇花异草,景色秀美。
这座宏伟富丽的王宫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技能。
苏美尔·巴比伦的雕刻艺术有其典型风格。苏美尔雕刻表现手法比较刻
板,人物一般呈静态姿势。不过,苏美尔艺术家也注重用宝石镶嵌眼睛,使
人物面部仍富有表情。例如,著名的《安纳吐姆鹫碑》,其上的浮雕描绘拉
伽什王安纳吐姆率军征战的场面。安纳吐姆形象高大,面部和眼睛表现坚毅
有力,显示出王者英武雄伟的气派。古巴比伦时期的雕刻已具有丰富的表现
力。《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浮雕,沙马什神面目线条朴实有力,表现出庄严
肃穆的神情。站立着的汉谟拉比,面目和身态刻画得虔诚而坚定。这种刚劲、
朴厚的风格为以后两河流域雕刻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美尔·巴比伦文化对古代西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人类
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0
第三章 最初的文明(下)
(公元前4000 年代后期至2000 年代前期)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
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
拉、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古代印度,并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
作为自己的国名。可是,波斯人、希腊人都泛称这一地区为印度,我国《史
记》、《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之为天竺,唐代玄奘认为以上音
译都不太准确,乃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的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
而来的。
古印度北有喜马拉雅山,西北有苏来曼山和兴都库什山,东临孟加拉湾,
西临阿拉伯海,南为印度洋,在古代只有西北部的一些山口是比较方便的对
外通道。
古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境大体可以温德亚山和纳巴达河为界
分为南北两区域。在北部,西面的印度河流域和东面的恒河流域是两个最重
要的地区。这两条河的上游水源都是高山雪水,由于雨量在西部很小而越往
东越大,印度河流经的是干旱地带,而恒河则流经水源十分丰富的肥沃地区。
南部是一多山的半岛,中有德干高原,沿着东西海岸又分别蔓延着东高止山
和西高止山两条山脉。半岛的沿海平原是比较适于农业的地区。
在古印度,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北的旁遮普
地区、中部的纳巴达河一带、半岛西部的孟买地区、半岛东南的马德拉斯地
区等处均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则分布更为广泛。约在公元前4000 年代
末至3000 年代,在信德、俾路支斯坦和拉贾斯坦等地,又开始进入了金石并
用时代。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
有人居住的。
关于这些史前文化的创造者的人种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大概在他们中有矮黑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和达罗毗荼人。这些
人种至今还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不同地区。
哈拉巴文化的发现 当1922 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的时候,古
印度的文明时代还被认为是从公元前1000 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也就
在这个时候,在印度河流域开始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1921 年,在旁遮普地
区的哈拉巴发掘出远古遗址,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在19 世纪,这里
就出土过一枚远古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 年,在信德地区的摩亨
佐·达罗的一个佛教建筑的废墟下面也发掘出远古的遗址,发现了类似的印
章和古物。按遗址所在地区来说,这一新发现的远古文明被称为“印度河流
域文明”;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又被称为“哈拉巴
文化”。
自从本世纪20 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大小遗址数百
处,其分布范围也不限于印度河流域。在北起喜马拉雅山麓,南至纳巴达河
下游,东起朱木拿河上游,西至巴基斯坦西南沿海地区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域
里,都有类似遗址的发现。这地域要比早期埃及或两河流域古文明遗址分布
的范围大得多了。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1
哈拉巴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
的传说,当然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特别是
乌尔)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或印度河流域式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约在
公元前2350 年至1770 年间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两河流域之间曾有商业往来。
据此大体可以推定,印度河流域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2300—1750 年。以后学
者又用放射性碳(碳14)测年法对若干遗址的遗物作了测算,发现不同的具
体地区的年代并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
—1750 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2300—2000 年,其周边地区
约为公元前2200—1700 年。
哈拉巴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在已发现的2000 多枚印章上,都或多或
少刻有文字。文字的符号有些是象形的,也可能有些是表示音节的。对于这
些文字符号的总数,学者的统计结果不一,共约400—500 个。学者们试图用
种种有关的语言释读这种文字,迄今还未能得出公认的结论。因此,目前还
只能从考古材料来了解这个文明。
社会经济生活 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
具。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类、芝麻、蔬菜、棉花等。在印度河
流域的遗址中不曾发现稻,但在洛塔尔遗址(在今古吉拉特邦)中发现有稻
壳,可能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已经开始种稻了。除田间作物以外,椰枣、
果品也是人们常用的食物。当时的人还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家禽以及鱼
类。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牛(包括水牛)、山羊、绵羊、猪、驴、狗及种种
家禽。还不能断定马是否已被驯养,因为只是在摩亨佐·达罗的表层才发现
有马骨。
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虽然仍有许多石器,例如石刀、石臼、石罐、石秤
锤等,但是也有了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锯子、斧、凿、鱼钩等工
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除铜和青铜外,人们也掌握了对金、银、
铅、锡等金属加工的技术。已发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戒指、手镯、
臂镯、足镯、耳环等等,显示出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纺织和制陶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手工业部门。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
址中都有发现,它们是当时纺毛和纺棉的重要工具。在遗址中发现了染缸,
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纺织品染色的技术。陶器的坯基本都是在陶轮上制成
的,也有手工制造的。陶坯是在窑中烧制成陶器的。陶窑已被发现。它们都
是圆形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陶坯,下层烧火,中间的隔层是有孔隙
的,以便火焰可以烧到上层。已经发现大量的陶制容器,其中有无装饰的各
种日常用具,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的精品。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哈拉巴文化也有了相当发达的商业。当
时的黄金大概是从南印度输入的,银大概是从阿富汗、伊朗输入的,铜则可
能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陆路的交通运输主要用牛车。在哈拉巴
文化与古代两河流域之间,也有商业往来。在两河流域的古遗址发现了若干
哈拉巴文化的印章,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来自两河流域的圆柱
形印章和金属制品。与两河流域的贸易大概是经由海路进行的。在哈拉巴文
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
城市国家 哈拉巴文化的几百个遗址中包括了众多的小村落遗址,但是
能够体现这一文化的特色的仍然是城市。城市不分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包括卫城和下城两个部分。在众多的城市遗址中,较大者只有几处,其中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4
以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为最大(面积约1 平方公里),而遗址保存较好、
迄今发现也最为清楚的则是摩亨佐·达罗。因此,从摩亨佐·达罗可见哈拉
巴文化城市结构的一斑。
摩亨佐·达罗的西部是建于砖砌高台上的卫城,东部是住宅与工商业所
在的下城。这两部分又由一道宽厚的砖墙围护起来,形成一体。卫城的中心
是一个大的公用浴池,长12 米,宽7 米,深2.4 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
以防漏水。浴池附近开有水井,为供水之源;浴池也建有排水沟道。这里大
概是当时人们举行重大礼仪前的沐浴处所。浴池西面有27 排带有通风孔道的
砖建筑物,它们显然是谷仓。在浴池的北、东、南三面,还有许多建筑物。
这些可能是政府办公和大众集会的地方。
摩亨佐·达罗的下城显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划建成的。那里的大街是笔直
的。它们或者东西向,或者南北向,垂直相交,把下城分为许多街区。每个
街区中又有若干小巷。它们也是东西向或南北向地排列着,并和大街垂直相
交。大街和小巷构成了一整套井井有条的交通网络。主要的大街宽度可达10
米。街道交叉处的建筑物的墙角砌成圆形,以免有碍交通。街道还有不少灯
柱,大概晚上已有路灯照明。在街道网络的下面,又有一整套下水道的网络。
地下的沟道是用砖砌成的,沟上用砖或石板作顶盖。街道的两边都是建筑物
的墙壁。建筑物不开临街窗户,窗户都开在自家的院子里;有门通向街道,
不过门一般都开在小巷里。
建筑物的大小各有不同。小的只有两间小房,大的则以院子为中心、周
围建有很多房屋。还有一些象营房一样的单间住房,可能是穷苦人的住处。
建筑物不仅有占地大小的区别,还有楼层多少或有无的不同。若干建筑物遗
址中有楼梯的残迹,这说明有两层或三层楼。大的建筑物中通常都有自家的
水井。几乎每一建筑物都有一间浴室。浴室地面是不漏水的,并且有一定的
坡度使水流向房屋的一个角落,那里安有管道,可以把水导向室外街道的下
水道中。有些建筑物遗址中还发现了垂直的陶管,这说明浴室位于楼上。根
据各家建筑物的差别,可以推知当时社会是存在贫富的阶级差异的。
从卫城的巨大公共建筑物和粮仓的存在,以及下城的街道规划,都可以
看出当时已有掌管支配权力的国家机构。学者们根据遗址的规模对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巴的人口作出不同的估计,一般认为这两个城市约各有35000 人。
这说明当时的国家都是不大的城市国家,由中心城市和周围一片农村地区组
合而成。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哈拉巴文化的城市经过其繁荣期以后,先后都变成
了被人遗忘的废墟。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未确
定。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是提不出切实
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巴文化又有明显
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可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上加以
证实。又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当然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至于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有些学者认
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
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巴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
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
去。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巴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
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有些学者认为,由于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4
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
恶化,致使哈拉巴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
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巴
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最后一说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
侵入在公元前1500 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巴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
了。因此,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5
第二节 爱琴文明的发生
希腊和爱琴海地区的自然环境 人类最初的文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和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形成后,地中海东部地区便在此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熠
熠生辉,新的文明中心此起彼出,蔚为壮观,其中尤为杰出的是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的迈锡尼两地为
主,亦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就其地理位置看,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
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在历
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
与希腊遂组成统一的文化区,此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它是西
方文明的源泉。
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
称,最初指传说中希腊人始祖所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
步扩大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乃至泛指所有希腊人聚居之地。希腊
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
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属于古代希腊的东部,海中岛屿众多,它们和小
亚沿岸构成了东部希腊的地域。希腊本土居于希腊地域的中央,东有爱琴海,
西有爱奥尼亚海和亚德里亚海(它们又都是地中海的一部份),因此希腊本
土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只在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
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
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
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
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
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
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
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随着古希
腊航海事业的发达,这些地方,如东地中海的小亚、叙利亚与埃及,西地中
海的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都便于希腊向其沿岸移民。爱琴海和爱奥尼亚
海都以风光绮丽著称,碧海蓝天,绿岛相连,浩淼的海面使古代航海者感到
亲切。夏天的爱琴海成为远古航海业的天然摇篮,这里的居民从旧石器时代
晚期即开始航海活动,进入文明以后更见兴盛。然而,海洋也并非总是风平
浪静,爱琴海的冬季风暴尤为频繁,所以古希腊人也把海洋看成锻炼勇士的
学校。更重要的是,进入铜器时代以后,爱琴海已变成希腊与东方先进文明
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从爱琴海南边
最大岛屿克里特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
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
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
以爱琴海诸岛和小亚沿岸构成的东部希腊由于最靠近东方,在经济和文
化发展方面也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爱琴海中岛屿众多,总数在480 个以上。
小亚沿岸的大岛有罗德斯、萨莫斯、开俄斯等。海中诸岛大小不等,归属于
基克拉迪斯群岛和南北斯波拉底斯群岛三大组。但是,爱琴海的最大岛屿,
也是爱琴文明的最大中心,却是处于海域最南端的克里特岛,它如长船般横
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 公里,南北则较狭短,仅有12 至60 公
里。岛东部平坦、溪流甚多;中部有全岛最高的伊达山,其东坡与南北麓亦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5
形成多块平原,兼有战略形胜及经济发达之利,首邑大城皆集中于此;岛西
部则为丘陵山地,比较落后。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
北通希腊的枢纽。
希腊本土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三部份。中希腊的雅典从古到今
始终是希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希腊在地理上又别称伯罗奔尼
撒半岛,其东北端的迈锡尼在爱琴文明后期代克里特而起,地位非常重要。
在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诸岛都各自建立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
终未臻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以纷立的城邦小
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这是希腊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在一定
程度上是和爱琴海岛屿密布、希腊本土又被群山分割为无数小块区域的地理
环境的特点有关。
早期居民和向文明的过渡 希腊爱琴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北希
腊的卡尔息狄斯地区曾发现早期人类头骨,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尼人类型。旧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见于希腊半岛。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的弗朗克提洞穴中
有约公元前7000 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捕捉海鱼,并使用黑曜石制作的
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最早的时间可推
至公元前6000 年前,著名的遗址有马其顿的新尼可米底亚、色萨利的塞斯克
罗和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等。新石器时代各处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植
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驯养绵羊、山羊、猪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
女神像。农业技术大概从西亚通过小亚半岛由海陆两方面传来,可能伴以农
业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缺乏坚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处居民多以黑
曜石制造具有较锋利边缘的石器,而黑曜石只产于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米洛斯
岛。这说明早在公元前6000—7000 年间,爱琴海上就开始了互通有无的往
来。
公元前3000 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 年
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
国家,统称爱琴文明。自此,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
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 世纪);(2)荷马时代(公
元前11 世纪—9 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6 世纪);(4)古典
时代(公元前5—4 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 世纪晚期
—公元前2 世纪
爱琴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最初实际上为铜石并用时代,铜器并不多。金
属冶炼技术大概与农业种植一样,来自东方。公元前2500—2200 年间,爱琴
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金属器逐渐增多,人口明显增长,爱琴海上
贸易交通较前更为频繁,靠近海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建筑物和城防设施。这
一切反映出物质财富正在增加,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开始复杂起来,出现了
向文明过渡的迹象。基克拉迪斯群岛是由小亚运铜等金属原料通往希腊半岛
的要道,其早期青铜文化在爱琴地区居领先地位。那里出土的大理石“大地
母神”偶像和奏琴吹笛者人像古朴传神,开后来希腊大理石雕刻艺术的先河。
希腊爱琴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
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亚人。爱琴地区有不少地名以nth、ss 为词尾,如希腊
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和小亚西岸的哈利卡纳苏斯等。从语言
学来说,这种词尾非希腊语所有,从而说明爱琴地区的原先居民不是希腊人。
学者们称之为地中海民族,他们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大概有较多的关系。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5
公元前2500 年后,一批属于印欧语系的操希腊语的人大约从多瑙河流域来到
马其顿等地,其中一部分在公元前3000 年代末分批进入中、南希腊,与当地
居民混合而成为希腊人。
克里特城市国家的兴起 克里特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约始于公元前
6000 年,以后发展较平稳,居民多居洞穴中。公元前2500 年后,铜器、青
铜器逐渐增多,匕首占很大比重。冶金术大概由小亚和基克拉迪斯群岛传来。
石瓶、印章、黄金饰物的制作引人注目。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进一步的劳
动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化。从大量的私人印章、豪华的金银首饰和东克
里特发现的大型L 形建筑来看,在公元前3000 年代末,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已
相当发展。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薰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 年左右,有
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
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
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约公元前2000 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
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中心。克里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各地王宫多遭到过破坏和
