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沉醉内蒙古大草原 [打印本页]

作者: 形如常人    时间: 12.2.2004 18:35
   <br><br>    人类的最大的爱好,莫过于知识的获得。最美好的理想是重回童年。生态旅游是两者的最好结合。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到内蒙古草原,你可以领略天然的生态系统,与草原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你还可以轻松地学到很多知识,更可以回归大自然——人类的童年时代。 <br>    内蒙古草原,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温带草原——欧亚草原区东部,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草原。从东到西,随着降雨的减少,草原也发生了变化,从较湿润的草甸草原到半干旱的典型草原和较干旱的荒漠草原;从南到北,越过阴山山脉,从暖温型草原到中温型草原。你只要在横穿内蒙古草原时留心一下,就可以了解植被分布的地带性特点。草原虽然奥妙无穷,但比其他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更适于初学者入门。这就为生态旅游,传播生态学知识铺平了道路。 <br>    草原虽然生物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但作用巨大。内蒙古座落在祖国的北部边疆,来自西伯利亚干燥寒冷的西北风,首先通过这里,因为,内蒙古草原成了祖国的生态屏障,捍卫祖国生态环境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人为破坏带来的恶果和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内蒙古历经沧桑,曾发生过大陆并接,山脉隆起,火山爆发,大规模冰川,河湖变迁,冷暖干湿和植被的变化,均留下清晰的地质遗迹。它一页页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是天然的地质、地理课堂。 <br>    内蒙古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历代王朝,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海上交通未打开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就是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对我国、欧亚大陆和世界历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人们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 <br>草原上的蒙古族,开放的性格,重礼好客,感情纯厚,能歌善舞,给生态旅游增添了色彩。 <br>    内蒙古草原是各族人民的家园,其最大贡献莫过于哺育了以蒙古族为主的伟大民族。他们在草原上谱写了一部部辉煌的史书,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使人一听到长调歌曲和马头琴的旋律,草原就展现在眼前。我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的历史像蒙古史那样波澜壮阔,影响深远;哪个民族的社会组织、经济、文化以及民族气质、性格、体魄和情感与天然生态系统结合那样紧密;他们对朋友的情感像草原那样辽阔无边,像蓝天那样深沉,像白云和牛奶那样纯洁、像百灵鸟那样亲密。汉语中带草字的词汇几乎都是贬意词。如草包、草寇、了了草草,说老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还是把草贬低了。可是当你拿钱买蒙古族牧民的奶食品时,以前他们会不高兴,认为钱是脏的,而牛奶是洁净和高尚的,因为是用草换来的。他们给自己家乡常取个植物名字,如海日苏(榆)、德里斯(芨芨草),哪怕是外人看来比较荒凉的地方,也常用美好、富裕的词命名,因此内蒙古到处是白音敖包、赛汉塔拉。女孩的名字也多数与植物有关,你只要喊几声其其格、那德玛、那日苏这些花草的名字,就会有姑娘从蒙古包里出来向你微笑。他们的诗歌韵律有的与马蹄的节拍相合,他们的摔跤英姿像草原上的雄鹰。是草原给予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和纯朴无私的爱。有人说,人类的现代文明带来了对大自然的空前破坏,但是蒙古族例外。他们以草原为家,到处游牧。视草木为神灵,即使是药材,也很少挖根,多以地上全草研粉冲服,药量相当于中药的几十分之一。蒙医常让人们回归大自然来消除病魔,海、湖、河水、泉水、沙滩、阳光都是治病的良方。他们宁可烧掉蒙古包也不去砍树。对家畜倍加爱护,病弱羔羊常与人同住一个蒙古包。用歌曲来感化不要羔子的年轻母羊。他们颂扬马的歌曲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马是世界上小型马中最耐久、速度最快、最灵活、最聪明、战斗力最强的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个冲进柏林的骑兵,是骑着蒙古马的前苏联的红军。 <br>    草原上的每一棵草,就是一个文字,它们以经过千万年的磨合,组成篇篇文章,使得草原成为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草原上的每一棵草,就是一名战士,他们是经历了千万年严酷环境考验的幸存者,是捍卫脆弱生态环境的最后一班岗。草原上的每一棵草,就是一位老师,给人们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使草原成为专家学者的母校。 <br>    几千年来,内蒙古草原实行游牧,逐水草而居。牲畜主动找草,草少了自动离开,使草原得到了恢复,也满足了牲畜对草场的挑剔。畜牧业生产,如接羔、剪毛、去势、驱虫、药浴、打马鬃、烙马印、卫生检疫,都必须大家聚在一起集体活动,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牧业劳动不像工业和农业那样单调,是在辽阔的草原上,面对活生生的有感情的牲畜,有时还举行各种仪式,如母牛归群祭、儿马上任祭,等等。