进行重建。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
元前3000 年代)、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1700 年)、新王宫时期(约
公元前1700—1450 或1380 年)和后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450 或1380—1100
年)。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从发现的遗址看,最初
的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
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其中以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
诺索斯和中部南岸的法埃斯特最强盛,各为较大的城市,并拥有海港。两者
之间有道路相通,纵贯克里特岛。在古王宫末期,大概克诺索斯已统一全岛。
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
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名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
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
至今仍未被释读,大概非希腊语。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
为主,粮食而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
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
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
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
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它的造船业也很发
达,商船来往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
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
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和地中海各地广作贸易,和埃及
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
在古王宫时期,埃及中王国第12 王朝的文物曾流传于克里特,埃及影响亦普
见于爱琴文明的各方面。工商业和海运的发达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兴旺,这是
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共有的特色。但克里特一开始便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统一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5
后王权更有加强,王宫建筑越来越富丽豪华,表明它的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
心,这是它和日后希腊奉行共和政治的城市国家的一个最大的差别。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 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克诺索斯
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
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于
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
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埃及第18 王朝宰相列赫米拉墓中有壁画表
现克里特使节奉献方物,题词称“海中诸岛及克夫提乌大君和平抵达”,表
明克里特已和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
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被日后的希腊人传为美谈。古希腊
史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称米诺斯为海上统治者,说他“是一个征服了许
多土地并且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成功的国王”。修昔的底斯则在《伯罗
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
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份。”米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控制了东部地中
海的海运贸易网,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
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
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
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
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这时已有8 万人口,加上海港,当在10 万以上,足
可称为地中海上最大城市。它的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里不仅
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
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实际上,目前所知
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新王宫时期,此
宫曾多次遭到破坏(可能和地震有关),但每次破坏后都修造得更为宏伟富
丽,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 万
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 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
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
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份复原,
其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
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宽30 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
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
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
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
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
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其
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米诺
斯建筑的灵巧。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
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
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
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
重有别。
由于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 犹未释读成功,我们对其政治历史和社会结构
知之不多,但可肯定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和日后的希腊人不是同一种族;此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5
外,米诺斯王朝统治无疑奴役大量奴隶和农民,与古代东方各国相似。近年
还发现克里特保留着以人作牺牲祭神的习俗,反映其社会的奴隶制实质。公
元前1450 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标志克里特文明的衰
落。从此以后,爱琴文明的中心便转移到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地区了。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6
第三节 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中国是世界著名古国之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证明,
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史前史上已具有很重要的地
位,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则分布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正是在新石器文
化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黄河流域首先开始进入了文明时期。
关于中国文明的起点 中国文明史从何时开始写起?这个问题至今还
没有一致的最后答案。不过,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史的起点在夏王朝开
始建立的公元前21 世纪前后。这种见解比较有说服力,也正在得到考古学方
面的越来越多的证明。
从前的学者写中国史,往往从黄帝开始写起。这种写法起源于汉代司马
迁的《史记》,此书第一篇是《五帝本纪》,而黄帝就是五帝中的第一人。
也有人把历史起点更向前提到伏羲氏画八卦和造文字。例如唐代司马贞为《史
记》补的一篇《三皇本纪》、宋代司马光所著《稽古录》等。不过伏羲传说
的神话色彩过浓,因此信以为真的人不多。以《五帝本纪》的内容而论,五
帝中最后两位——尧和舜还实行禅让制度。这显然是文明出现以前的制度。
禹接受舜的禅让而即位,可是在他以后却开始传子,子孙世袭王位。以前是
“天下为公”,以后是“天下为家”(《礼记·礼运》语),两者的交界处
正应该是中国文明史的起点。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应是商代,因为商代历史已有考古资
料和甲骨文资料作为切实的证明。其实在本世纪以前,商史也是没有任何考
古资料的证明的。在我国传统的古文献里,夏和商、周两代一直是相提并论
的。在《尚书》、《诗经》、《论语》等古典中,夏、商、周时常作为一个
序列被提到。战国以后的文献中则把夏、商、周并称为“三代”。古代人的
这些认识,显然来源于夏、商、周在制度上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孔子曾明确
地说过:商代沿袭了夏代的礼,但作了一些变革;周代沿袭了商代的礼,也
作了一些变革。夏、商两代既在文献中是并列的,而商代已在考古学上得到
证实,夏代的可信性自然也有提高。何况下面还会说到,夏文化在考古学中
已经出现了曙光。
文献中的夏史梗概 夏王朝的奠基人是治水英雄大禹。尧、舜时期,黄
河中下游洪水泛滥成灾。尧曾经任命禹的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舜继尧以
后,又任命禹治水。禹率领中原各部落人民辛勤劳动13 年,终于疏通了河道,
排除了水患,安定了民生。禹又曾奉舜的命令,率领华夏族各部落打败了三
苗族各部落,把他们驱往边远地区,从而稳固了华夏族各部落在中原的地位。
舜死以后,禹受禅继位,曾会诸侯(原先的各部落首领)于涂山,据说与会
者有“万国”。又会诸侯于会稽,并处死了迟到的诸侯。禹命令各地诸侯进
贡方物和铜,用铜铸成九鼎。鼎上刻画着各州应贡的方物。这些都表示夏王
是位在诸侯之上的“天子”。
禹死后,其子启在诸侯拥护下继位,而有扈氏不服,启灭有扈氏,从而
巩固了自己的王位。启死以后,在先后三个继任者中,有一人被废,一人被
杀,政权一度被夺。
启的重孙少康,在夏以及与夏友好的国家的人民支持下,消灭了夺权者,
使夏王朝得以中兴。少康是夏代第六个王。又传了七个王以后,孔甲继位,
夏王朝开始衰落,诸侯逐渐不再服从夏王。又经过两个国王以后,桀继位为
作者: Lukaslu    时间: 7.3.2010 13:36
王。桀荒淫暴虐,引起人民不满。大多数诸侯叛夏而支持商国的诸侯汤。最
后汤率领各诸侯打败了桀,推翻了夏王朝。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
朝从禹开始到桀亡国,共有17 王、14 代(因为还有兄传子的情况)。据《竹
书纪年》记载,夏代共经472 年。所以,可以大致推断夏代约处于公元前21
至16 世纪之间。
古代文献中所记的夏代事迹不多,但是也透露了这样一些重要信息:夏
代已铸造铜器,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夏代不再禅让,王位传子,有时传弟;
夏本身是一个邦,它的君主作为王或天子的地位是诸侯拥戴的结果,而各诸
侯实际上是各个独立小邦的君主。夏代诸侯很多,其中很多可能处于从部落
首领向君主过渡之中。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的曙光 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
今豫西、晋南一带。因此,学者们很注意从这一地域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
化遗址中去找夏文化。近30 年来。考古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有价值的
成果。
1959 年,考古工作者开始了对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多年
的工作,到80 年代,学者们已根据对这个文化的堆积层次和出土文物的分
析,把它分为四期,并根据对出土标本的碳14 测定,得出一至四期的年代约
为公元前1900—1600 年的结论。在二里头文化的第一、二期,工具和武器主
要还是石器、骨器等,极少出现铜器。在第三、四期,则不仅出现了青铜工
具,而且有青铜武器和礼器。考古学者认为,一方面,青铜器中有爵和铃这
样的空心容器,需有内外二范合起来才能铸造,这种铸造技术不大可能出现
于青铜器铸造的最初阶段;另一方面,出现的铜器数量还不多,器物的形制
也比较原始,又不象有了长期的青铜铸造经验的积累。所以,大体可以推定,
青铜器的制造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已经开始了。在二里头文化的三、四期,还
发现了一个大型宫殿建筑群的基址。这是一个略呈正方形的夯土台基,总面
积约10000 平方米,上面分布有殿堂、廊庑、门、庭的遗址。虽然至今不能
确定它是宫廷或宗庙,但是作为文明已经存在的一种证据看来是不成问题
的。
二里头文化是否就是夏文化?学者们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二里头
文化四期都是商文化;有人认为,一、二期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
有人则认为,四期都是夏文化。这种分歧只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来
解决。不过从中毕竟出现了夏文化在考古学上的曙光。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8
第四章 早期文明的盛衰(上)
(公元前15—9 世纪)
第一节 西亚诸国
早期亚述和中期亚述 亚述地处两河流域北部(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
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富有木材和矿产品。
亚述最早的居民是胡里特人(古城尼尼微最初显然是胡里特人建立的),
后来一些讲塞姆语的亚述人迁入这个地区(阿舒尔或译亚述城之名就是塞姆
语),这两种居民逐渐融合,创造了古代亚述的文明。
亚述历史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或称新亚述)三个时期。
亚述帝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相当于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早王朝的时期,北方的亚述就已有了若干
重要的文化遗址,并且,它们同苏美尔地区有了往来。如泰尔·布拉克早在
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就同乌鲁克有了很多接触;尼尼微Ⅳ的陶器也同捷姆迭
特·那色时期的陶器有相似之处。在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亚述
曾依附于它们。
公元前3000 年代末,阿卡德王国灭亡之后,在亚述形成了以亚述城为中
心的国家,开始了早期亚述时期(约公元前3000 年代末至2000 年代中叶)。
早期亚述时期,土地归公社所有。不过关于公社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早期亚述国家有贵族会议,国王称为伊沙库(相当于苏美尔的恩西),权力
不大。此外,还有名年官,称为里模。早期亚述有一些王家铭文留传下来,
但现在所知道的早期亚述的王表不很可靠,因而还不可能列出一个前后相续
的王表。在较晚的亚述王表中,将沙马什阿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1783
年)称为古亚述时期。
早期亚述时期,亚述的商业贸易大概相当发达。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
的一个铭文中讲到那时亚述城的市场及一些商品的比价。亚述同小亚、叙利
亚、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区、亚美尼亚等地有很多的商业联系,
它在小亚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据卡帕多细亚泥版文书,在这些商业殖民
地中,有一个卡尼什商业公社,其居民是亚述人,而且是亚述城市公社的成
员。但卡尼什商业公社在政治上并不隶属于亚述城。这些殖民地拥有自治权。
亚述商人把楔形文字带到了小亚。据埃勃拉的文件,亚述同叙利亚的这个古
国也有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亚述城的统治者曾同埃勃拉的统治者签订过一个
有关卡尼什的《卡努姆条约》。亚述的一些城市,如尼尼微、亚述城和阿尔
贝拉等都靠居间贸易而富有起来。
据马里发掘的文书,公元前2000 年代初,亚述城的统治者沙马什阿达德
一世等人曾对其周围地区进行过多次侵略性远征。马里就曾臣服于亚述,沙
马什阿达德之子担任了马里的统治者,小亚东部也曾被亚述征服。
沙马什阿达德一世以后,亚述的势力逐渐衰落。公元前16—15 世纪时,
亚述曾分别隶属于当时的西亚强国米坦尼和统治南部两河流域的加喜特人。
但从公元前15 世纪末叶以后,亚述又强盛起来,进入中期亚述时期。当时的
国际形势对亚述向外发展十分不利:小亚的赫梯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埃及都
在叙利亚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阻断了亚述向西发展的可能性。而且,亚述
人还一度被认为是米坦尼和加喜特人的臣民,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9
但是,中期亚述时期的统治者们还是在寻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向
外扩张。亚述不仅打败了两河流域南部的加喜特人,将亚述的边界大大向南
推进,而且还两度同米坦尼强国作战,迫使米坦尼同自己的竞争对手埃及结
为盟友。最后,亚述彻底战败了米坦尼,占有了它的全部国土。公元前13
世纪初,亚述甚至威胁到赫梯的安全,使赫梯与自己争霸的对手埃及缔结和
约。亚述还曾西进远征过腓尼基。但不久,由于受到阿拉美亚人入侵的打击,
亚述被严重削弱。
中期亚述时期,亚述的王权加强了。亚舒尔乌巴里特一世统治时期(公
元前1365—1330 年),第一次在官方名表和印章上称自己为亚述国家之王,
并将埃及法老称为自己的兄弟。阿达德—尼拉里一世时,国王实际上成了专
制君主,他给自己加上了里模(名年官)的职衔。
中期亚述时期,由于赫梯的强大,亚述已不可能再在小亚建立新的商业
殖民地。在叙利亚、南部两河流域,亚述也无发展余地。因此,亚述商人不
得不将资本转入国内。由于亚述本身生产力不很发达,商业资本无法转入生
产过程,于是转成了高利贷资本,侵入农村,导致农村阶级分化加剧,小生
产者丧失土地,甚至遭受债务奴役。这时制定的《中期亚述法典》反映了这
种情况。该法典现存9 表,其中前3 表保存较完整,其余6 表缺损严重。第
一表是有关财产关系的,其中涉及土地转让的条款不少;第二表则与债务及
债务奴役有关。在亚述,债务奴役没有年限。在这时留下的私法文书中,有
不少关于土地买卖的契约,也反映了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的情况。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引起农村严重阶级分化,因而阶级矛盾也
十分尖锐。所以,亚述统治阶级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并采用了君主专制的统
治形式。
赫梯的兴衰 赫梯国家是由讲赫梯语的哈梯人和公元前2000 年代迁来
的讲涅西特语(属印欧语系)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的。
在19 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只是从《圣经》中知道有一个赫梯,而且还不
知其确切存在的时间和地点。人们从埃及的象形文字铭文和两河流域的楔形
文字铭文中知道赫梯确实存在过,但也不知道其确切位置。1906—1912 年在
小亚的波伽兹科伊进行的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楔形文字泥版,根据它们提供
的资料,人们才最终确知了赫梯存在的确切位置和时间。
赫梯王国是公元前2000 年代兴起于小亚细亚的一个奴隶制强国。小亚细
亚是近东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本身也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
区。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小亚有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
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公元前3000 年代末至2000 年代初,亚述人曾在这里
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尼什商业公社,这些殖民地同亚
述本部、同两河流域南部有着极为活跃的商业贸易往来。亚述人还把楔形文
字带到了小亚。
赫梯国家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9 世纪中叶。不过那时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
家,而是若干小国。赫梯人的历史传统把赫梯的远古历史同库萨尔联系在一
起,而人们知道得最早的库萨尔的统治者有皮哈纳及其子阿尼塔。在皮哈纳
时期,库萨尔开始对外扩张,毁灭了涅西特人的哈图什城,俘虏了它的国王。
其子阿尼塔继承了他的扩张政策,两次战胜了皮乌斯提统治的哈梯人的国
家,并征服了普鲁斯汉达,迫使其国王交出了权标。阿尼塔时期,亚述在小
亚的商业殖民地亦不复存在。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9
从库萨尔的另一位统治者拉巴尔纳时起,赫梯国家开始记载自己的历
史,并且开始了古王国时期。拉巴尔纳征服了小亚东部地区,使赫梯国家的
版图从地中海扩大到黑海。在拉巴尔纳二世(即哈吐什尔一世)时,赫梯开
始染指北部叙利亚,使阿拉拉赫(今泰尔-阿特恰纳)臣服于自己,还战胜了
该地区的乌尔苏和哈苏这两大城市。在他统治时期,“赫梯”作为一个国家
的名字开始用于表示整个赫梯人的国家。在他死后,赫梯发生了所谓“王子
们的奴隶的起义”。原来,库萨尔的统治者每征服一地,就派自己的王子到
那里去建立统治。所以,所谓王子们的奴隶的起义,实际上是被库萨尔征服
的地区人民的起义。
哈图什尔一世的继承者穆尔西里一世联合了王亲贵族,镇压了这次起
义,并迁都哈图什。对外,他不仅征服了哈列布(即今之阿列坡),而且野
心勃勃地把征服的矛头指向了两河流域南部,于公元前1595 年灭了古巴比伦
王国。他夺取并毁坏了巴比伦城,掠夺了大批战利品。此外,他还战胜了北
部两河流域的位于幼发拉底河左岸的一个胡里特人的国家。哈图什尔和穆尔
西里两人的征服活动在整个近东地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赫梯国家也因此而
成了当时近东地区的一个大国。
但是,穆尔西里一世却死于宫廷阴谋,赫梯王国亦陷入长达数十年之久
的王位争夺的内战之中。为了解决赫梯王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平息内乱,公
元前16 世纪后期,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了改革。
改革前的赫梯国家,除了国王以外,还有彭库斯会议(公民会议)和图
里亚斯会议(贵族会议),王权受到这两种会议的制约。这两种会议有权决
定王位继承,还管理司法等事务。当时,王位继承问题是赫梯内政的一个重
大问题,常常有篡位者僭取王位,造成政治上的动乱。穆尔西里一世即是受
害者之一。
铁列平确定了王位继承的原则,即王位首先应由长子继承,如长子不在,
则依次由次子继承,即按王子年龄大小的继承顺序;如果没有王子继承,“则
让长女选择丈夫,而让他作国王”。他还解决了王室内部互相争斗杀戮的问
题,其办法是,王室内部纠纷由彭库斯会议作出裁决;国王不得任意杀戮其
兄弟姊妹;任何国王亲属犯了罪,只由其本人负责,不得牵连其家属,也不
得没收其财产。改革调整了王室内部的关系,巩固了王权。
赫梯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公元前15 世纪末至13 世纪中叶,这是赫梯历
史上的新王国时期。这时,赫梯战胜了小亚西南部的一些小国;但同小亚靠
近黑海沿岸的卡斯克人部落的战争却未取得什么成果。在国王苏庇努里乌马
什统治时期,赫梯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的实力,攻占了米坦
尼王国的首都瓦努坎尼,在米坦尼扶持了一个傀儡进行统治,他还把自己的
儿子扶上了其他一些小国的王位。
新王国时期,赫梯在叙利亚同埃及进行了争霸战争。公元前14 世纪上半
叶,当埃及国王埃赫那吞忙于国内改革,无暇顾及埃及在叙利亚的领地之时,
赫梯乘机插手进去,征服了埃及在这里的若干领地,并使另一些埃及领地离
开埃及而依附于赫梯。埃及第19 王朝前期的法老们(包括霍连姆赫布、拉美
西斯一世,谢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同赫梯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尤其是拉
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同赫梯国王穆瓦塔鲁在叙利亚的卡迭什城下进行的会
战,使这一争霸战争达到了顶峰。由于当时埃及已从埃赫那吞改革中摆脱了
出来,集中其全部力量,才阻止住了赫梯在叙利亚的进一步扩张;再加上赫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9
梯还面临着亚述崛起的威胁,所以,在卡迭什战役中受到惨重损失的交战双
方,没有再将争霸战争进行下去。在赫梯新王哈吐什尔二世执政时,赫梯同
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83 年缔结了和约。
此后,赫梯国内外的形势更加严峻。公元前13 世纪末,“海上民族”席
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王国亦被其肢解。公元前8 世纪,残存的赫梯王
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赫梯新王国时期,曾编定过一部法典,史称《赫梯法典》。从法典可知,
赫梯国内存在奴隶制度,大量战俘变成了奴隶,奴隶从事农业、手工业、放
牧牲畜,从事家务劳动。赫梯国内的土地已可买卖。
加喜特人统治下的巴比伦尼亚 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灭亡以后,在巴
比伦尼亚曾经兴起过一个海国王朝,而后加喜特人征服了巴比伦尼亚。
加喜特人来自西部伊朗的山区——狄亚尔河地区。还在古巴比伦王国末
期,他们就已沿着狄亚尔河流域来到两河流域北部,但只是在古巴比伦王国
灭亡后,他们才进入巴比伦尼亚。公元前16 世纪中叶以后,加喜特人利用亚
述的衰落和埃兰王国影响的消失,并与埃及结盟而发展起来,逐步统一了两
河流域南部。国王乌拉姆-布利阿什兄弟统治时期,灭了海国王朝,征服了沿
海地区,乌拉姆-布利阿什自称为巴比伦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加喜特
之王和卡尔-杜尼阿什之王(卡尔-杜尼阿什是加喜特人对巴比伦尼亚的称
呼,这个称呼后来被用了好几个世纪)。
在加喜特人统治时期,加喜特国王把许多王室地产及其中的劳动者赏赐
给一些私人。获得这种地产和劳动者的都是官吏和巴比伦尼亚的贵族,他们
被豁免了赋税和徭役,以及维持王家军队的义务。国王还禁止各级王家政府
机关破坏这种特权,从而使这种地产成为享有治外法权和不受任何控制的地
产。为了保障这种地产的边界而竖立了界石,界石上刻有国王赏赐这种地产
的敕令。这种界石叫做“库都路”。获得这种地产的人们逐渐地联合成一些
新的公社,成为加喜特巴比伦政权的忠实支柱。神庙也获得了相当多的这种
土地。
于是,在加喜特巴比伦尼亚,一方面形成了占有大量地产及劳动者并被
免除赋税徭役的组织成城市公社的人们;另一方面是没有权利的、要纳税和
服徭役的农村居民。另外还有一个集团,即战士,他们从国王那里获得给养、
马匹、战车和武器。
在加喜特人统治时期,一些巴比伦尼亚的城市获得了特权。在公元前14
世纪时,巴比伦城被免除了国家的赋税,并成了享有特权的自治城市;后来,
大约在13 世纪中叶,尼普尔也获得了这种特权;稍后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的巴
比伦尼亚的城市也获得了类似的特权。
加喜特人占领巴比伦尼亚之后,把许多土地变成了王室地产(神庙的地
产则仍保存着)。加喜特巴比伦的经济基础就是这些王室地产和贡赋收入。
赏赐给官吏和巴比伦贵族的土地只占王室地产中的一小部分。
加喜特巴比伦同埃及的关系比较友好,它借此巩固了自己在巴比伦尼亚
的统治。它还曾同埃及、赫梯结成同盟,反对亚述和阿拉美亚游牧部落,但
未获成功。
加喜特巴比伦同亚述和埃兰的关系变化不定、十分复杂。有时它们是同
盟者,有时又是敌人;有时亚述人臣服于加喜特巴比伦,向巴比伦称臣纳贡;
可有时恰好相反。公元前16 世纪中叶,加喜特巴比伦的国王布尔纳-布利阿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9
什一世曾同亚述签订过一个和约;但不久之后,亚述人又曾两次乘加喜特人
的王室内讧,而扶持自己的傀儡于巴比伦的王位之上。加喜特巴比伦企图摆
脱这种局面,但遭失败,因而不得不同意由亚述人控制巴比伦和米坦尼之间
的商业贸易。公元前14 世纪后期,统治加喜特巴比伦的小库利加勒祖同亚述
建立了和平。但后来,亚述人曾向巴比伦尼亚发动进攻,结果巴比伦沦陷,
它的神庙和王宫遭亚述人劫掠一空,国王亦被俘,并被亚述人锁着送往亚述
城。但不久,巴比伦人重获独立,又曾干涉亚述的事务,并将自己的傀儡扶
上了亚述的王位。加喜特巴比伦常把亚述看作是自己的臣属,但当亚述向埃
及派出自己的大使时,加喜特巴比伦除了表示抗议之外,却毫无办法。在布
尔纳-布利阿什二世时期,不得不承认亚述独立存在的事实,并同其建立起适
度的友好关系。亚述国王阿舒尔乌巴里特一世之女姆巴里塔特同巴比伦的王
公缔结婚约显然也是他倡议的。公元前13 世纪末,中期亚述经历了一场内部
危机,遭严重削弱,加喜特巴比伦趁机控制了亚述。
加喜特巴比伦同其东南方的近邻埃兰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约公元前
1500 年,埃兰因内部纷争而从国际舞台上一度消失。这有助于加喜特巴比伦
在两河流域南部站稳脚跟。公元前15 世纪末,加喜特国王库利加勒祖一世进
攻埃兰,占领了苏撒,控制了埃兰全境。公元前12 世纪前期,苏特努克-纳
呼恩特登上了埃兰王位,他将加喜特巴比伦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巴比伦尼
亚的一些重要城市,如西帕尔、杜尔-库利加勒(今阿加尔库尔,在巴格达西
北25 公里处,是由库利加勒祖一世建立起来防御北方的)等都向埃兰人纳
贡。埃兰人还曾侵入乌鲁克,破坏了那里的神庙,并把马都克神的雕像和刻
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运到了苏撒。这一切导致了加喜特巴比伦的衰落。
此后不久,巴比伦尼亚重新崛起,但其中心已转到伊新。伊新王朝的国
王尼布甲尼撒一世时,曾夺取了亚述的艾卡拉吐姆城,从那里运走了阿达德
神的雕像;他还战胜了埃兰,从埃兰首都苏撒运回了马都克神的雕像,并把
一些埃兰神的神像运回了巴比伦。不过,巴比伦尼亚的再度兴起为时不长。
腓尼基 在历史上,“腓尼基”是指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它北
起苏克苏,南至阿科,东起黎巴嫩山,西至地中海,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黎巴
嫩。最初在这里居住的大概是胡里特人。公元前3000 年代说塞姆语的迦南人
迁入,并逐渐同化了原先的居民。
古代的腓尼基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只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称。
事实上,腓尼基这个地区也从未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形成了若干个
彼此独立的小的城市国家(如著名的推罗、西顿、乌伽里特、毕布勒等)。
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也从来不把自己叫做腓尼基人,而是叫做某某城市的
人,如推罗人、西顿人,等等。
“腓尼基”原是紫红色的意思,它起源于这个地方出产的一种紫红色染
料(在推罗,人们潜入海底,捕捞一种海螺,从中取出一种可作染料的紫红
颜色)。
腓尼基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据考古发掘资料,在公元前5000 年代,
腓尼基的毕布勒就有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约自公元前3000 年代末开
始,在腓尼基相继形成了乌伽里特等城市国家。这些小国大都建在海边的岩
石上,易于防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海港,有的城市还有两个海港,一个
朝南,一个朝北,以利于对外航行和贸易。这些城市国家之间很少来往,甚
至往往互相对立。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2:59
有关腓尼基的政治情况的资料遗留甚少。从现有资料看,在腓尼基形成
的这些小国大多是王国,其权力的更迭表现为王朝的更替。如从阿马尔那书
信可知,在埃及新王国时期,毕布勒是一个王国,其国王写信给埃赫那吞,
请求埃及派兵去维护埃及在那里的统治。不过,在这些王国中,国王权力很
小,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可能存在贵族会议(或长老会议)一类的机构,国
王的权力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往往同城市最重要的神联系在一起,有时干
脆被称作某个神的祭司。也有的小国是贵族寡头共和国,如推罗,至少在公
元前6 世纪的一个短时期里,就是由一些选举出来的行政官吏(叫做萨塔菲
斯,即法官)来统治的。古典作家也记载说,在公元前4 世纪时,在推罗和
西顿,存在过城市的议事会或公民会议,它拥有审议的权力。
不过,进入文明时代的腓尼基地区,常常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如公元
前2000 年代末,它处于埃及的控制之下;在公元前1000 年代以后,又相继
为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所统治。而且,在为时短
暂的独立时期,这些小国之间也纷争不已,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古代的腓尼基虽然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且常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但
它对古代世界的影响和贡献并不小。这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当时第一流的造船
业、航海业、商业,而且还因为它的殖民活动,它发明和传播的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基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颇负盛名的有用著名的黎巴嫩山
的雪松为原料的造船业、以其特有的紫红色染料染色的纺织业等。此外,它
的玻璃制造业、金属加工业、木器加工业、陶瓷制造业、象牙雕刻等也很著
名。腓尼基各个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它们充分利用了自己众多的优
良港湾和发达的造船业,早在公元前3000 年代,就同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叙
利亚的埃勃拉国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它们从埃及输入亚麻、从塞浦路斯输
入铜、从小亚进口锡和铁,而自己则输出象牙制品、青铜或银制品、玻璃制
品、雪松、以及用紫红色染料染过的纺织品等。它们同地中海西部地区的贸
易也十分活跃:同北非沿地中海岸地区、同西班牙南部地区、以及地中海的
许多岛屿(如撒丁岛等)都建立了商业联系,从这些地方得到原料、金属(如
从西班牙得到银、铜和锡等),奴隶等。
腓尼基人还是古代著名的航海探险者。据说他们曾乘船到过英吉利和爱
尔兰。据《圣经》的资料,推罗国王海拉门和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时代,腓尼
基人不仅同以色列人有着活跃的贸易关系,还曾利用以色列人在红海的一个
港口艾吉昂-格伯文前往奥菲尔(可能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亚)探险,并从那里
带回檀香木、宝石、象牙、猿猴、孔雀以及金、银等。而更为可靠的是,埃
及法老尼科曾利用腓尼基人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腓尼基人的探险活动显
然都与对外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寻找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原料和奴隶
的来源地的目的。
在古代世界,腓尼基人还以建立起众多的殖民地而著称于世。腓尼基人
的殖民活动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 年代前后,其最著名的殖民地莫过于北非
的迦太基。腓尼基的殖民地主要分布于西部地中海。在意大利的西海岸、在
塞浦路斯岛的南部沿海地区、在爱琴海的一些岛屿上,腓尼基人也建立了自
己的殖民地。据希罗多德说,在埃及的孟斐斯,有一条腓尼基人居住的街区。
腓尼基人同其殖民地之间保持着商业关系,而没有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隶
属关系。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0
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它的字母。腓尼基字母共
22 个,是线形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元音要由阅读者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自己推测出来。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经说,希腊人原来没字母,是腓
尼基人把字母带给他们的。罗马学者老普林尼也曾盛赞腓尼基人发明字母的
功绩。不过狄奥多拉则引用克里特人的意见说,腓尼基人不是字母的发明者,
而是改进者。无论如何,腓尼基人把字母传入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入
了元音,形成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形成拉丁字母,从而为
后来西方各国字母奠定了基础。历史地说,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有功绩的。
关于腓尼基人的字母的形成过程,现在尚难最后论定。学者们在毕布勒
的石头或青铜制品上发现了一种被称为“伪象形文字”的铭文。这种文字符
号的复杂者象埃及的象形文字,简单者(居多数)则象克里特的线形文字甲。
已知这种文字有120 个不同的符号,但是直到现在还没释读成功(其中的一
些符号的发音已经可定,但很多仍不知道)。这种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
年代初,一直使用到公元前13 世纪腓尼基字母的出现。在一个在毕布勒发现
的青铜抹刀上,学者发现其两面都有铭文:一面是“伪象形文字”符号,一
面则是腓尼基字母。看来后者对前者有取而代之的关系。
除了在毕布勒发现的“伪象形文字”以外,学者们还在乌伽里特发现了
另一种文字。它是楔形的,包括29 个字母;学者已经知道了这些字母的发音。
这种文字显然已比“伪象形文字”简化并前进了一步,看来对22 个腓尼基字
母的形成也是有影响的。乌伽里特的这种文字约使用于公元前15—14 世纪。
腓尼基人是字母的发明者还是改进者的问题仍在讨论之中。不过有一点
可以肯定:腓尼基人处于近东诸最早的文明之间,深受后者的影响;他们即
使是字母的发明者,那也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明的。
以色列犹太国家 以色列犹太国家于公元前2000 年代末兴起于巴勒斯
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原来住着迦南人和其他民族。公元前2000 年代前期,
喜克索斯人曾以这里为中心,向北方的叙利亚和南方的埃及入侵,建立了喜
克索斯人的国家。前16 世纪初,喜克索斯人被从埃及赶走以后,埃及人的势
力扩张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地区也形成过一些迦南人的小公
国。
后来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家的希伯来人,是在公元前2000 年代后期才来
到巴勒斯坦的。不过,据《圣经》的记载,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在公元
前2000 年代初就率领他们从两河流域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等
原因,一部分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之孙的时代到了埃及,在埃及居住了几百
年之久。开始时,他们同埃及人的关系还不错;后来遭受埃及统治者的压迫,
处境越来越恶化,内部也产生了不少矛盾。于是,他们的领袖摩西制定了律
法,试图解决内部矛盾,并率领他们经过千难万险,离开了埃及,回到巴勒
斯坦地区。有的学者认为这些事发生在埃及新王国第19 王朝时期的拉美西斯
二世统治期间。不过这一切,在埃及人的史料中毫无记载。
在巴勒斯坦,以色列犹太人经过长期战斗,占领了巴勒斯坦原有居民迦
南人的很多地盘,一部分迦南人同以色列犹太人相融合,另一部分迦南人则
长期与以色列犹太人为敌,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这时,以色列犹太人尚未形成国家,而是处在部落联盟时代(他们有以
色列部落和犹太部落),这在以色列犹太史上叫做“士师时代”。(所谓“士
师”,乃是以色列人的先知、统帅和救世主三位一体的,被看作是上帝选定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0
的、被赋予上帝智慧的一些人,实际上就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王”或“军
事首领”)。它包括了从以色列犹太人占领迦南(约前1230 年)到扫罗称王
(前1020 年)之间的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这是以色列犹太人的氏族部落制
度解体的时期。
公元前13 世纪末,“海上民族”横扫东部地中海地区,其中一支腓力斯
丁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也因此而得名),以色列犹太人同他们进
行了激烈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以色列犹太人产生了建立强有力的机构的
需要。这时也逐渐发生了社会的变化,私有制逐渐出现,阶级分化的过程也
已开始。到公元前11 世纪,以色列犹太国家形成了。
据《圣经》的传统,以色列犹太国家的形成,似乎是“社会契约”的产
物。《圣经》中的《撒母耳记》中说,为了反对腓力斯丁人,以色列犹太人
向自己的先知撒母耳请求说:“你年纪老迈了,你的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
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象列国一样。”撒母耳开始时不同意,他认
为这很危险,会使人民受到国王的奴役。他说:“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
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前。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
长,为他耕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
制造香膏、作饭烤饼。也必取你们的最好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
仆。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又必
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你们的羊群他必
取十分之一。你们也作他的仆人⋯⋯。”但“人民”逼迫他,使他不得不同
意派一个国王去进行统治。他选中的王就是出身于北方以色列人便雅悯部落
的扫罗(当时,以色列部落在北方,犹太部落在南方)。一般认为,从扫罗
开始(前1020—1000 年),以色列犹太人进入了王国时代。扫罗建立了一支
强大的军队,同腓力斯丁人作战,取得一定的胜利,这使他在多数以色列犹
太部落中得到了承认。他的成功也促进了以色列犹太民族的觉醒和统一。
但扫罗的成就是有限的,尤其在犹太人部落中,他并不很受欢迎。犹太
人的领袖大卫同扫罗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大卫率领自己的军队背叛了扫
罗,投靠了腓力斯丁人,使扫罗在战争中遭到惨败,扫罗及其三个儿子死于
军中,扫罗的尸首还被腓力斯丁人拿去示众,悬挂于伯珊城头。
扫罗死后,他的儿子伊施波设即位,但以色列人陷入了混乱,其实力大
为削弱。南方的犹太人的首领大卫乘机即位为王(前1000—960 年),并曾
一度依靠腓力斯丁人的力量,统一了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后来他同推罗结成
同盟,开始同腓力斯丁人进行战争,并对约旦河以东死海以南的一些地区进
行征服。他将腓力斯丁人赶出了以色列犹太国家,又从迦南人手中夺取了耶
路撒冷(当时叫做耶布斯),将以色列犹太国家的首都定于此城。从此,耶
路撒冷城就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圣城。他还征服了周围许多其他地区,扩大
了以色列犹太国家的版图。
大卫死后,其子所罗门即位(前960—930 年),他同埃及和推罗结为盟
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发展红海一带的贸易。他广召工匠,在巴勒
斯坦地区的许多城市中进行建设。他将以色列犹太国家划为12 个行省,建立
起税收和劳役制度,巩固君主政体。
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王国(都撒马利亚)和南方的犹
太王国(都耶路撒冷)。其中,以色列王国存在了约200 年,便从历史上消
失了;南方的犹太王国则断断续续地存在到罗马人统治之初,不过也是多灾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0
多难,亚述人、埃及人,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人
都曾征服过它。尤其是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前586 年第二
次征服它,攻陷耶路撒冷时,曾将该城居民掳至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
之囚”,直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灭了新巴比伦王国之后,才将他们放回了耶
路撒冷(不过,只有一部分人回来,另一部分人已定居于巴比伦尼亚,不愿
回去)。但他们又落入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
以色列犹太人在自己漫长苦难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宗教—
—犹太教。同其他民族一样,希伯莱人各部落原来也是信奉多神的,其中耶
和华神是他们崇奉的主神,在被俘于巴比伦时期,犹太人的先知们秘密地传
播一种救世主的思想。犹太教就是一个以救世主耶和华为唯一的神来信仰的
宗教。他们相信耶和华(上帝)一定会惩治恶人,拯救犹太人。犹太教在其
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它从以色列犹太人的氏族部落的宗教,发展
为民族宗教,其上帝观也从家族的、氏族部落的保护神演变为护国神、民族
神。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后来,从犹太教中演化出基督教时,其上帝
又从民族的保护神演变成了世界的神,即它不仅“保护”、“拯救”以色列
犹太人,而且“保护”、“拯救”所有的人,犹太教的经典《圣经》也成了
基督教经典的一部分,即旧约;同时在救赎理论和礼拜仪式方面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不过绝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拒绝信奉基督教。当基督教发展成世
界宗教的时候,他们仍坚信本民族的犹太教。散在世界各地的以色列犹太人
都把坚信犹太教作为民族认同的根据。
罗马人统治巴勒斯坦地区时,犹太人的多次起义均遭镇压。以后,他们
散居世界各地,但仍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习俗,而未遭同化,直至今日。
公元7 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占领了中东地区,巴勒斯坦也主要成为阿拉伯人
居住的地方。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0
第二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反喜克索斯人的斗争和再统一 据曼涅托残篇,喜克索斯人占领埃及
后,烧毁城市,毁灭神庙,杀戮当地人民,变妇孺为奴隶,向上下埃及征收
贡赋,派兵驻守各地。喜克索斯人的残暴统治遭到埃及人的普遍反对。
第17 王朝的末代国王卡美斯及其兄弟雅赫摩斯一世领导了反抗喜克索
斯人的战争。据1908 年发现的《卡尔纳尔书版》铭文记载,卡美斯曾向其大
臣讲述了面临的形势,征询对同喜克索斯人开战的意见。大臣们倾向于同喜
克索斯人和平相处,理由是他们的牲畜可在喜克索斯人统治的北方随意放
牧。但卡美斯不能容忍喜克索斯人的侮辱,不愿同喜克索斯人分享对埃及的
统治权。他决心进行反对喜克索斯人的战争,把埃及从他们的统治下解放出
来。1928 年在卡尔纳克找到的卡美斯石碑片断的内容与《卡尔纳尔书版》的
内容相同,从而证明它们是历史文献,而非文学作品。
在内容上与《卡尔纳尔书版》和卡美斯石碑相衔接的是1954 年在卡尔纳
克发现的涅西石碑铭文。该铭文记载了卡美斯同喜克索斯人进行战争的情
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涅西石碑铭文叙述了喜克索斯国王曾派遣使者持其
信前往努比亚的库什王国,企图联合库什南北夹击卡美斯。但使者半途被埃
及人所截,致库什国王的信也被查获,喜克索斯人夹击底比斯的阴谋未能得
逞。卡美斯领导的反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他未能实现赶
走喜克索斯人出埃及的夙愿,只是占领了从南方的库什到北方的涅菲努西斯
地区,把喜克索斯人赶到了基诺波里,并夺取了阿勒格什。
卡美斯的兄弟雅赫摩斯继续了这场战争,终于将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
在他统治的第17 年,即约公元前1553 年,雅赫摩斯占领了喜克索斯人的首
都阿瓦利斯。《桡夫长雅赫摩斯传》叙述了这位战士追随国王雅赫摩斯参加
反对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包括围攻阿瓦利斯,直至追赶喜克索斯人到达巴勒
斯坦南部的沙鲁亨),以及由于作战勇敢而获赏土地和奴隶的情况。
外国入侵者被驱逐出境,埃及重获独立和统一,雅赫摩斯建立第18 王
朝,从此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包括第18—20 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570
—1085 年),进入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时期。
帝国的形成和统治 埃及的统治阶级在赶走喜克索斯人后,立即将这场
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转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在历时约百
年之久的时间里,埃及第18 王朝的国王们率领他们的军队南征北战,把埃及
从包括尼罗河谷及其三角洲地区的一个地域王国,扩张为一个地跨西亚北非
的奴隶制帝国。
对外侵略战争在雅赫摩斯一世时就已开始,其方向是南方的努比亚和东
北方的叙利亚巴勒斯坦。雅赫摩斯的继承者阿蒙霍特普一世执政时期,不仅
继续南征努比亚到达第二瀑布附近,还对西方的利比亚用兵。
阿蒙霍特普一世的继承人,其女婿图特摩斯一世时期,埃及帝国初具规
模,他可以说是埃及帝国的奠基者。他多年征战,不仅同叙利亚巴勒斯坦人,
而且同当时西亚强国,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将埃
及帝国的北部边疆推进到了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南方,他将埃
及边境扩展到尼罗河第三瀑布以外。据在阿尔科岛上发现的一篇铭文,该国
王曾到过第三瀑布以南约40 多英里的地方。据图勒的传记铭文,他在图特摩
斯一世执政时,担任了努比亚总督,说明当时埃及对努比亚的占领已经稳定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0
下来。
埃及帝国的完成者是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1450 年)。他
一生征战,击溃了由米坦尼支持的、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进而打败
了米坦尼王国,使其不再与埃及为敌,转而成为埃及的盟友,从而巩固了埃
及在叙利亚的统治。图特摩斯三世在叙利亚的胜利震撼了整个西亚,使亚述
和巴比伦尼亚也纷纷与埃及建立友好关系,巴比伦尼亚的国王还将自己的一
位公主送给埃及法老为妃。《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对这位法老进行的一系
列征战(前后17 次),尤其是在美吉多与以卡迭什为首的叙利亚联军的会战
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他的一个高级军官图梯的一份纸草,则报道了这位军
官计取尤巴城的故事,颇类似希腊的特洛伊木马计。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
将埃及边境推进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
图特摩斯三世的后继者阿蒙霍特普二世也对西亚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
俘获达十万之众。不过他只是镇压了当地人民反对埃及的起义,巩固了图特
摩斯三世远征的战果,而未能进一步扩大埃及帝国的地盘。
埃及从公元前4000 年代后期进入阶级社会,直至公元前2000 年代中叶
的新王国时期,历时2000 年,走完了从小国寡民的诺姆国家到地域王国、直
至形成帝国的漫长道路。帝国的形成是埃及统治阶级通过野蛮的战争而实现
的,它既在客观上促进了东部地中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造成极大的破