伴随美妙的歌曲和祝词,文体活动也在其中,大家一起劳动,一块吃饭、唱歌、跳舞、畅谈、更是男女青年物色对象的好机会。 <br>为适应游牧生活,草原上活动着流动商店、流动放映队、蒙古包医院、马背医生、马背教师、还有闻名中外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都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一部分。 <br>    草原畜牧业劳动,是为寻找丢失牲畜在暴风雨中奔驰,是跟在羊群后面和情人并肩唱着牧歌,是流着眼泪送走出售的牲畜,是战斗、是歌颂、是深情、是史诗,是讲不完的故事。草原畜牧业的产品,不只是牛羊肉,是别具一格的艺术,是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理,是游牧民族的智慧和开阔的胸怀,是纯真的爱情的花朵,是人类希望的火焰。草原畜牧业的产品,不只是皮革和绒毛,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信仰、艺术、娱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的最好体现。这就是草原畜牧业,一切都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当中。它并非原始落后,是当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障,也是最有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 <br>    蒙古族从不伤害鸟类,天鹅被敬为圣鸟。一般不狩猎猛禽,围猎时放走母兽和幼子。即使是狼也不杀绝,认为狼能使牲畜提高警惕。认为鱼的眼睛总睁着,不忍心吃。敖包山和罕山,一草一木都不许动,大树都得到保护,并代代相传,可谓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水是大地母亲的血液,从不在河水中洗脏物,河边湿地也受到保护,一般不打井。蒙古包是不动土的流动房子,是游牧的最佳住所,是蒙古族天地合一,人在其中的殿堂。蒙古族歌曲中充满对鸟、兽、花草、马和草原的赞颂。安代舞、马头琴诉说着草原深情。 <br>    蒙古人在这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奇迹,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协助。草原上的草组成草原,树木形成森林,鸟、兽、牲畜合成群。草原上的人们同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为适应严寒、干燥的多变气候,鸟兽养成了迁移的习性。草原上的人们同样具有长距离走敖特尔的能力。蒙古牛和勒勒车记录着草原悠久的游牧史,蒙古马踏出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蒙古马当初就是现在的坦克、飞机和电脑。 <br>    农耕文化表现更多的是积累,是成熟,是改造自然。而游牧文化则充满生机和创造力,是与自然的和谐。古老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两者的结合。 <br>    万里晴空的草原,没有任何东西挡住你的视野。这儿的天显得特别蓝,这儿的地绿得那样鲜。一块块像棉团似的白云,一个个像魔环似的蘑菇圈。苍鹰展开巨大的翅膀在天空翱翔,白云的阴影在草原上轻轻掠过。这里和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你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神缓解,完全融于大草原。鲜花向你微笑,牧民向你招手,枣红马向你点头,数万只大天鹅向你展开翅膀,清纯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快来吧!连星星都向你眨眼。当一回草原牧民,体验成吉思汗后代们的生活,将给你的草原之行留下永远的记忆。 <br><br><br>  <br>
作者: 粉红色金鱼    时间: 17.2.2004 15:34
<img src='http://61.175.244.110/kaixinwp/html/dwzw/horse/horse04.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br>我喜歡草原,喜歡馬!<br><br>不知道上輩子是不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孩子~
作者: 粉红色金鱼    时间: 17.2.2004 15:36
<img src='http://61.175.244.110/kaixinwp/html/dwzw/horse/horse01.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br>今年夏天,無論如何也想要去一次内蒙古!
作者: 伊索的猫    时间: 23.2.2004 21:44
金鱼的图真漂亮!第2张有饮马江湖的感觉,第1张象牧歌。<br><br>上辈子也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这世都特别喜欢绿色,想念我的马儿们。。。
作者: 红袖添香    时间: 23.2.2004 21:56
估计只有在大草原才能看到那么低的云,那么蓝的天~<br><br>神往.
作者: halbring    时间: 23.2.2004 23:43
真美&#33;  <!--emo&(y)--><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br><br>这个板块看来以后的多来逛逛...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eeth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eeth_smile.gif' /><!--endemo-->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