坏。长期的掠夺性战争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这在第18
王朝时期国王和军官们的铭文中几乎随处可见。
征服战争给埃及本身带来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帝国的版图扩大了,大量
财富和劳动力涌入埃及,极大地促进了埃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战争也加
速了国内的阶级分化,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并造成埃及和被征服地区尖
锐的民族矛盾。
对于在历史上如此空前强大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埃及统治阶级是如何进
行统治的呢?新王国时期,埃及仍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第18 王朝初
年的法老们在两种性质的战争中为自己树立了威信:赶走喜克索斯人,使他
们成了民族英雄;对外侵略战争的胜利和掠夺大量财富、劳动力回国,使他
们成了统治阶级崇拜的偶像。他们得到了几乎整个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军队拥护他们,因为军队可以从每次胜利的战争中掠夺到许多战利品,并得
到法老的慷慨赏赐;行政官吏们代表国王管理,控制这个版图空前的帝国,
他们可以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干,也可从胜利的战争中,从奴隶制经济的发
展中、从国家的富强中获得一份丰厚的俸禄,因而对法老感激不尽;神庙祭
司集团从对外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好处,国王们把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归之
于神的保佑,因而总是把大量的财富(包括土地、战俘、城镇、牲畜以及其
它财富)捐赠给神庙;帝国时代奴隶制经济和政治的繁荣,也为一般奴隶主
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前景,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对外战争的胜利也给他
们带来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好处:他们不仅可以在给国王、军队和行政机关提
供服务时获得较多的报酬,而且还可以从政治的相对稳定、新土地的获得、
劳动力的大量补充、资源的更加丰富等方面获得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一些必备
条件。而这些条件是以前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这个时期形成的一个新
兴奴隶主阶层——涅木虎就与对王室的供应、对军队的供应有关,他们因而
成了王权的重要阶级基础。
同古王国时期相比,新王国时期官吏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1
王国时期,官吏已不仅仅或主要从王室家族、皇亲国戚中挑选,而更多地是
从整个统治阶级中挑选。这反映了新王国时期君主专制的阶级基础的扩大,
也表明了埃及奴隶主阶级构成的变化,反映了埃及奴隶主阶级的壮大和成
熟。这时的君主专制已经建立在奴隶制长久而深入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在
整个奴隶主阶级基础之上了。新王国不再是王室家族的政权,也不只是贵族
们的政权。
新王国时期,在国王之下的最高官吏仍是维西尔。可能是为了管理和统
治这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不让维西尔的权力过分集中,
所以,这时维西尔的权力被一分为二,设置了两个维西尔:一个管理上埃及
和努比亚;一个管理下埃及和西亚属地,分界线在埃及中部的赫尔摩波里。
一般说来,管理上埃及的维西尔权力较大,国王出征时,由他代行朝政。维
西尔的职责是管理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事务。从第18 王朝图特摩斯三世
给维西尔列赫米留的训令以及其它一些资料可以看出,土地诉讼、分家析产、
灌溉系统、遗嘱、农事、赋税等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从训令可知,维西
尔基本上是执行法老意志的工具。
在维西尔之下,有管理各种具体事务的专门机构或官吏,如管理北方港
口的官吏、管理“南方大门”(即要塞)的官吏、管理土地的官吏等等。但
这些机构的层次及权力如何则不清楚。
地方上仍是以诺姆为主要单位,但有关资料甚少。诺马尔赫的权力显然
已不如中王国以前,他们已不能独树一帜来反对王权。诺马尔赫的权力是来
自中央还是世袭,或兼而有之也不甚清楚,很可能他们多半只是中央任命的
地方官。
新王国时期的军队不仅由埃及本土人组成,而且有外国雇佣军。第18
王朝中叶以后的“沙尔丹”雇佣军,不仅出现在埃赫那吞时代的浮雕中,而
且出现在第19 王朝时期拉美西斯二世同赫梯争霸的战场上。在第20 王朝时
期的《维勒布尔纸草》中,还有雇佣军士兵“沙尔丹”租佃神庙土地,以及
“沙尔丹”的仆人租佃土地的记录。新王国时期埃及军队增加了一个新的军
种,即战车兵。一般认为,是喜克索斯人给埃及带来了战车和马。在新王国
时期的对外战争中,战车兵起了巨大的作用。战车兵一般都是富家子弟,他
们打仗还要奴隶侍候(包括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和饲养马匹、维护战车),
马匹和战车可能都是他们自备的。
对被征服地区,埃及派总督治理,有精悍军队驻防;也利用当地土著王
公贵族进行统治。埃及人每占领一地,总要把当地统治者的孩子带往埃及为
人质,同时也让他们接受埃及教育,待其父辈死后,返回继位,充当埃及的
忠实傀儡。《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对此有明确记载:“王公们及其兄弟的
儿童被运走,以便送往埃及,作为人质。如果这些王公中有人死去,陛下就
派他的儿子来接替他的位置。”以夷制夷的思想十分明确。在努比亚,由埃
及法老的王子任总督,被称作“库什王子”,目的大概是让他们熟悉政事,
经受行政能力的锻炼。
维持这庞大帝国的经济基础,一方面是向国内人民征收赋税,在《列赫
米留墓铭文》中,就有一份由各地缴纳赋税的清单;另一方面则是向被征服
地区的人民征收贡赋,其中包括金属、牲畜、奴隶及其它财富。
社会经济状况 新王国时期埃及的经济获得重大发展。这时冶炼金属已
采用脚踏风箱,一人可踩两只风箱,从而大大提高了炉温,而提高炉温对冶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1
炼青铜和铁则是十分必要的。铜制品的制作方法也有改进:过去只会使用锻
造法,新王国时期则使用了新的铸造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不过铸造法要求
较高的工艺水平,要求密封。《列赫米留墓铭文》讲到给卡尔纳克的阿蒙神
庙铸造金属门的事。新王国时期铁制品偶有发现,但多半是陨铁,或由国外
进口。专家们认为,在埃及本土冶炼铁可能要到公元前1000 年代。
建筑业是埃及的重要手工业部门之一。卡尔纳克和卢克索尔两大神庙建
筑的主要部分都是在新王国时期建成的;在埃赫那吞改革的短时期里,埃及
的手工业者建造了一座新的城市——埃赫塔吞(包括王宫、神庙、政府机关、
贵族们的府第等等);第19 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三角洲东部也营建了一座
新都——培尔-拉美西斯,作为向西亚用兵的前沿基地。这些事实说明了当时
埃及建筑业队伍之大,建筑技术之高。在底比斯西部发掘出一个手工业者住
地,这个居住地曾有过多次变迁,人们认为很可能在营建两个新都时都利用
过这些建筑工人。新王国时期的建筑材料多用石头(砂石和石灰石),也用
砖(主要是生砖)作原料。
以亚麻和羊毛为原料的纺织业也很发达。从图特摩斯四世和图坦哈蒙墓
中发现的一些亚麻织物残品看,纺织技术有很高的水平。新王国时期的纺织
机械也有所改进,以垂式织布机取代了中王国时期的卧式织布机,用一人即
可操作,而且可以织出较宽的布幅。
玻璃制造业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底比斯发掘出好几座属于第18 王朝时
期的玻璃制造厂。这时生产的玻璃品种很多,有紫水晶、黑色、蓝色、白色、
红色、棕色、黄色,以及无色透明的玻璃等。
在运输方面,除沿尼罗河的水运外,山地可能还使用驴驮。在平地除用
牲口驮运以外,开始只限于军用的轮车,逐渐用于民间运输,这比肩挑牲口
驮要进步得多。
在农业中,新的提水装置——沙杜夫的发明和使用,为高地的开发创造
了条件。
新王国时期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对外战争中掠夺回来的大批财富、对外
联系的加强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埃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金属作为流通手
段的情况增多了(包括用铜、青铜、白银和黄金),但铸币仍未出现。用银
(按重量)作为价值尺度的情况比较常见。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表
现是借贷关系的发展。资料表明,借债要立字据,保证偿还,还要有证人签
字方为有效。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农村,使农村的阶级分化加剧。所谓麦西档
案中记载的王家牧人涅布麦希“因为什么都没有了”而出租奴隶和出卖土地
的事实,以及雇佣关系和租佃关系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新王国时期,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或许是真正的商人的出现。第11
号波拉克纸草记载了一个名叫明-纳克赫特和一个名叫舍利布恩的商人的经
营情况,他们都是零售商,出卖肉、葡萄酒和糕点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也影响到奴隶制关系。奴隶常用于出租或被买卖,麦西档案中租用奴隶的契
约比较典型。
但是,新王国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仍然很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是,
物物交换的情况还很普遍,衣服、牛、谷物、各种器皿等都可作为交换物。
租用和买卖奴隶、买卖土地等都以实物进行交易,只是要注明值多少银子。
如麦西租用涅布麦希一个女奴的两个劳动日,租金是一束麻以及别的东西;
麦西购买涅布麦希的3 斯塔特土地,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 德本(约等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1
于45.5 克)。商人虽已出现,但为数很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未必很
大,在政治上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新王国时期埃及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大部分生产资料
控制在王室、神庙和贵族奴隶主手中,而他们的经济也仍然是封闭型的,即
自给自足的,与市场不发生什么关系;贵金属(金、银)大多控制在国家和
各类奴隶主手中,并且主要不是用作货币,加入流通,而是用于制作各种装
饰品;官吏、手工业者的报酬也都是实物,而不是货币;对外贸易仍控制在
国家和王室手中等等。
新王国时期的奴隶制度也有了很大发展:奴隶人数大大增加。由于没有
关于这个时期奴隶人数的统计资料,所以我们不知道奴隶的总数,也不知道
各类奴隶主占有奴隶的数量。但奴隶人数比以往各时期要多得多,则是毫无
疑问的。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提供了奴隶的主要来源。从第18 王朝时
期国王的远征记录和一些军官的传记铭文中,我们看到他们是多么狂热地去
追捕、抓获俘虏以及平民百姓,其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变成奴隶,在这方面,
《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提供了一份典型的资料,证明当时战争目的之一就是
掠夺劳动力;奴隶本身也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成为国王赏赐其有功
人员的内容之一,《桡夫长雅赫摩斯传》末尾所附的一份奴隶名单可以为证,
奴隶制发展的第二个表现是,奴隶主阶级的构成的变化,拥有奴隶的人增多
了,奴隶主的面扩大了。古王国时期及其以前,奴隶基本上控制在贵族手中
(王室、神庙、官僚贵族),一般人拥有奴隶的情况绝少。中王国时期出现
了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杰斯,打破了贵族对奴隶的垄断,但涅杰斯本身占有奴
隶的人数并不多;新王国时期,除了上层仍然拥有大量奴隶以外,不少中下
层居民都可能拥有奴隶,看门人、牧人、商人、手工业者、雇佣兵、理发师、
市民等。这时形成了一个名叫涅木虎的中小奴隶主阶层也可证明这一点。
奴隶是主人的财产,他们可被买卖、转让、继承、出租和雇佣,也可作
为财产而被没收。属于等19 王朝时期的一份纸草文献,记载了一个女市民伊
林涅菲尔从商人拉伊阿处购买了一个叙利亚籍女奴,并引起诉讼的情况。杜
林博物馆藏第2021 号纸草上记载了一个奴隶主在分家析产时将奴隶作为财
产分配的情况。第20 王朝时期一个名叫霍尔的军队书吏的女奴被没收后转让
给王陵机关。这些事实说明,奴隶的地位是很低的。
当然,在新王国时期,奴隶的状况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奴隶可能被释放
为自由民、或被收为养子,有的可能独立租种土地、有自己的家庭和经济,
甚至有的还占有土地。但即使这些奴隶,其真实境况也不一定好。如开罗一
石碑所记的奴隶在出卖所占土地时就说是因为“度着穷困的生活”。《维勒
布尔纸草》中租种神庙土地的奴隶,其所租土地也很少,还要交很重的租,
要养家活口大概也是很艰难的。因此,奴隶采用了各种办法进行反抗(逃亡、
怠工、甚至起义),力图改善自己的状况,甚至改变自己的地位。
新王国时期的土地关系,就总的格局而言,同古王国时期没有太大的变
化:国王、神庙和官僚贵族奴隶主仍是生产资料的主要占有者。不过,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在新王国时期,在生产资料
的占有方面也起了某些变化,这就是中下层居民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私有制,
其中也包括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渐普及到中下层居民之中:如有的牧人可以
占有土地(在麦西档案和屏洛墓的铭文中都提到过),并可出卖,甚至奴隶
也占有土地并可买卖(虽然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很少)。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1
奴隶主的土地基本上是采用租佃形式经营,这从《维勒布尔纸草》及若
干其它资料中可以看出。《维勒布尔纸草》本身就是一份神庙和王室土地的
丈量和租佃清册(当然不是全部神庙和王室的土地,而只是埃及中部的一部
分土地),它记载了每块土地的所有者,地块的位置、面积,以及租佃者的
姓名、职业、应缴纳的租税额等。从该纸草的资料可以看出,租佃者的成份
是很复杂的,有女市民、奴隶、农民、沙尔丹及其仆人、养蜂人、马厩长官、
牧人、小祭司等。每人租佃的土地数量不等,多的可能有200 多斯塔特,少
的只有3—5 斯塔特,甚至更少。有的人租佃的土地显然不是自己耕种,而可
能是由奴隶或其他人耕种(如一个名曰农民的人租种了17 块土地,总数达
222 斯塔特,他自己是绝对不可能种这么多土地的)。在克利盖等人所著《古
代埃及社会史》一书中,对《维勒布尔纸草》中的租佃者的情况有如下一个
统计表①:
租佃面积(以阿
鲁尔为单位)
祭司% 女市民

士兵% 马厩长官

牧人%
2 2.91 2.63 — — —
3 16.50 23.16 93.22 2.89 —
5 62.14 59.47 5.08 92.13 80.67
10 17.48 10.53 1.69 3.94 13.45
20 0.97 4.21 — 1.05 5.88
每种占有的总计103 190 236 119 381
有的学者据《维勒布尔纸草》的资料推测,新王国时期埃及农民交纳的
租税约占收成的1/2;但有的学者认为,租税最多不超过收成的1/7。有的学
者根据波隆纸草1086 号的铭文指出,一个农民一年要交纳200 袋谷物。从第
20 王朝时期的《兰辛克纸草》可知,农民交不起租税,其命运是很悲惨的,
他们会被捆绑、吊打,其家属,甚至邻居都会受到牵连。有的资料讲到,农
民租佃的土地被收回。甚至一个给国王养马的马伕,他的服役份地也毫无理
由地被强令收回。税收官吏还常常加倍征税,使农民苦不堪言。农民不仅租
佃土地,甚至连农具、牲畜、种子都要租用,所以负担十分沉重。再加上兵
役、劳役的负担,使多数农民的处境极为艰难。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是富了少
数人,大多数劳动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王权和神权的关系 古代埃及君主专制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王权同神权
结成联盟。法老利用祭司贵族维护和神化自己的专制统治;祭司也利用王权
来为自己谋求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由于神庙势力对君主专制的巩固起过
特殊的作用,因而历代国王都给予神庙慷慨的赠予。在新王国时期,阿蒙神
是国家的主神,也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因而阿蒙神庙(主要是在底比斯的
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获得的赠予最为丰厚。所以,在新王国时期,
阿蒙神庙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处于支配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拥有了越来
越雄厚的实力,成为仅次于国王的大土地占有者、大奴隶主、大富翁。
但是,神庙势力虽然是王权的重要阶级基础,同王权结成了同盟,却也
有其自身独立的利益,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同王权发生矛盾,甚至激烈的对抗。
① 《古代埃及社会史》第192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2
可以说,神庙势力从来不是王权稳定的同盟者,他们常常同地方贵族联合,
成为王权的反对派,甚至靠削弱王权来加强自己。古王国末朝至中王国时期
就曾发生过这种情况。可是,在古代埃及,神权势力是统治阶级唯一的精神
支柱,因而王权还不得不依靠他们。当然,在王权强大之时,神庙势力就不
敢为害。
第18 王朝初年的法老们,一再把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归之于神的保佑,特
别是归之于当时国家的主神阿蒙神的保佑。法老们不仅依靠军队和官吏这两
支队伍来维持帝国的统治,还要依靠神庙这根精神支柱,依靠祭司这个阶层,
因而不惜给予神庙丰厚的捐赠。
随着祭司集团在经济领域中实力的增长,他们的政治野心也增长起来,
不再甘心作王权的附庸。在第18 王朝中叶,王室内部发生了哈特舍普苏特同
图特摩斯三世之间的争权斗争,斗争的双方都去寻求阿蒙神庙祭司集团的支
持。这件事给了阿蒙神庙祭司集团扩大其政治实力,插手政治,尤其是插手
王室内部斗争的机会。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的两个宠臣森穆特和哈普辛涅布都
是阿蒙神庙祭司(前者是女王的总管,后者是女王之下的维西尔)。在女王
晚年或女王死后,祭司们又拥戴了图特摩斯三世复位。对此,才22 岁的图特
摩斯感激不尽(很可能,他在被哈特舍普苏特女王贬到阿蒙神庙去当祭司时,
就同祭司结下了友谊)。所以,他在每次胜利的战争后,都要给神庙很多战
利品。如有一次,他给了神庙2800 斯塔特土地,还有1078 个奴隶,以及其
它财富。
神庙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实力的增长,不仅危及其它奴隶主的利益,
而且逐渐危及王权。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这种情况大概已使王权再
也不能忍受了。因此,这位法老撤了祭司兼维西尔的普塔赫摩斯的职,而任
命了一位非祭司集团的拉莫斯担任维西尔,以取代普塔赫摩斯。这使王权与
神庙祭司的矛盾表面化了。
阿蒙神庙势力对王权的威胁,不仅使法老对阿蒙神庙祭司产生了疑虑,
而且也对阿蒙神的信仰本身产生了疑虑。因而,早在图特摩斯四世时代,一
个古老的太阳圆盘神阿吞神便被抬了出来加以崇拜。在一次对西亚的纳哈林
的远征胜利后留下的纪念性铭文中,图特摩斯四世把胜利归之于阿吞神的保
佑,并把战利品赠送给了它,而不是象以前那样把胜利归之于阿蒙,并把战
利品赠送给它。继图特摩斯四世为王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则不仅违背贵族(当
然也包括神庙贵族)的意愿,娶了一位出身平民的女子提伊为王后,而且更
加明显地表明了对阿吞神的崇拜:他在底比斯为阿吞神修建了一个神庙;他
的一个卫队也以阿吞神的名字命名;他曾为提伊王后修建了一个供游乐的
湖,并同王后一起乘坐“阿吞的闪光号”游艇泛舟湖上。
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也不甘示弱,他们企图插手王位继承,不让阿蒙霍特
普四世继承王位,而要扶植一个自己的傀儡上台。这使终于成了国王的阿蒙
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1362 年)对阿蒙祭司忍无可忍,因而采取了断然
的措施,同阿蒙神庙势力进行斗争,这就是著名的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
革。
阿蒙霍特普四世先是重新推出对拉神的崇拜,以对抗对阿蒙神的崇拜。
继之,他更提出废除对阿蒙神和其它一切神的崇拜,而只准崇拜阿吞神;没
收阿蒙神庙和其它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去掉一切建筑物
上的阿蒙字样;为了摆脱阿蒙神庙祭司的控制和影响,他将首都从底比斯迁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2
到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将其取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
国王的名字也改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他的这些改革措施
表明,埃赫那吞同以阿蒙神庙祭司为代表的神权势力绝裂了。与此同时,他
提拔了许多出身中下层奴隶主的人物担任了高级官吏。如一个名叫麻伊的涅
木虎就担任了大臣的职务,他的铭文中说:“我——按父母双方来说都是涅
木虎,君主玉成了我⋯⋯而(先前)我是一个没有财产的人。他使我得到(很
多的)人。我提拔我的兄弟们,他使我的所有的人都关心我。当我成为一村
之长时,他下命令,使我兼任大臣之(职)和“王友”,而(先前)我曾(要
过)面包。”但即使是埃赫那吞,也不能完全摆脱神权,只不过是用一种神
权代替了另一种神权而已。王权终归还必须同神权结合,以维护其统治。
埃赫那吞在其改革初期,曾得到军事行政奴隶主,以及当时的中小奴隶
主阶层——涅木虎的支持。因为,这些集团或阶层同阿蒙神庙祭司集团有着
尖锐的矛盾;军队在战争中为帝国的建立有过汗马功劳;行政官吏们在管理
帝国方面花费了心血,但他们得到的报赏却远不如神庙得到的多。更何况,
神庙祭司还不以此为满足,还要插手世俗政权,担任维西尔等高级职务,大
有排斥世俗奴隶主之势,这不能不引起世俗奴隶主的嫉恨;而中小奴隶主涅
木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发展都与王权的强盛息息相关。因此,这些奴隶
主集团或阶层联合起来支持王权,支持埃赫那吞改革。他们同神庙势力的矛
盾是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矛盾。但改革却是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进行的。
埃赫那吞虽以法老的资格领导了这次改革,仍然遇到了神庙势力以及站
在他们背后的一切旧贵族的激烈抵抗。他们向埃赫那吞的母亲提伊王后施加
压力,让她到埃赫塔吞去(她一直住在底比斯)对埃赫那吞施加压力,要他
放弃改革;他们还在西亚鼓动埃及的属地反叛埃及;他们甚至图谋刺杀埃赫
那吞等等。斗争十分激烈。反对改革的势力极为强大而富有经验。
改革期间,埃及的对外战争停止了,军队得不到战利品,更得不到赏赐,
因而军队离开了改革,军队的总司令霍连姆赫布借口军务繁忙而一直未到新
都埃赫塔吞去;改革时期,埃及放弃了对西亚属地的关注,使得在叙利亚的
许多埃及属地离开了埃及,他们或者独立,或者被乘虚而入的小亚强国赫梯
所吞并,这也使军队和统治阶级中的其他许多人很不满意,对改革丧失了先
前的热情而不再支持改革。改革阵营内部分裂了。甚至连王室内部也发生了
尖锐的分歧。埃赫那吞顶不住压力而动摇了、妥协了。他派了他的女婿、共
治者施门克赫卡勒去底比斯,可能是去讲和,而实际上当了人质,他在那里
一直到死也未再回埃赫塔吞。王后涅菲尔提提从王宫中搬出,迁到城北的另
一个王宫中去住,显然是与埃赫那吞发生了不和。
广大的劳动群众没有从改革中得到任何实际的好处。相反却因修建新的
首都而加重了负担;再加上信仰的改变也不会很习惯。因此,他们对改革不
可能十分热情。
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埃赫那吞死后,他的继承者图坦哈蒙放弃了
改革,恢复了对阿蒙神的信仰,发还了阿蒙神庙被没收的财产,首都也迁回
到了底比斯。他以后的法老继续了这一政策,改革被彻底葬送。改革之都埃
赫塔吞变成了一片废墟,被人遗忘。直到1887 年,这里的一个农民在犁地时
发现了大批泥版文书,它们被送往伦敦,引起专家们的极大重视,因为它们
是与埃赫那吞同时代的一些西亚国王或王公给埃及法老的书信。于是开始了
对埃赫塔吞的考古发掘,这个改革之都被重新发现,改革也才重新为世人所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2
知。
改革失败,阿蒙神庙及其它神庙势力复辟后,气焰十分嚣张。支持改革
的涅木虎受到打击迫害,他们的财产也被抢夺。王权重又与阿蒙神庙势力结
盟,对神庙势力更加依赖。
埃及与赫梯的争霸 埃及同赫梯的争霸于公元前14 世纪至13 世纪初发
生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
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本世纪70 年代以来在叙利
亚发掘出的埃勃拉国的情况表明,它曾存在于公元前3000 年代中期。同时,
这里十分富庶,又处于重要的商业交通要道之上,是著名的商业航海民族腓
尼基人的发祥地。因此,这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叙利亚和巴勒斯
坦地区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但在埃勃拉国之后,这里却长期未形成一
个统一的国家,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抵御来自南方的埃及、北方的米
坦尼和赫梯,东方的巴比伦尼亚的侵略和威胁,而一直是它们侵略和掠夺的
目标。
埃及第18 王朝前期的法老们在侵占叙利亚巴勒斯坦时,曾同在这里有重
大影响、并且觊觎这里的西亚大国米坦尼发生过严重的冲突。后来,米坦尼
因要防范正在崛起的亚述而与埃及结盟。但与此同时,在小亚又兴起了赫梯
王国,它打败了米坦尼王国,而与埃及直接对峙于叙利亚地区。
埃及第18 王朝后期的埃赫那吞改革,因忙于内部斗争而无暇顾及其在西
亚的属地,于是一些属地宣布独立,另一些则投到了赫梯的保护伞之下。仍
然忠于埃及的一些属地的王公们曾多次求救于埃赫那吞,但毫无结果,甚至
遭到他的训斥,说他们干扰了他的改革。于是埃及的西亚属地陷于一片混乱。
图坦哈蒙执政时期,情况可能有所好转,但他统治的时间很短。他的寡
后曾向赫梯国王提出,要他送一位王子到埃及去与她结婚,并让该王子作埃
及法老。赫梯国王苏庇鲁里乌马什几经犹豫后,终于将一个王子送到了埃及。
但该王子到埃及后即被埃及人所杀(很可能是反对此婚事的埃及贵族所为)。
于是爆发了埃及同赫梯之间的公开战争。战争对埃及十分不利,它遭到重大
失败。只是因为被俘的埃及士兵的传染病也传给了赫梯士兵,战争才暂告停
止。
在第19 王朝初年的霍连姆赫布、拉美西斯一世,谢提一世等几位法老统
治时期,埃及曾多次用兵西亚,与赫梯人进行争夺,取得了不少胜利,基本
上稳定了埃及在这一地区的形势,但却未能完全恢复埃及在西亚的全部属
地,尤其未能消除埃及在西亚的主要威胁。赫梯的气势仍咄咄逼人。
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1304—1237 年)埃及同赫梯的争霸
战争达到了高潮。当时统治赫梯的是国王穆瓦塔鲁。
为了同赫梯进行战争,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很多准备:他在三角洲东部
营建了新都培尔-拉美西斯;他还组建了四个军团,招募了不少雇佣军,兵力
合计3 万多人。穆瓦塔鲁也为同埃及争霸而将赫梯首都从哈图斯城迁到了靠
近叙利亚的小亚南部城市达塔什。
当时站在赫梯一边的还有叙利亚地区的若干公国,如纳哈林、阿尔瓦德、
卡赫美什、科迪、卡迭什、努格什、乌伽里特和阿勒坡等。形势对埃及十分
严峻。
拉美西斯二世计划先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以取得立脚点和
打通海上交通线,便于从海上与埃及本部取得联系。为此,在其执政的第4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3
年,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远征。这次远征的结果是占领了腓尼基沿岸,到达了
今之贝鲁特。
拉美西斯统治第5 年,当叙利亚的雨季过后,拉美西斯二世率领他的四
个军团和雇佣军,从三角洲东部的要塞城市沙苏出发,进军叙利亚。赫梯国
王穆瓦塔鲁也将军队开进了叙利亚,他集中了2 万战车兵于叙利亚的卡迭什
城,准备同埃及军队决战。他将军队埋伏于卡迭什城东部,准备将埃及军队
诱至该城后围而歼之。
埃及军队抓获两个充当赫梯细作的贝督英人,据他们说,赫梯军队还在
离卡迭什很远的地方。拉美西斯二世听信了这个假情报,亲率一个军团,孤
军深入,进到卡迭什城西北扎营,而其他三个军团则落在后边。直至此时,
拉美西斯二世还不知道赫梯大军近在咫尺,正以逸待劳,准备围歼他们。当
拉美西斯二世再度审问两个贝督英人时,才知自己已陷于危急境地,于是赶
快派人去通知援军。但赫梯军已行动起来,包围了拉美西斯二世的这一个军
团,并几乎歼灭了它。只是因为赫梯军不知拉美西斯二世也在军内,忙于抢
夺埃及军队的财物,才使他幸免于难。不久埃及援军赶到,打败了赫梯军,
才解了拉美西斯二世之危。
卡迭什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而且,双方都还有一些其它方
面的问题:亚述对赫梯和埃及的威胁,以及两国内部的困难等。所以,卡迭
什战役实际上也标志了埃及同赫梯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
公元前1283 年,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第21 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向埃及
提出了缔结和约的要求,并派人给埃及送去了和约草案。拉美西斯二世同意
缔结和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和约除了说明性的内容外,包括一个序言和9 个条文,即:(1)永久和
平的确立;(2)互不侵犯的条约;(3)赫梯国王执行先前条约的义务;(4)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执行现今条约的义务;(5)军事互助的相互义务;(6)
赫梯国家不接纳埃及亡命者的义务;(7)埃及不接纳赫梯亡命者的义务;(8)
神对违约者的威胁和对守约者的加恩诺言;(9)亡命者的引渡等。
和约是两个奴隶制大国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的本质的反映。埃
及和赫梯不仅凭藉这一纸和约瓜分了他们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使
他们对这一地区的占领合法化;而且和约本身又变成一个军事同盟条约,双
方保证在面临第三国威胁时,在军事上互相支援;双方还保证互相支援以对
付本国内部的危险。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及最后和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埃及在北非,赫梯在小亚
细亚,双方相隔千里之遥)为了争夺彼此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
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
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之中。这也标
志着在公元前2000 年代后半期,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之间关系已经日
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联结起来。
埃及和赫梯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争霸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
难,因而遭到该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争霸战争也给争霸国国内的人民带来
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灾难,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实力,加剧了它们国内的阶级矛
盾,给两国带来严重后果。不久之后来临的所谓“海上民族”入侵,横扫了
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灭掉了赫梯。埃及虽然顶住了“海上民族”的入侵,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3
但也遭到沉重打击,并从此一蹶不振。
新王国的衰落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在经历了第18 王朝后期的埃赫那吞
改革、同赫梯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争霸战争,而尤其是“海上民族”的入侵
之后,已被严重削弱。埃及国内外矛盾十分尖锐。
“海上民族”对埃及的入侵共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第19 王朝末叶的法
老麦尔涅普塔赫统治时期。据麦尔涅普塔赫的铭文,他打败了这次“海上民
族”的入侵,俘获甚多:杀死敌人8500 多人,俘1 万多人;第二次入侵发生
在第20 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统治时期。
在埃及遭到“海上民族”入侵之时,埃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又再度尖锐
化,王权同阿蒙神庙势力之间的斗争又起。国王麦尔涅普塔赫不信奉阿蒙神,
而崇拜孟斐斯的普塔赫神,国王的名字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把埃及从“海上
民族”入侵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功劳归之于普塔赫神,而不是归之于阿蒙神。
他的这些举动必然会遭到阿蒙神庙势力的反击。可能王权再度遭到失败。因
此,第20 王朝时期国王对阿蒙神庙祭司的依赖(或者说阿蒙神庙势力对王权
的控制)明显加强。拉美西斯三世在自己的一份遗嘱中给予阿蒙神庙和其它
神庙的捐赠(即著名的《哈里斯大纸草》)是这方面的一个明显例证。有的
学者据这份纸草推测,各类神庙所占土地约占全国土地的15%,全国劳动力
的2%。而别的学者则认为,纸草仅存1/3,因此,神庙所占土地和劳动力的
比重应当更大。
在新王国晚期,劳动人民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异常尖锐。在《哈里
斯大纸草》中,记载了一次发生于第19 王朝末期的奴隶大起义的事件:“埃
及国家曾被弃置不顾,每人各自树立[自己的]正义[标准]。直到某一时
期之前,有许多年,他们没有首领,埃及的土地属于大家和地方首领,人们
互相残杀,无论高贵者或卑贱者都如此。随后到来的某一时期是一些空虚的
年代,这时⋯⋯一个叙利亚人在他们之中自立为王。他把整个大地变成他的
附属物。人们参加他的队伍为的是抢掠别人的财产。他们对待神象对待普通
人一样,对神庙不作任何供奉。”这段话说明,起义发生在一个政治上混乱
的年代;起义规模很大,起义不仅反对世俗权力,而且反对神权。第19 王朝
就是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垮掉的。
在第20 王朝时期,在首都底比斯西部,多次发生造墓手工业者因不满经
常中断口粮供应而发生的罢工,等等。
到第20 王朝时,埃及的亚洲属地也已大部丧失。《乌奴阿蒙游记》中记
述的被派往黎巴嫩运取木材的埃及使者乌奴阿蒙,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冷落反
映了这种现实。接待乌奴阿蒙的当地官员说,要是在以前他会给他木材,但
现在,埃及已不是这里的主人,因此他可以不给他木材。
埃及国内外矛盾的发展,导致了埃及的再度衰落。公元前1085 年,阿蒙
神庙祭司赫利霍尔篡夺了王位,这标志了第20 王朝的终结,也标志了新王国
时期的结束。埃及进入后期埃及时期。
埃及文化 古代埃及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为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杰
出的贡献。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公元
前4000 年代末。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可能是蝎王名字的象形文字写法,也是
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象形文字。现在知道的最晚的象形文字铭文是公元394
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时期的一个铭文。象形文字有24 个字母符号,但未发展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3
成字母文字。象形文字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
符号(或叫限定符号)。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成的,它的表意符号
反映了这种情况,如太阳写成⊙、山写成凹等。一些具体的动作如“打”、
“走”等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表音符号包含了几种情况:一音一符、二音
一符、三音一符、四音一符;还有组合字等。埃及的象形文字只有辅音,没
有元音。鉴于两个或三个辅音符号之间的元音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可能组成
不同的词,古代埃及人发明了限定词符号(相当于汉字的部首符号),以确
定该词所要表达的是那一类事物。古代埃及人书写时一般是从右向左,从上
往下写,但也有从左往右写的,确定其书写方向的方法是看象形文字中的人
和动物面向那一方。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也几经变化。
在第一中间期里演化出一种祭司体;后期埃及时(公元前1000 年代前期)又
演化出一种世俗体,到希腊罗马人统治时发展为科普特文字等。象形文字的
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为一般人所掌握和使用,所以,在希腊罗马人统治埃及
的时期,象形文字便逐渐被人遗忘,并终于成为一种死文字。但古代埃及的
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1822 年法国学者商
波良重新释读成功象形文字,把阅读象形文字的能力还给人类。
古代埃及人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但他们也创作了多种多样的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教训、传记、战记,等
等。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古代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关于
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的
斗争的神话、大臣乌尼传等传记铭文、占领尤巴城等战记、两兄弟的故事等
小说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古代埃及人在应用科学(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也作出了
自己的贡献。天文观察是祭司的职责,目的是要找出吉凶祸福的征兆。现在
所知道的古埃及最早的星座图是在第12 王朝时的墓中发现的。在哈特舍普苏
特女王的总管森穆特墓的天花板上也有一个天文图。还发现有19 和20 王朝
时的星座图和星位表。到新王国时,埃及人已知道43 个星座,在天文观察的
基础上,产生了古代埃及人的历法。他们最初用的是阴历,后来改用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阳历的6 月15 日(古埃及历的7 月19 日),在三角洲
地区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样的现
象两次发生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 天(比现在的一年少1/4 天)。古
埃及人把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 个月,共12 个月,每月30 天,共360 天,
余5 天为节日之用。在一份纸草的背面,人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历法的记录,
其中记有人们过去所不知道的古埃及人的星期原则,而不是古埃及人通常使
用的旬(10 天)。埃及年比太阳年(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实际上少1/4 天,
因此,这个误差要过1460 多年才能重合并纠正过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对罗
马共和国晚期凯撒制定的朱里亚历有很大影响。
古代埃及的若干医学文献被现代人发现。其中最古老的大概要数《史密
特医学纸草》,其内容是有关外科方面的医术。1872 年,在埃及古都底比斯,
发现了长约20.5 米的《艾贝尔斯纸草》(因买得此纸草的德国人而得名),
该纸草包含有900 个医治各种疾病的处方,可以说是古代埃及人的一部医学
百科全书,它不仅记载了各种病症及感觉,还有治疗方法,甚至有美容的内
容(如弄平皱纹、除痣、改变肤色、头发和眉毛的染色、矫正视力等等)。
古埃及人用以治病的药物十分广泛,他们利用了动物、植物和矿物的有关成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3
分来制作药剂。古埃及人注意探索人的疾病的起因,在中王国时期,埃及人
便提出各种疾病的基础是心脏和血管的变化的理论。古代埃及人在外科医术
方面特别发达,这可能与他们解剖尸体、制作木乃伊有关。
古代埃及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发生得很早。考古学家发现了若干古埃
及人的有关数学的纸草文献,如《莫斯科数学纸草》、《林德纸草》(又称
《阿赫摩斯纸草》)、《阿那斯塔西纸草》等。《林德纸草》的开头有这样
一句话:“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说明古代埃及人对数学十分重视。从这
些数学文献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
三大类。代数已能解一次方程。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的十进位的计数制度,
并创造了表示一些数的象形文字符号,包括分数的符号。但由于他们没有位
值制,因此,要写某些数字,就必需用很多个符号。如986 这个数,它要用
9 个表示100 的符号、8 个表示10 的符号和6 个表示1 的符号等。他们的算
术主要是用迭加法,乘除法也是化做迭加步骤来做的。加法和减法是用一个
人走近或走开(来和去)的腿形和来表示的。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经
会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他们求圆的面积的公式大体是
A=(8d/9)2,d 是直径,这就等于取π(圆周率)为3.1605。埃及人也会求柱
体等的体积。古埃及人的数学产生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例如重新划定因尼
罗河泛滥而弄得模糊的田界、修建金字塔、确定给劳动者的报酬,按土地面
积征税、计量粮食等。他们将数学与天文观察相结合,创造了自己的历法;
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测量埃及国家的面积和埃及境内尼罗河的长度;他们在建
筑方面运用数学知识的成就也十分显著。
古代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而为世人所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在底比
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也是古代埃及人的杰作。这两个大
神庙都始建于中王国时期,但大规模的建筑却是在新王国时期(这时的哈特
舍普苏特女王、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三世、拉美西斯二世诸王都对此
神庙的建筑作出了贡献),直到希腊人占领时期才告结束。这两个大神庙都
以其众多巨大的圆柱著称于世,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有12 根大圆柱,每根高
70 英尺,柱子上有70 吨重的横梁,作开花状的柱顶可站立100 人;此外,
还有122 根圆柱高45 英尺,圆周长28 英尺。这两大神庙的圆柱和墙壁上满
是雕刻和象形文字铭文,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
关卡迭什战役的情景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除神庙和金字塔外,
还有要塞建筑,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中王国时期在尼罗
河第二瀑布地方修建的要塞。
古代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刻和绘画)。雕刻有浮雕和圆
雕。浮雕多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也刻在其它物品上(如权标头、调色板等),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战争等),为
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而生动的资料。圆雕的数量也很多,大
者如哈佛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尔庙前的巨大雕像、门隆巨像
等,小者如著名的埃赫那吞的王后涅菲尔提提像等。这些雕刻起自前王朝时
期,历时几千年。现代欧美各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都收藏了古代埃及的大量作
品。古代埃及的绘画作品,如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
的《三个女音乐家》等都是杰作。古埃及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埃及宗教 古代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其崇拜的对象既有动物,
作者: Lukaslu    时间: 9.3.2010 23:04
也有植物,还有各种自然现象。这种崇拜起自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不过,
进入文明时代,它们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
在刚形成的各小国内,都有自己崇拜的主神;到古王国时期,埃及统一了,
出现了全国统一崇拜的主神。(起初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是太阳神拉,中王
国以后是阿蒙神),原有各小国的主神则降为地方诺姆的神,但也有一些神
在全国受到崇拜,如农业神和冥世神奥西里斯,起自孟斐斯的普塔赫神(又
是各种技艺和工匠之神、类似于希腊的赫菲斯托斯神)等。统一国家各个时
期的主神,也是国王的保护神,在统治阶级的不同集团发生争权夺利斗争时,
他们往往推出不同的神作为他们的工具,如新王国时期埃赫那吞改革时推出
阿吞神作为全国唯一崇拜的神,而废除对其它一切神的崇拜;麦尔涅普塔赫
时又推出普塔赫神以取代对阿蒙神的崇拜等等。总的来说,古代埃及的宗教
还未走出自然崇拜的阶段,即他们或者是对自然力量给予的恩赐表示感激,
或对自然力量的威力感到恐惧与困惑。埃赫那吞改革时推出的阿吞神就是一
个典型的例子。在阿吞颂诗中,歌颂的只是阿吞带来的恩惠和阿吞作为太阳
神带来的威力;另外,对尼罗河的崇拜也带有这种性质,这在尼罗河颂中也
可看出来。由于古代埃及哲学的不发达,使得古代埃及的神也还未抽象出来,
使得埃及的宗教总是处在较为原始的水平之上。对农业神奥西里斯的崇拜,
关于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埃及是一个农业国家,
反映了各种农作物一岁一枯荣的过程。古代埃及人对来世(实际是死后的世
界)的存在特别重视,他们认为此世是暂时的,来世才是永恒的;他们认为
奥西里斯是冥世的王,每个人死后都要受到他的审判。古代埃及的宗教既为
现世的统治阶级服务,也为来世的统治阶级服务。古代埃及的富有者为来世
作了许多安排:修造好的坟墓、留下祭祀基金、创作祈祷文,等等。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0
第五章 早期文明的盛衰(下)
(公元前15—9 世纪)
第一节 吠陀时代的印度
(约公元前1500—600 年)
吠陀和雅利安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的历史进入了“吠
陀时代”。关于前一时期,迄今没有传说的材料,而有丰富的考古发现;关
于后一时期,迄今尚无重大的考古发现,而有丰富的传说材料。这种传说材
料收集在称之为“吠陀”的文献中,因此这一时期就被称为“吠陀时代”。
“吠陀”一词的意思是知识,是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中国古代曾将这
个词译为“明”或“圣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是
在很长的时期中由多人口头编撰并且世代口传下来的。吠陀文献分为四部。
《梨俱吠陀》产生最早,约编撰于公元前12—9 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
生于公元前1500 年左右。因此,《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
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900 年)。《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
闼婆吠陀》产生较晚,被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
渐出现了解释吠陀的文献,即“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这些文
献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600 年)。
吠陀文献的编者们自称为“雅利安”,意思是“高贵的人”。他们的语
言属于印度—欧罗巴语系。这些说印欧语的“雅利安”人的来路问题至今尚
未完全解决。有的学者认为他们原来就居住在印度,有的学者则认为他们是
从外地来的。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后一种说法。
在《梨俱吠陀》中,雅利安人把他们的对手称为“达萨”(或“达休”),
说达萨是黑皮肤、低鼻子、说邪恶语言的人。雅利安人不断地对达萨进行战
争,并且把自己的战神因陀罗歌颂为“城市的摧毁者”、“达休的杀戮者”。
雅利安人与达萨有肤色的不同和语言的差异。还有游牧生活和城镇生活的区
别。前者不断取得胜利,成了印度河上中游和恒河上游的主人翁;后者或者
退往南方,或者沦为奴隶和被奴役者。因为这一地区原来曾是印度河流域文
明所在地,是具有城市文明的地方,所以雅利安人看来是外来者。他们大概
是从伊朗经喀布尔河一带谷地进入古印度西北地区的。约在公元前2000 年代
初,有一批说印欧语的人从北部进入了伊朗;后来进入印度的大概就是这批
说印欧语的人中的一支。
雅利安人曾被种族主义者们说为一个高贵的种族,其实古代说印欧语的
诸部落曾经流动于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不同种族的人在交往中采用了相近
似的语言,血缘上自然也有交融和混合。所谓天生高贵的雅利安种族在历史
上是不存在的。
早期吠陀时代 这是雅利安人部落进入古印度的最初阶段,也是他们的
氏族部落组织开始解体的阶段。
(一)早期吠陀时代的经济生活。雅利安人原是游牧部落。在这一时期,
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仍有相当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
被作成饼状,以充燃料。他们驯养的其他牲畜有水牛、山羊、绵羊、马、骆
驼、象等。不过,农业逐渐变成他们的主要生产部门。他们已知用两头牛牵
引一张犁来耕地,用镰刀来收割庄稼,也知道给田地施肥,必要时还开沟引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0
水灌溉。他们主要种植小麦和大麦,种稻可能还未开始。通常他们一年种两
次庄稼,同时也把一部分田地或草地留下来作为牧养牲畜的地方。
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木匠制作战车、运物车、船、犁及种种家庭
用具;金属匠制作各种铜或青铜的工具和器物;金银匠制作各种装饰品等。
据考古发掘的资料,铁在早期吠陀时代的后期开始出现,但是仍很稀少。交
换也已发生,人们大概以牛、金属或装饰品作为交换媒介。
(二)早期吠陀时代的社会生活。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还存在着
氏族、部落组织。一般地说,《梨俱吠陀》中所说的“噶那”或“贾那”就
是部落,“维什”就是氏族。氏族之下有“哥罗摩”,就是村。每村又有若
干家族。在家族中,男性家长处于主导地位,不过妇女还基本上处于与男子
平等的地位。氏族、部落组织有种种会议,其中有一种称为“毗达多”,它
仍保持了较早期的传统。部落的全部男女成员都可出席大会,参与讨论,在
会上决定部落的产品分配以及军事和宗教方面的问题,还选举祭司。部落还
有另外两种会议:“萨巴”和“萨米提”。前一种会议的成员很少,这些人
在《梨俱吠陀》中有时被说为富有的、衣饰华贵的人。他们大概是从各氏族
中选出来的长老。后一种则是部落成员会议,大概由部落内成年男子即战士
参加,通常由军事首领(raja,音译为“罗阇”,在以后的历史阶段,raja
又成为王的称呼)来主持。这两个会议可能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晚期才产生
的,它们在下一个历史阶段中继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两个会议和军事首领
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
在早期吠陀时代,私有制逐渐发生。牲畜等动产已经归各个家族所有,
耕地也分配给各个家族来耕种。但是还有一种名叫“基里亚”的长条形的土
地,它们夹在各个家族的份地之间。这大概是各个家族共同使用的公地。随
着私有制的出现,不同家族之间的贫富区别也出现了。穷人在生活无着时只
好向富人借债。如果欠债不能偿还,那就必须为债主服一段时间的劳役。富
人不仅剥削欠债的穷人,而且也剥削奴隶。达萨原来是雅利安人的敌人。当
他们把战争中俘虏来的达萨变成奴隶的时候,达萨(男)或达西(女)就成
了男女奴隶的称呼了。当然奴隶的来源并不限于战俘,赌博(掷骰子)输了
的人和欠债无法偿还的人也会沦为奴隶。奴隶必须为主人从事农业、手工业、
畜牧业等劳动,不过当时的奴隶在社会的生产劳动中只占一种辅助性的次要
的地位,主要的劳动生产者还是自由的氏族部落成员。
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叶,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划分的现象。《梨俱吠
陀》中说到,当诸神以普鲁沙(或译为原人)为牺牲而加以分割的时候,从
普鲁沙的口产生了婆罗门,从他的手臂产生了罗阇尼亚,从他的腿产生了吠
舍,从他的脚产生了首陀罗。学者们对这一段话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
这已经说明种姓制的出现。有的学者则认为,早期吠陀时代还不存在真正的、
严格的种姓制度。因为《梨俱吠陀》中还有这样的诗句:“我是一个诗人,
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
牛、不限一地食物。”这就说明,不同种姓间的固定的世代职业的区分尚不
存在,社会等级也还没有发展到固定不变的程度。以上关于四等级来源的神
话,看来是正在萌生中的婆罗门等级编造出来为其自身谋利的。
后期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活动于印度河上、中流和恒河
上游一带。到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逐渐向东向南扩展,分布于整个恒河
流域以至纳巴达河流域。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0
(一)经济的发展。在早期吠陀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铁器,到后期吠陀
时代又有了一定的推广。这一时期的文献《阿闼婆吠陀》中常常提到黑色的
金属即铁。在恒河上游密拉特附近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冶铁遗迹(铁矿石和熔
渣),也说明铁器是在当地生产制造的。恒河中下游的开发看来与铁器的较
广使用有关,因为铁斧为砍伐那里的茂密森林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农业在这一时期有了发展。据文献记载,当时用犁耕地,竟用6 头、8
头、12 头以至24 头牛来牵引。这种犁很重,是卧式的,有光滑的把手和尖
锐的犁头,可以深耕。田地里作出畦沟。动物粪肥的施用已受到重视。开始
有了一些灌溉系统。耕耘、播种、收割、打场是主要的农活。对不同的庄稼
已按其特点在不同时节种植。如大麦冬种夏收,稻子夏种秋收,豆类、芝麻
则复种冬收等。畜牧业在生活中仍占一定地位。牛是最重要的牲畜。耕地用
阉割过的公牛,有时也用母牛。乳牛则为日常生活提供重要的奶品。当时人
们不仅让牲畜在牧场上食草、活动,而且为它们搭了棚子,以防寒暑。
劳动分工也有了发展。在一种《梵书》中曾经提到一个不同职业者的清
单,其中有:守门人、驾车人、侍者、鼓手、织席人、铁匠、农夫、占星者、
屠夫、牧人、造弓弦人、木匠、樵夫、守火人、在田间吓鸟的人、刺绣工或
编篮工、珠宝匠、管马人、饮料制造人、看象人和金匠。此外在其他文献中
提到的还有:摆渡人、洗衣人、奴仆、陶工、高利贷者、吹火人、剃头工、
撑船人、厨工、送信人、车边随从等。文献所说的以上各种人中,有不少是
从事服务性劳动的人,这就不仅可以反映出劳动分工尤其是手工业内部分工
的多样化,而且反映出剥削者与劳动者区分的存在。
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商业开始兴起。商人们往来于各地之间,
从事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贸易。他们行经陆路时主要以牛车运货,象和马也
开始用于货物运输。他们行经水路时则用船运货。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兼用
以物易物和付偿购物两种方法。黄金常被用作购物的支付手段,但是黄金铸
币的存在与否还是一个未能得出结论的问题。高利贷已经出现,但是尚未发
现关于当时利率的材料。当时人们已知有东西两海,即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但是他们是否从事海外贸易,仍然是一个未能证实的问题。
(二)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
级制度(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从中衍生出的阇提制度)的泛称,玄奘又曾
将它译称族姓制度。在西方,人们通常把印度的这种制度称为喀斯特制度。
这种制度的正式产生在后期吠陀时代,而其萌芽则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
最初,新来到的雅利安人自称为“雅利安瓦尔那”(雅利安含有“高贵”“富
有”的意思,瓦尔那含有“颜色”、“品质”的意思),而称当地原居民为
“达萨瓦尔那”(达萨含有“雄者”、“男人”的意思)。那就是把雅利安
自己当作高贵者集团,而把当地居民当作敌对的集团。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
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叶又逐渐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
为“吠舍”(Vaisya 或Vis,是氏族成员的意思),而贵族称为“罗阇尼亚”
(Rajanya,raja 可能来自raj,是“灼热发光”的意思,引申为显贵的首领
的意思)。从事祭祀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Brahmana,来自Brahma,
“梵天”;意思是梵天所生)。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的一分为二,到雅利
安人部落中平民与氏族贵族的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的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
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胚胎。
到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制度正式形成,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各个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1
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的成员的不同权利和义务。
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层级的祭
司。其中一些人也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权力。例如,有的婆罗门充当国
王的顾问,称为“普罗希塔”。他们以占卜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政,甚至随
军出征,影响国王的军事行动。
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Ksatriya,来源于Ksatra,是“力”、“权力”
的意思)。它是从“罗阇尼亚”发展而来的。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
国王一般仍属于刹帝利瓦尔那,但是刹帝利瓦尔那并不限于王和王族。刹帝
利是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
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其中也有人富
有起来,成为高利贷者。吠舍是平民,没有政治上的特权,必须以布施(捐
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不过吠舍还
是雅利安人氏族部落公社的成员,他们可以参加公社的宗教仪礼,因而和婆
罗门、刹帝利同样属于“再生族”。
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Sudra)。首陀罗瓦尔那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
但是又和后者有所不同。他们不在雅利安人公社以内。首陀罗的大部也是非
雅利安人,但其中也有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由于
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首陀罗不能参加宗教礼仪,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宗
教生命)。因此与前三个瓦尔那的再生族不同,他们是非再生族。因此他们
也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
渔、猎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各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料,沦为雇工,
有人甚至沦为奴隶。首陀罗作为瓦尔那来说,不是奴隶或达萨。首陀罗是地
位低下而受苦的人。首陀罗的词义还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这个词来源
于“小”(Ksudra),是“小人”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这个词由“悲哀”
(suk)和“陷入”(dru)两个词根合成,那就是“陷入悲哀处境的人”的
意思。
在早期吠陀时代,一家人还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人的身份也还没有严
格地固定下来。后期吠陀时代瓦尔那制度形成以后,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都
由其家庭出身来决定,各个瓦尔那的人都世代地从事规定的职业,不能任意
改变。各个瓦尔那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实际生活中,瓦尔那地位较高的
男子娶地位较低的女子为妾是被允许的,但严格禁止瓦尔那地位较低的男子
娶地位较高的女子为妻。不同瓦尔那的人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高等瓦尔那
的人伤害了低等瓦尔那的人,处罚甚轻;在相反的情况下,处罚就会非常严
重。瓦尔那制度显然是保护新产生的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三)国家的发生。在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生和发
展,从前的军事民主制的机构逐渐变成了国家。罗阇从军事首领变成了世袭
的君主,文献中说到“十世相承的王国。”国王依靠贵族和官吏的辅助来统
治国家。文献中说到辅助国王的人有:作为顾问的婆罗门、军事贵族、王后
和妃嫔、驾车人、军队长官、村长、侍从、司库、收税人、赌博监督者等。
在较大的国家中,百村之上有百村长,还有统治土著部落官员。国王的人身
也开始具有神圣的性质。
不过,后期吠陀时代的小国王们还远远不是专制君主。在理论上,王权
还是由选举产生的。在一种梵书里有这样一个神话:当初诸神和魔鬼们发生
了战争,而诸神屡受挫败。后来诸神分析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缺少一个王。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1
他们选出了王,从而打败了魔鬼。这就说明,王是由于某种需要而选出来的。
另一种梵书则说,当国家发生以前,人们生活于自然状态中,其时弱肉强食,
人们生命没有保障,于是人们选出国王来保护生命财产,而献贡赋给王以作
报酬。这也说明,王是由于某种需要而选出来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不得
独断专行。国王加冕时必须宣誓忠于法律。文献中还说到国王的被罢黜、重
选、复位。有的国王虽然已经世袭十世,还是被放逐了。后期吠陀和梵书中
的一些诗句,不仅用于庆祝国王的即位,而且也用于庆祝国王的复位。可见
当时王权尚未十分稳固。萨巴和萨米提这两种会议仍然存在,这对王权也是
一种限制。不过此时这两种会议的重要性也已经不如早期吠陀时代了。
关于后期吠陀时代国家形成的具体过程,尚缺乏切实的历史资料。刚刚
从部落转变而成的国家一般都是很小的,而其数目则很多。大约在公元前7
世纪,古印度的北部从印度河上游到恒河中游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家,
如犍陀罗、克迦耶、马德拉、乌希纳拉、玛蹉、居楼、般阇罗、迦尸、居萨
罗、毗提诃等。
(四)婆罗门教。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
单的自然崇拜。他们既畏惧自然的威力,又不得不依靠自然的恩惠,于是把
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力想象为人格的神,以献祭和祈祷的方式求神消灾赐
福。他们崇拜的神主要有:天神梵伦那(同为天神的还有迪奥斯)、太阳神
弥陀罗(同为太阳神的还有毗湿奴等)、雷神因陀罗、暴风雨之神楼陀罗(同
为暴风雨之神的还有摩录多)、风神伐育、雨神巴健耶、地神普利色毗、火
神阿耆尼等等。早期吠陀时代的祭祀简单,人们通常可以自己在家中献祭。
虽然有时也请祭司代为献祭,但是祭司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特定的神权集团。
当时也不存在抽象的宗教哲理。
早期吠陀时代的简单的宗教,到后期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有完整体系的
婆罗门教。
早期吠陀时代的神,在后期吠陀时代一般还继续受到崇拜。不过神的性
质和地位有了变化。这时楼陀罗、毗湿奴和生主在诸神之中占据了最重要的
地位。原是暴风雨之神的楼陀罗这时又被称为湿婆(慈悲之神)和婆苏婆提
(百兽之主)。按照人们的希望,暴风雨神也呈现出慈祥的面目。原来是太
阳神之一的毗湿奴这时取代了天神梵伦那的地位,成了世人和诸神遭遇灾难
时的救星。生主取代了普鲁沙的地位,成为世界万有的造物主,并且成为梵
天同义词。这时的神已不再简单地是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了社
会的功能和抽象的性质。
在后期吠陀时代,正在兴起的王权已经不以过去那种简单的祭祀为满足
了。国王常常举行大祭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以及这种权威神圣的性质。国王加
冕时必须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以示王权得自神授。有的国王想成为霸主,
还举行盛大的“马祭”。他选一匹骏马,让它在一年中任意奔驰,一批战士
随在马后。马所到之处,如果当地国王阻挡,战士就对之作战。一年之后,
将此马带回,并用作牺牲向神献祭。能举行马祭者表示自己所向无敌,因此
可以称为大王(地位在一般罗阇之上)。国王利用献祭来神化王权,婆罗门
祭司们则从中获得大笔财富为报酬,形成一个掌握神权的特殊等级。一般人
要献祭求神,也必须由他们来办理。他们也垄断了对婆罗门教义和教法的解
释权。
与早期吠陀时代的宗教相比,婆罗门教在教义上也有了变化和发展。在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1
奥义书中,出现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的解释。依照这种解释,
整个物质世界都不过是一种幻象,唯一真实的存在是称为梵或梵天的世界精
神或灵魂;个人的肉体也非真实,而被称为“神我”的个人灵魂却是真实的。
个人的神我来源于梵(即个人的灵魂来源于世界的灵魂),它本应在人死以
后重归于梵。可是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Karma),死后灵魂不能重归于
梵,而转世投生为不同的生物;至于所投生的生物高低或转世为种姓高低不
同的人,那就要由人所造的业的善恶程度来定。人只有悟透了这个道理,使
神我达到与梵一致,这样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教起了为种
姓制度辩护的作用。它把出身于高级种姓的人说成是前生行善者,把出身于
低级种姓的人说成是前生作恶者。这样就为高级种姓的特权和低级种姓的苦
难都找到了理论上的解释,当然这只能是一种欺骗性的解释。
婆罗门教重祭祀的传统,是从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继承而来的。这
种传统具有乐观而天真的特点,它以为人们不须有所反省,只靠献祭就能从
神求得福佑。婆罗门教的“梵我一致”说和“造业轮回”说,则不把献祭神
灵作为解脱痛苦的关键,而是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及个人的修行。
这样的对人世的认识具有悲观的特色,大概不是来自雅利安人的传统,而是
受了本地原先居民的文化影响的结果。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1
第二节 迈锡尼文明和荷马时代
迈锡尼文明的兴起和繁荣 迈锡尼人和克里特的米诺斯人不是同一民
族,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是从欧洲内陆由北而南进入希腊的。迈锡尼人
是希腊人中最早到来的一支,约在公元前2000 年前后定居于伯罗奔尼撒半
岛。此时克里特已建立米诺斯文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人则比较落后,虽已
进入铜器时代,犹未建立国家,因此他们是在克里特直接影响下逐渐向文明
过渡,到公元前1600 年才称王立国。这时的王朝按考古发掘的资料而称之为
竖井墓王朝,约持续百余年,到公元前1500 年后为圆顶墓王朝取代。
竖井墓王朝的主要文物是发现于迈锡尼城堡内外的两座墓园。园内有众
多王族墓葬,内藏丰富的金银陪葬品,其数量之多为世所罕见(仅其中一墓
穴即有870 件之多)。工艺水平也很高,其中大多数为克里特产品,也有来
自埃及和小亚、叙利亚等地的。这说明迈锡尼王族和贵族可能曾以雇佣兵头
领的身份服务于克里特和埃及等地。随着与海外先进文明地区交往的密切,
迈锡尼的经济与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国力日强。到圆顶墓王朝时期,它便从
尾随于克里特之后而转为可与之抗衡的强国了。圆顶墓不像竖井墓那样只在
地下构筑简单的竖穴墓室,而是在地面凿岩和砌石筑成圆形墓室,前有墓道,
上覆高冢,室内以叠涩法砌成圆锥状屋顶,形如蜂巢,故又称蜂巢墓。构筑
这类陵墓需要较高的石砌工程技术,它的形制虽源自克里特,在迈锡尼却规
模益趋宏大。现存最大的一座圆顶墓内高13.2 米,墓门高10 米,门内过道
以一块重达120 吨的巨石为盖,可见其工程的艰巨。
迈锡尼文明在充分吸收克里特文明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
城堡坚固、陆战力强,喜用马拉战车,尚武精神突出等等。它作为爱琴文明
的一个组成部分,蒸蒸日上,有取代克里特而后来居上之势。到公元前1450
年,迈锡尼人可能通过联姻继承等和平方式,得以入主克诺索斯王宫,这是
迈锡尼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迈锡尼统治克里特后,既承袭了克里特掌握的
爱琴海商业贸易网的控制权,也全面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遗产。克里特原有
的线形文字,现在被用来书写迈锡尼语言,形成了迈锡尼线形文字(学术界
通称前者为线形文A,后者为线形文B)。此后从公元前1400—1200 年,迈
锡尼达到其文明的盛期。
迈锡尼城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附近还有
梯林斯城,是直属于迈锡尼的一个军事要塞。它们构成迈锡尼王国,在希腊
诸国中最称强大。其他王国著名的还有伯罗奔尼撒中部的斯巴达和西部的派
罗斯,以及中希腊的雅典、底比斯等,它们有时组成一个军事同盟以联合作
战,奉迈锡尼为盟主。考古发现的迈锡尼遗址主要是国王居住的城堡,它的
城墙用巨石环山建成,厚达5 米,高8 米,和克里特王宫建筑全无防御设施
迥然有别。城堡有宏伟壮观的“狮门”(以刻有双狮拱卫一柱的浮雕得名),
城内建豪华王宫。城堡下面平川地带有广阔的市区,富商大贾和百业工匠居
住其间,其繁荣富庶当不下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在海外贸易方面,迈锡尼
较克里特也是有过之无不及。埃及、叙利亚、腓尼基、塞浦路斯以及意大利
南部、利巴拉群岛等地都有迈锡尼陶器出土,数量皆超过各地曾发现的克里
特陶器。在爱琴地区和希腊本土,迈锡尼文明的分布也较克里特文明为广泛、
众多,现已发现的当地大大小小的迈锡尼文明遗址在1000 以上。
迈锡尼的线形文B 自1952 年已被释读成功,证明迈锡尼语言是古希腊语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1
的一支。现存的线形文B 的材料绝大多数都是王室经济文书,对政治历史揭
示不多,却提供了经济方面的珍贵信息。这些材料充分说明迈锡尼社会是奴
隶制社会。线形文B 中已专有男奴女奴之词,其读音与日后希腊语中奴隶一
词相近。在派罗斯的文书中,有关奴隶数目的一类计有妇女631 人,女童376
人,男童261 人;另一类则计有女奴370 人,男女童奴各149、190 人。总合
两类计数则分别为1268 及709 人。这里虽未提男奴,但从其他材料看男奴也
不在少数。按派罗斯小国的规模和文书反映的个案情况,可知当时奴隶数目
之多是惊人的。此外,文书中还反映了国王贵族占地甚多、农民占地甚少的
情况,农民也受到统治者残酷剥削。这些情况说明迈锡尼社会和克里特一样,
近似于东方的奴隶制王国。
多利亚人的迁徙与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 年
以后渐呈衰败之势。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曾模糊提及此时王朝更迭频繁,战乱
相继;考古材料也反映陶器质量下降,生产萎缩,而“海上诸族”的骚扰更
使国际贸易大受打击。经济衰落可能迫使统治者依靠武力掠夺,于是各国各
城之间的战争也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大战便是希腊同盟与小亚富裕
城市特洛耶的战争。此战打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联军虽攻下特洛耶城,实
际上却是两败俱伤。得胜的希腊各国(以迈锡尼为首)无不疲惫不堪,元气
大伤,终于摆脱不了“黄雀在后”的厄运:希腊各国一直难以恢复,便为北
方的多利亚人提供可乘之机。他们纷纷南下,攻城掠地,逐步征服了雅典而
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多利亚人在民族上和迈锡尼人同属希腊族,但他们居住于北部内陆山
区,社会发展较落后,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据希腊神话
传说,多利亚人的南下是与著名英雄赫拉克利斯的后裔为伴,并以帮助他们
夺回原来属于赫氏的伯罗奔尼撒王位为入侵的借口,这多少反映了多利亚人
的入侵是和迈锡尼诸国内部的纷争相结合的。据说,多利亚人曾多次兴兵,
终于在特洛耶战后60 年入侵成功。从考古发掘上看,特洛耶毁灭的时间大约
在公元前1200 前后,而迈锡尼各城市的毁灭则在公元前1150 年之后,和古
代传说大体相符。由于处在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多利亚人毁灭迈锡尼各国之后
并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希腊的文明传统断绝了两三百年。从公元前1100 到
800 年间,希腊各地又退回到原始社会时代,这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
反映它的历史情况的文献主要是荷马史诗,因而又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传为
盲诗人荷马所著,实际上是特洛耶战争以来数百年希腊民间文学的结晶。两
诗题材都和特洛耶战争有关。《伊里亚特》记述希腊最英勇的将领阿喀琉斯
因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夺其女奴而愤然退出战场,使希腊联军连遭失败,待他
最亲密的战友也阵亡后,他才投入战斗,击毙特洛耶主将赫克托。《奥德赛》
则介绍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时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的
故事。
显而易见,史诗采用的特洛耶战争故事,以及有关豪华宫廷、宏伟城池、
精美工艺之类的描述,只能与迈锡尼时代有关,可说是在史诗中保存的一些
对于已毁灭的迈锡尼文明的模糊记忆。但由于史诗是特洛耶战后和迈锡尼灭
亡后数百年间口头文学的累积,它讲得比较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事例,如
铁器的使用(迈锡尼时期无铁器)、氏族部落的组织、军事民主制的社会风
习等等,则都是荷马时代的内容了。正因为如此,有关荷马时代的信息,除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2
了从考古发掘中获得而外,便主要求之于荷马史诗。然而,史诗经常出现两
个时代杂然并存于同一事物描述中的情况,就需要多作分析。例如《伊里亚
特》提到阿喀琉斯重返战场时,其母(是一位女神)特请工艺之神为他打制
一件特别精美的盾牌,就诗中夸耀金银镶嵌工艺雕琢之美的情况看,只能是
迈锡尼文明的事例,但其中描写盾上浮雕表现的农田耕作的细节,又完全属
于荷马时代的内容。只有通过细致分析和深入研究,并与考古发现相配合,
才能从荷马史诗的字里行间看到荷马时代的历史画面。
荷马史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解荷马时代的主要文献材料,它本身也是这
一时代希腊民族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伟大创树。就其形成过程看,两部史诗作
为口头文学创作,最早是在特洛耶战后的迈锡尼宫廷和民间歌手中流传,后
来迈锡尼文明毁灭,便成为纯粹的民间口头传诵的文学,因此史诗的躯干是
经荷马时代的民间歌手千锤百炼而成。近年有些学者对史诗中不断重复出现
的短语、词组、诗句和句组作了细致分析,发现它有一套广泛复杂而又经济
有效的民间口头文学语句,例如“飞毛腿阿喀琉斯”、“智多星奥德修斯”
之类。说来神采飞扬,用时琅琅上口,词语的鲜明通俗和句法的固定易记相
配合,形成了史诗博大精深却不脱民间规范的特色,再加上几百年来各代诗
人的修改润色,经过文学的想象、夸张和典型的塑造,就变成了一座包罗万
象、珠玑满目的希腊民族文学的宝库。以后再经过象荷马那样伟大的诗人提
炼琢磨,编成定本,它遂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因此,正如荷马时代孕育着
日后的希腊民族那样,荷马史诗也为希腊文明奠定了一块最重要的基石。
史诗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 一般而言,荷马时代的希腊不再存在奴隶
制国家,人们生活在军事民主制阶段的氏族部落组织中。多利亚人入侵时,
伯罗奔尼撒和中希腊的许多城池市镇悉遭破毁。商旅断绝,文化没落,此后
两三百年间再也未见宫室城郭的修筑和金银珠宝的流通,文字的使用亦告绝
迹。因此,荷马时代亦有“黑暗时代”之称。
多利亚人和其他入侵部族的军事民主制社会组织比较严密,代替了迈锡
尼的国家体制而普遍流行于希腊全境。此时的氏族已是父系氏族,若干亲缘
氏族组成一个胞族,若干胞族再组成一个部落,若干邻近部落还可组成一个
部落联盟。在部落和部落联盟内,皆设以下三种机构:(1)议事会,原由氏
族长组成,现在则成为氏族贵族或部落上层分子的会议。它有广泛的权力,
部落内务外交大事皆须由它讨论通过。它还是常设机构,成员终身任职,平
时代表整个部落。(2)民众会,部落全体成年男子(也是全体战士)参加,
与会者皆可参与发言并表决。它原则上是最高权力机关,在战争紧要关头常
开此会以动员全体战士,但实际上已被贵族掌握,普通战士发言若敢反对贵
族和议事会便难免遭到打击报复。③军事首长,希腊语称“巴赛勒斯”,与
日后的国王同义,但此时尚无国王的专制权力,由选举产生,实际上往往为
某一贵族家族(王族)世袭。他的主要职责是统率军队作战,也掌管宗教祭
祀。史诗中的著名英雄都属军事首长性质,如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等人。只
是带有明显迈锡尼文明烙印的阿伽门农和特洛耶王不在此例。
在氏族内部,普通成员靠小块份地为生,贵族王族则占有大片良田。不
少氏族成员已陷入贫困之境,甚至失去份地,被迫去做雇工,有的且沦为乞
丐。氏族贵族和部落首领则拥有大批牲畜和其他财物,并在自家田地中使用
雇工和奴隶劳动。奴隶作为一个牲口般的劳力已被普遍接受,其来源主要是
战俘和海盗劫夺拐卖。氏族贵族和王族家中都有奴隶。史诗提到奥德修斯家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2
中有女奴50 人,还有许多男奴,女奴任家务及纺织,男奴则从事农耕与放牧。
主人视奴隶若牲口,任意驱使打杀,奥德修斯回家时认为女奴对他不忠,就
残酷处死她们。可是,在军事民主制之下,这些军事首领和贵族虽已是奴隶
主,却仍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奥德修斯曾夸口他结婚时用的床是自己亲手
制作,还敢同人比赛割草犁田的本领。可能正是这些原始社会的素朴气息,
才使史诗英雄的艺术形象日后长期为人民喜爱。
荷马时代相对于迈锡尼文明说来,确有回复到原始社会的倒退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积极因素,那就是铁的使用。铁器是随多
利亚人的入侵而由北到南传遍希腊的。原来地中海地区最早使用铁的是小亚
的赫梯人,时间约在公元前16—15 世纪左右,但赫梯把冶铁术垄断起来,秘
而不宣,铁的外流极少,所以它在古代东方文明诸国中没起什么作用。赫梯
在公元前13 世纪瓦解后,冶铁术才在小亚流传开来,但也以山区的落后部落
用之为多。因此,迈锡尼文明末期犹未知铁器,而北希腊一带的多利亚人却
因陆路可通小亚山区而学会冶铁。他们侵入希腊,遂使希腊地区进入铁器时
代。
公元前10—9 世纪时,希腊各地用铁已较普遍,雅典且成为一大冶铁中
心。铁器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更高水平,在希腊的具体条件下,它给予农业
和手工业生产影响之大更是难以估量。象希腊那种山多地薄的情况,只有铁
器才能使农业生产出现一大突破。当时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耕地的开
垦,不仅迈锡尼文明原有的平川耕地多半荒芜,需重新开垦;更多的是随着
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而遍布希腊各地的新村新居需要伐树开荒,辟丘陵山坡为
田亩。无论生熟荒地,盘根错节的灌木丛和土石相杂的坚硬坡地,非有铁斧
铁锄不能见效,这也正是青铜时代希腊耕地开发还受较大限制的一个原因。
现在有铁斧砍伐林莽,铁锄破土挖掘树根,荒地得以开垦,希腊农业生产就
取得了超过青铜时代的进展。因此,在农业工具中,当时最常用也最受重视
的是铁斧和铁锄,铁犁尚在其次。雅典等地考古发掘所见最普遍的农具也是
斧锄两类。荷马史诗也有几处生动反映了农业使用铁器的情况。在《伊里亚
特》中,描写阿喀琉斯为阵亡的战友举行盛大葬礼时开了一个竞技会,其中
发给掷铁饼优胜者的奖品就是一大块圆形的生铁。诗人夸耀地说:“即令他
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块铁也足够他用五个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会因缺
铁而进城去,因为家中将有足够的铁用了。”铁最好用作斧头,因此诗中接
着说发给射鸽冠军的奖品是铁斧:“他把黑铁给予射手以作奖品,用它制十
把双刃斧头和十把单刃斧头。”有了铁斧铁锄(鹤咀锄),配合着史诗羡称
的以两头壮牛牵引进行深耕的犁具,希腊的农业生产就可在山多土薄的条件
下取得较好的收成。恩格斯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
林地区,成为可能”①。这句话可以说最适用于希腊。
虽然荷马时代初期曾有生产衰退、人烟稀少的情况,那主要是就迈锡尼
文明的城市而言。从希腊全局看,这些城市仍只是一些孤立的点,而铁器在
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却是由点及面,使希腊全境较普遍地出现农耕经济。到荷
马时代后期,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皆呈上升趋势,而且速度加快;到荷马时
代结束时,希腊便能够在各地普遍建立古典城邦。铁器不仅对希腊农业生产
功效卓著,对手工业生产也有同样作用,恩格斯说的另一句话:铁器“给手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59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2
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
的工具”。②显然也非常适用于荷马时代的希腊手工业。例如造船业,由于有
了铁斧铁锯铁锤之类的工具,荷马时代就有了超过迈锡尼的进展,龙骨技术
这时益见完善,把龙骨前端作成冲角,为日后希腊战船结构奠定基础。由此
可见,荷马时代作为铁器时代的开始,较之迈锡尼的青铜文明仍有其进步意
义,尽管社会暂时倒退,希腊文明的恢复和加速发展却已在孕育之中。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159 页。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2
第三节 商周时期的中国
商代历史概况 商原是一个长期与夏并存又从属于夏的方国。相传商的
始祖是契,传14 代至汤。汤居于亳(在今河南商丘、郑州一带,具体地点尚
无定论),在伊尹辅佐下,逐步扩大势力,然后联合诸侯打败夏的重要与国
昆吾,最后打败夏桀。汤于是代夏王成为诸侯的领袖——天子,建立了商王
朝,时约在公元前17 世纪。
汤在位年久,死时长子已早去世。王位依次传给了次子、幼子。汤幼子
死后,伊尹立汤长子之子太甲为王。父死传位于长子,然兄弟相传,最后幼
子再传位于长兄之子。这大概就是商代王位继承的正常制度。可是太甲本人
并未传弟,而以后两代中,幼弟都未传位于长兄之子,而是传位于自己的儿
子。到第11 王(第6 代)仲丁以后,贵族之间争权夺位的矛盾激化,国家动
乱频繁,9 个国王(5 代)迁了4 次国都(在今河南、山东一带)。第20 王
(第10 代)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以后11 王(8 代)共273 年间
未再迁都。因此,历史书上有时又把商称为殷。迁殷以后最重要的王是武丁
(第23 王,第11 代)。武丁早年曾在民间,比较知道下层的疾苦,即位以
后重用贤臣傅说等,关心农牧业的生产情况,因此国力强盛起来。据文献和
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武丁曾对边远地区的方国进行过多次战争。武丁因此被
后世殷王尊为高宗。武丁在位59 年,显示了商朝的强盛,也在长期战争中消
耗了国力,为商的由盛转衰准备了条件。
商代末王纣曾大规模地对东夷用兵,虽然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国力。
纣还纵酒享乐,虐待臣民。因此,最后当周武王率领一些诸侯联军打来的时
候,纣的军队在阵前倒戈。纣自焚死,商朝遂为周所取代。商代共传31 王,
17 代。历时约500 年①。
直到上世纪末,学者只能凭传统文献了解商代历史,所知甚为有限。自
1899 年甲骨文被发现以后,甲骨文的研究与随之而起的考古发现,为了解商
代历史提供了大量切实的资料。例如,在河南郑州发现了约筑于公元前1620
年的商城,城周长6960 米,城内东北区约6 万多平方米范围内还有几处大面
积的建筑基址。这显然是商代早期的一个重要都邑,有的学者还认为就是商
汤的都邑亳。在郑州二里岗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青铜礼器、兵器和工具;
其中有两件形制很大的鼎,一件高1 米,一件高0.87 米,大概为商王室的重
器。这些不仅说明商朝初期已是文明时代,而且说明当时的青铜文化已经有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其最初阶段了。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多次考古发掘
中,已经出土了甲骨卜辞十余万片,这为我们了解当时多方面的情况提供了
丰富而可靠的材料;在殷墟还发现了宫殿遗址、王室与贵族的墓葬,出土了
许多精美而壮观的青铜彝器,发现了一些作坊与种种工具;同时也发现了当
时大规模以人殉葬的情况。关于商代社会的情况与文明的特点,考古资料已
经并将继续提供出具体而切实的证据。
西周的盛衰 相传周的始祖是弃,约与大禹同时,曾任后稷(司农业)。
以后子孙世代为夏之后稷,夏衰,逃入戎狄之间,世系失考。后来弃的裔孙
公刘到豳(在今陕西旬邑县)定居,又传十余世,古公亶父(后世尊他为太
王)迁至周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周邦的名称也由此而起。古公及其子季
① 又《孟子·尽心下》云:商代历时五百余年。《古本竹书纪年》云:商代历时四百九十六年。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2
历(后世尊之为王季)的时候,周逐渐兴起,不过对商则保持从属的关系。
据传,季历最后即为商王文丁所杀。季历之子昌(始称王,即周文王)继位,
周日益强盛。商王封昌为西方的方伯,史称之为西伯昌。西伯昌联合友邦征
服了许多敌对的方国,并且灭了商在西方的重要与国——崇国,又迁都至丰
(今陕西西安西南),以图向东发展;不过他考虑到力量仍然不足,表面上
继续对商保持臣属关系。他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十一年,率领
诸盟邦联军灭商,建立了周王朝,都于镐(在丰之东,亦在西安西南),时
间约为公元前11 世纪中叶。
武王灭商,只是推翻了商王朝,却仍封纣子武庚于殷。同时封弟管叔、
蔡叔于殷附近,以监督武庚。不久武王死,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怀疑
周公要篡权,勾结武庚叛乱。周公率兵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三年
中平定叛乱。为了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地位,周公建立了东都洛邑(今
河南洛阳),把“殷顽民”迁到这里,派重兵驻守。改封商朝另一贵族微子
于宋,同时封建了许多同姓和异姓的诸侯,作为周王朝的屏障。周公还为周
王朝制订了一系列的礼制。
周公摄政七年以后,把政权移交给了武王的儿子成王。成王及其子康王
先后统治40 余年,是周代最繁盛的时期。以后的昭王和穆王曾多次对许多方
国用兵,虽然显示出周王朝还有相当强大的国力,但是并没有收到什么有益
的效果。以后经过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周王朝日益衰落。到厉王时,
又重用“好专利”的大臣,损害国人的利益,引起国人不满,还严禁国人有
怨言。结果厉王为国人所放逐,周公、召公二人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
政①。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 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年起开始逐年
记事,因此这一年也是迄今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的连续纪年的开端。
共和十四年,厉王在流亡中死去。周、召二公立厉王子为王,是为宣王。
宣王时曾北逐■狁,南征荆蛮,在《诗经》里就有一些歌颂他的武功的篇章。
不过宣王的中兴并不久长,他在位的后期已经在与西戎的战争中失利。当宣
王之子幽王在位时,又任用“好利”的大臣,社会矛盾激化,“国人皆怨”,
加之地震、山崩、川竭等自然灾害,形势已十分严重。幽王又废王后和太子
宜臼,而立爱妾褒姒为后并以其子伯服为太子。这样就触怒了原王后的娘家
申国。公元前771 年,申侯勾结犬戎部族攻周,杀幽王。申侯与其他诸侯一
道立原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平王为了避免戎的威胁,东迁到洛邑,时
为公元前770 年。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在东周时期,周王朝日益衰弱,在
历史上已经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了。
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王朝,有
作为诸侯领袖的王或天子;同时所谓诸侯又都是实际独立或半独立的方国首
领,三代都不是真正的统一的国家。不过,三代的情况是有发展的。相传夏
禹时有万国,那不过是很多部族或小邦,他们以夏王为联盟的领袖。相传商
汤时还有3000 余国。商王朝的力量看来大于夏王朝,已经有一些侯伯方国对
商王朝有定期纳贡的关系,成为商的外服。相传周初还有1800 国,而周代对
于诸侯的控制又比商代加强了。
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国的活
动,而且以后还陆续有所封建。周代的封国,不仅包括了对原先已经存在的
① 一说“共和”指共伯和摄政。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3
邦国的册封(即周作为王朝与该国作为诸侯的相互关系的确认),而且包括
了新封建的不少诸侯国。例如,周文王的儿子或其后裔受封的有:管、蔡、
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鄷、郇等国;武王之
子受封的有:邘、晋、应、韩等国;周公之子受封的有:凡、蒋、邢、茅、
胙、祭等国。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 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
有53 国。这些诸侯国都是周王朝派人去建立的新政权,最初具有明显的移民
驻防的作用。例如,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今河南淇县一带,建立卫国,镇抚
殷遗民;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今山东曲阜一带,建立鲁国,周代开国元勋之
一太公望(吕尚)受封于今山东临淄一带,建立齐国,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
的重镇;成王之弟唐叔受封于今山西翼城一带,建立晋国,以与当时居于附
近的戎狄部落周旋;与周王同姓的召公奭的儿子受封于今北京房山一带,建
立燕国,作为在东北方向上的重镇;在江汉平原还建立了一些姬姓国家,以
为南方的屏藩。后来在南方强大起来的楚国,虽然不是周王朝新封建的邦国,
可是在周灭商的过程中也曾支持过周,因而得到了周王朝的确认(形式上也
是受封)。周代实行分封制度,所建立的当然还不是秦汉以后那样的中央集
权的统一国家,不过周王朝在诸侯中的权威比夏商两代加强了,中国逐渐走
向统一的趋势也比夏商两代更为明显了。
周代的分封制度又是与宗法制度互相关联的。商代有无宗法制度?学者
见解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商代没有象周代那样的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
在周朝,王位在原则上应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封为诸侯。王室世
代都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由周王庶子封成的诸侯,相对于王室来说就
是小宗。在诸侯国内,国君又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公子则封为卿大夫。国君
世代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由其他公子封成的卿、大夫相对于国君来说
就是小宗。卿、大夫之家又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则成为士。卿、大夫
之家世代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士相对于所自出的卿、大夫之家来说就
是小宗。在士以下,仍有嫡长支和庶支的分别,一般总以嫡长支为大宗,庶
支为小宗。宗法制度既是一种血缘关系的体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的体系。
在这种体系之下,忠于君和孝于亲是一致的。小宗敬顺大宗,既是对于祖先
的孝,又是对于上一级封君的忠。这样逐级上推,以至于周王。周王既是天
下姬姓之大宗,又是各国诸侯的共主。周王对于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关系
建立起另一种血缘的联系,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之间也通过婚姻建立姻亲的
血缘关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
这正是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两相结合的反映。
由于有了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周王朝的王权显然超出了夏商两代的水
平。不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存在的本身,又说明周代的王权仍然处于王
权发展的早期阶段。
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 商代的统治者一般都很迷信。他们相信
天,相信鬼神,对各种各样的鬼神频繁地进行着多种方式的祭祀,而且祭礼
一般都很隆重。他们祭祀时用许多牺牲,甚至杀人以为牺牲。据甲骨文专家
研究,一次献祭用上百人以至500 人的现象,在卜辞中是屡见不鲜的;商朝
极盛时期武丁在位时就曾大量用人作牺牲,当时的100 多条卜辞中就记载了
上万人被用作牺牲的事实。当商代统治者的暴政引起人民不满而周又乘机兴
起时,曾有大臣提醒纣,说明形势危险,可是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
他宁可相信天命而不重视人事。
作者: Lukaslu    时间: 11.3.2010 17:43
后来商被周所取代。这件事连周人自己都不免感到惊奇。因为原来商是
“天邑商”、“大邑商”,而周是“小邦周”,二者的地位和力量相差很远。
所以周人反复思考商所以被取代的原因,也就是在想自己怎样才能不被取
代。周人的这些思考主要反映在《尚书·周书》的一些篇章中,而总结这些
思想的主要人物就是周公旦。
周人经过反省,还没有达到不信天、不信神的程度,尤其在对“殷顽民”
发表文告时更特别强调周之代商完全是由于天命。可是周人在自己的统治者
内部却明确表示,天是靠不住的,天命是变化无常的。怎样才能知道天意呢?
那就要考察民情。周公旦在代表王室封其弟康叔于卫时,对康叔说:“天畏
(威)棐(非)忱(诚、信),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安),往尽乃(你
的)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治)民。”①这就是说,天命或天威是不可靠
的,人民也是不易使其安定的,一定要了解民情,不图安乐,尽心治理人民,
人民安定了,天命也就保住了。保(安)民就是敬天,敬天要做到保民。相
对于商朝统治者重神轻人的情况来看,周人的敬天保民思想当然是进了一大
步。他们能从人事的角度来考虑所谓天意或天命,这在古代世界也不失为一
种出色的思想。
商周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商和西周历时共约700 年。在这个时
期里,世界诸文明古国的情况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在与商代大体相当的时期
(公元前17—11 世纪)里,在南亚,印度河文明已经消亡,正处于雅利安人
氏族部落解体时期的早期吠陀时代;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解体,两河
南部未再出现强大国家,北部则有米坦尼和亚述(中期)的先后代兴;在埃
及,则经历了新王国的兴起和衰落;在小亚和地中海东岸,有赫梯的兴起,
以及赫梯与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争霸;在爱琴海区域,克里特文明经
过盛世而衰亡,迈锡尼文明在南希腊兴起;公元前13 至12 世纪间(约与武
丁同时),多利亚人在希腊的南下与东地中海地区的“海上诸族”活动的浪
潮,摧毁了迈锡尼文明,瓦解了赫梯帝国,埃及在入侵者打击下勉强得以保
存,亚述受到了这种来自北面的抑制,随后又受到来自南面的阿拉美亚人的
打击,而一度分崩离析。总之,约与商代末叶同时的其他文明地区,普遍地
呈现了一种危机的现象;危机直接发生的原因是民族的迁徙,而其深层实质
则是那些地区的青铜时代文明的没落。
在与西周大体相当的时期(公元前11 世纪中至8 世纪早期)里,在北印
度是雅利安人部落逐渐解体时期;在埃及,正是衰落时期;在地中海东岸,
腓尼基诸小邦曾一度繁荣,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开始建立国家;在两河流域再
次崛起的亚述,在周围遇不到强有力的敌手,逐渐形成一个收拾上古近东诸
文明的帝国。在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基本是处于文明中断阶段的“黑暗时代”,
这个时代至公元前8 世纪才开始结束。在印度、西亚和希腊的广大地区中,
这一时期开始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亚述帝国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
中国商周之间的交替,与当时世界其他古文明地区的变化有相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点。相似之处是,原来在经济、文化上先进的大国为较落后的对
手所取代;而不同之点是,周取代商并非以早期铁器文化代替青铜文化,而
是在商代基础上的青铜文化的继续发展。周取代商,对商代文化有所变革,
也有所继承,在其间没有发生在他处曾出现的文明中断的现象。
① 见《尚书·康诰》。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5
第六章 上古西亚帝国
第一节 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强盛 公元前1000 年代前期,对亚述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
时机。在国际上,它四周无强敌:强大的埃及帝国已成过去,后王朝时代的
埃及不仅无力对外进行征服,而且自己也常常处于外族入侵的威胁之下;小
亚的赫梯王国已为“海上民族”摧垮;南方的巴比伦尼亚更是软弱无力;东
方的米底和波斯尚未兴起;只有北方的乌拉尔图稍微强大一些,成为亚述的
劲敌,但也阻止不住亚述对外扩张的势头。在亚述国内,铁器的使用,不仅
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促进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其对外扩张提供
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首先是提供了更为锐利的武器,增强了战争的威力。
从公元前10 世纪末叶起,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
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
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
亚述在对每个地区进行征服之前,都进行过认真的准备,其中包括对被
征服地区情况的了解。亚述在征服一个地区前很久就派间谍去刺探情报。有
不少这类情报资料留存下来。例如,从萨尔贡二世时期保存下来的亚述间谍
在乌拉尔图以及亚、乌两国交界地区活动的情报资料。由于这些间谍的努力,
亚述在公元前714 年成功地战胜了乌拉尔图。又如从亚述巴尼拔时代的信件
中,可以知道亚述的间谍在埃兰等地积极活动的情况。
亚述帝国时期的对外征服开始于亚述那西尔帕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
883—859 年),他征服了北部叙利亚。继他之后的沙尔马纳塞三世(公元前
839—824 年),同阿拉伯人,埃及人支持的南叙利亚同盟(包括以大马士革
为首的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西里西亚等十多个国家)进行了三次战争,
终于确立了对整个叙利亚的领导权,并获得了对巴比伦尼亚地区的宗主权。
长期的战争,给亚述国内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这曾引起国内人民的强
烈不满,据亚述《里模表〈名年官表〉》,在公元前8 世纪里,亚述曾多次
发生过人民起义,而且往往发生在京畿。因此,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
元前745—727 年)上台之前的几十年里,亚述由于国内政局不稳而不得不暂
时停止了对外扩张。
公元前745 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执政,他进行了军事改革,把军
队分成若干专门的兵种,如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
辎重兵、工兵等等,大大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力量,为进一步进行对外征服战
争创造了条件。在他统治时期,亚述恢复了征服战争。他打败了亚述的劲敌
乌拉尔图、征服了整个叙利亚地区、插手巴比伦的王位继承,进而使巴比伦
同亚述合并,自己成了巴比伦之王。这一切的结果是确立了亚述在西亚的霸
主地位。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是亚述帝国的真正创建者。
在萨尔贡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722—705 年),亚述又打败了以色列,
镇压了得到埃及支持的叙利亚、腓尼基等地的起义。他还再次打败了乌拉尔
图,并同米底王国进行战争,从而在东北方取得了巨大成功。
继他之后的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681 年),镇压了由埃及人鼓动起
来的腓尼基人和犹太人的起义,以及由埃兰人支持的巴比伦尼亚的起义,为
此他毁灭了古都巴比伦。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5
亚述对埃及的征服,是在公元前7 世纪时的阿萨尔哈东统治时期实现的
(前671 年)。当时埃及已十分软弱,以致阿萨尔哈东很容易便攻下了孟斐
斯城,接受了上下埃及之王和埃塞俄比亚之王的称号。不过,亚述对埃及的
控制并不牢固,只是满足于让埃及人每年进贡180 公斤黄金和9 吨白银而已。
而且,不久埃及便获得了独立。
为了争取巴比伦人,阿萨尔哈东重建了被辛那赫里布毁掉了的巴比伦
城。
亚述帝国时期的征服战争及其对被征服地区的政策以野蛮和残暴而闻名
于世。亚述军队所到之处,城镇被毁为废墟,财物被掠夺、居民或被杀戮,
或被掳走,大片土地荒芜,许多地方赤地千里、人口锐减、生产衰退。这在
亚述国王们的年代记中有鲜明的记载。例如,在亚述那西尔帕二世的铭文中
说:“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掉他们的首级,我用他
们的人头装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在城的大门前建筑了一座
墙,包上一层由反叛首领身上剥下来的皮,我把一些人活着砌在墙里,另一
些人沿墙活着插进尖木椿,并加以斩首。”在辛那赫里布的年代记里说,他
占领和毁灭了75 座城市,人和财物尽都夺走。萨尔贡二世在位第一年远征巴
勒斯坦地区的撒马利亚时,俘虏了27290 人;他初次出征镇压两河流域南部
的一次起义时,把200800 人及大批财富掠夺回亚述;在镇压叙利亚巴勒斯坦
地区的起义时,又把200150 人及大批财富带回了亚述。这种野蛮的政策给被
征服地区带来极大的灾难,因而也激起了被征服地区人民异常激烈的反抗。
亚述国王们的许多次远征实际上都是镇压各地的反抗。而在这些起义被镇压
后,被征服地区人民受到的是更加野蛮和残酷的压迫。
亚述帝国这种竭泽而渔的掠夺政策在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尖锐的矛盾。
因为这种政策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法对被征服地区169 进行再剥削,从而
引起神庙祭司奴隶主和工商业奴隶主集团的不满。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
在公元前8 世纪后期,发生了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除了上面提到的军事方面的内容之外,主
要是改变对被征服地区的政策。对被征服地区,他不再采用烧光、杀光、抢
光的政策,而是将其居民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迁移时,他尽量
使不同地区的讲不同语言的居民混合起来居住,使其互不相识,不便交往,
但他准许他们携妻带子,并带上部分财产。这些被迁居到不同地方居住的人,
都被分给土地,让他们独立经营,但无人身自由,他们分属各个亚述奴隶主;
土地也不归他们所有,而是归亚述奴隶主所有;他们需将大部分产品交给亚
述奴隶主。亚述帝国派官吏对他们进行统治。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中各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强了亚述的军事
力量。因此,从他开始,亚述又重新加强了对外征服的势头,征服了更多的
地方。
社会经济状况 亚述帝国时期,亚述本身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这
一方面是由于铁器的使用,有利于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亚述是一个多山
地区,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开垦荒地的能力;铁制工具的使用还对砍伐木
材、利用森林资源、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长期大规模的对
外掠夺战争也刺激了亚述帝国经济的发展。胜利的战争不仅给亚述带回大批
财富,还带回了大量的劳动力——战俘。此外,对外征服使亚述占有了广大
的地区,它们成为亚述的巨大市场和贸易通道,其中两河流域、腓尼基等地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5
是商业贸易(包括过境贸易)十分发达的地区。这一切为亚述帝国的社会经
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不过,由于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采取了竭泽而渔的政策,只管掠夺,
不管建设,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除了要向亚述人交纳贡赋以外,还要负担建筑
等劳役。因此,亚述帝国时期虽有发展社会经济的客观条件,却未得到充分
的利用。
亚述帝国时期,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
战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俘都变成了奴隶。事实上,有的战俘被亚述人
选去加入了亚述的军队,因为,长期的大规模征服战争,使亚述感到兵源不
足)。许多战俘变成国家奴隶,也有一部分卖给或分给私人。在提格拉特帕
拉沙尔三世改革以后,对被征服地区的居民采用了上述迁徙定居的办法,分
给他们土地,向奴隶主交纳租税。
亚述奴隶主包括王室家族、军队和行政官吏、祭司等。他们从亚述的征
服战争中获得了大批土地、财富和奴隶;此外还有工商业奴隶主,特别是巴
比伦尼亚各大城市的工商业奴隶主,通过长期斗争,从亚述帝国手中争得了
自治权。分得地产和奴隶的亚述奴隶主,往往不是自己去经营地产,而是交
给一些管理人代其征收租税,这些管理人则从其主人那里领得一些土地和奴
隶作为服务的报酬。亚述大奴隶主们的土地并非集中于一地,而是分散于许
多地方。为奴隶主劳动的除了奴隶以外,还有一些人身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
者。土地所有者要向国家交纳实物税,包括谷物、谷草、牲畜及其它东西。
谷物税往往是收成的1/10,谷草征收1/4、大小牲畜征收1/20。神庙还要征
收1/5 税。也有的土地所有者被豁免了部分或全部赋税和其它义务,他们被
称为“自由民”或“获得自由的人”。
巴比伦尼亚一些城市的工商业在亚述帝国时期得到发展,其经济和政治
实力也有所增强,因而才能在亚述帝国的统治下争得自治权。
亚述帝国的灭亡 公元前626 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
守巴比伦尼亚的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
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同处于亚述帝国统治之下)结成同盟,于前612
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其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
瓜分。
亚述帝国之所以灭亡,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是这个靠军事征服建立起
来的庞大帝国,未能满足整个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为这种发
展提供基本的条件,相反,它完全破坏了这种基础。
其二,是由于亚述帝国野蛮的征服政策,及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剥削,
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不断起义。即使处境比较好的巴比伦尼亚也是起义不
断。公元前721 年,亚述帝国本身发生宫廷政变,政局出现混乱。这时巴比
伦的马尔都克-阿帕尔-伊丁二世依靠迦勒底人的力量,占领了巴比伦,宣布
自己为王,并同埃兰结成同盟以对抗亚述。与此同时,叙利亚和腓尼基的居
民也起义反抗亚述统治,并得到了埃及的支持。公元前702 年,马尔都克-
阿帕尔-伊丁再次起义,准备同埃兰人、阿拉伯人、阿拉美亚人、犹太人和埃
及人结盟。起义失败后,他又组织犹太人起义,并得到贝督英人和埃及人的
支持。参加起义的还有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的一些城市。前691 年,巴比伦人
同埃兰人、阿拉美亚人、米底人和波斯人等建立反亚述的联盟。双方会战于
狄亚尔河上的哈努列,起义坚持了三年,直到前689 年,亚述国王辛那赫里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5
布才镇压了起义。为了泄愤,他毁灭了巴比伦城。
其三,亚述帝国晚期,王室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例如,当辛那赫里布
立其叙利亚籍妻子所生之子阿萨尔哈东为自己的继承人时,他的两个儿子密
谋杀死了辛那赫里布(前680 年)。阿萨尔哈东当了国王后,策划密谋者出
逃亚美尼亚,参与密谋的其他人被处死。又如,公元前653 年,巴比伦再度
起义时,起义领导人竟是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兄弟沙马舒姆金。他得到部
分亚述贵族、巴比伦贵族的支持,并联合了阿拉伯人、阿拉美亚人、吕底亚、
埃及和埃兰等,规模很大。
如此内外交困,四面受敌,决定了亚述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6
第二节 亚述帝国解体后的西亚与北非
亚述帝国解体后,在西亚北非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国家,其中后期埃
及、新巴比伦王国、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在波斯帝国形成之前扮演了重要
角色。
后期古代埃及 后期埃及即利比亚舍易斯时期的埃及,包括第21—26
王朝(约公元前1085—525 年)。第21—25 王朝时,埃及南北分裂,北方受
到利比亚人控制;南方底比斯实际保持独立,后努比亚人在南方建立第25
王朝(约公元前730—656 年)。最后,舍易斯的普萨姆提克建立了第26 王
朝(前664—525 年),再度统一埃及,直至波斯人征服埃及为止(公元前
525 年)。这一时期的埃及,政治上极度软弱,虽然它也曾企图重温统治叙
利亚巴勒斯坦的美梦,但毕竟力不从心,未能达到目的。而且,它自身还经
常处于外族的入侵和统治之下(利比亚人、努比亚人或称埃塞俄比亚人,亚
述人和波斯人先后统治了这里)。
不过,后期埃及时期,埃及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器被广泛
使用,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很发达。城镇明显增多,这是社会经济和商业贸
易发达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发展商业贸易,当时埃及的统治者鼓励希腊商
人移居埃及,还给这些移居者以土地。瑙克拉提斯就是由这些希腊移民者建
立的。大概也是出于商业的目的,第26 王朝的法老尼科,曾动员了大量的人
力和物力,开凿尼罗河至红海之间的运河。不过,他未能完成这一巨大而有
意义的工程。尼科还曾派遣腓尼基水手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此举的目的
大概是探险和商业兼而有之。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战乱的不断,加剧了埃及内部的阶级分化。许多
小生产者,甚至中等阶层的土地被兼并。这时留下来的一些有关土地买卖的
契约和土地转让的契据证明了这一点。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还促进了债务奴
隶制的发展,许多自由民丧失自由,变成债务奴隶,这可能已危及到国家的
兵源。因此,第24 王朝时的法老波克霍利斯不得不进行改革,宣布废除债务
奴隶制。其内容是:(1)禁止本利之和超过本金双倍,即利息不得超过本金;
(2)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取债务人的人身,因为
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需要他们服役。这项改革的结果
如何不得而知,大概是收效甚微。不过,据狄奥多拉说,梭伦颁布的解负令,
可能从这个改革中汲取了有用的东西。
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建立的。迦勒底人是塞姆人
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 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并吸收了这里的
先进文化。
公元前1000 年代前期,亚述帝国征服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
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
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了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并与
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反对亚述。前612 年,亚述帝国灭亡,
它的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同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
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
公元前604 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为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当时,叙利
亚立即归顺新巴比伦王国,但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地区却态度不明。而埃及对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6
这一地区仍念念不忘,准备随时插手,卷土重来。推罗和西顿等腓尼基城市
也与埃及结盟。面对这一复杂的形势,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与米底王国结盟,
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王后,巩固了自己的后方。前597 年,尼布甲尼撒二
世出兵巴勒斯坦,攻占耶路撒冷,扶植犹太人齐德启亚为傀儡统治犹太人。
前590 年,埃及法老普萨姆提克出兵巴勒斯坦,推罗国王投靠埃及,西顿被
占领,犹太人齐德启亚及巴勒斯坦、外约旦等地的一些小王公也都倒向埃及。
与此同时,米底王国同新巴比伦王国的关系也紧张起来,有可能发生冲突。
为此,新巴比伦王国筑起了一条防范米底人的长城。不过,米底人因忙于同
乌拉尔图和西徐亚人进行战争,无力再同新巴比伦王国对抗。于是尼布甲尼
撒二世腾出手来,于公元前587 年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他迫使埃及放弃了
对巴勒斯坦的野心,并围困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犹太国王齐德启亚突围
失败,落入新巴比伦王国军队之手,被挖去双眼后送往巴比伦尼亚。前586
年,耶路撒冷城在经过一年半的围困后被攻破,惨遭劫掠破坏,大部分居民
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二世还对腓尼基的推
罗城进行了长期围攻,但一直未能攻陷。前574 年,双方议和,推罗国王伊
托巴尔三世承认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但实际上仍保持了推罗的自治地
位。外约旦的一些小王公则被迫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前569 年,埃及发
生王位之争,尼布甲尼撒二世曾于前567 年入侵过埃及,结果不详。不过他
至少是阻止了埃及对巴勒斯坦的野心。
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比伦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使巴比伦城成为当时世
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该城有两道围墙环绕,外墙高7.6—7.8 米,宽3.72 米,
周长8.5 公里;内墙离外墙12 米远,高11—14 米,宽6.5 米,长6 公里。
外墙以外,还有一道注满了水的壕沟和一条土堤,离城20 米远。围墙上每隔
20 米左右有一要塞碉堡。巴比伦城共有8 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即伊丝达尔
门,表面用蓝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中的怪物等浮雕。贯
通城区的主干道中央用白色和玫瑰色石板铺成。当时巴比伦城是近东重要的
工商业城市,街面上店铺林立,十分繁华。尼布甲尼撒二世还在巴比伦城中
为其来自米底王国的王后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该花园位于底格里斯河
边,据狄奥多拉记载,花园每边长120 米左右,呈正方形。前3 世纪时该空
中花园被毁。
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是新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死后不久,
公元前539 年,新巴比伦王国就被崛起的波斯人所灭。新巴比伦王国内部阶
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其最后一个国王那波尼达统治时期,国王同
神庙祭司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当波斯人入侵巴比伦尼亚时,巴比伦城内祭
司竟打开城门放波斯军队入城,巴比伦城不战而降,国王那波尼达成了波斯
人的俘虏。
新巴比伦王国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其经济相当繁荣,商品货币关系十分
发达。著名的埃吉贝商家的商业高利贷活动即开始于此时期。该商家的活动
范围极广,包括商业贸易、高利贷,买卖、出租土地,买卖、蓄养、出租奴
隶,买卖、出租房屋等。该家族中的一些人还与王室、官吏密切交往。该商
家的商业高利贷活动不仅限于巴比伦尼亚的许多城市,而且还伸向国外,经
营过境贸易。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的奴隶制度也比过去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奴隶的人数
比过去增多,而且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也比过去多样化。其显著的特点是较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6
多地采用了让奴隶独立经营的方式,即奴隶主给奴隶一部分财产(包括土地
和资金),让其独立经营。奴隶可独立地租佃土地、经商、从事手工业开办
手工作坊,甚至开钱庄放债等等。不仅私人的奴隶可独立经营,就是神庙的
奴隶也可如此。如埃吉贝商家曾租给一个神庙奴隶房屋,供其使用。在这类
独立经营的奴隶中,有的人可能达到相当富有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拥有奴隶。
奴隶有时既作为其主人的代理人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同时又经营自己的经
济。他们在为主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从主人那里领得工资作为报酬。如埃吉
贝家的伊提-马尔都克-巴拉吐的一个奴隶,就曾作为主人的贸易主持人,而
从主人那里领得工资。租种其主人土地的奴隶,除向主人交纳地租外,还要
交纳人身租(或称代役租),从事手工业、商业和高利贷的奴隶,除了向主
人交纳利润之外(因其资本来自主人),还要向主人交纳人身租。人身租是
奴隶主对奴隶拥有所有权的表现。人身租的数额因人而异,有一定技能的奴
隶交纳的人身租要比无技能的奴隶多。一般每个奴隶每年要向其主人交纳12
舍客勒银子作为人身租。
独立经营的奴隶中,能富有起来的当然只是少数;而且,即使是这些富
有的奴隶,他们仍是其主人的财产,他们的主人可以随意将其买卖、转让、
或作为陪嫁物。如奴隶达雅恩-贝尔-乌初尔,他是埃吉贝商家伊提-马尔都克
-巴拉吐的奴隶代理人,曾先后三易主人,他全家八口,在他被转让、转卖时,
其全家人都随他一起转让和转卖。
奴隶作为其主人的财产,要烙上其主人的名字,从外国买来的奴隶要烙
上两种语言。外籍奴隶由其主人取一个巴比伦尼亚的名字。
有的奴隶被奴隶主送去学习某种手工技术,如烤面包、制作皮鞋、纺织
等。为此,奴隶主要向师傅交纳一定的报酬,并供给奴隶生活费用。当时能
送奴隶去学手工技术的奴隶主极少,只有那些拥有较多奴隶的奴隶主才可能
这样做。因为奴隶主不仅要交学习费用和奴隶的生活费,而且在学习期间奴
隶主还得不到奴隶的劳动报酬。
多数奴隶的处境仍然是很悲惨的。从这时保存下来的不少司法文件中,
奴隶否认自己的奴隶身份。奴隶还以逃亡的形式进行反抗。所以,在买卖奴
隶时,卖主必须向买主保证奴隶不逃亡。
尽管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奴隶人数不少,但他们不是主要生产者。当时的
主要生产者是为数众多的丧失了生产资料的自由民。他们租佃王室、神庙和
个别奴隶主的土地,而且往往还要租用牲畜、种子和农具。他们也是当时主
要的被剥削者。
吕底亚王国 吕底亚王国是公元前1000 年代前期兴起于小亚西部的介
尔姆河谷地区的一个国家。
吕底亚人的首都是萨狄斯。吕底亚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区,气候温和,十
分适合农业,而无需人工灌溉。这里的纺织、皮革制造等手工业很发达,还
富有金矿,因此经济上比较富有。
据希罗多德说,吕底亚王国最初是由海拉克列达伊家族统治的,后来,
统治权转到了美尔姆纳达伊家族手中。该家族的第一个国王巨吉斯曾是前一
家族国王的侍卫。巨吉斯夺取政权后,曾进攻希腊人在小亚西岸的米利都和
士麦那等城邦,攻陷了科洛彭城。吕底亚曾遭到奇姆美利亚人的侵袭,首都
萨狄斯除了卫城以外,都被奇姆美利亚人所占领。到阿律阿铁斯时期,吕底
亚才将奇姆美利亚人驱逐出去。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6
当米底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灭亡亚述帝国时,吕底亚王国已是小亚半岛
上的一个大国,小亚中部的弗里吉亚也归属于它。吕底亚同米底王国为争夺
亚述帝国的遗产而进行了长达6 年的战争(前591—585 年),双方相持不下。
前585 年5 月28 日,交战双方被这时发生的一次日蚀所吓坏,于是决定缔结
和约。和约规定,吕底亚和米底以哈里斯河为界,并且阿律阿铁斯将自己的
女儿嫁给米底王国的王子。
吕底亚王国在结束了同米底王国的战争并同其结为盟友、保障了自己的
后方之后,便回过头来向小亚西海岸的各希腊城邦开刀。阿律阿铁斯的儿子
克洛伊索斯统治时期,征服了小亚各希腊城邦。希罗多德说:“据我们所知
道的,这个克洛伊索斯在异邦人中间是第一个制服了希腊人的人。他征服的
有亚细亚的埃奥利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但是他和拉西第梦人缔结
了盟约。直到克洛伊索斯君临的当时为止,所有的希腊人都是自由的”。
但是,在伊朗高原兴起了波斯。波斯国王居鲁士灭亡了米底,这引起克
洛伊索斯的不安,他出兵攻打居鲁士,但遭失败。居鲁士于公元前546 年灭
亡了吕底亚王国及小亚各希腊城邦,占领了整个小亚细亚。
米底王国 米底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同后来建立波斯帝国的波斯人有
着亲属关系。他们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 年代来到伊朗高原的。到伊朗高原
后,米底人定居在其西北部里海以南的地方,波斯人则定居在其西南部靠近
波斯湾的地方。至于他们来自何处以及迁移的路线则说法颇多。比较流行的
说法是他们来自中亚草原。
伊朗高原东起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西止于扎格罗斯山,北有里海,
南临印度洋,高原内部多山和沙漠,河流小而短,大多消失在沙漠之中。高
原内气候干燥,不适于农业而适于畜牧业,在西边靠近两河流域的地方则比
较适于农业。扎格罗斯山区是世界上一个重要农业发源地,考古学家在这里
发现了不少早期农业起源的遗址,并追踪出了农业逐渐向两河流域平原地区
发展的路线。在伊朗高原境内,早在公元前8000—7000 年代就已出现了农业
文化。后来,当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后,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同它有着
密切的交往。
关于米底历史的资料,至今尚未见到他们自己的任何文献传世,有关他
们历史的基本材料主要是亚述的年代记和后来希腊作家的著作。
在前8 世纪时,米底人臣属于亚述帝国,向亚述人交纳贡赋,而米底人
本身大概已形成了一种联盟或王国,至少已有了一种类似首都的中心。据希
罗多德说,在亚述人统治下的各民族中,米底人是最早起来反对亚述人的统
治并且最先争得独立的。取得独立后,米底陷于无政府状态,一个名叫戴奥
凯斯的人成了国王,并统一了米底各部落。据希罗多德说,米底国家的形成
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因为当时米底人的各部落散居各处,且处于无法无
天的混乱状态,在各部落中掠夺和不法行为十分猖獗,人们期待有一个主持
正义和公道的人来解决各种争端。而戴奥凯斯因在本部落中解决纠纷时公
正,得到人们的拥护,以至其他部落的人也去找他解决纠纷,后来更推举他
为国王,他则要求为他建立一座宫殿和一支私人卫队。这为人们所接受,建
起了有七道围墙环绕的埃克巴塔那城的王宫。从希罗多德的记述可以看出,
米底国家的形成,一方面与反对亚述统治有关,因为这要求米底人联合起来;
另一方面也与米底人内部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加剧有关。戴奥
凯斯当了国王后,加强了他的统治。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6
据希罗多德提供的材料,如果以公元前550 年米底王国被波斯的居鲁士
灭亡为起点往前推,可以列出米底的连续四个国王,即戴奥凯斯(前700—
647 年)、普拉欧尔铁斯(前647—625 年)、库阿克撒列斯(前625—585
年)和阿司杜阿该斯(前585—550 年)。
从普拉欧尔铁斯时起,米底王国开始向外扩张,他首先征服了波斯;然
后他同亚述进行战争,但遭失败并战死于军中。其子库阿克撒列斯即位后,
对军队进行了改革,把军队改编为枪兵、弓兵和骑兵等三个兵种。他同新巴
比伦王国联合于公元前612 年攻占了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了亚述帝国,分
取了亚述帝国的许多地方,大大扩大了米底王国的统治地区。库阿克撒列斯
同小亚的吕底亚王国的战争(前591—585 年),因一次日蚀而以和约告终,
库阿克撒列斯之子阿司杜阿该斯与吕底亚的公主缔结了婚约,双方还划定了
边界。
在阿司杜阿该斯统治末期,波斯人在居鲁士的领导下争得了独立,并灭
掉了米底王国(前550 年),阿司杜阿该斯亦被俘,米底成了波斯帝国的一
个组成部分,原米底王国征服的地区也相继为波斯人所征服。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7
第三节 波斯帝国
波斯的兴起 公元前6 世纪中叶,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波斯
人与米底人在语言上同属印欧语系,彼此关系很近。他们大概在公元前2000
年代来到伊朗高原。据亚述国王沙尔马纳塞尔三世的铭文,在公元前9 世纪
时,波斯人还处在游牧部落阶段,当时,他们已组成以阿黑门尼德氏族为首
的部落联盟。
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二世。据《居鲁士文书》,
居鲁士二世的祖先曾是安桑之王。据亚述巴尼拔的铭文,居鲁士二世的祖父
居鲁士一世是帕尔苏马什之王,可能他已将安桑和帕尔苏马什联合起来了。
公元前7 世纪时,波斯处于米底统治之下。
公元前558 年,居鲁士二世在波斯称王,都帕塞波里斯。前553 年,波
斯人在居鲁士二世的领导之下,起兵反抗米底人的统治。前550 年,波斯人
争得独立,并灭了米底王国,米底王国的首都埃克巴塔那成了波斯的第二个
首都。
大约在公元前549 年,居鲁士征服了埃兰,埃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国,同两河流域有过密切的交往。埃兰被波斯征服后,它的首都苏撒成了
波斯的第三个首都。前549—548 年,居鲁士还先后征服了原属米底王国的帕
提亚、希尔卡尼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米底人从亚述帝国继承过来的遗产——
小亚的卡帕多细亚也于此时归属于波斯。
波斯人的崛起,引起小亚强国吕底亚王国的不安。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
斯企图联合小亚诸希腊城邦、大陆希腊的斯巴达,以及埃及等共同对付波斯,
并于前547 年将自己的军队开进了已归波斯的卡帕多细亚。波斯人本想先夺
取新巴比伦王国,再去征服小亚细亚。但新巴比伦王国当时仍貌似强大,所
以居鲁士未敢轻举妄动,便企图先夺取小亚,以切断新巴比伦王国的商路,
再回过头来进攻它。当吕底亚军队开进卡帕多细亚后,居鲁士也派军队同其
交战,吕底亚战败,其军队退回自己的首都萨狄斯,波斯军追至并包围了它。
吕底亚久等盟军不到,萨狄斯城被波斯军攻破。波斯人灭了吕底亚王国,随
后又灭了曾与吕底亚结盟的小亚希腊诸城邦。
公元前545—539 年,居鲁士又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中亚,征服了巴克特
里亚(即大夏)等许多地区。这不仅扩大了波斯人的势力范围,而且免除了
波斯人进攻巴比伦尼亚的后顾之忧。
公元前539 年,居鲁士率军远征巴比伦尼亚。他利用当时新巴比伦王国
内部尖锐的各种矛盾,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巴比伦尼亚,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被
认为十分坚固的巴比伦城。
公元前530 年,居鲁士在远征中亚的马萨吉特时遭到失败,居鲁士亦被
马萨吉特人所杀。
居鲁士在世时,已让其子冈比西与其共治。居鲁士死后,冈比西即位。
公元前526 年,冈比西远征埃及。第二年,他利用埃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征服了埃及,并在埃及建立了第27 王朝。但冈比西随后的军事行动却连连受
挫:对努比亚的远征因准备不足而惨遭失败;派往西瓦绿洲的军队遭沙暴袭
击而全军覆没。于是,在埃及爆发了反波斯起义,但遭冈比西镇压。
据希罗多德说,冈比西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其根据是说他杀死了自
己的兄弟司美尔迪斯,其妻为其兄弟辩护亦惨遭杀害(大流士的《贝希斯敦
作者: Lukaslu    时间: 13.3.2010 14:47
铭文》也指责冈比西杀死了与其同父同母的兄弟巴尔狄亚——即司美尔迪
斯);还说他要无端杀死对他进谏的原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当此人被别人
放走后,他又要杀死放走他的人;还说他杀死了亲信普列克萨斯佩斯之子;
另外,说他在埃及冒犯神圣;无端杀死许多孟斐斯的宗教领袖等。在希罗多
德笔下,冈比西是一个疯狂程度甚深的人。这可能反映了在波斯内部,特别
是在王权同贵族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高墨达暴动 波斯虽然立国不久,但矛盾不少,而且很尖锐。波斯统治
集团的征服和掠夺政策,给各被征服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各被征服地的
统治者因丧失了自己的权益也不满波斯人的统治;普通的波斯人因长期的对
外征战而不胜负担;波斯贵族因王权的加强而降低了地位、特权也逐渐丧失,
等等。矛盾日益尖锐。据《贝希斯敦铭文》说,冈比西刚刚率军出发远征埃
及时,人民便骚动起来,在波斯,在米底,也在其它各地,“发生了巨大的
灾祸。”
公元前522 年3 月14 日,当冈比西在埃及的军事行动受挫时,在波斯国
内的庇里什瓦德的阿尔卡德里什山地方爆发了高墨达暴动。
高墨达是打着冈比西的弟弟巴尔狄亚的旗号起兵的(因为据说冈比西杀
死其弟巴尔狄亚一事还不为人知;也有学者认为高墨达就是巴尔狄亚)。他
自立为王,并号召各地人民(包括波斯人)拥戴他而抛弃冈比西。据希罗多
德说,高墨达曾派人到各地去宣布免除三年兵役和赋税。《贝希斯敦铭文》
说,高墨达暴动期间,曾毁坏了庙堂,从人民手中夺走了牧场、财产、住所、
家庭奴仆。
暴动得到包括波斯人、米底人在内的各地人民的响应。正如《贝希斯敦
铭文》所承认的:“于是所有的人民,波斯人、米底以及其他诸省都骚动起
来,从冈比西转而倾向于他(指高墨达)。”波斯帝国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正在埃及的冈比西得到高墨达暴动的消息后,即刻起身回波斯,但在途
中死去(自杀、他杀、病亡尚无定论)。
出身于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大流士等七个贵族,在米底的尼塞亚地方一个
名叫西卡亚瓦基什的堡垒中杀死了高墨达及暴动的主要成员。暴动历时7 个
月(3 月至9 月)失败。
有的学者认为,高墨达暴动是企图恢复米底贵族的特权。但无论是希罗
多德、还是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都没有说高墨达是米底贵族。暴动
也不是从米底先起来的,而是从波斯本土开始的。从资料中也见不到暴动有
米底人反波斯人的内容,没见到有关于暴动给米底人或米底贵族带来什么好
处的报道,没提到米底人与波斯人的对立。希罗多德只是说,高墨达“大大
加惠了他的全体臣民,以致在他死后,除去波斯人之外,没有一个亚细亚人
不盼望他回来。”
大流士改革 高墨达暴动被镇压后,大流士当了国王。据希罗多德说,
在杀死高墨达的密谋中,大流士并非主谋,在这一密谋的七个人中,大流士
甚至是最后一个参加的,他是靠阴谋夺取了王位的。
据《贝希斯敦铭文》说,在大流士夺得王位后,曾两次爆发反对大流士
的起义。起义规模很大,参加者不仅有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有波斯人。大
流士残酷地镇压了这些起义。其过程被用三种语言(古波斯语、阿卡德语巴
比伦方言、埃兰语)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故称之为《贝希斯敦铭文》。
波斯帝国从居鲁士建国到大流士执政,前后仅有28 年时间,就走完了别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